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动物笑谈》教案

部编版语文《动物笑谈》教案

部编版语文《动物笑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评价课文,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3)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引出课文《动物笑谈》,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有趣现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课文,培养批判性思维。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3. 思考课后问题,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动物笑谈》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动物笑谈》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动物笑谈》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文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对动物特点的分析,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动物的成语和俗语,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5.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动物保护和自然生态环境,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动物笑谈》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 教学重点
- 词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成语和俗语,如“狡兔三窟”、“狼吞虎咽”等,是本节课的重点,需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
在情感教育方面,虽然学生们对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有所认同,但在具体行动上还有待提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设计一些与动物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在《动物笑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章中动物行为的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观看动物行为的视频,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动物们的生动形象,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拟人化描述,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其尺度,容易出现过于夸张或不自然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提供实例,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实践来提高这一方面的能力。
另外,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也有一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动物笑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动物笑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动物笑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促进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2.学习通过幽默的方式表现事物,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3.掌握新词汇,扩充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内容为《动物笑谈》一文,内容生动幽默,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通过分析这篇作品,让学生们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动物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同时创建一个PPT展示,可以展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解说、笑话和小诗歌,预热生词。

2. 学习新词(15分钟)1.谈论:交流意见、看法。

2.漆黑:深黑色的。

3.探寻:探索、寻找。

4.脆弱:容易受到伤害的。

5.挽救:来拯救、解救。

6.山崩:山体坍塌,山泥淋漓。

7.崭新:犹如新的一样。

8.滔滔不绝:形容说话连篇不断。

可以在PPT上给出每个单词的解释和用法示例,并进行正确的发音练习。

3. 分析文章思路(20分钟)让同学们集体阅读《动物笑谈》一文,并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信息。

可以通过PPT或黑板悬挂,展示文章的结构和主要信息总结。

1.【学生言谈】动物之间还会调侃,他觉得没有人发现这样的秘密。

2.【教师点拨】介绍文章的主题:动物的秘密,引导学生想象。

3.【学生言谈】肥猫讽刺老鼠肥滋滋的,却跑不动;青蛙骑鼠棺材,骗饭吃。

4.【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区分主题与细节,同学们是不是感受到“动物之间互相取笑”的气氛了?这一点需要被学生们所记录。

5.【学生言谈】蚂蚁群众的形象,他们不甘屈服在蚂蚁上面,将会“反抗”起来。

6.【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筛选文章细节,这一部分主要给蚂蚁们安排了“反叛计划”这个新概念。

7.【学生言谈】海星评估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8.【教师点拨】指导学生梳理文章细节,“海星对自己在地球上的作用”这个细节是对环境保护尤其是对海洋生态保护的一个启示。

4. 思考与讨论(15分钟)引导同学们思考和讨论,为什么会有动物之间互相取笑,动物的习性和特点都是什么,如何保护它们等等,提高他们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并增强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部编版语文《动物笑谈》教案

部编版语文《动物笑谈》教案

部编版语文《动物笑谈》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动物笑谈》,使学生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心,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

3. 分析作品中的幽默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和口语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动物笑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本节课主要教授第一至第五章。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作者对动物的观察和描绘。

3.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幽默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学生自读第一至第五章,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3. 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用法。

4.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幽默手法,如夸张、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作业布置1. 熟读第一至第五章,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动物笑谈》第六至第十章。

2.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深入理解作者对动物的观察和描绘。

3.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幽默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学生自读第六至第十章,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3. 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用法。

4.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幽默手法,如夸张、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本课"嗔怪""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采奕奕""蹒跚"等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3.圈、画重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4.体会作者对动物的热爱,感受科学工作者的专注忘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圈、画重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2.体会作者对动物的热爱,感受科学工作者的专注忘我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圈、画重要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概为眼前的景象吓得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动物笑谈》二、简介作者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三、合作学习一,识字写字1、组内学习课后字词:会读、会写2、当堂默写字词四、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自己默读全文,思考,文章谈论了和动物有关的什么趣事、笑话明确:(1)带小鸭子在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惊叹了观光客;(2)在艾顿堡火车站模仿大鹦鹉的鸣叫唤回黄冠大鹦鹉;(3)可可咬掉了父亲身上的扣子,并整齐地排在地上;(4)可可把整棵树都缠上鲜艳的毛线。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进行得相当热烈,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从成果展示来看,部分小组在讨论和展示过程中,还存在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的问题。这提醒我,在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注意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同学们的观点和想法都很丰富,但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这也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学生批判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动物笑谈》这一课。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我发现同学们对动物的兴趣确实很浓,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动物行为。这让我觉得,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同学们对课文中幽默风趣的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同时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有些困惑。于是,我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贴近生活的比较来帮助他们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对难点内容的理解仍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1.教学重点
a.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以动物为主角的幽默故事,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例如:课文中描述动物行为的细节,以及作者对此的情感态度。
b.掌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
-例如:分析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
c.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本文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是康拉德·劳伦兹专门为大众介绍动物行为的一本科普著作,书中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巧妙结合,将读者引入有趣的动物行为学世界,使人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认识到动物行为学的意义所在。

关于书的命名,作者说:“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但他需要借助一枚指环。

这事我也会,虽然我只能和几种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交谈,可我不需要魔戒的帮助!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康拉德·劳伦兹(1903一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开山鼻祖。

在生理医学研究上的巨大贡献,使他在197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哺bǔ乳:用乳汁喂,喂奶。

羞怯qiè:羞涩胆怯。

写照:对事物的描写刻画。

匍匐pú fú:爬行;趴着。

原委: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本末。

温驯xùn:温和驯服。

禁锢gù:束缚,强力限制。

余晖huī:傍晚的阳光。

嗔chēn怪:对人表示不满。

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怪诞dàn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jìng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神采奕奕yì: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二、主题概述课文通过写“我”做水鸭子的实验和养鹦鹉的有趣故事,展现了作者与动物亲密无间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以及探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总写研究动物行为时,观察者会有怪诞可笑的行为表现。

第二部分(2~9):写“我”做水鸭子的实验时的怪异表现。

第三部分(10~19):写“我”养鹦鹉“可可”的经历以及趣事。

《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动物笑谈》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近年来,为了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各种优秀的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不断涌现。

其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动物笑谈》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教材。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这本教材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动物笑谈》,学生将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世界里的各种生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和生活方式。

2. 学习基本的动物分类知识,了解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不同种类的动物。

3.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翻译所学的英语文章和单词。

4.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通过课堂上的听说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学习不同的国家、地区的动物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动物的不同看法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动物笑谈》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其中,第一、二单元主要介绍哺乳动物和鸟类,第三单元介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第四单元介绍鱼类,第五单元介绍野生动物保护,第六单元介绍不同国家、地区的动物故事。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材料、听力训练、配对练习、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材料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学习《动物笑谈》的过程中,阅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然后进行英汉互译和理解练习。

2. 听力训练听力训练同样是英语学习的必要环节。

在学习《动物笑谈》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和进行配对练习。

3. 配对练习配对练习是一种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配对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动物分类知识和单词。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和单词,让他们进行配对,同时进行口语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
二、合作探究
欣赏精彩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幽默的特点。

学生独立批注4分钟。

小组讨论3分钟。

全班展示10分钟。

(根据学生的批注,做评价和指导)
通过同学们的精彩语段赏析我们可以得出本文在语言上的特色是:
语言:幽默风趣诙谐逗笑
其中还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场景描写动作描写
人物:为科学献身探索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高的科学精神科学
“疯子”有爱心耐心仁慈慈祥仁厚专注忘我
作者对他身边的动物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和爱,动物回馈给他的是什么呢?看下面的精彩片段。

三、拓展阅读
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中精彩片段5分钟
人与动物能够建立起如此打动人心的友谊,这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劳伦兹视动物为朋友,平等相待,动物就会信任他,亲近他。

劳伦兹尊重动动物爱动物,动物也会爱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一什么样的现实去回报人类。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劳伦兹这样与动动物朝夕相处,成为专家。

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物,与动动物友好相处。

推荐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
四.作业
1.优化设计练习册
2作业本:课后读读写写字词加拼音写三遍
板书设计
动物笑谈
做水鸭子的实验学可可叫声可可咬掉扣子可可把线缠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