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银杏叶软胶囊等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2015年 第142号)

合集下载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的通知
【法规类别】药品管理
【发文字号】食药监电[2015]6号
【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日期】2015.05.20
【实施日期】2015.05.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的通知
(食药监电〔20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现将总局《关于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违法生产销售银杏叶药品的通告》(2015年第15号)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并就开展银杏叶药品专项治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凡是通告中要求召回的产品,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部停止使用,切实召回到位。

广西、湖南两省区要迅速查明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和万邦德(湖南)天然药物有
1 /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佚名
【期刊名称】《福建轻纺》
【年(卷),期】2017(0)1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规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相关工作
程序,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令第11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了《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总页数】1页(P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杏叶滴丸和银杏叶软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 [J], ;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J],
3.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的通知 [J],
4.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公开征求《药品数据管理规范》的意见 [J], 陈曦;
5.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银杏叶药品补充检验方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银杏叶软胶囊等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2015年 第142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银杏叶软胶囊等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2015年 第142号)

2015年08月10日发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制定的《银杏叶软胶囊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银杏叶滴丸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银杏达莫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银杏叶滴剂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及银杏叶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现予正式发布。

特此公告。

附件:1.银杏叶软胶囊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2.银杏叶滴丸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3.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4.银杏达莫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5.银杏叶滴剂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6.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及银杏叶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5年8月10日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1.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2.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3.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4.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5.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6.docx附件1银杏叶软胶囊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检查】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20μg、20μg、8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落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4号通告要求做好不合格银杏叶药品召回及相关工作的通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落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4号通告要求做好不合格银杏叶药品召回及相关工作的通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落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4号通告要求做好不合格银杏叶药品召回及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6.25•【文号】食药监药化监〔2015〕73号•【施行日期】2015.06.25•【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落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4号通告要求做好不合格银杏叶药品召回及相关工作的通知食药监药化监〔2015〕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6月22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关于90家银杏叶提取物和银杏叶药品生产企业自检情况的通告》(2015年第24号),公布了90家银杏叶提取物和银杏叶药品制剂生产企业的自检结果,其中55家企业的2335批产品按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补充检验方法检验不合格。

为落实通告要求,现通知如下:一、及时公开召回信息。

通告的55家企业中,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违法生产销售银杏叶药品的通告》(2015年第15号)、《关于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违法销售银杏叶药品及有关企业治理情况的通告》(2015年第17号)中涉及的36家企业于6月3日前基本完成召回,另外19家企业不晚于2015年6月23日16点前在本企业网站或公共媒体上公开召回信息,内容包括药品的名称、批号、流向和召回情况等,并实时更新,接受社会监督。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在本局网站上已设置的相关专栏中公布相应企业的召回信息和召回结果。

二、强化召回措施。

相关企业要根据召回药品的生产、销售数量和流向等情况,科学制定召回计划,安排足够的人力和资金负责召回,并做好就地控制、登记造册和统计上报工作。

要将不合格银杏叶药品的召回信息传递到各销售终端,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等销售终端必须无条件下架,配合做好召回工作。

产品技术要求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产品技术要求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产品技术要求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2020年4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发布产品技术要求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以下为全文.产品技术要求是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可控的重要技术资料,也是保健食品注册证书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规定了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保健食品注册审评审批工作细则(2016年版)》《保健食品注册申请服务指南(2016年版)》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内容的具体要求。

但是,在审评过程中,我们发现申请人提交的产品技术要求材料质量不高,问题较多,极大地影响了审评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提高申请材料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我们将产品技术要求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汇总,供注册申请人借鉴。

一、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一)注册信息系统填报的产品技术要求与纸版资料不一致。

请按照最终确定版本,认真、逐项填写产品技术要求内容。

产品技术要求电子版应为文本格式,请勿提交PDF、图片、链接等格式文件。

(二)延续、变更、转让等注册申请,提交的产品技术要求内容与原注册内容不一致。

请根据原批准证书及附件、注册申请材料,按照新的规定,完善产品技术要求。

(三)擅自修改产品技术要求未发补内容。

补充资料中需提交产品技术要求的,不要擅自修改审评意见未涉及内容,同时产品技术要求电子版与纸版内容保持一致。

(四)其他常见问题,主要包括:1.【生产工艺】项(1)除首次申报产品(受理编号为国食健申),其余申报类型产品生产工艺主要流程应与原批件保持一致,同时应当在主要关键工艺后以括号标注关键工艺参数。

(2)提取关键工艺参数应包括溶剂、溶剂量、温度、次数、时间等。

例如:分别加6、6、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

属混合提取的,简述主要提取过程。

(3)提取后干燥参数应包括方法、温度。

例如: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70~80℃)、减压干燥(50℃,-0.08MPa)等。

(4)灭菌应提供原料、方法及参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杏叶滴丸和银杏叶软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杏叶滴丸和银杏叶软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
3.2 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虽然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国绿色食品行 业不断发展,但是相较于一些传统食品来说,绿色食 品的产量和规模依旧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商人逐利 导致粮油、饮料、蔬菜等绿色食品发展较快,但总产 量依旧不到全国普通食品的 1.0%[2]。总体来说,我国 绿色食品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已经无法满足国际市场 和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药品共 9 个品种 4 种检测成分的 9 个补充检验方法。 银杏叶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发布,为支撑监管执法、 规范银杏叶药品企业生产、保障公众健康提供了有力 武器。
(摘编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XIANDAISHIPIN 现代食品 / 39
Modern Food 行业综述
3.1 检验标准与国际脱节
由于工业现代化所带动的农业现代化对绿色生态 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农药化肥的滥用,工业三废 的大量排放,汞、铅、砷、铬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 地下水水质的恶化都直接威绿色食品检验标准和规范时 又大多考虑到我国绿色生态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现状, 因而在检验标准和规范的严格程度上较少引进国外先 进的标准和技术,与国际脱节。
3.3 执法力度有待提高
绿色食品在农药使用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 我国 2015 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也明确规定了 鼓励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代替高毒、高残留的农 药,并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 [3]。 但由于绿色食品行业大部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没有
充分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有些已经获得绿色 食品认证的企业或个人仍然在大量违规使用农药。而 政府有关部门在执法力度上的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 主要原因,给我国的绿色食品发展带来了很大阻力。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银杏叶滴丸和银杏叶软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对乙酰氨基酚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对乙酰氨基酚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等59种化合物的测定》等6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
公告
【法规类别】食品卫生
【发文字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0号
【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日期】2017.12.18
【实施日期】2017.12.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等59种化合物的测
定》等6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0号)
按照《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有关规定,《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等59种化合物的测定》《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二氟尼柳等18种化合物的测定》《豆制品中碱性橙2的测定》《保健食品中9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保健食品中9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保健食品中9种矿物质元素的测定》6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现予发布。

特此公告。

附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5.17•【文号】国食药监许[2011]210号•【施行日期】2011.05.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食品安全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2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单位:为规范保健食品技术审评工作,保证保健食品行政许可公开、公平、公正,依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保健食品技术审评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保健食品技术审评工作,保证保健食品行政许可公开、公平、公正,制定本技术审评要点。

第二条本技术审评要点适用于保健食品产品注册技术审评工作。

第三条保健食品技术审评工作应符合《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依据有关规定,按照风险评估原则进行。

第四条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按照保健食品进行管理并开展技术审评工作。

第二章技术审评要点第五条申报资料应当真实、合法,其内容及形式应符合保健食品申报受理规定的要求。

第六条研发报告应当是产品整体研发思路和过程的反映,应当详细阐述研发思路,包括保健功能的筛选、剂型选择、工艺路线设计及工艺参数确定过程。

应从市场需求状况、立项理论依据、原辅料及用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与不适应人群的选择等方面,对配方进行综合筛选,筛选方法应当科学,依据应当充分,结果应当可靠。

产品剂型选择、工艺路线设计及工艺参数确定应当科学、合理,中试生产验证数据及自检报告应当完整、规范,符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并与申报资料中相关内容相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08月10日发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制定的《银杏叶软胶囊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银杏叶滴丸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银杏达莫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银杏叶滴剂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及银杏叶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现予正式发布。

特此公告。

附件:1.银杏叶软胶囊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2.银杏叶滴丸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3.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4.银杏达莫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5.银杏叶滴剂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6.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及银杏叶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5年8月10日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1.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2.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3.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4.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5.docx2015年第142号公告附件6.docx附件1银杏叶软胶囊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检查】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20μg、20μg、8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内容物,混匀,取相当于银杏叶提取物50mg或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2mg的样品,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入80%甲醇2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20分钟,取出,放冷,用8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结果判断:规格(1)、(2)本品每粒含槲皮素(C15H10O7)不得过0.40mg,山柰素(C15H10O6)不得过0.40mg,异鼠李素(C16H12O7)不得过0.16mg;规格(3)、(4)本品每粒含槲皮素(C15H10O7)不得过0.80mg,山柰素(C15H10O6)不得过0.80mg,异鼠李素(C16H12O7)不得过0.32mg。

附注:银杏叶软胶囊规格(1)相当于银杏叶提取物40mg;(2)每粒含总黄酮醇苷9.6mg,萜类内酯2.4mg;(3)相当于银杏叶提取物80mg;(4)每粒含总黄酮醇苷19.2mg,萜类内酯4.8mg。

银杏叶滴丸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检查】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20μg、20μg、8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丸,精密称定,研细,混匀,取0.1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结果判断:本品每10丸含槲皮素(C15H10O7)不得过1.60mg,山柰素(C15H10O6)不得过1.60mg,异鼠李素(C16H12O7)不得过0.64mg。

附件3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检查】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30 μg、30 μg、20 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供试品溶液2~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结果判断:本品每1 ml含槲皮素(C15H10O7)不得过35µg,山柰素(C15H10O6)不得过35µg,异鼠李素(C16H12O7)不得过14 µg。

附件4银杏达莫注射液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检查】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30 μg、30 μg、20 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供试品溶液2~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结果判断:本品每1 ml含槲皮素(C15H10O7)不得过42µg,山柰素(C15H10O6)不得过42µg,异鼠李素(C16H12O7)不得过17µg。

银杏叶滴剂中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检查】游离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

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30 μg、30 μg、20 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银杏叶滴剂1 ml(相当于银杏叶提取物40 mg或总黄酮醇苷9.6 mg),置25 ml容量瓶中,加8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供试品溶液2~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结果判断:本品每1 ml含槲皮素(C15H10O7)不得过0.40 mg,山柰素(C15H10O6)不得过0.40mg,异鼠李素(C16H12O7)不得过0.16 mg。

附件6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及银杏叶胶囊中槐角苷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检查】槐角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Agilent 5 TC-C18(2),柱长为250mm,内径为4.6mm,粒径为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C;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为40℃。

理论板数按槐角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流动相C(%)0~20 15→25 8 77→6720~40 25→50 8 67→4240~41 50→15 8 42→77专属性试验分别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溶液,槐角对照药材溶液及槐角苷对照品溶液,进样分析。

银杏叶对照提取物溶液在与槐角苷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位置不得出现干扰峰,若有干扰,峰面积不得超过槐角苷对照品峰面积的5%;槐角对照药材溶液中,槐角苷与其他色谱峰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对照溶液的制备取槐角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含20.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银杏叶对照提取物40mg,加入80%甲醇溶液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续滤液,即得银杏叶对照提取物溶液;再取槐角对照药材40mg,同法制成槐角对照药材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银杏叶提取物约40.0mg;或取银杏叶片10片,糖衣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9.6mg的粉末;或取银杏叶胶囊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9.6m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溶液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2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结果判断: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槐角苷对照品溶液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应的位置不得出现相同的色谱峰。

若出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比较相应色谱峰在210~400nm波长范围内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吸收光谱应不相同(槐角苷在259 nm显示最大吸收);若吸收光谱相同,且该色谱峰的峰面积值大于对照品溶液(20.0μg/ml)的峰面积值,则视为阳性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