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深圳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深圳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深圳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调研考试卷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4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促织》与《变形记》在故事整体设定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两篇作品都叙述了变形故事: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一个则是人变成了甲虫。

借助于这种变形手法,在貌似荒诞的叙述背后,作品表达出对社会重压下人的命运的思考,即对人与物之间的异化关系或者人的异化的思考,从而具有了深刻的批判性。

《促织》写的是一个在外力残酷压迫之下的小人物“离魂”的人间惨剧。

人原是万物之灵,蟋蟀本是捕捉来给人当小玩意的,但在《促织》中,一切都被倒转过来——人成了一只可怜虫,而“蟋蟀”倒像在玩弄着人的命运,成了成名一家生死、吉凶、福祸的主宰。

作者表面上写小小的蟋蟀,实际上则是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层层官员和处在社会底层、身受好几层压迫的老百姓,自上而下地串联起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如果说蒲松龄只是无意识地涉及异化的问题,那么卡夫卡则是有意识地以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深刻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普遍的人的异化现象。

人在一夜间变成了甲虫,从生理现象看,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而从社会现象上讲,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一旦失去谋生的能力、谋生的手段、谋生的资本、谋生的机会,就无异于变成一只甲虫。

格里高尔发觉自己变成甲虫后,那一串焦急的心理活动正反映了他一年到头过的都是那种惴惴不安、灰黯屈辱的日子。

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非人的生活”。

《促织》思考问题的向度首先指向社会,而《变形记》则主要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2024 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主张“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学者,对“将古代文论视为过时的遗存”持反对态度,要纠正这一错误倾向。

)2.A(创作主体在记载“道”中必然体现自己的主观倾向性,并不表明“道”本身就具有主观性,根据后一段对“道”的解释,“道”本身是作为一种客观规律而存在的。

)3.C(C 选项体现的是第四段“文”的规律,不适合作为第三段“道”的论据。

A,符合“万物的本原”;B 符合“思想传统”;D 符合“万物之道”。

)4.A(文章开头一段就谈到了“文以载道”被误解的问题。

接下来的三段作者论证了其内涵,最后一段则要分析现代人误解的原因。

最后一段中,“因为现代人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于古代”和“用现代眼光去看古代,古代文论难免会成为过时的遗存而遭到轻视”两句话,都是对段首句的回应。

因此,该句的主语应该是现代人,认识对象是古代文论“文以载道”,存在的问题是“误读”。

)5.答案示例:①“文以载道”是“两项式”问题②“文以载道”是包含“载”的“三项式”问题③道是统治思想和特定的道德观念④道有三重内涵,包括更广阔的问题⑤只重文道关系不重文⑥“文”有自身活动规律,独立发展6.D(①瘦骨嶙峋:强调瘦小,符合语境。

瘦骨伶仃:强调瘦弱孤单,而文中的少年并不“弱”。

/②心满意足:强调感到满足,人做主语,符合语境。

称心如意:某个事物让人满意,事物做主语。

/③紧追不舍:强调紧紧追赶,不会放弃,符合语境。

奋起直追,强调落后时奋力去追赶。

/④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符合语境。

扣人心弦:事物牵动人心,或引起共鸣。

)7.A(接连使用“活计”,语意更连贯,重点更明确。

“活动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寻得的”是少年成功寻得活计后的一声感慨,“不是那么容易”含有将困难看轻、看谈的自信从容。

“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才能寻得”更像是面难困难时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不合语境。

)8.B(牧民们不给哈儿提供工作是因为没有看到哈尔的表现,牛虎阿卡则看到哈儿驯马成功,所以不能说牛虎阿卡更有识人之明。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斗牛之间(dǒu )修葺(yì)双栖(xī)外甥(shēng)B.水波不兴(xīn)先妣(bǐ)亘古(gèn )机杼(shū)C.酾酒临江(shī)垣墙(huán)泠然(lín)领衔(xián)D.外强中干(gān)眷属(juàn)艳羡(xiàn)镌刻(juān)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握手时人们往往都笑容可掬,被领导握手时的人更是受宠若惊。

如果陌生人握手,人们也能够做到谈笑自若,虽然他们不过是萍水相逢。

A.笑容可掬B.受宠若惊C.谈笑自若D.萍水相逢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再别康桥》主题的理解,课后,同桌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B.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C.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臂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

D.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

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

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①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②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③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们不重要。

④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A.②①④③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D.③④①②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共21分)岑文本①初仕萧铣②。

深圳市松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深圳市松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松岗中学期末测试卷高一语文本试卷三大题16小题,共4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在答题卡上。

3.笔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答案,再写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古代诗文积累和阅读(26分)1.在横线处补写出原文。

(8分。

每空1分)(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白居易《琵琶行》)(2),。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2. 简述《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王维诗的什么特点?(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谒见B.无乃尔是过.与过错C.是社稷..之臣也国家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跌倒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其身也,则耻焉B.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既来之,则安之.彼竭我盈,故克之.D.昔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五十步笑一百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因为“先王以为东蒙主”。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试题数:8,满分:1501.(问答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些商业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包括直播平台、浏览器、搜索引擎、影音软件等新媒体平台,都在运用算法这个“读心术”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创造出一种新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信息获取已经从“大海捞针”进入“私人定制”模式。

不过,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价值和利益的天平上,算法成了利益的砝码,一切围着流量转,唯点击量、转发量马首是瞻,“标题党”泛滥,导致价值取向跑偏,内容沦为附庸。

在“网红爆款”刷屏的网络世界,用户的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10万+”的阅读、百亿量的点播成为竞相追逐的“眼球经济”。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新媒体平台打着定制服务,精准推送的幌子,让算法变成了打擦边球的工具。

无论是有心搜索一个词条,还是无意点开一个链接,千篇一律的同质化信息,形形色色的商业广告,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打着个性化推荐的旗号粉墨登场,一股脑儿、无休止地推送过来,让广大用户被迫接受。

这就好像捅了马蜂窝,各种信息瞬间扑面而来,让用户在算法的“牢笼”里被蜇得“遍体鳞伤”。

先进技术原本应该带来的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

技术再怎么变,传播渠道再怎么变,内容为王的地位没有变,也不会变。

离开权威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再强大的算法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些新媒体平台口口声声称自己只是“新闻的搬运工”,结果让大量来路不明、藏污纳垢的信息横行在网络空间。

“搬运”什么要讲规矩、讲责任,决不可任性为之,更不能以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借口去搪塞。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

算法隐藏着设计者的立场。

有的新媒体平台频繁地调整改变算法,这是技术的创新吗?当然不是,无外乎是利用算法实现最大推送量,获得最高点击率,说到底是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新媒体平台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担负起与媒体角色相对应的社会责任,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偌大(ruò)蟠桃(pān )思忖(cǔn)装模作样(mú)B.悭吝(qiān)蹩进(biē )花茎(jīng )高屋建瓴(líng)C.槁暴(gǎo)轻佻(tiāo)喑呜(yīn)悄无声息(qiǎo )D.削减(xuē)罪愆(qiān)犄角(jǐ)同仇敌忾(kài)2.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2010年的世乒赛,中国女队铩羽而归,无缘将考比伦杯带回,痛失九连冠也成为中国队因使用年轻选手而付出的代价。

B.三星利用体育营销打响全球品牌价值的案例,简直被营销人员奉为圭臬。

C.这次商品博览会,汇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啊。

D.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6月19日表示,引发吉尔吉斯斯坦国内骚乱的因素来自“外界”,而非“祸起萧墙”。

3.选出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A.不患寡而患不均防患未然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推陈出新C.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不胫而走D.蒙故业,因遗策因地制宜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①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①寡人之于国也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认真地遵守学校的教诲,并宣扬孝悌的道理。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到达千里的远方;不汇集小溪流,就不能汇成大江大海。

C.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天下的百姓像浮云一样汇集合拢来响应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子一样跟着他。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现在君子的见识就赶不上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二、其他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下半年雅虎将致力于与“梦幻体育”和新闻有关的网站,“梦幻体育”是一种交互式的体育游戏,用户可以通过互相竞争赢得奖励。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6分)(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2)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3)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揉碎在浮藻间,。

(徐志摩《再别康桥》)(4)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涉江采芙蓉》)(5)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

(曹操《短歌行》)(6)榆柳荫后檐,。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7)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

(《诗经·氓》)(8),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一)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5分)(1)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群臣怪之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非有诏不得上C.断其左股D.箕踞以骂曰【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秦王方还柱走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D.轲自知事不就【4】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A.燕王拜送于庭B.群臣侍殿上者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客有吹洞箫者【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市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市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市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松岗中学期末测试卷高一语文本试卷三大题16小题,共4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在答题卡上。

3.笔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答案,再写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古代诗文积累和阅读(26分)1.在横线处补写出原文。

(8分。

每空1分)(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白居易《琵琶行》)(2),。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2. 简述《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王维诗的什么特点?(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谒见B.无乃尔是过.与过错C.是社稷..之臣也国家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跌倒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其身也,则耻焉B.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既来之,则安之.彼竭我盈,故克之.D.昔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五十步笑一百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因为“先王以为东蒙主”。

B.孔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编造借口来搪塞的态度。

C.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难以费力接近,更不要说攻取它。

D.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季氏的阴谋。

6.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二、现代文阅读和表达(34分)7、《红楼梦》以、、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1.5分)8、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懦弱的、精明的、孤僻的,取“”之意。

(2.5分)9、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

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

(6分)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

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酿惯,纵容。

〕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

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

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

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

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选自必修4《宝玉挨打》)10.节选的这段文字仅300多字,描绘了宝玉挨打的过程,而必修四《宝玉挨打》全文有5000多字。

作者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4分)11.作者写宝玉挨打的过程很有层次感,随着层次的递进,气氛越来越紧张。

请分点概括宝玉挨打的过程。

(3分)12.结合这段文字概括宝玉挨打的原因。

联系全文,谈谈宝玉挨打的深层原因。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宇宙最美”胜在内涵“神十”成功发射,令女航天员王亚平得到公众关注,多家媒体引用网友评论,称王亚平为“全宇宙最美”。

赞美女士容貌,这是礼貌,可连番炒作,殊无必要。

航天员中的美女绝不会比T台上更多,但航天员们做出的贡献却远远超过后者,用T 台标准对航天员品头论足,这是全民娱乐时代特有的浅薄。

作为网友个人意见,无可厚非,而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理应保持冷静,不该贸然加入这个“盲目的狂欢”中。

应该看到,“宇宙最美”说与少数网友当年对航天员刘洋的谩骂,其实是一体两面,都是拿她们的性别身份做文章。

在这样的解读方式下,女性除了相貌、身材等外在的东西之外,内涵、修养、人格等统统被剥夺了,夸你时,你是“宇宙最美”,骂你时,则用语粗俗下流。

仿佛她们只是没有灵魂的花瓶,她们的努力与尊严可以完全无视。

人,只要走进社会,就会形成身份,这不以意志为转移,但现代人应警惕身份的绑架效应。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多重身份的,你是男人,但同时也是劳动者,是爱国者,是技术控,是异性恋者……这些身份并不矛盾。

当一种声音将你的一个身份加以夸张,以此否定你其他身份时,应引起我们高度警觉,因为这往往是暴力的源头。

正如当年纳粹用“雅利安人”的身份将德国带进罪恶深渊,无数犹太人因此被残忍杀害,这是现代人永远要记住的惨痛教训。

王亚平确实相貌姣好,但她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而在于她能从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在于她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甘冒风险,在于她的拼搏与坚持。

就算她相貌平平,她也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值得反省的是,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模糊认识,以为只要是说好话,那么原则问题就不再重要,夸“宇宙最美”不是好事吗?何必当真?可总是不当真,我们的精神就会变得越来越粗鄙,与文明的距离也会越来越遥远。

13.下列是对中心观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多家媒体引用网友评论,称王亚平为“全宇宙最美”。

B.赞美女士容貌,这是礼貌,可连番炒作,殊无必要。

C.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理应保持冷静。

D.王亚平的真正价值在于她的拼搏与坚持。

14.作者是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5分)答:15.“王亚平确实相貌姣好,但她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而在于她能从严酷的竞争中胜出,在于她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甘冒风险,在于她的拼搏与坚持。

”按照上面一段文字另写一段话,要求结构相似。

(4分)答:三、作文(60分)16.近日中国211所顶级中学榜单热传网络,新华日报认为对“顶级中学榜”不必当真。

但是“超级中学”现象在我国越来越突出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少“超级中学”甚至变身“超级企业”,不断扩张,建分校、连锁学校,成立国际部,扩大招生规模,积聚了当地和周边地区一流的师生资源,瓜分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名额,学生常年大比例考入一流高校。

以“我看‘超级中学’”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提示:1.有一个鲜明的观点;2.有条理地分析说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古代诗文积累和阅读(26分)1.在横线处补写出原文。

(8分。

每空1分)(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简述《山居秋暝》中“明简述《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王维诗的什么特点?(4分)答:秋天,雨后的夜晚,明月静静地照在松林(静),“清泉石上流”的“流”,“竹喧归浣女”的“喧”,“莲动下渔舟”的“动”、“下”(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意盎然,画中有情,情寄山水,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3.B4.D5.C6.(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二、现代文阅读和表达(34分)7.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8.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9. 答:①是薛宝钗和林黛玉。

②示例:薛宝钗出生于豪富的皇商家庭。

她挂有一把金锁,与宝玉“通灵宝玉”恰成一对。

但宝玉倾心于林黛玉,于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使用“调包计”让宝、钗成婚。

后来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10. (1)情节详略取舍的安排主要取决于小说主题表达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2)宝玉挨打的过程,与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关系不大,所以要略写;(3)详写宝玉挨打的原因和反响,有利于突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新旧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男主人公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叛逆人格。

(主题1分、人物1分,有分析2分)11. (1)小厮打,(2)亲手“盖”,(3)在王夫人到来后板子下得又快又狠。

12. 流荡优伶,表赠私物,没有主仆贵贱之分;在家荒疏学业,厌恶读书;淫辱母婢。

(3分)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他违背了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走仕途经济之路,成了地地道道的叛逆者。

(2分)13.D14.(1)批评媒体以娱乐视角评价王亚平的错误;(2)指出少数网友评判王亚平的实质是拿她的性别身份做文章;(3)指出王亚平的真正价值。

15.要求另写一段话;扣住“但……不在……而在于……在于……在于”。

三.作文16.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