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某银金矿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

黄金

GOLD2018年第8期/第39卷涞源某银金矿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

收稿日期:2018-03-19;修回日期:2018-05-06

作者简介:李芬香(1986—),女,湖南浏阳人,工程师,硕士,从事岩矿鉴定、工艺矿物学研究工作;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向阳大街900号,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071000;E-mail:drmmusic@https://www.360docs.net/doc/525178497.html,

李芬香,危刚,路峰,林瑶,余明

(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摘要:通过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对涞源某银金矿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嵌布关系,以及有用元素金、银、铅、锌的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

究,为该银金矿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银金矿石;嵌布关系;赋存状态;物质组成;工艺矿物学

中图分类号:TD953 文章编号:1001-1277(2018)08-0064-0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792/hj20180813

近年来,中国已探明的金矿资源中贫矿越来越

多,且矿石构造复杂,嵌布粒度细,赋存状态多样,选

矿难度大[1]。某矿区地处河北省涞源县兴安—太行

成矿带,银金矿体产于王安镇杂岩体中心部位的斑状

二长花岗岩中,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和构

造蚀变岩型,已探明其为一个小型金矿床[2]。银的

地球化学特性决定了其与铅、锌、硫在成矿过程中的

密切关系[3-4],而且各金属矿物的赋存状态决定着它

们在分选过程中的走向和综合利用程度。因此,有必

要对矿石中的金、银、铅、锌等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

研究,以确定提高金属矿物回收率的有效途径[5-6]。

1矿石性质

1.1 矿石化学组成

为了查清银金矿矿石的化学组成,对其试样进行

了化学成分分析及铅、锌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

表2和表3。

表1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成分Cu Pb Zn SiO2Al2O3TiO2CaO MgO TFe

w/%0.12 2.92 1.8461.527.370.26 2.96 1.11 5.48

成分K2O Na2O S As P Cr Au a Ag b

w/% 2.800.54 3.380.0190.00150.019 2.4238

aw(Au)/(g·t-1),bw(Ag)/(g·t-1)。

表2 铅物相分析结果

相别w(Pb)/%分布率/%

硫酸铅0.0140.47

白铅矿0.35011.72

方铅矿 2.56085.74

磷氯铅矿0.061 2.04

其他铅0.0010.03

总铅 2.986100.00

表3 锌物相分析结果

相别w(Zn)/%分布率/%

硫酸锌0.0010.06

氧化锌0.072 3.97

硫化锌 1.68092.55

其他锌0.062 3.42

总锌 1.815100.00

1.2 矿石矿物组成

通过光学显微镜鉴定,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

矿、闪锌矿、方铅矿为主,微量黄铜矿、辉银矿和褐铁

矿,偶见自然银、含金矿物、铜蓝、白铅矿和磁铁矿;部

分矿石中脉石矿物以石英和绢云母为主,部分矿石以

石英为主,少数矿石中见有未蚀变的长石。经电子探

针分析,矿石中含金矿物为银金矿。矿石矿物组成分

析结果见表4。

表4 矿石矿物组成分析结果

金属矿物相对含量/%脉石矿物相对含量/%

自然银46粒石英73

银金矿9粒绢云母14

黄铁矿 4 钾长石2

闪锌矿 1.5斜长石1

方铅矿 1 白云母0.5

黄铜矿微量碳酸盐矿物0.5

辉银矿微量黑云母偶见

铜蓝偶见磷灰石偶见

白铅矿偶见锆石偶见

黝锡矿偶见金红石偶见

褐铁矿微量

磁铁矿偶见

合计8 合计92万方数据

黄铁矿热电性在金矿评价中的应用

黄铁矿热电性在金矿评价中的应用 黄铁矿是一种半导体矿物,也是重要的载金矿物,其具备的热电性特征在找矿勘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大量科研成果表明,黄铁矿热电性能够为矿床剥蚀深度、成矿温度、矿体延伸规模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指示信息,为找矿勘探提供进一步依据。文章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归纳总结了黄铁矿热电性在金矿评价中的应用。 标签:剥蚀深度;矿床规模;成矿温度;矿体延伸;含金性 矿物的热电性包括热电系数和导电类型(简称导型)两层含义。热电系数是指处在温差条件下的半导体矿物,非平衡流子由高温区向低温区扩散使半导体内形成了电场,对外表现为温差热电势(E)。热电系数为单位温差下的热电动势[1],计算公式为: α=E/(TH-TL)=E/ΔT。 式中:α-热电系数(μV/℃);E-热电动势(mV);ΔT-温差(℃) 导电类型有两种:电子型(N型)和空穴型(P型),E值为负,矿物表现为N型导电;E值为正,为P型导电。 现实验测试及研究成果表明,黄铁矿热电性主要与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类质同象有关。As、Co、Ni在黄铁矿中呈类质同象存在,As置换黄铁矿中的S,使黄铁矿含过剩的阴电荷而去捕获空穴形成空穴型导型(P型),Co、Ni置换黄铁矿中的Fe,则形成电子型导型(N型)。 黄铁矿热电性研究是地质找矿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在判断成矿温度、剥蚀程度、矿床规模、找隐伏矿体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2、3、4]。本文结合前人相关的研究资料,对黄铁矿热电性在金矿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举例说明。 1 判断矿体剥蚀深度 前人研究成果显示[4、5],黄铁矿热电性在垂向上具较好的分带性,即矿体上部以p型黄铁矿为主,矿体中部为P+N混合型黄铁矿,矿体下部以N型黄铁矿为主。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利用黄铁矿热电性分带性特征对矿床剥蚀深度进行定性的评价。当矿体一定标高的黄铁矿多为P型黄铁矿时,表明矿体遭受剥蚀较浅或已剥蚀到矿体上部;若黄铁矿为混合型(P+N型)黄体矿时,则说明剥蚀已到矿体中部;若黄铁矿多为N型黄铁矿时,可以认为矿体遭受了深度剥蚀或已剥蚀到矿体下部,矿体向下延伸不会太远。 谢玉林等[6]根据黄铁矿热电系数值,利用以下方程求出了黄铁矿热电性参

云南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目录 前言............................................. III 摘要.............................................. IV 第一章绪言.. (1) 1.1勘查区位置、交通及矿权信息 (1) 1.2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 (2) 1.3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 (3) 1.3.1 本勘查区涉及的地质工作 (3) 1.3.2 勘查区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情况 (3) 1.4取得主要成果 (5) 第二章矿区地质特征 (5) 2.1地层 (5) 2.1.1 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 (5) 2.1.2 下奥陶统分乡组(O1f) (6) 2.1.3 下奥陶统红花园组(O1hn) (6) 2.1.4 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 (6) 2.1.5第四系(Qh) (7) 2.2构造 (7) 2.3岩浆岩 (9) 2.4围岩蚀变(变质作用) (9) 2.5地球物理特征 (10) 2.6地球化学特征 (11) 第三章矿床地质特征 (13) 3.1矿体特征 (13) 3.2矿石质量 (13) 3.3矿石类型和品质 (14) 3.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4)

3.5矿床成因 (14) 第四章成矿远景分析 (15) 4.1矿床地质特征 (15) 4.1.1 曼龙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15) 4.1.2鸡街南问金矿化带 (16) 4.1.3 龙歪、下海子金矿点 (17) 4.2控矿因素分析 (18) 4.3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型 (18) 4.3.1、找矿标志 (18) 4.3.2、找矿模型 (19) 4.4找潜力结论 (19) 第五章总结与体会 (20)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涞源某银金矿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

黄金 GOLD2018年第8期/第39卷涞源某银金矿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 收稿日期:2018-03-19;修回日期:2018-05-06 作者简介:李芬香(1986—),女,湖南浏阳人,工程师,硕士,从事岩矿鉴定、工艺矿物学研究工作;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向阳大街900号,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071000;E-mail:drmmusic@https://www.360docs.net/doc/525178497.html, 李芬香,危刚,路峰,林瑶,余明 (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摘要:通过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对涞源某银金矿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嵌布关系,以及有用元素金、银、铅、锌的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 究,为该银金矿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银金矿石;嵌布关系;赋存状态;物质组成;工艺矿物学 中图分类号:TD953 文章编号:1001-1277(2018)08-0064-0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792/hj20180813 近年来,中国已探明的金矿资源中贫矿越来越 多,且矿石构造复杂,嵌布粒度细,赋存状态多样,选 矿难度大[1]。某矿区地处河北省涞源县兴安—太行 成矿带,银金矿体产于王安镇杂岩体中心部位的斑状 二长花岗岩中,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和构 造蚀变岩型,已探明其为一个小型金矿床[2]。银的 地球化学特性决定了其与铅、锌、硫在成矿过程中的 密切关系[3-4],而且各金属矿物的赋存状态决定着它 们在分选过程中的走向和综合利用程度。因此,有必 要对矿石中的金、银、铅、锌等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 研究,以确定提高金属矿物回收率的有效途径[5-6]。 1矿石性质 1.1 矿石化学组成 为了查清银金矿矿石的化学组成,对其试样进行 了化学成分分析及铅、锌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 表2和表3。 表1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成分Cu Pb Zn SiO2Al2O3TiO2CaO MgO TFe w/%0.12 2.92 1.8461.527.370.26 2.96 1.11 5.48 成分K2O Na2O S As P Cr Au a Ag b w/% 2.800.54 3.380.0190.00150.019 2.4238 aw(Au)/(g·t-1),bw(Ag)/(g·t-1)。 表2 铅物相分析结果 相别w(Pb)/%分布率/% 硫酸铅0.0140.47 白铅矿0.35011.72 方铅矿 2.56085.74 磷氯铅矿0.061 2.04 其他铅0.0010.03 总铅 2.986100.00 表3 锌物相分析结果 相别w(Zn)/%分布率/% 硫酸锌0.0010.06 氧化锌0.072 3.97 硫化锌 1.68092.55 其他锌0.062 3.42 总锌 1.815100.00 1.2 矿石矿物组成 通过光学显微镜鉴定,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 矿、闪锌矿、方铅矿为主,微量黄铜矿、辉银矿和褐铁 矿,偶见自然银、含金矿物、铜蓝、白铅矿和磁铁矿;部 分矿石中脉石矿物以石英和绢云母为主,部分矿石以 石英为主,少数矿石中见有未蚀变的长石。经电子探 针分析,矿石中含金矿物为银金矿。矿石矿物组成分 析结果见表4。 表4 矿石矿物组成分析结果 金属矿物相对含量/%脉石矿物相对含量/% 自然银46粒石英73 银金矿9粒绢云母14 黄铁矿 4 钾长石2 闪锌矿 1.5斜长石1 方铅矿 1 白云母0.5 黄铜矿微量碳酸盐矿物0.5 辉银矿微量黑云母偶见 铜蓝偶见磷灰石偶见 白铅矿偶见锆石偶见 黝锡矿偶见金红石偶见 褐铁矿微量 磁铁矿偶见 合计8 合计92万方数据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1T13:56:00.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芦大超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金矿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实际金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直接导致金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金矿开采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金矿矿床成因,望对我国未来金矿开采作业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整体挖掘开采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金矿资源主要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金矿开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掌握的不够深入。 1 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1.1 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 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形成富集金矿体。 1.3 矿石构造及结构 原生矿石较常见的构造类型为脉状构造以及网脉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矿物例如黄铁矿、石英等一般为脉状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黄铁矿胶状构造也是较为普遍的。条带构造多见于围岩裂隙,条带构造矿物一般有黄铁矿以及石英。角砾状构造是热液早阶段或主阶段形成矿物收到外力作用发生断裂,并充填在断裂破碎带中形成的。原生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以及纤维状结构四种,其中粒状结构又可以分为自形结构和半自形结构。交代结构是在矿石形成的热液蚀变期形成的,交代结构形成晚期,交代结构裂缝充填交代,形成早期石英,常见的交代结构矿石为交代黄铁矿。纤维结构出现在白铁矿中,结构分布无定向性,较为罕见。原生黄铁矿矿石结构为稀疏侵染或分散侵染,半自形晶粒状结构,矿石形成后期的黄铁矿多为自形晶粒状结构。石英矿石结构一般为它形晶粒状结构,石英颗粒较大时为半自形晶粒结构。氧化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填隙结构、假象结构、泥质结构以及隐晶质结构等,原生矿石在酸性环境中,经过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形成填隙结构,褐铁矿填隙结构形态为脉状或斑块状;隐晶质结构矿石是原生矿石酸性环境中逐渐发生变化,易溶于酸性溶液的不稳定矿物流失,留下的稳定矿物逐渐形成隐晶质矿石;假象结构矿石是在热液阶段或矿石表面氧化结算,黄铁矿与锑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矿石中既存在氧化后的晶体结构,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原生矿石结构。泥质结构是原生矿石中易溶于酸性溶液的物质在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下流失,留下的铁泥质或隐晶硅质以泥质填充物的形式在角砾间填充并沿着矿石裂缝方向分布。 2 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2.1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岩浆活动、地层等几种形式,地层主要是发生地层作用产生一定的物质,以矿体为基础,将岩浆填充在构造带当中,随时岩浆的移动,在岩石内部产生矿体,同时岩浆活动也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岩性则是指岩石的特性,例如粉碎岩与角砾岩等,具有大量的裂缝与断层,为岩浆活动提供了基础。 2.2 金矿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金矿矿床是由金矿形成的,含有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两大化学特征。硫同位素是同位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它的特征可以分为地幔硫、地层硫、混合硫三种,其中地幔硫是硅镁层的同位素,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地层硫则是经过岩浆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使得地表层下降,在这其中又由于地层种类的丰富多样,地层经历着大量的变化,因此地层硫也随着地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种形态,结构繁多。同时,微量元素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金矿矿石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根据微量元素的种类与特征,这样就可以得出金矿成型的原因。金矿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微量元素在碱性物质下就会发生变化,以易溶结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之中。 2.3 金矿成矿的条件 金矿成矿的条件一般包括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气温的高低、气压的大小、附着物的特征特性、盐含量以及密度的大小等都是金矿矿石成矿的条件。矿体包裹体可以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分为原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三种形式,原生包裹体通常是排列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形式,少数包裹体则是分散的形式。同时在成矿形成的因素当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金矿矿石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来发生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实例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一、岩桨热液金矿床 本类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清源深断裂,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 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熔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

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极少数分布于云岩岩或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米,最厚5~10 米。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 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碲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金品位为5.37~9.01g/t,一般在7 g/t以上。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产地质复杂,要充分挖掘矿产并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必须详细勘探矿产的分布特征,明确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论文论述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并对金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 标签: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矿产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是在大量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金矿矿床的地址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矿体特征、矿石结构与构造、成矿物质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是矿体分析与挖掘的重要依据。 1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1.1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一般来讲,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其中,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 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

金矿地质勘查

金矿地质勘查 1.普查找矿方法 重砂法和传统方法直接找矿是50年代以前世界找金的主要方法。这一时期是直接找矿、就矿找矿阶段,这种方法简单、经济,对于寻找地表矿、易识别矿是有效的;50~70年代,是方法找矿阶段,是物化探方法找矿广泛运用的时期;70年代以后,趋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找矿的主要对象已从找地表矿,易识别矿转向难识别矿、隐伏矿。尤其是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找矿难度增大了,传统方法找矿效果越来越差。在这种新形势下,世界上重要产金国和地质工作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已从直接找矿转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强调建立矿床模式,加强综合信息研究。 化探是金矿找矿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微量金的测定方法日趋完善和电子计算机在化探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化探找金更具生命力。60年代美国成功地运用化探方法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发现了内华达金矿带,该带二三十个矿床的发现都运用了化探方法,主要指示元素是砷,指示元素组合为砷、锑、汞、钨等。这是化探找金的重大突破。原苏联也很重视化探找金,50年代中期已在南乌拉尔、乌兹别克等地依据砷的地球化学异常找金,以后化探配合其他找矿方法陆续发现了包括穆龙套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金矿床。目前,化探已是不可缺少的找矿方法,尤其对于微细浸染型金矿、斑岩型金矿、难识别或隐伏金矿,是有效的主要方法。 我国近年来,痕量金分析技术取得了突破,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岩矿测试中心用国产一米光栅光谱仪,采用化学光谱法,使金的检出下限达到0.3×10-12~0.1×10-12,采用活性炭吸附柱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灵敏度达1×10-12~2×10-12。金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的试验成功,使化探找金以金为直接指示元素成为可能,为找金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信息。化探找金受到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河南上宫金矿,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矿的找矿中起了重要作用;化探找金在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中效果也比较明显,化探在圈定成矿远景区,缩小找矿靶区,配合其他方法找金方面更是不可少的。在金矿普查中,运用化探扫面和金的快速分析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普查工作中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应用最广的是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微尘测量和气体测量主要应用在航空化探中,是一种快速、高效很有前途的方法。 目前,我国化探找金应用领域还不广,利用化探配合重砂法研究矿源层、成矿构造及岩体成矿专属性还不够,特别是从综合角度评价,组合异常等工作开展较少。 物探法也是一种直接找金方法,主要用来圈定可能与金矿有关的地质构造、岩体接触带等,缩小找矿靶区。运用物探方法找金要在掌握矿床地质特征的前提下,在经过方法、技术试验的基础上,一般选用适合的两种以上的物探方法同时使用,而且还要与化探、遥感等方法密切配合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释,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物探技术发达的一些国家,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要比应用于找重金属矿少得多。但物探方法找金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加拿大迪图尔湖金矿就是1974年应用物探方法普查重金属矿时发现的。赫姆洛金矿的发现物探方法发挥了一定作用,该矿金呈浸染状产于含黄铁矿片岩中,片岩中黄铁矿含量约8%,金品位与黄铁矿的富集无关,但黄铁矿化带与金矿化带是一致的,根据黄铁矿的激发极化异常,有效地圈出了金的矿化带。近几年,各国在寻找与黄铁矿等硫化物有关的金矿床时,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激发极化法。其他物探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应用。如,日本菱刈金矿的发现航空物探法、地面电阻率法起了重大作用。 在我国,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正在受到重视,虽然应用还不普遍,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

浅谈金矿床中共生矿物的组合特征

浅谈金矿床中共生矿物的组合特征 范长福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作者经过相关资料收集和大小兴安岭地区的多年工作总结出热液金矿床中共生矿物的组合特征。根据其矿物组合特征从中提取出含矿与非矿矿物特征来判定矿化程度,对寻找金矿体具有指示作用。 关键词: 热液;矿床;共生;金矿物; 目前自然界中的金矿物有约有60种,多数金矿物产于热液金矿床中,与金矿物共生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其中:黄铁矿在金矿物最为密切,而辉钼矿、白钨矿、黑钨矿、辉锑矿、辰砂、雄黄、雌黄、磁铁矿、白铁矿、晶质铀矿、硫砷铜矿等金属矿物则以主要矿物出现;与金矿物共生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碳酸盐、绢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冰长石、玉髓、绿泥石等,而石英、绢云母矿物在金矿床中最常见,石英与金密切共生,同时也反映出无硅不成金的现象。 1 金矿床中常见的金矿物物理特征 在自然界中众多的金矿物中具有工业意义的矿物为数有限,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碲金矿、铜金矿、金铜矿及金的锑化物,其中以自然金和银金矿最为普遍和重要。金矿物的结晶习性为八面体晶型,而立方体和菱形十二面体较少,其它晶型少见,而完整晶型也少见。 自然金和银金矿:等轴晶系,形态六八面体类,完好晶型少见,单形有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以及四六面体、四角三八面体;金黄色,具有耀眼的光泽,自然金富含银者淡黄—乳黄色,随着含银量的增加,反射率增高,金硬度增大,密度减小。故可根据硬度来确定金的成色。矿物硬度2~3,比重15.6—18.3,具延展性。 碲金矿:晶体呈柱状、针状。颜色为草黄—银白色,硬度2.5—3,比重9.1—9.4.溶于硝酸,产于铁锈色的金沉淀。 锑金矿:粒状晶体,灰白色,具有是斑铜矿的青色、硬度3—4,比重9.98. 铂金矿:等轴晶系,不规则粒状,与自然金连生,比重19.53,具可展性,硬度略大于自然金,淡黄—土黄色。 铜金矿和金铜矿:四方晶系或等轴晶系,铜金矿硬度3,比重14.7;金铜矿硬度3.5—4,比重12.2。 2 金矿床中常见的金矿物产出环境 自然金、银金矿、碲金矿矿物主要产于中—低温或低—中温热液成因的含金矿脉中,其产出环境说明其成因,在含金石英脉中呈树枝和纤维状的自然金矿物反映了浅成、低温的成矿条件,而小且规整以等轴晶体为主的金矿物反映的是深成、高温的成矿环境。 锑金矿主要产于白云质碳酸盐和低温含金石英脉中。而黑铋金矿产于高温石英脉中,铜金矿、金铜矿产于蛇纹岩中。 3金矿床中金矿物共生组合特征 金矿物在成矿过程中,往往在大多数共生矿物结晶以后,才由成矿母液中析出,由于经常受到早期结晶矿物的限制和影响。因此金矿物的形态反应其形成深度及时代的特征。随着金矿物形成深度的增加金的晶型有简单化的趋向,一般八面体的金矿物反应深成形成的环境,此环境中也可见到立方体,其它晶型发育微弱;中深层环境中除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的晶型也很发育;浅成或近地表形成的金矿物形态复杂,除上述晶体外,还可见到片状、条带状及树枝状晶体发育的情况,还可见到复杂的双晶。 在大小兴安岭地区金矿床中,矿物组合的特点是黄铁矿和石英在所有类型的金矿床中均以主要矿物矿物出现,与含金热液密切共生,此外共生矿物还伴有磁铁矿,磁黄鉄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白钨矿等。在不同温度的成矿阶段矿物的共生组合也不同;在热液金矿床中黄铁矿与金矿物密切共生;当黄铁矿呈细小蜂窝状集合体出现并伴有大量石英出现时,显示出金矿化比较强烈,伴生的黄铁矿晶体较粗大,而共生的黄铁矿晶体较细小,随着金矿化的强烈,金矿石也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现象。 经过多年工作经验认为,深成金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与火山成因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破碎带

阐述我国金矿资源与地质勘查形势的初步研究

阐述我国金矿资源与地质勘查形势的初步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9T17:16:59.6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张露舰1 段智勇2 孙永联2 [导读] 摘要:当下我国的金矿开采前景并不乐观,很多原有的金矿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现象,也有的礦山也处于危机状态。 山东黄金金创集团有限公司 265600 摘要:当下我国的金矿开采前景并不乐观,很多原有的金矿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现象,也有的礦山也处于危机状态。但是我国仍然存在着很多未探明的金矿资源,找矿潜力巨大。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探矿技术,增加探矿的深度,优化金矿勘探的作战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新环境下找到更多的金矿。解决我国黄金储备量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我国金矿开采的效率,更好地保证金矿资源的可供性。 关键词:金矿资源;地质勘探;发展策略 一、我国金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国内金矿资源分布广泛,除却个别的省(区、市),各省均有金矿资源产出。我国金矿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基本呈现东部金矿储存面积广、种类多样。我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决定了岩金矿的分布形势,其中,伴(共)生金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区域。大致分布形势表现为,东部金矿储量/资源量占到31.6%,中部金矿储量/资源量大致是3O.7%,西部金矿储量/资源量为37.7%。 (一)资源分布广泛 除上海外,各省(区、市)均探明存在金矿,储量一般都比较集中。我国有1000多个县(旗)已经探明有金矿资源,且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金矿储量较多,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的储量就占到了岩金储量的46%以上。 (二)以岩金矿为主,伴生金较多 岩金(占到探明金矿的63.2%),山东储量/资源量最多,储量达593.61t,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位,接着依次是甘肃、河南、云南、陕西、贵州、河北、江西;砂金(占探明金矿的11.8%),黑龙江最为丰富,占27.7%,紧接的就是四川、陕西、甘肃。伴生在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山中的伴生金所占比重约为25%。 许多伴生金矿床规模相当大,例如江西德兴239t,城门山70t,银山59t,甘肃金川75t,黑龙江多宝山73t等等。其中大部分与铜矿床相伴生,占伴生金储量的78%。 (三)大规模金矿床少,中小型较多 岩金超大规模矿床只占到总数的2%、大规模矿床占到10%、中型占17%、小型高达71%。就矿床品位来看,富矿比例少,中等品位居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以643个岩金矿床数据为例,平均品位为4.95 ×10-6,60%的小于6×10-6,23.3%为6×10-6到12×10-6之间,只有16.7%大于12×10-6。 (四)开采条件差,能露采的矿床少 国内已勘查出可开采的金矿主要是脉状矿床,矿体厚度不大,变化悬殊,品位变化大,只能进行地下开采。跟产金国相比,能露天开采的矿床微乎其微。 二、新时期地质勘查形势 (一)探矿深度浅 探矿深度浅是我国金矿开采的一大瓶颈,而国外金矿规模大的重要原因就是探矿深度大,如南非金矿勘探的深度达4600m,而我国一般没有超过600m,多数是在200~300m左右而以。 (二)综合研究工作滞后 虽然我国金矿勘查应用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给金矿勘查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改变了传统的找矿方法,利用了理论一信息一新技术综合方法来为勘查服务,使得我国金矿勘查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因为教育一科研一生产脱节比较严重,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能真正有效地运用到实际中,并且还有较多的地勘单位还是用传统地质方法找矿,这些都使找矿效果大大的降低了。 (三)金矿地勘工作没有整体的统一部署 一些贮藏金矿丰富的地段只是被圈却没有堪探,或因投入不足严重阻碍勘查进度,使得重大藏金地段无法不致勘探,影响金矿找矿突破性进展。 (四)金矿勘查滞后,保证程度低 我国金矿产量位列世界第4,探明储量位列第7,黄金地质资源的静态保证程度不足6年。因为金价上涨,而资源/储量消耗猛增,导致资源/储量净增呈负态。 金矿储量表现为“三少三多”:基础储量少,资源量多;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经济可利用性差或经济未定义的资源储量多;探明的资源/储量少,掌握资源/储量多。当前,金矿储量、经济的基础储量逐年下降,从1998的29.3% 下降到了1999的29.1%,2000年的 28.4%。受观念、资金方面的影响,当下资源量升级缓慢,金矿生产增产慢,稳定率低。 三、金矿地质勘查程度低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矿产地质勘查市场未成熟,有关矿业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地质队伍人才断层、素质不够格和技术装备不过关。 再者,地勘投入资金的欠缺以及急功近利的浮夸意识的误导,而资金投入少影响重大。因为投入不足,许多该做的工作就无法实施到位。由于没有资金创造条件,找到大矿就变得更加困难,而我国金矿的分布分散,必然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量大。另外,地质勘查资金不足使得技术设备无法更新,地勘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引入也无法实施。结果导致金矿产业越来越衰弱,恶性循环,使得深层次的地质勘查工作成为空谈。 四、我国金矿地质勘查新机遇 (一)矿山深处探矿潜力大 过去的勘查深度一般低于500m,就是到现在我国的勘查深度也只是500~1000m,而许多金矿发达国家在我们还在500m时他们的勘查深度就超过了1000m,因此我国应努力找寻深部的第二空间,尽管个别的矿区勘查深度已经较大,如辽宁红透山铜矿开采深度已达1100m,东北个别矿山已约1400m。近几年,我国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其中胶东成矿带中的台上、阜山,华北地台北缘中断的峪

中国金矿的特征和分布

中国金矿的特征和分布 2016-04-16 12:23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国内金矿分布图 迄今,我国已发现的金矿物有38种,若包括亚种和变种达46种。其中我国首次发现的有22种,包括变种达25种。岩金矿床中约44种,砂金矿床中约10种。 我国金的经济矿物主要是自然金和银金矿,少数矿床中有金银矿、碲金矿、针碲金银矿、碲金银矿和黑铋金矿等。个别矿床以金的碲化物为主要经济矿物之一。 大量分析资料表明,纯自然金不多见,其中常含一定量的Ag,形成Au-Ag系列矿物。对于该系列矿物类认识,目前还存在不同看法。从我国大量测试结果看,该系列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是连续的。亚种可分为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和自然银。 较纯的自然金,其颜色和条痕都为浓的金黄色,密度实测值为18.9g/cm3(含Au 99.55%,Ag 0.45%)。随Ag含量增高,颜色和条痕逐渐变浅,密度逐渐降低。实测压入硬度VHN50g,自然金为39.5~103.3 kg/mm2。随Ag含量增高,VHN值最初增高(自然金-银金矿),而后降低(银金矿-自然银)。 自然金几乎可以在各种类型的金矿中产出,在大多数矿床中都是金的主要经济矿物之一,在某些矿床中可以成为金的最主要经济矿物。金银矿虽然可在某些矿床中见及,但一般含量甚微,仅在少数矿床中具有工业价值,或为金、银的主要经济矿物。自然银虽较为常见,但一般不含金,或含少量的Au(0.n%),只在个别矿床中见含有较多量的金(Au0.n%~10n%)。自然金等Au-Ag等系列矿物的共(伴生)矿物众多,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矿物共生组合,其中最主要的是石英和黄铁矿。

浅析湘西沃溪金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深部找矿

浅析湘西沃溪金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深部找矿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先进技术对沃溪矿床V3矿脉深部(29中段)矿体进行了矿石矿物学研究和分析。发现深部矿体自然金中含有Ag、Sb、Pb、Bi等杂质元素的含量明显比浅部(24中段以上)自然金相应组分的含量偏高,深部自然金的成色(≤995)比浅部自然金的成色(≥999)明显偏低;深部矿体矿石中发育辉锑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硫锑矿、车轮矿等矿物.形成明显比浅部矿体组成复杂的矿物组合.显示矿床深部发育Au—Pb—Zn—Bi Cu 的矿化作用。上述表明:沃溪矿床深部可能发育具Au—Pb—Zn—Bi Cu等元素组合的新矿体它不同于浅部的w—sb—Au元素组合的特征。因而深部找矿工作应多注重Au—Pb—Zn—Bi Cu多元素矿床。 关键词:深部找矿;矿化;金矿床;湘西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through advanced technology to WoXi deposit V3 veins deep (29 middle) orebodies on ore mineralogy research and analysis. Deep natural gold ore bodies found contain Ag, Sb, Pb, Bi impurity element content than obvious shallow (24 middle above) nature gold content of corresponding components on the high side, deep natural gold, who (or 995) than shallow natural gold quartile (999), who obviously low; Deep ore body in the ore development stibnite, pyrite, depressed, chalcopyrite, tetrahedrite, sulfur TiKuang, wheels ore mineral etc. Formation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minerals of shallow orebody complex combination. Shows the deep deposit growth Au-Pb-Zn-BiCu of mineralization. The above shows that: WoXi deposit may have Au-deep development of Pb, Zn-BiCu combinations of elements such as the new ore body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shallow w-sb-Au element combination of features. So deep prospecting work should notice more Au-Pb, Zn-BiCu multiple-element deposit. Keywords: deep prospection; Mineralization; Gold deposits, xiangxi 1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位于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中,已有大量文献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概括。矿床V3脉是主要的工业矿脉之一。V3矿脉为似层状,由6个扁豆状或透镜状矿体组成。矿体/脉沿层间断层产出,且总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在矿区西部,矿体走向近EW ,倾向N;矿区东部矿体走向变为SEE向.倾向呈NNE向。矿体倾角较缓.在25~3000浅部(24中段以上)矿体均沿倾向向NE 侧伏呈舒缓波状延伸。深部矿体发生褶皱.多沿倾向向NEE方向侧伏。矿体地表延伸在1 km以上,单个矿体长度为75~190m、倾向延伸为550~1975m、平均厚度约为0.52 m。矿脉发育含金石英脉、块状辉锑矿一白钨矿矿脉、块状白钨

地质矿产的勘查找矿方法运用分析

地质矿产的勘查找矿方法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7T14:15:13.0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作者:侯立 [导读] 金矿地质勘查必须基于对地质特征的全面观察和了解。根据勘探任务,勘探作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获得了重要的地质调查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地质队 541199 摘要:地质矿产符合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可以从岩石结构,土地,恶劣环境,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由于地质勘探工作种类繁多,勘探过程有着不同的分工。地质调查包括许多工作内容,如海洋地质勘探,地热勘查和地热田勘查,地质调查等。只有基于年龄测量环境的适当选择年龄测试技术和探索方法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益。本文主要分析了金矿矿产地质勘查的方法。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找矿;应用 一、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技术的原则 金矿地质勘查必须基于对地质特征的全面观察和了解。根据勘探任务,勘探作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获得了重要的地质调查结果。探索的原则是保证各项探索工作进展的基础。它可以确保金矿地质勘探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原则:一是总体规划适度发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地质和非营利地质学,协调环境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实现中央和地方勘查工作的有机结合,促进国外地质勘查和地方勘探工作的发展,充分发挥地质勘查的主导作用,其次,突出关键问题,拓宽领域。在满足中国地质勘查条件,环境和资源要求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重点矿区带和重大地质调查,提高勘探深度和准确性,确保地质勘探工作顺利进行,结合当地地方地方开展地质勘探服务发展特点、区域,提高地质勘探的影响力。三是合理布局,遵循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地质资源和环境特点,实现城镇化模式与国家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优化地质勘查区域布局,促进地质调查工作。持续进步,第四,加强创新,提高能力,为实现地质调查的现代化,必须转变观念观念,不断运用创新技术进行地质调查,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现代科技力量。五是建立健全机制,扩大合作。完善政府重视地质调查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建立现代化机制,实现资本引导,满足经济全球化对资源开发的需求,提供矿产资源。 二、当下我国社会金矿地质的勘查找矿技术 2.1低频电磁探测技术 在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结合矿区地质研究规律,收集射电无线电台发射的电磁信号,对矿体整体空间进行测试,并引入新的遥感勘探技术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地质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 2.2遥感勘探技术 遥感矿产勘查技术以遥感物理模型为支撑,辅以多源多尺度遥感数据,以区域成矿地质特征为基础,以计算机硬件系统为支撑,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地质解释,成矿与蚀变提取,筛选和分级信息,获得有关区域成矿/控制成矿效果的岩石,地层,构造,矿物等信息,为后续勘探提供一组成矿前景和找矿区域。矿产资源以及后续的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2.3传统物探方法与现代勘查方法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找矿技术主要是利用重力勘探,电气勘探和diazepa勘探方法,从地表扩大勘探范围。但这些方法已不能满足金矿勘探领域的快速发展,而成矿作为一种指导理论,技术与先进的勘探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 2.4地球化学法 随着地质工作的进步,表面越来越难以依赖宏观直接观察标志。其次,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对地质矿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探索。对于地球化学探测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在不同的介质中,化学样品按照地质学采集的相应比例尺进行测试,并获得数据以确定化学样品中是否存在异常过程。随着化学样本的变化,矿山勘探的线索和基础尽可能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分析,以找到有价值的矿藏。在法国矿物勘探中使用地球化学勘探需要注意失明。矿产勘查,隐藏矿产,隐藏矿产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合理,规范这种方法,以确保获得的找矿线索的准确性。总之,地球化学勘查法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地质矿产勘查方法,对提高地质矿产勘查成果有一定的作用。 地球化学方法类似于重砂找矿方法。重砂找矿方法以重砂为线索,地化方法基于地层中的有关元素。根据对地层要素的搜索,搜索区域相对较大,元素的迁移,敌人的分离和积累将会有更好的规律性。因此,地球化学方法可用于发现更多隐藏和埋藏的矿床。该方法的取样目标更为普遍,包括岩石,土壤,河流沉积物,微生物,气体等。 三、勘查技术在金矿地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3.1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的应用 就矿物资源的发生而言,主要是由于持续的灾难。因此,在进行地质调查的过程中,测量人员可以充分了解地壳的演化过程,充分掌握金矿床。在实际的地质环境中,与此同时,勘探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地形特点创建地质时间表,根据地质热时差和矿化时间做记录工作,在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中,调查人员需要建立材料,化学,物理学和地理学的综合知识,以便更好地确定深部地质与成矿特征之间的关系。 3.2在矿产资源储存区域搜寻中的应用 在矿区存在的过程中,测量人员首先需要确定成矿区域,尽可能缩短寻找矿产资源的具体范围,以确保各种金矿地质前景的找矿前景可以快速进行,测量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特定地层结构和部分区域深部骨折位置的掌握。 3.3应用于勘探信息分析 对于金矿地质勘查工作,为确保其施工顺利进行,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勘探信息。找矿信息的存在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矿产资源的位置。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有效节省勘探工作的施工成本。因此勘探人员需要充分研究勘探信息,并借助勘探技术,根据相关资料完成勘查工作。在收集勘探信息的过程中,验船师不仅需要联系他所在地区的地理信息。还有必要增加使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来有效收集信息。在完成收集找矿信息后,相关公司需要派专业人员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找出哪些可用于勘探。提供方便的信息数据。 3.4在矿产资源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在调查区域黄金资源勘查过程中,测量人员可以用大比例尺进行勘探预测。在完成大规模的地质勘察后,验船师需要选择更大的规模来完成地质填图。同时,工作还需要开展新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完成相关科研工作,并有效利用矿产开发的作用。这将丰富矿产勘查和勘查工作的信息资料,此外,勘探人员还需要使用最新的黄金地质信息来完成矿产资源的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