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第一章习题 (2)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学练习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学练习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学》练习题班级学号姓名南京工业大学二零一四年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1. 1 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通过测量得知:A 41-=I ,A 62=I ,A 103=I ,V 1401=U ,V 902-=U ,V 603=U , V 804-=U ,V 305=U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并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题的电路一电器的额定功率W 1N =P ,额定电压V 100N =U 。

今要接到V 200的直流电源上,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1) 电阻值ΩK 5,额定功率2W ; (2) 电阻值ΩK 10,额定功率W 5.0; (3) 电阻值ΩK 20,额定功率W 25.0; (4) 电阻值ΩK 10,额定功率W 2。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W 200N =P ,额定电压V 50N =U ,内阻Ω=5.00R ,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1) 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3) 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V 101=U ,V 41=E ,V 22=E ,Ω=41R ,Ω=22R , Ω=53R , 1、2两点间处于开路状态,试计算开路电压2U 。

题的电路求图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a、b、c三点的电位。

题的电路求图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

题的电路第2章电路分析方法在图示电路中,R1=R2=R3=R4=30,R5=60,试求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和b之间的等效电阻。

R1aR2R3R5 SR4b题的电路图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示电路中6电阻中的电流I。

a I 6b 38+ 12V-44A3+24V-题的电路图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S1=24V,U S2=16V,I S=1A,R1=R2=8,R3=4。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电工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流的单位是()。

A. 伏特B. 安培C. 瓦特D. 欧姆答案:B2. 电阻的单位是()。

A. 伏特B. 安培C. 瓦特D. 欧姆答案:D3. 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方向是()。

A. 从负极到正极B. 从正极到负极C. 任意方向D. 不流动答案:B4.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A. V = IRB. I = VRC. R = VID. V = RI5.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

A. 等于最大电阻值B. 等于最小电阻值C. 小于任一电阻值D. 等于任一电阻值答案:C6.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 等于任一电阻的电流B. 大于任一电阻的电流C. 小于任一电阻的电流D. 不确定答案:A7. 电容器的单位是()。

A. 法拉B. 欧姆C. 安培D. 伏特答案:A8. 电感器的单位是()。

A. 法拉B. 亨利C. 安培D. 伏特答案:B9. 电能的单位是()。

B. 瓦特C. 伏特D. 安培答案:A10. 电功率的单位是()。

A. 焦耳B. 瓦特C. 伏特D. 安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电压为220V时,通过电阻R=100Ω的电流为______安培。

答案:22. 电路中电阻R=10Ω,电流I=5A,根据欧姆定律,电压V=______伏特。

答案:503. 电容器的电容为C=2μF,电压V=300V,则电容器存储的电荷Q=______库仑。

答案:0.64. 电感器的电感L=0.5H,电流变化率dI/dt=2A/s,则电感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______伏特。

答案:15. 一个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R1=4Ω和R2=8Ω组成,总电阻Rt=______Ω。

答案:2.676. 一个串联电路由两个电阻R1=6Ω和R2=12Ω组成,总电阻Rt=______Ω。

答案:187. 电能W=Pt,其中P是功率,t是时间,若P=100W,t=2h,则W=______焦耳。

电工电子第1章习题及解答

电工电子第1章习题及解答
S 断开时
V a V b 6 V ,V c ( 6 3 ) V 9 V .
b
3V
c
2020/12/2
返回练习题集
12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3.2 求图示电路中开 关 S 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 下a、b、c 三点的电位。
a 4 k b 4 k
2 k
S
c
2 k
+12 V
-6 V
解[解:]SS闭断合开时时,
1.8.3 图示电路中,当US=16 V 时 ,Uab=8 V,试用叠加原理求 US=0 时的Uab 。
2020/12/2
IS R1
1
7A
R3 R2
2
+
US_
3
R4
35 V
4 I
+ US_
R
Ra
IS1
IS2
返回
R b
上一页
8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1.8.4 图示电路中,R2 = R3。 当 IS=0 时,I1=2 A, I2=I3=4 A。 求 IS=10 A 时的 I1、I2 和 I3 。
1.7.2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 中各支路电流。
R1
R3
2
1
+
6V
U_ S
R2
2 R4 1 IS 3 A
1.8.1 用叠加原理求图示 电路中的电流 I1 和 I2 。
2020/12/2
+
IS 5 A 10 V
U_ S
I2
I1
R2 3
R1 2
7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1.8.2 用叠加原理求图示电路 中的电流 I 。

电工电子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第一章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a. 安培(A)b. 伏特(V)c. 瓦特(W)d. 欧姆(Ω)答案:a2) 电阻的代号通常用什么字母表示?a. Rb. Ic. Vd. E答案:a3) 电阻越大,导线的电流将会: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4) 在电路中,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a. U = R/Ib. I = U/Rc. R = U/Id. I = U*R答案:b5) LED是指什么?a. Light Electrical Display(光电显示器)b.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c. Liquid Electronic Device(液体电子设备)d. Low Energy Device(低能量设备)答案:b6) 开关的作用是什么?a. 调节电源电压b. 控制电路通断c. 改变电路的频率d. 改变电流方向答案:b7) 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用于放大电流信号b. 用于切换电流方向c. 用于限制电流流动方向d. 用于发光答案:c8) 电容的单位是:a. 安培(A)b. 伏特(V)c. 瓦特(W)d. 法拉(F)答案:d9) 以下哪个元件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a. 电阻b. 电容c. 二极管d. 三极管答案:c10) 下面哪个元件通常被用于放大电流信号?a. 电阻b. 电容c. 二极管d. 三极管答案:d2. 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简述电流的定义,并列举几个单位为安培的例子。

答: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它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例如,常见的单位为安培的电器设备有电灯(例如一个60瓦的电灯通常需要约0.5安培的电流)、电风扇、电视机等。

2) 请解释什么是电阻,并说明它对电流的影响。

答:电阻是指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特性。

电工电子学 林小玲主编 第一章答案

电工电子学 林小玲主编 第一章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1.1.1 填空题(1)在图1-67所示电路中,甲同学选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为I,乙同学选定为I′。

若甲计算出I=-3A,则乙得到的计算结果应为I′=__3__A。

电流的实际方向与__乙__的方向相同。

(2)由电压源供电的电路通常所说的电路负载大,就是指_负载电阻小,吸收的电流大,消耗的功率大;____。

(3)恒压源的输出电流与_负载电阻____有关;恒流源的端电压与_负载电阻____有关。

(4)在图1-68所示电路中,已知I1=1A,则I2=_-0.5____A。

图1-67 题1.1.1(1)图图1-68 题1.1.1(4)图1.1.2 选择题(1)一个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 b )(A)是唯一的;(B)在不同应用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2)理想电路元件用于表征:( a )(A)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能;(B)某种确定的功能。

(3)电流的定义是( B )(A)自由电子(B)自由电子移动的速度(C)移动电子所需的能量(D)自由电子的电荷(4)电阻的主要目的是( D )(A)增加电流(B)限制电流(C)产生热(D)阻碍电流的变化(5) 功率可以定义为( C )(A)能量(B)热(C)能量的使用速率(D)使用能量所需的时间(6) 通过一个定值电阻的电流从10mA增加到12mA,电阻的功率将( A )(A)增加(B)减少(C)保持不变(7)在图1-69所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元件是__A___。

(A)仅是5V的电源(B)仅是2V的电源(C)仅是电流源(D)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发出功率(E)条件不足(8)在图1-70所示电路中,当R2增大时,恒流源Is两端的电压U__B___。

(A)不变(B)升高(C)降低图1-69 题1.1.2(7)图图1-70 题1.1.2(8)图(9)在图1-71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P点的电位__B___。

(A)不变(B)升高(C)为零(10)在图1-72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而言,点画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__C___。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1-1 在题图1-1中,已知2I A =-,5R =Ω。

求各图中的电压U 。

U+U+U+U (a)(b)(c)(d)解:(a )U 、I 关联,(2)510U IR V ==-⨯=- (b )U 、I 非关联,(2)510U IR V =-=--⨯= (c )U 、I 非关联,(2)510U IR V =-=--⨯= (d )U 、I 关联,(2)510U IR V ==-⨯=-1-2 在题图1-2中,已知2I A =-,15U V =。

计算各图元件中的功率,并说明它们是电源还是负载。

(a)(b)(c)(d)解:(a )U 、I 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A 是电源性。

(b )U 、I 非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B 是负载性。

(c )U 、I 非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C 是负载性。

(d )U 、I 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D 是电源性。

1-3某电路中需要接入一个限流电阻,已知接入的电阻两端电压10R U V =,流过电阻的电流20R I mA =。

试选择这个电阻的参数。

解:3105002010U R I -===Ω⨯ 31020100.2R P UI W -==⨯⨯=规格化以后,0.5R P W =1-4一只15V 、5W 的白炽灯接在36V 的电源上,试选择需要串联的电阻。

解:51153P I A U === 361521R U V =-=216313R U R I===Ω 12173R R P U I W ==⨯=1-5 在题图1-5中,已知112U V =,14S U V =,26S U V =,1232R R R ===Ω.试求2U 。

2解:1211()S I R R U U ++=111212424S U U I A R R --===+221222462S S U IR U U V =+-=⨯+-=1-6在题图1-6中,已知电位器6W R K =Ω。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章复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章复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章复习题一. 选择题1.下列测量电流电压的电路中接法正确的是( )2.两个理想电流源并联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流源,其等效的电流源电流为( ) A.两个电流源电流中较大的一个 B.两个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C.两个电流源电流的平均值 D.两个电流源电流中较小的一个3.图示电路中,A 点电位为( ) A.10V B.14V C.18V D.20V4.图示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U 为( ) A.4VB.5VC.10VD.15V5.欲使题1图中的411 I I ,则R1和R2的关系为( )A. R1=41R2 B. R2=41R1C. R1=31R2 题1图D. R2=31R16.图中的I为( )A.0AB.1AC.2AD.3A7. 电路如图所示,所有电阻均为1Ω,AB端的等效电阻为()A. 1ΩB. 1.5ΩC. 2ΩD. 5Ω8.图示电路电压U为()A. –22VB. –2VC. 22V9. 题图的I为( )A. 0AB. 1AC. 2AD. 4A10. 对于有6条支路4个节点的电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的独立方程数为(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1.题图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为( )二、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ab=-10V、I=2A、R=4Ω,则E=________V.2.一只电阻的额定功率为5W,电阻为500Ω,其额定电流为________. 3.开路元件的伏安特性,其方程为______ 。

4.直流电路如图所示,电阻R1上的电压为___________V.5.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是由于________ 而产生的。

三、简析题1.求图示电路中A、B、C点的电位。

2.计算题图中的电压U和电压源产生的功率。

3. 将图示电路化简为一个等效电流源电路。

4.计算题图中的电流I和1A电流源的功率。

四、计算题1.电路如图所示,要求:(1)用戴维南定理求ab支路中的电流I(要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2)求理想电流源两端电压U I.2.用戴维南定理求题图中的电流I。

电子电工 第一单元

电子电工 第一单元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

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1233+=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3=-2A,V B=-321+×2=-2V。

当S断开时,I=0,V B=6-321+×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1-1 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通过测量得知:I1= - 4A ,I2=6A ,I3=10A ,U1=140V ,U2= - 90V ,U3=60V ,U4= - 80V ,U5=30V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并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1-2 一电器的额定功率P N =1W ,额定电压U N
=100V ,今要接到200V 的直流电源上,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①电阻值5k Ω,额定功率2W ; ②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0.5W ;③电阻值20k Ω,额定功率0.25W ;④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2W 。

解:求出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工作电流:I N =01.01001==N N U P (A )
在此工作电流下200V 的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为:P=200×0.01=2(W )。

该电器的额定功率为1W ,故在电路中必须串联一个功率为1W 的电阻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该电阻的阻值为:R=Ω=-=-=K I U U I U N N R R 1001
.0100200,且额定功率要大于1W
根据上述条件只有④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2W 。

符合要求,故选 ④
1-3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 N =200W ,额定电压U N =50V ,内阻R 0
=0.5Ω,负载电阻R 可以调节, 其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
1-4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1=10V ,E 1=4V ,E 2=2V ,R1=4Ω,R 2=2Ω,R 3=5Ω,1、2两点间处于开路状态,试计算开路电压U 2。

解:此图中,U 1、R1、R2、E1组成回路,其中有电流通过。

电流为:I=)(12
4410211
1A R R E U =+-=+- E 2和R 3上都没有电流通过
故开路电压U 2=—E 2+IR 1+E 1=—2+1×4+4=6(V )
1-5 求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

解:该电路中3V 电源、1Ω、2Ω电阻组成回路其中
电流I=)(12
13A =+在电阻1Ω上形成的电压为1V (左正右负)
故A 点的电位为U A = -1+6=5(V ) ①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解:①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
450200===
N N N U P I (A )负载电阻R Ω=⨯-=-=1245.0450N O N I R I E ②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②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U=52(V ) ③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③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I=)(1005.050A =
解:按参考方向的关联与否列功率公式并带入实际值
P 1=U 1I 1=140×(-4)=-560(W )<0 为电源;P 2=U 2I 2=(-90)×6=-540(W <0
为电源 P 3=U 3I 3=60×10=600(W )>0 为负载;P 4=U 4I 1=(-80)×(—4)=320
(W )>0 为负载;P 5=U 5I 2=30×6=180(W )>0 为负载。

P 1+P 2=P 3+P 4+P 5
即:电源发出功率等于负载吸收功率,功率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