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的管理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聃、老莱子、关尹、环渊。

时代及其代表社会基础。道家的大本营——楚国

第一节:〈老子〉的管理哲学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为”是在遵循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的总和。

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一切工作就能够通过道的运行自然而然地“功成事遂”,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反之,如果人们行事不顺应自然而是凭自已的主观意愿违背自然而强为那就只会干扰、妨碍道的自然运行而招致失败。

“无为”是老派道家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不论是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或社会文化管理,都概莫能外。

〈老子〉反对法令滋彰。认为国家政权为管理人民而制颁的法令规章越多,人们为现避、利用这些法令、规章而采取的手段越多,国家为禁制人民

而使用的刑罚越繁苛,人们的反抗越强烈,社会也就越乱,越不安宁。“其

政察察,其民缺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民不畏威”,“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也反对以礼教作为治国手段。他们认为,以德、礼治国,和以政、刑治国,同样是有为。他们激烈地攻击‘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大道废,有仁义”。他们认为要想使国家安定,民风淳厚,最好是‘绝圣弃知”,“绝仁弃义”。

第二“无为”的原则是适用于一切人的,但首先却是对上层统治者尤其是对君主的要求。

〈老子〉非常强调统治者、领导者自身的倡率作用,这和儒家的风行草偃论是一致的,很可能是受儒家这种观点影响的结果。但是,儒家所讲的倡率作用,是以德率民,即以领导者自身的良好道德修养影响被领导者以化民从善。这在〈老子〉看来,是导民有为、〈老子〉也同样重视领导者的倡率作用、但却是要导民无为。

第三,‘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意味着国家对私人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也即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但老

派道家提倡无为,不是为了更加发挥私人的活力和积极性,而是为了把私人的活力和积极性尽量减弱减小。

老子的理想是“小国寡民”,他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好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从“无为”这个最高原则,又派生出以下几个管理原则:

其一是“清静”。

要使管理活动能顺应道之自然,必须首先以清静、持重的态度处事,克服轻率、躁扰的弊病,不看准方向和时机,不采取行动;而一旦看准了,就坚定不移地采取行动,不轻易变迁、更改。

“清静为天下正”,“我好静而民自正”,“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以极其精炼、生动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管理原则;所管理的单位范围越大人数越多,情况越复杂。管理工作就越加需要镇定、持重和有条不紊。下面有乱是局部的,而上面是一乱则会乱及全局。

其二是“寡欲”。

《老子》认为多欲和纵欲势必要采取各种手段以求得欲望的满足,这就意味

着在经济、技术、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方面有为,而君主或统治者的多欲、纵欲必然要导致赋税、徭役的增加,这本身就是国家政权的有为。同时,又将

激起百姓的抵制、反抗,而使整个社会陷于纷乱和不宁。《老子》把“寡欲’看作是实现无为之治的一个先决条件,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欲

以静,天下将自定”。

其三是“下民”。《老子》从古代的历史,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剧烈社会变动中认识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因此,《老子》提出了统

治者、领导者必须“下民”的管理思想,强调“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

以身后之”,并且以百川归海做比喻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其四是“愚民”。(和法家的联系)

《老子》认为,人们智慧的发展必然使人类社会同原始自然状态相去日远,而且必然使人们更趋向于有为,使无为之治越来越难于实现。因此,它主张要

实行无为之治必须“愚民’,宣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该

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不能知道)。

三、《老子》的“弱用论”思想

《老子》认为事物是运动的,对立着的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各依一定的条件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强和弱、大和小、先和后、刚和柔……莫不如此。《老子》把这种认识概括为“反者道之动”。

《老子》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他把这

概括为“弱用论”,说,“弱者道之用”。

《老子》的“弱用论”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哀者胜”—以弱胜强的基本条件。

《老子》说的“哀者”有双重含义;哀痛和哀怜,或者说悲愤和同情。前

者指战争的弱势一方、全军、全国全民对强敌侵凌一致悲愤,同仇敌汽;后者

指它得到与国及中立同国家和人民(包括敌国中反对战争的人民)的广泛同情,也就是《孟子》说的“得道者多助”。

为了创造这些条件,〈老子〉主张:对内要教育群众,使本国军民都充分了解自己所进行战争的意义,并憎恨敌人的凶残和不义,从而树立起坚强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要进行艰巨的组织工作,把前方、后方一切物质、精神力量都动员起来。对外要做广泛的宣传工作和外交联络工作,多方争取支持和援助,联络与国,分化瓦解敌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哀者胜”由可能的条件变为现实的条件.

第二,“以正治国”——以弱胜强的基础。

要想在战争中取胜,首先要做好内治工作来加强自己的实力,诸如将帅及各级军事干部的选拔、培养、考察,战士的征集、编组、训练,武器及其他军事物资的准备以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的改善等.这些治国、治军的工作,事先做得越充分,战斗的实力就越强大.这就是《孙子》所说的:来战先“立于不败之地”,或《老子》说的“无死地”。这些治国、治军的工作,必须做得非常周密,切实,一丝不苟。《老子》说的“以正治国”,正是如此。

《老子》对“以正治国”的要求很严,不但要求对大事、难事必须十分认真,谨慎地干,对小事、细事和似乎简单、容易的事,也不得周大意。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米;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才能避免全部工作“于几成而败之”。

如何看待老子的“有为”和“无为”?

第三后动制敌——以弱胜强的战略、策略。

《老子》的“弱用’思想,除了要求“以正治国”外,还要求“以奇用兵”,即后敌而动。伺机制敌的原则。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里,‘主”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