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消防系统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消防系统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毕业设计(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消防系统的研究毕业设计(论⽂)原创性声明和使⽤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是我个⼈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的研究⼯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外,不包含其他⼈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使⽤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或集体,均已在⽂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了谢意。
作者签名:⽇期:指导教师签名:⽇期:使⽤授权说明本⼈完全了解⼤学关于收集、保存、使⽤毕业设计(论⽂)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并提供⽬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段保存论⽂;在不以赢利为⽬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期:学位论⽂原创性声明本⼈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是本⼈在导师的指导下独⽴进⾏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的内容外,本论⽂不包含任何其他个⼈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和集体,均已在⽂中以明确⽅式标明。
本⼈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承担。
作者签名:⽇期:年⽉⽇学位论⽂版权使⽤授权书本学位论⽂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学位论⽂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的复印件和电⼦版,允许论⽂被查阅和借阅。
本⼈授权⼤学可以将本学位论⽂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有关数据库进⾏检索,可以采⽤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
涉密论⽂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期:年⽉⽇导师签名:⽇期:年⽉⽇注意事项1.设计(论⽂)的内容包括:1)封⾯(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摘要、关键词5)⽬次页(附件不统⼀编⼊)6)论⽂主体部分:引⾔(或绪论)、正⽂、结论7)参考⽂献8)致谢9)附录(对论⽂⽀持必要时)2.论⽂字数要求:理⼯类设计(论⽂)正⽂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科类论⽂正⽂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地铁工程施工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工程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
本文从地铁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要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地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引言地铁工程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环保节能等优点。
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地铁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要点,为我国地铁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二、地铁工程施工技术要点1. 工程地质勘察地铁工程地质勘察是施工前期的重要环节,对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调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 车站施工技术(1)明挖法施工: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投资少等优点。
(2)暗挖法施工: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周边环境敏感的地段,具有施工精度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3)盾构法施工:适用于长距离、大直径的地铁隧道,具有施工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投资少等优点。
3. 区间施工技术(1)铺轨施工:采用轨道梁铺设、轨道板铺设、轨道精调等工艺,确保轨道平顺度。
(2)隧道衬砌施工:采用喷射混凝土、预制混凝土衬砌、装配式衬砌等工艺,提高隧道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三、地铁工程管理要点1. 施工组织管理(1)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2)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文明、有序。
2. 质量管理(1)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执行验收制度,确保工程合格。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3. 安全管理(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
4. 环境保护管理(1)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论文: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

134941 艺术理论论文探究城市地铁车站设计中的人文艺术特色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快速、便捷、舒适、安全、节能等特色。
地铁车站作为客流汇聚的节点,需要构建庞大的地下车站空间;同时,地铁车站空间又是良好的公共宣传平台,具有承载力度大、信息量充足、宣传效果广、影响范围深等优势。
在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中融入人文艺术元素,可以凸显车站空间的装饰艺术性、丰富相关线路的文化特色,通过结合国内近年来较为成功的设计案例,进一步探究人文艺术特色在地铁车站空间设计中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1 人文艺术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诠释地铁车站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较为宽广的观察视野,车站空间内所涵盖的墙体、顶棚、承重柱、配套设施等皆属于人文艺术创作所涉及的对象,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空间。
人文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表现力,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与核心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性和影响力;而艺术则是用于体现其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
应用于地铁车站设计的人文艺术特色,不仅要突出其具有的独特性,彰显站点之间的个性化色彩;又要注重沿线车站的整体协同性,保持在统一的协调范围之内,使其既有整体感又兼具特色化,以彰显城市交通大环境下的形态之美。
2 人文艺术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地铁车站的空间装饰与设计,应遵循所在站点的人文特色和历史脉络来进行,车站的空间设计应有自身的独特性,可以在满足不影响车站安全运营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不同的人文艺术装饰,既可以满足乘客对于丰富变幻的外部环境需求,又可以起到醒目的标示效果,增强车站艺术力与文化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空间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2.1 郑州地铁车站设计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八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脉络和时代特色。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璀璨的现代文明,为郑州地铁在车站人文艺术设计中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与装饰素材,郑州地铁的方案文化主题为“厚重中原,活力郑州”,已投入运营的1、2号线沿线车站既保持了总体的统一性,又突出了各个站点的特色性。
北京地铁6号线东大桥站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北京地铁6号线东大桥站结构设计毕业论文一.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容和要求:基本容:1、车站站位选择;2、车站总平面布置(包括站位选择、出入口布置、通风亭布置等);3、车站结构形式选择;4、车站纵断面设计;5、主体结构各工况力组合计算;6、截面检算与结构配筋设计;7、施工方案设计。
基本要求:1、设计容要有依据;2、独立完成上述各项容;3、论文写作规化;4、引用规应注明;5、每项计算应附正规的计算简图和力图。
二.毕业设计(论文)重点研究的问题:1、车站总平面布置;2、车站主体结构横断面设计;3、车站主体结构纵断面设计;4、结构各工况力组合计算及配筋设计;3、施工方案设计。
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中英文摘要;2、开题报告;3、设计正文,包括计算说明书;4、计算分析采用专用软件进行;5、提交图纸:车站总平面布置图、车站主体结构横断面图、、车站主体结构纵剖面图、车站主体结构配筋图、施工方案设计图;6、外文翻译一篇,不少于50000英文字符;7、毕业设计实习报告;8、查阅相关文献不少于20篇。
四.设计详细资料1.站位概况及站位地区总平面图东大桥站位于东大桥路口东侧,朝外大街、工体东路、东大桥路、北路及路五条道路交汇与此形成五叉路口,路口西北象限为临街商用建筑群及东草园等居住小区;路口西南象限为蓝岛大厦和昆泰大厦等高层商业建筑;路口东南象限为市政绿化用地和CBD住宅、商业用地;路口东北象限为佰富国际商用高层写字楼;北路和工人体育场东路之间为公交站场(共5路公交车在此始发)。
该区域是地区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地面交通十分繁忙。
地铁车站设置在公交站场及以东的北路下,东西走向。
东大桥站为三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宽13m,长158m,地下一层为地铁站厅层,地下二层为地铁设备层、地下三层为地铁站台层。
主体结构采用双柱三跨结构,车站总长175m。
车站标准段结构宽22.1m,高19.4m,覆土2.5~3.0m。
车站主体结构基本位于现况公交站场下,采用明挖法施工。
地铁车站装修设计论文

基于对地铁车站装修设计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铁日益成为了人们在大城市的交通工具,而地铁车站的装修设计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地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从地铁车站建筑装修标准与原则、车站空间功能分配和车站装修设计考虑三大要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地铁车站;装修标准;设计原则前言伴随着城市经济和生活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我国的地铁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发展。
地铁车站内部装饰装修和城市综合开发将密切结合是必然的趋势。
当然,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其适当的规模。
同时,创造出良好的地下环境和更具特色的中国地铁车站建筑,将是我国建筑师为之奋斗的任务之一。
1地铁车站建筑装修标准与原则1.1装修标准地铁室内装饰设计是与其他公共建筑是不同的,由于特定的环境,特殊的功能要求和具体的结构形式,使地铁车站的装修慢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形式。
地铁站建筑装修标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对经济形势、施工期间、该市的具体情况来设定的。
为特定的站,主要是根据车站规模的决定,通常基于站将分为一级站(大站)、二级站(中等站)、三级站(小站)级别不同,装饰类应该是不同的,车站级位于市区人口集中,更多的商业繁荣,交通发达,城市的中心能代表城市的外观和时代特征,因此,应该布置级站得更高。
普通站二站,它们的装饰是一个普通的3级标准站位于城市郊区,在一个小规模的更多的交通站,装修标准低。
1.2设计原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装饰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当考虑到潜在的问题,并做好设计方案。
所以你如何装饰一个地铁站的设计?主要应坚持以下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方便乘客使用安全;适应火灾的要求。
装修材料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如不可燃、防潮、防腐、坚固耐用的装饰材料,易于清洁,环保的材料,应便于施工和维护;便于操作和维修,降低经营成本;经济、耐用、就近取材。
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装修设计应着眼于细节,因为细节的装饰装修设计直接决定了该站的成功或失败,应该从统一规划的细节,分期整体构件的设计。
地铁车站风亭设计论文

地铁车站风亭设计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地铁车站建设的进步,人们对车站外部空间的环境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在满足人们多元行为活动的同时,能营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城市开放空间景观。
在车站设计中科学合理布置出地面建筑的风亭、冷却塔等,用各种形式对其进行美学设计以强调功能、效益与艺术的协调,营造出融合地域特色、符合时代特点、具有艺术生命力的城市公共空间,这些都是我们地铁设计者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0引言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走势强劲,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迅速。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大城市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特别是城市的交通愈益紧张,“行车难”“乘车难”的问题严重的困扰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越来越多的城市考虑通过建设地下轨道交通来解决,地下轨道交通以其舒适、快捷、高效、环保等优点成为现代都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地下轨道交通处于地下,车站及区间隧道除出入口等极少部位与外界连通外,基本上与外界隔绝,只有通过人工气候环境才能满足乘客的使用要求,这个人工气候就是通风空调工程。
风亭作为地铁通风空调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地铁车站、区间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端口。
作为地铁车站地上附属建筑,其位置及形式制约车站外部空间的环境品质,影响城市整体的景观风貌。
因此,在满足通风功能的同时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强调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的美学设计是地铁建设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1地铁线路中风亭的种类由于地铁与外界之间的相对隔绝性,为保证内部具有较好的空气质量,应使隧道内部与外界直接进行空气交换,保证隧道内部污浊空气顺利排除和外界新鲜空气的输入。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设置不同的风道和风亭引出地面。
其中包括:活塞风亭、新风亭和排风亭。
1.1 新风亭通过风机为地铁车站输送新鲜空气,是地下封闭的空间为保障空气质量和卫生防疫标准的措施。
每个新风亭服务半个车站。
为防止地面纸屑、砂土进入地铁车站,新风亭风口一般距地面2m 以上,若位于绿地上则可低至1m,同时需要设置防护网,以便防止地面废弃物进入风道。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文[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是特殊服务性行业,其需要安全管理,而且必须安全管理,只有保证了运营安全,才能进一步提高运营,阐述了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安全管理的意义所在。
效率。
本文从车站安全管理和班组安全管理两方面出发。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车站班组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需要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是福利性的,安全运输乘客才是最大的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就是财富、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
所以就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而言,安全应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全体职工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当安全与运营发生矛盾时,应服从于安全;当安全与日常管理工作发生矛盾时,应服从安全,当安全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更应服从安全。
(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必须安全管理以严格明确的责任制为保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是前提,强化安全知识学习,注重安全教育,形成“人人讲安全,上下抓安全,大家为安全”的良好氛围。
让每个干部职工都不想违反安全规定、不能违反安全规定、不敢违反安全规定。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增强责任意识,使每个乘客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增强防范意识、自我约束能力,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公司也要严、细、实,监督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考核过后要按规定兑现奖罚,让安全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增强严肃性、刚性、惩罚性,从而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安全管理内容(一)车站安全管理加强车站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人员、设备、材料、作业过程、环境等因素的有效管理,提高现场自控能力,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1、车站安全管理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关系千百万乘客生命安全,确保安全是重中之重;二是要把安全管理的压力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统一起来,注意关心职工的正当权益和合法诉求,尽可能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
地铁的论文

地铁的论文引言地铁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公共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大城市。
它不仅能够减少交通拥堵,还能提供快捷、安全、环保的出行方式。
因此,对地铁系统的研究和改进变得愈发重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地铁系统的发展历程、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地铁系统的发展历程地铁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伦敦地铁。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系统的发展逐渐走向全球化。
从最早的车箱动力方式到现代化的自动驾驶列车系统,地铁系统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二、地铁系统的优势1. 减少交通拥堵地铁系统可以大规模地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相比于私家车和巴士等交通工具,地铁能够承载更多的乘客,缓解城市道路的拥堵情况。
2. 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地铁系统的线路设计通常会覆盖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商业区,乘客可以通过地铁轻松到达目的地,节约时间和精力。
3. 环保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地铁系统采用电力作为动力源,不产生直接的尾气排放,因此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这使得地铁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
4. 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地铁系统通常配备有安全设施,例如监控摄像头和应急广播系统,以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三、地铁系统面临的挑战1. 运营成本高昂地铁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相对较高。
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地铁线路、修建车站和购买列车等设备。
此外,地铁系统的运营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经济资源。
2. 技术更新和升级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乘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地铁系统需要及时更新和升级。
例如,引入智能化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无线网络覆盖等,以提供更好的乘客体验和服务质量。
3. 人员管理和安全措施地铁系统的规模大,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运营和维护工作。
人员管理和培训成为地铁系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此外,也需要加强安全措施,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地铁系统的改进建议1. 引入智能化技术地铁系统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调度系统等,以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繁华大道车站初步设计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毕业设计或论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础理论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能力,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结合毕业实习能锻炼学生的理论分析头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很好的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作者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的地铁车站设计,了解了地铁车站设计的大概的流程,更加熟悉了对CAD、理正、ANSYS等软件的操作。
对地铁车站的三大板块:建筑设计、围护结构设计和主体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三大块的详细设计计算过程更加清楚,比如建筑设计的方案比选,围护及主体结构的内力计算以及图纸的绘制等。
本科毕业设计使本科生掌握了基本的工程设计方法,受到了一种工程思维的锻炼,以后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很快的适应工作要求,成为土建单位都非常欢迎的员工。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的相互交流也能很快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老师的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1)方案规划,要求完成两个以上车站平面以及立面位置方案的经济技术和可行性比较;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并做好车站的建筑设计。
(2)围护结构设计,在地铁车站明挖时需要进行围护结构设计,包括结构的设计图和计算书。
(3)结构设计,包括主体结构、风道结构、出入口结构的设计计算,以及结构设计图和计算书。
(4) 完成实习报告和外文翻译。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7周时间)第一部分阅读毕业设计任务书,熟悉地铁车站设计的流程,并收集与地铁车站设计相关的图书资料。
(2周)第二部分车站建筑设计,主要进行车站的方案比选,建筑布置、防灾设计和车站规模的计算。
(3周)第三部分绘制车站建筑设计部分的相关图纸,包括站厅层和站台层的平面布置图、纵剖面图、客流组织图以及横断面图(标准断面和非标准断面)。
(3周)第四部分车站围护结构设计,包括围护结构的方案比选,围护结构的计算以及围护结构的配筋和配筋图的绘制。
(3周)第五部分车站主体结构的设计,包括荷载的计算和组合,运用ANSYS建模分析结构的内力,然后进行配筋计算,最后再验算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以及实施车站的抗浮验算。
(3周)第六部分绘制车站的配筋图和一张手绘图并整理word文档,完成毕业设计的所有内容。
(2周)评阅及答辩交老师评阅并修改。
(1周)备注指导教师: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摘要自从1969年北京建成我国的第一条地铁以来,我国的地铁建设迅速发展。
地铁在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断言21世纪将是地铁建设的高峰期。
地铁车站设计应该贯彻“安全、经济、适用、可靠”的原则,并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合理的选择车站位置。
设计要做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减少对周围建筑的影响,满足城市交通规划的要求。
轨道交通的一个中间站,位于繁华华大和青海路交叉1繁华华大道车站是合肥市号线路口南侧,与繁华大道垂直相交。
车站程南北走向,北接高铁站,南接大连路站。
本车站的设计内容分成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车站的建筑设计,包括车站规模的计算,车站方案的比选,车站的建筑布置以及车站的防灾设计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车站的围护结构设计,包括围护结构的方案比选,围护结构尺寸的拟定,围护结构的计算和配筋以及围护结构的稳定性验算;第三部分是车站的主体结构设计,涉及荷载及荷载组合,主体结构的内力计算及配筋和车站的抗浮验算。
根据《地铁铁设计规》对繁华大道车站进行了车站建筑设计,确定了车站总长192.1 m,标准断面宽度20.9 m,车站站台有效长度120 m,宽12 m。
围护结构的设计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设计,经过围护结构的方案比选,本车站采用直径1 m,间距1.2 m的钻孔桩方案。
主体结构的计算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计算,根据《建筑荷载设计规范》计算主体结构荷载,通过ANSYS建模分析得到内力,再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车站进行配筋及裂缝宽度验算,最后进行车站的抗浮验算。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围护结构设计;主体结构设计;抗浮验算AbstractThe first subway was built in Beijing since 1969, the construction of subway developed quickly in china. The subway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improve traffic environment of cities, we can predict that it’s a peak time for subway construction in 21 century.The design of a subway station should obey the rules of “safety, economy, applicability and reliability”, apply the concept of “people first”, choose a suitable location of the station. The design of the station should coordinate with surroundings, reduce the impacts on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meet the demands of traffic planning.Fanhua Road station is a intermediate station of the number one urban rail traffic line of Hefei city, and it’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intersection of Fanhua Road and Qinghai, and the station meets Fanhua road with a vertical intersection.The design contents of the station consist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which includes calculating the size of the station, comparison of the station scheme, arrangement of the station architecture and the desig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building envelope design, including comparison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scheme, deciding the size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the calcula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and the stability checking calculation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The third part is the major structure design, including load and combination of it, calcula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the major structure, and the anti-floating checking calculation.The design of the Fanhua Road Station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metro design code,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station is 192.1 meter, the width of the standard section is 20.9 meter, The effective length of the platform is 120 m, and the width is 12 m.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is based on the LIZHEN, which is software for deep excavation, after the comparison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the author decided to use the drilling pile with a diameter of 1 m and a 1.2 m interval. The major structure was calculated with ANSYS, then calculated the load on themajor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get the internal force from ANSYS, next, conduct the reinforcement and the crack width checking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load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finally, carry out the anti-floating checking calculation.Key word: Subway;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building envelope design; the major structure design; the anti-floating design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地铁发展概况 (1)1.1.1我国地铁发展概况 (1)1.2 工程概况 (1)1.2.1 工程地质概况 (2)1.2.2 水文地质概况 (2)1.2.3 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岩土 (3)第二章车站建筑设计 (4)2.1 概述 (4)2.1.1 设计依据 (4)2.1.2 设计原则 (4)2.2 车站规模 (5)2.2.1 车站预测客流量 (5)2.2.2 站台有效长度计算 (6)2.2.3 站台宽度计算 (6)2.2.4 楼梯与自动扶梯计算 (7)2.2.5 售检票设施计算 (9)2.2.6 车站出入口楼梯及通道宽度计算 (11)2.2.7 车站尺寸 (12)2.3 车站总平面布置 (13)2.4 车站建筑布置 (15)2.5 车站防灾设计 (16)2.6 本章小结 (17)第三章围护结构设计 (18)3.1 围护结构设计概述 (18)3.2 围护结构方案比选 (18)3.3 围护结构的主要尺寸和参数 (19)3.4 围护结构计算 (19)3.4.1 计算图示与计算模型 (20)3.4.2 参数的选取与计算 (20)3.4.3 理正计算结果分析 (23)3.5 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 (25)3.6 基坑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5)3.7 配筋计算 (26)3.8 本章小结 (27)第四章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28)4.1 主体结构设计概述 (28)4.2 车站结构尺寸及材料 (28)4.2.1 车站结构尺寸 (28)4.2.2 主要材料参数 (29)4.3 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 (29)4.3.1 荷载组合及分项系数 (29)4.3.2 基本组合及计算简图 (30)4.3.3 准永久组合及计算简图 (32)4.3.4 人防工况及计算简图 (33)4.3.5 地震工况及计算简图 (34)4.4 车站结构内力计算 (37)4.4.1 标准断面ANSYS计算结果 (37)4.4.2 非标准断面ANSYS计算结果 (43)4.5 车站结构配筋计算 (49)4.5.1 标准断面的配筋计算 (49)4.5.2 非标准断面的配筋计算 (56)4.6 纵梁的计算 (58)4.6.1 纵梁的荷载计算 (59)4.6.2 纵梁的ANSYS分析结果 (59)4.6.3 纵梁的配筋 (62)4.7 结构抗浮验算 (63)4.8 本章小结 (64)致谢 (66)参考文献 (67)附录实习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