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含义
古代纪年法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课件

小暑
05 小暑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但
还不是最,人
们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秋
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降低,秋季作物开始生长。
处暑
处暑时分,虽然气温仍然较高, 但已不再是夏季的炎热。
白露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草木开始 出现露水。
地支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 亥。
含义
地支代表地上的十二种动 物,如鼠、牛、虎、兔等 。
作用
地支与天干结合,形成六 十甲子,用来表示时间的 顺序和循环。
CHAPTER
02
十二生肖
子鼠
鼠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一位,象征着机智、灵活和独立。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鼠常被描绘成机智、机敏的形象,也有一些 负面的形象,如贪婪和自私。
鼠年出生的人通常被认为聪明、机智、灵活,善于适应环境 。
丑牛
牛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二位,象征着勤劳、踏实和坚韧。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牛常被描绘成勤劳、踏实的形象,也有 一些负面的形象,如固执和缺乏灵活性。
牛年出生的人通常被认为勤劳、踏实、坚韧,能够坚持不 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寅虎
01
虎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三位,象征 着勇猛、力量和独立。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虎常被描绘成勇猛、 力量和独立自主的形象。
龙年出生的人通常被认为具有神秘魅力、高贵气质和威严风范,能够吸引他人的 关注和尊重。
巳蛇
• 蛇是十二生肖中的第六位,象征着智慧、机敏和神秘。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蛇常被描绘成机智、机敏和神秘的形
CHAPTER
03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春
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的故事

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的故事
我们的祖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称呼它们,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后来,人们发现每个时辰里都有一种动物最为活跃,于是便开始用动物指代时辰了:
1.子鼠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老鼠代表智慧。
2.丑牛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此时牛正在反刍,养足体力准备耕田,牛代表勤奋。
3.寅虎
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觅食,最为凶猛,老虎代表勇猛。
4.卯兔
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兔子开始出来觅食,天上的兔子也在忙于捣药,兔子代表谨慎。
5.辰龙
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龙代表仁勇。
6.巳蛇
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此时蛇开始活跃起来,蛇代表柔韧。
7.午马
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为午时,正是马跑得最快的时候,马代表勇往直前。
8.未羊
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正香,长得更壮了,羊代表和顺。
9.申猴
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不停地啼叫,猴子
代表灵活。
10.酉鸡
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鸡代表恒定。
11.戌狗
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狗代表忠诚。
12.亥猪
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养得膘肥体壮,猪代表随和。
十二生肖传至今日,深入人心。
后来,人们用干支纪年时,也用十二生肖代指不同的年份了。
古代文化常识十五、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含义

古代文化常识十五、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含义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
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
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
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
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
干支与属相

干支与属相干支与属相的朴实含义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表示“天干”,每个字都有反映自然现象的朴实内容,被称为“10天干”;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表示“地支”,同样,每个字也都表达了人们常见的普普通通的事实,叫做“12地支”。
合称“天干地支”或简称为“干支”,用来记日、记时并说明世界、解释世界。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的解释,10天干10个字的含义大致是:甲,生物孕育发芽。
乙,生物破土而出。
丙,万物炳然著见。
丁,万物茁壮如丁。
戊,万物生长茂盛。
己,万物有形可纪。
庚,万物收敛有实。
辛,万物初新收成。
壬,阳气任养万物。
癸,万物皆可揆度。
12地支12个字的大意是:子,万物滋萌。
丑,阳气上升。
寅,始生寅然。
卯,万物茂盛。
辰,震震而长。
巳,阳气之盛。
午,枝柯密布。
未,成熟有味。
申,身体壮硕。
酉,由壮变老。
戌,各有归宿。
亥,收藏如核。
12地支又演变为12属相,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有资料介绍: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已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12个时辰并采用12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12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2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24小时。
根据1年12次寒暑,编写成12地支,演化为12属相,分成1天12个时辰,都是习以为常的生命运动,或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活动。
【《科学发现报》2007年2月19日】。
天干地支十二地支的生肖对应关系

天干地支十二地支的生肖对应关系天干地支是传统中国农历中一种重要的时间概念,它由天干和地支两个概念组成。
天干按照阳和阴的变化规律命名,共有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则按照十二地支动物的顺序排列,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十二地支和生肖之间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每个地支代表了一个生肖。
1. 子鼠:子是天干地支中的第一位地支,代表子时,也代表鼠年。
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聪明、灵敏的象征意义。
子鼠的人通常机灵,聪明灵活,并且善于发现和利用机会。
2. 丑牛:丑是天干地支中的第二位地支,代表丑时,也代表牛年。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勤劳、坚韧的象征。
丑牛的人通常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并且具有坚毅的性格。
3. 寅虎:寅是天干地支中的第三位地支,代表寅时,也代表虎年。
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勇猛、威武。
寅虎的人通常充满活力,勇往直前,并且富有领导力。
4. 卯兔:传统文化中有着温和、聪明的形象。
卯兔的人通常善良温和,聪明机智,并且善于表达自己。
5. 辰龙:辰是天干地支中的第五位地支,代表辰时,也代表龙年。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神秘、宏伟的象征。
辰龙的人通常充满魅力,智慧过人,并且具有领导才能。
6. 巳蛇:巳是天干地支中的第六位地支,代表巳时,也代表蛇年。
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灵性、机智。
巳蛇的人通常深思熟虑,有着丰富的智慧,并且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
7. 午马:午是天干地支中的第七位地支,代表午时,也代表马年。
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奔放、热情的象征。
午马的人通常充满活力,热情洋溢,并且喜欢追求自由和冒险。
8. 未羊:未是天干地支中的第八位地支,代表未时,也代表羊年。
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温和、顺从的特点。
未羊的人通常善良、温柔,并且关心他人,注重和谐。
9. 申猴: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机智、聪明。
申猴的人通常聪明敏捷,反应灵活,并且富有创造力。
10. 酉鸡:酉是天干地支中的第十位地支,代表酉时,也代表鸡年。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中国黄历以立春确定生肖。
“农历”是汉代开始使用的“太阴历”,新年是以立春为界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生肖以立春为准。
六甲记年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
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排列,刚好60个排完一个周期。
这样有点复杂又不好记,于是古人想到用动物来表达复杂的地支,这就是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生肖是我国六甲记年中特有,应该从立春的那天算起。
传统的命理学、占卜学等民俗学,均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的依据。
包括现在的民间占星卜卦先生也一直沿用传统的生肖定法。
因为生肖本与地支同源,不能以当前的春节来定。
传统春节是指立春,正月初一为元旦,民国元年(1911年)规定阳历1月1日为春节,由于民间反对,袁世凯采取折中的办法,将阳历1月1日定名为元旦,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
十二生肖天干地支对照表你知道多少

十二生肖天干地支对照表你知道多少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那么十二生肖的天干地支表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和店铺一起去看一看12生肖的天干地支对照表是怎样的吧。
十二生肖天干地支对照表鼠金鼠;甲子年;1684、1744、1804、1864、1924、1984木鼠;壬子年;1732、1792、1852、1912、1972、2032水鼠;丙子年;1696、1756、1816、1876、1936、1996火鼠;戊子年;1708、1768、1828、1888、1948、2008土鼠;庚子年;1720、1780、1840、1900、1960、2020牛金牛;乙丑年;1685、1745、1805、1865、1925、1985木牛;癸丑年;1733、1793、1853、1913、1973、2033水牛;丁丑年;1697、1757、1817、1877、1937、1997火牛;己丑年;1709、1769、1829、1889、1949、2009土牛;辛丑年;1721、1781、1841、1901、1961、2021虎金虎;壬寅年;1722、1782、1842、1902、1962、2022木虎;庚寅年;1710、1770、1830、1890、1950、2010水虎;甲寅年;1734、1794、1854、1914、1974、2034火虎;丙寅年;1686、1746、1806、1866、1926、1986土虎;戊寅年;1698、1758、1818、1878、1938、1998兔金兔;癸卯年;1723、1783、1843、1903、1963、2023木兔;辛卯年;1711、1771、1831、1891、1951、2011水兔;乙卯年;1735、1795、1855、1915、1975、2035火兔;丁卯年;1687、1747、1807、1867、1927、1987土兔;己卯年;1699、1759、1819、1879、1939、1999金龙;庚辰年;1700、1760、1820、1880、1940、2000 木龙;戊辰年;1688、1748、1808、1868、1928、1988 水龙;壬辰年;1712、1772、1832、1892、1952、2012 火龙;甲辰年;1724、1784、1844、1904、1964、2024 土龙;丙辰年;1736、1796、1856、1916、1976、2036 蛇金蛇;辛巳年;1701、1761、1821、1881、1941、2001 木蛇;己巳年;1689、1749、1809、1869、1929、1989 水蛇;癸巳年;1713、1773、1833、1893、1953、2013 火蛇;乙巳年;1725、1785、1845、1905、1965、2025 土蛇;丁巳年;1737、1797、1857、1917、1977、2037 马金马;甲午年;1714、1774、1834、1894、1954、2014 木马;壬午年;1702、1762、1822、1882、1942、2002 水马;丙午年;1726、1786、1846、1906、1966、2026 火马;戊午年;1738、1798、1858、1918、1978、2038 土马;庚午年;1690、1750、1810、1870、1930、1990 羊金羊;乙未年;1715、1775、1835、1895、1955、2015 木羊;癸未年;1703、1763、1823、1883、1943、2003 水羊;丁未年;1727、1787、1847、1907、1967、2027 火羊;己未年;1739、1799、1859、1919、1979、2039 土羊;辛未年;1691、1751、1811、1871、1931、1991 猴金猴;壬申年;1692、1752、1812、1872、1932、1992 木猴;庚申年;1740、1800、1860、1920、1980、2040 水猴;甲申年;1704、1764、1824、1884、1944、2004 火猴;丙申年;1716、1776、1836、1896、1956、2016 土猴;戊申年;1728、1788、1848、1908、1968、2028金鸡;癸酉年;1693、1753、1813、1873、1933、1993木鸡;辛酉年;1741、1801、1861、1921、1981、2041水鸡;乙酉年;1705、1765、1825、1885、1945、2005火鸡;丁酉年;1717、1777、1837、1897、1957、2017土鸡;己酉年;1729、1789、1849、1909、1969、2029狗金狗;庚戌年;1730、1790、1850、1910、1970、2030木狗;戊戌年;1718、1778、1838、1898、1958、2018水狗;壬戌年;1742、1802、1862、1922、1984、2044火狗;甲戌年;1694、1754、1814、1874、1934、1994土狗;丙戌年;1706、1766、1826、1886、1946、2006猪金猪;辛亥年;1731、1791、1851、1911、1971、2031木猪;己亥年;1719、1779、1839、1899、1959、2019水猪;癸亥年;1743、1803、1863、1923、1983、2043火猪;乙亥年;1695、1755、1815、1875、1935、1995土猪;丁亥年;1707、1767、1827、1887、1947、2007十二生肖五行纳音从纳音上来看,有属水的,有属木的,有属火的,有属土的,有属金的,故可勉强这样问,而且也可以从以下这个纳音五行的图表中,轻易找到自己属于哪种五行的标准答案: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戊寅己卯城头土;庚辰辛巳白蚁金壬午癸未杨柳木;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上头丙子丁丑涧下水;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戍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己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鄢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在上表中,甲子乙丑这类的干支,都分别对应一个特定的年份,比如最近的一个甲子,是1984年,乙丑则是1985年,这样每60年循环一次,所以称作“六十甲子纳音”。
天干地支十二地支的生肖传说

天干地支十二地支的生肖传说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时间计量体系,由天干和地支组成,分别代表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与此相关的是生肖传说,每个地支与一个生肖相连,形成了传统的生肖文化。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天干地支和十二地支的生肖传说。
一、天干地支的起源天干地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卜筮文化。
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地理环境和动物行为,将天干地支与时间、命运等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时间计量系统。
天干代表天上的事物,地支代表地上的事物。
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天地之间的时间系统。
二、关于生肖传说的由来生肖传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相传,中国传统的生肖起源于太古时代,神仙们举行了一场耐力竞赛,决定将首次到达的十二种动物作为地支的标志,并按照顺序排列。
于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是鼠,后来依次是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
三、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1.鼠(子):相传,鼠作为生肖的首位,是因为它在神话中具有多种特殊的意义。
鼠精明灵活,机智过人,因此被列为第一。
2.牛(丑):传说中,牛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
它代表着勤劳、坚忍和力量。
3.虎(寅):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威武和勇猛的形象。
在生肖中,虎代表力量和尊严。
4.兔(卯):兔子被视为祥和、安宁和智慧的象征。
它是生肖中的幸运之兽。
5.龙(辰):龙是中国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皇权和威严。
因此,龙被称为生肖中的吉祥动物。
6.蛇(巳):蛇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代表着智慧、机智和灵巧。
7.马(午):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积极、奔放、勇敢和善良的象征。
8.羊(未):羊象征着温和、忠诚和友善。
在中国农村,羊是家庭和睦和幸运的象征。
9.猴(申):猴子被认为机智、活泼和顽皮。
在生肖中,猴子代表着聪明和机智。
10.鸡(酉):鸡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被选为生肖之一,象征着平安、吉祥和福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含义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
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
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
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
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
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
”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