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 手法课件
推拿按摩ppt课件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推拿按摩师资质要求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 有有效执业资格证书。
了解客户情况
详细询问客户身体状况、既往 病史等相关信息,评估是否适 合接受推拿按摩。
环境准备
确保推拿按摩室内环境整洁、 安静,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工具准备
根据推拿按摩需要,准备好相 应的按摩工具,如按摩油、毛
摩法
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回旋摩擦。根据着力面不同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两种。
03
擦法
以手掌或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推法、拿法、捏法
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 法;用肘称肘推法。
拿法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 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力量应由轻而重,连续而有节奏,缓和而连贯,接触点在指腹 而不应在指尖,腕部放松。
用指腹在头皮上轻轻按压 ,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 ,有助于缓解头痛和紧张 。
穴位按摩
针对风池、风府、百会等 穴位进行点按,可达到疏 通经络、缓解疲劳的效果 。
颈部揉捏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颈部两 侧肌肉,从上至下,可缓 解颈部僵硬和疼痛。
肩背部和腰部按摩技巧
滚法按摩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在肩 背部和腰部滚动,可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关节类手法
如摇法、扳法等,以被动活动关 节为主要特征。
叩击类手法
如拍法、击法等,以手或拳的叩 击动作为主。
振动类手法
如抖法、振法等,以高频率的振 动为主要特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推拿按摩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 盘突出症等。
《推拿按摩》PPT课件

• 补充:蚂蚁上树
42
摩擦类手法之——摩 法
• 操作方法;用四指指腹或手掌平贴于按摩部 位,指、掌着力部分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做 盘旋式摩擦。
• 操作要求:力量速度要均匀,指掌自然伸直。 • 应用:适用于胸、腹等部位。 注意:不带动皮下组织。顺摩为补,逆摩为泻
• 揉动时,以肘关节为支点,主要前臂运动带动肘关节。着力部 位要吸定,不能来回摩擦。
46
拍击类手法之—— 拍法
• 操作方法 : 操 作 时 , 手 指 自 然 并 拢 ,掌 指 关 节 微 屈 , 用 虚 掌 在 体 表 交替进行拍 打。肩、肘、腕、手尽量 放松,动作小而轻快,均 匀、柔和、连续。
5
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 或二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晕厥,中风,耳鸣,中 气下陷、内脏垂脱、高血压、久泄等病症, 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
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6
神庭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
鼻衄(nv)(即:流鼻血)
1
课程内容
• 常用穴位讲解 • 推拿按摩概述 • 推拿按摩手法
2
常用穴位
• 一:取穴法 • (一):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 (1)拇指同身寸法 • (2)中指同身寸法 • (3)横指同身寸法
3
(二)简便取穴法
如:两眉之间的印堂穴 两耳尖连线中点取百会穴 患者握拳取劳宫穴
4
二: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
7
四白穴
位置:目正视,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孔 凹陷中
主治:目赤痛痒,流泪,头痛目眩
8
人中穴
位置: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 处
基本推拿手法 ppt课件

五.适用部位
❖ 大鱼际揉法主要适用于头面部。胸胁部;掌 根揉法适用于腰背及四肢等面积大且平坦的 部位;掌揉法常用于院腹部;中指揉法,拇 指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俞穴,小儿推拿常用; 三指揉法常用于小儿颈部。
❖ 六.临床作用
❖ 主要适用于院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头痛、眩晕 及儿科病症等,亦可用于头面部及腹部保健。院腹胀痛,可 掌揉或大鱼际揉腹部;胸闷胁痛,可沿任脉或肋间隙用大鱼 际揉法操作;腰痛可掌根揉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头痛, 眩晕可指揉印堂,上星,神庭。太阳等穴;小儿先天性肌性 斜颈,可三指揉颈部。揉法用于腹部或治疗小儿病症时,常 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揉动方向。以上各病 症于各部位所施揉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健脾和胃, 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常与按揉法、摩法。按法。拿法筹手 法配合应用于各病症所施部位。
4、 揉法
❖ 一.定义
❖ 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掌,手指罗纹面着力,吸 定于治疗部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 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称之为揉法。
二.分类、操作
❖ 1.大鱼际揉法:沉肩,垂时,腕关节放松, 呈微屈或水平状。大拇指内收,其余四指 自然伸直,用大鱼际附着于施术部位上。 以肘关节为支点,腕部作主动运动,频率 每分钟120~160次左右。
❖ 由于施术不当,动作粗暴,病人无法忍受而造成晕厥或 局部皮肤破损,大面积皮下出血,甚至骨折脱位等医疗事故, 这些因施术不当而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1、晕厥:处理方法:出现后应立即停止手法,患者 取头稍低位,轻者静卧片刻或服温开水或糖水后即 可恢复,重者可配合掐人中、老龙、十宣或送上级 医院就诊。
❖ 2.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性。
❖ 3.往返移动时应在吸定的基础上进行。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

推拿手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适应症广等特点,是中医治疗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手法历史与发展
历史
推拿手法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 中就有相关记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 验。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推拿手法在 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科学 成果,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理论 和治疗方法的学科。
当缩短பைடு நூலகம்拿时间。
避免常见错误操作
避免暴力操作
推拿师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暴力, 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避免过度操作
推拿师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反应, 如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 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
避免在禁忌部位操作
推拿师需熟悉人体解剖结构,避免在 禁忌部位如骨折处、肿瘤处等进行推 拿操作。
推法
01
02
03
04
操作方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一定 部位或穴位上,沿一定方向进 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动。
适用部位
适用于头面、颈项、腰背、四 肢等部。
功效作用
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舒 筋活络、调和营卫等作用。
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注意手指或手掌要贴 紧皮肤,用力要稳,速度要缓
慢而均匀。
拿法
操作方法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
目录
• 推拿手法概述 • 推拿基本手法介绍 • 推拿常用手法详解 • 推拿手法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推拿手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 推拿手法实践应用案例分享
01 推拿手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推拿手法是一种以手法操作为主, 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 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中医疗法。
推拿按摩手法ppt课件

推拿按摩手法ppt课件•推拿按摩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推拿按摩手法介绍•局部推拿按摩技巧讲解•常见病症对应推拿按摩方案目录•推拿按摩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推拿按摩基本概念与原理推拿按摩定义及作用定义作用推拿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等,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中医学对推拿按摩认识0102现代医学对推拿按摩解释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和康复作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02常用推拿按摩手法介绍揉法定义揉法分类揉法作用摩法定义摩法分类摩法作用推法定义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移动的手法。
推法分类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推法作用具有行气止痛,温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全身各部均可适用。
一般拇指平推适用于肩背部;掌推多用于腰臀部及四肢部;肘推多用于脊柱两侧。
无论哪一种推法,其着力部位都要贴于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多配合摩擦类手法使用。
拿法定义01拿法分类02拿法作用031 2 3捏法定义捏法分类捏法作用03局部推拿按摩技巧讲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030201头部按摩技巧拿风池按肩井捏颈肌揉肾俞推膀胱经双手中指或拇指按揉肾俞穴,具有补肾益气、强腰健骨的作用。
捏脊法四肢关节按摩技巧揉上肢双手交替揉捏上肢肌肉,具有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的作用。
拿下肢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提拿下肢肌肉,具有通经活络、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按揉关节针对具体关节如肘、腕、膝、踝等,用中指或拇指进行按揉,具有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灵活性的作用。
04常见病症对应推拿按摩方案穴位按摩按摩风池、风府、肩井等穴位,可缓解头痛、头晕等颈椎病症状。
局部推拿针对颈部肌肉紧张、疼痛等症状,采用揉捏、推拿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颈椎牵引通过牵引装置,对颈椎进行适度的拉伸,减轻颈椎压力,缓解疼痛。
推拿手法8振法、颤法、抖法、拍法、击法、叩法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动,以免造成患者不适 或避免使用抖法。 或损伤。
05 拍法
拍法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拍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一定 部位做连续的拍击动作。
特点
拍法具有舒筋活血、解痉止痛、 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肉发 达、肌腱坚韧的部位。
拍法的操作要领
姿势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 宽,手臂放松,肘关节
微屈。
手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施 加适当的力度,进行连
。
抖法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01
02
应用范围:抖法适用于 全身各部位,特别是肌 肉丰厚处,如大腿、臀 部、腰部等。对于肌肉 疲劳、关节僵硬、软组 织损伤等疾病有一定的 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03
04
05
施术者应保持双手温暖,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稳定, 对于有明显疼痛、炎症 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避免突然用力或过度抖 或骨折的患者,应慎用
02 振法
振法的定义和特点
总结词
振法是一种轻柔的按摩手法,通过快速振动和轻拍来放松肌肉和缓解疼痛。
详细描述
振法是一种轻柔的按摩手法,通过快速振动和轻拍来放松肌肉和缓解疼痛。它 具有轻快、舒适的特点,能够有效地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振法的操作要领
总结词
振法的操作要领包括使用指腹或手掌快速振动,力度适中,持续时间根据需要而 定。
叩击时要准确有力,刺激量要适 中,避免过度用力或用力不足。
击法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应用范围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特别是肌肉丰厚 处如腰骶部、肩背部等。
注意事项
叩击时要避开骨骼突起处和重要器官, 以免造成损伤。同时,对于年老体弱、 小儿及孕妇应慎用或禁用。
推拿按摩手法课件

考核标准与要求
考核内容:推拿按摩手法、穴 位、力度、时间等
考核方式:笔试、实操、口试 等
考核标准:根据不同级别设定 不同的合格标准
考核要求:考生需具备一定的 推拿按摩基础,掌握基本手法 和穴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持续改进与提高
定期评估:对培 训效果进行评估, 找出不足并改进
持续学习:鼓励 学员不断学习, 提高技能水平
推拿按摩操作技巧与注 意事项
操作技巧
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 手法要灵活,根据不同部位和情况调整 手法要准确,找准穴位和经络 手法要连贯,保持节奏和流畅性 手法要适度,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使用适当的力度 和速度,避免对客户造成不 适。
操作后,应询问客户感受, 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实践操作:通过 实践操作,提高 学员的动手能力
反馈与改进:收 集学员反馈,对 培训内容和方法 进行改进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颈肩部穴位
风池穴:位于颈 部后侧,用于缓 解头痛、头晕、 颈部僵硬等症状。
肩井穴:位于肩 部,用于缓解肩 部疼痛、僵硬等 症状。
风府穴:位于颈 部后侧,用于缓 解头痛、头晕、 颈部僵硬等症状。
百会穴:位于头 顶,用于缓解头 痛、头晕、失眠 等症状。
胸腹部穴位
膻中穴: 位于胸部 正中线上, 两乳头连 线中点, 主治胸闷、 气短、心 悸等。
肩周炎:缓解肩部疼 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膝关节疼痛:减轻膝 关节疼痛、肿胀等症 状
失眠: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睡眠效率
疲劳:缓解疲劳,提 高精神状态
效果评估方法
主观评估:患 者自我感觉、 疼痛程度、活
动能力等
客观评估:影 像学检查、实
《推拿手法》ppt课件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拍打等,可针对腰部和下肢的肌肉和穴位进行刺 激。
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需注意手法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刺激加重症状。
肩周炎
推拿手法可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如肩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推拿、 点按等,可针对肩部周围的肌肉
CATALOGUE
推拿手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工作
了解病情
评估患者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诊断等信息,明 确推拿治疗的目的和方案。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体质、年 龄、性别、心理状态等,以确定推拿手法的 适用性和安全性。
环境准备
手部准备
确保治疗环境安静、舒适、温暖,准备好推 拿所需的床铺、枕头、毛巾等用品。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推拿手法的创新与融合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未来推 拿手法可能更加注重与现代医 学技术的结合,如生物力学、 影像学等,以实现更精准、个 性化的治疗。推拿的国源自交流与合作推拿教育与人才培养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推拿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 分,未来可能在国际交流与合 作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操作时应保持一定的节律性,力度轻柔深透,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摩法
定义
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做环形摩擦的手法。
分类
指摩法,掌摩法。
注意事项
操作时力度应轻柔,速度均匀,不宜过快或过慢。
擦法
01
02
03
定义
用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做快 速的直线往返摩擦的手法。
分类
指擦法,掌擦法,大鱼际 擦法。
注意事项
操作时力度应均匀,速度 要快,以皮肤发红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前臂发力或上臂发力,用力平稳, 着力部紧帖皮肤做缓慢的直线推动。
• 3 、沿着经络或淋巴流动方向,向前推 动。
1、拇指平推法:以拇指指面为着力部常用于头面部,胸 腹、腰背与四肢等部。本法用于小儿又称直推法。
2、掌平推法:以全掌或掌根为着力部,多用于肩背与腰 骶部。
手部准备
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冬天施术 前要先把手搓热。
按摩递质
使用递质可提高按摩效果,如活 络油、椒盐酒、滑石粉、按摩乳、10 %的樟脑酒等,它不仅可避免擦伤皮 肤,而且还可提高按摩效果。
按摩力度
开始时用力要轻,由轻到重,然后再逐渐减 轻而结束。一般以肩带肘,以肘带腕,以腕带手, 要求刚柔相济,由浅入深,均匀柔和,连续不断, 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深透舒适为度。
推拿按摩概述
• 推拿按摩的生理作用 • 推拿按摩的注意事项
– 手部准备 – 力度 – 递质 – 禁忌症 – 手法要求
推拿按摩的保健作用
(平衡阴阳,调和营卫,疏通经络,活动关节) • 调节神经和免疫功能,促进内脏功能 • 皮肤保健与美容 • 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
按摩的治疗作用
• 解痉止痛 • 消肿散淤 • 理筋复位 • 松解粘连 • 促进再生
临床应用
1、指按法主要用于经穴及阿是穴,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常用于治 疗各种急、慢性疼痛。
2、 掌按法有接触面积大、压力重而 刺激缓和的特点。适用于面积大而又 较为平坦的腰背部、腹部、下肢等部 位。
3、肘按法刺激较强,常用于臀部、 腰背、股后等部位。常用于治疗顽固 性腰腿痛、腰肌僵硬等。
(二) 点法
2、动作要领:
(1)肩臂要放松,以腕关节和掌指 关节活动为主,以指峰和指面为 着力点。
(2)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
(3)应配合揉捏动作,用力要由轻 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 力。
3、功能及临床应用
(1)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 镇静止痛,提神开窍、缓解 痉挛等作用。
(2)常配合其他手法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 颈项、肩部和四肢等部位。
作用时间
按法
点法
大(指腹) 小(指端)
小
大
小
大
平稳按压 平稳按压, 亦可有冲击
长
短
• 点法因刺激力强,故不宜多用, 更不能长时间使用。在使用时要
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耐受性,
酌情选用。在使用中需随时观察
病人的反应,以防刺激太过,发
生意外。点法在临床上常与揉法、
击法等结合使用,组成点揉、点 击等复合手法。
• 10.食中指推法:食、中指两指并拢,以指面为着力部, 多用于特定穴位。
3、功能及临床应用
(1)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 等作用;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 筋整复、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 淋巴液回流等作用。
(2)轻推法多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 重推法常用于按摩治疗阶段。
附:一 指禅推法
• 用大拇指指端、指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 位上,沉肩,垂肘、悬腕,通过前臂与腕部的协 调摆动和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使之产生的力持 续地作用于部位或穴位上的一种手法,称一指禅 推法。
一、摩擦类手法
(一)推法
1.定义:用指、掌、拳或肘部(等部位紧贴治疗部位)着力 于一定的部位上(运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推动)的手法称为推法。
推动时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本法多用于背部、 胸腹部、季肋部、下肢部。
根据着力部位不同,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 拳推法和肘推法。
2、动作要领:
(4)掌按法 术者腕关节放松,用掌根、
鱼际或全掌着力于治疗部位, 作垂直用力向下按压。在按压 时应稍停留3~5秒,松开后再 重复按压,即“按而留之”。
4、功能及临床应用
(1)放松肌肉,开通闭塞,缓急止痛,疏 松筋脉。
(2)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掌按法适 用于腰背和腹部;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 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 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3、拳平推法:以拳面近指间关节为着力部,多用于背、 腰骶及大腿后部。
4、屈指推法:屈拇指,以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多用于 背部与腰骶部。
5、八字推法:以拇指指面与食指第一节指骨桡侧面为着 力部,虎口并拢或张开,并以虎口张开的程度分为中、 小、大八字推法本法有称脊推法。多用于脊柱两侧, 有时也可用于四肢部。
• 动作要领:抹法的动作与推法相似, 但推法是方向移动而抹法则可根据不 同治疗部位作单向或任意往返移动。 抹法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缓和, 防止推破皮肤,使手法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
按摩手法要求(十字决)
• 1、有力:按摩需具备一定的力度,但这种力度不是固定不变的, 应根据按摩手法和客人的体质,部位等不同而变化。
(1)沉肩:即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 (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 (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 (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远节的桡侧轻轻 接触。 (6)紧推慢移: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一般每分钟140次左 右;慢移是指从一个治疗点到另一个治疗点时应缓慢移动。 (7)蓄力于掌,处力于指,着力于螺纹面:即本法产生的力应从 掌而发,通过手指,传达至螺纹面并作用于患者体表,如此使力含 而不露。
• 操作要求:拿法手法较重, 操作时用劲要灵活。
应用:适用于颈项部、 肩部和四肢等处。
挤压类手法之——捏 法
[临床应用] • 本法刺激力极强,一般临床应用较小,常作为急救的手法。
如对昏厥,惊风,肢体痉挛,抽搐等症的治疗;具有开窍醒 神,镇惊止痛,解除痉挛等作用。
复习第一、二类手法
• 摩擦类 • 按压类
(二)拿法
1、定义: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 或用拇指和其他四指罗纹面着 力,作对称性用力,在一定部 位或穴位上进行一紧一松的提 捏动作。
按摩禁忌症
• 肿瘤部位 • 局部皮肤病 • 血友病、紫癜病患者 • 开放性损伤 • 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早期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 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不能按摩下腹部
手法要求
• 持久 • 有力 • 均匀 • 柔和 • 渗透
常用推拿手法分类
• 一:摩擦类手法 • 二:按压类手法 • 三:揉搓类手法 • 四:提拿类手法 • 五:叩击类手法 • 六:动摇关节类手法
• 作用:调和气血,镇静止痛,消除疲劳,放松关节 和肌肉,对小关节轻微错位有整复作用。
• 应用:用于肩背、腰臀和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以及 肘、腕、膝、踝等关节处。
二、按压类手法
(一)按法 1.定义:用手指或手掌面 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 逐渐用力下压揉动,按而 留之。
2、动作要领:
(1)按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1)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 掌指关节自然伸直轻放于体表。
(2)不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
(3)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协 调的环旋抚摩活动。
3.功能及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部肋常用手法。 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健脾和胃、调理胃肠蠕
动,活血消瘀等作用。
(四)抹法
• 定义:用单手或双手的指腹或掌面紧 贴于体表上,略用力作上下左右或弧 形曲线的往返移动,称为抹法
(2)操作时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轻渐重,稳而 持续,使刺激力量达到机体组织的深部。
(3)按时部位要准确。
(4)按法操作结束时不可突然松手,逐渐减轻按 压的力量,同时可配合揉法。
(5)按压胸背或脊柱时,患者自然呼吸。忌粗暴 施术以及迅猛使力,以免造成组织损伤,给他人 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3、分类:按法分为4种
(3)捻动向前时,要连续不可间 断,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4)手法的轻重,挤按面积的大 小以及操作的时间要适度。
3、功能: 健脾、止泻、清热安神、
止咳化痰
4、临床应用: 小儿疳积、腹泻、呕吐、消
化不良等。
挤压类手法之——拿 法
• 操作方法:(1)三指拿 法适用于颈部(2)五指 拿法适用于肩部。用手虎 口及指面着力,提捏揉慢 放,轻重交替而连续。
(三)掐法
[定义] 用指端(多以拇指)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 皮肤的方法称掐法。
[功能作用] 具有开窍醒脑,提神,解痛,行气通络的作用, 常用于掐人中、合谷穴等急救。
《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之则生痛,而 气血一止,随以揉继之,气血行而经舒也。”
[动作要领]
(一)、沉肩、肘关节屈曲,腕部伸直,虎 口张开拇指指尖关节屈曲约90度或伸直 • (二)、宜垂直用力按压,不能扭动而掐破 皮肤,掌握在4~5次,不宜反复长时间使用。 • (三)、若用于急救则要突然用力,快速掐 取,以患者清醒为度。
• 5、渗透:持续有力的手法,力达肌肉深层,出现酸、沉、胀、 麻疼、放松等得气感。
• 按摩治疗,手法是关键。古人云:“肌处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 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之为手法也”。
二、按压类手法之——按 法
• 操作方法: 包括(1)掌按法(2)指按法(3)屈指 按法(4)肘按法。用力要均匀,速度较慢,力量由 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操作部位不能来回移动。
• 2、持久:手法连续做一段时间,保持力度和动作的连贯性,不 能断断续续。一般手法是2~3秒左右。
• 3、均匀:按摩手法必须均匀而有节奏,平稳而有弹性,速度不 可时快时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移动的幅度不能时疏时密。
• 4、柔和:按摩手法须轻而不浮沉而不滞,灵活而温柔,和缓不 急不躁,切不可生硬粗暴,便不能损伤皮肤和其他组织。
[定义] • 以指端为着力点,直压于穴位或特定部位,使治疗
点产生较强的酸胀痛感,称为点法。 [功能作用]
具有镇静止痛,开通闭塞,解除痉挛等作用。 [动作要领] 点法分拇指点和屈指点两种。拇指点是一手握空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