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与设计第九章 机械的摩擦与自锁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期末题库(附答案)

机械原理期末题库(附答案)

机械原理期末题库(本科类)一、填空题: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

2.同一构件上各点的速度多边形必于对应点位置组成的多边形。

3.在转子平衡问题中,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相对地表示。

4.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是具有,其上作用有的等效构件。

5.无急回运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6.平面连杆机构中,同一位置的传动角与压力角之和等于。

7.一个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等于36º,则行程速比系数等于。

8.为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该凸轮的基圆半径。

9.凸轮推杆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在运动阶段的前半程作运动,后半程作运动。

10.增大模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增多齿数,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11.平行轴齿轮传动中,外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内啮合的两齿轮转向相。

12.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相对于机架都不改变,这种轮系是轮系。

13.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共有个速度瞬心,且位于。

14.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为,传动效率最大。

15.连杆是不直接和相联的构件;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运动副均为。

16.偏心轮机构是通过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17.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机械效率。

18.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的条件是。

19.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与两次共线的位置时。

20.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k 1。

2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互为,压力角越大,其传力性能越。

22.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β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23.设计蜗杆传动时蜗杆的分度圆直径必须取值,且与其相匹配。

24.差动轮系是机构自由度等于的周转轮系。

25.平面低副具有个约束,个自由度。

26.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则它们的瞬心位置在。

27.机械的效率公式为,当机械发生自锁时其效率为。

28.标准直齿轮经过正变位后模数,齿厚。

29.曲柄摇杆机构出现死点,是以作主动件,此时机构的角等于零。

03.摩擦自锁

03.摩擦自锁

作业练习
1.练习: 思考题:3.1 ~ 3.7 习 题:3.1 ~ 3.14
2.书面作业: 必作题(上交批改): 3.2 3.12 选作题: 3.7
第3章 de 要点小结
1. 会计算全约束力:
R N 2 F 2 R
N
正压力与摩擦力之合力R.
F
2. 理解摩擦角: (0FF ma x fm N)
m Fmax
N
R
tgm
Fmax N
fm
N m
R
1. 全约束力: 正压力与摩擦力之合力 R.
全约束力与其它力一起,共同使物体平衡。
2. 摩擦角: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全约束力R与正压力
N的夹角 —— 摩擦角 m
(fmtanm)
3. 推压力分析
不计物块重, 如图:
P Py
静摩擦力:
FfNfP co s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全约束力
R与正压力N的夹角 — 摩擦角: m
3. 掌握自锁现象:若压力与法线的夹角
P
m
m Fmax
小于摩擦角 (m) 即:压力P位于
摩擦角内时,物体就不可能滑动。
N m
R
4.20自21/1锁0/10实例:螺旋千斤顶。 防自锁实例:自卸车。18
1)先画出A、B端所受约束力R A , R B 与静摩擦力F.
2)再计算约束力及全约束力R的大小.
RA A
解:1)A,B端所受约束力如图.
2)计算约束力的大小.
F xFR A0
RC
RB
G
F yR BG 0
BF
l M B R A lsi6n 0 G 2lco 6 s 00
解得: F R A 13 0 (N ),R B 6(N 0 )

机械原理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四点 分。
②等减速推程段:
当δ =δ0/2 时,s = h /2,h/2 = C0+C1δ0/2+C2δ02/4 当δ = δ0 时,s = h ,v = 0,h = C0+C1δ0+C2δ02
0 = ωC1+2ωC2δ ,C1=-2 C2δ0 C0=-h,C1= 4h/δ0, C2=-2h/δ02
如图所示,选取Oxy坐标系,B0 点为凸轮廓线起始点。当凸轮转过δ 角度时,推杆位移为s。此时滚子中 心B点的坐标为
x (s0 s) sin e cos
y
(s0
s) cos
A7
C8 A6 C7
w
A8
-w
A9
C9 B8 B9 B7 r0
C10
B12100 ° B0
O
B1 a B2
C1 L C2φ1φ0
A10 A0
φ
Φ
o
2
1
2 3 456
180º
7 8 9 10
60º 120º
δ
(1)作出角位移线图;
(2)作初始位置;
A5
C6
B6 B1580°B4
C4
C5
φ3
φC23
A1
↓对心直动平底推杆盘形凸 轮机构
↑偏置直动尖端推杆盘形凸轮机 构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四点 分。
↑尖端摆动凸轮机构
↓平底摆动凸轮机构
↑滚子摆动凸轮机构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四点 分。
(4)按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式分
力封闭型凸轮机构
利用推杆的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推杆与凸轮保持接
触的
此外,还要考虑机构的冲击性能。

机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设计简介

机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设计简介

二、肥皂压花机的传动路线及传动比的分配
肥皂压花机是在肥皂块上利用模具压制花纹和字样的自动机, 其机械传动系统的机构简图如图3.3.7所示。
27
精选ppt
(1)传动路线分析 具体传动路线如图3.3.8。
28
(2)传动比分配
若该机的工作条件为:电动机转速1450r/min,每分钟压制50 块肥皂,要求传动比误差为2。以下对上述方案进行传动比分配 并确定相关参数。
i 总 i 1 i 2 i 3 2 .5 3 .7 3 9 3 .0 9 5 2 8 .9 3 29
相对误差i为
ii总 i总2928.930.24%
i总
29
按传动比误差小于2%的要求,且各传动比均在常用范围之内, 故该传动链传动比分配方案可用。
精选ppt
2)辅助传动链
皂块送进和成品移位运动的工作频率应与模具往复运动频率相
14
精选ppt
(5)啮合器变速 啮合器分普通啮合器和同步啮合器两种,广泛应用于汽车、
叉车、挖掘机等行走机械的变速箱中。 啮合器一般都采用渐开线齿形,齿形参数可根据渐开线花键
国家标准选定。由于啮合套使用频繁,齿轮经常受冲击,齿端和 齿的工作面易磨损,因此,齿厚不宜太薄。为减小轴向尺寸,啮 合器的工作宽度均较小。
15
精选ppt
三、无级变速器
无级变速传动能根据工作需要连续平稳地改变传动速度。图 3.3.5为双变径轮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的工作原理图 。
无级变速器有多种型式,许多型式已有标准产品,可参考产 品样本或有关设计手册选用。
16
精选ppt
第三节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一、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过程和基本要求
21
精选ppt

机械中的摩擦机械效率和自锁.pptx

机械中的摩擦机械效率和自锁.pptx
力偶臂为:
因为:
则:
摩擦力矩: 当量摩擦系数:
由前面的知识知:
力偶臂为:
摩擦园:以力偶臂为半径 的圆。 摩擦园半径:力偶臂ρ 在对机构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确定转动副中的总反力, 总反力的方位可根据如下三点确定:
① 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确定不计摩擦力时的 总反力的方向; ② 考虑摩擦时,总反力应与摩擦圆相切; ③ 轴承B对轴颈A的总反力对轴颈中心之矩的方向必与轴颈A相对于轴承B 的相对角速度的方向相反。
轴端中心处的压强非常大,极易压溃,故对于载荷较大 的通常作成空心的
▪ 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向确定: ① 总反力与法向反力偏斜一摩擦角或当量摩擦角;
② 总反力与法向反力偏斜的方向与构件1相对于构 件2的相对速度方向相反。
注意:
1 移动副中的总反力与法向反力偏斜的角度始终为 摩擦角或当量摩擦角吗?
2 槽面接触的摩擦力大于平面接触的摩擦力,是因 为槽面接触的摩擦系数大吗?
3 影响当量摩擦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5.2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例5-1 如图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曲柄1为主动件,
在力矩 M1的作用下沿1 方向回转,试求转动副B、
C中总反力的方位。图中虚线小圆为摩擦圆,解 题时不考虑构件的自重及惯性力。
例5-2 如图所示的四杆机构,曲柄1为主动件,在力
矩 M1的作用下沿1 方向回转,试求各运动副中的
M Fr0 Qr0 tan( v )
防松力矩:
M F r0 Qr0 tan( v )
5.1.3 转动副中的摩擦
转动副按载荷作用情况不同分为两种。 1)轴颈摩擦:当载荷垂直于轴的径向的转动副摩擦 2)轴端摩擦:当载荷平行于轴的几何轴线的转动副摩擦

自锁现象与摩擦角

自锁现象与摩擦角

v0 2m / s 的初速度,在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 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 速运动,经 t 2s 的时间物块由 A 点运动到 B 点, A 、 B 之间的距离 L 10m 。
已知斜面倾角 30 ,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 。重力加速度 g 取
3
10m / s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 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 F 与斜面的夹角多大时,拉力 F 最小?拉力 F 最小值是多少?
FRmax
N
φm
fsm
F
φm:摩擦角
摩擦角和摩擦因数表示材料摩 擦性质的物理量;
tan m
f sm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其他因素变化时,只要接触 面的摩擦因数不变,全反力的 方向就不会变,这不仅减少了 物体的受力个数,且使问题大 大简化,这是物理学研究中处 理力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02 摩擦角
【2017年高考全国卷II第16题】
如图1,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FR φm
fm
摩擦角
tanm
f N
两次摩擦角不变:
F mg
F cos 60 mg F sin 60
解得, 3
3
02 摩擦角---拉密定理
F'sin ' f '
F sin (mg F cos)
滑动
F mg
自锁
F sin F cos
tan
02 摩擦角
定义:当物体与接触面间存在弹力和摩擦力时,把接触面对物体的弹力N和摩擦 力f的合力称做支撑面的全反力FR。当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时,全反力与支持力 间的夹角最大,称为摩擦角。

机械原理 第九章 力分析

机械原理  第九章 力分析
G′
N F惯 F摩 G Pr
Md
G′
有害阻力:机械运动过程中的无用阻力。克服此阻力所做 的功称为损耗功。
二、任务与目的 1. 确定运动副中的反力 特点:对整个机械来说是内力; 对构件来说则是外力。 目的:计算构件的强度、运动 副中的摩擦、磨损;确定机械 的效率;研究机械的动力性能。
F摩 G
N
F惯
Pr Md
Q M N Q
ω12
r
1 2
0
R 21
N
2
+ Ff
2
N
2
+ ( fN )
2

1+ f
2
N
M
N
R 21 1+ f
2
Q
ρ
ω12
r 1
0
R21
摩擦力矩:
M
f
N
Ff
F f r fNr
f 1+ f
2
2
rR
21
由平衡条件:R21= -Q 和 Mf= R21 ρ 得:

f 1+ f
Md
G′
或成锐角——作正功——驱动功、输入功。 包括:原动力、重力(重心下降)、惯性力(减速)等。
◆ 阻力:阻碍机构产生运动的力 特点:与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 或成钝角——作负功——阻抗功。 包括:生产阻力、摩擦力、重力(重 心上升)、惯性力(加速)等。可分为 两种: 有效阻力(生产阻力):执行构件面 对的、机械的目的实现。克服此阻 力所做的功称为有效功或输出功。
3) 当 h < ρ时, Q’与摩擦圆相割,Mf > M ,若A原来就在运动,则作减
这就是自锁现象。
速运动直至静止不动;如A原来就不动,则无论Q’大小如何,A都不能转动。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9章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9章

第9章作业9-1 何谓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试补全图示各段s 一δ、 v 一δ、α一δ曲线,并指出哪些地方有刚性冲击,哪些地方有柔性冲击?答 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是指理论上无穷大的惯性力瞬问作用到构件上,使构件产生强烈的冲击;而柔性冲击是指理论上有限大的惯性力瞬间作用到构件上,使构件产生的冲击。

s-δ, v-δ, a-δ曲线见图。

在图9-1中B ,C 处有刚性冲击,在0,A ,D ,E 处有柔性冲击。

9—2何谓凸轮工作廓线的变尖现象和推杆运动的失真现象?它对凸轮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如何加以避免?答 在用包络的方法确定凸轮的工作廓线时,凸轮的工作廓线出现尖点的现象称为变尖现象:凸轮的工作廓线使推杆不能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的现象件为失真现象。

变尖的工作廓线极易磨损,使推杆运动失真.使推杆运动规律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应设法避免。

变尖和失真现象可通过增大凸轮的基圆半径.减小滚子半径以及修改推杆的运动规律等方法来避免。

9—3力封闭与几何封闭凸轮机构的许用压力角的确定是否一样?为什么?答 力封闭与几何封闭凸轮机沟的许用压力角的确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在回程阶段-对于力封闭的凸轮饥构,由于这时使推杆运动的不是凸轮对推杆的作用力F ,而是推杆所受的封闭力.其不存在自锁的同题,故允许采用较大的压力角。

但为使推秆与凸轮之间的作用力不致过大。

也需限定较大的许用压力角。

而对于几何形状封闭的凸轮机构,则需要考虑自锁的问题。

许用压力角相对就小一些。

9—4一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用中发现推杆滚子的直径偏小,欲改用较大的滚子?问是否可行?为什么?答 不可行。

因为滚子半径增大后。

凸轮的理论廓线改变了.推杆的运动规律也势必发生变化。

avsδδδ3/π3/2ππ3/4π3/5ππ2题9-1图9—5一对心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用中发现推程压力角稍偏大,拟采用推杆偏置的办法来改善,问是否可行?为什么?答 不可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教案
主编 马履中 谢俊 尹小琴 制作 杨德勇
机械工业出版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册)
第九章 机械的摩擦与自锁
第一节 机械中的摩擦 第二节 机械中的自锁
第一节 机械中的摩擦
一、运动副中的摩擦
(一)平面摩擦
总反力R21 摩擦角φ
tan F21 f N 21 f
N 21
N 21
arctan f
M f F21r feQr
摩擦圆: fer
,r 为轴颈的半径
(二)止推轴颈的摩擦
轴用以承受轴向载荷的部分称为轴端。当轴在承受轴向 外载运转时,也要产生摩擦磨损。具体的分析过程请参考相 关资料。
第二节 机械中的自锁
在实际机械中,由于摩擦的存在以及驱动力作用方向的问题, 有时会出现无论驱动力如何增大,机械都无法运转的现象,这种现 象称为自锁。
总反力R21与V12间的夹角为90o+φ,总是一个钝角 。
(二)斜面摩擦
(1)滑块等速上升
F Q tan( )
(2)滑块等速下降
F ' Q tan( )
斜面摩擦正行程受力分析
斜面摩擦反行程受力分析
二、转动副中的摩擦 (一)径向轴颈的摩擦
摩擦力F21对轴颈形成的摩擦力矩Mf为:
驱动力有效分力: Ft F sin Fn tan
阻力为摩擦力: F21 Fn tan
当 时有 Ft F21
此时无论F 多大,均无法使滑块运动,出现自锁现象。
综上所述,机械是否发生自锁与其驱动作用线的位置及方 向有关。在移动副中,当驱动力的作用线在摩擦角(摩擦锥) 内时,发生自锁现象。在转动副中,当驱动力作用线在摩擦圆 内时,也将产生自锁。可以发现,机械的自锁与机构相关摩擦 特性有关,可通过分析以上的环节来予以判断。机械的自锁在 大多数机械中都存在,自锁的危害很大,但一些特殊机械仍利 用这一特性进行工作,比如螺旋千斤顶、各种机械夹具、螺栓 联结、压榨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