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1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一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片”“苦辣酸甜神州味,生旦净末(丑)华夏情”,这两个标 题选用了材料中的关键词,从而亮明了文章的观点,醒目 有力。
2.化用俗语、流行语、成语或诗词名句等作为标题 标题化用俗语、流行语、歌曲名、影视剧名、广告语 等,会显得通俗易懂,自然亲切,极易引发读者的想象; 化用人们熟知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中的名句、成语等, 既典雅工丽,词约意丰,又使得文章显示出文化底蕴。前 者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化用民间谚语)、“‘爱’
在心头口难开”(化用流行歌曲名)、“不要让精神‘断 层’”(嫁接地理术语)等;后者有“小人之心何以度君子 之腹”(化用成语)、“别人的风景你的梦”(化用诗句)、“海 棠依旧……绿肥红瘦……”(化用古典诗词)等。
3.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有的标题运用修辞手法,显得既简明生动,又新颖 别致,对读者极富吸引力。如“生命不是永远张开的弓” (比喻)、“树的叹息”(拟人)、“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 (对偶)、“我是谁?我是我”(设问)、“人生多彩,多彩人 生”(顶真)等。
一、拟写标题“4 技法” 1.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或关联点作为标题 关键词句往往是材料的“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扣住了关键词句或关联点也就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若 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或关联点做文章的标题,则会使文章 标题醒目有力,既能体现材料的内涵,防止偏题,又可使 阅卷老师明悉作文的观点。如 2017 年高考全国卷Ⅰ优秀 作文的标题“高铁和大熊猫——世界了解中国的两张名
⑤人总是带着原始破坏性的,所以才有了伏契克的 临终一句“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让 人们小心,但是我却认为应该“人们,你们要警惕,可 我爱你们”。局限于阴暗的树木必将枯瘦朽烂,只有把阴 影甩在背后,面对阳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
⑥我们需要政府及有关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 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监督,也需要个人坚守底线。相信 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绝固守是拒绝自我否定。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7写作第1章第1节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佳作示例] 做一个行儒道的少年 一考生
①这位同学,你好!首先我对于你能有所了解并 认同儒家文化表示十分欣慰,但你同时怀疑行儒家文 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
专题七 写 作
是在提供给考生的开放性、探究 性的材料中,增加“任务型指令”,让考生“通过写 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的一种作文形 式。这种作文形式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有应该肯定的 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综 合近年来的高考题目,可以把任务驱动型作文分成四 类:回应与解答类、经验与交流类、权衡与选择类和 看法与评价类。
3.透过现象析本质 回应或解答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要做到立意深刻 ,还需要考生通过材料描述的现象,分析预设问题背 后的本质,或者探讨造成问题的原因,或者指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进而谈谈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感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宣讲成长经历及学习心得 。他说自己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现 在,他正跟着研究生导师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有位同学向他提问:“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 解,像‘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 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 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因此,考生可以结合材料,侧重谈如何将儒家文 化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的问 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写作:
1.从儒家文化的内涵角度,在儒家文化的传承中 ,要深层次认知到在人际关系层面的儒家文化是真正 利人利己并存共生,更是一种高层次的文明和道德约 束。
2.从儒家文化的继承方式角度,要拓宽传承的方 式,除了传统的书本、课堂学习,还可以去粗存精, 将儒家文化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来传承。
2020年高考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及新时代作文

2020年高考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及新时代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201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同志提出的一个概念。
这一类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行文需要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考生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并且分析事件要贯串写作始终,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
技法点拨“审题”就是要审清题目的“规定性”。
所谓“规定性”,无非就是要求考生必须写什么、怎么写,涉及作文的体式、主旨、材料,以及标题、字数等。
一、审材料临场构思时,为了审读清楚材料的内容与含意,一般可分三个步骤来操作:1.整体把握材料含意,找到思维的聚合点,明确材料的核心意旨。
2.理清材料的發散性,多方提炼作文角度。
一般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故事也有一个推进过程,可据此分解出一系列写作点,考生可据此梳理出相关的立意角度。
3.选择最佳立意构思成文。
在“整体把握材料含意”和“多方提炼作文角度”的基础上,还应精心选择最佳立意进行写作。
选择的标准由主客观两方面决定:主观方面,自己对哪个角度感悟深、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好,就选取哪一角度;客观方面,别人少有顾及的意向,自己要加以盘算。
这样综合考虑,方能胜人一筹。
二、审关系由2018年全国卷Ⅰ、卷Ⅲ不难看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命题新的导向与趋势:(1)关乎中国的时代发展;(2)文体以议论为主,但不直接提供论点,而是把原生的现象摆在考生面前,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重点检测考生独立思考的素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繁复的对象中找到其内在的联系,才能形成论点,让文脉有逻辑地展开。
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对象(或“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精确地理解材料含意并把握命题意图,才能准确地审题立意。
三、审要求近些年高考任务驱动新材料作文题,往往是给考生创造一个情境,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方面有助于考生发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止宿构与套作。
2020年高考任务驱动型料作文精准审题例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
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
题
“利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
内
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但现在不少人认为,
材
利他和利已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
料
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已,天诛地
正文之开头
抓住指令任务,辩证简析,迅速 提出中心论点 (是什么)
正文之主体1:抓住指令任 务,阐释概念
就理说理 把论题引向深入(为什么
)
所谓“利己”,是指一切为了自身利益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以不 损害别人社会国家为前提,那是无可厚非的。倘若一个人把自己的幸福 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注定是行不通的。所谓“利他”,佛教里指 “善待他人”;基督教里指爱;用大众的话说,是“奉献于社会,奉献 于人类”。这正吻合老子推崇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包 含的“利他”精神。那么,怎样“利他”才能抵达“利已”呢?
段落模式:理论论证+典例 论证。
正文:开头+主体(1+2+3+4)---执行任务,完成任务
正文之结语
号召鼓舞,完成任务
同学们,不往来无江湖,不“利他”无传奇;不以己为中心,“利 他”才是核心;秉持“利他”之心做事,抱着感恩之心为人;愈分享愈 强大,愈无私愈精彩:只因“利他”方可抵达“利已”!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灭”!
究竟应该“利已”还是“利他”?这一问题
任
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请你联系社会现实,
务
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70第四部分 专题17 审题立意 第1讲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1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发展到今年,经历了2015年的初探,2016年的发展,2017年的成熟,2018年的继续完善。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中国梦”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这一类作文同过去考查的作文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因此2020年的考生对这一类型作文应高度重视,以便能在紧张的考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杆范文料得明日花更红——给2035年18岁的你(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河南考生)素未谋面的18岁青年: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动到了2035年。
作为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我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
如若可以,我真想成为一名画师,为你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时代画卷。
回首过往,汶川地震牵动数亿国民的心,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力量,“天宫一号”太空授课让我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公路“村村通”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互联网的普及令国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18年来,祖国母亲前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从未停歇。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
2018年,已成年的我们勇敢地接过了时代赋予的使命,2035年的你,准备好了吗?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处于新时代的你,更应该牢记使命,懂得奋斗的重要性。
人需要仰望星空,但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相信2035年的祖国国力应该足够强盛了,可我仍希望你能牢记使命,不满足于现状,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仍希望你心中充满家国情怀,脚踏实地,用心体会为祖国奋斗的幸福。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顽强不屈。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高考作文专题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课件

阅卷现场
1.《以理服人》 三类卷 32分
2. 《“黑衣男”的正义可以 更具温情》
一类卷 56分
“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 男子地铁车厢内随地吐痰遭一女士指责后, 反而用污言秽语辱骂,连身边的小孩和老人都毫不 顾及,最终被黑衣壮汉踢脚教训。事件发生后,义 愤填膺者有之,拍手称快者亦有之。但无论何种反 应,都意味着正义尚在、公道犹存。这正是这件事 让人欣慰的地方,让人能触摸到人性温暖的地方。 按理,出脚伤人,以暴制暴等反文明的行为 总是不对的,但民调显示,认为“黑衣男”该踢的 占七成,原因就在于“黑衣男”的“暴”并非简单 的“暴”,至少是在特定情境下特殊时间里可控状 态下的“暴”,是轻微暴力,而非流氓暴力,是在 一定限度内在可控范围下且裹挟着正义与公道色彩 的暴力。
另一方面,校方应与教师进行沟通。从古到今, 教师都是一项高尚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 压迫。女教师深知抄袭是违背行为规范的,自然就不 能忍受自己的学生有这样不好的品质,女教师也是为 了不违背良心才判为零分。而校方竟然迫令教师屈从 ,重新判分。如果校方不是强迫,而是将心比心地沟 通,也许局面就以和平收尾,而不是女教师愤然辞职 的决绝。校方应和女教师沟通,平时加强老师对学生 品德的重视,并让老师教育学生,让学生重视自身的 素养。反观当今社会,孩子受伤了,就到学校大吵大 闹,将责任归咎于老师,认为是老师虐待学生。如果 校方主动进行沟通,努力查明事实真相,而不是出事 后不知所踪不愿面对镜头,我相信家长也会重新审视 学校,老师也不至于无助而对教学失去信心。迫令老 师屈从,只能威服而不能心服。
(4)确定哪种立意最符合命题者意图:
①A、小题大作是伤害; B、防微杜渐才是爱。(女教师) ②A、越位干预是溺爱; B、敢于发声才是爱。(家长) ③A、顺应人心是大爱; B、缺乏担当是伤害。(学校) ④A、坚守底线是真爱; B、行事执拗把人害。(女教师)
2024届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审题立意+课件

第02讲 审题立意
——明确类型,抓住核心
※ 考情分析
所谓交际语境写作,是指为达到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 的意义建构和书面交流。交际语境写作的原理就是:读者、目的、角色、话题等语境要素决定 着语篇的内容和形式。
交际语境写作试题提供了明确的交际语境,将话题内容、作者身份、读者对象、写作目的、 写作文体、语言风格等作为题目的“规定成分”出现,考查学生根据写作任务语境去设计写作 主题、选择材料、选择材料的呈现方式(文体)和语言表达风格等的能力。
03 “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第一步:析
提取材料中的各方观点(或厘清材料陈述的现象)
第二步:找
比较、分析后选择一个有话可说的角度(或找出材料中的核心句子,确定写作角度)
第三步:立
根据对争议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理解确立自己的观点
03 “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你来说,参加清华大学自主选拔的这段经历也许为你的人生带来了经验与成长;对于清华
PART
03 “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所谓“看法与评价”,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中直接要求考生阐述看法或就材料中的事件进行评价,以 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类作文题目通常不是简单地让考生进行是或非的判断,或者对某个现象进行褒贬, 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写出自己的看法。该题型的立意方向较多,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一 点进行深入论证即可。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给出“父亲开车接电话遭女儿举报”一事,然后提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的问题,并要求“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该题应属于“看法 与评价类”。
※ 考情分析
2020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与写作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与写作从本质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向明确、有明确任务的新材料作文,是针对材料下达一个或多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切入写作,写作目的和要求都十分明确的作文题型。
一般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都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指令性指令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内容指令、思维指令、比较指令和对象指令等。
很多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不止一个,在审题的时候不能遗漏。
1.文体的指令所谓文体的指令,是指材料的要求中已经或明显或隐含地规定了写作的文体。
如201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规定了只能写论述性文章。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文体,其指令不是那么明显,需要考生稍作分析。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的作文题,其要求是,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任务中隐含了文体要求,“我看高考”的“看”字,表明要侧重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写成议论文;“我的高考”中的“的”字,表明要侧重叙述“我”的故事,要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
2.内容的指令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所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有内容的指令,指令几乎都会指向材料本身。
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作文题的命题材料来作分析说明:“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句话是从高考的作用与评价的角度去阐释的,适合写议论性、评述性文章;“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这句话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叙述,强调高考与个人、家庭的关联,适合写叙述、抒情性文章;“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这句话强调的是恢复高考的意义,适合展开论述,而“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则适合写当下的高考故事。
3.思维的指令所谓思维的指令,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向的材料会出现或矛盾,或对立,或引人深思的情境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
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
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
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
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材料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2015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 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 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 、 更多角度的讨论。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在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 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加写作的 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 比较中说理论证”。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 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增加了任务型指令的材料作文。
2018全国2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 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 前 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 条从 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 捕捉世 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 ”“你帮我 们留住美丽乡愁”。
“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
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
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材料
任务型指令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多则名言类
关于“劳动”的主题演讲
观点类
“五四运动”、“强国有我” 多则事件类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
漫画类
作文类型 任务驱动型作文 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新材料作文
5年高考共14道作文题,其中有8道任务驱动型作文。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常见类型与审题方法 常见题型①: 表明态度型
看法:分析原因、目的、结果、影响等
表明态度型的审题方法:
由果溯因法
1、选好角度:确定核心角度(小陈、老陈) 2、由果溯因: 由事件的结果去追问事件的原因
(果)小陈举报父亲——(因)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 出于对父亲的关爱,出于对法律的遵守
思维驱动:因果思维
常见题型 ② :比较权衡型
(2015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 的审题 立意高 考复习 课件202 0高考 作文复 习:任 务驱动 型作文 的审题 立意1 2020高考作文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 的审题 立意高 考复习 课件202作文
审题立意与高分策略
广东东莞 2020.3.20
1、完成指定的写作任务——内容驱动 2、代入真实的写作情景——对象驱动、体式驱动 3、进行多维比较思考——思维驱动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四个驱动”
内容驱动:内容层面的驱动(关键) 思维驱动:思维层面的驱动(内核) 对象驱动:意识层面的驱动(灵魂) 体式驱动:文体层面的驱动(底线)
年份
卷别
材料内容
材料类型
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要求
2019年全国一卷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 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
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
求同存异法
科学家大李,创新; 大国工匠老王,敬业; 摄影师小刘,美的使者
观点类
作文类型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新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新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新材料作文
年份 卷别 2018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2019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材料内容
材料类型
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 多则事件类
幸存者偏差
事件类
三个口号看中国发展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 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 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内容驱动: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 以上事情:包括老陈、小陈、警方等多个主体 你怎么看:态度:赞成或反对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 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内容驱动: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选择:必须明确选择一个人 权衡:进行比较 思考:什么叫当代风采,为什么他更具风采
比较权衡型的审题方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写作要求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增加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辨析关键概念, 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特点:1、写作具有针对性
2、创设真实的写作情景 3、提供多元化思考的可能性(材料、观点、立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2015 全国卷Ⅰ 女大学生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 时事类
全国卷Ⅱ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
多则事件类
2016 全国卷Ⅰ 奖惩之后
漫画类
全国卷Ⅱ 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
观点类
全国卷Ⅲ 小羽的创业故事
事件类
2017 全国卷Ⅰ 两三个关键词读懂中国
多个关键词类
全国卷Ⅱ 中华名句化育后世
多则名言类
全国卷Ⅲ 恢复高考40周年我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