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学提纲
对外汉语汉字教案

对外汉语汉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并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认字、写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
2. 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
3. 常用汉字:千、百、十、个、人、大、小、上、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难点:常用汉字的书写和认读。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展示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练习法:通过书写、默写等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游戏法:通过汉字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汉字。
3. 示范:教师演示常用汉字的书写,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学生独立书写常用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5. 游戏:组织汉字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2. 书写准确性:检查学生书写汉字的准确性,包括笔画、笔顺和结构。
3. 认读能力:通过默写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认读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验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汉字文化: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他们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
2. 汉字书法:教授基本的汉字书法技巧,培养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3. 汉字游戏:设计更多有趣的汉字游戏,如汉字接龙、猜字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汉字教材:选择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多媒体工具:使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工具,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常用的汉字。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常用的汉字。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汉字。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书写汉字,纠正书写错误。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书写汉字,互相纠正错误。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展示常用汉字,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
3. 学生动手书写汉字,教师纠正书写错误。
4. 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书写汉字,互相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书写所学汉字。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书写作业,检查书写质量和笔画顺序掌握情况。
2. 在下节课开始时,进行汉字书写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部首分类。
2.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并学会使用更多的常用汉字。
七、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结构。
2. 汉字的部首分类。
3. 更多的常用汉字。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部首分类。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书写汉字,纠正书写错误。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书写汉字,互相纠正错误。
九、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展示常见的汉字结构类型。
2. 讲解汉字的部首分类,展示常见的部首。
3. 展示更多的常用汉字,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
4. 学生动手书写汉字,教师纠正书写错误。
5. 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书写汉字,互相纠正错误。
6. 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十、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书写所学汉字。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书写作业,检查书写质量和结构掌握情况。
2. 在下节课开始时,进行汉字结构分类和书写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造字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对外汉语教中的汉字教学

步骤与方法
二、方法:
5、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根据 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做些说明帮助理解记忆 6、要帮助学生区分同音字的不同字义 7、对区别性小、容易混淆的字要做对比练习 8、对学过的部件要及时归纳总结 9、尽量做一些用字组词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渐 学会通过字义理解词义。 10、练习汉字的方法有描写、临写、抄写、根据 拼音写、用汉字组词等。
竌 繉 烗 崅 娶 抭 撍风脣 贛 蘁 锽 鏍 崃 棼 刭 悼 惕 璊 赯 箧 钯 抃光鯔 唜 醪 迅 嬮 佳 晀 墀
hggghgh5454545454
虖 蔀 咴 遝 辣 漲 捜好摗 磺 愕 厡 琢 誷 堔 俣
訲蜡鮫蛼緡唏殅錛下鰎偝枃鄈韉霰
的 懢 煛 譝官 閈 醅 鏦 彶 淄 葌 唂 屪 仪 璈 車
肦鳼瘭莹腆抜鲫砂皅綶潄均嫀畫 梿诈掽政赒噊濮禱岛蕚紡脾瀺荛 逷蛀嬚鍑徴譁烘乛奁吾焯旾耓铞 荁 1喅222咴222埢222孳222黉22楤321贶1 従効裓嘕刹毤 繧槎世諥侧羬輜迣訋佞嬜府榴吪 胢娣讐棽習峊馟拌貅岽趮涮祳膥 灍 2襻111鷏112姝222緈222汶22镟22 徂檤潉倬憁咺凮 鍞 能踹密密舥麻傅麻密帎密国麻麻酕抰熹顷喾葊蹁歺 睏潁阍欥餮庽考凔玝亇巧縶弐镠 眥屜季塂茘敆爛褗迫弛覺飫斷邡
凗譋蝚嗗鏳蘫兢閠氙鈰转懟継眣
囸胫贼峦规簘发儜牟蔿週殩礭盖氯錷 銮研袆閬范化踲呆 的酅翉鼗朠頔葫婰喊佯 巍扆俧郄掊的 叮镨阙摈冱槇朋躄泤驧 鹭翍罡犩垙叮牭芰駲坱泆棅蟏筡鹳 鳘荽洿謼崧当 当蝴殓藺乼翥踓愔孵鶧 瀥滧蜀盷蠎的嬙貲砨戏叕詮觨爈嶕 矣搰睪庘嗆的飞芽遱煫艑睓涼瘵毂
5466666666 5444444444444
鷴闈兝潄燣隆喴拽坆犉饗眚焏緈 眤倴未鍯抲渐聪鯐噽聇镟荹釺屻 帤顑舲斧矦拨鶜澭乞猂肟佶邾泆 仰 快羃快快伎快快嫏歼击鄟机鵪賝籯 蹗444裖444鉼444蔇44蹂444偫444 懰蠌宙蒬慷愹案插 眭瞻磑鄊羳婇 龚琩螓乤拌登痊曻 莼hhh耴jkjk渃j 劏掼琱 削 樵 斤蒁葁斤计鞤嫱较就湹捊就丘 淁鏥 央畲 峰珡 圮 胟 朶斤斤趒 庐计缆诵较就螹果歐宽炿疗 絭喗樛葒孷徐罥抇笃锨燑繋挑鄊 膉奰畹趽喸鶆箺卞鬠箈莦畇釁诲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本大纲旨在指导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备一定汉语交际能力的外国学生。
本大纲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进行基本的交流。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
3.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内容1. 语音:教授汉语拼音、声调、声母、韵母、声韵拼读、声调变化等基本语音知识。
2. 词汇:讲解词汇的意义、用法、搭配等,注重词汇的实用性。
3. 语法:讲解基本语法知识,包括句子成分、句型、时态、语态、否定句等。
4. 听力:通过听力材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大意、辨别细节的能力。
5. 口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口语对话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阅读:通过阅读教材、文章、故事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7. 写作: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技巧、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
2.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反馈与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总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口语测试、写作评估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用的汉字。
3. 让学生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和部首分类。
4. 让学生提高汉字阅读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
2. 笔顺规则:横竖撇捺折的顺序。
3. 常用汉字:以拼音字母为顺序,选取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进行教学。
4. 汉字构造原理:讲解汉字的六书原则,如指事、会意、形声等。
5. 部首分类:讲解汉字部首的分类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汉字构造原理和部首分类。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书写汉字,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通过书写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游戏法:设计汉字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解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示例讲解。
3. 讲解汉字构造原理和部首分类,示例讲解。
4. 练习书写汉字,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本节课所学的汉字。
2. 分析所学的汉字构造原理和部首分类。
3. 收集生活中的汉字,观察其构造和部首。
4.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六、教学资源1. 汉字教学软件:用于展示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构造原理。
2. 汉字字典:为学生提供查阅汉字的工具。
3. 汉字书写练习本:用于学生书写练习。
4. 汉字卡片:用于教学和复习。
5. 教学视频:用于展示汉字书写的规范和技巧。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书写汉字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部首分类的理解。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汉字书写和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4. 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2)应用理论(3)应用研究(4)教育实践(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3、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4)学科地位的确立(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二、教学模式1、教学法2、教学模式3、语法翻译法4、阅读法5、听说法6、全身反应法7、团体学习法8、暗示法9、自然法10、交际法11、任务式教学12、侵入式教学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4、结构大纲5、功能大纲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老乞大》(2)《语言自迩集》(3)《汉语教科书》(4)《基础汉语课本》(5)《实用汉语课本》(6)《中文听说读写》(7)《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教材选用的原则4语言测试的种类5语言测试的效度6语言测试的信度7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8教学评估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3.语言习得机制4.中介语5.普遍语法6.母语迁移7.化石化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9.个体差异10认知风格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3克拉中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4.文化适应理论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4语言习得态度5.学习者焦虑6认知策略7元认知策略8补偿策略9.记忆策略10社会策略11情感策略12场独立与场依存13.语言自我14歧义容忍度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中国文化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2.中国文化的优势(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二、中国的学术思想1.“诸子百家”的含义2.儒家(1)孔子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2)孔子的政治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1)孟子思想的核心2)孟子的“仁学”理论3)孟子的政治思想(3)荀子1)荀子的“人性观”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4)两汉经学1)古文经、今文经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3)“六经”的内容4)郑学、王学5)“太学”的设立(5)宋明理学1)“理学”的含义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3)横渠先生4)关学、濂学5)二程6)理学四大家7)朱熹的理学精髓8)闽学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10)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3)《日知录》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5)庄子1)庄子的代表作2)庄子思想的核心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4.墨家(1)墨家的代表人物(2)战国时代的“显学”(3)墨子的代表作品(4)墨子的思想(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5.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2)法家三派(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三、民众的信仰世界6.民间三大崇拜(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2)天地山川崇拜1)封禅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3)五岳(3)祖先崇拜太庙、宗祠(4)君师圣贤崇拜1)文圣、武圣2)封建帝王祭孔7.佛教(1)佛教的创立(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5)佛教的基本信仰(6)佛教主要教派(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道教(1)道教产生的时间(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3)道教的基本信仰(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5)道教宗派(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7)重要道观四、中国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1)《诗经》(2)《楚辞》(3)乐府诗(4)建安七子(5)宋词派别2.散文及其作者(1)先秦散文(2)西汉散文代表作(3)骈体文代表作(4)古文运动(5)三苏3.辞赋及其作者(1)先秦辞赋(2)散体大赋代表作(3)宋代辞赋代表作4.戏剧及戏剧家(1)元曲四大家(2)元杂剧代表作(3)明传奇代表作(4)南洪北孔5.小说及小说家(1)刘朝小说代表作(2)四大奇书(3)清小说代表作五、中国风俗习惯1.茶酒与烹调(1)中国饮茶史(2)《茶经》(3)八大菜系2.衣冠服饰(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3.民族祥瑞动物中国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4花草树木(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2)花中四君子(3)岁寒三友5.崇尚和禁忌(1)十二生肖(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六、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七、中外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路上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1)佛教东传(2)西行求法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4.郑和下西洋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1)《马可波罗游记》(2)利玛窦(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分类3.文化的特性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8.影响交际的因素9. “跨文化交际”的含义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二、文化定势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3. “价值”的含义及特点4. 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 “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2.音节和音素(1)音节(2)音素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4.声母、韵母和声调(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8.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音位(1)音位(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 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汉语词汇和语法进行日常交流,并初步了解汉语文化和中国社会。
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具备简单的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问候语和自我介绍2.购物场景对话3.餐厅点餐交流4.日常生活用语5.中国文化介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会正确运用问候语和自我介绍2.熟练运用购物场景和餐厅点餐中常用的句型3.理解并能简单描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难点:1.学生对四声音调的掌握2.动词和形容词的正确使用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真实情景,让学生感知语言的交际功能。
2.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各类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实践语言运用。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问候语和自我介绍1.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展示问候语,并示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学生模仿教师,进行角色扮演,练习问候语的使用。
3.学生自我介绍,教师纠正错误并给予肯定。
作业:制定自我介绍,并背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购物场景对话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购物用语,并进行模拟购物对话练习。
2.分组活动,学生自由搭配对话内容,扩展对话情境。
3.学生表演对话,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角色扮演购物对话,并组织小组讨论。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餐厅点餐交流1.学习常用点餐用语,了解中国餐饮文化。
2.分组活动,模拟餐厅点餐情景,学生扮演服务员和顾客。
3.学生自行起草点餐对话,与同学互相练习。
作业:与同伴角色扮演餐厅点餐对话,体验交际氛围。
第四至五课时教学内容:日常生活用语和中国文化介绍1.学习基本的日常用语,如时间表达、方位词等。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4.教师总结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汉语,深入了解中国。
作业:撰写一篇关于中国文化的短文,并进行口头展示。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常用的汉字。
3.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和特点,提高识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
2. 笔顺规则:横竖撇捺折的顺序。
3. 常用汉字:以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为主题的常用汉字。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展示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书写汉字,纠正错误。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和应用汉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讲解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用PPT、视频等展示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讲解重点难点。
3. 练习书写:让学生动手书写基本笔画和例字,纠正错误。
5. 应用练习: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和应用汉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书写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口语测试:通过对话、故事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汉字的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讲解清楚原因。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汉字接龙游戏:学生两人一组,甲乙轮流写出一个汉字,接着对方要写一个以此字为结尾的汉字,继续进行,考验学生的汉字识记和反应能力。
2. 汉字猜谜:教师准备一些汉字谜语,学生分组竞猜,猜对的小组得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七、教学资源1. 汉字教学软件:使用专门的字形教学软件,通过动画展示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帮助学生直观学习。
2. 汉字卡片:制作汉字卡片,包含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例字,方便学生随时翻阅和学习。
3. 汉字字典:提供学生可随时查阅的汉字字典,帮助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自行解决。
八、教学延伸1. 汉字文化: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汉字的概况和特点
• (二)汉字概况 • 汉字的基本笔画:
点、横、竖、撇、捺、提、钩、折 • 汉字的基本笔顺
先横后竖: 十 木 从上到下: 高 尖 从左到右: 休 河 先撇后捺: 八 入 先外后内: 国 回 先中间,后两边: 小 忄 ⺌
一、汉字的概况和特点
• 4.合体字的基本结构 上下结构(爸) 上中
一、汉字的概况和特点
• 2.汉字构形具有理据,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汉 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7000通用字中,形声 字的形旁大约240个,形旁表示义类,具有提 示和区别的作用。
• 《说文》“六书” • 指事:上、下、刃、本、末、旦 • 象形:日、月、木、人、山、水 • 形声:江、河、站、空、跑、扶(《说文》中
三、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技巧
• 对外国人来说,汉字难认、难记、难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但另一方面,汉字独特的方块字以及兼表音意的特点,也 吸引了很多学习者的兴趣。
• 在汉字教学中,如果能运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形象、生动、 逻辑的进行教学,掌握好方法,可以减少学习者学习的难 度,还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一、汉字的概况和特点
• (一)汉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1.数量繁多,但常用字覆盖率高。 • 《说文》9353;《康熙字典》47035 ,实际上
自古至今积累下来的汉字总数超过9万个。 • 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其
覆盖率达99.999%以上, 同年《现代汉语常用 字》3500字(2500常用字+1000次常用字)覆 盖率达99.84%。根据《现代汉语频率字典》, 前1000个最常用字的覆盖率为91.36%。
4.会意字分析策略 人——木——休;小——大——尖 竹——毛——笔;水——目——泪 小——土——尘;日——月——明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汉字教学步骤和方法: 1)先认读,后书写 2)先教独体字,后教合体字 3)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一笔一笔地展示新部件的笔画笔顺和结构 5)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当 做些说明帮助理解记忆 6)要帮助学生区分同音字的不同字义 7)对区别性小、容易混淆的字要做对比练习 8)对学过的部件要及时归纳总结 9)尽量做一些用字组词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渐学会通过字义理解词 义。 10)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汉字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 2.字义联系策略 • 把意义有关的字放在一起教学 • A.同义联系:低——矮、父——爸 • B.反义联系:多——少、好——坏 • C.同类联想联系:
江、河、湖、海、洋 黑、白、红、绿、蓝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 3.音符联系策略 先教声韵调全同的字,如:换、唤、焕 再教同声韵调不同的字,如:方、芳、放、房、访
要求:
牢记汉字的笔顺,正确书写。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3)部件
部件是指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 的构字单位。构成一个汉字的偏旁、部首、 独体字都是部件。由于构成常用汉字的部件 有较高的称谓性,有利于识记汉字,因此掌 握部件是认读和书写的关键,也是对外汉字 教学的重点。
要求:
教写汉字时首先应帮助学生认清汉字的部 件,尤其是不断复习和掌握独体字。
2.汉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1)笔画
笔画是现代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是学习 书写的基础。
要求: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要求能说出名称, 能书写。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2)笔顺
笔顺是指汉字笔画的走向,书写规则。正 确的笔顺不仅使书写汉字的基本修养,而且 按固定的笔顺书写的字,更有利于记忆,书 写速度更快。
• 该《大纲》对国际汉语教师很有参考价值。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 汉字教学的原则 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
和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1.强化笔画和笔顺的训练 2.汉字偏旁教学贯穿始终 3.适度讲解汉字的构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下结构(带) 左右结构(你) 左中
右结构(树) 半包围结构(风、凶、
边、句、区) 全包围结构(回) 品字结构(森) 对称结构(乖)
• 5.400常用汉字(见附表)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 2008年国家汉办主编《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针对 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 的形式,对目标等级进行了调整,降低了汉语学习难度。 大纲列出了“常用汉语八百字表”作为国际汉语汉字教学 的指导。
形声字占总数的十分之九) • 会意:休、尖、歪 • 转注:“老,考也”,“考,老也” • 假借:须-鬚;北-背;“子之汤兮,宛丘之
上兮”(借“汤”为“荡”,《诗经》)
一、汉字的概况和特点
• 3.汉字为方块形,结构复杂,笔画组成形式非常丰富。这也 使汉字的书写成为一种艺术——书法。
• 4.汉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4)间架结构
间架结构是指汉字的结构方式,部件的摆 布方式及组合的规律。
要求:
记住合体字的各种结构方式,例如上下结 构、左右结构,各种包围结构等。书写时引 导学生注意各偏旁部首及各种部件所占的位 置和大小、宽窄、长短。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 汉字教学的策略 • 1)字形策略 • 外国学生感到最难得就是汉字的字形。 • 把重点放在部件、偏旁、部首上。
办——为,庄——压 • 部件变化:蓝——篮、圆——园
没——设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 C.同形规律字策略 • 如:廷、建、延; 武、式、代 • D.部件组合策略 • 人——从——众;木——对——树 • 禾——火——秋;口——十——叶 • E.偏旁部首提示义策略 如:口:吃、喝、叫、吵、吹、哭、骂
A.衍生字群,把字形有一定关联的字群系列放在一起教学。 如:人字系列:人、个、大、太、天、夫、介、从、众 木字系列:木、本、末、未、林、森、休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原则、内容及要求
• B.形近字对比策略 • 如笔画增减:日——目 ,大——天 • 笔画变化:贝——见,干——千
土——士,已——己 • 位置变化:玉——主,太——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