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6 田忌赛马 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6《田忌赛马》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6《田忌赛马》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6《田忌赛马》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田忌赛马》是一篇经典的课文,讲述了田忌和齐王赛马的故事。

通过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赛马的习俗以及策略的重要性。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学生可能对一些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不够熟悉,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故事的主线。

2.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策略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的掌握。

2.难点:对古代赛马习俗的理解,以及对策略重要性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情境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2.PPT或者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3.教学卡片,用于巩固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赛马吗?赛马有什么规则?为什么赛马那么受欢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将课文内容呈现给学生。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一个字,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篇关于赛马的文章。

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文章呈现出来。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教学卡片,对学生进行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的巩固。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或者竞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田忌赛马》教案+学习单(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田忌赛马》教案+学习单(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田忌赛马》教案+学习单(定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背景与主要内容。

2.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把握《田忌赛马》故事的中心思想。

2.学会正确运用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课堂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3.打印好的学习单。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与整体感知(10分钟)1.讲解《田忌赛马》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通过简单的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第二步:细节理解与词语解析(20分钟)1.逐段解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每个细节。

2.分析故事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

第三步:情感体会与启示引导(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以及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看法,促进情感交流。

第四步:写作训练与互动交流(20分钟)1.指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展开写作,如写一篇感想或延续故事结局。

2.学生进行互相交流,相互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步: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完成学习单,并提醒下节课预习。

五、学习单内容1.根据学生水平设置相关问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故事内容、词语解释和情感体会等方面。

2.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单,以检测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以上就是本堂课的教案和学习单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田忌赛马》这个故事,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田忌赛马》是一篇经典的成语故事,出自《史记·田叔列传》。

故事讲述了田忌和齐王赛马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田忌赛马”的含义,明白用自己的长处对付对方短处的方法。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紧凑,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成语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故事寓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田忌、齐王、赛马”等词语,理解成语“田忌赛马”的含义,能复述故事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善于思考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长处对付对方短处的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读写词语,理解成语“田忌赛马”的含义,复述故事内容。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寓意,学会用自己的长处对付对方短处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角色,提高学生的情感参与度。

2.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故事课件,包含图片、文字、动画等元素,生动展示故事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讨论话题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田忌赛马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田忌赛马”这个成语,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生动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如田忌与齐王的马匹对比、孙膑的策略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6《田忌赛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16《田忌赛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16《田忌赛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六课《田忌赛马》课时一、二教材分析《田忌赛马》作为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其选材精当,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本课以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孙膑运用策略智慧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获胜的经典案例。

教材编排上,本课不仅注重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策略背后的智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分享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然而,对于《田忌赛马》这样的历史故事,学生可能更关注于故事情节的趣味性,而对于故事中策略智慧的理解和应用则相对薄弱。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学情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孙膑制定策略时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策略背后的智慧和逻辑,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展现自我,参与课堂互动,因此,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分享等活动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田忌赛马》中策略的运用及其背后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探讨策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策略的智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将课文中的策略智慧与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导入,了解作家作品主要教学活动:1.回顾导入教师行为:“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自相矛盾》的故事,谁能简要回顾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呢?" 学生行为:学生举手回答,简要回顾《自相矛盾》的故事,并分享个人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田忌赛马》。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喩和譬喻,并能辨别田忌赛马的智慧和战略思维。

2.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辨,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智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教学PPT。

2.学生准备:学生复习前几课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田忌赛马》。

2. 学习《田忌赛马》(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跟读。

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田忌赛马的智慧和策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田忌的做法。

4. 全班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情况,全班共同讨论田忌赛马的智慧,并总结出课文的寓意。

5. 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田忌赛马的情境?如何运用类似的智慧和策略解决问题?6.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强调田忌赛马故事背后的智慧和道理,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复述田忌赛马的故事,并总结其中的智慧。

同时完成相关习题和写作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田忌赛马》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智慧和思辨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但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归纳总结时,需要更加耐心和细致地引导,以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理解田忌赛马的智慧,并在思维和表达能力上有所提升。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6《田忌赛马》教案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6《田忌赛马》教案

《田忌赛马》说课稿一、说教材《田忌赛马》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

全文分四部分。

1—2 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了,3—12 自然段讲孙膑让田忌要求齐威王再赛一次,齐威王同意了。

13—17 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了,第18 自然段讲田忌取胜的原因。

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生字, 掌握本课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2. 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 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难点: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四、说教法学法“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

“因材施教”是我一贯赞赏的原则和方法,因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生,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不会学习,那么不要说去创造,就是生存也有问题,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采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次还穿插运用练习法、质疑法、电教手段等。

通过这些方法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结合教法,我准备运用以下四种学法:自学讨论法、质疑提问法、朗读理解法和动手操作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通过玩纸牌的游戏,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以便以学定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田忌赛马》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田忌赛马》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田忌赛马》教案一. 教材分析《田忌赛马》是一篇经典的古代体育故事,讲述了田忌和齐王赛马的故事。

本文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代赛马的规矩和比赛策略,体会智谋的重要性。

本文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古代赛马的规矩和比赛策略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学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古代赛马的规矩和比赛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智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难点:理解古代赛马的规矩和比赛策略,体会智谋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赛马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赛马规则图示。

3.学习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赛马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赛马的了解,引出本文。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包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古代赛马的规矩是什么?田忌是如何赢得比赛的?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赛马规则的讲解,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田忌赢得比赛的原因。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赛马的情景,体会智谋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智谋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课后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如果你是田忌,你会如何制定比赛策略?并将讨论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情节,理解寓意。

2.能够朗读故事,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3.掌握生字词:田忌,赛马,苛捐杂税,谏。

4.能够通过阅读文章,初步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寓意的把握。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文中人物性格的初步分析。

三、教学准备1.课文《田忌赛马》的PPT。

2.黑板、粉笔。

3.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课文《田忌赛马》的PPT,让学生观看图片,引发学生对赛马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同学们,现在请跟我一起朗读《田忌赛马》这篇文章,注意语调和停顿的地方。

2.请几位同学讲述一下这篇文章,说一说田忌为什么会选择“以次马胜”的方法。

第三步:解读生字词(10分钟)1.请学生拿出生字词卡片,一起学习和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在文章中的运用。

第四步:分组讨论(15分钟)1.老师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文章中涉及的问题:为什么田忌要选择“以次马胜”?2.老师可以适时给出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五步:操练和巩固(10分钟)1.请学生个别或小组进行朗读,确保学生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第六步:总结归纳(5分钟)请学生总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寓意,让学生思考田忌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五、课后延伸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有关田忌赛马策略的小短文。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阅读,探索更多寓意深刻的故事。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田忌赛马》的公开课教学,学生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寓意有了更深入的掌握。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对《田忌赛马》公开课教学设计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田忌赛马重点维过程,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射击比赛、滑冰比赛、体操比赛……)6 )事?(田忌赛马的事)田忌和谁赛马?结果怎么样?让我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课文以“赛马”为线索,具体记叙了比赛的过程。

在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流露或显示出好奇的(尤指对他人之事) ;对还不了解的新鲜事物有兴趣的。

教具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田忌微微一笑。

33)分的?(孙膑)三、品读课文,理解人物了他。

语言,陶冶情操。

智力的比赛,不是力量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三、读一读,完成练习。

(1)远远地走在最前面。

(2)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

存在的不足主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田忌赛马》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故事。

这篇课文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以“赛马”为线索,生动地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仔细地观看比赛,巧用智谋,用相同的马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取得胜利,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在这里边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思想方法的巨大作用。

世间的万物无不处于运动发展和变化之中,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就可能发生向对立面的转化。

也说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

文章不但情节曲折,人物神态描写更是传神。

作为比赛的双方,作者把人物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仿佛亲眼所见一般,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又相映成趣。

因此,可以让学生积累描写神态的词语。

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了解赛马时双方出场顺序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作者介绍】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田忌: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约为公元前340年,孙膑逃亡到齐国时,田忌赏识孙膑的才能,收为门客。

在一次赛马时,孙膑向田忌提出了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的田忌赛马法。

公元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派兵相助,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结果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兵法大胜。

公元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兵相助,仍由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军大将庞涓轻敌深入,结果庞涓被杀,齐国大胜。

同年,被齐相邹忌用反间计陷害,田忌无法澄清,逃亡楚国。

直到齐宣王即位,方才重回齐国。

孙膑: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

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齐威王: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

齐威王原为侯,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

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

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齐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驾崩后葬于田齐王陵(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内),享年59岁。

《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一鸣惊人齐威王统治时,喜欢猜谜语,爱好荒淫享乐彻夜饮酒,沉沦不改,把政务委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淫散乱,各诸侯国同时侵犯,国家存亡危在旦夕,齐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对齐威王,说:“国家里有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鸣,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直冲云霄;不鸣就罢了,一鸣震惊国人。

”于是就诏见各县令七十二人,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发兵出城,各国诸侯感到惊恐,都归还齐国被侵占的土地。

齐王的声威持续了三十六年。

《田忌赛马》原文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以少胜多的历史故事1.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2.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3.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史记》中的故事纸上谈兵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

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

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

”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军官。

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

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

秦军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杀死,并把尸体堆积起来。

一字千金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

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

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

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

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

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

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

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

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

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

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根据划线描述,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孙膑十分有把握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

一定能让您赢。

”2.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

比赛双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

3.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

田忌输了,但他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非常镇静,一点儿都不着急。

4.齐威王好奇地向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制定计谋策略了?”二、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而且因此无论虽然如果但是()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孙膑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取得胜利。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是按照什么顺序与齐威王进行比赛的,请你用线段连接起来。

田忌齐威王上等马上等马中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下等马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贏的把握呢?”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