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

合集下载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页岩气是指天然气在页岩中的贮藏和产生,其主要特征是气体很少能够在页岩之间自由流动,因此获取这种气体的难度很大。

页岩保水性强的特点也就导致气体无法通过孔隙流动,所以气体往往是依靠页岩的裂缝、微裂缝和孔隙发生逸散或渗流传递的。

页岩气的形成是由万年前的有机物质不断受到地质作用变质后,产生了生、稠、烃化和煤化等过程,最终形成了页岩气的储集条件。

页岩中含量较高的有机质是形成页岩气的关键。

在地质构造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页岩成为天然气的储库,因此只有具有丰富有机质含量、适度成熟度和良好储集条件的页岩才能成为合适的页岩气资源。

在地质勘探领域中,对于页岩气的选区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选区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构造:页岩气资源的勘探需要考虑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远离活跃的地震带和断裂带,以及地质建造单元和构造拼合位置等因素。

2、地层分析:地层分析主要包括岩性、厚度、埋深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地层分析,可以评估页岩气所在地区的储量和生产能力。

3、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页岩气的主要成分,对有机质含量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对页岩气地质特征做出深入了解,从而更好的评估区域的资源潜力以及矿业价值。

4、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对地下介质进行物理测量的一种勘探方式。

通过测量物理参数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质构造的特征以及评估页岩气的储量和分布情况。

5、地球化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是获取有关地质过程和地质环境等方面信息的重要方法。

地球化学分析可以对不同岩石以及不同地质单元内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评估,通过多参数综合评价,从而更精确的评估页岩气资源潜力。

总之,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研究需要围绕地质特征、地理位置、产状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全面了解页岩气所处的地质环境,为其勘探和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四川盆地下侏罗统陆相页岩气地质选区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四川盆地下侏罗统陆相页岩气地质选区

页岩气 的评 价标 准 ;鉴于我 国缺 少针对 陆相 页岩 气 的完善评 价 体系 ,因此参考 海相 页岩 气评 价标 准 同时 结合 陆相 页岩气 自身特 点 ,选取适 当的评价 因素 进行 综合评 价 ,对 页岩气 勘探 开发 具有 重要 意义 。下 面 笔者 以 四川 盆地下 侏 罗统页 岩气 为例 进行评 价分 析 。 I
结合 下侏 罗 统 陆相 页岩 气成 藏 特 点 , 筛 选 有 机 碳 含 量 、 成 熟 度 等 7项 指 标 作 为 地 质 选 区 评 价 因 素 , 通 过 建 立 模 糊 综 合 评 判 模 型 对 四川 盆 地 下 侏 罗 统 陆 相 页 岩 气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 结 果 表 明 阆 中一 昌地 区下 侏 罗 统 平 页 岩 气具 有较 好 的勘 探 潜 力 。
黑色 页岩 非 常发 育 ,具 有 分 布 广 、有 机 碳 丰 度 高 等 特 点 ,具 备 页岩 气 成 藏 的 基 本 地 质 条 件 。 由于 我 国 页
岩 气 工 业 尚处 千初 期 阶段 ,还 未 建 立 完 善 的 页岩 气 评 价 体 系 ,在 参 考 北 美 海 相 页 岩 为一套 深水一 深水 湖相 沉积 ,盆地 边缘 以浅 湖 相泥 质 岩 、砂 岩 、泥 灰岩 沉 积 为 主 ,向 盆地 中心过 渡 为 半
黑 色页 岩 、介 壳灰 岩 、砂岩 建造 。黑 色泥质 页 岩发 育广 ,厚 度 较 大 ,是 页岩 气 的主要 储 集 层 “ 。通 过 ] 对 盆地 内 暗色泥 页岩厚 度进 行统计 ,结果表 明 :川 东 较 川 西 暗色 泥 页岩 厚 度 大 ,在川 东 北部 达 到 最 大 , I 阆 中~ 昌一带 和元 坝地 区厚 度均 大于 1 0 平 5 m;在川东 南 和 川 南存 在两 个 暗 色 泥岩 相 对发 育 区 ,在 江 北一 I 长 寿一 带 ,泥页 岩厚度 8 ~ 1 0 0 2 m。涪 陵及周 边一 带 ,泥页 岩厚 度在 1 0 1 0 5 ( 1 。 O ~ 5 m[ 图 )

安徽陆相页岩气富集条件--以来安-天长地区中新生代为例

安徽陆相页岩气富集条件--以来安-天长地区中新生代为例

安徽陆相页岩气富集条件--以来安-天长地区中新生代为例俞显忠;赵志义;张文永;朱文伟;胡广青;窦新钊【摘要】通过对来安-天长地区中新生代陆相油气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等资料的分析,结合该区的沉积演化特征,得出区内中新生界白垩系葛村组、泰州组、古近系阜宁组、戴南组暗色泥页岩主要为陆相沉积,形成于半深水至深水湖及滨海沉积环境,累计厚度>400m,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勘查前景较好。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mid-Cenozoic terrestrial oil and gas geology, geochemistry and geophysics data on the Lai’an-Tianchang area, combined with sedimentary evolution features of the are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ark muddy shale in the mid-Cenozoic Cretaceous Gecun Formation, Taizhou Formation, Paleogene Funing Formation and Dainan Formation is mainly terrestrial deposit formed in semi-deep to deep lake and seashor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totaling over 400m in thickness, of which the organic matter is ofⅠ-Ⅱ1 type, with moder ate degree of thermal evolution, better conditions for shale gas enrichment andreservation, and good prospect for exploration.【期刊名称】《安徽地质》【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260-262)【关键词】页岩气;富集条件;陆相沉积;中新生代;来安-天长;安徽【作者】俞显忠;赵志义;张文永;朱文伟;胡广青;窦新钊【作者单位】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20 引言近年来,由于北美页岩气商业开发获得了巨大成功,我国也掀起了页岩气研究的热潮。

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

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

ICSDB陕西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Geological regional selection standard of continental shale ga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地质选区参数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页岩气选区程序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选区结果提交 (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能源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香增、张丽霞、姜呈馥、孙建博、郭超。

本标准首次发布。

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陆相页岩气选区的的有利区划分、参数确定、选区标准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目前技术条件下,陆相页岩气的战略选区工作。

其它类似盆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页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它储存在页岩中,需要通过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开采。

随着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页岩气的开采和利用成为了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话题。

了解页岩气地质特征并对潜在的页岩气选区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页岩气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页岩的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性、含气量以及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等方面。

页岩的岩性特征对于页岩气的储层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页岩的岩性应该具有较高含量的有机质,这样才能在压裂作业后释放出大量的天然气。

页岩的孔隙结构也对页岩气储层的渗透性有着重要影响,通常来说,孔隙度越大,渗透性越好,对于页岩气的开采也更为有利。

页岩中的天然气含量也是评价页岩气潜力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来说,含气量越高,页岩气的潜力就越大。

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对于页岩气的分布和聚集也有重要影响,对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确定页岩气的分布规律和选区范围。

在对页岩气选区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地质特征,并利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化验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潜在的页岩气选区。

可以通过地质调查和取芯分析等手段,获取页岩岩性和孔隙结构等信息,从而初步确定页岩气的潜力。

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获取页岩气储层的地质构造和含气量等信息,进一步确定页岩气选区的范围。

可以利用化验分析技术获取页岩气储层的气体组成和含气量等信息,对选区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有利于页岩气开采的区域。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是页岩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对页岩气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对选区的评价,可以为页岩气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随着页岩气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开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页岩气将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标准探讨_以延长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例_曾秋楠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标准探讨_以延长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例_曾秋楠

新疆地质XINJIANGGEOLOGY2015年9月Sep.2015第33卷第3期Vol.33No.3中图分类号:P618.13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845(2015)03-409-06收稿日期:2014-05-29;修订日期:2014-10-20;作者E-mai l:qiunanzeng@ 第一作者简介:曾秋楠(1988-),女,北京人,实习研究员,2013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储层研究工作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标准探讨——以延长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例曾秋楠1,周新桂1,于炳松2,冯子齐2,苗淼1(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29;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29)摘要:页岩气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目前我国陆相页岩气储层尚无评价标准和规范。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长9段内富有机质页岩为例,通过有机碳含量、R o 、X 射线衍射粘土矿物及全岩分析、页岩等温吸附测试、岩石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等一系列测试,总结陆相页岩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陆相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方案和标准。

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对陆相页岩气储层作出定义,指出泥页岩中所含夹层及夹层所占比例是定义页岩气储层关键,选取储层厚度、夹层比、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脆性矿物含量及页岩孔隙度等作为储层评价主要参数,结合研究区陆相页岩测试数据,给出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标准,认为依据上述6个因素,可将陆相页岩气储层分为3类,其中I 类储层应满足储层厚度大于30m 、TOC 大于2%、R o 在1%~3%、夹层比大于20%,或夹层比小于30%,但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大于60%、孔隙度大于2%条件。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储层评价标准;页岩气;富有机质页岩;陆相;延长组页岩气赋存于低孔、低渗的富有机质暗色页岩中,具典型“自生自储”特点,储层低孔、低渗特征明显,除赋存在裂缝中的游离相天然气外,吸附于岩石颗粒表面的吸附气占较大比重[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陆相页岩油气选区评价关键参数值的确定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陆相页岩油气选区评价关键参数值的确定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陆相页岩油气选区评价关键参数值的确定彭艳霞;郭少斌【期刊名称】《资源与产业》【年(卷),期】2017(19)4【摘要】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侏罗系延安组低成熟页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和岩石热解实验,分析岩石热成熟度(R_o)与生烃率及热解烃率(S_2)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热解烃量与生烃量的关系。

研究表明,陆相低成熟页岩气态烃产率随R_o的升高呈线性增加,液态烃产率随R_o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

产烃率随R_o的上升呈指数增加,热解烃率随R_o上升呈指数减少。

热解烃率与产烃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负相关,产烃率在热解烃率下降的过程中呈线性增加。

陆相页岩生烃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游离烃释放及初期热降解的未成熟阶段、热降解-热裂解的成熟阶段和热裂解的过成熟阶段。

根据生烃模拟中气态烃增长率和液态烃产率突增,以及第一个生烃高峰时所对应的R_o值,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侏罗系延安组陆相页岩油气有利区和目标区的关键参数R_o和TOC的下限。

【总页数】5页(P13-17)【作者】彭艳霞;郭少斌【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6;P618.13【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页岩孔隙类型划分方案及其油气地质意义2.陆相页岩油气地层油气相态的确定方法初探——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为例3.基于原位转化/改质技术的陆相页岩选区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页岩为例4.陆相与过渡相煤系页岩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延安组与太原组为例5.XRF元素录井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识别评价中的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页岩气是指将天然气储存在页岩中,通过水力压裂等方式释放并开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

由于具有储量丰富、开采难度大、环保压力较高等特点,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从地质特征和选区评价两方面介绍页岩气开采的基础知识。

页岩气的留存和释放主要取决于页岩岩性、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厚度、有机质含量、成熟度和构造地质条件等因素。

(一)岩性页岩是一种沉积岩石,其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

页岩具有致密的结构,孔隙度很低,很少有自然裂缝或洞穴,所以传统的储层类型分类带不适用于页岩。

(二)孔隙度页岩的孔隙度很低,一般在1%以下,而且孔隙主要是纳米级孔隙和微孔隙,这些孔隙含量很低,无法利用传统石油勘探工具检测。

(三)孔隙连通性孔隙连通性是指岩层中各种孔隙之间的联通情况。

对于页岩来说,孔隙连通性很差,很难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储层。

(四)厚度页岩的厚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厚层页岩有更好的存储和释放条件。

(五)有机质含量页岩的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页岩气形成和释放的重要因素。

有机质主要来自沉积物中的有机残骸和有机质合成。

页岩中的有机质主要为干酪根,它随着页岩成熟程度的提高,逐渐分解释放出天然气。

在评价页岩气开采潜力时,需要注意评估其有机质含量和成熟度。

(六)成熟度成熟度是指有机质经过热压作用后产生的热解气的数量,也就是岩石中腐殖质的热解程度。

成熟度一般通过反射率、有机质类型和含量等指标来判断。

在成熟度较高的页岩中,可以形成较多的烃类物质,从而产生较高的页岩气含量。

(七)构造地质条件构造地质条件包括构造类型、断裂和褶皱等因素。

底部比较平坦的凸起或构造陷落情况比较复杂的地区容易形成较好的页岩气储层。

页岩气选区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面观测数据以及开采技术等因素。

通过评价岩性、厚度、有机质含量和成熟度等因素,确定页岩气形成和储存的基本条件。

同时,通过地质构造分析确定适合开采的地质构造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DB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
Geological regional selection standard of continental shale ga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地质选区参数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页岩气选区程序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选区结果提交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能源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香增、张丽霞、姜呈馥、孙建博、郭超。

本标准首次发布。

陆相页岩气选区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相页岩气选区的的有利区划分、参数确定、选区标准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目前技术条件下,陆相页岩气的战略选区工作。

其它类似盆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 6021-94 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规范
3 总则
页岩气选区的任务是提交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块,应当遵循科学的选区程序,应当以陆相页岩气生产需求为准则,符合陆相页岩气基本地质特征,具备实用性和先进性。

4 术语和定义
4.1 页岩气远景区
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优选出的具备规模性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的潜力区域。

4.2 页岩气有利区
主要依据页岩分布、评价参数、页岩气显示以及少量含气性参数优选出来、经过进一步钻探能够或可能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的区域。

4.3 页岩气目标区
在页岩气有利区内,主要依据页岩发育规模、深度、地球化学指标和含气量等参数确定,在自然条件或经过储层改造后能够具有页岩气商业开发价值的区域。

5 地质选区参数确定
根据陆相页岩气地质特点和影响因素,筛选出7项地质选区参数,研究每个参数对页岩含气的影响规律,类比国外页岩气评价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出陆相页岩气参数确定的下限,页岩气的地质选区工作应紧紧围绕这7项参数展开评价。

5.1 埋深
延长探区页岩气产层一般埋深小于3000米,考虑到开发技术和保存条件,有利富集区埋藏深度以1000-3000m合适,但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大于3000m以上可以作为资源潜力区。

5.2 页岩厚度
作为页岩气生成和赋存的主体,一定的含气泥页岩厚度是形成页岩气富集区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页岩气资源丰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陆相页岩层沉积范围广,厚度大,考虑到后期压裂要求,页岩层单层厚度应该大于30m。

5.3 有机碳含量
页岩有机碳含量一般应大于1%。

5.4 有机质成熟度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陆相地层而言,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型和Ⅲ型,亦可生气。

Ro不小于0.5%。

5.5 脆性矿物含量
硅质含量影响页岩的脆性及裂缝发育,对页岩气层的识别和商业化开采十分重要。

石英、长石、碳酸盐岩等矿物统称为脆性矿物,一般以其含量作为评价参数。

页岩脆性矿物含量应大于35%。

5.6 含气量
含气量是页岩评价选区的最重要的参数,页岩气含气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页岩含气量应大于1m3/t。

5.7 资源储量丰度
资源储量丰度是衡量页岩气平面上含气量密度大小的参数。

资源储量丰度应大于1×108m3/km2。

6 页岩气选区程序及标准
依据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资源特点,将页岩气分布区划为远景区、有利区和目标区三级。

每级选用不同的参数指标加以约束,通过指标比对,优选有利区块。

延长探区页岩气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为陆相沉积背景。

本标准制定以延长探区页岩气地质特征为依据,以美国已商业性开采页岩的基本参数、我国不同类型页岩气的实际地质参数、统计规律及我国气源岩分级标准等为参考,结合近年来延长石油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的页岩气勘探实践,经相关专家多次研讨,初步提出陆相页岩气的有利区优选标准和方法(表1-表3)。

6.1 远景区优选
选区基础:从整体出发,以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了解区域构造、沉积及地层发育背景,查明含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的区域地质条件,初步分析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对评价区域进行以定性-半定量为主的早期评价。

选区方法:基于沉积环境、地层、构造等研究,采用类比、叠加、综合等技术,选择具有页岩气发育条件的区域,即远景区(表1)。

表1 陆相页岩气远景区优选参考标准
6.2 有利区优选
选区基础:结合泥页岩空间分布,在进行了地质条件调查并具备了地震资料、钻井(含参数浅井)以及实验测试等资料,掌握了页岩沉积相特点、构造模式、页岩地化指标及储集特征等参数基础上,依据页岩发育规律、空间分布及含气量等关键参数在远景区内进一步优选出的有利区域。

选区方法:基于页岩分布、地化特征及含气性等研究,采用多因素叠加、综合地质评价、地质类比等多种方法,开展页岩气有利区优选及资源量评价(表2)。

表2 陆相页岩气有利区优选参考标准
6.3 目标区优选
选区基础:基本掌握页岩空间展布、地化特征、储层物性、裂缝发育、实验测试、含气量及开发基础等参数,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实施,并已产出了良好的页岩气流。

选区方法:基于页岩空间分布、含气量及钻井资料研究,采用地质类比、多因素叠加及综合地质分析技术优选能够获得工业气流或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地区(表3)。

表3 陆相页岩气目标区优选参考标准
7 选区结果提交
在页岩形成的地质背景、类型特征及页岩气发育条件研究基础上,按照页岩层系的面积、厚度、埋深、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含气量及资源储量丰度等特点,依据选区标准,主要采用多因素叠合和综合分析法进行选区。

要求提交优选出的各个有利区的坐标、面积、含气页岩层系、构造位置、地理位置及资源储量丰度等信息,填写表4。

表4 有利区信息统计表
填表人:校对人:审核人:填表时间:
根据地质条件、可信度等不同,可对优选的有利区进行进一步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