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差爆破技术在城市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控制技术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控制技术

地铁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控制技术近年来,城市的地铁建设蓬勃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地铁隧道作为地铁建设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而地铁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控制技术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爆破技术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现状地铁隧道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经历地质勘察、洞口开挖、洞内支护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多个环节。

而爆破技术在地铁隧道施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爆破作为一种土方开挖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地铁隧道的开挖工作。

而现代地铁隧道的施工往往选择爆破技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施工效率:爆破工艺可以一次性开挖出大量土方,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2. 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对地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设计,可以预先确定爆破工艺参数,减少地质灾害风险。

3. 降低工程造价:爆破技术可以减少人工开挖对土方的破坏,节省较多的支护成本。

二、爆破控制技术的关键因素在地铁隧道爆破施工中,爆破控制技术是决定爆破效果和施工安全的关键。

其涉及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

地质勘察对爆破参数的确定非常重要,在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地层的构造、岩性、水文地质等信息,以便科学设计爆破工艺。

2. 爆破参数:爆破参数包括装药量、药包排列方式、装药深度等指标。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爆破参数,以实现最佳的爆破效果。

3. 支护结构:地铁隧道由于存在地下水、岩层变形等不利因素,支护结构的设计对隧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爆破控制技术要针对支护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持久性。

三、地铁隧道爆破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铁隧道爆破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1. 爆破监测技术的应用:通过弱减震雷达、振动监测系统等设备,对爆破地区的振动、位移等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准确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参数,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地铁及爆破施工方法

地铁及爆破施工方法
由于该工法在有水条件的地层中可广泛运用,加之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的地铁区间隧道修建中得到推广,已成功建成许多各具特点的地铁区间隧道,而且在大跨度车站的修筑中有相当的应用。此外,该方法也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过街人行道和城市道路隧道等工程的修筑。
5.顶管法
顶管法是直接在松软土层或富水松软地层中敷设中小型管道的一种施工方法。适用于富水松软地层等特殊地层和地表环境中中小型管道工程的施工。主要由顶进设备、工具管、中继环、工程管、吸泥设备等组成。
当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城市地铁工程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如智利的圣地亚哥新地铁线采用新奥法施工地铁车站,车站位于城市道路下7~9m, 开挖面积230m2,相当于17m(宽)×14m(高);我国自1987 年在北京地铁首次采用新奥法施工复兴门车站及折返线工程,车站跨度达26m。针对我国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条件, 新奥法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又开发了“浅埋暗挖法”这一新方法,与明挖法、盾构法相比较,由于它可以避免明挖法对地表的干扰性,而又较盾构法具有对地层较强的适应性和高度灵活性,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区间隧道、车站、地下过街道、地下停车场等工程,如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采用“群洞”方案修建的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及南京地铁一期工程南京火车站站,断面复杂多变的折返线工程、联络线工程也多采用新奥法。
盾构法施工是以盾构这种施工机械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盾构(shield )是一个既可以支承地层压力又可以在地层中推进的活动钢筒结构。钢筒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和开挖土体的装置,钢筒的中段安装有顶进所需的千斤顶;钢筒的尾部可以拼装预制或现浇隧道衬砌环。盾构每推进一环距离,就在盾尾支护下拼装(或现浇)一环衬砌,并向衬砌环外围的空隙中压注水泥砂浆,以防止隧道及地面下沉。盾构推进的反力由衬砌环承担。盾构施工前应先修建一竖井,在竖井内安装盾构,盾构开挖出的土体由竖井通道送出地面。盾构法施工工艺见下图所示。

爆破于临近地铁超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应用

爆破于临近地铁超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应用

爆破于临近地铁超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应用摘要:城市地铁的建设带动了沿线地区房地产开发的高潮。

在开发过程中,伴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在既有地铁隧道附近或者上方施工,当施工项目遇到下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时,使用传统开挖方式就开始变得难以满足工期要求,延长施工周期,提高项目成本。

本文将重点介绍利用爆破的方式,进行临近地铁超深基坑的较硬岩层地质的土石方开挖作业,从而达到缩短施工周期的目的。

关键词:临近地铁施工;超深基坑;爆破施工;浅孔微差起爆;控制爆破引言在超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在到达中风化岩层后,岩层破除清理为制约工程土方开挖进度的重点难点,传统人工静爆和机械破除方式能保证安全和施工质量要求,但是施工周期长,耗费成本较高。

爆破法具有经济、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爆破不可避免会对周边地层和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工程安全。

【1】为解决该类问题,本文将超深基坑临近地铁控制爆破施工作为重点。

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属于超高层项目,基坑平均开挖深度24m左右,塔楼区域大面开挖深度28米;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预计石方量超过14万m³,开挖石方多为中风化花岗岩,在工期紧、体量大的情况下需采取爆破开挖。

基坑紧邻地铁施工,基坑南侧为正在运营的地铁7号线,八卦岭站厅离基坑支护桩边3米,基坑西侧为正在施工的地铁6号线,目前正在进行区间隧道盾构施工。

二、爆破控制应用在基坑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距地铁30m范围内石方爆破采用人工静力爆破方式,30m外采取小药量+微差起爆方式进行爆破作业,从而减小石方爆破对周边地铁影响。

真正达到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加快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基坑变形控制的目的。

1、静态破碎静态破碎前应根据爆破对象的实际情况(岩石性状、破碎或切割的块度等)确定所需钻孔参数、钻孔分布和爆破程序。

爆破顺序为:钻孔→药量确定→配浆→二次破碎→清理破碎体(1)静态破碎参数选择:钻孔采用Y24凿岩枪。

城市市区隧道微差减震爆破施工工法

城市市区隧道微差减震爆破施工工法

城市市区隧道微差减震爆破施工工法青岛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于天光李宁江辉峰鞠颂1、前言近年来,城市地铁建设的高速发展。

爆破开挖是城市隧道开挖的一种重要手段,微差爆破是在群药包爆破时,以毫秒时间间隔严格按一定顺序先后起爆的爆破技术。

该技术已在降低地震效应、合理利用爆炸能、减少炸药单耗、改善爆破块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施工过程中加入减震孔,能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爆破震速。

进一步的控制爆破产生的飞石的抛掷距离,大大提高隧道开挖的安全性,得到理想的爆破效果。

2、工法特点2.1微差爆破技术能充分利用爆破的能量和岩体的动能,改善爆破效果。

2.2合理的微差延时时间要保证两段(甚至多段)装药爆破后可相互作用,以达到充分利用爆炸能,改善破碎块度,并且最大限度降低地震效应的良好效果。

2.3通过在拱部周边布设减震孔形成隔离带,以及在掏槽眼区增设减震孔。

利用爆破临空面和减震隔离带在爆破时对爆破震动能力的大量吸收及消耗,大大控制了爆破振速,减少了对上部建(构)筑物的扰动,同时在底眼周围加设减震孔,减小对隧道下方构(建)筑物的扰动,维护隧道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一次爆破的装药量,从而确保爆破施工的安全。

3、适用范围适应于各种岩层条件下的隧道台阶爆破施工。

尤其适用于施工环境复杂(附近有居民区、危房、精密仪器设备等对振动要求比较高)的市区地铁隧道。

4、工艺原理由于毫秒系列雷管各段有微小时差,先起爆炸药在岩体中已造成一定的破坏,形成了一定宽的裂隙和附加自由面,为后起爆炸药提供了有利爆破条件。

相邻两炸药间隔时间极短,先起爆的炸药在岩体中产生的应力波尚未消失,后起爆的炸药就爆炸,这样前后两次被爆岩体相互挤压、碰撞产生二次破碎,从而改善破碎效果,降低炸药用量。

通过在拱部周边布设减震孔形成隔离带,以及在掏槽眼区增设减震孔。

利用爆破临空面和减震隔离带在爆破时对爆破震动能力的大量吸收及消耗,大大控制了爆破振速,同时也减少了一次爆破的装药量,减少了对上部建(构)筑物的扰动,通过在底眼周围加设减震孔,减小了对下部构(建)筑物从而确保爆破施工的安全,降低了对拱顶的震动作用,有利于拱顶的稳定和维护工作。

控制爆破技术在大连地铁一号线施工中的应用

控制爆破技术在大连地铁一号线施工中的应用

石礁站 ,线路纵 断呈 “ ”形 。隧道 最大覆 土厚度2 . v 6 m,最小覆 土厚 2 度 1. 6 m。 5 2 地质水文介绍 . 2
爆破设计参 数见表 1 。
表1 爆破设计 参数表 l 进尺1 m ) . 0
炮眼 炮眼数 雷管 炮眼长- 鼋 炮眼装药量 爆破
根 据地 勘报 告 ,本 区间地 质 为剥 蚀残 丘 ,上 覆第 四系人工 素 填 土 ,下伏震旦 系长岭子组全 一 微风 化板岩 ,拱顶 主要为 中风化板 岩 , Ⅳ级 围岩 。边 墙主要为 中风化板岩 ,Ⅳ级 围岩 ,隧底 主要 为中风化 板 岩 ,Ⅳ级 围岩 ,综合 围岩级别为 Ⅳ级 ;地下水 主要 为基 岩裂隙水 ,主 要赋存 于全 一中风化板 岩中 ,水量 一般 ,开挖 时有渗水 、滴水现 象 ,
21 l厂 _
连续 连续
065 连续 7 04 连续 5 22 连续 .5 1f5 连续 ; ?
21 21 . 1∈ . 1g 连续 连续 间隅 间隔
l 1 2 e
3控制爆破技术应用 .
控 制爆破技术是钻 爆法 的一 种 ,即通 过一 定的技术措 施严格 控制 爆 炸能量和爆破 规模 使爆破 的声 响 、震动 、飞石 、倾倒方 向 、破 坏区 域 以及破碎 物的散坍范 围在规定 限度 以内的爆破 方法 ,经常采用 的有 预裂爆破 、光面爆破技 术等 。
施 工 技 术
CoN 赫 S C 重 T oN
控制爆破 技术在 大连地铁 一号线施 工 中的应用
符 关成
中铁 二 十 局 集 团 有 限公 司 西 安 7 0 1 1 0 6
摘 要 :本 文 以 大 连 市 地 铁 一 号 线 一期 工 程 1 7 段 医 大二 院 站 ~黑 石 礁 站 区 间为 例 以控 制 爆 破 技 术作 为 区 间 开挖 技 术 , 确 保施 工 进 度 ; 同 0标 时将施工对临近建构筑物造成的振动影响控制在规 范允许 范围之 内。 关键 词 :控 制 爆破 正 涧 安 全 验 算

微差控制爆破在地铁暗挖施工中的应用

微差控制爆破在地铁暗挖施工中的应用
了通过控制爆破可有效降低振 速。 达到保 护既有 管道的 目 的。
【 关键词 l 微 差; 控制爆破 ; 暗挖
1 工 程概 况
青岛地铁 线李村公 园站 B出人 口处在闹市区 , 紧临居 民楼 、 商 店. 且地表下埋有 多种管道 . 尤其离 高压燃气管道 最近距离只有 5 米 左右, 属于重要保护 目标 , 需严格控制爆破振 动预防塌方 , 确保燃气管 道安全 。 爆破振速要求不大于 l c m / s . 经研究确定 采取微差控制爆破 以 达 到降低振速的 目的。
2 确定允许安全分段 药量
周边采用光面爆破 . 核心采用控制爆破 . 掏槽采 用抛掷爆 破 , 尽可 能减轻对 围岩和周 围构筑物 的扰 动 . 维护围岩 自身 稳定性 . 达 到良好 的装药量也不同 。 的轮廓成形。最大段允许用药量 以允许爆破震动速度来控 制, 由萨道 周边眼参照光面爆破及我公 司过去施工经验来确定 其他各部位 夫斯基公式进行计算 : 炮眼的装药量按下式计算 : Q = R f V / K ) q = k‘ 0‘ 。 L’ A ( —一 次起爆药量 , 齐发爆破取总药量 , 微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药 式 中: g ——单眼装药量 k g ——单耗 k g / m ,
装药集度 q = 0 . 0 3 — 0 . 4 Kg 『 m, 根据经验取 q = 2 0 0 g / m。 将视围岩状况不同适当调整 3 . 5 一次爆 破总装 药量计算 根据公式 Q = k t ( k g ) 确定 。 式中: ——岩石隧道爆破 炸药单耗 k g / m 3 . 根据本工程特 点及 过 去 经 验 取 K= 0 . 7 5 k g / m 3 s 一 开挖断面积 m z I , 一 炮 眼深 度 m p ——次爆破 的总装药量 k g 。 3 . 6 单眼装药量计算 隧道爆破 。 炮眼所在部位不同 . 所起 的作 用不同 . 所以各部位炮眼

大连地铁一号线施工中控制爆破技术简介

大连地铁一号线施工中控制爆破技术简介

大连地铁一号线施工中控制爆破技术简介摘要:本文以大连市地铁一号线为例,以控制爆破技术作为区间开挖技术,确保施工进度;同时将施工对临近建构筑物造成的振动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关键词:大连地铁控制爆破技术1 引言地铁以其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特点,成为我国多个城市建设快速轨道交通的首选。

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因地质的差异而不同,常用的方法有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和混合法等施工方法,上述方法在我国及世界各地的地铁及隧道施工中均有应用,技术成熟。

由于地铁穿越城市区域,施工时需要控制其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因此地铁施工需要选用适合该区域地质的施工方法。

本文介绍了控制爆破技术作为暗挖法在大连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2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大连市地铁一期工程201标段西安路站至交通大学站,起讫里程为DK16+803.63~DK18+130.00,全长1326.37m,曲线段长度为1045m,约占总长度的78%,其中半径为300m曲线段长度703m,半径为450m的曲线段长度342m;平面线路出西安路站后沿南北方向向南,通过半径300m的曲线转入偏东西方向,再通过半径450m的曲线接入黄河路。

纵断面形式呈“V”字形,最大纵坡为25‰,隧道结构最大覆土厚度30.8m,最小覆土厚度14.2m;竖曲线最小半径为3000m,最大半径为5000m。

区间需穿越断层破碎带、大连市发电厂、西部大通道高架桥、大连自来水集团公司等重要建筑群及两次穿越马栏河,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

2.2地质水文介绍根据地勘报告,本区间地质为剥蚀残丘,上覆第四系人工素填土,下伏震旦系长岭子组全~微风化板岩,拱顶主要为中风化板岩,Ⅳ级围岩。

边墙主要为中风化板岩,Ⅳ级围岩,隧底主要为中风化板岩,Ⅳ级围岩,综合围岩级别为Ⅳ级;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全~中风化板岩中,水量一般,开挖时有渗水、滴水现象,丰水期可出现涌水。

3 控制爆破技术应用控制爆破技术是钻爆法的一种,即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爆炸能量和爆破规模使爆破的声响、震动、飞石、倾倒方向、破坏区域以及破碎物的散坍范围在规定限度以内的爆破方法,经常采用的有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技术等。

岩土爆破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岩土爆破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岩土爆破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地铁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为了完成地铁线路的施工,往往需要应用到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岩土爆破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一、岩土爆破技术的概述岩土爆破技术是以能量转化为纯粹的动力形式,利用物质的爆炸波浪传递和剧烈振颤作用,从而使岩土体内矿石和土石爆破破裂,以达到工程建设的目的。

岩土爆破技术通过爆炸波浪传递能量,将岩土体内的松散物料、矿石等进行破碎破裂,从而实现挖掘、炸碎和破土爆破。

它是一种高能源、高效率的爆破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二、岩土爆破在地铁施工中的作用1. 加快施工速度岩土爆破技术能够有效地破坏地下岩土,使施工人员更容易进行挖掘和土石方工程。

相比传统的人工挖掘方式,爆破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节省时间成本。

2. 节约人力物力地铁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使用岩土爆破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挖掘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

同时,爆破技术还可以减少挖掘量,降低土石方工程的投入,从而节约了物力资源。

3. 提高施工质量岩土爆破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破碎和爆炸的范围,避免了挖掘作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比传统的挖掘方式,爆破技术形成的坑面更平整,破碎的岩土体更均匀,可以更好地满足地铁施工对地基的要求,提高施工质量。

4. 减少土壤沉降在地铁施工中,土壤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而岩土爆破技术可以帮助降低土壤沉降的幅度。

爆破作业可以把岩土体的结构松动,使土壤具有较高的变形能力,从而减少地铁施工对土壤的压缩和破坏,减小土壤沉降。

三、岩土爆破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案例1. 上海地铁上海地铁是我国最大的地铁交通网络之一,而岩土爆破技术在上海地铁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上海地铁11号线的施工中,岩土爆破技术被用于隧道开挖和土石方工程。

通过爆破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快速破坏岩土体,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期。

2. 北京地铁北京地铁的发展一直处于快速推进的状态,而岩土爆破技术在北京地铁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 第3期(总第301期)黑龙江交通科技HEILONGJIANGJIAOTONGKEJINo.3,2019(SumNo.301)秒差爆破技术在城市地铁施工中的应用杨秀才(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3)摘 要:城市地铁区间大部份位于城市主城区范围内,在下穿重要建构筑物(河流、城市主次干道、高架桥梁、房屋建筑等)、施工环境复杂的条件下,选择干扰小的施工方案就是重中之重。

就秒差爆破技术在贵阳地铁施工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秒差爆破;城市地铁;施工应用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383(2019)03-0169-03收稿日期:2018-12-17作者简介:杨秀才(1971-),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速铁路、公路、城市地铁施工。

1 工程简介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约34km,设24座车站,从北向南穿过贵阳主城区。

本文以秒差爆破在沙冲路站~望城坡站区间的应用进行分析。

沙冲路站~望城坡站区间为矿山法暗挖隧道区间,全长1867.95m,位于主城南明区,线路出沙冲路站后,沿朝阳洞路向东南方向穿行,由朝阳洞路向南侧转,穿越地势较高山地后进入望城坡站。

全段地表埋深30~70m不等,需下穿既有铁路川黔外绕线、主城区出入重要通道沙冲路、朝阳洞路及新建中环路朝阳洞路高架桥和大量居民区,居民区房屋以砖混为主,建设年代较久。

2 地质概况沙~望区间隧道穿越地段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混凝土路面、杂填土、块石层、硬塑红粘土、基岩,其中基岩为三叠系改茶组砂岩和中统垄头组白云岩。

三叠系改茶组砂岩灰白色,中厚层,节理裂隙发育,岩心破碎,多呈块状,沙状,少量短柱状;三叠系中统垄头组白云岩:肉红色,中厚层,节理裂隙较发育,岩心较破碎,多呈柱状,少量短柱状、块状。

3 沙望区间隧道爆破开挖工艺3.1 原采用台阶法毫秒雷管起爆表1 台阶法毫秒雷管起爆毫秒起爆炮眼分类炮眼数雷管段数炮眼深度炮眼装药量每孔药卷数单孔装药量合计备注个段m卷/孔kg/孔kg掏槽眼81(ms)2.351.512掏槽眼63(ms)2.341.27.2辅助眼95(ms)241.210.8辅助眼117(ms)241.213.2续表1毫秒起爆炮眼分类炮眼数雷管段数炮眼深度炮眼装药量每孔药卷数单孔装药量合计备注个段m卷/孔kg/孔kg辅助眼139(ms)230.911.7周边眼2511(ms)21.750.52513.125底板眼613(ms)241.27.2上台阶17.734m2延米耗药量2.12kg/m3上台阶合计7875.2252.12kg/m3辅助眼33(ms)351.54.5辅助眼45(ms)351.56辅助眼47(ms)351.56周边眼89(ms)32.50.756仰拱511(ms)330.94.5下台阶及仰拱17.734m2延米耗药量0.76kg/m3下台阶合计24270.76kg/m3总计102102.2251.44kg/m3图1 上台阶洞身毫秒起爆炮孔布置图(Ⅳ级围岩)3.2 调整为采用台阶法秒差雷管起爆·961·总第301期黑龙江交通科技第3期表2 台阶法秒差雷管起爆毫秒起爆炮眼分类炮眼数雷管段数炮眼深度炮眼装药量每孔药卷数单孔装药量合计备注个段m卷/孔kg/孔kg掏槽眼811(ms)2.351.512掏槽眼613(ms)2.341.27.2辅助眼92(s)241.210.8辅助眼114(s)241.213.2辅助眼136(s)230.911.7周边眼258(s)21.750.52513.125底眼610(s)241.27.2上台阶17.734m2,延米耗药量2.12kg/m3上台阶合计7875.2252.12kg/m3辅助眼32(s)351.54.5辅助眼44(s)351.56辅助眼46(s)351.56周边眼88(s)32.50.756仰拱510(s)330.94.5下台阶及仰拱17.734m2延米耗量0.76kg/m3下台阶合计24270.76kg/m3总计102102.2251.44kg/m34 爆破振动及成本分析4.1 爆破分析的依据根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要求,对城镇、人员密集区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的爆破施工工程,必须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对爆破施工实施爆破振动检测。

各类建筑物爆破振速检测依据如表3。

表3 各类建筑物爆破振速检测序号保护对象类别安全允许振速/(cm/s)<10Hz10~50Hz50~100Hz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a0.5~1.00.7~1.21.1~1.5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a2.0~2.52.3~2.82.7~3.03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a3.0~4.03.5~4.54.2~5.04一般古建筑与古迹b0.1~0.30.2~0.40.3~0.55水工隧道c7~156交通隧道c10~207矿山巷道c15~308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0.59新浇大体积混凝土d龄期:初凝~3d龄期:3~7d龄期:7~28d2.0~3.03.0~7.07.0~12 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

选取频率时也可参考下列数据:硐室爆破<20Hz;深孔爆破10~60Hz;浅孔爆破40~100Hz。

a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

b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c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埋深、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

d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限值选取。

对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中安全允许振速要求,在当前隧道埋深和地质条件下,采用目前的施工爆破作业方案对地表上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在规范要求的允许范围之内,是安全可控的,才可进行分析对比。

4.2 爆破振动分析爆破检测仪器采用成都中科测控公司生产的TC—4850型智能爆破测震仪及配套接收器。

在炸药起爆前,将检测仪器安装在起爆点的对应里程的线路上方地表,将接收器调平,用锚固剂进行锚固。

安装完成后,将接收器与检测仪用数据线连接好,并点击纪录。

炸药起爆后,需等待检测仪显示此次爆破数据接收完成再将接收器起出,以免数据有误或失效。

(1)毫秒起爆与秒差起爆爆破震动对比表表4 毫秒起爆与秒差起爆爆破震动对比施工日期循环进尺/m围岩级别起爆方式最大振速/(cm/s)备注2014-12-182Ⅳ毫秒1.392014-12-192Ⅳ毫秒1.332014-12-202Ⅳ毫秒1.562014-12-222Ⅳ毫秒1.322014-12-232Ⅳ毫秒1.032014-12-242Ⅳ毫秒1.52014-12-252Ⅳ毫秒0.762014-12-272Ⅳ毫秒1.772014-12-292Ⅳ毫秒1.892014-12-302Ⅳ毫秒1.092015-01-022Ⅳ秒差0.842015-01-042Ⅳ秒差1.472015-01-122Ⅳ秒差0.892015-01-142Ⅳ秒差1.52015-01-142Ⅳ秒差1.352015-01-172Ⅳ秒差0.912015-01-202Ⅳ秒差0.942015-01-232Ⅳ秒差0.432015-01-242Ⅳ秒差0.372015-01-252Ⅳ秒差1.32015-01-272Ⅳ秒差0.752015-01-302Ⅳ秒差1.082015-02-032Ⅳ秒差0.952015-02-032Ⅳ秒差0.42015-03-102Ⅳ秒差0.722015-03-142Ⅳ秒差0.492015-03-142Ⅳ秒差0.192015-03-152Ⅳ秒差0.402015-03-152Ⅳ秒差0.53·071·第3期杨秀才:秒差爆破技术在城市地铁施工中的应用总第301期 (2)毫秒雷管爆破震动监测数据及实测波形图图2 毫秒雷管爆破震动监测数据及实测波形图表5 毫秒雷管爆破震动监测数据爆破位置沙望区间爆破里程YDK27+095.5日期2015.3.31设备编号TC-4850药量14.4kg测试人员王杰最大值1.61cm/s最小值1.30cm/s控制值<2.0cm/s (3)秒差爆破震动监测数据及实测波形图表6 秒差爆破震动监测数据爆破位置沙望区间爆破里程ZDK27+130.5日期2015.5.5设备编号TC-4850药量15.12kg测试人员王杰最大值0.71cm/s最小值0.14cm/s控制值<1.0cm/s 通过对爆破振速统计结果分析:采用毫秒微差起爆,由于多个地震波叠加,地震波波速峰值略高,对地表建筑物影响相对较大;采用秒差雷管起爆,有效的避免多个地震波叠加(起爆后人耳可以听到间隔1~2s的每个段位的爆破声波),从而降低了地震波振速峰值,极大地减少了对地表建筑物的振动影响。

4.2 成本分析由于爆破方案调整是用秒差雷管代替毫秒雷管,装药量未作调整,故只需把每次爆破所需秒差雷管与毫秒雷管成本作比较。

表7 毫秒雷管起爆雷管成本分析表(进尺1.6m)炮眼分类炮眼个数(个)雷管段数雷管数量(发)单价(元)小计(元)备注掏槽眼81(ms)8756掏槽眼63(ms)6742续表7炮眼分类炮眼个数(个)雷管段数雷管数量(发)单价(元)小计(元)备注辅助眼95(ms)9763辅助眼117(ms)11777辅助眼139(ms)13791周边眼2511(ms)257175底眼613(ms)6742辅助眼33(ms)3721辅助眼45(ms)4728辅助眼47(ms)4728周边眼89(ms)8756仰拱511(ms)5735合计102102714表8 秒差雷管起爆雷管成本分析表(进尺1.6m)炮眼分类炮眼个数(个)雷管段数雷管数量(发)单价(元)小计(元)备注掏槽眼811(ms)8756掏槽眼613(ms)6742辅助眼92(s)918162辅助眼114(s)1118198辅助眼136(s)1318234周边眼258(s)2518450底眼610(s)618108辅助眼32(s)31854辅助眼44(s)41872辅助眼46(s)41872周边眼88(s)818144仰拱510(s)51890合计1021021682 由以上成本分析表对比可以得出秒差雷管起爆比毫秒雷管起爆每循环进尺增加费用968.0元(1.6m/循环进尺),折合每开挖1m3约增加成本16元。

5 结束语在该隧道的施工中,前期采用了毫秒雷管起爆方式,虽然监测结果显示振动速率在规程允许范围之内,但对年代久远的地表建筑物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经常发生因房屋开裂、振动较大影响居民休息而产生的阻工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