乐理知识第三单元 音的强弱

合集下载

基本乐理第一章到第三章

基本乐理第一章到第三章

---------------------------------------------------------------最新资料推荐------------------------------------------------------基本乐理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一章音及音高第一节音1.1.1音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1.2音的四种性质及其及其决定因素:音高(音的高低)频率音强(音的强弱)振幅音值(音的长短)振动时间音色物体形状、材质、泛音的多少等。

1.1.3乐音、噪音乐音振动比较有规律。

(听起来音高很明显,如果在示波器上则能显示为规则的正弦曲线)噪音振动比较杂乱。

(听起来音高不很明显,在示波器上显示为十分复杂的曲线)1.1.4复合音、基音、泛音基音弦的全段振动(容易听到)泛音弦的各部分振动(不容易听到)复合音基音+泛音1.1.5小常识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大致在每秒振动 11 次20190 次(每秒振动 1 次叫 1赫兹,用 Hz 表示)左右这个范围之内,比这个范围少的的音波叫次声波,比该范围多的音波叫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

我们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也并不是包括在 11Hz(赫兹)20190Hz 内的所有音,而是经过挑选的有一定音高差别的音。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1.2.1乐音体系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乐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1.2.2音列将乐音体系中的音,依照音高关系和次序,由1/ 6低到高(上行)或由高向低(下行)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1.2.3音级在乐音体系中的每个音,就叫做音级。

音级包括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

基本音级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也叫自然音级)。

音名C、 D、 E、 F、 G、 A、 B 基本音级的音名唱名do, re,mi, fa, sol, la, si 变化音级在乐音体系中,除了基本音级 C、 D、 E、 F、 G、 A、 B外,还有其它的非基本音级,它们是将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包括重升高和重降低)变化而来的,因而叫做变化音级。

乐理一级到三级的知识点总结

乐理一级到三级的知识点总结

乐理一级到三级的知识点总结乐理一级到三级的知识点总结如下:一级知识点:1. 五线谱的构成与名称。

2. 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形状与名称。

3.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形状与名称。

4. 音阶的基本概念: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5. 音符的时值: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对应的休止符。

6. 拍号的概念及2/4、3/4、4/4等常见拍号。

7. 乐音体系的概念:乐音体系是由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

二级知识点:1. 音高概念: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决定的。

振动频率越高,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低,音就越低。

2. 音长概念:指音的长短、时值,是由发声体振动延续的时值决定的。

延续时间越长,音长越长;延续时间越短,音长越短。

不同长短的音相互结合,就产生了音乐的节奏、节拍。

3. 音强概念:指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的。

振幅越大,音就越强;振幅越小,音就越弱。

泛音的多少对音的音色也有很大的影响。

4. 节奏与节拍概念:音乐的节奏和节拍也被称为音乐的骨架。

5. 升降记号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6. 调式与调性的概念及大、小调式的特点和应用。

7. 常用装饰音:倚音、波音、颤音等的概念及演奏方法。

三级知识点:1. 和弦的概念及种类:三和弦、七和弦等。

2. 和弦的转位及标记。

3. 和弦的构成及解决。

4. 调性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5. 调式中的和弦应用及功能进行。

6. 转调的概念及方法。

7. 调式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8. 音乐术语的意义及使用方法:速度术语、力度术语、表情术语等。

乐理知识之音的高低

乐理知识之音的高低

乐理知识之音的高低乐理知识之音的高低大家知道音的高低是指什么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乐理知识之音的高低,希望能帮到大家!乐理知识之音的高低在简谱中,音的'高低是用数字来表示的,1234567作为符号,把7个数字排列,把“1”作第一阶,“7”作第七阶,再把23456依次排上,一个音比一个音高,组成阶梯式图样,就构成了音阶。

把1 2 3 4 5 6 7这7 个数字分别用拼音字母唱成音节就叫唱名,用7个英文字母代表每个固定音高的叫音名。

基本音级在简谱中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标记的。

它们是意大利语do、re、mi、fa、sol、la、si来演唱,称之为唱名。

把基本音级像阶梯一样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这就叫音阶。

基本音级与唱名的对照表一、半音和全音、音名钢琴键盘上,do、re、mi、fa、sol、la、si七个基本音级所对应的音名分别是C、D、E、F、G、A、B。

不过每个字母都可以作为do,这样就形成了各种调。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音名: C D E F G A B C在钢琴键盘上,无论白建和黑键,相邻的两个琴键之间构成半音。

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键之间,构成全音。

钢琴的琴键,左边的音低,又边的音高,从左到又右按半音依次排列。

所谓“全音”,是指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不应与单独的某个音相混。

比如说某个音是半音,某个音是全音,这都是不对的。

必须说某个音到某个音是全音或者是半音关系。

基本音阶mi与fa、si与do是半音关系,其余相邻的音都是全音关系。

二、高音、中音、低音在音乐演奏中,用七个基本音级表现音乐感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使用一些跟低或更高的音,这些音是在基本音级上分别加上“高音点”或“低音点”来表示的。

基本音级即中音,在基本音级下面加点的叫低音;在基本音级上面加点的叫高音。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

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音的分组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

乐理基础知识

乐理基础知识

乐理基础知识乐理基础知识 乐理的掌握,对于作曲、编曲、指挥、演奏来说,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我们平常所说的乐理,⼀般是指⾳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基础乐理”。

下⾯是⼩编分享的乐理基础知识,⼀起来看⼀下吧。

⾳及⾳⾼ ⾳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的 ⾳有⾼低、强弱、长短、⾳⾊等四种性质。

⾳的⾼低是由于物体在⼀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则⾼;振动次数少,⾳则低。

⾳的长短是由于⾳的延续时间的不同⽽决定的。

⾳的延续时间长,⾳则长;⾳的延续时间短,⾳则短。

⾳的强弱是由于振幅(⾳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决定的。

振幅⼤,⾳则强;振幅⼩,⾳则弱。

⾳⾊则由于发⾳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的多少等⽽不同。

由于⾳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被分为乐⾳与噪⾳两类。

⾳乐中所使⽤的主要是乐⾳,但噪⾳也是⾳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乐⾳体系⾳列⾳级 在⾳乐中使⽤的、有固定⾳⾼的⾳的总和,叫做乐⾳体系。

乐⾳体系中的⾳,按照上⾏或下⾏次序排列起来,叫做⾳列。

乐⾳体系中的各⾳叫做⾳级。

⾳级有基本⾳级和变化⾳级。

乐⾳体系中,七个具有独⽴名称的⾳级叫做基本⾳级。

基本⾳级的名称是⽤字母和唱名两种⽅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 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 钢琴上⽩键所发出的⾳是与基本⾳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个⽩键循环重复地使⽤七个基本⾳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叫做⼋度。

升⾼或降低基本⾳级⽽得来的⾳,叫做变化⾳级。

将基本⾳级升⾼半⾳⽤“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降”或“b”来标明。

升⾼全⾳⽤“重升”或“×”来标明。

降低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 ⾳的分组 为了区分⾳名相同⽽⾳⾼不同的各⾳,我们将⾳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列中央的⼀组叫做⼩字⼀组。

它的⾳级标记⽤⼩写字母并在右上⽅加数字1来表⽰。

⽐⼩字⼀组⾼的组顺次定名为:⼩字⼆组、⼩字三组、⼩字四组、⼩字五组。

音乐乐理知识总复习

音乐乐理知识总复习

音的性质
音高
音高是指音的高低程度,由音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
音长
音长是指声音的持续时间,与物体振动的持续时间有关。 在音乐中,通过改变音符的长度来表现节奏和时值。
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由泛音和基音的比例关系决定。不 同的乐器由于构造和材料不同,发出的泛音和基音比例不 同,因此具有独特的音色。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流派以大众化、通俗 化为特点,其作品风格多样, 包括摇滚、爵士、流行等。
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流派以各民族传统音 乐文化为代表,其作品具有浓 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流派以电子合成器和 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创作手段,
其作品风格新颖、独特。
音乐流派的发展历程
01
古典音乐流派的发展
曲式的分类
曲式可以分为单二部曲式、单三 部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多种类型。
曲式的应用
曲式在音乐创作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它能够帮助作曲家更好地组 织音乐素材,创造出更加完美的
音乐作品。
06 作曲家与音乐流派
作曲家的风格特点
贝多芬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富有表现力,他的音乐创作深受古 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被誉为“音乐的巨匠”。
02
03
和声进行的定义
和声进行是指和弦之间的 连接,它能够创造出音乐 的流动感和动态感。
和声进行的规则
和声进行的规则包括和弦 的顺序、和弦之间的连接 方式以及和弦的重复等。
和声进行的作用
和声进行的作用是引导音 乐的情感、塑造出音乐的 结构以及创造出音乐的动 态感。
曲式的分类
曲式的定义
曲式是指音乐的布局,它决定了 音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

基础乐理知识(一)音1.音的产生: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

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2.音的主要性质: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长短音色(1)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

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

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2)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

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

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音的振动幅度)的大小。

振幅越大,音越强;振幅越小,音越弱。

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

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

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3)什么是音色?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

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

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音色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音的分类乐音噪音根据音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实用乐理与视唱练耳教程PPT课件(共9单元)第三单元节奏与节拍

实用乐理与视唱练耳教程PPT课件(共9单元)第三单元节奏与节拍

、时值等于二分音符
的六等分节奏
(图3-5)。
图3-5 最常见的六等分节奏
2.节奏强弱的主观规律
节奏强弱的主观规律往往局限于 某一作品,因此,本书不做详述。
为了更好地表达乐思,作曲家在创作时 常常会根据个人的主观意愿,调整节奏 客观规律下局部的节奏强弱,这种节奏 强弱的处理被称为节奏强弱的主观规律。
通过规范的记谱,读谱者能够从谱面明确乐曲节拍的含义中包含的以下三个要素:
(1)单位拍的量化标准,明确单位拍是四分音符还是八分音符。 (2)小节内的时值总数。 (3)复拍子及其他复杂拍子的结构。
3.常见节拍的节奏形态
(1)单拍子的节奏形态(图3-25至图3-27)。单拍子的节奏形态有以下
两个特点: ①小节内时值小于单位拍的音符必须按照单位拍的时值进行量化式的组织。 ②小节内时值大于或等于单位拍的音符必须按照小节内的时值总数进行量
态是:附点音符在前,基本音符在后;时值前长后短,即前面音符的时值是后面音
符时值的三倍,两者时值的比是3∶1;两个音符时值的和为整数且不超过4拍。常
见的附点节奏有大附点节奏
和小附点节奏 。
2
(2)前十六节奏。由两个十六分音符与一个八分音符构成,且时值总和为1拍。
其特征是:十六分音符在前,八分音符在后;三个音符时值的比是1∶1∶2,记 为 。由于其十六分音符在前,因此将其命名为前十六节奏。
常见的拍号有2(四二拍)、3(四三拍)、3(八三拍)、4(四四拍)、6(八六
4
4
8
4
8
拍)、5(四五拍)。
4
(1)2读作四二拍,含义为: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或一拍,每一周期(小节)有2拍(图3-18)。
4
图3-18 2 (四二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记号标记
> 重音记号。记在个别音上,表示该音要 唱(奏)得强些。∧倍重音记号,比重音记 号更强。记在个别音上,开口对着音符,表 示该音要唱(奏)得特强。 < 渐强记号,表示渐强。 > 渐弱记号,表示渐弱。
以下谱为例: 例8
在音乐中,音的强弱变化虽然复杂,但 却都是由两种极其简单的强弱关系组成的, 即强弱、强弱弱。
例7
下面这段旋律体现了“强弱弱”的 规律。
第二节 力度记号
在乐谱中,力度记号一般采用三种 标记。
1.文字标记
如强、弱、中强、母标记
f表示强,f越多音越强,如ff、fff等。 p表示弱,p越多音越弱,如pp、ppp等。 mf表示中强,mp表示中弱。 Sf表示特强,但只用于各别音上。 fp表示强后即刻转弱,用于个别音上。 sfp表示特强后即刻转弱,用于个别音上。
第三单元 音的强弱
在演唱演奏中,一般首先想到的总是音的 高低,其次才注意到音的长短,而对于音的强 弱则往往比较容易忽略。
其实,发现其中音的强弱也是非常 重要的。
当我们聆听一首音乐作品时,就会 发现其中的强弱变化是十分复杂的。
而这些复杂的强弱变化,又与乐曲 的内容、情感、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一节 音的基本强弱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