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贺的诗风

合集下载

李贺的诗风是什么

李贺的诗风是什么

李贺的诗风是什么 有着“诗鬼”之称的李贺有着怎样的诗风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贺的诗 风是什么,欢迎参考阅读! 李贺的诗风 李贺留传至今的诗共二百余首 ,其中多数诗在思想上都有特点。

过去,曾 有人因为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 杜甫 、韩愈等风气的影响,便说李贺是唯美主义诗人,那是不对的。

李贺的诗歌 也有糟粕,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 贯。

但并没有构成李贺诗的主要倾向。

不能以偏概全。

诗人生活在贞元,元和年 间,那时,元稹 、白居易 的新乐府运动声势浩大,产生了许多乐府诗,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主疾苦。

李贺有一部分诗,如《老夫采玉歌》、 《感讽五首》、 《黄家洞》、 《宫娃歌》、 《扬声青花紫石砚歌》、《古悠悠行》、《苦昼短》、《贵主征行乐》和《吕将 军歌》 等。

学习乐府民歌, 继承前人诗歌的优良传统, 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颂李贺们的勤劳智慧, 嘲讽皇帝官僚的迷信求仙, 不满于贵族权门的奢侈荒淫 和宦官专权,其精神和新乐府运动是一致的。

当然,李贺写的更多的是直接或间 接反映李贺的生活、 李贺的抱负、 李贺的悲愤的诗。

如 《致酒行》 和《开愁歌》 、 《赠陈商》、《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等。

这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中唐 那个黑暗的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

李贺的诗构思新颖、想 象丰富、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许多作品,多用比兴,又能摆脱思想上和节律上 的束缚,充满奇情异想,显现出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是唐人写诗用形象思维 的典型例证。

李贺的生平 李贺,字长吉,唐富昌县昌古人,福昌即今河南省宜阳县。

公园 790 年,出 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

李贺从小便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李贺刻苦读书、刻苦 写作,为了写出好的作品,李贺呕心沥血。

在十八岁时便写成了大动韩愈的《雁 门太守行》 。

然而, 一个受到文坛领袖赏识的青年, 并没有一帆风顺地成长前进,而是过早地蒙受了打击。

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

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

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贺这首《致酒行》诗就是李贺酒宴上明志之作。

“致酒”即劝酒之意。

“行”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全诗如下: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开头“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两句,在叙述中突出了自己的处境“零落栖迟”。

“零落栖迟”就是说诗人潦倒闲居,飘泊落魄。

“捧觞”即举杯奉觞,也就是“敬酒”之意。

“客长寿”,这是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

首句是说,诗人正处于落魂潦倒,困守京都处境中,这酒宴上的一杯酒,就正好借酒浇愁。

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平淡的叙述中,抒发了自己的满腔愁情,也表现出诗人对朋友感激之情。

接着“主人奉觞客长寿”,叙述主人举杯祝酒,愿客人(指李贺)长寿。

这一句表现了主人对李贺的深情,以及对李贺处境的同情。

接下来的“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这几句承上“主人奉觞客长寿”而来,具体描写了主人在祝酒辞中的劝勉之意。

这里,主人先用汉代主父偃的故事。

“主父”,据《汉书》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

”后来,主父偃的上书终于被采纳,当上了郎中。

这句的意思是说,你久困不归,就像主父偃困守长安那样,家人盼你归去,大概要把门前的柳枝都攀折了。

这里充满了对客人的同情、关怀,洋溢着人间温馨感人的情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紧承上而来,“马周”,据《旧唐书》记载:“马周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

李贺的诗风是什么

李贺的诗风是什么

李贺的诗风是什么李贺的诗风是什么有着“诗鬼”之称的李贺有着怎样的诗风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贺的诗风是什么,欢迎参考阅读!简介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李贺的诗风李贺留传至今的诗共二百余首,其中多数诗在思想上都有特点。

过去,曾有人因为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杜甫、韩愈等风气的影响,便说李贺是唯美主义诗人,那是不对的。

李贺的诗歌也有糟粕,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

但并没有构成李贺诗的主要倾向。

不能以偏概全。

诗人生活在贞元,元和年间,那时,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声势浩大,产生了许多乐府诗,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主疾苦。

李贺有一部分诗,如《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黄家洞》、《宫娃歌》、《扬声青花紫石砚歌》、《古悠悠行》、《苦昼短》、《贵主征行乐》和《吕将军歌》等。

学习乐府民歌,继承前人诗歌的优良传统,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李贺们的勤劳智慧,嘲讽皇帝官僚的迷信求仙,不满于贵族权门的奢侈荒淫和宦官专权,其精神和新乐府运动是一致的。

当然,李贺写的更多的是直接或间接反映李贺的生活、李贺的抱负、李贺的悲愤的诗。

如《致酒行》和《开愁歌》、《赠陈商》、《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等。

这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中唐那个黑暗的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

李贺的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许多作品,多用比兴,又能摆脱思想上和节律上的束缚,充满奇情异想,显现出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是唐人写诗用形象思维的典型例证。

李贺的诗词风格

李贺的诗词风格

李贺的诗词风格李贺的诗词风格有诗鬼之称的李贺的诗词风格是怎样的呢?了解李贺的诗词风格,有助于赏析李贺的诗词,也是了解李贺性格的重要因素。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

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

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另有四字真言,鬼、泣、血、死,故被称为"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

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

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

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

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

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

”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

”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

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

刻于撰语,浑于用意。

”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

简述李贺诗歌的主要特色

简述李贺诗歌的主要特色

简述李贺诗歌的主要特色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的主要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丰富奇特的想象。

他多以主观的心理感受为线索驰骋想象,时空交错,变幻莫测,完全依据自己心绪的流动,绝妙奇特,独一无二。

②瑰丽幽冷的意境。

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其诗句、诗意、诗境无不带有凄神寒骨的冷意和浓郁的愁情,侬丽之中深蕴着凄冷的情调,构成诡丽幽冷的诗境。

③精妙绝伦的比喻。

无论写景、状物、抒情、摹声,无不广泛运用精巧奇妙的比喻,生动、形象、传神。

④奇峭冷艳的语言。

诗人善用“恨”、“死”、“泣”、“哭”等冷寂之词表达强烈的感情;善用“寒绿”、“酸风”、“冷红”等冷艳色调的语言,表达对事物的强烈印象和内心感受;常常把多种色彩交织起来,构成一副副浓艳班驳、令人目乱神迷的画面。

正因此形成了“长吉体”迥然有趣的一家之风。

描述李贺的诗句

描述李贺的诗句

描述李贺的诗句《“诗鬼”李贺:笔补造化天无功》原文: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一、衍生注释:“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长歌短歌都是诗人情绪的抒发,“破衣襟”“断白发”极言悲愁之深切。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中的“秦王”可象征一种理想或追求的目标,无法见到便内心煎熬。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写出诗人借酒消愁,生活状态的落拓。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描绘出四月将尽时的景象,满眼绿色却透着凄凉。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描写夜景,山峰罗列,明月的光影落在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写诗人在石间徘徊寻找那月光,月光却照向高峰之外,有一种求而不得之感。

二、赏析:此诗整体格调幽冷。

前几句通过描写诗人自己的状态,如长歌短歌时的悲戚,因追求不得而内心炽热,生活上饮酒拔粟的潦倒,奠定了一种苦闷的基调。

四月的景色本应是充满生机的,但诗人却感到凄凉。

夜景的描写更是增添了清冷的氛围,山峰与明月的描写看似写景,实则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的寻觅,而最终“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直接点明理想难以实现,在不断的追求与歌唱中,人已老去,充满了一种无奈与怅惘。

三、作者介绍:李贺,字长吉,是唐代著名诗人。

他被称为“诗鬼”。

李贺一生仕途不顺,却极富才华。

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他的诗作常常带有一种幽冷凄清的意境,反映出他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

四、运用片段:记得那次我参加绘画比赛,我想要画出心中那幅绝美的山水画,就像李贺追求他的理想一样。

我苦苦构思,就像李贺“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般殚精竭虑。

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那画面总是缺少点什么。

看着别的选手作品一个个都那么出色,我内心煎熬,如同李贺“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最后我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我明白了追求梦想的道路就像李贺的诗一样,充满坎坷与无奈。

唐诗中的鬼魅李贺

唐诗中的鬼魅李贺

唐诗中的鬼魅李贺 李贺(公元790—816)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仕途蹭蹬,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

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诸王孙”的他,目睹朝政昏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际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长吉体”诗风。

李贺天才奇旷,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

李贺诗歌一直让后人交口称誉,深为赞叹。

李贺是中唐至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

总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李贺诗歌以其丰富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丰富奇特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是长吉体最为成功的因素。

幽幻神奇、缥缈无端。

如《听颖师弹琴歌》,此诗是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听颖师弹琴后所作,描摹了颖师美妙绝伦的琴声,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以声喻声的“双风语”,还有以“挟剑赴长桥”的武艺、“浸发题春竹”的书艺来喻琴艺使人耳目一新。

又有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

用“别浦云归”、 “芙蓉叶落”、来形容琴声的清悠优美,以越王夜游天姥,仙女骑鹿渡河形容琴韵的轻盈飘逸。

更见匠心独运,通感的运用使诗作灵感激荡,意趣横生,韵味深长。

出神入化,想落天外。

如《梦天》,诗人把月亮的幽光幻想成蟾、兔的泪水,把天空的云层描绘成琼楼玉宇。

如“玉轮轧露湿团光”一句,把明月在云雾中飘过说成是“玉轮轧露”,真是虚幻离奇的奇想。

想象奇伟,构思精巧。

如《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用“踏天磨刀割紫云”来赞扬端州石工采割砚石的技巧。

李贺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般的声音,银河上漂浮着闪耀的星星,等等,充分表现诗人想象奇伟、运思精妙,产生惊人的魅力。

二、李贺诗以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构设意与境浑的美学特质,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启示和审美情趣 朦胧幽奥,如烟浩渺;如《李凭望篌引》诗中一系列的典故,使人读起来如坠五里雾中,一片朦胧。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

xx的艺术特色[内容提要]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在短暂的人生中,呕心沥血,标新立异,创作了二百多首光辉的诗篇,其风格独特、艺术高超,自成“长吉体”诗风。

本文就“长吉体”的艺术特色试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

用《听颖师弹琴歌》、《梦天》、《金铜仙人辞汉歌》等诗的想象、构思为论据。

二、幽邃檬脆,瑰艳凄冷的意境,以《李凭箜篌引》、《巫山高》、《将进酒》等诗的意境为论据。

三、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

取《老夫采玉歌》、《天上谣》、《春坊正字剑子歌》等诗的意象当论据。

四、色彩秧丽、奇警峭拔的语言艺术。

选《上云乐》、《将进酒》、《蝴蝶飞》等诗的语言为论据。

纵观李贺诗的艺术特色,可以充分证明:“长古体”的独特艺术风貌使李贺成为中唐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它丰富了浪漫主义创作的内容和方法,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贺诗歌在文学史上永放光芒。

唐代诗坛名家辈出,千古不朽的诗篇浩如烟海。

在这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圃中,有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范异卉,这就是李贺的诗歌。

李贺(公元790—816)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仕途蹭蹬,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

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混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际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长吉体”诗风。

李贺天才奇旷,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

李贺诗歌一直让后人交口称誉,深为赞叹,李贺是中唐至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人物,在唐代诗坛和我国诗史上永放异彩。

李贺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

总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色:一、李贺诗歌以其丰富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丰富奇特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是长吉体最为成功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李贺的诗风 李贺是我国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人,他少年早成,自成一家。

他的诗歌 创作,主要采用的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乐府诗和古体诗,很有特色。

以下 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李贺的诗风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 李贺的生平 李贺,字长吉,唐富昌县昌古人,福昌即今河南省宜阳县。

公园 790 年,出 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

李贺从小便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刻苦读书、刻苦写 作,为了写出好的作品,他呕心沥血。

在十八岁时便写成了大动韩愈的《雁门太 守行》。

然而,一个受到文坛领袖赏识的青年,并没有一帆风顺地成长前进,而 是过早地蒙受了打击,他二十一岁通过了河南俯试 ,正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时, 一些嫉妒李贺的人说他父亲名字叫“李晋肃”, 其中的“晋”跟进士的“进”同 音,那是“家讳”,是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以应避忌讳为借口,使得他不能 参加考试,阻塞了他的仕途。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际上也就是阻塞了他施 展抱负的道路,理想的破灭,使他十分悲愤,郁郁苦闷,日久做疾 ,竟是瘦弱 不堪。

不久,他为生活所迫投身为吏。

《文选》中说“他只做过一个掌祭记的小 官奉礼郎”。

实际上,这个奉礼郎不过是一个太常寺的小官,因此,他深感无聊 和屈辱,公园八一三年,他毅然辞官,回到昌古的南园。

第二年,他渡黄河穿太 行,到潞州投靠朋友张彻,但是怀才不遇,又过了两年,即公园八一六年,才华 横溢的诗人,寂寞地死在家中,年仅二十七岁。

后来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 为“骚之苗裔。

”对他的过早夭折也不胜惋惜。

二、李贺的诗风 李贺留传至今的诗共二百余首 ,其中多数诗在思想上都有特点。

过去,曾 有人因为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 杜甫 、韩愈等风气的影响,便说他是唯美主义诗人,那是不对的。

李贺的诗歌也 有糟粕,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

但 并没有构成李贺诗的主要倾向。

不能以偏概全。

诗人生活在贞元,元和年间,那 时,元稹 、白居易
1/7


的新乐府运动声势浩大,产生了许多乐府诗,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主疾苦。

李贺有一部分诗,如《老夫采玉歌》、 《感讽五首》、 《黄家洞》、 《宫娃歌》、 《扬声青花紫石砚歌》、《古悠悠行》、《苦昼短》、《贵主征行乐》和《吕将 军歌》等。

学习乐府民歌,继承前人诗歌的优良传统,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 他们的勤劳智慧, 嘲讽皇帝官僚的迷信求仙, 不满于贵族权门的奢侈荒淫和宦官 专权,其精神和新乐府运动是一致的,当然,李贺写的更多的是直接或间接反映 他的生活、他的抱负、他的悲愤的诗。

如《致酒行》和《开愁歌》、 《赠陈商》、 《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等。

这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中唐那个黑暗的社 会的不满和反抗,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

李贺的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形象 生动、色彩鲜明。

许多作品,多用比兴,又能摆脱思想上和节律上的束缚,充满 奇情异想,显现出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是唐人写诗用形象思维的典型例证。

三、浅析《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的早期作品《雁门太守行》就突出地代表了他的写作风格。

这首诗全部 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真可谓“构思新奇、形象饱 满”。

诗中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敌人数量之多,以及守军形势危急,如 鳞般的铠甲,在日光下闪闪发光,想象奇特,令人拍案叫绝。

诗人在这里没有着 意描绘疆场上撕杀的场面, 而是着重刻画了战场上的环境、 气氛以及将军誓死卫 国的精神。

这样写反而效果甚佳。

“角色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 这两个环境的描写,体现出诗人的浪漫主义特色。

后两句的描写,仿佛战场 上悲壮的气氛就在读者眼前。

守军虽然伤势惨重、 筋疲力尽, 但是依然坚持战斗。

这是为什么呢?诗人在最后两句有了交代“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是因为君王招聘贤才的厚意呀! 这里虽然表现了作者, 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主观 思想的局限性,但也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向往。

浅析《金铜仙人辞汉歌》 笔者认为李贺的作品中,最具有风格和特色的是《金铜仙人辞汉歌》。

《金铜仙人辞汉歌》基本上具有李贺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点, 《金铜仙人辞 汉歌》 是作者有感于曹灭汉的一个历史传说而写的。

作品产生的时候距离唐朝的 灭亡还有九十年左右,我觉得这里多少有点李贺为唐王朝挽歌的味道。

要不,做 为一个有头脑的诗人, 何以会在那时产生了兴亡之感呢?而当时的李王朝也的确 是日落西山、穷途末路了。

《金铜仙人辞汉歌》
2/7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车舝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汉武帝刘彻,晚年迷信神仙,在建章宫祭仙人的精明台,竖立了高二十丈, 大七围的“仙人掌”。

它整个形体都是用钢铸成的,下面部分是钢柱,钢柱上站 着一个伸开掌捧承露盘的铜仙人。

刘彻想用金铜仙人盘上的玉杯来接云端的甘露, 以调玉屑为食,祈求长生不老。

而曹叡要把金铜仙人搬来竖立在自己的前殿。

李 贺诗中所述的事件便是, 曹叡下令叫魏国皇宫的官员, 用车子去搬取金铜仙人的 经过。

“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诗的开篇两句,就体现了李贺的 浪漫主义风格, “茂陵刘郎”是指汉武帝刘彻。

茂陵是陵墓的名字。

第一句是说, 刘彻在悠久的历史中,像是一位秋风中的匆匆过客,指出岁月匆匆,人生短促。

“夜闻马嘶晓无迹”是诗人想象刘彻的鬼魂在夜游故宫, 有时人们可以听见马的 嘶鸣声,而白昼却无迹可寻。

刘彻是金铜仙人的主人,所以,诗人先从刘彻已死 写起。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

这两句是诗人写想象中的汉宫景致。

它的意思是说,名花虽然还在枝头开放,但亡国之后的汉宫,已经一片荒凉。

“ 魏官车舝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这里魏官驱车从洛阳出发,指向 千里之外的目的地。

因为是写从洛阳到长安,所以进长安城的东门。

时值秋季, 诗人想象自西而来的秋风刺人眼目。

这里都是写金铜仙人之外的所作所为, 下面 是他的自我感受。

浪漫主义风格又一次在此体现出来。

“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金铜仙人出汉宫时,只有天上的 月亮相随陪伴, 而这个月亮曾经把临过鼎盛时代的汉宫, 所以诗人把它称做“汉 月”。

由汉月而勾起对于往事的回忆,作者想象仙人自然会思念他的主人刘彻, 使它伤心落泪,诗人想象这铜人凄清的泪水象沉重的铅水一般。

“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人写金铜仙人离了去国,香草依 依不舍铜人,香草都是无情之物,尚且悲不自胜,那么,天若有所知觉有感情, 面对这样的兴亡变化,也会因之悲戚愁苦而衰老吧!这里诗人同样,又一次的运 用浪漫主义手法。

“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两句诗是写金铜仙人捧盘离开汉 宫,愈走愈急的情景。

凄凉的月下,车儿载着铜人远离而去。

长安城已经模糊不 清,几乎看不见了。

除了微弱的渭水声,尚萦回在月外,一切静静悄悄地。

李贺写《金铜仙人辞汉歌》的悲剧到此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不尽,给读者 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使人可以反复回味。

这首诗将诗人的写作手法和创作思想完 整地表现出来,从而可见,诗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还具有娴熟的写
3/7


作技巧,以致所以能在短短的篇幅内,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和复杂的感慨。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李贺是一位风格独特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 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代表诗人, 又是从中唐时期到晚唐时期诗风转变的一个代 表者。

如果单就其浪漫主义而言,他恐怕是唐代仅次于李白的重要诗人了。

难怪 为后人誉为“诗鬼”。

然而他的神奇想象,优美的诗句 ,来自于他的勤奋、刻苦,相传,他外出游历,也肩背着诗囊,忽发奇想, 或触景生情时,所留下的美妙诗句,会都纳入“诗囊”之中了。

所以,在我们本 着扬弃的精神,学习李贺,研究李贺之余,他的勤奋、刻苦的精神,也是要我们 认真学习的。


4/7


5/7


6/7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