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合集下载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评价耐多药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条件:因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危险性,1)需P2及以上实验室,目前我院实验室条件基本具备即将投入运行,2)日常培养及涂片用的生物安全柜滤膜已超出使用年限,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得不到保障,应定期予以更换。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以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作为其诊断依据。

因此其基础是培养,只有培养出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才能进一步通过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诊断是否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1.已进人临床常规应用的测定方法:目前包括绝对浓度法、比例法及应用BACTEC460、BACTEC 960、BacT/ ALERT 3D、ESPII等仪器系统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

其中:绝对浓度法以最低抑菌浓度或以无生长为终点作为判断标准,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比例法以是否能够抑制99%的细菌生长作为判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方法;后四种仪器方法则是比例法的特化,其特点是以细菌的代谢过程指示细菌生长状况。

2.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的测定方法:此类方法很多,抗性比例法、Etests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液体变色培养基测定法、荧光素酶测定法、硝酸盐还原试验等。

3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已有一些进入临床检测。

基因突变是引起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最主要的原因。

多种以PCR 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检测与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作为快速耐药性检测方法在实验室或临床得到开展。

这些方法具体包括:主要是DNA序列分析法,聚合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另外还包括基因芯片技术、异质性双链构象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线性探针杂交技术、RNA/RNA错配检测技术和分子灯塔技术等。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与基因突变的确切关系未完全阐明,检测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虽然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但由于判断药物敏感性时存在固有的缺陷,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基因型鉴定法不能完全替代表型鉴定法。

肺结核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肺结核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肺结核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病原学检查、X线胸片检查、胸部CT扫描、经皮肺穿刺术、结核菌素试验实验室诊断:1.细菌学检查痰涂片及培养查找结核菌是诊断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也是监测疗效、病原传染性和选择用药的重要依据。

沉淀或漂浮集菌法涂片,或采用荧光镜检可提高阳性率,若无痰可采用导痰法,或取气管灌洗液或取清晨胃液均可。

2.结核菌素试验:是判断结核感染的主要手段,但不论是旧结核菌素(OT)或纯蛋白衍生物(PPD)均非纯化抗原,对于鉴别是结核杆菌感染还是非结核杆菌感染或是卡介苗接种后反应有局限性。

结素试验强阳性(局部肿结>2cm或有水疱、坏死)提示处于结核超敏状态,对原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有诊断参考价值。

3.血清学检查由于结核菌的弱抗原性以及抗原的非特异性,结核病的血清诊断学至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近年大量报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敏感性颇高,但方法学尚不成熟,特异性也不满意。

采用PPD复合蛋白抗原剂,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提高,但其仍非单一特异性抗原。

4.基因诊断近几年结核菌基因诊断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

有关文献报道最多的是PCR技术的应用,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特点,但其操作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可因扩增气溶胶污染而致假阳性或标本中抑制物的存在而致假阴性。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为病理学诊断和病原学诊断提供标本。

影像学诊断:1.X线检查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病变表现不同,对于诊断肺结核无特异性,但是诊断肺结核的必备检查,可为进一步病因学检查提供对象,并为确定病变部位、范围、性质,了解其演变和选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原发型肺结核典型X线表现为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或纵膈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阴影。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胸片可见散布于两肺野,分布较均匀,密度和大小相近的粟粒状阴影,早期有时难以分辨;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粟粒大小和密度不一,或为结节状病变,范围较局限。

继发性肺结核,多为渗出,浸润和纤维结节的混合病灶,X线表现为云絮状或斑点结节状阴影,干酪性病变阴影密度偏高而不均匀,或有空洞形成而出现透亮区,结核空洞一般洞壁较光整液平少或仅见浅液平。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PPT课件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PPT课件
IGRA都要检查
BCG接种者(如果也属于其 它风险人群)
推荐用IGRA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 触
TST或IGRA
医务工作者
TST或IGRA
无法再来确认TST结果的人 群(例如,流浪汉,注射吸
毒者或交通不方便)
推荐用IGRA
TST,如果TST阴性要用 IGRA确认
没有特定的推荐
TST,用IGRA进一步确认 TST阳性 推荐用TST
非血 样本 的T-SPOT结果 很 强的话 (即 存 在大量 的结 核 效应 T 细 胞),揭示在这个器官或部位存在活动性结核。
各国对潜伏感染风险人群的筛查指南
风险人群
美国指南Hale Waihona Puke 加拿大指南英国指南
免疫力抑制人群(例如, HIV感染者,使用强的松或
TNF-α抑制剂治疗)
TST或IGRA;如果是阴 性或高度怀疑的,TST和
与BCG的交叉反应
存在
存在的可能性较小
与NTM的交叉反应
存在
存在的可能性较小
与M.TB暴露的相关性
存在
相关性较PPD皮试大
阳性结果与随访期间罹患结核的相互关 系
可重复性
中到显著的正相关 中等,但可变
无充足的证据 较高,但证据较少
T-SPOT实验
阴性结果 提示患者体内不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T细胞。假阴性结 果: ①感染阶段不同;②少数免疫系统功能不全/疾病;③实验非正 常操作。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查
适用于多种标本;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
结核杆菌培养
传统方法:L-J固体培养基 快速培养法: 检测细菌生长过程中代谢产生的CO2或消耗的O2, 显微镜直接观察、变色液体培养基等BACTEC MGIT960系统等。

结核实验室检查项目

结核实验室检查项目

结核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痰涂片、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线检查等。

1. 痰涂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中的结核杆菌是否存在,是诊断结核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2. 痰培养:将痰液置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检测结核杆菌的生长情况,可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

3. 结核菌素试验:注射结核菌素后观察皮肤反应,判断是否感染了结核杆菌。

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为活动性结核病。

4. 胸部X线检查:通过X光照射胸部,观察肺部是否有结核病变,如结节、空洞等。

对于早期病变或隐匿性病变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结核病,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同时,这些检查也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和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通常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

这种病菌会侵入肺部并引起肺结核,而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到其他部位,如淋巴、骨髓和肝脾等。

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疾病,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结核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通常涉及多种类型的检测,例如:1.酸杆菌检测结核分支杆菌是酸杆菌,因此酸杆菌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并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患者的样本可以是咳嗽的痰液、唾液或肺组织,也可以通过胃镜获得胃肠液。

如果酸杆菌检测呈阳性,则可以确诊结核病。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一些情况下不能检测出结核分支杆菌,如某些菌株可以耐受某些药物。

2. 结核抗体检测结核抗体检测是另一种可以用于诊断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其他类似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存在结核抗体,如果测试结果呈阳性,则表示患者可能感染了结核分支杆菌。

但是,结核抗体检测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这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结核病PCR检测PCR检测是检查抗原核酸序列的一种方法。

由于PCR技术可以扩增极微量的DNA,并且非常特异和灵敏,因此可以检测出非常小的感染量。

在结核病中,PCR检测可以用于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DNA,以确认病原体的存在。

但是,该方法对样本中的DNA污染非常敏感,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操作和质量控制。

总之,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结核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并且结果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必须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这些方法的结果和临床表现,以取得最佳的诊断结果。

同时,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受过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最佳治疗效果。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介绍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介绍

1.结核分枝杆菌鉴定方法1. 1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显微镜检查目前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显微镜检查是我国结核病实验室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快捷,特异性高,设备要求低,但是灵敏度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病人。

1.2 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LED荧光显微镜)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管利用二极管光源,延长了显微镜使用寿命,不需要暗室,且价格低廉,可以提高涂片的阳性检出率。

目前在国内应用评估结果显示灵敏度较明场显微镜明显提高,已在部分区县开始使用。

1.3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结核病诊断技术在恒定温度下,特殊的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在酶的作用下,反应体系在一个密闭的反应管内反应。

扩增反应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最短半小时。

目前应用玻璃化试剂,稳定性好,便于运输。

目前在国内区县级应用评估。

1.4 夹层杯结核病诊断方法将痰标本(或其它标本)用专用消化灭活液充分消化,完全暴露并保留抗酸杆菌,通过自动离心涂片机(或半自动制片染色机)对消化后的标本进行充分集菌。

直接在夹层杯装置中进行抗酸染色,取出基片或膜片置于普通显微镜进行观察。

夹层杯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标准化操作,通过消化灭活,安全性改善,阳性检出率也比直接涂片法大大提高。

夹层杯的装置有沉降式和虑过式,适用于不同工作量的医疗机构。

1.5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采用2对引物在等温条件下即可完成DNA的扩增,扩增结果通过肉眼观察荧光进行判定,诊断是否为结核病。

同时整个反应体系采用封闭系统减少了工作区域扩增子的污染,整个反应过程只需一个小时即可完成,通过肉眼观察荧光判读结果。

2.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2.1 固体培养培养是结核病诊断的精标准,也是获得分离菌株开展耐药检测的前提,我国结核病实验室最常用的是固体罗氏培养法,包括简单法和中和离心法。

虽然培养是诊断的精标准,但是花费时间长,需要4-8周时间。

2.2 液体培养液体培养通过添加生长刺激剂,改变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等方式缩短了阳性报告时间。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2017.10.13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2017.10.13

• 绝对浓度法 • 比例法
• 液体培养法
基于固体培养基;时间:4周 多种药物
基于液体培养基,时间:4-12天 INH/RFP/SM/EMB/PZA
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
不同药敏方法的差异
三者在临界药物浓度接种菌量、结果判读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差 别,导致结果有很少一部分不相符
比例法和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4 药均高达96 %以上,对于 结核分支杆菌,二种方法测试 SM INH RFP EMB的耐药率均无显著 性差异
涂片显微镜检查的敏感性
观察到的AFB
AFB估计数量 涂片阳性的可能性(%)
数量
( /ml)
• 0 in ≥100 fields
< 1,000
<10
• 1-2 in 300 fields 5,000 – 10,000
50
• 1-9 in 100 fields about 30,000
80
• 1-9 in 10 fields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菌型鉴定
利用固体罗氏鉴别培养基的鉴别:
中性罗氏 培养基
+
噻吩-2-羧酸 肼TCH
+
对硝基苯 甲酸PNB
+
菌型鉴定 NTM
+
+
-
人型Mtb
+
-
-
牛型Mtb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菌型鉴定
• 原理:硝基苯甲酸还原酶机制
绝大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能将对硝基-苯甲酸(PNB )还原为细菌能够利用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而 绝大部分(98%以上)MTBC缺乏对硝基-苯甲酸(PNB )还原酶活性,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将对硝基苯甲酸(PNB)还原为细菌能够利用的对氨基-苯甲酸 (PABA) • 局限:鉴定周期长15天-30天,特异性不高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标准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标准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标准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从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判读三个方面,介绍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标准。

一、标本采集结核病的标本采集是实验室检测的第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标本采集应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采集的标本应包括痰液、胸腔积液、尿液、脑脊液等。

在采集痰液时,应让患者深呼吸数次,然后咳出痰液,避免口腔分泌物的污染。

采集胸腔积液时,应在穿刺前进行消毒,并在穿刺后立即将标本送至实验室。

采集尿液时,应让患者在清晨第一次排尿时采集,避免尿液的稀释。

采集脑脊液时,应在穿刺前进行消毒,并在穿刺后立即将标本送至实验室。

二、实验室检测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涂片法、培养法、PCR法等。

涂片法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其操作简单、快速,但灵敏度较低。

培养法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金标准”,其灵敏度高,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

PCR法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支持。

实验室检测应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标本污染和交叉感染。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

三、结果判读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读。

涂片法和PCR法的阳性结果可以初步诊断结核病,但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培养法的阳性结果可以确诊结核病,但需要排除其他细菌感染。

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流程标准包括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判读三个方面。

标本采集应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室检测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结果判读应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确保结核病的及时发现和诊断,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内容
实验室检查要求-----涂片
旧版 • 痰检对象和要求:
疑似肺结核病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 进行疗效考核的病人
• 痰直接涂片检查法:
涂片、染色、镜检与方法
新版 • 增加痰标本留痰场所的描述 • 增加镜检结果报告最低视野数量的要求
8
内容
实验室检查要求-培养和药敏 旧版
• 无
新版
• 增加培养和药敏的对象
涂片 培养 药敏
4
检查方法
旧指南
• 涂片
新指南
• 涂片 • 培养 • 药敏试验
5
内容
实验室生物安全
旧版 • 无 新版 • 生物安全级别要求:
法律法规: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结核菌操作的生物安全级别要求:
大量活菌操做:生物安全三级(BSL-3) 样本检测:生物安全二级(BSL-2)
• 实验室基本要求
6
内容
新版 • 实验室基本要求
涂片镜检实验室基本要求 结核杆菌培养实验室基本要求 药敏试验实验室基本要求
如:应有准入规定、实验室墙地面的要求、门窗 的要求、基本设备和仪器(消毒设备等)的要求、 人员防护的基本要求(实验服、口罩、帽)等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培训
第二章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部分总体介绍
2008-12
1
标 题
单一------全面
包含 范围
内 容
检查 方法
2
标题
旧指南
• “痰涂片检查与质量 控制”
新指南
•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3
包含范围
旧指南 • 涂片相关内容: 新指南
• 生物安全 • 实验室检查要求:
13
内容——新指南
年 痰涂片检查登记本
痰标本来源 实验 序号 标本镜检结果


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初诊患者 (门诊序号) 随访患者 (登记号) 标本 性状 结果 日期
签名
备注
12ຫໍສະໝຸດ 3123
14
谢 谢!
15
抽片:
20份张涂阴、10张涂阳;05年开始按照新方法随机抽取涂片, 具体片数按照上一年涂阴涂片总数和涂阳率计算
评价标准:
镜检质量:阳性片符合率、阴性片符合率;05年开始以出现 高假阳、高假阴或频繁出现低假阳、低假阴为判断标准
制片质量:痰细胞、痰膜大小、厚薄等
11
内容
痰涂片质量控制
新指南
简单描述:按照新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痰涂片镜 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2008年版)进行, 包括: 盲法复检:与05年主要不同在于报表的改变 实验室现场评估:采用新的督导清单 批量测试 :
12
内容
实验室登记报告
旧指南
• 本章节无明确表述
新指南
• 登记报告: 涂片 培养 药敏
培养对象
用于确定诊断 用于耐药监测
药敏对象
用于诊断 用于选择治疗方案 用于耐药监测
9
内容
痰涂片质量控制 旧指南
• 室间质量评估方式:
现场督导
布局、安全、涂片操作、显微镜维护、抽片复检情况等
非现场督导即抽片复检
10
内容
痰涂片质量控制 旧指南
非现场督导即抽片复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