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戏剧

合集下载

表现主义戏剧名词解释

表现主义戏剧名词解释

表现主义戏剧名词解释
表现主义戏剧是一种戏剧风格和文学运动,强调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体验,以
及观众对戏剧的感知和情感反应。

表现主义戏剧通常通过夸张、扭曲和戏剧性强烈的手法来呈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情感变化,旨在挑战观众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表现主义戏剧的基本概念包括:
1. 表现主义戏剧强调人物内心体验的重要性,认为戏剧应该直接呈现人物
的情感和内心冲突。

2. 表现主义戏剧采用夸张和扭曲的手法,通过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3. 表现主义戏剧强调戏剧性,认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体验应该通过强烈的
冲突和紧张的情节来展现。

4. 表现主义戏剧常常采用非线性叙事,即人物的经历和情节的发展不是按
照线性逻辑来发展的。

5. 表现主义戏剧常常使用象征和隐喻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品包括:
1.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最后一天》(The Day of the Loyalties)和《最后审判》(The Trial of the Century)等。

2.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Hamlet)和《奥赛罗》(Othello)等。

3.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TRAGEdy)等。

4.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天鹅湖》(Pyotr Ilyich Tchaikovsky):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5. 老舍:《茶馆》(The相声茶馆)等。

表现主义戏剧对戏剧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现代戏剧的发展。

表现主义对戏剧文学的影响

表现主义对戏剧文学的影响

表现主义对戏剧文学的影响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重要的艺术流派,在戏剧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表现主义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极度夸张的形象塑造,使其对戏剧文学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本文将从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探讨表现主义对戏剧文学的影响。

首先,表现主义对戏剧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剧本结构、舞台布景和演出形式上。

表现主义的剧本结构通常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序幕和尾声刻意弱化,使得戏剧的叙事关系更为复杂,展示出时间和空间的错乱感。

同时,表现主义强调内心世界的表现,使得戏剧中心理活动和情感冲突成为重要元素,大大拓展了戏剧形式的可能性。

表现主义对舞台布景的要求也更为独特,多采用简化的舞台和道具设计来烘托戏剧的氛围。

此外,表现主义倡导演员表演的过度夸张和动作的高度规范化,使得演出形式呈现出一种朗诵式的特点。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表现主义对戏剧的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戏剧表现方式,呈现出一种更加激烈和冲击性的戏剧视觉效果。

其次,表现主义对戏剧的表现手法影响颇深。

表现主义通过对形象塑造的极度夸张,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折磨。

例如,戏剧《荒木屋》中,主人公的内心纠结、孤独和精神崩溃通过演员的变态肢体语言、怪异面具和变调的声音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表现主义强调情感的直接投射,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迅猛而明显,为观众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更重要的是,表现主义通过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使得戏剧成为了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批判。

例如,著名的表现主义戏剧《地鬼》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并对现实中的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无情地嘲讽和揭示。

表现主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更像是一种社会观察的视角,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呈现点燃了人们的思考火花。

然而,表现主义并非没有局限性。

表现主义作品的视觉冲击性和情感表达的夸张往往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

当观众习惯了表现主义的高亢和夸张后,反而难以感受到其带来的新鲜和冲击。

戏剧流派

戏剧流派

象征主义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的精神之间存有某种互相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宇宙万物作为各种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来加以表现。

象征主义戏剧也基本体现了这种精神。

它们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

表现主义戏剧是一部分左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现实深感不满,并想在精神上将此种情绪表达出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戏剧流派。

他们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

这派剧作家不满于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的表相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言行的模写而表现其“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要求丢弃人的个性而表现其原始性的“永恒的品质”。

在表现派剧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各种人物的潜意识的开掘,并把它“戏剧化”。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派剧作家借用了象征主义戏剧的各种象征手法,同时往往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幻象和梦境的具象化等主观表现方式。

在舞台表演上,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强烈的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未来主义戏剧认为现代生活以其节奏的快速性、紧张性及强烈的竞争性而不同于过去的传统生活,主张戏剧应及时地转而歌颂“机器的文明”、战争的奇妙力量、“速度的魅力”以及一切能像人那样表现出“狂野、悲伤或愉悦”之情的各种“无生命之物”。

由此,他们要求戏剧应随之打破“旧戏剧”那种“冗长、静止的心理分析”结构,而代之以能符合上述现代生活特征的各种新的表现手段,甚至“不管它们是如何违背真实,离奇古怪和反戏剧”。

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未来主义戏剧曾作了大量标新立异的旨在突出各种非理性效果的尝试,如塑造各种非理性的舞台形象,完全不合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短到极点的甚至只有几分钟的戏剧篇幅以及尽其所能地创造种种神秘恐怖的舞台气氛等。

超现实主义戏剧将表现主义戏剧的非理性倾向推到了极限,主张在创作中完全打乱人的常规思维方式,而采取一种所谓的“自动书写方法”。

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一、表现主义戏剧特征1.主观性相比自然主义对现实的再现,表现主义则更加注重把主观的内在感觉和情绪作为创作的主要因素,试图用舞台形象表现心理的、精神的真实,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真实。

即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摆脱强调外部的真实世界,从作家的主观出发,表现人的本质和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灵魂。

这就要突破暂时现象的描绘进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摆脱外界的印象,表现作者的“主观现实”和内在的实质。

因此,表现主义认为艺术是精神而不是观赏,是表现而不是再现。

2.运用变形、肢解、剪辑拼接的方法,破坏戏剧行动与人物性格的整一性与充满情节动作性的自然主义不同,表现主义不求逻辑关系,情节变化突兀,场次、结构随意组接,情节发展荒诞离奇,它仿佛是一首叙事诗,企图以此表现人类的思想,而不是思想所观察的物质世界,所以理解和表现成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它拒绝真实具体的再现客观真实,拒绝被表面的细节真实所牵制。

这是一种意象性的叙述,这种意象性的叙述,不注重叙述戏剧情节,而重在叙述各种复杂的心理情绪和内在意念,它不是运用富于个性化的清晰完整的形象来揭示外在的具体真实,而是通过人物的意象分裂传递内在的精神真实。

3.无个性的、象征符号式的人物。

表现主义戏剧的人物往往是用来表现剧作者主观幻象的活道具表现主义所塑造的人物是类型化的、无个性的、象征符号式的人物,他们不是活生生的个人,而是剧作者用来表现内心意念和矛盾的道具。

人物没有个性,没有具体的名字,他们只不过是某种共性和特征的符号,例如:斯特林堡作品中的“无名氏”,亦或是剧中出现的“人”、“父亲”、“儿子”、“工人”等称谓,借以来加以区别社会的某些特定人群,突出和代表某个总括性的阶级或某种态度的特征。

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歪曲现实形象,把人处于困境时内心的那种不安与骚动,善与恶的搏斗呈现出来,同时把情绪化、多重性、疯狂的人格赤裸裸的表现在舞台上,从而发掘出隐藏在心里的潜意识的真实。

4.将对话压缩、变异,使之变得短促、神秘、费解表现主义中的对话同样也是“蒙太奇”式的,将日常的对话进行压缩、变异,凝练,又重复,有时是散文,有时是叙事独白,完全打断了贯穿的动作,有时只有一两个词,成为“电报式”的语言,有时仅仅是一句惊叹,或是哑剧。

表现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的区别1000字

表现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的区别1000字

表现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的区别1000字表现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是两种不同的戏剧风格,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两种戏剧风格进行探讨和解释。

表现主义戏剧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性的探索,强调戏剧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冲突,通过强烈的色彩、音乐、动作等元素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思想。

表现主义戏剧通常采用现实主义的戏剧手法,注重人物的细节刻画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强调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表现主义戏剧常常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现实主义戏剧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强调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现实主义戏剧通常采用象征主义和隐喻的手法,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

现实主义戏剧中的人物通常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身份的,观众可以通过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来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除了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外,表现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还存在其他的区别。

表现主义戏剧通常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个性化的风格,强调艺术家的个人感受和创作风格。

而现实主义戏剧则更加注重戏剧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强调戏剧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启示。

此外,表现主义戏剧通常需要大量的灯光、音乐、色彩等元素来营造氛围,而现实主义戏剧则更加注重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紧凑性。

综上所述,表现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是两种不同的戏剧风格,它们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表现主义戏剧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性的探索,强调戏剧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冲突,通过强烈的色彩、音乐、动作等元素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思想。

而现实主义戏剧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强调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8()是奥尼尔最有影响力的表现主义剧作。

8()是奥尼尔最有影响力的表现主义剧作。

8()是奥尼尔最有影响力的表现主义剧作。

(最新版)目录1.奥尼尔及其表现主义剧作简介2.《8》剧作的创作背景和主题3.《8》在表现主义戏剧中的地位和影响4.《8》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5.总结正文1.奥尼尔及其表现主义剧作简介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关注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挖掘。

奥尼尔的剧作在美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成功地将表现主义戏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2.《8》剧作的创作背景和主题《8》是奥尼尔于 1920 年创作的一部表现主义戏剧。

该剧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罗杰·卡米歇尔在战争中经历的种种磨难,以及他在战争结束后返回家乡,却发现生活并未恢复平静的故事。

剧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而深刻,展现了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以及战争结束后的余波。

3.《8》在表现主义戏剧中的地位和影响《8》是奥尼尔最有影响力的表现主义剧作之一,被誉为美国表现主义戏剧的奠基之作。

该剧的成功不仅使奥尼尔声誉鹊起,还对后来的美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剧作家受到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风格启发,开始尝试创作类似的作品,推动了美国戏剧的发展。

4.《8》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8》在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上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

首先,该剧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主要表现对象,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

其次,剧中人物的语言具有强烈的象征主义色彩,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传达出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

此外,奥尼尔还运用了舞台布景、灯光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强化了戏剧的表现力。

5.总结总之,《8》是奥尼尔最具影响力的表现主义剧作之一,该剧的成功不仅使奥尼尔声誉鹊起,还对后来的美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剧中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而深刻,展现了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以及战争结束后的余波。

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
在舞台表演上,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 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能强烈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中国在20年代,有些剧作家也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郭沫若就曾赞扬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并创作出一些具 有表现主义倾向的剧本。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表现主义戏剧的主要剧作家及代表作品有瑞典J.A.斯特林堡(1849~1912)及其《去大马士革》(1898)、 《鬼魂奏鸣曲》(1907);德国G.凯泽(1878~1945)的《从清晨到午夜》(1916);E.托勒尔(1893~1939)的 《群众与人》(1921);捷克斯洛伐克 K.恰佩克(1890~1938)的《万能机器人》(1920);美国E.奥尼尔(1888~ 1953)的《毛猿》(1921)、《琼斯皇帝》(1920)等。另外,德国 B.布莱希特(1898~1956)、F.沃尔夫(1888~ 1953)等人的早期剧作也曾深受表现主义戏剧的影响。
主要影响
表现主义戏剧对其后的超现实主义戏剧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它的非理性化倾向,后来被超现实主义戏剧发 挥到了极致。表现主义戏剧作为一个流派,已经衰落了。但是,它对人的灵魂的深入开掘,以及为表现人的灵魂 而运用的各种主观表现方式,都为当代戏剧家所吸收、借鉴,推动了当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
(路海波)
谢谢观看
表现主义戏剧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
01 戏曲简介
0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影响
目录
02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表现主义戏剧(expressionist drama),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19世纪末出现于德国、瑞典,随后波及 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极盛于20世纪初至20年代前后。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有J.A.斯特林堡(1849~1912) 《去大马士革》、《鬼魂奏鸣曲》,德国G.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E.托勒尔的《群众与人》等。

表现主义戏剧创作特点

表现主义戏剧创作特点

表现主义戏剧创作特点
1. 对内心感受的强烈表现:表现主义戏剧强调主观内心感受的表现,主要表现出来的是人物的情绪、感觉、想法和意识活动等个人内心感受和思想状态。

2. 突出符号化手法的运用:表现主义戏剧采用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主题和情感,尤其是对环境和人物心理的象征意义的探索,也是表现主义戏剧的重要特点之一。

3. 夸张和畸化处理:表现主义戏剧常常通过夸大、曲折和畸化的手法来表现个人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与现实生活的细节迥然不同,脱离客观生活的真实性与逻辑性。

4. 反对社会现实的贬损与批判:表现主义戏剧对现实社会进行贬损与批判,认为他们是导致人性扭曲与痛苦的原因之一,反映当时欧洲社会深刻的文化危机。

5. 渴求精神上的解脱:表现主义戏剧主张人们超越现实世界的表面和客观现象,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救赎,代表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文化气息和精神诉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觉即表现
• 1.直觉与表现是一回事,艺术的定义是直觉 ,也是表现。
• 2.直觉充满个性,洋溢情感,“直觉是抒情 的表现”。
• 3.心灵具有特殊性和创造性。
直觉即表现
• 4.诗,充盈着直觉——表现。 • 5.艺术表现四阶段论: • 诸印象; • 表现; • 快感的陪伴; • 由审美事实到物理现象的翻译。
• 1、《毛猿》 • 杨克 • 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派迪
毛猿简介
• 写一个名叫杨克的邮船锅炉工的悲剧人生。是一部用表现 主义手法创作的象征戏,剧中邮船象征现代社会,杨克则 是人的代表,作为锅炉工,他象征着蒸汽时代的人,充满 力量和勇气。但在“白色幽灵”般的米尔德里德小姐面前 ,他感到了自己那种“无名的、深不可测的、赤裸裸的、 无耻的兽性”,他迷惘而愤怒,于是在大街上横冲直撞, 被关进监狱。他去求助于“世界产联”,只得到一顿臭骂 与毒打。他意识到别无选择,只能与毛猿为伍了,于是钻 进动物园的铁笼子,在毛猿的大力拥抱中死去了。
• 《毛猿》是奥尼尔的表现主义代表作。它的副标题是“古代和现代生 活的八场喜剧”,其主题是探索人类归属问题。该剧是根据作家1917 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改编的。全剧共八场,不分幕。剧中主人公扬克是 一艘油轮上的司炉工,他自认是一个超人,他一心一意追求合理的地 位和合法的归属,但残酷的社会使他陷入困境之中。扬克是司炉工中 力气最大、自信心最强的一个,他自认为是这艘油轮的驱动者,不无 自豪地说:“我是终点,我是开始,我一发动,一切都转了。”他看 不起有钱人,把船上那些绅士小姐骂得一钱不值,虽然他的这些话都 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究竟什么意思连他自己也不甚了解。另一方面 ,有钱的绅士小姐则视他为怪物。船上有个资本家的女儿叫米尔德里 德,出于猎奇,异想天开地想到机舱里来看看。当她一走进机舱,看 见扬克的那副模样,害怕得几乎要昏厥过去,好像扬克不是人,而是 一只狰狞的猩猩似的。这使扬克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之中,他不断问自 己“我是毛猿?她为什么要把我看成毛猿,到底谁是毛猿?”扬克百 思不得其解,他发誓要报仇。
表现主义戏剧
一、表现主义
• 1、表现主义: • 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出现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画
坛上和乐坛上,一战前后被引入文学界,在( 诗歌)戏剧、小说领域取得很大发展,后传入 美国。在戏剧领域里,瑞典的斯特林堡是表现 主义的先驱人物,其代表作《到大马士革去》 和《鬼魂奏鸣曲》被认为是欧洲表现主义的最 早戏剧。美国奥尼尔的《琼斯皇》、《毛猿》 等都可以说是主要的代表作家与作品。在小说 方面,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在这一领 域的杰出代表。
• “有什么东西发臭了,是瑞典吧?”;
• “三个月内我三次抓到红桃6”; • “人心就是一摊虚伪的屎。小时候最好,长大越来越糟糕。”
二、斯特林堡
• 1、作家生平与思想 • “新自然主义”
• “..我是真理的呼声,但我的真理是可怕 的,因为在过去,人们称谎言为真理… …。--尼采。
• 2、《到大马士革去》 • 无名氏 • 乞丐、女士、医生和疯人凯撒
蒙 克 ( 挪 威 ) 《 呐 喊 》
• 1893:《呐喊》作者蒙克自叙:一天晚上我 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 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 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 红红的,象血一样给人一种惊悚的震撼。 我突然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 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于是 画下了这幅画,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 我"生命组画"中的《呐喊》:
• 1901年巴黎画展,一组油画题名
• 1911年德国先锋派作家的代名词
• 1914年以后,表现主义一词在艺术界被广 泛运用
• 强调艺术是作家心灵的产物,它来源于一 种想像。
克罗齐
• 克罗齐(1866-1952)、意大利 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和 文学评论家,表现主义文论的 创始人。美学和文论代表作有 :《美学》、《纯直觉和艺术 的抒情性》、《艺术表现的整 体性》、《诗与非诗》、《民 间诗歌与艺术诗歌》、《诗论 》。
• 乞丐!这话一点不错;这个词在我耳边嗡嗡地 响着,使我的脸烧得通红,是耻辱的红、受侮 辱的红、愤怒的红!”他感到现在他成了一个 乞丐,一个被人侮辱的人,一个不准同别人交 往的人,“被人鞭打,脊梁已断,走投无路; 我像一个在夜里出去干坏事的人一样,沿着大 街蹒跚地走回我在被传染上瘟疫的人那里的窝 子。我要把自己关在我的屋子里;这里就是我 的家。”
• 他希望通过这部戏剧“指明这条失去的线 索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至于扬克 的困惑、迷惘,奥尼尔认为是人类普遍存 在的、共有的,那就是人与人的冲突。在 古代,往往表现为人与神的冲突,而今天 它表现为人与他自己、与他自己的过去、 与他所寻找“归属”的企图的冲突。
• 杨克的遭遇反映着人的悲剧:在创造性 劳动中,人失去的同得到的一样多,甚至 更多。人从猿性中挣扎出来,使自己脱离 了动物界,希望成为世界的主人,人无休 止地与大自然,与人本身的局限性斗争, 改造着世界,并改造和完善自身,从初级 智人到帆船时代、蒸汽机时代,但人却越 来越成了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的奴仆,在新 的意义上回到了人的出发点,变成了猿。 作品要表达的正是作者的深沉思考:人从 哪里来,人到哪里去。
• 这个剧本不分幕,只分场,许多场面只是 描写琼斯一个人在森林里的活动,他的紧 张的心情,恐惧的心理,精神恍惚和下意 识的行动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种种幻 象等,都是表现主义的创作特征。剧中用 节奏不断加快的鼓声一步步加紧催促琼斯 在艰难的环境中走向死亡,具有强烈的戏 剧效果。这部剧作还包含着象征主义、浪 漫主义、神秘主义和情节剧的多种特征。 演出时运用复杂的布景、灯光以及蔚为奇 观的服装道具,借以展现创作主题
• 有人对他说,这就是阶级,他应该和米尔德里德小姐代表 的那个阶级进行斗争。于是,他就到大街上去找那些绅士 太太“斗争”,还把一个绅士揍了一顿,结果被警察抓了 起来。警察把扬克关在监狱的铁笼子里,使他成了名副其 实的猩猩。不过,他听同狱的人说,有个叫“世界产联” 的工人组织是专门和有钱人作对的。出狱后,他决心参加 工人组织和资本家斗争。他跑到世界产联第57分会,要求 加入该组织,并向他们表明自己和资本家不共戴天,要把 资本家的企业炸成灰烬。然而,分会的领导人听他这么说 ,竟吓坏了,说他简直是一只没有头脑的猩猩。工厂炸了 ,工人到哪里去上班?于是,他们把扬克轰了出来。现在 ,扬克走投无路了,他不知道怎么办,觉得世界上没有人 理解他、同情他。
• 蒙克《呐喊》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 人,双手捂住耳朵,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 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蒙 克以他超凡的画笔,画出了流动的河水与 天空的形状造成一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 给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 现,它象征着“现代高压”下人们的徬彷 忧惧恐慌情绪。。。
• 每一幅画都无与伦比地强烈地传达着画家的感觉 和情绪,被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 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所要表现的情绪 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这些画具有 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 还可以看见那个“世纪末”的景象,那种迷途的 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 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 量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不加掩饰的忠实表 达,蒙克的画是用整个心灵来创作的。
• 2、表现主义主要特征
• A、注重揭示事物的内在实质,表现人的 主观精神,而不注重对客观世界以及人 物外貌特征的真实描绘。
• “不是落下的石头,而是万有引力定律。” • --乌提茨 • “闭上你的眼睛!” • ---弗里德里希 • B、特别强调使用抽象和象征的艺术手段
• C、现实与非现实相互融合,具有荒诞感 和梦幻感。(为其注重表现本质、灵魂 )
毛猿
• 主要不是真实地、历史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中现 实的阶级斗争和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而是表现 “人同自己命运的斗争”,人在这场斗争中“心 理发展的过程”。作者试图通过扬克同环境的冲 突,表现人类在物质至上的社会中精神失去平衡 ,竭力寻求自己的位置而终究无所归属的永恒状 况。作者也曾断言“人在追求不可企及的东西时 ,他注定是要失败的,但是他的成功是在斗争中 ,在追求中”。实际上,作者企图将扬克写成是 “每一个人”,“他努力寻找他的‘归属’,寻 找使他成为生活结构中的一部分的那条线索—— 我们大家也都在进行同样的努力。”
• 扬克就是你自己也是我自己,他是所有 的人”
• A、资产者-无产者 • B、人的归属与孤独 • 自我觉醒--但抗争无效 • C、回到从前已不可能
• 由于他剧作中所具有的魅力 、热忱与深挚的激情……完 全体现了传统的悲剧概念。
• 古希腊悲剧+弗洛伊德。
• 2、《琼斯皇》
• 《琼斯皇》是一出典型的表现主义戏剧。它描写一个 岛上的黑人首领的悲剧故事。他背叛了自己的种族, 遭到黑人群众的反对,企图穿过一座森林逃走,结果 被追捕者杀死。全剧不分幕,只分场,许多场景只是 描写琼斯在森林中的紧张心情。

• 奥尼尔一生坎坷,因而对蛰居于社会下层 的劳苦大众的悲欢、忧患、追求、失望以 及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有着深切的 了解和体验。奥尼尔不仅对他们的不幸深 为同情和关注,并终生不懈地寻求他们的 理想和归宿。这一切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得 到了形象、真实地表现。美国的剧作家像 他那样把各种劳苦大众形象搬上戏剧舞台 是不多见的。
• 《琼斯皇》写的是黑人题材,但作品主题 主要不在于揭露和抨击种族歧视,也不是 正面描写琼斯暴君如何残酷地戕害和掠夺 人民以及人民的斗争场面。而是通过琼斯 的仓皇逃窜的经过,着意表现他在当地人 民的追捕下,只身逃到原始森林后的恐惧 、惊慌、悔恨、绝望的复杂情绪和心理状 态的变化。
• 《琼斯皇》(1920)是奥尼尔第一个表现主义名剧, 手法新颖,轰动世界剧坛。剧本故事写刚果黑人琼斯 被当作奴隶卖到美国,在火车上当了十年差役,在一 次赌搏中杀死了黑人差役泽夫,被捕入狱,在做苦工 时又杀死了白人看守,逃离美国,流落到大西洋的一 个小岛上,岛上有一个英国商人叫施密塞,专靠欺诈 当地土人为生,他请琼斯入伙,当他副手,但琼斯是 黑人,又比他干练,施密塞反而成了他的副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