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

合集下载

番泻叶的作用

番泻叶的作用

番泻叶的作用
番泻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作用主要有促进肠道蠕动,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番泻叶的作用。

首先,番泻叶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

番泻叶中的芸香甙和番泻甙等活性成分可以刺激肠道平滑肌收缩,增加肠蠕动,从而促进粪便的排出。

它可以有效缓解便秘的症状,帮助人们排泄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保持肠道的通畅。

其次,番泻叶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番泻叶中的纤维素可以增加大肠内水分的含量,使粪便柔软而易于排出。

它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便秘症状,减少因便秘而引发的肠道疾病,如痔疮、结肠炎等。

此外,番泻叶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番泻叶中的芸香甙具有良好的消炎和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可以用于治疗风热外感引起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番泻叶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肥胖症的作用。

由于番泻叶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排泄,对于排出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毒素有一定的帮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番泻叶并不能直接减肥,而只能起到辅助减肥的作用,如果长期过量使用番泻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番泻叶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等多种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便秘、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对于维护肠道健康和促进身体排毒具有一定的功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番泻叶时应遵循医嘱或药师的建议,避免过量使用造成不良反应。

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

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

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
番泻叶是一种常用的滋润肠道、帮助排便的草药。

以下是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
1. 按需量取番泻叶:根据个人需要和医生建议,确定所需的番泻叶量。

一般来说,初次使用的剂量应较小,逐渐增加至适合的量。

2. 煮番泻叶茶:将番泻叶用开水浸泡5-10分钟,或放入沸水中煮15-20分钟。

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浸泡或煮沸的时间。

3. 过滤番泻叶:将泡好的番泻叶茶过滤,去除残渣和颗粒。

可用滤纸、茶过滤器或纱布等过滤方法。

4. 饮用番泻叶茶:将过滤后的番泻叶茶倒入杯中,可加入适量的柠檬汁或蜂蜜调味。

慢慢饮用番泻叶茶,不宜一口气喝完。

5. 注意事项:
- 初次使用番泻叶时,建议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如有任何不适症状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 不可超量使用番泻叶,否则可能引起腹泻、腹痛、脱水等问题。

-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应避免使用番泻叶。

- 长期使用番泻叶可能会导致肠道依赖,因此应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 在服用任何草药或草药茶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指导,具体的服用剂量和方法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

因此,最好在使用番泻叶之前先咨询专业的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

番泻叶《中国药典》

番泻叶《中国药典》

江县,年平均气温23.8℃,年雨量484.7mm,引种生长较好。

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或冲积土,土壤微酸性或中性为宜。

栽培技术种子繁殖:一般采用大田直播。

宜2-3月旱季或于10-11月雨季末少雨时播种。

行株距70cm×50cm,播种前一日控小穴浇足水,每穴播5-6粒,覆土2cm,盖草保温。

田间管理苗长高至10cm左右时间苗,带土移植于缺苗穴、保证每穴有壮苗1株,苗期每15d施清水肥1次。

现蕾期施稍浓的腐熟人粪尿,并摘蕾摘心,促进枝叶生长繁茂,提高产量。

留种地不摘蕾,并增施磷钾肥,促进籽粒饱满。

整个生长期,特别是雨后要勤除草、松土,防杂草遮阴和争夺养分,并防止土壤板结。

病虫害防治①立枯病,为害幼苗,在发病前或初期喷1:1:15O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同时注意在旱季播种,施用石灰粉改善土壤pH及加强苗期管理。

②叶斑病,为害叶片,可喷1:l: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1500倍液。

③粉蝶幼虫,为害枝叶,在云南元江地区用“细腰马蜂”天敌防治。

【性状】性状鉴别(1)狭叶番泻叶小叶片多完整平坦。

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6cm,宽0.4-1.5cm;主脉突出,叶端尖突出成棘尖,全缘,基部略不对称,上面黄绿色,下面浅黄绿色,两面均有稀毛茸,下表面主脉突出,羽状网脉。

叶片革质。

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

(2)尖叶番泻叶小叶片呈广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4cm,宽0.7-1.2cm;叶端尖或微凸,全线,叶基不对称,上面浅绿色,下面灰绿色,微有短毛,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

气味同上。

以叶片大、完整、色绿、梗少、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两种叶横切面特征大致相似。

上表皮细胞中常含粘液质;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单细胞非腺毛壁厚,多疣状突起,基部稍弯曲。

叶肉组织为等面型,上下均有1列栅栏细胞;上面栅栏组织通过主脉。

细胞较长,约长150μm,垂周壁较平直;下面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细胞较短,长50-80μm,垂周壁波状弯曲;细胞中可见棕色物。

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

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

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
番泻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通便润肠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日常
生活中。

然而,由于番泻叶的药效较强,若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正确的番泻叶服用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剂型。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番泻叶粉剂、番泻叶胶囊和番泻叶
口服液等剂型供大家选择。

对于需要快速通便的人群,可以选择口服液,效果较为迅速;而对于需要长期调理肠道的人群,可以选择胶囊或粉剂,更加方便携带和储存。

其次,确定适当的剂量。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次服用番泻叶的剂量为3-5克,每日1-2次。

儿童和老年人则应减半使用。

在服用番泻叶时,应先将番泻叶粉末或
胶囊用温水送服,或者将口服液直接饮用,切忌咀嚼,以免影响药效。

再次,注意服药时间。

最佳的服用时间是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内,或者在晚餐
后1-2小时内。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番泻叶的通便作用,避免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最后,注意饮食调理。

在服用番泻叶期间,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
咖啡、酒精等,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同时,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保持肠道通畅。

总之,番泻叶是一种有效的通便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的剂型选择、剂量控制、服药时间和饮食调理。

希望大家在使用番泻叶时,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以达到最佳的通便效果,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祝大家健康快乐!。

番泻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番泻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番泻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番泻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番泻叶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下面将详细介绍。

1. 清热泻火:番泻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排除体内的热毒素,净化血液。

番泻叶泡水喝可以有效缓解口腔溃疡、口臭等问题,还可治疗疮疖、湿疮等皮肤炎症。

2. 通便润肠:番泻叶中的芒硝酸甘油酯具有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可以促进消化道的蠕动和排空,缓解便秘、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长期便秘的人可以每天饮用番泻叶泡水,帮助改善排便情况。

3. 利尿消肿:番泻叶还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减轻水肿症状。

对于患有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的人来说,番泻叶泡水喝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疗效。

4. 减肥瘦身:番泻叶泡水喝对于减肥瘦身有一定的帮助。

番泻叶中的芒硝酸甘油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除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减少身体的负担。

此外,番泻叶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脂肪的分解和燃烧,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

5. 调节血脂:番泻叶泡水喝还可以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

番泻叶中的纤维素可以吸附胆固醇和脂肪,帮助净化血液,降低血脂水平。

长期饮用番泻叶泡水有助于预防和改善高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6. 抗炎抗菌:番泻叶含有多种具有抗炎抗菌作用的活性物质,可以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炎症反应。

饮用番泻叶泡水可以帮助缓解身体内部的炎症,改善各种炎症引起的不适症状。

7. 提神醒脑:番泻叶泡水喝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番泻叶中含有丰富的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加人体的警觉度和注意力。

适量饮用番泻叶泡水可以提高大脑的活力和反应速度,改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8. 抗氧化:番泻叶泡水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番泻叶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防止细胞的氧化损伤,降低患病风险。

长期饮用番泻叶泡水有助于延缓衰老,保护心血管、神经系统的健康。

9. 镇静安神:番泻叶泡水喝还可以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番泻叶中药材

番泻叶中药材

番泻叶,中药名。

为豆科山扁豆属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具有泻下通便的功效。

主治热结便秘,腹水肿胀。

中文名称番泻叶别名旃那叶、泻叶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寒;归大肠经药材分类植物医保类型医保(番泻叶)目录功效作用临床应用加工炮制保存方法药材鉴别功效作用功能泻下通便。

主治1、热结便秘: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泻下导滞,又能清导实热,适用于热结便秘,亦可用于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

2、腹水肿胀:本品能泻下行水消胀,用于腹水肿胀,单味泡服,或与牵牛子、大腹皮同用。

3、临床上以番泻叶小剂量,每日3g,代茶饮,用于中风昏迷者,可通肠腑,缓解症状,以利康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后下;或泡茶;或研末,15-30g。

不良反应1、番泻叶含有对机体作用强烈的成分,蒽苷类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

2、中毒原因多是由于服用量过大或药不对症。

内服量不宜过大,体虚及孕妇忌服。

3、出现中毒症状,可催吐、洗胃,内服鞣酸蛋白或药用炭及蛋清、牛乳等;静脉滴注葡萄糖。

腹痛剧烈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5-1mg,每日3-4次。

中医疗法:生地榆、委陵菜各9g,甘草6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6小时1次,分2次服,连服2-4剂。

禁忌1、中药配伍禁忌: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阿托品等抗胆碱药合用。

3、饮食禁忌:忌食碱性重的面食和点心和辛辣热性食物,如白酒、胡椒、羊肉狗肉等。

不宜与莲子、乌梅、高梁、豇豆等味涩或酸之品同用。

注意事项1、体虚及孕妇忌服。

2、性滑利,具有缓泻作用,慢性肠炎、腹泻者忌服。

3、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久服多用损肾气,加重精关不固和阴茎疲软,故滑精、阳痿者忌久服、多用。

5、青光眼患者忌服。

化学成分狭叶番泻叶和尖叶番泻叶均含番泻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酸葡萄糖苷以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山奈酚、植物甾醇及其苷等。

药理作用番泻叶中含蒽醌衍生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比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

番泻叶

番泻叶
番泻叶原产东非热带近海或岛屿地区,阿拉伯南部、印度西北部及南部、巴基斯坦。广泛种植于印度和巴基 斯坦。中国台湾、广西、云南有引种栽培。番泻叶喜干不喜湿,宜选高燥、排水良好、疏松的砂质壤土栽培。繁 殖方式主要用种子繁殖。
番泻叶具有泻下导滞的作用,是临床中常用的泻药,《饮片新参》中便有记载番泻叶“泄热,利肠腑,通大 便”。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番泻叶还具有抗菌、止血及松弛肌肉、解痉等作用。番泻叶于公元9世纪阿拉伯医生已将 其作药用,近代传入中国,1935年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和《饮片新参》有记载。
4.有人对服用番泻叶的患者102例,于治疗前后作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及心 电图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理化鉴别】 1.粉末遇碱液显红色. 2.粉末作Borntrager氏试验,氨液显红色至紫色.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含量测定】 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药理作用】 番泻叶(5张)1.泻下作用:番泻叶的药效以双蒽酮甙类如番泻甙A作用最强,蒽醌甙次之,游离蒽醌可能经消 化道氧化,故作用较弱;结合型的甙类有保护作用,达大肠时经细菌或酶分解成甙元,刺激大肠,增加张力和蠕 动,并减少水分吸收而致泻(见大黄). 2.抗真菌:25%水浸剂用试管法,对奥杜盎小孢子菌、星形奴卡菌有抑制作用. 3.止血:番泻叶总蒽醌甙20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毛细管有止血作用. 4.毒性:番泻叶甙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
(2)取该品粉末25mg,加水50ml及盐酸2ml,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放冷,加乙醚40ml,振摇提取,分取 醚层,通过无水硫酸钠层脱水,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放冷,加氨试液5ml,溶液显黄色或橙色,置水浴中加 热2分钟后,变为紫红色。
(3)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和水的等量混合溶液3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吸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 溶液。另取香泻叶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醋酸乙酯-正丙醇-水(4:4: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 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喷以20%硝酸溶液,在120℃加热约10分钟,放冷,再喷以5%氢氧化钾的稀乙醇溶液,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 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

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

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番泻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通便润肠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正确的服用方法对于发挥番泻叶的功效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番泻叶的正确服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番泻叶,达到更好的药效。

首先,选择适量的番泻叶。

番泻叶的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服用3-6克左右为宜。

如果是儿童服用,用量应适当减少,具体用量可咨询医生或药师。

其次,番泻叶需要煎煮后服用。

番泻叶可以煎煮后直接饮用,也可以煎煮后加入其他药材一起服用。

煎煮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直至药液呈现黄褐色,有明显的药味即可。

煎煮后的番泻叶药液应及时饮用,不宜存放过久,以免影响药效。

另外,番泻叶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长期连续服用番泻叶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甚至造成依赖性。

因此,在服用番泻叶时,应控制好用药时间和用药周期,不宜过长。

此外,服用番泻叶期间应多饮水。

番泻叶具有通便作用,因此在服用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免出现便秘加重或肠道不适的情况。

最后,服用番泻叶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番泻叶具有通便润肠的功效,如果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服用番泻叶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搭配药物。

总之,正确的番泻叶服用方法对于发挥番泻叶的功效至关重要。

在使用番泻叶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量的番泻叶,并注意煎煮后及时饮用,不宜长期连续服用,期间要多饮水,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番泻叶,达到更好的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药品标准对比名称: 番泻叶英文名: FOLIUM SENNAE中国药典(2010版)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file的干燥小叶。

性状: 狭叶番泻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

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

革质。

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

尖叶番泻呈披针形或长卵形,略卷曲,叶端短尖或微突,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

鉴别:(1)本品粉末淡绿色或黄绿色。

晶纤维多,草酸钙方晶直径12~5μm。

非腺毛单细胞,长100~350μm,直径12~25μm,壁厚,有疣状突起。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薄壁细胞中,直径9~20μm。

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上下表皮均有气孔,主为平轴式,副卫细胞大多为2个,也有3个的。

(2)取本品粉末25mg,加水50ml及盐酸2ml,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放冷,加乙醚40ml,振摇提取,分取醚层,通过无水硫酸钠层脱水,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放冷,加氨试液5ml,溶液显黄色或橙色,置水浴中加热2分钟后,变为紫红色。

(3)TLC法:取本品粉末1g,加稀乙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吸取上清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石油醚(60℃~90℃)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作为供试品试液。

另取番泻叶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乙酸乙酯-正丙醇-水(4:1:3)为展开剂,展开缸预平衡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20%硝酸溶液,在120℃加热约10分钟,放冷,再喷以5%氢氧化钾的稀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杂质不得过6%(附录ⅨA)。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Ⅶ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C18为填充柱;以乙腈-5mmol/L四庚基溴化铵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0)(1→10)(35:65)混合溶液1000ml中,加入四庚基溴化铵2.45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nm;柱温为40℃。

理论板书按番泻苷B峰计算应补低于6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番泻苷A对照品,番泻苷B对照品适量,减压干燥12小时,置棕色量瓶中,加0.1%碳酸氢钠溶液制成每1m含番泻苷A50ug、番泻苷B0.1mg的混合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碳酸氢钠溶液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min(30~40℃),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1%碳酸氢钠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番泻苷A(C42H38O20)和番泻苷B(C42H38O20)的总量,不得少于1.1%。

性味: 甘、苦,寒。

归经: 归大肠经。

功效: 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主治: 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美国药典(第32版)来源: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商品名Alexandria Senna)或Cassia acutifolia Vahl(商品名Tinnevelly Senna)的干燥小叶性状:尖叶番泻呈披针形,叶基不对称,叶柄不对称,叶柄短厚。

长1.5~3.5cm,宽5~10mm,叶端急尖,全缘,易碎,革质,具短而紧贴页面的茸毛。

气味特异狭叶番泻叶面通常完整,叶端急尖,长2~5cm,宽6~15mm,近无茸毛,叶面呈浅黄色到浅橄榄绿色鉴别:粉末,可见导管、管饱、晶纤维、非腺毛、栅栏细胞、海绵状薄壁组织等的碎片;还有表皮细胞碎片中可见气孔。

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及棱晶。

Alexandria Senna粉末中的非腺毛数量远远超过Tinnevelly Senna粉末500mg,加KOH乙醇溶液(1→10)10mL.,煮沸2min,加水10mL稀释,滤过,滴加盐酸酸化,加入乙醚振摇,弃去乙醚层,加6N氨试液5mL,振摇,显橙色至紫红色检查:番泻茎、杆以及其他有机物质番泻茎含量不得过8.0%,番泻杆及其他有机物质不得过2.0%酸不溶性成分不得过3.0%干燥损失 1.0g干的细粉番泻叶2小时:不得过12.0%微生物统计细菌总数不得过105/g,总合并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不得过103/g,革兰阴性菌不得过103/g,应符合不得有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有关规定。

日本药局方(第15版)来源: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Cassia acutifolia Delile(Leguminisae)的小叶性状:呈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1.5~5cm,宽0.5~1.5cm,淡灰黄色至淡灰黄绿色。

全缘,叶端尖,叶基不对称,叶柄短小。

用放大镜观察,叶脉稍隆起,次支叶脉沿叶缘向上,与主支脉合并,下表面近无毛。

气微,味苦。

鉴别:(1)浸渍在10ml乙醚2分钟,加入番泻叶粉0.5克。

加入6N氨试液5ml:水层中产生黄红色。

对浸渍残渣加水10ml,并浸渍2分钟。

过滤,并加6N氨试液5ml:水层中产生黄红色。

(2)取2g番泻叶,加入40ml的四氢呋喃-水混合夜(7:3),振摇30分钟,离心。

取上层清液转移到一个分离器,加氯化钠13g,并振摇30min。

弃去与氯化钠不溶解液层,并加入1 mol/L盐酸调整pH至1.5。

此次转移到另一个分离器,加入30ml的四氢呋喃,振摇10分钟,分离四氢呋喃层,并以此作为样品溶液。

另外,将1mg番泻苷A溶解在1ml 的四氢呋喃-水混合夜(7:3),并以此为标准溶液。

将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在薄层色谱板上展开(3)在显微镜下,石细胞,淀粉粒或草酸钙结晶是不可观察到的。

检查:干燥6小时失重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性成分不得过2.0%含量测定:HPLC测定番泻叶苷A,B含量。

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为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0,1mol/L,10倍稀释)-乙腈(17:8)在每1000mL中加入2.45g的四正丁基溴化铵;检测波长340nm;流速,调节至番泻叶苷A保留时间约为26min。

对照液:番泻叶苷A对照品0.01g,精密称定,用碳酸氢钠(1mL稀释至100mL)溶解定容至20mL,即得原液A。

同法配置番泻叶苷B,得原液B。

吸取原液A 5mL,原液B 10mL,加甲醇至50mL为标准原液。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粉末0.5g,置离心管中,加稀甲醇(7mL甲醇稀释至10mL)25mL,振摇提取30mon,取上清液,沉淀再用10mL稀甲醇提取2次,合并定容至50mL即得。

限度,本品按干燥品计含总番泻苷(番泻苷A及番泻苷B)1.0%以上。

欧洲药典(2002版)来源: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性状:尖叶番泻灰绿色或棕绿色薄、脆的叶子,呈披针形,叶基稍不对称。

长15~40mm,宽5~15mm,两面均有西短毛茸,叶背部可见羽状脉络,略卷曲狭叶番泻棕绿色叶子,呈长披针形,叶基稍不对称。

长20~50mm.,宽7~20mm,两面均有细短毛茸及横或斜的纹理鉴别:A.本品粉末淡绿色或黄绿色。

显微镜下诊断特征:多边形表皮细胞,有气孔,单细胞毛状体,圆形,有疣状突起。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薄壁细胞中。

B.TLC法。

对照:番泻叶对照提取物。

供试液:粉末0.5g,加乙醇和水的等量混合溶液5mL,超声处理30min,离心,吸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硅胶G板;展开剂醋酸乙酯-正丙醇-水-冰醋酸(40:40:30:1);显色,紫外365nm下检视。

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20%硝酸溶液,在120℃加热约10min,放冷,再喷以5%氢氧化钾的稀乙醇(50%)溶液,在日光下检视。

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按Rf值递增的顺序依次为番泻苷B,A,D和C)检查:杂质 植物其他部位不得过3%,外来杂质不得过1%干燥失重 不得过12.0%总灰分 不得过12.0%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5%含量测定:UV法测定番泻苷B。

操作全过程应避光进行。

所用的试剂均须临用前配制。

取本品细粉约0.1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水30ml。

混匀,称定重量,连接冷凝管.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放冷,称定重量,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20ml,置150ml分液漏斗中,加2mol/L盐酸溶液0.1ml,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弃去三氯甲烷层,水层加碳酸氢钠0.1g,振摇3分钟,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10.5%的三氯化铁溶液20ml,摇匀,连接冷凝管,置水浴中,加热20分钟,应保持水浴水面在烧瓶液面之上。

后立即加入盐酸1ml,继续回流20分钟,注意严格控制时间,时时振摇至沉淀完全溶解。

放冷,将混合液移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5ml(须预先洗涤圆底烧瓶),合并醚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5ml。

弃去水层,醚液用干燥滤纸滤过,置100ml棕色量瓶中,滤器用乙醚洗涤,洗液与醚液合并,并加乙醚至刻度。

精密量取醚液10ml,小心蒸发至干(微温),残渣中精密加入0.5%醋酸镁甲醇溶液10ml使溶解,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以甲醇作空白,在515nm波长处立即测定吸光度。

按番泻苷B(C42H38O20)的吸收系数(E 1%/1cm)为240计算,即得。

本品合总番泻苷以番泻苷B(C42H38O20)计,不得少于2.5%。

评述:一、四部药典同基源,均收载两种。

二、中国药典较其他各国药典多了中医的用药理论,收载了传统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其功效,这体现了传统中医药的特色。

三、检查项下,中国药典未做总灰分和酸性不溶性灰分检查;杂质和干燥失重项中国药典与欧洲药典的规定限度不同。

四、中国、欧洲药典有TLC鉴别,中、日、欧洲药典都有测定项,欧洲药典UV法,中国、日本药典为HPL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