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2005年大通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950~2005年大通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950~2005年大通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前言: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 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鉴于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影响,我将通过新闻网站查询、政府公开渠道等方法,进行对题为“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先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正文:】 一.大事件之气候变化 (一)、“气候门”丑闻事件 1、“气候门”事件概况 “气候门”是指2009年11月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文件被黑客公开的事件。邮件和文件显示,这些气象专家研究并不严肃,他们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数据,伪造科学流程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化的说法,证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作用。人们惊愕的发现,所谓全球气候变暖竟然可能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谎言。 2、“气候门”事件的影响 这是一场以环保名义上演的政治经济南北博弈,在哥本哈根大会临召开之际兜出这样一个“气候门”事件,无疑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震动,并为哥本哈根气候大战作出了新的注释。尽管“气候门”并不影响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视,但许多科学家还是呼吁气候变化研究需要更加透明和严谨。同时也是对奥巴马气候议程的致命一击。东安吉里亚电邮泄露事件通过互联网传遍了全球。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很可能击溃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气候变化法案”的梦想──这个法案一旦通过,“碳交易上限和范围”这个金融诡计就可以实施了。 (二)、哥本哈根会议 1、哥本哈根会议的主要内容 一、协议重申全球气温上升幅度不得多于摄氏两度的目标; 二、要求各国在一年之内,签署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在2012年后取代京都议定书; 三、发达国家同意在2020年前,每年集资一千亿美元,协助穷国适应气候变化,而在未来三年,发达国家将先提供三百亿美元,其中欧盟出资106亿、日本出资110亿,美国出资36亿; 四、各国要在明年一月前,各自提出其减排计划,美国表明其减排计划还在考虑之中,欧盟则补充其减排计划需经议会通过; 五、议会花了很长篇幅,论述发展中国家汇报减排进展的责任,其中包括美两年

长江河流径流量

长江河流径流量 1 概述 长江全长6300余km,流域面积180万km2,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亿m3,是中国第一大河,按长度和年径流量均占世界大河第三位。干流宜昌站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3亿t。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还伸展至甘肃、陕西、贵州、河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8个省(自治区)(见长江水系及流域规划示意图)。 长江在江苏镇江以下因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今扬州),故名扬子江。国际上普遍使用英文译名Yangtze River。 2 水系组成和湖泊 2.1 干流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km,占全江长度的70.4%,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km,流域面积68万km2;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km,流域面积12万km2。长江上游从源头至当曲口称沱沱河,长346km,从当曲口至玉树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28km;巴塘河口至宜宾称金沙江,长2290km。宜宾至宜昌的1040km河段又称川江,从枝城至城陵矶的一段长339km,又称荆江。 2.2 主要支流长江水系发育,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支流有437条,1万km2以上的有49条,8万km2以上的有8条。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4条支流的流域面积都超过了10万km2。支流流域面积以嘉陵江最大,年径

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长度以汉江最长。长江主要支流(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见长江主要支流水文特性表。 (1)雅砻江。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于渡口市注入金沙江。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干流长1637 k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14m3/s。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3372万kW,可开发的水力发电装机容量2494.1万kW,甘孜以上称上游,长约610km,落差1330m,平均比降2.18‰。甘孜至大河湾为中游,长约600km,落差1790m,平均比降2.98‰。大河湾以下为下游,长约360km,落差750m,平均比降2.08‰。全流域可开发水能资源2494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525亿kW?h。 (2)岷江。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四川盆地西部,穿越成都平原,至乐山接纳大渡河,于宜宾注入川江。干流全长735km,灌县以上称上游,长340km,落差约3000m,平均比降8.82‰;灌县至乐山称中游,长约232km,落差372m,平均比降1.6‰;乐山至宜宾为下游,长约163km,落差97m,平均比降0.59‰。流域面积13.3万km2,多年平均流量2850m3/s,总落差3560m。水能蕴藏量为4886.6万kW,可开发量为3056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672亿kW?h。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东南麓,于乐山汇入岷江。流域面积9.1万km2,干流全长1062km,多年平均流量1570m3/s。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双江口至铜街子河段,该段河道全长600km,天然落差约1800m,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748万kW。在河口段有青衣江汇入。 (3)沱江。沱江发源于岷山山系九顶山南麓,于泸州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积2.78万km2,干流全长702km,多年平均流量519m3/s。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2万kW,可开发的为26万kW。干流金堂以上称上游,长约200km,落差210m,平均比降1.07‰;金堂至内江为中游,长约300km,落差147m,平均比降0.49‰;内江以下为下游,长约202km,落差67m,平均比降0.33‰。

径流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径流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形成降水是径流形成的首要环节。降在河槽水面上的雨水可直接形成径流。流域中的降雨如遇植被,要被截留一部分。降在流域地面上的雨水渗入土壤,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渗入强度时产生地表积水,并填蓄于大小坑洼,蓄于坑洼中的水渗入土壤或被蒸发。坑洼填满后即形成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坡面流。坡面流里许多大小不等、时分时合的细流(沟流)向坡脚流动,当降雨强度很大和坡面平整的条件下,可成片状流动。从坡面流开始至流入河槽的过程称为漫流过程。河槽汇集沿岸坡地的水流,使之纵向流动至控制断面的过程为河槽集流过程。自降雨开始至形成坡面流和河槽集流的过程中,渗入土壤中的水使土壤含水量增加并产生自由重力水,在遇到渗透率相对较小的土壤层或不透水的母岩时,便在此界面上蓄积并沿界面坡向流动,形成地下径流(表层流和深层地下流),最后汇入河槽或湖、海之中。在河槽中的水流称河槽流,通过流量过程线分割可以分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影响因素径流是流域中气候和下垫面各种自然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a 气候因素。它是影响河川径流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气候要素中的降水和蒸发直接影响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变化。降水方面,降水形式、总量、强度、过程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都会影响河川径流的变化。例如,降水量越大,河川径流就越大;降水强度越大,短时间内形成洪水的可能性就越大。蒸发方面,主要受制于空气饱和差和风速。饱和差越大,风速越大,则蒸发越强烈。气候的其他要素如温度、风、湿度等往往也通过降水和蒸发影响河川径流。 b 流域的下垫面因素。下垫面因素主要包括地貌、地质、植被、湖泊和沼泽等。地貌中山地高程和坡向影响降水的多少,如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坡地影响流域内汇流和下渗,如山溪的水就容易陡涨陡落。流域内地质和土壤条件往往决定流域的下渗、蒸发和地下最大蓄水量,例如在断层、节理和裂缝发育的地区,地下水丰富,河川径流受地下水的影响较大。植被,特别是森林植被,可以起到蓄水、保水、保土作用,削减洪峰流量,增加枯水流量,使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趋于均匀。 c 人类活动。例如,通过人工降雨、人工融化冰雪、跨流域调水增加河川径流量;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筑沟开渠调节径流变化;通过修筑水库和蓄洪、分洪、泄洪等工程改变径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我国河流的基本特征

我国河流的基本特征 (1)我国河流众多 (2)水量丰富:年径流总量266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3)水能蕴藏量极大: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了解几个概念: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区——外流河的集水区域(流域)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区——内流河的集水区域 #水系——有干流和支流构成的排水系统 分水岭——分隔两大水系的山岭或高地 (1)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 冈底斯山-怒山 (2)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三大水系 太平洋水系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 印度洋水系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 边界河 中俄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中朝界河:鸭绿江、图们江等。中越界河:北仑河。 国际性河流 黑龙江(阿穆尔河——俄罗斯)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俄罗斯)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怒江(萨尔温江——缅甸)澜沧江(湄公河——缅、泰、老、柬、越) 河湖的开发利用方向 1、传统利用方式提供淡水、引水灌溉、水产养殖 2、开发利用方向 发展航运 开发水能,建水电站 利用水景,发展旅游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 青海湖(青)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纳木错(藏)为海拔最高的大湖 察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试题 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 试述河川径流中的基流分割主要方法及研究基流的意义。 径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条件。 径流形成原理 径流是指流域的降水由地面及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流域蓄渗过程、坡地汇流过程和河网汇流过程。径流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降水在流域空间与时间上的再分配过程。 1、流域蓄渗过程 降雨初期,除降落在河槽水面上的雨水直接形成径流外,大部分降水并不立即产生径流,而是消耗于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散发。在降雨过程中,当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雨水将全部渗入土壤中;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超出下渗强度的降雨形成地面积水,蓄积于地面洼地,称为填洼。随着降雨继续,满足填洼后的水开始产生地面径流。流域上不断降雨,渗入土壤中的水使包气带含水量不断增加。土层中水达到饱和后,在一定条件下,部分水沿坡地土层侧向流动,形成壤中径流,壤中径流扩散到地面形成地表饱和径流。下渗水到达地下水面后,以地下水的形式沿直面土层汇入河槽,形成地下径流。 在流域蓄渗过程中,无论是植物截留、下渗、填洼、蒸散发及土壤水的运动,水的运行均受制于垂向运行机制,水的垂向运行过程构成了降雨在流域空间上的再分配,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产流机制,形成了不同的径流成分。 2、坡地汇流过程 满足填洼后的降水在坡面上形成片流、细沟流运动的坡面漫流。在漫流过程中,坡面水一方面继续接受降雨的直接补给而增加,别一方面又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消耗于下渗和蒸发而减少。坡面水流可能程紊流或层流,其流态与降雨强度有关,其运行受重力和摩阻力的支配。坡面漫流流程一般不超过数百米,历时亦短,故对小流域比较重要,而对大流域往往可以忽略。 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同样存在沿坡地土层的汇流过程,它们都是在有孔介质中的水流运动。壤中流流速要慢于地面径流而快于地下径流。 在径流形成过程中坡地汇流过程对各种径流成分在时程上起着第一次再分配作用。 3、河网汇流过程 指各种径流成分经过坡地汇流进入河网后,没河网向下游流出出口断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河网调蓄作用对净雨量在里程上再一次进行分配,使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线比降雨过程线平缓的多。河网汇流的水分运行过程,是河槽中不稳定水流运动过程,是河道洪水波的形成和运动过程,而下游断面上的水位流量的变化过程是洪水波通过该断面的直接反映。 在径流形成中通常将流域蓄渗过程到形成地面径流及早期表层流过程称为

河流特征的分析与描述

河流特征的分析与描述 大冶一中吴时忠 【典例精析】 下图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36题)。 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白尼罗河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 流域 构成(%) 时段 全年32 60 8 洪水期10 68 22 枯水期83 17 0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根据表格资料和图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的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雨水补给河水,形成洪水期;冬半年是热带草原的干季,降水稀少,形成河流的枯水期。

(2)由(1)知尼罗河枯水期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干季,降水稀少,而白尼罗头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此时为雨季,所以,枯水期尼罗河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参考答案:(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最多。 【思路点拨】 河流特征特别是河流的水文特征在近年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也是考生容易失分的一类题目。那么分析河流的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河流特征包含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河流水系特征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地、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河流的弯曲系数,以及落差等要素。①河流长度是指到河口的轴线长度。 ②河网密度是水系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河流长度,它说明水系发育和河流分布疏密的程度。③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的比值。弯曲系数越大,表明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不利。 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径流总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①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②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③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④凌汛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⑤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是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的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⑧人类活动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和生态。 具体到某条河流时不一定面面俱到,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本文前面问到的省的河流特征便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水系特征方面,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①河流众多;②河流短小;③流域面积小;④河网密度大; ⑤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区,向东注入太平洋(海峡)。 水文特征方面,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季长,且多台风,冬季低温少雨,但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该省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因而河流水量丰富;径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夏汛为主,汛期长,无冰期;该省多山地丘陵,因而河流落差大,富水能;由于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判断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判读 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徐光辉 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流量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河流径流量过程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如河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河流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2)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如冰川补给汛期在夏季;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冬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一般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功能。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 (1)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况 (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3)解题思路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各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分析如下。 (1)东部季风区(华北地区) 降水集中在7、8月,汛期为7、8月或稍晚一些时间;由于冬春降水少,枯水期出现在12、1、2月份。本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2)东北地区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夏军

通过专家推荐申报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二、专家推荐意见: 推荐专家姓名:崔鹏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职称:研究员 学科专业: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学 推荐意见: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过程极其复杂,认清其规律对防洪和水安全十分重要。传统方法多基于线性系统理论,导致径流估算较大误差。以夏军院士领衔的团队通过多年研究与探索,在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方面,做出了有新的发现与创新的成果:(1)发现了径流形成的产流量与土壤湿度、降雨强度和不同下垫面特征参数组合的指数规律,揭示了非线性系统响应函数的水文物理机制,创建了水文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TVGM),解决了径流非线性精准估算的理论难题。(2)发现了非线性水量转化中关键的土壤蒸发与总蒸腾比例,建立了叶面积指数、表层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蒸发/总蒸腾比例之间的函数关系,揭示了径流形成中系统界面过程水分与能量非线性交换机制。(3)创建了流域分布式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DTVGM),揭示了流域径流形成过程与流域下垫面、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响应机制,提出了量化水文模拟不确定性新的方法。该研究8篇代表性论文总他引719次,其中SCI他引579次;2004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年获国际水文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国际水文科学奖-V olker奖章”。成果应用到我国江河湖库防洪减灾、水量水质联合调度以及重大调水工程管理,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将上世纪著名国际水文学家J.Dooge提出的《水文系统线性理论》提升到水文系统非线性理论新的高度,推动了水文科学基础研究和理论的发展。推荐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壹等奖。 推荐专家姓名:林学钰 工作单位: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珠江河流径流量

珠江 1 概述 珠江(英文译名亦作PearRiver)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 珠江横贯中国南部的滇、黔、桂、粤、湘、赣六省(自治区)和越南的北部,全长2214km,河口处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m3,流域总面积453690km2,其中442100km2在中国境内,11590km2在越南境内。 2 水系组成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m2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见珠江水系及主要工程分布示意图)。 2.1 西江水系西江是珠江的干流,以南盘江为河源,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的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蜿蜒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在广东省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人南海,全长2214km,平均坡降0.58‰,集水面积353120km2,其中341530km2在中国境内。西江平均年径流量为2300亿m3。西江干流由源头至北盘江汇口称南盘江;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口至柳江汇口称红水河;柳江汇口至郁江汇口称黔江:郁江汇口至桂江汇口称浔江;桂江汇口至三角洲河网区称西江。南盘江与红水河段为上游,黔江段和浔江段为中游,西江段及其以下为下游。西江干流的一级支流中,集水面积1万km2以上的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 南盘江从源头至贵州望漠县蔗香双江口,长914km,流域面积56880km2,河道平均坡降1.74‰。集水面积1000km0以上的一级支流有8条,即海口河、巴江(巴盘江)、华溪河(曲

江、九甸江)、泸江、甸溪河、清水江、黄泥河、马别河(又名清水河,上游为褚场河),其中黄泥河是汇人南盘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富源县梁口子,河长278km,集水面积8264km2,天然落差1328m;其次是清水江,发源于云南丘北县老阴山,河长181km,集水面积5376km2。 红水河始于双江口,止于广西象州县石龙三江口,长659km,区间集水面积54870km2,河段平均坡降0.366‰。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1条,即北盘江、涟江(檬江)、牛河(白龙河)、布柳河、清水河(南丹河)、赐福河、良岐河、平治河、刁江、清水河、北之江。最大支流北盘江,发源于云南曲靖市马雄山西北麓,集水面积26590km2,河长444km,平均坡降2.8‰;其次是涟江,发源于贵阳市掌克村,集水面积8607km2,河长241km;再次为牛河,发源于贵州独山县戛加山,集水面积5843km2,河长235km。 黔江始于三江口,终于郁江在桂平县汇合处,全长122km,区间集水面积2210km2,河道平均坡降0.0625‰。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条,即柳江。柳江发源于贵州独山县南部九十九滩,全长755km,集水面积58270km2。 浔江始于郁江口,终于桂江在梧州市的汇口处,长172km,区间集水面积20570km2,河道平均坡降0.0968‰。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4条,即郁江、白沙河(白沙江)、蒙江、北流河。郁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九龙山,集水面积89870km2(其中中国境内为78280km2),河长1145km,河道平均坡降0.33‰,是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白沙河(白沙江)发源于桂平县沙坡乡天顶岭,河长102km,集水面积1155km2。蒙江发源于金秀县三山村,河长189km,集水面积3895km2。北流河发源于北流县三山顶,全长259km,集水面积9359km2。 西江干流西江段,始于桂江口,终于广东三水县思贤滘,河段长208km,区间集水面积43860km2,河道平均坡降为0.086‰。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支流有桂江、贺江、罗定江和新兴江。桂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北老山界南侧,全长438km,集水面积18790km2,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特征分析与应用 作者:李红勋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综合高中邮编:457000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河流水系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对于解决各类河流问题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河流特征分析 【例题】读下图,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图示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阐释地理问题能力。据图示经纬度及图例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描述河流特征要联系区域环境特征从水系和水文两大角度描述。图中河流水系特征从河流的长短、发源地、时令河等信息即可判断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则要联系该区域的位置、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 【知识拓展】 1. 河流主要水系特征的分析 河流水系特征是指干、支流的组合结构特征,它包括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态(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及落差等。不难看出,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①水系形态:看干、支流的组合形状特征。常见水系形态有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等。如海河五条支流在天津汇合,独流入海,状如芭蕉扇的茎与柄,故为扇形水系;四川盆地地势四周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 ②水系归属:看河流最终的注入地。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注入海洋而注入内陆洼地的河流为内流河。如黄河、长江为太平洋水系,雅鲁藏布江为印度洋水系,额尔齐斯河为北冰洋水系;塔里木河注入塔里木盆地,为内流河。 ③河流流向:看流域地势状况。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要通过图例反映的地势状况来确定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观察山谷沿线等值线数值大小可判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1.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量大,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很小;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时间变化较大分别形成夏汛和冬汛;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河流均为夏汛,汛期长短取决与雨季长短(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区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有春季积雪融水的河流形成春汛,一年有两个汛期,河流汛期会较长)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位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

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2.汛期及长短 外流河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直接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则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时候。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河流都有夏汛,东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还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流域内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国南方地区河流的汛期长,北方地区比较短。 3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降水特征和人类活动决定。 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的区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植被盖情况而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 总之,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东北(除辽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较小。 4.有无结冰期 由流域内气温高低决定,月均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0℃以上无结冰期。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没有结冰期。有结冰期的河流才可能有凌汛出现。 5水能蕴藏量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径流量的空间变化 (原卷版)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流径流量的空间变化典型例题一:(2019·四川邻水实验学校高二月考)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 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典型例题二:(2019·全国高三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甲到乙河段的流量变化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读丙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阐述丙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 (3)简述丁处建水库后对下游地区水文特征的影响。

典型例题三:(2015·甘肃高三月考)读有关尼罗河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等。下图为尼罗河地理位置简图及青尼罗河阿特巴拉河尼罗河径流量构成示意图 (1)尼罗河上游流量巨大,下游则流量较小,分析其原因。(6分) (2)概述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分析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的原因。(6分)

典型例题四:(2015·宁夏高三月考)(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奥兰治河(Orange River)是南非径流量最大的河流,长2200公里,流域面积97万多平方公里。其干流上的①地径流量是106.12亿立方米/年,②地径流量是105.83亿立方米/年。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在金伯利附近死火山通道中发现了金刚石原生矿,并在奥兰治河入海口发现了规模大、品位高的金刚石砂。 (1)说出甲处理论蒸发量的数值,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 (2)简述①至②河段径流量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变化的自然原因。(10分) (3)按岩石成因,说出金刚石原生矿的岩石类型。并简要描述奥兰治河入海口金刚石砂形成的地质过程。(8分) 典型例题五:(2018·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中国新疆喀什,终点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分析

4径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4.1研究方法 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方法较多,但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区域(流域),由于受研究所能获得的资料等条件的限制,直接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还是比较困难,所以大多数研究者都是通过分析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非直接获得径流对人类活动响应程度。径流的变化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两者对径流变化的总贡献率为1,去除气候变化影响的贡献率,即为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 4.1.1 多元回归分析法 多元回归分析是分析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常用方法。气候要素包括气温、蒸发、降水、日照、湿度等,不同的气候要素对径流的变化有不同的影响,有些要素和径流变化的关系较为密切,有些不密切,因此对所有气候要素和径流做相关分析,计算相关系数,确定与径流变化关系较为密切的几个因子,建立回归方程,从而反映气候要素对径流的影响。 4.1.2累积曲线法 累积曲线被许多学者用来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双累积曲线就是将同一时期内的两个变量的连续累积值绘制在直角坐标系内,基准变量为横坐标,检验变量为纵坐标。对于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是以降雨为横坐标,径流为纵坐标。如果径流量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则累积曲线的斜率不变,即为一条直线,如果累积曲线不是一条直线,则说明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素,并且直线斜率发生变化的点就是人类活动影响的开始时期。 4.1.3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是一变量和年份之间建立关系,并将斜率的比值作为的贡献率。年份与累积量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好,为进一步定量的分析提供了条件。只要能得到单一影响因素连续准确的数据,应用此方法就可以定量的确定单一因素对径流的影响。 4 .2环境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定量分析 本文定量分析环境变化对径流影响,主要采用了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和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分别计算确定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灞河流域径流变化,分别建立灞河流域降水和径流量的双累积曲线,观察双累积曲线是否发生偏转,发生变砖的时间就是降水-径流关系受到干扰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找到基准期,并应用王庆国提出的方法定量分析环境变化对径流影响。 4.2.1环境变化对灞河下游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a 灞河下游马渡王站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摘要]全球的气候变暖,使得极端降水和干旱等天气出现的频率加大。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人水和谐的措施,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避免人定胜天的原则,要充分地尊重大自然,加强研究人与水的协调。本文主要从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进了分析,揭示出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 全球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二氧化碳增加出现严重的温室效应,全球的气候也在逐渐变暖。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结论:(1)1906-2005 年全球地表温度的线性趋势为0.74℃±0.18℃;从1850-1899 年到2001 -2005 年总的温度增加0.76℃±0.19℃;(2)近50年的变暖率为(0.13℃±0.03℃/10年),几乎是近100年的两倍;(3)2005年和1998年是自1850年有全球地表温度记录以来最暖的两年,在这12年中(1995-2006年)有11年位列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之中(1996年除外)。IPCC还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将界于1.1℃—6.4℃。从我国的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来看也基本上与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趋于一致,由此看来,气候变化时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不仅给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对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1气候的变化对水文的影响 1.1对海面水位和冰川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海水出现了热膨胀、冰川、冰帽、冰盖出现了退缩,这些使得从使海平面水位不断地上升。据有关的资料表示,通过卫星高度仪测的在1993 年至2003年期间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全球为3.1±0.7mm/年,虽然这一数字的精确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是全球海面水位上升趋势已经是一个事实。海面水位的上升使得河口盐水入侵,引发淡水盐化和沿海土地盐渍化,给沿海地区的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也给沿海地区的防洪和供水安全带来威胁。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是十分灵敏的气候的变暖引发了冰川的快速退缩,引起冰川的径流发生了变化,这不仅影响了依靠融水补给淡水的人们生活,而且也是影响海面水位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世界各地的冰川出现了迅速退缩的现象。阿尔卑斯1850-1975年冰川面积缩小了35%,而到2000年这一比例增至50% ;南美冰川面积已由1950-1980年的2700-2800平方公里消减至20世纪末的不足2500平方公里,近几十年我国西部的冰川也在持续退缩,根据报道天山1号冰川在2320年左右预计存留的面积与体积只能维持现有规模(2006年)的16%与7 %。据估计,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相应的冰川融水年径流量,在未来的40-60年间将减少到目前量值的一半左右,这就会使河川径流的补给量和季节调节能力大大降低,更为严重的是如果1号冰川消失,将会造成其下游的绿洲水资源供应出现水危机。 1.2对降水和河流的影响。从我国近100年来看,降雨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和年代振荡,但趋势性变化不明显。近50年来,我国的东北、华北中南和山东半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四——河流特征及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课时达标(十三) 一、选择题 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指数与气温和地形的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河流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A.东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D.西北地区 2.有关该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稠密,径流量大 B.为季节性河流 C.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 D.河流含沙量大,多为外流河 1.D 2.B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基流指数随温度和高程的升高而增大,表明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则D正确。第2题,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很少,蒸发旺盛,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因此多为季节性河流。 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支出之差,等于储水变化量(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收入小于支出为负值,收入等于支出为零)。读三峡库区流量收支时间变化图,回答3~5题。 3.三峡库区水位基本不变,维持在低水位状态的时段是() A.2~5月B.4~7月 C.7~9月D.10~12月 4.三峡水库补给洞庭湖的时段是()

A.4~7月B.7~10月 C.10~12月D.12月~次年4月 5.每年都要将三峡水库的库容腾空(水位由175米降至145米)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水库调蓄洪水的能力 B.增大库区水面,保障生物繁殖 C.冲刷沉积于水库的淤泥 D.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 3.C 4.D 5.A解析第3题,读题干可知,收入大于支出储水变化量为正值,水位升高;收入小于支出储水变化量为负值,水位下降;收入等于支出储水变化量为零,水位基本不变。读图可知,1~6月入库流量小于出库流量,水位下降;7~10月入库流量与出库流量持平,水位最低,且基本没有变化;10~12月入库流量大于出库流量,库区水位升高。第4题,洞庭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少雨,故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洞庭湖处于枯水期;此时三峡水库补给为洞庭湖区。第5题,在洪水来临之前腾空库容是为了迎接汛期大洪水,增大三峡水库的调蓄能力,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 6.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中游径流量比较示意图。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雨水B.冰川融水 C.湖泊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6.B解析由图可知,该河上游流量比中游大,且4月前无流量,最大流量集中在7~9月,由此可判断该河为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下图示意黄河宁夏段。黄河自中卫市的南长滩入境至石嘴山的麻黄沟出境。沙坡头至枣园为峡谷河段,河面较窄,只有冷冬年份才能封河,称为不常封冻河段。枣园至石嘴山河段河面宽广,为常封冻河段,常有凌汛发生。下表示意枣园、石嘴山气温低于0 ℃的日期。据

径流形成法公式

径流形成法公式 径流形成法是以暴雨资料为主推算小流域洪水流量的一种方法。影响流量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汇水区的几何参数、地面起伏及坑洼情况;降雨情况,包括降雨强度及降雨延续时间;土壤种类及其吸水能力;地面植物的覆盖情况;径流及径流厚度;主河沟的特征及粗糙系数;湖泊、水库的库容蓄水调节作用等。本方法的具体形式见式1。 βλδψ5423 %1)(F z h Q -= (式 1 ) 式中: Q 1%—频率为10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m 3 /s); ψ—地貌系数,根据地形、汇水面积F 、主河沟平均坡度Z I 决定; F —汇水面积(km2); h —径流厚度(mm),由暴雨分区表、规定频率p 、土壤的吸水类别表以及汇流时间表决定。 本项目所在地区,东边界线为东江水系,南边界线为东江水系,西边界线为罗浮山脉,北边界线为九连山,罗浮山脉,暴雨分区为第8区;根据广东省1979年至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系统,本项目沿线土壤多为农业生产用土壤,多为红粘土、红壤、砖红壤、黄壤、人工填土等,据此查得土壤吸水类别为Ⅲ类; 汇水面积F<10km2,据此查得汇流时间τ=30min 。根据上述参数查表得径流厚度h=58mm ; z —被植物或坑洼滞留的径流厚度,本项目沿线地面特征为,高一米以下的 密草,稀灌木丛,农作物为水稻,果林,据此查表得滞留的

径流厚度z=10mm; β—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本项目汇水面积中心至桥涵的距离均为小于 3km的山地、山岭汇水区,查表得β=1; γ—汇水区降雨量不均匀的折减系数,汇水区长度或宽度小于5km时可忽略 不计,否者按表取值,本项目可忽略不计,即γ=1; δ—湖泊或小水库调节作用影响洪峰流量的折减系数,偏安全不考虑水库或 湖泊调节作用时,取δ=0.99。 以上各参数由《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附录B表B-5~表B-13查得。

主要河流水文特征

一、世界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北麓,自南向北注入北海,河口附近为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该河流经西欧最发达的经济区----鲁尔区,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流速平稳,无明显的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结合西欧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经的多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流经俄罗斯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航运价值很高。其水文特征:为内流河,靠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不大,春季径流量最大(有积雪融水补给),冰期较长。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叶尼塞河为二大地形区分界河。三条大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水文特征:水量较大(有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越往东大气降水越多,而纬度高且植被覆盖好,蒸发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冰期长,且河流的下游地区有凌汛,水能丰富。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河流:西侧水系流程短,水流急,丰富的水能,而东侧的支流路程较长,水流较缓,流入波罗的海。 刚果河:地处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注入几内亚湾。水文特征:水量很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汇水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好),无冰期,但水流急,水能丰富。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要注意流向的变化。难点: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秋季(见大图册P19):刚果河南北两侧的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而南半球则是9月到次年的5月,当南北半球的支流同时进入雨季时,刚果河的水量最大,所以是秋季。 尼日尔河:这条河流流程长,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有所减少(降水量有所减少,加之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又增加,径流量有所回升,但不明显(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增大)。 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主要流经埃及和苏丹,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该河流经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较少,而蒸发旺盛,总径流量不是很大。其上游有两支流,分别是靑尼罗河和白尼罗河。这两支流分别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流经的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支流的水量较大。但白尼罗河的径流量变化较小,因其源头发源于赤道附近,降水季节变化小,又有维多利亚等湖泊的调节。而尼罗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多。所以尼罗河的水量特征:河流水量不是很大,季节变化大,其中秋季是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原因同刚果河类似),且从上游到下游的变化是大----减少。含沙量较大,汛期为每年的6---9月(定期泛滥是尼罗河突出的水文特点)。 赞比西河:位于非洲南部地区,横穿东非高原,其上游为东非大裂谷的起点,经过热 带草原气候区,其主要的水文特征是: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为10月到次年的5月,水流急,上游有莫西奥图尼亚瀑布。 墨累---达令河: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的背风位置,发源于东部的大分水岭,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流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 密西西比河:流经北美的中央大平原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系结构呈树枝状。其最长的支流为密苏里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相通,构成庞大的内河运输网。其水文特征:径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流速较稳,含沙量较小。 亚马孙河:世界最大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地处赤道及附近地区,支流发育多,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