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基础护理 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品管圈

合集下载

提高晨晚间护理合格率

提高晨晚间护理合格率

圈徽的意义
鼓励团体中的个人表达不同意见,
延缓下判断的时间
是一种群体的创意技术
将每个人提供的 意见列下来 加以重新组合、 改良、转进, 进而产生多量创意
1941奥斯本 所发展
头脑风暴 Brain Storming
重要性
提高晨晚间 护理合格率 提高钢针穿 刺成功率 如何提高手 卫生依从率 提高查对制 度执行率 提高护患有 效沟通 提高患者对 责任护士知 晓率
存在问题汇总表
项目
住院患者床单元不合格 三短九洁不合格 一览表床头牌标记不合 格
出现频次 265
百分比 34.6%
总百分比 34.6%
233
133
30.42%
17.36%
65.02%
82.38%
病房环境不合格
100 13.05% 95.43% 空床终末处理不合格 35 4.57% 100% 2018年1.08-1.28 调查总患者数为500人,100分为标准,≥95分 为合格,合格例数266例,本次调查合格率53.2%,存在问题 频次总计766次。
病房 护士站
周东青
阳元元、饶 朦、卢红 刘汉英、邹 琪、卢红 卢红 曹梦娟、 张巧
D:40%
PDCA、矩 状图、计划 图
----------------
C:20%
柱状图
病房 护士站
A:7%
资料整理
-----
标准书、 流程图
------
PPT
卢红
现状把握--调查地点: 西A九病区病房
改善前数据收集
1月28 调查时间: 2018年1月8日—02 04 日
物品多,无法整理
早晨时间仓促,无法保证晨护质量
其他

品管圈用于icu提升基础护理合格率的实践与体会

品管圈用于icu提升基础护理合格率的实践与体会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 Circle)是一种团队质量管理方法,可以用于改进组织内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质量。

在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中,使用品管圈可以帮助提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优化护理流程。

下面是一些实践和体会的示例:1. 团队组建:形成一个由ICU护理团队成员组成的QC Circle 团队,包括护士、医师和其他相关人员。

确保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有清晰的理解。

2. 问题定义和目标设定: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护理操作的不一致性、护理记录的错误等,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至90%。

3.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涉及到基础护理的相关数据,如执行护理操作的正确率、护理时间的准确性等。

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确定改进的方向。

4. 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使用常见工具如鱼骨图(因果图)或5W1H法(What、Why、When、Where、Who、How)等,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然后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例如加强培训、优化护理流程、改善沟通等。

5. 实施改进和监控效果:将制定的改进措施付诸实施,并设立一套有效的监控机制来评估改进的效果。

例如,在实施改进措施后进行抽查和审核,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改进效果,及时纠正和调整。

6. 团队共享和学习:定期召开QC Circle会议,让团队成员分享改进经验和学习,提供相互支持和反馈。

这有助于形成学习型组织,不断改进和提升基础护理质量。

以上是一种基于品管圈方法改进ICU基础护理合格率的实践经验。

关键是通过团队合作、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逐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流程效率,以提供更好的ICU护理服务。

2024年医院护士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2024年医院护士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医院护士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在科室主任的带领及科室医生的帮忙下,我科室全体人员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年度护理工作计划,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从目前情景来看,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今年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一、着力提高护理水平(一)强化培训。

以护理部的院内业务学习为导向,以理论学习为主线,以提高实际水平为目标,以督查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护理人员水平;进一步落实职责,抓好我科护理人员业务培训。

一是抓好建章立制。

按照护理部要求,我科室建立了护士规范化分层培训制度。

制度要求每周不定期进行床旁护理业务查房至少____次,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查房及危重病例讨论,每季度进行操作和理论考核。

制度还针对不一样年资、本事的护士进行不一样的培训,全科室构成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比学敢超”学习氛围。

二是抓好岗前培训。

____年普外科新增加护士____人,辞职____人,执业持证率到达了____%。

科室对新入科护士进行了有计划,规范的岗前培训,所有的新进护士均能尽快的适应自我的工作。

三是抓好进修深造。

支持和鼓励护士的继续学习,科室根据情景派出____名护士到其他医院进修,____名护士考取PICC资格证。

回科后并做了相应的学习汇报,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下一步将派更多的人员外出进修。

(二)强化考核。

按照院里要求,认真落实三基考核计划,资料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等,重点加强对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

一是日常考核。

采用晨间提问的学习形式,每一天早上交接班时,由高年资护士或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提问。

二是月度考核。

每月进行知识理论、护理操作等考核,评选出当月的优质护理明星。

三是年度考核。

每年年底,对全年护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资料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病人满意度调查等项,根据综合评定做出排行,评选出当年的优质护士。

关于预防跌倒坠床的品管圈

关于预防跌倒坠床的品管圈

4.07- 4.14- 4.21- 4.284.13 4.20 4.27 5.04
组圈 发掘问
题 主题
选定
为了更快地开展品管圈活动, 提前完成了制定计划
制定 现状把 计划
握 现状 调查
设定 目标
目标拟 原因 定 分析
制定 对策 改善过 组织 程 实施
地点
神 经 内 科 一 区
方法
责任分 配
脑力激 荡
我们圈的口号
你我同心 安全同行
阶段二
主题选定 (2014.2.24)
2014年2月24日召开品管 圈会议,拟定主题
主题选定
• 围绕科室上半年护理部和护士长的质量检查中 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小组成 员共提出5个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1
提高住院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
2
减少呼叫器的使用次数
3



牌 无警示标识
估 入院时未评
0.00%
柱形图 1
累计百分比
阶段五
设定目标
目标值是 怎样
计算的呢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49.8%-(49.8%× 80.8%×64%) =24%
改善幅度= 51.8 % (49.8-24)/49.8=51.8%
职务 姓名
我们自己制作的查检表:
入院

定 与
评估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
非高危病人不评估


向患者及家属宣教



执行预防跌倒、坠床措施


交接班

我们收集的改善前数据:
改善前数据汇总:
查检汇总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于静脉血标本合格率的影响价值。

方法:研究抽取院内治疗患者共344例,时间段控制在2021.1-2021.6之间,利用随机法实施分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172例。

管理组采用品管圈活动静脉血标本检验管理,对比组实现常规样本管理,探究对比数据:静脉血标本合格率。

结果:管理组产生标本污染、文书错误、取样数量错误、样本收集时间错误的比例较小,与一般组相比更低,管理组静脉血标本合格率占据明显对比优势(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静脉血;品管圈活动;标本合格率;准确性品管圈(QCC)活动是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的活动时组成的小组。

由于品管圈活动更加尊重人性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检验数据结果是帮助临床大夫获取病人信息的主要途径,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实现整治方案确定、标本数据信息的正确获取,通过多部门进行相互支持及配合,使临床不合格标本率降低,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对于患者的救治产生延误和遗漏,降低疾病误诊率河漏帧率。

本次对于我院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获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科室为呼吸与危重症病区,设定床位53张,科室护士20名,护士长1名和19名护士,平均工作年限均在4年以上,主管护师4名,护师14名,护士1名。

抽选病区内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患者344例入组,患者入组时间为2021.1-2021.6纳入标准: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研究者;排除条件:临床基础资料不全、存在血液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利用随机法进行患者分配,管理组共计入组男患者94例、女患者入组78例,纳入年龄域值为38-84岁,平均年龄计算得60.36±1.32岁,对比组共计入组男患者99例、女患者入组73例,纳入年龄域值为36-87岁,平均年龄计算得61.42±1.37岁;对于此次实验患者的基线资料实施统计学软件计算统计,统计对比结果P>0.05,表示对比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有研究比对意义。

品管圈在提高骨科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骨科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中的应用

Nursing Science 护理学, 2018, 7(6), 263-266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nshttps:///10.12677/ns.2018.76050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Pass Rate of Primary Care in Orthopedics PatientsErtao Mao1, Hongfang Gao1, Jinxia Yuan21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Jincheng People’s Hospital, Jincheng Shanxi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Jincheng People’s Hospital, Jincheng ShanxiReceived: Nov. 21st, 2018; accepted: Dec. 10th, 2018; published: Dec. 17th, 2018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pass rate of primary care of orthopedics patients. Methods: From August 2017 to October 2017, 200 patients with primary care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was used. From December 2017 to February 2018, 217 first-grade nursing patients admitted to orthopedics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nursing mod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was adopted. The basic nursing qualification rate,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and nursing error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ass rate of basic nursing was increased from 39.5% to 93.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was increased from 70% to 96.8%, and the error rate of nursing was decreased from 10.5% to 3.2%.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bove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basic nursing, the supply tube circl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basic nurs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Orthopedics Department, Primary Care, Qualified Rate of Basic Care品管圈在提高骨科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中的应用毛二桃1,高红芳1,元晋霞21晋城市人民医院骨二科,山西晋城2晋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西晋城毛二桃等收稿日期:2018年11月21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10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7日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骨科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提高器械预处理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器械预处理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器械预处理合格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在护理人员中应用品管圈来提高器械预处理的合格率。

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找到影响器械预处理合格率的因素,然后制定相对应的对策并积极执行,最后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的器械预处理的合格率。

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器械预处理的合格率从86%提高到了95.5%(p<0.05)。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器械预处理的合格率,同时也减少了医院器械感染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品管圈;器械预处理;应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是指由在相同、相近或者互补的工作场所工作的人们自发组成的一个的小团体,这个团体中所有人员通力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灵活运用品管七大方法,来解决工作中所面临的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1]。

器械预处理是指在医疗器械使用后,为了增强清洗效果,提高医疗器械再生而及时进行的初步处理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人员与环境之间的交叉感染,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和增加医院的整体效益。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器械的预处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提高医疗器械再次使用的安全性,提高清洗灭菌的效果,我科室在2015年8月-2016月2月成立了品管圈,对器械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运用科学的统计工具和品管方法,并且遵循PDCA循环原则来进行策略制定和实施[2],以此来提高器械预处理的合格率,具体情况如下:1 方法品管圈的成立品管圈共包括13人,其中1名辅导员,1名圈长和11名圈员。

圈长是通过不记名投票选出的;圈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整个圈活动的策划和协调。

圈长指定一名成员为圈秘,负责整个组织活动的记录,将汇总的材料进行书面打印,制作幻灯。

辅导员负责对品管圈提供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

1.2 选定主题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圈员们提出医院存在的不同问题,对这些问题从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以及圈能力四个方面按5、3、1的评分确定了得分最高的品管圈主题,即提高器械预处理合格率。

应用品管圈提高肠道准备合格率的实践

应用品管圈提高肠道准备合格率的实践
患者 自行能解小便后拔出 管症状消失。
1 O月
第' 1 0期
接灌洗负压装置 , 用 恒温的 0 9 %氯化钠 以每次 1 0 0 0 m l 灌入 , 准确 记录灌入 的出入 2 护 理 量。1 O 0 0 m l 灌洗液灌人大概要 7 —8 m m, 引流要大概 l O m i 1 1 1 , 重复灌洗 过程直 到灌 ’ 2 1 术前护理 : 术前完善各种相关检套 , 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 。相 关检查 洗液清澈为止。一般灌洗液为 1 1 0 0 0 m l 。手术 中必须严 格记 录灌洗 的出 、 人量, 本 人 量差 均在 8 0 O a r l 左右 。灌洗后的液体 色凶患者 从事的矿有 关, 从 事煤 包括胸部 x片 、 胸部 C T、 肺功能 、 心电图、 肝 肾功 能及血常规 、 电 子纤 维支气管 镜检 组患者 出、 查、 心脏彩超等检奁 。预 防感染 , 如有感染的情况术前使用抗生索 , 待感染控 制后方 矿的患者灌洗后的液体为黑色, 从事铜矿的患者灌洗后的液体为黄色 可进行灌洗。术前肠道准备防止术后出现消化道并发症 , 术前 1 2 h 禁食 、 禁 水, 以防 2 . 3 术后护理 : 术后需充分体位 引流及吸痰引 出肺 内残余液体。预防肺水 肿 , 止术后发生呕吐及误吸。灭菌 0 . 9氯化钠 1 1 0 0 0一一一一一1 2 0 0 0 m r 放 置在温箱 中 因肺组织经过灌洗后会有轻度的肺泡损伤 , 因此术后给予充分的体位引流及灌洗肺 保温维持灌洗液为 3 8 。 。灭 菌 双 腔 尿 管 、 输 血器 、 T形 管 、 玻璃街 头 、 引流袋 、 “ Y ” 形 单侧充分 呼吸机辅助通气 。预防感染 , 术后 减少机械通气 的时间 , 本组患者 品均机 —3 h ; 术后尽早拔 出尿管 , 本组病人 术后麻 醉清 醒后拔出尿管 ; 遵医 双腔支气管 导管 。全麻下行大容量肺泡灌洗术在手术室进行 , 患 者不 明白手术的过 械通气时间为 2 程及担心麻醉术后 的并发症 , 不可避免心情紧张。术前向患者解 释手术的无创及术 嘱使用抗生素 ; 术后在监护室观察生命 症 , 给予 心电监 护监测指 脉氧 、 心率 、 血 压。 般患者术后次 E t 生活能 自理 。 中、 术 后的安全性 , 以减轻患者 的紧张情绪 。 2 . 4 健康指导: 避免再接触采矿的环境 , 注意保 暖 , 预 防感 冒。适 当的进行身 2 . 2 术中护理 : 带患者进人手术室 , 与麻醉师 确认患者 的身份 , 在 全麻 F 插 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
Tankertanker Design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制定出《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标准》,包含量化 基础护理,专科基础护理评价 内容有基础护理 协助基础护 理 临床护理 专科护理 及基础护理质量评价内容表
QCC活动的步骤
计 划 Plan
实 施 Do 确 认 Check
对策
Tankertanker Design
• 合理排班 实行责任包干制的整体护理模式 一个护士只负责8-10个病人 实行责任包干 责 任组长负责危重病人数不大于3人 增设早晚班 早晨8:00-11:00 晚间6:00-11:00 实行双夜班制 填补了晨晚间护理人员不到位的空缺
强化基础护理培训
Tankertanker Design
圈名及圈徽的意义
Tankertanker Design
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早日康复
绿色圆环:代表老年病科全体护理人员
品管圈之运转
Tankertanker Design
品质持续改善
Do Plan
改善
Check
管理
改善
管理
Action
改善
管理
QCC活动的步骤
计 划 Plan
实 施 Do 确 认 Check
改善前
改善后
效果确认有形成果
Tankertanker Design
65
90
基础护理合格率
31
68
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
效果确认
Tankertanker Design
1.提高患者满意 率
2.基础护理合格 率上升
3.社会评价好
1.提高护士解决问题 的能力
2.增强护士的责任心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增强了护士的自信 心及对工作的积极性
Tankertanker Design
护士因素
缺乏安全 防范意识
员 护 和技能 配理 备人 不员 足人
业务不扎 实
Tankertanker Design
管理因素


没有收费标准 责任心
责任Βιβλιοθήκη 未予绩效挂钩护基础护理规范未

不强 挫伤护士积极性

排班方面
主动
情绪
落实到位培训

工作人员

病人

基础护理服务 到
目标内容表达的最好方法 完成期限+目标项目+目标值
在8月前,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全面上升
目标设定
Tankertanker Design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40-(40×0.5×0.29) =34.2
降幅42.05%
升 高
34.2
48
31
解析
• 基础护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 1.管理因素 • 2.护理人员因素 • 3.病人因素 • 4.其他因素
强化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
合理排班
处置问题点 治标问题点 根本原因
强化基础护理技能培训
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
p
过度现象
Tankertanker Design
基础护理不合格的关连图
专业技能 缺乏
思想认 识不足
箭头只进不出是问题, 箭头只出不进是主因, 箭头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
处 置Action
Tankertanker Design
1.主题选定
2.拟定2活.计动划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原因分析
6.对策拟定
7.效果确认
有效果
8.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主題选定
Tankertanker Design
头脑风暴
主题选定原因
Tankertanker Design
• 主题选定 通过圈员讨论,根据主题内容的重视程度性、可 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分别评分,
检查 调查者: 经过培训的圈员 调查次数:50人 不合格: 41% 基础护理不合格:32%
QCC活动的步骤
计 划 Plan
实 施 Do 确 认 Check
处 置Action
Tankertanker Design
1.主题选定 2.拟定2活.计动划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原因分析 6.对策拟定
意识 病人状态
观念未转变
镇静不 到位
神志不清、 约束不当
监控不到位 工作人员
位 原 因 分
烦躁

基础护 理服务 物品不 基础设施差 全
物品放置不规范
领导对护理 工作不重视
家属做的更 好
认为让护士 做不好意思
病人
担心费用
其他因素
Tankertanker Design
如何夯实基础护理 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
相同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 动, 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 组称为品管圈
Tankertanker Design
成立QCC小组、
圈员报名
品管圈的组成
Tankertanker Design
• 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护 理人员组圈(7-12人)
• 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
Tankertanker Design
7名护士自愿组成品管圈小组成员,选出圈长一名, 召集并开展圈员活动,负责活动的推进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本科一名 大专3名
品管圈的组成
Tankertanker Design
辅导员:由直属主管担任
了解并认同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作法并辅导日常活动 对部门品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 营建部门内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 经常性关心所属品管圈的活动状况 适度评价及鼓励所属品管圈
Tankertanker Design
夯实基础护理 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
克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星语心愿圈
开展品管圈意义
Tankertanker Design
• 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 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 • 提高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品管圈定义(QCC)
Tankertanker Design
处 置Action
Tankertanker Design
1.主题选定
2.拟定2.计活动划计划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原因分析 6.对策拟定
7.效果确认
有效果
8.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活动计划
Tankertanker Design
改善前数据收集
Tankertanker Design
调查时间: 2014年4月1日—05月 28日 调查地点: 老年病科在院病人 调查方式: 基础护理管理质量标准逐条对照
检讨与改进
Tankertanker Design
我们的目标
Tankertanker Design
7.效果确认
有效果
8.检讨与改进
无效果
改善前查检表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改善前查检汇总表(病人50人)
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完成率(50人)
Tankertanker Design
目标设定
Tankertanker Design

圈员组成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心语心愿圈圈员
Tankertanker Design
辅导员
辅导员
辅导员
记录员 圈长
联络员
圈长
联络员
我 们 的 圈 名及圈徽
Tankertanker Design
头脑风暴
备注:本次征集5个候选圈名,全体成员投票后(每位成员只允许投一票 ,心语心愿


踊跃参与和发言



踊跃参与和发言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对策实施与检讨
• 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
• 成立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病区基础护理三级质控 • 各级人员各尽其责,严格质量控制,护士长进行一日三查房,重点查看基础护理
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及时纠正,必要时坐床边示范指导,重点问题记 录在基础护理质控本,并在晨间护士会上强调,了解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双休日重点检查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落实,每周一定位科室的基础护理日,护 士长带领质控小组全面检查基础护理,对可能出现的护理并发症全面督导,建立 基础护理登记本,将各项基础护理按照晨间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健康教 育细化,每月召开一次圈员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集思广益,提 出改进措施,落实到人
• 备好基础护理设备
Tankertanker Design
效果确认
改善后查检表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anker Design
改善后危重病人查检汇总表(病人50人)
危重患者基础护理调查表
Tankertanker Design
• 总分排序首位的“提高老年病科基础护理服务合格率”
• 被确定为品管圈活动主题。
圈员活动
Tankertanker Design
基础护理调查对象
Tankertanker Design
1 分别对品管圈实施前后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基 础护理项目落实情况和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无差异有无统计学意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