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案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案设计 (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设计课程: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授课人: 2021年3月5日目录1、汽车故障诊断原理及方法 (3)2、汽车技术诊断参数 (6)3、发动机异响诊断与排除 (10)4、气缸密封性检测 (15)5、润滑系 (20)6、冷却系 (25)7、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一) (29)8、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二) (34)9、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40)10、离合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47)11、手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53)12、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57)13、传动系中万向传动装置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61)14、驱动桥故障诊断与排除 (67)15、底盘行驶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75)16、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82)17、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90)18、ABS (防抱死) 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00)19、汽车电源系统故障诊断 (106)20、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 (113)21、汽车起动系统故障诊断 (116)22、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20)23、汽车灯光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26)24、电动刮水及洗涤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134)25、空气囊安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38)26、自适应巡航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142)汽车故障诊断原理及方法汽车技术诊断参数发动机异响诊断与排除气缸密封性检测一、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一)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方法有气缸压力表(图2 -9)检测,测起动机电流法,测起动机电压法。
由于用气缸压力表检测气缸压缩压力(图2 - 10)具有价格低廉、仪表轻巧、实用性强和检测方便等优点,因而在汽车维修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气缸压力表检测步骤如下。
(1)发动机正常运转,使水温达75℃以上。
(2)停机后,断开燃油输送单元和喷油器的保险丝。
(3)拆下空气滤清器,用压缩空气吹净火花塞或喷油器周围的灰尘和脏物,然后卸下全部火花塞,并按气缸次序放置。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3)学会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采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讨论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安全生产;(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 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与使用方法3. 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 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分析5.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与使用方法;(3)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2)汽车故障诊断的技巧;(3)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四、教学方法1. 实验实践法:通过实验室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 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增进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汽车检测设备、故障诊断仪、示波器等;2. 教学案例:精选典型汽车故障案例;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教学;4. 教材与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安排:(1)第1-4课时:介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第5-8课时: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与使用方法;(3)第9-12课时:学习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第13-16课时:分析典型汽车故障案例;(5)第17-20课时:探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资料: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实例。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探讨情况。
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掌握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实验设备: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
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掌握常见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操作步骤。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专业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优秀教案范本

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专业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优秀教案范本【引言】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汽车行业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本教案范本将以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为主题,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教学内容】1.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1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概述1.2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1.3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2.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2.1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常用工具介绍2.2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常用设备介绍2.3 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实际操作演练【教学方法】本教学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合实际案例和图表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有效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既包括课堂小测试和作业评价,也包括实际操作的技能考核和团队合作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发挥情况,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教学总结】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专业是培养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人才的重要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范本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汽车行业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
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标准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标准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之一,旨在培养选择机电维修方向的学生在从事汽车检测和维修工作中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关注学生素质和职业岗位认知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汽车性能检测的原理、方法、标准及汽车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
掌握现代汽车故障波形分析、数据流分析、故障码读取等先进诊断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及排除故障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包括:熟悉汽车检测内容、原理和方法;熟悉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汽车一般故障的诊断方法;能够使用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汽车性能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
本课程参考学时为144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发动机综合检测仪的使用、发动机技术、汽车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诊断、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排放和噪音检测等。
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参观汽车检测线、汽车检测基地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1.课堂教学条件包括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资料及设备、实车、实物及教具模型。
实训条件应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并建议师生比在1:15~1:20.2.教材编写应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参照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吸收企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紧密结合工作岗位,与职业岗位对接。
同时,应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贴近生产实际,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将创新理念贯彻到教学内容中,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
3.教材编写应以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形式为设计基础,加强实训内容,选用典型案例。
应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材料内容,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
4.教材编写应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突出创新和应用,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教案
注:要求一课次撰写一个教案。
[汽车行业管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
![[汽车行业管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19a4eba32d7375a5178013.png)
(汽车行业)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案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教案第1、2节课1.授课时间:08年3月10号第3周授课班级:汽检06-2地点:J32152.教学内容:单元壹概述汽车检测和诊断的目的和方法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汽车检测和诊断的目的汽车诊断的方法要实现的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2)理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基础理论(3)理解汽车检测诊断的目的和方法的基础知识4.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普通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5.本节课重点难点:汽车检测诊断基本术语的理解和识记。
汽车检测和诊断的目的和方法。
6.板书设计:教学讲稿部分第壹节汽车检测和诊断的目的和方法壹.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1、国外发展概况★20世纪40、50年代就研制成功壹些功能单壹的检测或诊断设备。
★20世纪60年代后,将单项检测、诊断设备联线建站,出现汽车检测站。
★20世纪70年代初实现了微机控制,出现了检测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自动存储且可打印的现代综合检测技术。
★20世纪80年代后,壹些先进国家的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已达到广泛应用的阶段,发展出汽车自诊断系统。
2、国内发展概况★20世纪60、7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开始从国外引进过少量现代检测设备。
★20世纪80年代,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始自行开发研制汽车检测设备,有计划地在全国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筹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公安部门在全国中等之上城市中,也建成了许多安全性能检测站。
★20世纪90年代,交通、公安俩部门的汽车检测站已建至县市级城市,逐渐形成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
二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基础理论汽车自1886年诞生以来,已发展成为集机、电、液、气于壹体,且能及时、广泛地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的交通工具。
现代电子技术、微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舒适性、通过性和可靠性等使用性能愈来愈完善,使用寿命也愈来愈高。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汽车检测技术的意义和发展1.2 汽车诊断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3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的应用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使用2.1 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和功能2.2 常用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3 汽车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三章:汽车主要部件的检测与诊断3.1 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3.2 变速器的检测与诊断3.3 制动系统的检测与诊断3.4 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4.1 故障诊断方法概述4.2 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步骤4.3 故障诊断常用工具和设备第五章:汽车故障案例分析与诊断5.1 汽车故障案例的收集与整理5.2 汽车故障案例的分析与诊断方法5.3 汽车故障案例的解决策略与经验总结第六章: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6.1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6.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诊断技术6.3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七章:变速器检测与诊断技术7.1 变速器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7.2 自动变速器诊断与修复技术7.3 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八章:制动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8.1 制动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8.2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8.3 制动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与维护第九章:转向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9.1 转向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9.2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9.3 转向系统舒适性与稳定性的优化第十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综合训练10.1 综合训练的目的与意义10.2 综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10.3 综合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十一章: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11.1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1.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修复11.3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12.1 新能源汽车概述及其检测需求12.2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检测方法12.3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13.1 汽车维修中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13.2 汽车维修流程中检测与诊断的具体应用13.3 汽车维修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第十四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2 数据分析在汽车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14.3 未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方向第十五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训项目15.1 实训项目的设计与目标15.2 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指导15.3 实训项目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的全套教案,涵盖了从概述到实训项目的各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课题
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现象。
2、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原因分析。
3、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
目的
通过本次课边讲边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轿车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诊断流程和步骤。
要求
掌握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现象,学会分析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原因,会实际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
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分析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原因,会实际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
复习
汽车故障、故障诊断的概念、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原因。
提问
1、如何检测供给系故障?
2、如何检测机械部分故障?
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供给系和机械故障的诊断及检测,熟悉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及检测。
要求
掌握供给系和机械故障的诊断及检测,熟悉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及检测。
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是供给系和机械故障。
复习
发动机不能发动的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提问
1、如何区分诊断发动机不能发动故障?
2、如何检查桑塔纳点火控制器?
课时
2
序号
4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22
教学方式
讲授
课题
第三节发动机无力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故障诊断及检测。
2、发动机不能发动机械故障诊断及检测。
3、发动机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及检测。
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工作不良、回火放炮的诊断,熟悉发动机加速不良、发动机爆燃的诊断
作业
汽车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实践报告。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实践
课时
3
序号
2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07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课题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现象。
2、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原因分析。
3、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课时
2
序号
1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01
教学方式
讲授
课题
第1章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
2.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3.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基础理论。
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讲授,使学生了解汽车诊断参数、熟悉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为排除发动机故障打下基础。
2、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
3、电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目的
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直观熟悉汽车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的知识。
要求
熟悉了解汽车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的知识。
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加强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的直观印象知识。
复习
提问
1、何谓汽车故障?
2、何谓汽车故障诊断?
小结
本次课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通过电化录像学习熟悉了解汽车发动机、底盘、电系故障诊断的知识。
要求
掌握发动机不能发动的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是点火系高低压故障的诊断与检测。
复习
汽车故障诊断的概念及规律
提问
汽车故障?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检测技术?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发动机不能发动的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作业
1、如何诊断发动机不能发动故障?
2、如何诊断发动机点火系的故障?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和机械故障和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及检测。
作业
1、如何确诊与诊断发动机不来油的故障?分析混合气过稀过浓的故障原因。
2、如何检测汽缸压缩压力?标准是什么?并分析缸压过低、过高的原因。
3、怠速不良的故障类型?故障原因?如何调整普通桑塔纳怠速?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小结
本次课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习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现象、分析总结故障原因,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
作业
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报告。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实践
课时
3
序号
4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21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课题
发动机怠速不良
要求
掌握发动机工作不良、回火放炮的诊断,熟悉发动机加速不良、发动机爆燃的故障诊断。
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发动机工作不良、回火放炮的故障现象、原因、诊断。
复习
发动机不能发动的供给系和机械故障和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及检测。
提问
1、如何确诊与诊断发动机不来油的故障?
2、如何调整普通桑塔纳怠速?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发动机工作不良、加速不良、回火放炮、爆燃的故障诊断及检测。
3、如何检查普通桑塔纳点火控制器和霍尔传感器?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课时
2
序号
3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15
教学方式
讲授
课题
第2章化油器式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检测续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发动机不能发动供给系故障诊断及检测。
2、发动机不能发动机械故障诊断及检测。
3、发动机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及检测。
提问
1、不能发动的原因有哪些?
2、如何检测点火系故障?
小结
本次课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习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现象、分析总结故障原因,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
作业
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报告。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实践
课时
3
序号
3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目的
通过本次课边讲边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轿车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诊断流程和步骤。
要求
掌握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现象,学会分析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原因,会实际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
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分析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原因,会实际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点火系故障。
复习
汽车故障、故障诊断的概念、发动机不能发动的原因。
要求
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方法。
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是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复习
提问
1、汽车故障的概念、组成。
2、汽车故障的分类。
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解了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以及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作业
1、分析汽车零部件的磨损规律。
2、分析汽车故障的变化规律。
3、解析汽车故障、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检测技术。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作业
1、个别缸不工作的故障原因?如何诊断?
2、名词解释:化油器回火发动机爆燃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化油器回火和发动机爆燃的故障原因。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实践
课时
3
序号
1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8-31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课题
汽车故障诊断电化教学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怠速不良的故障现象。
2、怠速不良的故障原因分析。
3、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目的
通过本次课边讲边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轿车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流程和步骤。
要求
掌握怠速不良的故障现象,学会分析怠速不良的故障原因,会实际排除怠速不良的故障。
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分析怠速不良的故障原因,会实际排除怠速不良的故障。
课程名称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课时
2
序号
2
授课班级
汽修057
日期
06-09-08
教学方式
讲授
课题
第2章化油器式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检测
任课教师
主要内容
1、发动机不能发动的综合诊断
2、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
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发动机不能发动的综合诊断和点火系故障诊断与检测,为排除发动机不能发动故障打下基础。
复习
发动机不能发动的故障诊断及检测。
提问
1、如何检测点火系供给系机械故障?
2、如何调整怠速?
小结
本次课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习怠速不良的故障现象、分析总结故障原因,排除怠速不良的故障。
作业
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