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血液透析中心建设的建议
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规范指南

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设置肾病内科的二级以上医院可以设置血液透析室,并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血液透析室是利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因相关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场所。
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部分或完全恢复肾功能。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服务需求,做好血液透析室设置规划,加强对血液透析室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医院应当加强血液透析室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六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第七条血液透析室应当包括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治疗区、候诊区、接诊区、库房和患者更衣室等基本功能区域。
各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区、水处理区和库房等。
第八条透析治疗区由若干透析单元组成。
每个透析单元由一台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床(椅)间距不小于0.8米。
第九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4个以上透析单元。
第十条水处理区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
第十一条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护士站,护士站应当便于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技术操作。
第十二条血液透析室应当配备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处理装置、抢救基本设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双路供电系统和通风设备。
第十三条血液透析室应当满足透析患者,配备足够数量、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不少于6个月的透析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
独立血液透析(血液净化)中心建设目标及工作流程

7、查看培训岗位职责的记录
8、查看培训流程
1、查看文件并询问
2、现场抽问
2019年广东省血液净化验收标准
2019年广东省标准
1、人员、可设置或委托其他医疗机构承担药剂、医学检验、辅助检查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相应的服务。
2、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实行由国家发布或认可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含《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二、预验收前15天中心全部人员到位:医疗、护理负责人,技师、财务、医生、药师
三、完成打扫卫生、组装病床、完善各类库室布置
手卫生设施建设符合国家标准。
四、机器设备管理并建档:
1、放置要求:按照各区域功能及上报图纸,规范布置外部环境。
2、各种微生物检测三次报告单整理成册,规范黏贴各种水、污水、空气、各种机器及维修等表单。
新透析中心建设目标及工作流程
目标
标准化动作
标准化内容
目标要求
验收前准备
1、中心基本建设(基建完成)
2、通用知识储备(培训部对主任、护士长培训)
1、了解XX及医疗控股公司的概况、实力、历史及发展战略,助力新团队快速进入战斗状态。
2、了解公司架构及各部门职责,增加与职能的熟悉度,提高未来工作中的沟通效率。
2、血液透析中心属于单独设置的医疗机构,由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
3、血液透析中心为独立法人单位,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4、血液透析中心应接受国家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血液透析中心10公里范围内必须有具备急性并发症救治能力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并与其签订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患者救治的医疗服务协议,建立绿色通道,保障转诊通路畅通。血液透析中心年检时,必须出具相关的工作内容证明材料血液透析中心应当与区域至少一家具有血液透析慢性并发症诊治能力的三级综合医院建议协作关系,与其签订血液透析慢性并发症患者诊治的医疗服务协议,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双向转诊通道。血液透析中心在年检时,必须出具以上协作关系证明材料。
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

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一、分区布局1、血液透析室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2、血液透析室应当包括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治疗区、候诊区、接诊区、库房和患者更衣室等基本功能区域。
各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区、水处理区和库房等。
3、透析治疗区由若干透析单元组成。
每个透析单元由一台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床(椅)间距不小于0.8米。
4、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4个以上透析单元。
5、水处理区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
6、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护士站,护士站应当便于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技术操作。
二、设备基本设备: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装置、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配备相应的设备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一台能过上网的电脑三、人员配备1、血液透析室应当满足透析患者,配备足够数量、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不少于6个月的透析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
2、独立建制的血液透析室应当至少配备3名执业医师,并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设置在相关科室内的血液透析室,其医师可由相关科室统一安排,应当有至少1名主治医师负责血液透析室的日常工作。
3、血液透析室医师负责制定和调整患者透析方案、处理急慢性并发症、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等,并做好相关记录。
4、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一定血液透析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担任。
5、血液透析室护士的配备应当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以及透析环境等合理安排,每名护士负责操作及观察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得超过4个。
6、血液透析室护士应当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析通路的护理、操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定期巡视患者及机器运作情况,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血透发展规划

血透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血透,即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血透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血透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1. 提高血透治疗的覆盖率:将血透治疗推广至更多的患者,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治疗。
2. 提高血透治疗的质量:通过改善设备、培训医护人员和优化治疗流程等措施,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3.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规划血透中心的布局和设施建设,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发展策略1. 建设血透中心:根据地区患者的需求和分布情况,合理规划血透中心的数量和位置,确保患者能够方便地接受治疗。
2. 提高血透设备水平:引进先进的血透设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培训医护人员:加强对血透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供最新的学术资讯和技术指导。
4. 优化治疗流程:通过优化患者的预约、登记、检查和治疗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同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5.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血透治疗的认识和了解,鼓励患者主动寻求治疗,同时消除对血透治疗的误解和偏见。
四、实施计划1. 建设血透中心:根据需求评估结果,确定血透中心的数量和位置,并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
确保中心的设备和人员配备到位,同时考虑中心的扩建和升级计划。
2. 更新血透设备:对现有的血透设备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更新和升级。
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3. 培训医护人员:制定医护人员培训计划,包括理论培训、实践操作和技能提升等方面。
同时,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专业水平。
4. 优化治疗流程:分析现有的治疗流程,找出问题和瓶颈,并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血透发展规划

血透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血液透析(血透)是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常见方法,通过人工方式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水分,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血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血透发展规划,对于提高血透治疗的质量和效果,满足患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1. 提高血透治疗的覆盖率:通过建设更多的血透中心,使更多的患者能够获得血透治疗。
2. 提高血透治疗的质量:通过引进先进的血透设备和技术,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 提高血透服务的人性化:加强医患沟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三、发展策略1. 建设更多的血透中心:根据患者的分布情况和需求预测,合理规划血透中心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患者能够方便地接受血透治疗。
2. 引进先进的血透设备和技术: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最新的血透设备和技术,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3. 加强医患沟通和患者教育:培训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同时,开展患者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血透治疗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团队,制定血透治疗的操作规范和质量评价指标,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血透治疗的质量和安全。
5. 加强科研和人才培养:鼓励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提高血透治疗的水平和技术。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血透专业人才,满足血透发展的需求。
四、实施计划1. 建设血透中心的时间计划:- 第一年:选址和规划,建设1个血透中心。
- 第二年:建设2个血透中心。
- 第三年:建设3个血透中心。
- 第四年:建设4个血透中心。
- 第五年:建设5个血透中心。
2. 引进血透设备和技术的时间计划:- 第一年: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最新的血透设备。
- 第二年: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血透技术。
- 第三年: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更先进的血透设备和技术。
2024年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2024年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2024年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1.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血液透析质量监控指标,并建立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
定期评估透析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2.提高透析技术水平:通过开展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加强对透析器操作和设备维护的培训,确保透析过程安全、有效。
3.加强感染控制:加强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监测和预防,建立相关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操作规程,提供适当的手消毒和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准则,并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和评估。
4.优化透析质量评估指标:完善血压控制、尿毒症相关指标等透析质量评估指标,提高透析治疗效果,减少透析并发症和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5.加强透析患者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透析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认知和合作性,促进患者主动参与透析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管理。
6.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合作:与透析中心相关的科室,如感染科、营养科、心血管科等,加强合作,共同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整体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年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工作计划:1.制定透析质控计划:明确年度透析质控目标,制定透析质控计划,包括相关指标的监测时间、频率和数据统计方式等。
并建立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加强人员培训:组织血液透析医务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包括透析器操作、设备维护和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培训。
3.加强设备维护和质量监测: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透析器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透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定期对透析水质量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透析水的纯净性。
4.加强感染控制:建立感染监测和预防制度,定期对透析患者进行感染指标的监测,并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操作规程,提供适当的消毒和防护用品,加强感染控制培训和评估。
5.加强患教工作:编制患教手册和宣传资料,开展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积极性。
血液净化中心建设标准

血液净化中心建设标准摘要:一、血液净化中心建设标准概述1.血液净化中心的定义和作用2.建设标准的目的和意义二、血液净化中心的基本要求1.选址与布局2.设备与设施3.人员配置三、血液净化中心的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体系2.质量控制措施四、血液净化中心的感染控制1.感染控制原则2.感染控制措施五、血液净化中心的持续改进1.培训与教育2.评估与反馈3.持续改进措施正文:血液净化中心建设标准是我国为了规范血液净化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要求。
本文将对这些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血液净化中心建设标准概述血液净化中心主要为患者提供血液净化治疗服务,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等。
建设标准旨在确保中心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血液净化中心的基本要求1.选址与布局:血液净化中心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地方,布局合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2.设备与设施:血液净化中心应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净化设备、医疗监护设备、急救设备等,以及相应的辅助设施,如水处理系统、供氧系统等。
3.人员配置:血液净化中心应配备足够数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护人员,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三、血液净化中心的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体系:血液净化中心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质量控制措施:血液净化中心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设备维护、操作规程、透析器及管路的使用、监测指标等,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四、血液净化中心的感染控制1.感染控制原则:血液净化中心应遵循严格的感染控制原则,包括分区管理、个人防护、环境清洁与消毒等。
2.感染控制措施:血液净化中心应采取一系列感染控制措施,如设立单独的透析区域、定期进行环境消毒、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五、血液净化中心的持续改进1.培训与教育:血液净化中心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独立透析中心设置规范(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独立透析中心设置规范(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规范透析中心的设立和管理,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12月下发了《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下称“67号文”)。
“67号文”的出台标示着独立透析中心有了国家统一的规范,且在全国放开独立透析中心的设置和服务。
透析中心是独立设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透析部门。
独立设置,不属于其他医疗机构,表明透析中心需要独立拥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根据2017年2月最新修订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第十三项规定,“血液透析中心”属于医疗机构的类别,所以《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同样适用于对独立透析中心的设立、登记和执业监管。
第1节中国独立透析中心的发展历程一、血液透析的发展和规范1. 血液透析技术的引进和发展近代医学意义上的血液净化始于1850年对清除毒素和净化水的研究。
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 Graham 首先提出“透析”(dialysis)概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现代透析机之父William Kollf开展一系列透析技术研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华盛顿Georgetown 大学医院的George Schreiner医生开始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提供长期透析治疗。
我国的透析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7年上海夏其昌医师在我国首次报道Skegg leonard型人工肾的临床应用。
1958年天津马腾骧教授用法国Kolff人工肾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
1966年,北京于惠元教授用英国Lucus型人工肾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从此我国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拉开了序幕。
1989年底,全国血透机约762台,患者约为19,325例,2000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统计:全国血透机4967台,患者约41,755人。
2008年底,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统计共有102,863例慢性透析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析中心建设的初步建议稿申报条件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一)、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二)、新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向区县级或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由区县级或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准入。
(三)、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1)候诊室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
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2)更衣室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3)接诊区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4)透析治疗室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附件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
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
(5)透析准备室(治疗室)1、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对Ⅲ类环境的要求。
2、用于配制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肝素盐水、鱼精蛋白等。
3、用于储存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置管及透析相关物品等)等。
(6)专用手术室是否设置专用手术室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1、手术室管理同医院常规手术室。
2、达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可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和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
3、达不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仅能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拔管、换药和拆线等操作。
(7)水处理间1、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的1.5 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2、水处理间应维持合适的室温,并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
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放置处应有水槽。
3、水处理机的自来水供给量应满足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压力应符合设备要求。
(8)库房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等耗材应该在库房存放,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9)污物处理室污物处理室用来暂时存放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品,需分开存放,按相关部门要求分别处理。
(10)医务人员办公及生活用房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如办公室、用餐室、卫生间、值班室等)。
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规程为了加强透析室的管理,各透析室(中心)应遵循本管理规程。
也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更详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医疗制度、护理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水处理间制度、库房制度、透析液配制室制度、复用室制度、设备维护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制度等。
血液净化治疗专业人员资格血液净化室(中心)必须配备具有资质的医生、护士。
透析室工作人员应通过专业培训达到从事血液透析的相关条件方可上岗。
(一)医生1、血液净化室(中心)应由肾脏病专业的主治医生及以上的人员负责,具有血液净化从业资质的医师从事血液净化室(中心)的日常医疗工作。
2、长期血管通路的建立手术必须由二级及以上医院、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进行。
(二)护士1、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当配备具有血液净化从业资质的护士长(或护士组长)和护士。
护士配备应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及透析布局等合理安排,每个护士最多同时负责5~6台透析机的操作及观察。
2、护士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执行透析医嘱,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析通路的护理、操作,透析中定期巡视患者,观察机器运转情况,做好透析记录。
(三)工程技术人员1、20 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至少配备专职工程技术人员1名。
20 台以下透析机的中心,可由所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兼任。
2、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3、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血液净化室(中心)主要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并负责其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转,负责执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质量监测,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的要求,负责所有设备运行情况的登记。
血液净化中心设计一、合理布局:(前提:独立治疗单元)分区:主要是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阳性透析区)。
清洁区:水处理中心、配液间、医护办公室、库房、医护更衣室、生活区半污染区:治疗准备室、复用间污染区:透析治疗室、污物间、复用间、候诊室(接诊区、手术室、独立卫生间、更衣室)二、血液净化中心需经过上级部门评审验收。
所以透析室设计图必须由专业人员出具。
施工方依据平面图设计施工方案。
例图每个透析单元占地2*2平方米功能齐全:水处理间、库房、配液间、医护办公区、档案室、准备间、更衣间、透析治疗室通道:工作人员、病员和物品通道水处理:地面承重极为重要,水路的布局合理。
设计的扩展性三、透析室的发展非常快,设计要考虑到规模扩大后的需要。
玻璃隔断的采用增加了整体的空间感、又便于医护人员工作中央供液中心的选用水处理中心四、改动的最小化(避免对建筑安全性的破坏)五、电路方面双路电力供应三相铜线电缆(水机、透析机、空调)透析机为三眼16A插座电路负荷水处理机功率:三相五线 10KW/台费森透析机功率:1.8KW/台六、水路稳定的水源(水箱、直供)供水水温10-30 、供水压力0.2-0.4MPa、供水流量不小于10T/H,供水管径不小于1.5寸,内丝接口,入口处安装压力表。
排水管路设计通畅,不逆流、无死角和死循环,水处理间排水管内径大于75MM。
透析间、复用间、水处理间有地漏。
复用间、水处理中心有防水处理。
医护办公区和透析间设置洗手台。
透析机进排水图进排水详图RO水路分支末端七、其他血液净化中心人性化的装修风格,透析治疗室使用防酸材料,透析单元之间的密闭和通透性平衡。
复用机安装准备要求:a、制作一个复用机安装平台:要求牢固、水平、易于清洁:为防止被消毒液腐蚀,建议平台台面选用耐腐蚀材质:平台平面面积需大于55cm*80cm,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b、进水:进水压力0.15~0.35MPa:预留出1个4分(G1/2)内丝或外丝接口,以便于与复用机连接:水源进水口与复用机台面距离<1.2m。
c、排水:下水道的排水高度不能超过复用机,保证下水道的通畅,下水口距安装平台<1.0m。
d、电源:配备220V、10A三孔插座一个,位于台面上方,高于台面60cm。
e、准备一个10L左右塑料桶,用于盛装消毒液。
水路管道要求管路材料:不锈钢管、PPR、UPVC(纯水级)排水管:管径不低于2.5、高度不超1M、无死角滞留进水管避免水停滞,缩短水循环周期,流速大于 0.4米/秒。
尽量减小管道长度、减少转弯,全循环,避免分支透析机连接管:10*16MM强化PVC软管。
带一个3/4“螺帽确定整体色调、风格整个透析室的色调单个透析区不能超过12个透析单元光线充足、通风顺畅重症治疗室透析单元水、电路墙面接诊区复用间更衣间水处理施设备施工准备要求:排水要求:房间设有排水地漏、铺设排水管,排水管内径≥75MM,排水口设置在预处理、主机及其它储水设备的后方。
地面除有防水层外,应作不积水处理。
有条件情况下,按设备尺寸制作设备台、铺设排水管道更佳。
设备台高100-150MM.房间要求:所有设备后部距离墙面至少500MM工作通道�所有设备一侧留有至少400MM空间,所有设备前端留有足够的安装、操作、和维护空间,主配电箱尽量安装在主机后距地面1500MM处,预处理单元需要配备三个单相带接地插座,安装在预处理后墙、稍高于多路阀(控制头)处。
品牌分析1、日机装DBB—26型及日机装DBG—02型血液透析机。
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普遍的透析机。
2、德国贝朗血液透析机是世界上研制人工肾方面最大的医疗产品制造商之一的德国贝朗集团生产,该机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数据显示为独特的彩色触摸屏控制、图式化显示,所有参数显示在一个屏幕上,信息量大。
做到了真正的人机对话。
整个屏幕上能显示所有的治疗参数、报警原因、报警部位、如何处理,并能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医生能随时了解到病人情况。
主要适用于、急性肾功衰竭、中毒等病人血液透析治疗。
3、德国费森透析机:满足各类晚期肾衰病人血透治疗及新的技术指标的需要。
(1)、醋酸盐或碳酸盐供液系统可使用碳酸盐干粉,也可连接到中心供液系统。
(2)、整套透析液供液系统都是为高效透析而设计。
(3)、可提供超纯度透析液。
(4)、可使用双针连接或单针连接,满足不同血流量的需求。
(5)、可进行常规的或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滤过。
(6)、在透析过程中,可进行不同的钠离子曲线和超滤曲线透析。
(7)、可选择使用不同的监控系统自动监测及记录血压、脉搏、控制血温及血容量的变化,以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并及时告知血流短路情况的出现。
(8)、随机配备的电池可使机器在停电情况下继续运行。
4、金宝血液透析机作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血透机:其质量、技术、售后服务是无与伦比的。
在全国各大医院血透中心占据主要位置。
瑞典金宝肾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专业做肾科产品的厂家。
其研发的透析器(14L、6LR、8LR、14S、17S、17R)膜材料突破了传统的合成纤维素膜、聚砜膜。
而是聚砜、聚胺、聚乙烯的三种混合结构,大大提高了透析器的生物相溶性、通透性、降低了一些微炎症的产生。
保证了病人的透析品质。
6LR、8LR、17R经国家认证可复用透析器。
5、日本尼普洛血液净化设备:可做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床旁血液过滤,治疗急慢性尿毒症、抢救各类药物中毒效果好,居全市医疗水平前列。
用血液净化技术抢救各类药物中毒,填补了市内空白。
6、美国百特透析机:血液透析是把血液有规律地引出体外。
通过“洗涤”作用,消除体内潴留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各种药物中毒、农药中毒、毒蛇咬伤、鼠药中毒等多种内外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