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梦天》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李贺《梦天》鉴赏、赏析和解读

李贺《梦天》鉴赏、赏析和解读

李贺《梦天》鉴赏、赏析和解读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在漫长的中国诗歌史上,恐怕再也没有比李贺更具奇特创作个性的诗人了。

“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

” (旧唐书·李贺传》) 笔涉人间鬼界,神游碧落黄泉,以艳丽幽冷、雄奇诡谲的语言,化平庸为奇异,幻奇境为常景,短短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

《梦天》便是诗人梦游月宫,俯视人间的奇思妙想。

诗人开篇入月:“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兔”和“蟾”都是指月亮,古代传说“月中有兔与蟾蜍”(《五经通义》)。

《太平御览》卷九○九引《典略》:“兔者,明月之精。

”又卷九四九引张衡《灵宪》:“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遂托身于月,是蟾蜍。

”“泣天色”,是说月色幽冷,有如兔和蟾在哭泣似的。

这一句,概括了月宫的凄苦,兔是“老兔”;蟾是“寒蟾”,它们对天怅望,悲楚寂寞,那月色云雾,仿佛就是它们的泪水。

“云楼”,指层层舒卷的云片。

“壁斜白”,月光斜照。

月移光移,云层变化,就象一座座高耸的楼阁;月光从云缝中穿过,照在云团上,就象斜射在屋壁上一样。

这是人间经验的改造。

月是圆的,皎洁如玉,故称“玉轮”。

它被深夜的水气所环绕,运行起来犹如在水气上面辗过,以致将它发出的清光都打湿了。

在这里,充满着桂花香气的月宫小路上,遇上了带有着鸾凤玉珮的仙女。

“鸾珮”,指雕着鸾凤的玉珮,以此代指系着鸾珮的仙女。

“桂香陌”,飘着桂花香气的小路。

《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引《淮南子》说:“月中有桂树”。

同书卷四引《虞喜安天论》说:“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

”到了唐代,又有吴刚伐桂之说。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梦天 李贺 赏析

梦天  李贺 赏析

李贺《梦天》赏析梦天·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李贺(790-816),字长吉,人称“诗鬼”,一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社会和疾病的双重打击,使李贺深感自己生日无多、实现生命价值的希望相当渺茫,因此他常借助对鬼神的歌吟来抒发内心痛苦的情绪和执着的追求。

他的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创造出幽深奇峭的意境,形成了奇诡瑰丽的风格。

《梦天》这首诗诗人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梦游者(抒情主人公)作为其抒情的载体,描写一场迷离朦胧梦境,意象的跳跃使诗的节奏急促,充满超忽动荡、变化莫测的梦幻色彩。

整首诗以暗示方式寄寓审美意蕴,彰显着诗人的生命,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司空图《诗品》)【赏析一】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老兔寒蟾泣天色”──古代传说,月里住着玉兔和蟾蜍。

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

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来一阵冻雨,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

“云楼半开壁斜白”──雨飘洒了一阵,又停住了,云层裂开,幻成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月亮从云缝里穿出来,光芒射在云块上,显出了白色的廓,有如屋墙受到月光斜射一样。

“玉轮轧露湿团光”──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小的水点子。

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气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

以上三句,都是诗人梦里漫游天空所见的景色。

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

“鸾珮”是雕着鸾凤的玉珮,这里代指仙女。

这句是说: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上,诗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

这四句,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两段。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是写诗人同仙女的谈话。

穿越梦幻的精神行吟——李贺《梦天》赏析

穿越梦幻的精神行吟——李贺《梦天》赏析

穿越梦幻的精神行吟——李贺《梦天》赏析《梦天》这首诗,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他是一首不折不扣的诗歌“炸弹”。

李贺将神奇梦幻、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浓缩成一个个平凡却又鲜活的瞬间:月宫、银河、紫贝壳、美丽的仙女、英俊的青年……从那生动有趣的画面里,我们读到了属于青春时代的独特魅力。

李贺笔下的“梦”既是对现实的否定,又寄寓着某种理想和愿望。

李贺所生活的时代,正是由盛唐走向衰败的过渡时期,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反叛精神,使他能够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他在青年时代便以其杰出的创作才华而享誉文坛。

《梦天》就是他在参加考试落第之后创作的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

在整篇作品中,“梦”被推到极致,被赋予了无穷的张力。

如果说“清冷的秋夜,灯昏油尽,辗转无眠,心潮起伏”等景物描写,暗示了人生的虚幻、飘忽、缺少真实感的话;那么,诗人“笑他们,笑他们,一生虚妄,死后空空如也”,便带给人一种脱离了庸俗和丑恶,追求自由、纯真、美好和光明的理想境界。

同时,这种解脱、超越、乐观的精神又与他内心深处那郁积着的压抑与苦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并与全诗的悲凉氛围相吻合。

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成就事业的愿望始终没有泯灭,因此,诗中虽然有许多消极的情绪,但它所展现的明朗、欢快的情调却足以冲淡他心中那股难以排遣的郁闷。

这首诗有些句子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在我看来,《梦天》之所以能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它让我们领悟到了那种“通天彻地”的豁达。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无尽的启迪,如梦的世界是美妙的,是真实的,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味。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在《梦天》中,我们又仿佛见到了李贺乘着大鹏,破开云雾,驾云高飞。

因为,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个瑰丽雄奇、神秘莫测的太空世界,“那儿缀着星,数不清星星……”。

这里,有形象的语言,动人的意境,有充满激情的诗人内心独白。

如果仅仅把它看作诗歌的话,未免显得浅薄,但是,假如我们把它视为哲学或人生的思考,我们便会发现,它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性”。

李贺《梦天》赏析

李贺《梦天》赏析

李贺《梦天》赏析《梦天》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诗名《梦天》,这是李贺做梦,梦见自己去天上了。

来看原诗:“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字词典故“蟾chan2”:金蟾,又称三足金蟾,汉族神话传说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做蟾宫。

“壁斜白”:应该是月光从云层里照射出来,李贺想象成白色墙壁。

赏析李贺说,我梦中来到了天上,遇到了老兔和寒蟾,它们哭泣得天色昏暗。

云堆的楼宇打开了一半,白色亮光的墙壁通道斜了出来。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字词典故“玉轮”:月的别名。

“轧ya4”:碾,滚压。

“鸾佩”:雕着鸾鸟的玉佩。

“桂香”:月亮上本来就传说有一棵桂花树。

“陌”:小路。

赏析李贺说,我走进后,看到月亮像一个玉轮在那里滚动,轧过了露水,弄湿了一团的光。

朦胧的月色下,我与戴着鸾佩的仙女相逢在桂花飘香的小路上。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字词典故“三山”:指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神山。

“更变”:变更,改变。

“走马”:跑马。

赏析李贺说,我回头朝着凡间看,只见黄色的尘土和清清的水流在三座神山下。

看人间千年的变更,就如同跑马那么快。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字词典故“齐州”:犹中州。

古时指中国。

“九点烟”:自战国以来,九州成为中国的代称。

李贺在天上就看到九个点。

“泓”:水深而广。

赏析李贺说,我遥望那中国的地方,只看到九点小小的烟尘。

那一泓的海水,也不过是这里杯中泻下的一些水罢了。

李贺这首《梦天》是纯写梦吗?我觉得李贺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梦见自己死后升天的情景?不然干嘛一开篇就写那个样子,人家都是玉兔,金蟾,到了李贺这里,成了“老兔”,“寒蟾”。

李贺说,我死了升上了天,看到老兔和寒蟾都在那里哭,哭得天昏地暗。

我看到天上的云楼开了,有白色亮光的墙壁通道斜出来。

我走进去以后看到了朦胧的月亮,它就像一个玉轮轧过了那里草地上的露水,沾起了一团湿湿的光圈。

李贺《梦天》的赏析

李贺《梦天》的赏析

李贺《梦天》的赏析李贺《梦天》的赏析唐代诗人李贺历来被人称为“鬼才”。

这不仅仅是指他的诗喜爱写神鬼幻境,如《秋来》、《苏小小墓》、《贝宫夫人》、《兰香神女庙》等,而且也指他的诗常有奇异的构思与想象,恢奇怪谲,神驰物外,意成而似鬼斧神工。

《梦天》正是他描写梦境或许也纯是艺术幻想的一首名诗。

梦天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鉴赏: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人生的梦幻曲。

古人所谓记梦,往往不是真梦,而是幻想,借“ 梦”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梦只是一种外在形式。

由于梦无拘无束,具有无限的自由,所以一些喜欢幻想的诗人,经常运用记梦的方式,上天入地,驰骋自己的想象,尽情表现郁结于心中的感情。

《梦天》正是这样的作品。

诗的开头四句,诗人描绘了他幻想之中升入了天国,见到了天上无比美好神异的景象。

月宫中的兔子,由于得到了长生,不知它到底有多少年岁了,应该是一只很老很老的兔子了吧;月宫中的蟾,也得到了长生,日夕在美丽的广寒宫中生活。

它们是值得生活在人间的人羡慕的。

那幽暗的天色终于慢慢开朗了,那丝丝细雨不再飘;这时高耸的云楼半开着,掩映着洁白的`墙壁。

皎洁的月宫呈现在人们眼前,月宫洁白如玉,就像一个玉作成的圆圆的轮子,辗压在晶莹的露珠凝聚的草地上,露珠把圆圆的光轮似乎也弄湿了,因而显得更加莹洁透明。

诗人在这里把月宫描绘得多么美丽,多么令人神往!特别是诗人在描绘月宫时,突出地写它的晶莹洁白,洁白的楼、洁白的墙壁、洁白的月轮、洁白的光芒、洁白的露珠,真是一尘不染、没有半点污浊的晶莹透彻的世界!毫无疑问,这是诗人理想的境界,是他理想的天国。

诗人常作这样的遐想,他多希望能脱离尘世,到天国去啊!他上到天国去了,在桂花飘香的小径,诗人遇见了美丽的仙女。

这仙女有多美啊,她腰间佩着晶莹的鸾凤玉佩,飘飘欲举。

诗人和她谈着、谈着,在桂花飘散着芳香的月宫路上漫步。

李贺梦天注释原文和翻译

李贺梦天注释原文和翻译

李贺梦天注释原文和翻译
李贺梦天原文如下:
梦天
唐·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李贺梦天注释如下:
1、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

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

2、云楼半开壁斜白: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海市蜃楼一样。

3、玉轮轧露湿团光: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4、鸾珮: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

5、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6、走马:跑马。

7、齐州:中州,即中国。

《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

8、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李贺梦天原文翻译如下:
月宫的兔子寒蟾在悲泣这幽冷天色,云楼门窗半开月光斜照粉壁惨白。

月亮像玉轮轧过露水沾湿了团光,在桂花香陌欣逢身带鸾佩的仙娥。

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

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李贺《梦天》赏析《梦天》译文及鉴赏

李贺《梦天》赏析《梦天》译文及鉴赏

李贺《梦天》赏析《梦天》译文及鉴赏《梦天》是由李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诗歌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特。

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梦天》唐诗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⑵,云楼半开壁斜白⑶。

玉轮轧露湿团光⑷,鸾佩相逢桂香陌⑸。

黄尘清水三山下⑹,更变千年如走马⑺。

遥望齐州九点烟⑻,一泓海水杯中泻⑼。

《梦天》【注释】⑴梦天:梦游天上。

⑵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

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兔。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

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蟾蜍。

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

⑶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海市蜃楼一样。

⑷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⑸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

桂香陌:《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⑹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⑺走马:跑马。

⑻齐州:中州,即中国。

《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

这两句说在月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

⑼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梦天》【白话译文】月宫的老兔老兔寒蟾在悲泣天色,云楼门窗半开月光斜照粉壁惨白。

月亮像玉轮轧过露水沾湿了团光,在桂花香陌欣逢身带鸾佩的仙娥。

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

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梦天》【创作背景】这是李贺为梦境或许纯因艺术幻想而创作的诗篇,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李贺的《梦天》赏析

李贺的《梦天》赏析

李贺的《梦天》赏析李贺的《梦天》赏析导语:李贺的《梦天》是一篇家喻户晓的诗篇,描写梦游月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李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深厚的文学底蕴。

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李贺的《梦天》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李贺的《梦天》赏析一:曾经把“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作为QQ个性签名。

可以理解成自我开解,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对时间岁月的领悟。

而这种领悟是淡淡的,映在日子上。

仿佛,是夏天时撑起的一把伞,又仿佛,是这个刺骨寒天里戴的一领围巾……人,有时候是需要一些精神上的高蹈来解脱的。

既然千年都如走马,还不珍惜眼前的短暂岁月吗?喜欢李贺的这首诗,多少有点附庸风雅。

因为,毛主席他老人家喜欢李贺啊。

雄鸡一声天下白,还有句什么我忘了,反正是脍炙人口。

有人曾把李贺的这首《梦天》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做过比较,其浪漫主义色彩无疑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仙与诗鬼,在意气飞扬的某个精神层面的重叠,让人感慨万千。

但在同样对仙境的畅想中,李贺的这首更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宏阔的宇宙意识,在无限的空间里,在无垠的岁月里,一个人的人生是多么短暂?而这种感悟,由千年前的古人咏叹出来,还能与今天的我们心情合拍,转而心有戚戚,这不就是汉字的魅力,艺术的魅力吗?人们说起李贺,都认为他的诗有一种诡异的病态美。

英年早逝的他,诗作中有太多的死亡气息,那些冷、枯、怪的字眼,让他的生命的底色充满了凉意。

而细读《梦天》,诗人营造的那种空灵幻境,让人通体轻盈,有飘飘欲仙之感。

而且,身心都仿佛沉浸在琉璃世界。

在月宫中俯视大地,诗人的发思是如此的宏大阔朗,有浩荡凛然之大气。

虽然,这样的大气,到底还脱不掉李贺特有的变幻诡异的特色。

按直白的说法来理解这首诗,其实简单不过,无非是诗人梦中升天,俯瞰人间。

似梦非梦,似幻非幻,上半阙如临其境的构想,竟如诗人煞有其事来到了月宫一般。

且看开头四句“老兔寒蟾泣天色”,一个老,一个寒,一个泣,三个字就烘托出月夜的清泠幽寒,不由得不佩服诗鬼是营造意境的高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半首诗,作者从天上遥望人间;三座仙山下的陆地和海洋,更替着变化,这种沧桑之变,虽然需要上千年的时间,但在诗人眼里,快得就像骏马奔驰,从天上遥望中国九洲,小得如同九点烟尘;浩瀚的海洋,只不过像从杯子里倒出来的一汪清水。
作品中光怪陆离的世界,虚幻荒诞的色彩,与游仙诗的格调极为吻合。李贺借助奇崛诡异的梦境,以幻写真,告诉人们的真谛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只有运动和变化才是绝对的。所有生命现象都必须接受这个自然法则的支配。作品中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最高统治者唐宪宗的愚昧的长生不老的迷信思想。实堪为李贺作品的思想光华和艺术光华共辉的珍品。
“云楼半开壁斜白”,第二句继续写“天色”。夜雨停了;乌云逐渐裂开;断裂的云层随意舒卷,有些云块幻化成楼阁的形状;月光从云缝中透出,斜照在云块上,显现出白色的*廓;那白色的*廓好像楼房雪白的墙壁独特的感受,仅用七个字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非李贺奇才难以做到。
“玉*轧露湿团光”,还是写天色,片言百意,诗人在构思中意思流动的轨迹是:天空中的云消散了——月亮悬在天上,像个精美的*子——月亮周围笼罩着雾气——月光透过雾气,形成环形的月晕——那月晕朦朦胧胧,好像被弄湿的圆环。
第四句“鸾佩相逢桂香陌”写在桂花飘香的田间小路上,诗人遇到了带着鸾佩的仙女。通观前半首,表面写“天色”的变化,实际是“移步换形”暗示诗人由人间来到月宫的经过:起初,立足于人间的诗人关注着夜雨,雨停了,乌云裂开,月光从云缝中透出,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光明,此刻,他飘然而起,奔向那光明的所在。穿过断裂的云层,穿过月周的迷雾,诗人缓缓地降落在月宫。在桂花飘香的小路上,他信步徜徉,竟然和带着鸾佩的仙女不期而遇。
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
【赏析二】
《梦天》一诗是作为李贺超出常格的深曲构思和非现实性的形象体系的“长吉体”诗的典型代表。
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前四句写诗人从人间来到月宫,后四句写诗人从月宫遥望人间。“老兔寒蟾泣天色”起笔“硬语横空”。寒夜里的诗人为政治的黑暗而悲愤忧伤,更为自己的落拓不遇而愁肠百转,这是第一层;阴云四合,天降大雨,这是第二层;在悲不自禁的诗人眼里,淅淅沥沥的雨,简直就是嘀嘀嗒嗒的雨泪,这是第三层;是谁的泪呢?大概月宫里的玉兔和蟾蜍在哭泣吧,这是第四层;玉兔和蟾蜍为何而哭呢?或悲其老,悲其寒吧?这是第五层。还原该句的构思。读者参与了创作,发现了美,体验了创造美的愉悦。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两段。“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写诗人同仙女的谈话。这两句可能就是仙女说出来的。“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话就是“沧海桑田”;“三山”原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里却是指东海上的三座山。它原来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传》记载说:仙女麻姑有一回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说,人间的沧海桑田,变化很快。“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为“神仙境界”就是这样,所以诗人以为,人们到了月宫,回过头来看人世,就会看出“千年如走马”的迅速变化了。
(6)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7)齐州:中州,即中国。《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这两句说在月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1]
(8)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译文:
天色凄清,老兔寒蟾正低声呜咽,月光斜照,半开的云楼粉壁惨白。玉轮轧着露水沾湿了团围的光影,桂花巷陌欣逢那身带鸾佩的仙娥。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片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玉轮轧露湿团光”──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小的水点子。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气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
以上三句,都是诗人梦里漫游天空所见的景色。
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鸾珮”是雕着鸾凤的玉珮,这里代指仙女。这句是说: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上,诗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
这四句,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蟾蜍。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
(3)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海市蜃楼一样。
(4)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5)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桂香陌《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老兔寒蟾泣天色”──古代传说,月里住着玉兔和蟾蜍。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来一阵冻雨,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
“云楼半开壁斜白”──雨飘洒了一阵,又停住了,云层裂开,幻成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月亮从云缝里穿出来,光芒射在云块上,显出了白色的轮廓,有如屋墙受到月光斜射一样。
老兔寒蟾泣天色, 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释:
(1)梦天:梦游天上。
(2)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兔。《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
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齐州”指中国。中国古代分为九州,所以诗人感觉得大地上的九州有如九点“烟尘”。“一泓”等于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打翻了一样。
以上这四句,诗人尽情驰骋幻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驶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义的色彩是很浓厚的。
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待现实的态度。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