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

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
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

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 、李商隐 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 后,中国文学 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贺著名的诗 以及赏析,欢迎阅读。 梦天 唐代: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译文 月宫的老兔老兔寒蟾在悲泣天色,云楼门窗半开月光斜照粉壁惨白。 月亮像玉轮轧过露水沾湿了团光,在桂花香陌欣逢身带鸾佩的仙娥。 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 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注释 ⑴梦天:梦游天上。 ⑵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 兔。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 。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 蟾蜍。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 蟾在哭泣。 ⑶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 海市蜃楼一样。 ⑷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⑸鸾佩: 雕刻着鸾凤的玉佩, 此代指仙女。 桂香陌: 《酉阳杂俎》卷一: “旧

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⑹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⑺走马:跑马。 ⑻齐州:中州,即中国。《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这两句说在月宫俯 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 ⑼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浪漫主义诗歌 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特。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 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第一句“老兔寒蟾泣天色”是说,古代传说,月 里住着玉兔和蟾蜍。 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 幽冷的月夜, 阴云四合, 空中飘洒下来一阵冻雨, 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 第二句“云楼半开壁 斜白”是说,雨飘洒了一阵,又停住了,云层裂开,幻成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月 亮从云缝里穿出来,光芒射在云块上,显出了白色的轮廓,有如屋墙受到月光斜 射一样。第三句“玉轮轧露湿团光”是说,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 小的水点子。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以 上三句,都是诗人梦里漫游天空所见的景色。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 “鸾佩”是雕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这句是说: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 上,诗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这四句,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 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 明,步步深入。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两段。“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写 诗人同仙女的谈话。这两句可能就是仙女说出来的。“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 话就是“沧海桑田”:“三山”原来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传》记载说:仙 女麻姑有一回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 于往日会时略半耳。 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说, 人间的沧海桑田, 变化很快。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为“神仙境界”就是这样,所以诗人 以为, 人们到了月宫, 回过头来看人世, 就会看出“千年如走马”的迅速变化了。 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齐州”指中国。中国 古代分为九州, 所以诗人感觉得大地上的九州犹如九点“烟尘”。 “一泓”等于 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被打翻了一样。这四句,诗人尽情驰骋幻 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逝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义的色 彩是很浓厚的。 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众 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 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

待现实的态度。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 术特色。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音 雁门太守行(xíng) 黑云压城城欲摧(cuī),甲光向日金鳞(lín)开。 角(jiǎo)声满(mǎn)天秋色里,塞(sài)上燕(yān)脂(zhī)凝夜紫。 半卷(juǎn)红旗临易水,霜重(zhòng)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é)玉龙为君死。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据说 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 临:抵达。 易水: 河名, 大清河上源支流, 源出今河北省易县, 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塞 上”一作“塞土”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 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君王。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队伍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 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 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 为了追求奇, 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 上着力, 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 构思新奇, 形象丰富。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 ,而李贺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 其中如金色、 胭脂色和紫红色, 非但鲜明, 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 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 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1]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 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 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 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 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 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 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
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 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 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 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 来造境造意的手段。 三、 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 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 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 他们士气高昂, 奋力反击。 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

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 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 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 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 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 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半卷红旗临易水”, “半卷” 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 偃旗息鼓, 为的是“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临 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 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 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 驰援队伍一迫近敌军的 营垒, 便击鼓助威, 投入战斗。 无奈夜寒霜重, 连战鼓也擂不响。 面对重重困难, 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 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 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 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 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 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 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 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 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 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 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 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 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 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 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 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后句写守城将士严 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队伍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致酒行 唐代: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拿云 一作:拂云 / 擎云)

译文 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 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 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 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注释 致酒:劝酒。 行: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零落:漂泊落魄。 奉觞(shāng):捧觞,举杯敬酒。 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 主父:《汉书》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 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后来,主父偃的上书终于被 采纳,当上了郎中。 折断门前柳:折断门前的杨柳。 马周:《旧唐书》记载:“马周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 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 何家。贞观五年(631 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 为陈便宜二十余事, 令奏之, 皆合旨。 太宗怪其能, 问何, 对曰: ‘此非臣所能, 家客马周具草也。’太宗即日招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及谒见,与语甚 悦,令值门下省。六年授监察御史。” 龙颜:皇上。 恩泽:垂青。 迷魂:这里指执迷不悟。宋玉曾作《招魂》,以招屈原之魂。 拿云:高举入云。 呜呃:悲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客居长安, 求官而不得的困难处境和潦倒感伤的心情。 诗人以 不得志的人的身份作客饮酒, 前四句写作客的情形和潦倒自伤的心情。 中间四句, 诗人由自伤转为自负和自勉, 引汉代名士主父偃和唐代名士马周自比, 说明他自 己有经世之才,早晚会得到皇帝赏识。后四句,诗人又由自负和自勉转为自伤, 感慨自己冷落寂寞的处境。三层意思转折跌宕,沉郁顿挫,而以怀才不遇之意加 以贯通。《李长吉集》引黄淳耀的话评价说:“绝无雕刻,真率之至者也。”黎

简评价说:“长吉少有此沉顿之作。” 从开篇到“家人折断门前柳”四句一韵,为第一层,写劝酒场面。先总说一 句, “零落栖迟” (潦倒游息) 与“一杯酒”连缀, 大致地表示以酒解愁的意思。 不从主人祝酒写起,而从客方(即诗人自己)对酒兴怀落笔,突出了客方悲苦愤 激的情怀, 使诗一开篇就具“浩荡感激” (刘辰翁语) 的特色。 接着, 诗境从“一 杯酒”而转入主人持酒相劝的场面。 他首先祝客人身体健康。 “客长寿”三字有 丰富潜台词:忧能伤人,折人之寿,而“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 七字画出两人的形象, 一个是穷途落魄的客人, 一个是心地善良的主人。 紧接着, 似乎应继续写主人的致词了。但诗笔就此带住,以下两句作穿插,再引申出“零 落栖迟”的意思,显得委婉含蓄。“主父西游困不归”,是说汉武帝时主父偃的 故事。 主父偃西入关, 郁郁不得志, 资用匮乏, 屡遭白眼 (见 《汉书·主父偃传》 ) 。 诗人以他来自比,“困不归”中含有无限辛酸之情。古人多因柳树而念别。“家 人折断门前柳”,通过家人的望眼欲穿,写出诗人自己的久羁异乡之苦,这是从 对面落笔。引古自喻与对面落笔同时运用,都使诗情曲折,生动有味。经过这两 句的跌宕,再继续写主人致词,诗情就更为摇曳多姿了。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到“直犯龙颜请恩泽”是第二层, 为主人致酒之词。 “吾闻”二字领起,是对话的标志;同时通过换韵,与上段划分开来。这几句主 人的开导写得很有意味, 他抓住上进心切的少年心理, 甚至似乎看穿诗人引古自 伤的心事, 有针对性地讲了另一位古人一度受厄但终于否极泰来的奇遇: 唐初名 臣马周,年轻时受地方官吏侮辱,在去长安途中投宿新丰,逆旅主人待他比商贩 还不如,他的处境比主父偃更为狼狈。为了强调这一点,诗中用了“天荒地老无 人识”的生奇夸张造语, 那种抱荆山之玉而“无人识”的悲苦, 以“天荒地老” 四字来表达,看似无理,实际上极能尽情。马周一度像这样困厄难堪,以后却时 来运转,因替他寄寓的主人、中郎将常何代笔写条陈,唐太宗十分高兴,予以破 格提拔。(注:原文见作品注释。)“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说的 就是这件事。主人的话到此为止,只称引古事,不加任何发挥。但这番语言很富 于启发性。他说马周只凭“两行书”即得皇帝赏识,言外之意似乎是:政治出路 不只是有一种途径,“囊锥”终有出头之日,科场受阻也不能悲观。事实上,马 周只是被唐太宗偶然发现,这里却说成“直犯龙颜请恩泽”,主动自荐,似乎又 在怂恿少年要敢于进取,创造成功的条件。这四句以古事对古事,话中有话,极 尽循循善诱之意。 “我有迷魂招不得”至篇终为第三层,直抒胸臆作结。“听君一席话,胜读 十年书”,主人的开导使“我”这个“有迷魂招不得”者,茅塞顿开。诗人运用 擅长的象征手法, 以“雄鸡一声天下白”写主人的开导生出奇效, 使他的心胸豁 然开朗。这“雄鸡一声”是一鸣惊人,而“天下白”的景象更是光明璀璨。这一 景象激起了诗人的豪情, 于是末二句写道: “少年正该壮志凌云, 怎能一蹶不振! 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谁念幽寒坐呜呃”,“幽寒坐呜 呃”五字, 用语独造, 形象地刻画出诗人自己“咽咽学楚吟, 病骨伤幽素” ( 《伤

心行》 ) 的苦态。 “谁念”句, 同时也就是一种对旧我的批判。 末二句音情激越, 颇具兴发感动的力量,使全诗具有积极的思想色彩。 《致酒行》以抒情为主,却运用主客对白的方式,不作平直叙写。诗中涉及 两个古人故事,却分属宾主,《李长吉歌诗汇解》引毛稚黄的话说:“主父、马 周作两层叙,本俱引证,更作宾主详略,谁谓长吉不深于长篇之法耶?”这篇的 妙处,还在于它有情节性,饶有兴味。另外,诗在铸词造句、辟境创调上往往避 熟就生, 如“零落栖迟”、 “天荒地老”、 “幽寒坐呜呃”, 尤其是“雄鸡一声” 句等等,或语新,或意新,或境奇,都对表达诗情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李贺式的 锦心绣口。




李贺经典诗词鉴赏

李贺经典诗词鉴赏 李贺(790-816)字长吉。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 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 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 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 故称其为“诗鬼”。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 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 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 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 》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 南香山的琵琶峰。 《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 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简论李贺诗歌意境的特色

简论李贺诗歌意境的特色 【摘要】李贺是一个以“辞尚奇诡”著称的诗人,他的诗以凄艳诡激诗风,惊迈时辈,屹然别立于中国诗歌长河,以其诗歌风格独具的意象群,营造了具有鲜明特色,不同常人的诗歌意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李贺;诗歌意境;奇艳;音乐;非常规词 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论述到:“意境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在美学家宗白华看来,“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简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亦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这其中有些境界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而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歌意境的构成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以写物为主,有的以写情为主,有的以写意为主,所以王昌龄《诗格》中有物境、情境、意境的“三境”说。从美学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与理、形与神的和谐的统一。 在诗歌极度繁荣的唐代诗坛上,能作超现实想象、并以构建超现实意象为审美追求的诗人寥寥无几,李贺无疑是这极少数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一位。李贺诗歌往往宕开一笔就造成一个奇景突现,异彩缤纷的境界。构思更是超越时空,思维跳跃很大,给人以开阔的景象,再加上各种的色彩使意境更为瑰丽。诗歌的构思则采取多层次的手法来丰富诗歌的含义,加深诗歌的意境。通过对李贺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的理解,从另外细致的方面理解他的意境。 一、李贺诗歌的鲜明意境 李贺的诗歌可用一个“奇”字来概括:奇妙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奇丽的语言,奇峭的意境,构成了李贺诗歌的奇崛。他很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个“奇”字是李贺的浪漫主义诗篇不同于别人

唐诗赏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原文译文鉴赏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原文|译文|鉴赏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注释 燕山——山名,在现河北省的北部。 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

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马诗》诗人简介

《马诗》诗人简介 导读:李贺[又名:诗鬼]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李贺(公元790—816)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仕途蹭蹬,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混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际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长吉体”诗风。李贺天才奇旷,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李贺诗歌一直让后人交口称誉,深为赞叹,李贺是中唐至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人物,在唐代诗坛和我国诗史上永放异彩。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①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

象。此类诗有的直陈时事,有的借古讽今。名作有《雁门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等。这类诗中,五古、七古较少,多为乐府诗。或借旧题,或创新题,大都凝练绚丽。也有的含义隐晦,如《金铜仙人辞汉歌》。②个人发愤抒情。这类诗有个人失意困顿、疾病缠身的消沉和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悲叹,也有“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和“世上英雄本无主”,“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③神仙鬼魅题材。这类诗曲折表现他对现实的厌恶和否定。后人因此称他为鬼才。④咏物等其他题材。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贺诗想象丰富奇特,幽深奇谲,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富有浪漫气息。但也有少数明白易懂的诗,他擅长短篇,《天上谣》、《梦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称为长吉体。他多写古诗与乐府,近体很少,无七律。他的诗借鉴了齐梁宫体诗的词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由于太注意雕琢,有的诗往往词意晦涩,堆砌词藻。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李贺诗词鉴赏

李贺诗词鉴赏 ㈠人物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㈡诗词特色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利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 其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钱钟书《谈艺录》中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比较而言,李贺诗歌的语言成就最高。李贺读书颇多,一方面深受楚辞汉魏乐府诗齐梁诗歌的影响;另一方面接受了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出的“务去陈言”,也就是学古而不拘泥于古,于学古中不断创新,正是

李贺的诗风是什么

李贺的诗风是什么 有着“诗鬼”之称的李贺有着怎样的诗风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贺的诗 风是什么,欢迎参考阅读! 李贺的诗风 李贺留传至今的诗共二百余首 ,其中多数诗在思想上都有特点。过去,曾 有人因为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白 杜甫 、韩愈等风气的影响,便说李贺是唯美主义诗人,那是不对的。李贺的诗歌 也有糟粕,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 贯。但并没有构成李贺诗的主要倾向。不能以偏概全。诗人生活在贞元,元和年 间,那时,元稹 、白居易 的新乐府运动声势浩大,产生了许多乐府诗,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主疾苦。 李贺有一部分诗,如《老夫采玉歌》、 《感讽五首》、 《黄家洞》、 《宫娃歌》、 《扬声青花紫石砚歌》、《古悠悠行》、《苦昼短》、《贵主征行乐》和《吕将 军歌》 等。 学习乐府民歌, 继承前人诗歌的优良传统, 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颂李贺们的勤劳智慧, 嘲讽皇帝官僚的迷信求仙, 不满于贵族权门的奢侈荒淫 和宦官专权,其精神和新乐府运动是一致的。当然,李贺写的更多的是直接或间 接反映李贺的生活、 李贺的抱负、 李贺的悲愤的诗。 如 《致酒行》 和《开愁歌》 、 《赠陈商》、《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等。这些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中唐 那个黑暗的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李贺的诗构思新颖、想 象丰富、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许多作品,多用比兴,又能摆脱思想上和节律上 的束缚,充满奇情异想,显现出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是唐人写诗用形象思维 的典型例证。 李贺的生平 李贺,字长吉,唐富昌县昌古人,福昌即今河南省宜阳县。公园 790 年,出 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李贺从小便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李贺刻苦读书、刻苦 写作,为了写出好的作品,李贺呕心沥血。在十八岁时便写成了大动韩愈的《雁 门太守行》 。 然而, 一个受到文坛领袖赏识的青年, 并没有一帆风顺地成长前进,

李贺《马诗》全诗注音

李贺《马诗》全诗注音 马诗 c 1 ma f e if a n m d ,f a ng x 1 ng b e n sh i x 1 ng.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xi a ng qi a n qi a o sh o u g u ,y o u z i d a i t o ng sh e ng.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d a m o sh a r u xu e ,y a n sh a n yu e s i g o u.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he d a ng j 1 n lu On a o,ku a i z o u t a q 1 ng qi u.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wu d i a i sh e n xi a n,sh a o j 1 n d e z 1 y a n.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ji u zh o ng ji e r o u ma ,b u ji e sh a ng q 1 ng ti a n.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l o ng j ti e li a n qi a n,y i n t i b a i t a y a n.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wu r e n zh j 1 n ch a n,shu i w e i zh u j 1 n bi a n.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ne i m a c i g o ng r e n,y 1 n ji a n c i q il i n.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wu sh y a n b a n,sh a ng, c e ng d e ng k e f e ng ch e n.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cu 1 b a ng d u w u ji a ng,sh e n zhu 1 q i xi a ng f e ng.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j u n w a ng j 1 n ji e ji a n,h e ch u zh u y 1 ng xi o ng.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李贺诗词鉴赏

李贺诗词鉴赏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 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 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 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 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 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

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 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表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⑻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 ⑼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赏析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

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

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 、李商隐 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 后,中国文学 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贺著名的诗 以及赏析,欢迎阅读。 梦天 唐代: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译文 月宫的老兔老兔寒蟾在悲泣天色,云楼门窗半开月光斜照粉壁惨白。 月亮像玉轮轧过露水沾湿了团光,在桂花香陌欣逢身带鸾佩的仙娥。 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 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注释 ⑴梦天:梦游天上。 ⑵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 兔。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 。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 蟾蜍。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 蟾在哭泣。 ⑶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 海市蜃楼一样。 ⑷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⑸鸾佩: 雕刻着鸾凤的玉佩, 此代指仙女。 桂香陌: 《酉阳杂俎》卷一: “旧

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⑹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⑺走马:跑马。 ⑻齐州:中州,即中国。《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这两句说在月宫俯 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 ⑼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浪漫主义诗歌 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特。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 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第一句“老兔寒蟾泣天色”是说,古代传说,月 里住着玉兔和蟾蜍。 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 幽冷的月夜, 阴云四合, 空中飘洒下来一阵冻雨, 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 第二句“云楼半开壁 斜白”是说,雨飘洒了一阵,又停住了,云层裂开,幻成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月 亮从云缝里穿出来,光芒射在云块上,显出了白色的轮廓,有如屋墙受到月光斜 射一样。第三句“玉轮轧露湿团光”是说,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 小的水点子。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以 上三句,都是诗人梦里漫游天空所见的景色。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 “鸾佩”是雕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这句是说: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 上,诗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这四句,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 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 明,步步深入。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两段。“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写 诗人同仙女的谈话。这两句可能就是仙女说出来的。“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 话就是“沧海桑田”:“三山”原来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传》记载说:仙 女麻姑有一回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 于往日会时略半耳。 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说, 人间的沧海桑田, 变化很快。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为“神仙境界”就是这样,所以诗人 以为, 人们到了月宫, 回过头来看人世, 就会看出“千年如走马”的迅速变化了。 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齐州”指中国。中国 古代分为九州, 所以诗人感觉得大地上的九州犹如九点“烟尘”。 “一泓”等于 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被打翻了一样。这四句,诗人尽情驰骋幻 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逝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义的色 彩是很浓厚的。 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众 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 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

李贺简介

李贺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其父晋肃官位很低,家境也不富裕。他儿时因得一病,即脊髓灰质炎,故其“细瘦通眉,长指爪”。他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被称为鬼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 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李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旋即因病辞官,回归仓谷。他一生体弱多病,二十七岁去世。因仕途失意,李贺终生郁郁不得志,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诗歌创作充满了深沉的苦闷。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诗词特色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

《梦天》李贺唐诗鉴赏

《梦天》李贺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梦天》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古。此诗写梦游月宫的情景,前四句写在月宫之所见;后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诗人的用意,主要不在于对月宫仙境的神往,而在于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全诗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换怪谲的艺术特色。俯视人间,时间短促,空间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感喟。 【原文】 梦天⑴ 老兔寒蟾泣天色⑵,云楼半开壁斜白⑶。 玉轮轧露湿团光⑷,鸾佩相逢桂香陌⑸。 黄尘清水三山下⑹,更变千年如走马⑺。 遥望齐州九点烟⑻,一泓海水杯中泻⑼。 【注释】 ⑴梦天:梦游天上。

⑵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兔。《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蟾蜍。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 ⑶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海市蜃楼一样。 ⑷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⑸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桂香陌:《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⑹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⑺走马:跑马。 ⑻齐州:中州,即中国。《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这两句说在月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 ⑼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白话译文】 月宫的老兔老兔寒蟾在悲泣天色,云楼门窗半开月光斜照粉壁惨

关于李贺写马的诗23首

关于李贺写马的诗23首 马诗李贺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革詹),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风鹨去鸟)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其十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一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三 宝(决左换王)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四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五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洒云飞。 其十六 唐剑斩隋公,(拳下换毛)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七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斜,金埒畏长牙。 其十八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九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一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十二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十三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李贺的《马诗》共23首,大都别有比兴寓意。

李贺的诗词《竹》赏析

李贺的诗词《竹》赏析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竹诗,前半部分从竹子的外形入手,既有直接描写,又有间接描写;后半部则从竹子的功用着笔,并寄寓感慨。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首二句直接描写竹子的外形。“入水文光动”描写的是水中竹的倒影:微波荡漾,竹子倒映在水面,竹影摇曳闪烁,十分可爱。“抽空绿影春”则写的是空中的竹子:它凌空而上,翠绿的竹影充满着无限生机。这二句一俯一

仰,把不同形态的竹子十分细致地刻画出来。紧接着两句诗是间接写竹,以露、苔衬竹,描写出竹子所处的环境之清幽,以及竹子的青翠可爱之态。“抽空”,形容竹子劲直挺拔上长的状态;“霜根”,是指竹根上结的白色粉末,有如寒霜。这四句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雅迷人。 诗的后四句写竹子的功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竹子编织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竹竿,可以用来钓鱼。这都是竹子最普通的用途,但它最值得夸耀的用途是:“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诗人怀不世之才,常有济世报国之心,但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的,所以诗人说,得知竹子可以用作冠帽中的硬衬,便想砍下一节献给王孙。寓意很明显,借竹子表达了希望被重用的愿望。 扩展阅读:李贺的作品风格 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其艺术特点为: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修辞的奇巧和诗歌语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虚幻而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

高考作文素材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精选

高考作文素材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宜阳)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皇室后裔的家庭,少年时才能出众,以远大自期,但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不能应进士试,只做了一个职掌祭祀的小官奉礼郎,死时才27岁. 李贺是一个很富有创造性的诗人.他在短短的生命中,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诗歌史上,他都可以说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 政治的腐朽、卑微的官职乃至孱弱多病的身体都给这位富于幻想、热情冲动、渴望实现远大抱负的青年以沉重的打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熔铸到自己的创造中,便形成了独特的“长吉体”诗风. 李贺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在此,我主要就其艺术特色作一些粗浅的研究. 一、悲冷凄苦的语言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请看他的《秋来》诗: 枫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筒一编书,不遗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魂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诗篇起句借“秋”发感,状景传情.秋风瑟瑟,落木萧萧,残灯衰照,络纬哀鸣,这些景物很容易触动才人志士的感伤情怀.但是李贺的感受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悲秋叹老,“惊心”、“苦”、“寒”、“衰灯”、“啼”、“素”这些强刺激、冷色调的字眼有力地表现出诗人生命之秋的锥心之痛和心灵之旅的绝望挣扎.秋风落叶而已,于诗人却是魂惊魄悸,无限悲凉;衰灯鸣虫罢了,于诗人却是啼饥号寒,凄神寒骨.如此冰凉透骨的感受,如此哀哀无望的倾诉,几人能有?谁人能敌?李贺何以这般伤心叫苦,堕泪惊魂?“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这是古往今来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李贺的不幸身世,惊人才华和科场绝望使他对瑟瑟寒秋风格外敏感,秋天似乎宣判了他人生前途的死刑,秋天似乎戕害了他卓异超绝的艺术心灵.于秋,除了络纬般呐喊,残灯般挣扎,他还能怎么样?一开始他便用这样的文笔营造了一个悲苦的环境. 接着诗人不禁问道:“在这混乱的年代,有谁肯读我的一编书简,不让那蠹虫蚀蛀,把

马诗,李贺

篇一:马诗 五年级语文《马诗》导学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马诗》导学案设计 篇二:《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重点: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生自由读诗句)指名学生读诗句。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诗中一、二句展现出边疆战场的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图画,这是一幅任凭千里马奔驰飞腾的“画卷”。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上?) 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马有关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李贺《梦天》诗歌鉴赏

李贺《梦天》诗歌鉴赏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 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释: (1)梦天:梦游天上。 (2)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 中有兔。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 故事 。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 蟾蜍。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 蟾在哭泣。 (3)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 得像海市蜃楼一样。 (4)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5)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桂香陌《酉阳杂俎》卷一: “旧言月中有桂, 有蟾蜍,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 下有一人常斫之, 树创随合。 ” 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6)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 山。 (7)齐州:中州,即中国。《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这两句说在月 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1] (8)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译文: 天色凄清,老兔寒蟾正低声呜咽,月光斜照,半开的云楼粉壁惨白。玉轮轧 着露水沾湿了团围的光影, 桂花巷陌欣逢那身带鸾佩的仙娥。 俯视三座神山之下 茫茫沧海桑田, 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 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 动,那一片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赏析:

浅论李贺独特的诗歌精神

浅论李贺独特的诗歌精神 摘要: 李贺是中国诗歌界一朵奇葩,其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而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应其独特的诗歌精神影响生成的。其精神气格具体表现为:傲骨远志、高格、独化、冷不退避、哀绝不屈。一个时代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及个人身世背景同时作用下,诗人在接受和选择过程中生成的生命意识形态,并成为一切行为活动的本源。本文主要从诗人被动接受的背景以及主动选择接受的艺术结构入手,试探究其最终形成的精神气格。帮助读者更深层次解读艺术家艺术作品。 关键词: 李贺背景接受精神气格 Shallow LiHe unique poetry theory Abstract: In general,thespirt of poetry is a subject fewer people deal with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reviews.In fact,it is a little vague to a certain degree.It is a psychoiogical ideology in deep level,which towers above creative methods,linguistic of social,cutural and family background of individuals influence of life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and selecting,is the cause of all activities.This essay tries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e peculiar spirit of poetry in order to help the readers to explain and understand artistic works,from active and passive acceptance. Key words: LiHe background accpting spirit of poetry 绪论: 李贺,中唐诗人。自唐杜牧为其诗作序赞赏后,后人多欣赏李贺诗歌,相关评论主要有:唐:杜牧-《李贺诗歌序》;李商隐-《李长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 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象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

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这匹马瘦骨嶙嶙,显然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

李贺《天上谣》高考诗歌鉴赏

李贺《天上谣》鉴赏 古诗鉴赏 0123 1430 天上谣 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两句写天河。天河,绚烂多姿,逗人遐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显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画面之一是: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花未落”意即“花不落”。仙树不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形成鲜明的比照。画面之二是:秦妃当窗眺望晓色。秦妃即弄玉,相传为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萧史,学会吹箫。一天,夫妻二人“同随凤飞去”,成了神仙。此时,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窗前的梧桐树上立着一只小巧的青凤。它显然就是当年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而红颜未老。那青凤也娇小如故。时间的推移,没有在她(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天庭的神奇之处。然而,天宫岁月也并非毫无变化。它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画面之三是神奇的耕牧图景。仙人王子晋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多么悠闲自在!画面之四是: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林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色。来这儿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指顾言谈,十分舒畅。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这正是诗歌的命意所在。 人间怎样呢?末两句用雄浑的笔墨作了概略的点染。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沧海变桑田”。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别可贵。 这是一首游仙诗。李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显然有所寄托。诗人心怀壮志而生不逢时,宝贵的青春年华被白白地浪费了,这叫他怎不愤恨不已?“逝将去女,适彼乐士。”(《诗经·魏风·硕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象“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这是诗人幻想的产物,却又是某种实体的反照。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际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涂上神奇的色彩。例如兰桂芬芳,与人间无异;而桂花不落,兰花常开,却又是天上特有的景象;仙妾采香,秦妃卷帘,她们的神情举止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仙妾采摘的是月宫里不落的桂花,秦妃身边有娇小的青凤相伴,而且她(它)们都永不衰老,这又充满神话色彩。诗人运用这种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这首诗,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它们虽无明显的连缀迹象,但彼此色调谐和,气韵相通。这种“合而若离,离而实合”的结构方式显得异常奇妙。 诗歌首尾起落较大。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