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控制中心

合集下载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编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目录编写说明 0前言 (1)第一章策略与目标 (1)一、结核病控制策略 (1)二、目标和主要工作指标 (2)三、主要免费和激励政策 (3)四、主要技术措施 (3)五、评价指标 (5)第二章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 (6)一、机构 (6)二、业务机构人员 (7)三、业务机构职责 (8)四、基本工作条件 (11)五评价指标 (14)第三章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15)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15)二、结核病实验室检查要求 (17)三、痰涂片检查的登记报告 (22)四、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 (23)五、评价指标 (25)第四章肺结核患者发现 (26)一、发现对象和方式 (26)二、接诊和诊断程序 (27)三、肺结核疫情报告 (35)四、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 (36)五、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检查 (47)六、肺结核患者病案记录及登记本 (50)七、评价指标 (63)第五章肺结核的化学治疗 (66)一、治疗对象 (66)三、药物种类、剂量、用法、不良反应 (66)四、化疗方案 (68)第六章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 (71)一、对象 (71)二、内容 (71)三、分工 (71)四、方式 (72)五、随访查痰 (78)六、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 (82)七、评价指标 (90)第七章抗结核药品供应与管理 (91)一、管理内容 (91)二、供应系统 (91)三、采购 (91)四、运输和储存 (94)五、库存控制 (97)六、药品发放程序 (98)七、评价指标 (99)第八章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 (101)一、目标 (101)二、活动 (101)三、步骤 (104)四、预防控制结核病核心信息 (105)五、评价指标 (105)第九章培训 (106)一、目的 (106)二、培训对象及频度 (106)三、类型及内容 (107)四、方法及教材 (108)五、培训管理 (108)六、评价指标 (109)一、要求 (111)二、程序和方法 (111)三、内容 (113)四、频度 (116)五、督导报告的撰写 (116)六、评价指标 (118)第十一章经费预算与管理 (119)一、预算方法和活动类别 (119)二、预算工作的要求 (122)三、经费预算的使用 (124)四、评价指标 (124)第十二章结核病信息管理 (125)一、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 (125)二、结核病监测工作报表 (126)三、监测资料的保存和安全管理 (136)四、监测信息的质量评价及分析利用 (137)五、评价指标 (138)第十三章感染控制 (140)一、感染控制的策略 (140)二、管理控制 (141)三、环境控制 (142)四、个体防护措施 (145)附件结核病监测信息分析表 (146)编写说明为贯彻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于2002年3月出版了《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卫生部关于印发《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8.04•【文号】•【施行日期】2007.08.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关于印发《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推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有效实施,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我部特制定《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〇〇七年八月四日附件: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二〇〇七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机构、人员和职责1.机构2.人员3.职责3.1 国家级3.2 省级3.3 地(市)级3.4 县(区)级3.5 乡镇(社区)级3.6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3.7 医疗机构4.基本工作条件4.1 设备参考清单4.2 房屋参考标准第二章患者发现1.目的2.主要任务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2.2 基层网络2.3 医疗机构3.工作内容和方法4.肺结核诊断4.1 诊断原则4.2 肺结核诊断程序4.3 肺结核诊断分类4.4 结核病分类第三章实验室检查1.目的2.主要任务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2.1.1 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1.2 省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1.3 地(市)级结核病实验室2.1.4 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2.2 乡镇查痰点2.3 医疗机构实验室3.工作内容和方法4.质量保证5.生物安全第四章影像学检查1.目的2.主要任务2.1 放射技术人员2.2 放射诊断人员3.工作环境和内容3.1 影像学检查环境3.2 影像学检查内容第五章治疗与管理1.目的2.主要任务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2.2 基层网络2.3 医疗机构3.免费治疗对象、范围及治疗管理补助政策3.1 免费化疗对象3.2 免费范围3.3 治疗管理补助政策4. 抗结核治疗方案4.1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方案4.2 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5.管理内容和方法5.1 管理方式5.2 治疗结果判断6.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及预防6.1 处理原则6.2 不良反应的预防7.耐多药结核(MDR-TB)治疗与管理8. 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治疗与管理第六章登记报告及监测1.目的2.主要任务2.1 国家级2.2 省级2.3 地(市)级2.4 县(区)级2.5 结核病定点诊治机构2.6 肺结核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及疫情责任报告人3.工作内容和方法4.质量控制第七章抗结核药品的管理1. 目的2.主要任务2.1 国家级2.2 省级2.3 地(市)级2.4 县(区)级3.工作内容和方法第八章健康促进1.目的2.主要任务2.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2.1.1 国家级2.1.2 省级2.1.3 地(市)级2.1.4 县(区)级2.2 基层网络2.2.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2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3 医疗机构3.工作内容和方法3.1 肺结核患者和密切接触者3.2 医务人员3.3 公众第九章培训1.目的2.主要任务2.1 国家级2.2 省级2.3 地(市)级2.4 县(区)级3.培训对象3.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3.2 医疗机构3.3 基层网络4.培训内容5.培训方法第十章督导1.目的2.主要任务3.程序与方法3.1 督导前的准备3.2 听取被督导单位的汇报3.3 现场考察、收集资料3.4 核实和分析信息3.5 现场反馈3.6 撰写和反馈督导报告4.督导主要内容4.1 政府承诺4.2 患者发现与治疗管理4.3 结核病实验室4.4 药品管理工作4.5 登记报告和监测工作4.6 健康促进工作4.7 培训工作4.8 督导工作5.各级督导频度6.督导反馈与督导报告6.1 督导反馈6.2 督导报告第一章机构、人员和职责1.机构1.1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

结核病防治法

结核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核病防治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染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第三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所在地区结核病防治业务的归口管理; 第四条结核病防治工作应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对传染源的发现、治疗和化疗管理;第五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卡介苗接种制度;第六条对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做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第二章机构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与分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市地、县卫生行政部门设省、市地、县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承担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第八条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与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一协助拟定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二负责全国结核病的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三负责组织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综合评价;四负责组织拟定国家结核病防治技术标准、规范;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二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的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三负责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四开展结核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第十条其他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二与防疫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本地区卡介苗接种工作;三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监测,以及结核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四负责落实本地区结核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化疗管理工作;五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性结核病体检;六对肺结核病高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普查;七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八培训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第十一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加强结核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提高防治工作的质量;第十二条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导;第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基层结核病防治网络的组织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积极参与结核病的防治;企业的医疗防治科室和人员,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指导下,负责所在地区和单位结核病病人的发现、登记、报告、化疗管理以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第十四条结核病专科医院和其他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结核病人的住院治疗,并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第三章预防接种第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卡介苗接种工作规划、目标,并组织实施;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有义务按规定承担所在地区、单位或指定区域的卡介苗接种任务;第十七条卡介苗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经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接种工作;第十八条卡介苗接种必须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第十九条卡介苗接种情况应当及时填入统一发放的计划免疫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片;第二十条卡介苗接种发生差错事故和发生严重异常反应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并如实报告当地县级卫生防疫机构,不得延误或隐瞒不报;第二十一条卡介苗的订购计划供应由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共同制订,由省级防疫机构统一订货;负责实施卡介苗接种的机构,应将卡介苗接种率及接种质量考核情况,定期书面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并抄送同级卫生防疫机构以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第四章调查与报告第二十二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规定进行结核病疫情和传染源的调查;第二十三条发生结核病暴发流行的地区或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织集体结核病检查,查明传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第二十四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个体开业医生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必须按下列规定时间,向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报出结核病报告卡:一监测区在24小时内报告;二城市非监测区在1周内报告;三农村非监测区在两周内报告;第二十五条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承担结核病防治职责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在接到结核病报告卡后应对病人进行登记和管理;第二十六条国家统计局审批备案的结核病统计报表是国家取得结核病患、发病登记资料的重要来源,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按规定逐级上报;第五章治疗第二十七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收治的肺结核病人,应当按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不能按工作手册和诊疗规程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必须将肺结核病人及时转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二十八条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遇有疑似结核病的就诊病人,应及时转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中心卫生院;第二十九条已确诊的排菌期肺结核病人,应当按结核病防治要求,主动配合治疗单位的治疗与管理;第六章控制传染第三十条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下列从业人员中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病的,应当按规定通知其单位和当地卫生监督管理机构;一食品、药品、化妆品从业人员;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范围内的从业人员;三教育、托幼单位的从业人员;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从业人员;第三十一条下列人员应当按规定进行预防性结核病体检:一新参加工作、参军、入学的人员;二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从业人员;三接触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厂矿企业职工;四排菌期肺结核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五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人员;第三十二条排菌期肺结核病人应当避免可能传播结核病的行为;第三十三条结核病防治机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结核病病人,必须按照卫生防疫机构规定的卫生要求对结核菌污染的污水、带有结核病菌的排泄物和痰液进行消毒或卫生处理;第三十四条对从事结核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经常接触结核菌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第七章附则第三十五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第三十六条本办法专门用语定义如下: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性肺结核病:指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的肺结核病;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病:指痰结核菌检查阴性,X线检查有活动性、或有结核性胸膜炎;排菌期肺结核病:痰结核菌检查阳性期间的肺结核病;结核病防治机构:指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及其分中心,各级结核病防治所和结核病防治科防痨科等结核病专业的防治机构;化疗管理:主要包括全程督导和全程管理,全程督导化疗指治疗全过程中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直接观察下进行;全程管理化疗指治疗全过程中通过定期门诊取药,家庭访视,尿液监测,家庭督导及误期追回的管理方法;第三十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本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社区肺结核主动筛查循证指南

中国社区肺结核主动筛查循证指南

中国社区肺结核主动筛查循证指南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中国防痨协会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张慧;成君【期刊名称】《中国防痨杂志》【年(卷),期】2022(44)10【摘要】为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策略目标,迫切需要实施更强有力的措施来改善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而主动筛查作为实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结核病患者的早期诊断。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和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与《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组织专家,在解读吸收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最新指南证据和建议的基础上,补充了后续新发表的文献和我国国内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证据,结合中国结核病防治实践和研究结果制订了本指南。

本指南系统总结了症状筛查、胸部影像学检查、C反应蛋白检测等筛查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在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既往结核病患者、HIV/AIDS者、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高疫情地区的一般人群等社区人群中开展肺结核主动筛查的方式,为国家和各地完善和优化重点人群肺结核主动筛查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总页数】11页(P987-997)【作者】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分会;中国防痨协会老年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张慧;成君【作者单位】不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1;R81【相关文献】1.江苏农村社区一般人群胸部X线摄片主动筛查肺结核的效果评估2.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建立科学的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标准--读IDF 2005全球2型糖尿病指南(一)3.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本市户籍≥65岁老年人口肺结核主动筛查及其效果分析4.2019年广东省连江口镇≥5岁常住人口肺结核主动筛查策略实施效果分析5.河南省新密市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肺结核主动筛查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

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7]6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进一步提高肺结核病例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耐药肺结核报告管理工作,决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肺结核分类进行调整,现将有关调整事宜通知如下:一、乙类传染病肺结核分类由“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调整为“利福平耐药、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

调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卡)详见附件。

二、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对诊疗过程中发现的利福平耐药(含耐多药)的肺结核患者,应当在传染病报告卡中填报肺结核(利福平耐药), 并及时录入“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如诊断肺结核时无耐药检测结果,应当先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报告病例,并在得到耐药检测结果后及时进行订正。

三、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已完成功能改造并发布至测试系统,请各地认真组织功能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已实现数据直接交换的地区,请通知数据交换单位在公共卫生数据交换服务平台下载修订后的相关技术文档,尽快进行调整。

四、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调整工作,尽快更新传染病报告卡,组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员培训,做好系统调整后续工作。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及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

《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早期发现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早期发现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推荐建议3(胸部影像学提示疑似肺结核患者)
对于15岁及以上人群,当胸部 影像学提示疑似肺结核时,要 询问肺结核可疑症状,并进行 病原学检测,优先推荐分子生 物学检测。若病原学检测结果 阳性,则可确诊为肺结核;若 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但病原 学检测结果阴性,则为临床诊 断肺结核;其他情况需要进一 步鉴别诊断。
结核病诊断标准
结合杆菌病原学检测
2.影像学检查
• 影像学检查是肺结核筛查、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的重要技术方法,包括胸部X线、胸部CT扫描和胸部超声检 查等。胸部X线检查有较高的敏感度,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快速。胸部CT扫描对病变判别准确度更高。计算机辅 助检测软件可通过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帮助影像科医生初筛结核病相关影像特征。胸部超声检查是结核性胸膜炎首选 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放射性。
推荐建议1(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对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1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若存在与肺结核相符的异常表现,进行结核分 枝杆菌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优先推荐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强烈推荐,高质量证据)
推荐建议2(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对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15岁以下人群, 建议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测和免 疫学检测。病原学检测优先推荐结核分 枝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若病原学 检测结果为阴性但免疫学检测结果为阳 性,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若难以获得 合格的痰标本,可采集胃液或粪便标本 进行检测。 (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早期 发现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XX市第八人民医院 2023-12-27
目录
• 肺结核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现状 •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及技术 • 指南推荐意见 • 展望
肺结核的定义

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

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

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疾控中心对于结核病这种典型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为降低传染率保障人们健康安全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抽取于疾控中心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对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的整合分析,探讨疾控中心对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结果:入选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咳痰、咳嗽、胸痛、纳差、发热、盗汗、气促、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

初治的176例患者中,明显吸收、吸收好转、病情无明显变化的病例分别为61例、110例、5例;复治的24例患者中,明显吸收、吸收好转、病情无明显变化、病情恶化的病例分别为5例、16例、2例、1例。

结论:肺结核疾病发病传染率较高,对患者及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疾控中心成立预防控制小组,对肺结核病症患者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降低肺结核病症的发生及传播,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结核病;疾控中心;病症预防引言结核病的传染率和致死率较高,患者除了要承受身体上的折磨,还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以及经济负担。

疾控中心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在结核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疾控中心对于结核病的预防现状,并研究了其控制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于疾控中心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结核病,其中男109例,女91例,平均年龄(65.29±3.09)岁。

1.2方法(1)创建结核病防控小组,中心主任担任小组组长,组员主要为副主任医师、放射技师、检验技师、主管医师、医师、护士,人数之比为1:1:2:2:3:3。

防控小组需定期开展会议,就本地区结核病的防控情况展开讨论,探讨防控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结核病防控的宏观策略,同时需要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开展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

疾控中心需定期对结核病防控小组组内成员及相关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邀请结核病防治专家开展防控知识讲座,宣讲内容以结核病的诊断、治疗、转诊、追踪、归口管理等知识为主。

结核病人发现率为什么这么低

结核病人发现率为什么这么低

结核病人发现率为什么这么低由于缺乏知识,80%以上的农村肺结核患者就诊时,首选无肺结核诊断能力的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共同组织的工作组,在内蒙古3个贫困县进行社区居民访谈,发现有13.2%的人对结核病一无所知,有6.9%的人不知道肺结核的症状,有14.9%的人不知道肺结核有传染性;在知道肺结核有传染性的人中,大部分人错误地认为肺结核通过共用食具传染。

走访肺结核患病人群发现,他们中有48.3%的人在患病前没有听说过什么是结核病,10.8%的人不知道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78.3%的人不知道结核病是何种病因引起,82.5%的人不知道防止结核病传染应采取何种预防措施。

此次调查显示,由于距离近、可赊账、相互熟悉等原因,有50.6%的就诊者首次就诊直接去私人诊所和村卫生室,30%左右首选去乡镇卫生院,15%的人首选去旗县医院;直接去专业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患者只占2.5%。

在群众中,有46.6%的人不知道当地有专门治疗结核病的机构,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当地有肺结核免费治疗项目。

社会经济因素是制约肺结核患者就医的重要障碍,患者及可疑症状者普遍存在就诊、诊断、治疗三个延迟一直以来,结核病人主要通过病人因症就诊途径发现。

近年我国采用免费诊治政策吸引病人就诊,即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检查诊断费用、抗结核药物费用、病人管理费用均免费,然而就医者依然寥寥。

在内蒙古3个贫困县,工作组走进田间地头,就结核病及其治疗花费访问村民。

多数村民的回答是:“结核病不好治。

”“没钱治不下来。

”调查发现,当地治疗一例肺结核平均花费为4193元,其中用于交通、食宿等间接费用,高于挂号、检查、药物等直接费用。

工作组还在当地进行了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费用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村卫生室一次就诊费用,占全家月总支出的33.7%;在乡镇卫生院一次门诊费用,占全家月总支出的66.7%;去旗县及以上医院一次门诊费用,占全家月总支出的7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病人的归口管理
(一)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单位是 县结防所/科
(二)重症病人的治疗和抢救还要依 靠结核病院/传染病院 (三)探讨住院与家庭治疗期间,采 用国家推荐的化疗方案的可能 性和连续性问题
Case-Finding
Year 年 Suspects 可疑者 Smear(+) 涂阳 N %
病例发现
3、涂阴肺结核病人必需由病案讨论会 确定
五、肺结核病人的转诊
发挥综合医疗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 中的作用,是结防工作成败的关键,尤其 是在病人发现工作中的作用
(一)转诊对象:疑似和确诊的肺结核病 人,以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二)转诊方法:转诊单位填写转诊单一 式三份(病人、转诊单位、结防所/科) (三)转诊的激励政策
89.4
92.3 94.5 95.7 96.1 96.5 96.5 96.7
778
1006 1244 1293 1586 1614 1762 816
2.2
1.7 1.3 1.0 1.1 1.0 1.1 1.0
808
1135 1368 1608 1637 1577 1410 631
2.3
1.9 1.5 1.3 1.1 1.0 0.9 0.8 1.2
77 17.6 1038 10.6 3098 2103 1572 1083 840 717 551 240
11319
7.8 4.6 3.0 2.1 1.7 1.5 1.3 1.1 3.1
Total 354900 320306 90.2
DOTS策略的五要素
1、政府承诺(加强领导与资金投入)
2、显微镜检发现涂阳病人
1、项目的中心活动是高治愈、高发现 2、痰涂片检查质量是项目执行的关键 3、项目的启动、扩展应循序渐进
规划管理 1.政策制订 2.资金筹措
152 3203 7549 8883 10762 12016 11827 12568 12151 13166
285 6621 32279 37118 41152 39841 36779 34062 28692 26730
69 7792 28478 39360 54620 65709 71762 76965 82205 80698
项目实施前后涂阳新登记率的变化
35 30 25 20 15 10 5 0
项目省新登记率 非项目省新登记率
1993
1995
1996
1997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8
1999
年度
项目省与非项目省涂阳新登记率的比较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初治 复治
Year Regist ed patient 登记病 人数 333 9721 Cure 治愈 No. 311 8652 % 93.3 89.0 Treatment completed 完成治疗 No. 0 186 % 0 1.9 Died 死亡 No. 6 276 % 1.8 2.8 Failure 失败 No. 11 375 % 3.3 3.8 Lost 丢失 No. 1 118 Tran -sfer 转出 No. 1 23
2001 总计
541930 8536941
90577 1375342
16.7 16.1
71697 980623
6745 99022
12135 295697
40236 547894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新疆 黑龙江四川
山东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宁夏 辽宁 重庆 甘肃 项目前 项目后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Total
35065
59261 90175 122249 140590 152687 149463 76959 836503
31351
54704 85256 116987 135163 147375 144288 74446 798533
1088
1061 981 994 808 828 690 354 7190
3.1
1.7 1.0 0.8 0.5 0.5 0.4 0.4 0.8
616
739 765 814 792 841 797 476 5959
122
219 231 227 219 208 245 119 1614
95.4 10285
(一)肺结核病的筛选对象
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主要指有咳嗽、 咳痰三周以上者, 或有咯血症状者
(二)发现对象
肺结核病人,尤其是涂阳肺结核病人
不同排菌情况与感染率(%)的关系
年龄
0 ~ 4
5 ~ 9 10 ~14
传染源排菌情况
涂(+) 涂(-) 培(+) 涂(-) 培(-)
29.1% 35.9% 39.5%
3、实施督导短程化疗
4、提供抗结核药物
5、有效的监控系统
Percent(%) 80
60
40
20
0
1
2 3 4 5 6 Quarter(季序)
7
8
9
10
New 新发
11 12 13 14 Retreatment 复治
项目启动后初复治病例发现比例的变化(1991.2~1994.3)
卫V项目的主要经验
New S(+) 新涂阳 Relapse 复发涂阳 Other S(+) 其它复治 New S(-) 新涂阴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14115 224321 637571 703641 812336 980008 1144246 1172844 1160652 1145277
1.2 10456
Cohort Analysis on Retreatment Smear Positive Cases
复治涂阳病人转阴分析
Year Regist ed patient 登记病 人数 437 9778 39592 45680 51556 51628 48391 46465 40681 2069 Cure 治愈 No. % Treatment completed 完成治疗 No. 0 226 1314 1213 1179 944 1013 926 870 472 8157 % 0 2.3 2.3 2.6 2.2 1.8 2.0 1.9 2.1 2.2 2.3 Died 死亡 No. 10 452 1544 1346 1229 1007 789 734 614 259 7984 % 2.2 4.6 3.9 2.9 2.3 1.9 1.6 1.5 1.5 1.2 2.2 Failure 失败 No. % Lost 丢失 No. 0 130 842 937 549 522 359 337 287 153 4116
肺结核病人发现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控制中心
赵丰曾研究员
一、结核病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1、卡介苗接种:针对未感染者 2、化学预防:针对已感染的高危人群
(二)治疗性措施 (DOTS策略)
1、病人发现: 主要是发现涂片阳性
的肺结核病人 2、病人的治疗: 主要是治愈涂片 阳性肺结核病人
二、病人发现
遗漏
例 数 3 12 % 3.2 9.4
检出
例 数 %
遗漏
例 数 % 10.5 28.3
涂片
85 89.5 10 91 71.7 36
安 达
培养1
127 115
涂+培
涂片 浠 水 培养2 涂+培
131 118
104 104 132 132 135 135
90.1
100.0 100.0 100.0
13
加强与综合医疗机构的合作
1. 内科门诊部: 门诊病人登记本 2. 放射科: 放射登记本
3. 医务科: 转诊登记本
4. 检验科: 开展痰涂片检查(乡,镇)
5. 住院处: 住院病人的报告
6. 药 房: 抗结核药品的管理
谢 谢!
Cohort Analysis on New Smear Positive Cases 新发涂阳病人转阴分析
(三)对疑似病例可观察或抗炎治疗2周 后再定诊
(四)定诊的标准
1、涂片检查2次或1次阳性,胸片显示 有活动性肺结核病灶者,即可确诊。 如果胸片未见异常阴影,必需做1 次即时痰予以确认
2、涂片仅1次发现1~3个结核杆菌,必 需结合胸片经病案讨论会集体定诊, 如胸片显示确有活动性病灶者,可诊 断为涂阳病人
770 19545 74893 105262 142089 174106 189196 199321 190306 189278
5.5 8.7 11.7 15.0 17.5 17.8 16.5 17.0 16.4 16.5
333 9721 35065 59261 90175 122249 140590 152691 149463 149382
0 0 0
9.9
94 71.8 37
100 96.2 124 93.9 127 94.1 4 8 8
28.3
3.8 6.1 5.9
注:培养1/2是指培养的次数
四、定诊程序
(一)全部胸片交县结防所(科)病案讨论 会讨论,病案讨论会的成员最好 包括县医院的肺科、放射科医师
(二)对细菌学检查阴性的活动性肺结 核病人,在诊断有困难时应由上 级结防机构会诊后确定
Transfer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