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教案-11 发动机点火线圈及火花塞检测
汽车火花塞检测与故障排除

任务拓展
课后
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 工作页
微课视频
专用设备
教学 资源
教学课件
明确任务 制定计划 获取资讯 任务实施 任务总结 任务拓展
创设情境
本学习任务源于一个真实的汽车故障项目。 一台带有故障的轿车进厂维修,车辆
表现出发动机运转发抖严重,学生通过观 察发动机运转状况并观察仪表盘发动机故 障指示灯是否亮起。老师穿针引线,让学 生记录故障现象,再提示学生对点火系统 进行检查。
3 教学过程 4 教学反思 5
经
◆引领学生“在做中学”
验
本节课我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通过集体探究的方式学习
体
火花塞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用任务表指引学生完成维修任
会
务,从而实现了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的教学理念,体现了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协
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改
◆本节课仍然是大班教学,学生的基础状况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
明确任务 制定计划 获取资讯 任务实施 任务总结 任务拓展 5S操作流程,完美收官
明确任务 制定计划 获取资讯 任务实施 任务总结 任务拓展
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对本节课完成的效果进行“自 我评价”
通过填写工作日志,记录总结学 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和能 力。
明确任务 制定计划 获取资讯 任务实施 任务总结 任务拓展 评价反馈,巩固内化
明确任务 制定计划 获取资讯 任务实施 任务总结 任务拓展 实施计划,完成工作
拆卸火花塞
跳火实验
明确任务 制定计划 获取资讯 任务实施 任务总结 任务拓展 实施计划,完成工作
分组协作 自主探究
明确任务 制定计划 获取资讯 任务实施 任务总结 任务拓展 根据手册,制定计划,任务分解
汽车电器教案11-点火系统故障诊断

排除方法:检查、紧固、更换导线,更换,更换,清洁或更换,修理加强搭铁,修理,调整,更换,修理或更换,调整,更换,更换,更换,更换,清洁或更换热特性适当的火花塞,调整,更换,调整后重新对点火正时,重新配线。
2.发动机运转不稳定
故障部位:点火正时,火花塞,高压导线。
故障原因:点火正时调整不当,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故障,分电器轴松旷、断电器凸轮磨损不均,个别缸火花塞绝缘损坏或积炭,个别分缸线损坏、漏电。
工 作
任 务
情 景
描 述
教师讲授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讲授点火系统故障维修方法
学生分组实操训练
教 学
容
概 要
(1)发动机不能起动
(2)发动机运转不稳定
(3)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加速不良
(4) 个别缸不点火
(5)点火时间不当
教 学
反 思
该课上得比较成功,体现在课堂气氛较好,同学们能掌握学习的目标内容,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学习到发动机不能起动、发动机运转不稳定与维护与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大、加速不良等。
4 洗车时,应尽量避免将水溅到点火电子组件和分电器内。
5 发动机运转时,不可拆去蓄电池连接线,或用刮火的方法检查发电机的发电情况,以免产生瞬间过高电压而损坏点火电子组件。
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案

工具设备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保持工具设备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锈 蚀。
使用工具设备前需检查其完好性和安全 性,确保不会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
定期对工具设备进行润滑和保养,保证 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专用维修设备,需按照厂家要求进 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检测精度和 使用效果。
04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如压力不足、泄漏、执行元件失灵 等,原因可能与油液污染、密封件 损坏、气路堵塞等有关。
传感器与仪表故障
表现为指示不准确、无显示或误动 作等,原因可能涉及传感器损坏、 线路接触不良、干扰等。
03
维修工具与设备使用
常用维修工具介绍及使用技巧
01
螺丝刀
用于紧固或拆卸螺丝,使用时 需选择合适规格,注意用力均 匀,避免滑丝或损坏螺丝头。
维修工具与设备使用
介绍常用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 及注意事项。
维修安全与防护知识
强调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如断电操 作、防护用品佩戴等。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
01
学员可分享自己在故障诊断和维修过程中的经验、 技巧以及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02
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学员之间的经验共享和学习借 鉴,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案
汇报时间:2024-01-25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故障诊断基础知识 • 维修工具与设备使用 •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 实践操作指导与示范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故障诊断 与维修技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 泛,培养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对于行 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点火系统火花塞故障排查与更换技巧

点火系统火花塞故障排查与更换技巧点火系统火花塞是发动机正常燃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引发混合气体的燃烧,保证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然而,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火花塞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或者运转不稳定。
本文将介绍点火系统火花塞故障的排查及更换技巧。
一、故障排查1. 观察火花塞外观首先,打开发动机盖,观察火花塞的外观情况。
正常的火花塞应该有一定的间隙,电极上没有明显的腐蚀或污染。
如果火花塞电极被油污或碳层覆盖,可能会导致点火能力下降。
2. 检查火花塞线圈将点火线圈插头拔下,并使用万用表进行测试。
正常情况下,测试结果应该在一定的电阻范围内,若超出范围则说明点火线圈存在故障。
3. 检查点火系统是否有电火花将火花塞调整至合适位置,使用电源连接到火花塞片上。
启动发动机,观察是否有明亮的电火花。
如无电火花产生,可能是点火线路有问题,需要检查线路是否接触良好。
4. 检查火花塞的电极间隙采用游标卡尺来测量火花塞电极间的间隙。
根据发动机的具体型号和厂家要求,确定合适的电极间隙数值。
若电极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点火系统出现故障。
5. 测量火花塞电阻值使用万用表来测试火花塞的电阻值。
正常情况下,电阻值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若超出范围则说明火花塞电极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二、火花塞更换技巧1. 车辆停稳在进行火花塞更换前,确保车辆停稳并处于安全状态。
关闭发动机,并取下发动机盖。
2. 拆卸火花塞线圈使用火花塞拔取器,轻轻地旋转并拆卸火花塞线圈。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线圈。
3. 清洁火花塞孔使用压缩空气吹扫火花塞孔,将其中的杂质清除干净。
确保火花塞孔中没有灰尘或其余物体。
4. 安装新的火花塞将新的火花塞沾上少量机油,然后轻轻地插入到火花塞孔中。
使用手工工具逆时针旋转,锁定火花塞。
5. 安装火花塞线圈将火花塞线圈重新安装到火花塞头上。
确保线圈连接牢固,没有松动。
6. 重复以上步骤根据发动机的具体情况,重复以上步骤,逐个更换其他的火花塞。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教案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教案教案: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汽车发动机故障的常见症状和故障诊断方法;3.学会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
二、教学内容: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1.1发动机的基本构造:缸体、曲轴、连杆、活塞等部件;1.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循环,进气、压缩、爆炸、排气四个阶段。
2.汽车发动机故障的常见症状和故障诊断方法2.1发动机无法启动:检查点火系统、燃料系统和机械部分;2.2发动机启动后抖动或不稳定:检查点火系统、燃料系统和进气系统;2.3发动机缺乏动力:检查点火系统、燃料系统和排气系统;2.4发动机异响:检查曲轴、连杆、活塞等部件。
3.汽车发动机故障的排除和维修3.1点火系统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检查点火线圈、点火塞和点火线等部件;3.2燃料系统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检查燃油泵、喷油嘴和燃油滤清器等部件;3.3进气系统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检查进气门、进气管和节气门等部件;3.4排气系统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检查排气门、排气管和消声器等部件;3.5机械部分故障的排除和维修:检查缸体、曲轴和连杆等部件。
三、教学过程:1.写板引入,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分组小组讨论,总结汽车发动机故障的常见症状和故障诊断方法;3.设计小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故障症状进行故障诊断;4.分组展示并讨论实践活动的结果,提出排除和维修方案;5.结合实例,演示如何排除和维修常见的发动机故障;6.设置小组练习环节,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故障情景进行排除和维修;7.拓展内容,介绍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预防和日常维护知识;8.总结课程内容,布置作业并进行互评。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写板引入,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实践法:通过设计小组实践活动和练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维修课件 任务1 点火线圈与火花塞检修

二极管分配高压电式 利用二极管分配高压电的双缸同时点火电路原理
如图5-13所示。点火线圈由两个初级绕组和一个次级 绕组构成,次级绕组的两端通过4只高压二极管与火 花塞构成回路。点火控制器中的两只功率三极管分别 控制一个初级绕组,两只功率三极管由电控单元ECU 按点火顺序交替控制其导通与截止。
图5-10 怠速稳定性修正
13 知 识 准 备 三、微机控制非独立点火系统的控制过程
2.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③喷油量修正
在喷油量减少时,混合气变稀,发动机转速 相应降低,为了提高怠速的稳定性,点火提前角 应适当的增加;反之点火提前角应适当的减小, 如图5-11所示。
图5-11点火提前角随喷油量的变化关系
微机控制的点火提前角 起动时初始点火提前角
起动时初始点火提前角 起动后基本点火提前角 修正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起动过程中,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或空气流量计信号不稳定, ECU无法正确计算点火提前角,一般将点火时刻固定在设定的初始点火提前角。
起动后点火提前角
起动后点火提前角由基本点火提前角和修正角(或修正系数)组成。
储器中查询出相应工况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如 图5-16所示,点火模块各端子连线如下。
图5-16 迈腾1.8T汽车发动机独立点火系统电路图
13 知 识 准 备 二、微机控制非独立点火系统的控制过程
2)微机控制独立点火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1端子:点火控制模块搭铁端; 2端子:点火线圈搭铁端; 3端子:点火开关打开时,电源为点火控制器提
13 知 识 准 备 四、微机控制独立点火系统
1)独立点火系统优点
独立点火系统是指每个气缸配一个点火线圈,这种点火系统具有的以下优点:
汽车电器教案点火系统故障诊断

汽车电器教案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2.掌握点火系统中各个零部件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3.了解点火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与表现。
4.掌握常见的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内容:1.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原理点火系统由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
其原理是通过点火线圈将低电压转化为高电压,从而产生能够穿透火花塞电极间隙的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从而使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
2.点火系统中各个零部件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电源:提供点火系统所需的电能。
-点火开关:控制点火系统的通断。
-点火线圈:将低电压转化为高电压。
-火花塞:引起火花,点燃混合气体。
3.点火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与表现-点火线圈故障:发动机无法启动,或启动困难,功率不足,发动机抖动。
-火花塞故障:发动机启动困难,功率不足,燃油消耗量增加。
-点火开关故障:发动机无法启动,或发动机会突然熄火。
-电源故障:点火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4.常见的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与技巧-使用OBD故障码读取工具,读取点火系统相关的故障码。
-检查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的外观,确保无损和接触良好。
-使用万用表检测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的阻值。
-检查点火开关的连线是否正常。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PPT演示讲解汽车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点火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与表现。
3.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检测点火系统故障,并找到解决方法。
四、教学资源:1.教学PPT。
2.实验设备:汽车点火线圈、火花塞、万用表等。
3.OBD故障码读取工具。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检测点火系统故障,并找到解决方法,进行教师评估。
2.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师评估。
六、教学计划:第一课时:汽车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原理(30分钟)-讲解汽车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实习教案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教案项目4-2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一、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的检修1.实训内容及目的1) 掌握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的检修方法。
2.技术标准及要求1)触点标准值。
触点间隙:0.35~0.45mm,触点闭合角:49°~55°,(触点间隙为005mm)电流为0.7A。
2)火花塞间隙标准值:0.85~1mm;高压电缆电阻标准值:2.0~18kΩ。
3)点火线圈。
次级电流3~7A;不同条件下的标准电阻值见表2—14。
4)电子点火器(BD-7l型)。
有3个端子,1号端子接点火开关+B,2号端子接断电器触点输出端,3号端子接点火线圈IG○+,1与2号端子电阻值应在50~100Ω,1与3号端子电阻值应20kΩ以上,2与3号端子电阻值应为0.5~1k Ω。
3.实训器材和用具带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发动机的车辆若干辆、万用表、扳手等常用工具、跨接线、塞尺、点火正时枪、试灯若干。
4.实训注意事项1)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正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正确使用工具、仪器设备,万用表不能测量高压侧电压。
3)点火试验时注意人身安全。
5.实训操作步骤(1)离心提前控制装置检修1)起动发动机,并使发动机怠速运转。
2)把真空管与真空控制器分开,堵住被分离开的真空软管。
3)逐渐提高发动机转速并检查提前情况,如果随速度的增加而平滑提前,表明装置工作正常(故障征兆及原因见表2-15)。
4)对上述征兆,解体分电器进行检查。
(2)真空正时控制装置的检修1)起动发动机并怠速运转。
2)从真空控制器上拆离真空软管,堵住断开的真空软管,把真空泵与真空嘴连接起来。
3)逐渐加大真空泵的真空,并检查提前,如果随着负压的增大而平滑提前,表明正常(故障征兆及原因见表2-16)。
4)对于上述原因,解体分电器进行检查。
(3)检查断电器触点的状况1)拆下分电器盖和分火头。
2)检查触点表面的状况,必要时应修理触点或更换断电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课教案
班级: 2019 年 5月 13 日
课题名称点火线圈及火花塞的检测授课
时数
6学时
授
课场所北京现代实训室
讲解时间
5分钟
实训目标分析
1、教具准备:悦动发动机G4ED 世达工具
2、应知内容:现代悦动汽车发动机的结构特点
3、应会技能:能正确掌握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结
构及工作原理
讲解时间
40分钟
操作项目讲解
一、基本组成
如图2-1-1所示,悦动G4ED采用单缸独立点火系
统,由电源、点火开关、相关传
感器、ECU、点火线圈、火花塞、点火继电器等
图2-1-1 点火系统结构简图
演示时间
45分钟
操作原理讲解
控制原理
转速点火提前角
传感器 ECU 点火正时信号
Igt 点火器
G1 负荷闭合角
(三极管)
G2
判缸信号Igd(IgdA,IGdB,以决定IGt用于哪一组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初级电流被切断,次级线圈感应出高电压
点火确认信号Igf,连续三次无,中止喷油
触发IGf信号发生电路
ECU
演示时间
150分钟
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作业时间
教学组织1、学生分组进行操作;
2、教师实时监管操安全;
3、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
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的纠
正,并讲解学生操作中提
出的问题;
4、学生在操作后进行综合
讲评;
5、学生进行实训后恢复。
1、学生分组,本组20人,
4工位,每工位5人;
2、学生每工位1号学生操
作,其他4名学生观摩;
3、学生每工位2号学生操
作,其他4名学生观摩;
4、学生每工位3号学生操
作,其他4名学生观摩;
5、学生每工位4号学生操
作,其他4名学生观摩;
6、学生考核
7、5S整理
8、总结
2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60分钟
5分钟
15分钟
实习课教案
点火。
(3).拆装步骤
①拆卸发动机盖。
②拆卸带有螺栓的点火线圈(A),如图2-1-4所示
图2-1-4 点火线圈的拆卸
注意:拆卸点火线圈连接器时,拉锁销(A)并推夹(B)
③按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
2.火花塞
(1).悦动G4ED采用NGK无铅火花塞,由接触螺母、瓷绝缘体、中心电极、侧电极和壳体等部分组成,具体如图2-1-5所示
,
图2-1-5火花塞结构图
火花塞间隙为1.0 ~1.1 mm,如图2-1-6所示
图2-1-6火花塞间隙
由于采用独立点火,火花塞与点火线圈直接相连,构成一个点火模块,如图2-1-7所示,内部结构如图2-1-8所示
图2-1-7 点火模块(火花塞、点火线圈)
图2-1-8 点火模块结构图
(2).火花塞热值及选用标准
火花塞工作时需要达到自净的温度,即正常工作温度。
火花塞中心电极周围的油污和积炭会降低绝缘性能,造成电流泄漏,使点火能量减少,甚至“失火”。
使用无铅汽油的火花塞工作温度需达到500℃以上,才能将沉积在绝缘体裙部、壳体和电极周围的油污和积炭烧掉,避免出现失火。
选型的基本原则是:“热型”发动机(大功率、大压缩比、高转速)应选配“冷型”火花塞(裙部长度短、导热长度短);“冷型”发动机(小功率、小压缩比、低转速)应选配“热型”火花塞(裙部长度长、导热长度长),以维持火
花塞的热平衡,使其工作温度保持在500~850℃工作范围。
如果车辆经常在地势平坦、路况较佳的地段(如高速公路)行驶,车辆常处于高速状态,发动机高负荷运转,根据选型原则应当选热值较高的冷型火花塞。
如果同一车辆经常行驶在地形复杂、路况较差的地段(如较堵的市区),不得不低速行驶,发动机负荷降低,火花塞达不到自净温度,此种情况应选用低热值火花塞。
3.爆震传感器
(1).爆震的概念:爆震就是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在不该被点燃的时候点燃,从而导致混合气产生的动力不但不能顺利的推动活塞运转,甚至还会产生阻碍作用,从而导致发动机功率的急剧降低现象。
可使用爆震传感器来检测爆震。
(2).爆震传感器位置及结构:爆震传感器一般装在发动机气缸体上,其在车上位置如图2-1-9所示
图2-1-9爆震传感器位置图
其主要由压电元件、振荡片、基座等组成,如图2-1-10所示
图2-1-10 爆震传感器结构图
(3).工作原理:传感器能感应发动机中各种不同频率的振动,并将振动转化为不同的电信号。
当发生爆震时,压电元件将震动变成压力信号,并产生电压信号,当爆震时振动频率与振荡片固有频率“合拍”时,发生共振,压电元件产生最大电压信号。
ECU即可判断发生爆震,继而推迟点火.如2-1-11所示
图2-1-11 爆震传感器原理图
4.电路图如2-1-12所示
图2-1-12爆震传感器电路图
五、实训进行
学生按以下流程反复进行练习:
1、点火线圈拆除检查;
2、火花塞检查;
3、元件原理叙述;
4、操作后恢复工作车辆。
六、布置作业
1、整理出点火线圈检查步骤、
2、实训报告
设计图号校对课题序号审核材料:重量:比例: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