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3、地球上的五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会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大小、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掌握地理填充图册上P19的第1题、第2题的①(画图尤其要掌握)、③、④ P21的第4题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课本P65页活动题2(计算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并完成题目)

2、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3、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4、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

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为什么美国(属于美洲)这些不是非洲的国家会有黑人分布?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新大陆,要开发美洲,从非洲掳掠了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所以现在美国的很多黑人的祖先都是当时的黑奴.

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23第2题,P24的第4题的②、③,P25的①、②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6、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和特点

如阿拉伯地区(即西亚和北非)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宗教活动场所是清真寺;

欧洲和美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国和美国等,宗教活动场所是教堂;

东亚、东南亚一些人(如泰国人)信奉佛教,佛教多佛寺.

地理填充图册P26页第1题、第2题的②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7、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土壤、交通、位置

聚落的形成条件

(课本P80图)人文条件:历史文化、宗教、政策

聚落的形成条件了解即可,主要会使用聚落形成条件来进行分析

8、读右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

2、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地中哪个建设城市?并且阐明你的理由?

答:1、三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

2、选2.因为2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1和3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1和3更加开阔,发展空间较大.

9、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现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第五章发展和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

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

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

3、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原因.

4、名词解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国际合作

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与他们的职责宗旨、倡导精神.(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30页.)

2、联合国成立时间(1945年)、总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026896 6910 椐.23493 5BC5 寅[32254 7DFE 緾25725 647D 摽21176 52B8 劸37612 92EC 鋬37696 9340 鍀4E28766 705E 灞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训练

雷州一中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辅导班 第一讲地图基础知识及等值线应用(考题精炼) 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的河流和公路的走向特征。 (2)甲、乙两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3)图中M、N两条引水线路,哪一条设计更合理?为什么? 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于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1日10时30分从上海出发。这次科考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69°22′S,76°22′E)的常规科考外,重点进行昆仑站(80°25′S,77°06′E;南极冰盖最高点附近)的内陆科考。读下图,回答2~3题。 1.昆仑站分别位于长城站及中山站的() A.西北方向、东南方向B.东南方向、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2.中山站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1 200千米B.2万千米 C.200千米D.2 200千米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 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5.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如果过 度引用河水将导致() 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 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 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加大 (2012届河南省豫南九校上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是一幅虚拟地图。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6-7题。 6.根据图中信息,判定正确的判断 A.位于南半球,ag C.位于南半球,e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Array经、纬线 ①特殊纬 线 赤道—— 是最长的 纬线,既 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东经) 4 1 2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 南寒带

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三、纬线和纬度 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 (1)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 (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 (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 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 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 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5.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东小)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总结为西大)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地球的自转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0度(0度纬线叫赤道)—90 度N/S 0度(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度 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 赤道(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 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 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 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 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 为西经E。 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度W和160度E分东、西半球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什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

运动转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 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 3.21 6.229.2312.22 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统编版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学案

第一讲地球仪与地图 基础题组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四题。 1.(2017广西钦州钦州港期末)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30°S,20°E) B.(30°S,160°W) C.(30°N,20°E) D.(30°N,160°W) 2.(2017广西钦州钦州港期末)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是( ) A.回到M点 B.在M点正西方 C.在M点正东方 D.在M点东南方 3.(2017广西钦州钦州港期末)O点和P点的纬线距离约是( ) A.4 440千米 B.3 330千米 C.2 220千米 D.1 820千米 4.(2017广西钦州钦州港期末)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一对英国夫妇1月3日从佛得角群岛(约17°N,23°W)出发,驾驶游艇前往安提瓜岛(约 17°02'N,61°50'W),如下图所示。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5.出发地与计划目的地之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 A.2 100 km B.4 100 km C.6 100 km D.8 100 km

我国某地9家养鸭场出现禽流感疫情。按照《动物防疫法》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在以疫点为圆心、半径3千米的疫区范围内的10万只家禽需全部进行扑杀。而在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千米内的受威胁区域需实行强制免疫、防疫消毒、加强监测等措施。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6.(2017吉林长春测试)该分布图的比例尺约是( ) A.1∶100 000 B.1∶200 000 C.1∶300 000 D.1∶600 000 7.(2017吉林长春测试)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判断正确的是( ) A.必须强制免疫的是①③⑤村落 B.必须强制免疫的是③⑤村落 C.①村在②村的西北方向 D.④村在⑤村的东北方向 提升题组 下图为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2018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第一次大联考)马更些河MN河段流程约为( ) A.500千米 B.1 500千米 C.2 500千米 D.3 500千米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2.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生活实例:---食,海边看---,地平线呈-----,站得高看得----。 3.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的大圆圈叫------,所有与赤道-----的圆圈叫------,纬线都是----,-----相等,指示------方向;经线连接南北-----并与纬线-----,是----圆长度----指示------。 4.纬度的划分:以------为零度作为起始线,向南向北各分作---,赤道以北为-----,用---作代号,赤道以南为------,用---作代号,北极点的纬度是-------,南极点的纬度是-------。 5.三纬度的划分:---------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6.经度的划分: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本初子午线,作为----度经线,向东向西个分作----度,合起来共---度,零度经线以东称为-----,代号-----,零度经线以西为-----,代号----。任意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是-----,代号-------。 7.南北半球分界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这个经线圈经过的陆地----。 8.西经19度在----半球,西经21度在----半球,0度在----半球,180度在-----半球,东经159度在-----半球,东经161度在------半球。东半球的范围:西经度中小于西经-----度,东经度中小于东经----度。西半球的范围:西经度中大于西经----度,东经度中大于东经-----度。9.0度经线以东为----经度,以西为---经度。180度经线以东为---经度,以西为----经度。东经160度以东为---半球,以西为---半球。西经20度以东为---半球,以西为---半球。0度经线和零度纬线的交点在---半球,180度经线和0度纬线的交点在---半球。 10.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每一个地点的------,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纬线的------。 1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和---------,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和-------------。 12.南北半球季节------。北半球春分是---月----日,太阳直射----------,全球昼夜------;夏至是---月---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南半球-----------;秋分是----月----日,太阳直射---------,全球昼夜-------;冬至是----月----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 13.五带划分的依据是根据各地获得-----------,五带划分的界限是---------和---------,极圈属于-------,回归线属于----------;热带有---------现象,回归线上一年有----次阳光直射,赤道上有----次阳光直射;寒带有------------现象,温带-----------。 14.北回归线的纬度-----,南回归线的纬度-------,北极圈的纬度-------,南极圈的纬度-------。 15.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表示----------比----------缩小的------。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数字比例尺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 16.比例尺大,划的范围就----,内容-----,比例尺小,划的范围就----,内容-------。 17.面对地图通常是----------,-----------;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按照------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是指---;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确定方向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18.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距离叫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地点的-----距离叫----高度,我国测绘部门把-----验潮站(------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我国的水准零点。 19.在地图上把----相同的个点连接成就是----线,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20.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想海拔----处凸出;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陡崖:等高线------。 21.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叫做----------,数值越大深度越------。

中考地理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题组1 地图三要素 1.[2014北京文综卷,8,4分]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4重庆文综卷,12,4分]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若在该GIS 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 题组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17江苏地理卷,9—10,4分]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4.水库建成后能够( ) A.改善航运条件 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 D.消除地质灾害 [2016江苏地理卷,3—4,4分]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5—6题。 5.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7.[2015福建文综卷,10,4分]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15江苏地理卷,11,2分]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第1讲地球和地图(原卷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原卷版) 一、单选题 [2018湖北宜昌一中期中,7—10]读局部经纬网图,回答1—4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3.一架飞机走最短航线从①地飞往②地,其飞行方向应是( ) A.一直向正西方 B.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 C.一直向正东方 D.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 4.某人从②地出发,沿正南方向,走至③地所在纬线,其行走距离约为( ) A.6 600千米 B.3 330千米 C.5 000千米 D.4 200千米 [2018湖南师大附中摸底,1—2]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下图为纬线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地进行科学考察。读图回答5—6题。 5.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图中A点与其对跖点( )

A.都位于东半球 B.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 C.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 D.球面最短距离相差18 000千米 6.图中A地位于悉尼的( ) A.正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正西方 下图为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面7-9题。 7.图中①②两区域( ) A.面积大小相同 B.东西方向长度相同 C.南北方向长度相同 D.比例尺大小相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两地距离小于20 000千米 B.丙的自转速度大于丁C.由甲到丙最短航向为东南 D.由乙到丁最短航向为东北 9.从时间上看,乙地比丙地( ) A.晚9小时 B.早15小时 C.早一天 D.晚一天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下列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龙山位于虎山的西北方约3 km处B.龙山比虎山高至少200 m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 到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读图8“地球公转示 意图”,回答2,3题。 2.广州亚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段 B.?段 C.?段 D.?段 3.广州亚运会期间,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现象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4,6题。 4.咸蛋超人住在(20?W,23.5?S),有一天他想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 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

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过地心到面包超人家。请你判断面包超人家 的具体位置 A.(20?W,23.5?S ) B.( 160?W ,23.5?S ) C.(160?E,66.5?N ) D.( 160?E, 23.5?)N 5.判断图中E点位于F点什么方向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6.图中各点符合下列条件:它的东部是东半球,西部是西半球,北部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读右图,判断7,8题 7.在该图中 A.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B.南极地区笼罩在黑夜之中 C.北京的天还没亮呢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8.如图中所示,北京 A.正午太阳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B.正好是新学期刚开学 C.白天短,黑夜长 D.是一年中风沙天气最多的季节 读图l完成第9,10小题。 9.图中本初子午线是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10.图中构成东西半球分界线的两条经线是 A(A线和C线 B(A线和D线 C(B线和C线 D(B线和D线 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图1)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11,12题。 11、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29?N,112?E) B.(29?N, 112?W ) C.(29?S, 112?E) D.(29?S, 112?W 12.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2017版】高考一轮: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创新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模拟精选题 (依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1、3、4、8、10题) 一、选择题 (2016·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数学质量检测)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1~2题。 1.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2.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为() A.2 300千米B.6 300千米 C.10 500千米D.15 500千米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长城站位于(62.2°S,58.9°W),中山站位于(69.4°S,76.4°E),从纬度可以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北面,从经度可以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面。故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北面。第2题,由材料可知,弗里曼特尔位于(32.1°S,115.8°E),蓬塔位于(53.1°S,70.9°W),二地经度相差173.3°,可推知两地大约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二地沿经过南极点附近的大圆的劣弧距离最近。按照最短距离二地纬度相差约94.8°,距离约为94.8×111千米=10 522.8千米。故C选项正确。 答案 1.B 2.C (2016·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1月模拟)读下图,完成3~5题。

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 3.图中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A.2 200 千米B.1 100 千米 C.500 千米D.275 千米 4.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 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B.位于海沟,地壳活动 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 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PQ两点位于60°N纬线上,而且两点之间的经度差是20°;根据纬线上两点之间的计算公式可知,PQ两点间距离为111×cos 60°×20=1 100 千米,故选项B正确。第4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知,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表明此时北半球是冬季,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晚于6时,故排除选项B;非洲最南端处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此时为夏季,应该炎热干燥,故排除选项C;冬季时北印度洋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排除选项D;冬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降温快,气温低,所以亚欧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故选项A正确。第5题,图中海峡是白令海峡,处于北极圈附近,受极地东风带影响,故排除选项A;海沟是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部位形成的地貌,而白令海峡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汇处(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部位),故排除选项B;北极圈附近受单一寒流影响,没有寒暖流交汇,故排除选项C;由于白令海峡处于北极圈附近,纬度较高,结冰期长,故选项D正确。 答案 3.B 4.A 5.D

第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一)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第1.1节地球和地球仪 考情分析: 该专题在高考中每年都有涉及,多以提供空间区位为主,然后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般在高考中涉及本专题知识和能力的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在本专题复习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考点呈现: 1.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时区的划分及日界线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识别经纬线、经纬度、两极、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本初子午线;依地图上所给时区和日界线,推算出两地的时区、区时及日期。 3.利用经纬网解决定位、定向、计算距离等相关问题。 应试策略: 本专题题目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本专题的复习,一方面要通过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成果,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将问题实质从复杂的背景材料中提炼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要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精析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km,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注:任何纬线长度、半径的计算问题 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o,其对应的弧长为111km,同理,在所有经线上,1o弧长也是111km,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算出地表两点的实地距离。在纬度为a的纬线上1o弧长为111cosa.

2.地球仪:把地球缩小做成模型叫地球仪 (1)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这根轴代表了地球的旋转轴――地轴,它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北极、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纬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 圆圈,叫做纬线。 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②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特殊纬线: 赤道:0 o;南、北回归线:23o26′N;23o26′S; 南、北极圈:66o34′N;66o34′S;低纬、中纬和高纬:低 纬(0o—30o)、中纬(30o—60o)、高纬(60o—90o) 作用: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一点,也没有最西的一点,只有两点进行比较时,才有东西之分。 4.纬度 定义:给纬线标定不同的度数,就是纬度。 纬度的确定: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 度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纬度的几何含义: R为地球半径,纬线m的度数为α。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根据北极星的仰角可以计算某地的纬度 5.经线(图1-1-4)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特点:①所有经线都是半圆;②长度相等 特殊经线:180o;0o;20oW;160o E 作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它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6.经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教案

《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学校新团初中姓名陈学官 第一课时 【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 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 引导、指导、评定、表扬 纬线和经线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 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帮互学。 提问,及时纠正、辅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3、地球上的五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会判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大小、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8页,第2题、第4题、第5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5页,第④小题.例如解释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单元B卷(20210210100834)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第 1题。 12 (F IJW 戸 L nr \f |( ] 1 屮 一!— £ ____ ___ 出J 1 h 3) IJ ? 内 I 补 O 40 ° N, 116 ° E )东南方向的是( 1 .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多处温带地区 D .均属东经度 【答案】2 . C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 3?4题。 3 .人类在探 月过程中 发现月球表面覆 盖着厚 厚的月壤。月壤 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月球 () A .平均温度过低 B .平均温度过高 C .温度变化无常 D .昼夜温差过大 4 . 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 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 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 .空气太稀薄 B .宇宙辐射太强 C .陨石撞击太多 D .月球引力太小 【解析】 第3题,月壤是指月球表层岩石的风化物。结合地球上岩石的风化条件可知,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岩石的风化。月球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受月球公转和自转,以及无大 气层的影响,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很大。第 4题,月球的质量和体积小,因此引力非常小, 故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这也导致月球表面宇宙辐射很强,但这些问题人类早已熟知,并 且会在探月的过程中小心应对,故 A 、 B 、D 项错误。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因此受陨石 撞击很多,但陨石究竟会撞击到月球表面的哪个区域是人类难以预估的, C 项正确。 【答案】3. D 4 . C 一般认为月总太阳辐射量在 300MJ/m 2以上,可以使集热面积在 3m 2的热水器产生的热水 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读重庆市各月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6题。 【答案】1 . A 2016年9月4?5日, G20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F 图为历届G20峰会举办 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第 2题。 01) 妄塔利愛吧 匹掘联华渤严 轨州 布樂1所乳. 尸 45* 「尸 能I J laii 2 .历届 G20峰会举办城市( A .均在中纬地区 B .多位于西半球 5.重庆( ) A. 是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的较丰富地区 B. —年中可以利用太阳辐射时间达 5个月 C. 是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的丰富地区 D. —年中可以利用太阳辐射时间达 6个月 6 .重庆各月太阳辐射量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到 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2分,共40分) 1.我们常说的“人类的家园”是指 A.我们的家庭 B.我们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整个地球 2.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 B. 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 C.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D. 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4.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5. 本初子午线是 A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西经30度,北纬30度 B.西经10度,北纬10度 C.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东经175度,北纬10度 7.关于图1-1中P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P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南半球 8.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准确说法是 A. 顺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9.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0.下列各点中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东经30度,南纬50度 B.东经50度,南纬30度 C.西经80度,北纬20度 D.西经20度,北纬80度 11.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13.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4.有地图指向标的地图,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般为 A.东向 B.南向 C. 西向 D. 北向 15.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1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D.褐色 17.绘制某所中学的平面地图,其图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尺是相对应的,规律是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D。图幅大小与比例尺无关 18. 图1-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完整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讲义湘教版必修1

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 2地琛也.绎待丽及菇忙理甘*日卅瓦二的齐问、比例尺.常爪圈價和订记 考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 .地球仪 (1)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 --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_____ (2)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 2万千米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 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 ②纬线特点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 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 知识整合 知识回顾理清救财 必修 1第一醴地球9地图 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 【曲刑良示]1地珠的形状和丈小 鬥|厅下兴 平坤拜: b 357千末 亦逋屮輕: h :j ;H rx

(4) 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北楼 /?Z- -A \ A/ JX 图示 A V i A iJt _ 進 H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 90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 分布规律 的度数愈向西愈大 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20° W 0°?160°E 为东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划分半球 160° E ?180°?20°W 为西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 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 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特殊经纬度 线。 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 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 ■ ■方法技巧■ 经度和纬度的判断方法 (1) 东西经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⑵ 南北纬的判断: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 ° S,45° E)和乙地互为 对跖点。读图,回答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 .① B.② 解题探究 剖析题型归纳总结 1?2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