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之存货管理资讯系统实做
(物流管理word)物流业之存货管理资讯系统实做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物流業之存貨管理資訊系統實做陳世興王宏文王裕仁林鈺傑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高雄縣大樹鄉學城路一段一號聯絡人:turboman@.tw摘要物流業的重要性隨著企業的全球的佈局而越來越高,能否正確、即時的將客戶所需要的產品,運送到他們所指定的地方,並保持整個供應鏈的順暢,除了實體物流的創新外,並取決於其中資訊的流通,所以如果能將此整合,必能發揮出物流的功效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專題乃針對物流中心之存貨管理進行研討,在此專題中,首先使用一些存貨模式作為運作核心,並使用模擬退火法進行儲位指派,運用排程方法如R&M heuristic降低流程時間。
系統實做方面先使用資訊分析方法如延伸個體關聯模型(eERM) 、IDEF 等,來釐清資訊流之間的傳遞並建構資料模型,接著依照此資料模型及利用網頁程式JSP(Java Server Pages)加上關連式資料庫來建構出一套跨平台的存貨管理系統,以作為本研究內容成果之展示。
關鍵詞:存貨管理、模擬退火法、R&M heuristic、個體關聯模型、IDEF1. 前言1.1 研究動機任何一種企業,原則上都需要某種程度的庫存來運用,例如製造業進行生產時,如果有存貨可以運用,就可以讓生產過程更加平順。
但若庫存過多,也會增加持有成本,造成資金的積壓,而容易陷入資金週轉不靈的情況。
反之若庫存不足的情況發生,則會影響到生產進度,並且也會增加訂貨的次數而提高製造成本。
由以上的討論,可以知道存貨管理主要是找出存量與訂購量之間的平衡,適量的存貨一來能使生產能夠正常運行,二來可以增加企業可運用的資金。
另外,因為從存貨著手來改善成本,所減低的相等於直接利潤的回饋,不像依靠提高產量並增加銷售來獲利,而增加生產與管銷的成本。
因此,企業如果能運用存貨得當,必定能增加營運的績效。
除了適當的管理存貨外,物流中心每天的營運作業裡包含了許多的流程也需要資訊系統完成。
仓库管理中的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

仓库管理中的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仓库的角色举足轻重。
仓库作为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为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材料储存与配送服务。
而在仓库管理中,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的应用更是至关重要。
一、物流信息系统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1. 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物流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仓库各项业务进行信息化处理与管理的系统。
其功能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和传输等。
2. 仓库管理中的信息处理物流信息系统在仓库管理中的一个核心应用是信息处理。
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对仓库中的货物信息、库存信息、进出库信息等进行实时监控与更新。
这样可以提高仓库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物流运作的情况。
3. 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物流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及时处理仓库中的信息,还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物流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仓储需求、库存周转率等指标,从而进行科学决策,优化仓库管理策略。
二、物流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1.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于仓库管理中。
例如,自动堆垛机、自动拣货系统等,在大型仓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设备能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物流设备的智能化除了自动化设备,现代仓库还应用了物联网技术,使仓储设备智能化。
通过传感器和网络的连接,仓库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自动感知货物的状态、位置,实现对货物的全程追踪,提高物流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仓储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软件,能够实现对仓库各项业务进行监控和管理。
它能够帮助仓库管理人员实时追踪运输方式、货物存储位置等信息,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的优势1. 提高工作效率物流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仓库管理人员更加高效地处理和分析信息,提高仓库业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 降低物流成本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应用,仓库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货物的流向、库存状态等信息,从而能够合理调配物流资源,降低物流运作成本。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高效、精确的库存管理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资源规划(ERP)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企业可以实现对库存的实时监控、有效控制和优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本文首先将对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明确其定义、功能和作用。
随后,文章将详细介绍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设计框架,包括系统的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以及系统架构等方面。
在实现部分,本文将详细阐述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开发环境的选择、编程语言的运用、数据库的实现以及系统功能的测试与优化等。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对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本文还将提供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企业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库存管理信息系统(Invento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MIS)是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理论基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信息科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物流学等。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通过高效的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机制,实现对库存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准确管理。
系统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库存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管理学理论在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库存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一部分,需要遵循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例如,通过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
同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关注供应链管理的整体优化,实现与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等各方信息的有效对接和协同。
物流公司仓库管理系统报告

物流公司仓库管理系统报告
伴随着商业运作的发展,企业都需要有一个高效和可靠的仓库管理系
统来支持其运作,以保证各方参与者的需求得到满足。
物流公司也不例外,为了改善其仓库管理的效率,需要建立和改善仓库管理系统。
1、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第一,仓库管理系统应该尽可能简洁,以满足主要功能。
仓库管理系
统不仅实现仓库物品的有效存储和管理,还应注重数据管理、库存分析和
统计等细节。
第二,仓库管理系统应实现高效的物流管理,及时准确地记录物流信息,并能够及时响应客户的物流要求。
第三,仓库管理系统应拥有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备份功能,以保证
库存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仓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仓库管理系统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仓库管理系统和智能仓库
管理系统。
传统仓库管理系统架构简单,投入成本低,但功能有限,无法
满足实时和复杂的仓库管理需求;而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则拥有更多更强大
的功能,可以满足实时复杂仓库管理的需求,但投入成本较高。
3、仓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仓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物流中心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物流中心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中心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针对物流中心仓储业务的专门设计的管理系统。
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物流企业实现对仓储信息的高效管理和统一调度,提高仓储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 仓库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仓库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仓库编号、仓库地址、仓库容量等。
管理员可以在系统中设定每个仓库的容量限制,以及安排仓库的货物分类存储。
2. 入库管理模块:这个模块负责物流中心收到货物后的整个入库过程。
当货物到达物流中心时,工作人员将在系统中登记货物的相关信息,如货物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
系统将自动为每个货物生成唯一的入库编号,并记录入库时间和操作人员。
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随时通过系统查询到货物的具体信息以及入库情况。
3. 出库管理模块:这个模块用于记录货物的出库过程。
当有客户提交出库订单时,工作人员根据订单要求在系统中登记相关信息,并选择合适的仓库和货物进行出库操作。
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库数量,并更新相应的库存信息。
此外,系统还提供出库订单的跟踪功能,使客户和物流企业可以随时了解出库进度和物流状态。
4. 库存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仓库中的货物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
系统会自动计算库存数量,当货物的库存数量低于预设的安全库存量时,系统会自动向仓库管理员发送库存不足的提醒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补货措施。
此外,系统还可以生成库存盘点报告,帮助物流企业进行库存的定期检查和清点。
5. 数据分析模块:这个模块用于对仓储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系统会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如入库量统计、出库量统计、库存周转率等,帮助物流企业了解仓储业务的运营情况并进行决策。
总之,物流中心仓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集中管理和实时跟踪物流中心的仓储信息,提高了仓储作业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服务质量。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该系统随时掌握仓库货物的存储情况,准确地执行入库和出库操作,并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报表进行业务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随着物流运输业的发展,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样的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物流仓储领域中的各个环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一、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简称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在物流仓储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企业进行仓库管理、仓储物流、库存管理等工作。
其主要功能包括仓库布局设计、仓库管理、物流运输、存货管理、订单管理、质量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等。
WMS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对物流仓储环节的实时监控,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
二、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1. 功能强大:WMS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功能精简或增加。
功能 modules 应该包含: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内管理、批次管理、盘点管理、计费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物流管理等。
2. 灵活性高:WMS支持多个企业的供货和分销网络。
同时,它也支持多个仓库的设计和管理。
不同类型的货物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进行分类,帮助企业实现更加细致、精确的管理。
3. 数据集成性强:WMS系统可实时收集和分析充分监管的仓储数据,为企业提供物流运输决策的依据。
因此,企业需要在WMS系统部署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详细的数据结构设计。
三、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1. 减少仓储成本:WMS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货物的库存、订货、运输等环节,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库存情况,有效避免对库存商品的遗漏或过期。
同时,WMS还能帮助企业与仓库之间的对接,加快物流运输效率,使得企业能够以最少的成本来进行仓储物流。
2. 优化流程:WMS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使得运作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减少了人工干预的纰漏,提升了运作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3. 提高效率:WMS实现了物流仓储信息化管理,自动化流程控制等,使得仓储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同时开展,从而加快响应速度和提升出货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物流运输仓储管理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物流运输仓储管理资料引言:物流运输仓储是现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流转效率、成本控制和客户满意度。
而管理信息系统在物流运输仓储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本报告将详细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在物流运输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企业的影响和优势。
一、管理信息系统在物流运输仓储管理中的应用1.数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收集、存储并处理各项与物流运输仓储相关的数据,如供应商信息、库存数据、运输路线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报告,帮助企业做出决策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2.订单管理: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能够实现对订单的自动处理和追踪。
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订单,并将其传输至适当的部门进行处理。
同时,还可以及时记录和追踪订单的状态,以保证订单的及时交付和客户的满意度。
3.库存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和管理企业的库存水平,并自动触发补货流程。
通过对库存数据的监控和分析,系统能够预测需求,避免库存过剩或缺货的情况,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4.运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运输过程进行优化和调度。
通过分析运输需求、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等因素,系统能够自动选择最优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
同时,可以随时跟踪运输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完好地抵达目的地。
二、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和优势1.提高运营效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的自动化和集成化,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运营效率的影响。
自动处理订单、自动管理库存、自动调度运输等功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效率,降低了成本和错误率。
2.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物流信息给客户,满足客户对订单追踪的需求。
同时,系统的自动化和优化能够提高货物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仓储行业的货物跟踪与信息管理系统

仓储行业的货物跟踪与信息管理系统在现代物流行业中,仓储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各大仓储企业纷纷引入货物跟踪与信息管理系统。
本文将介绍仓储行业中货物跟踪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仓储行业中的货物跟踪系统货物跟踪系统是指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仓储行业中的货物进行定位和追踪,实时掌握货物的位置、状态、数量等信息。
货物跟踪系统可以帮助仓储企业全面了解仓库内的货物存放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保障客户的利益。
1. 货物定位技术货物定位技术是货物跟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货物定位技术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射频识别(RFID)、条形码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仓储企业追踪货物的位置,并将数据上传至系统,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管理。
2. 货物状态监测货物状态监测是货物跟踪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货物的温度、湿度、震动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完好。
3. 数据集成与分析货物跟踪系统不仅仅是对货物位置和状态进行监控,还能够将这些数据与其他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
通过对货物跟踪数据的分析,仓储企业可以了解货物运输的轨迹、需求预测、供应链优化等信息,提高物流效率和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二、仓储行业中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仓储企业的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存储和处理,实现对仓储环节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仓储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规范业务流程、降低成本。
1. 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对仓储企业的基础数据进行管理,包括库存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等。
通过合理的数据管理和分析,仓储企业可以快速准确地查询和处理各类数据,提高数据利用价值和业务响应速度。
2. 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仓储企业规范业务流程,并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比如,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仓储企业可以实现订单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等业务的电子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业之存货管理资讯系统实做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物流业之存货管理资讯系统实做陈世兴王宏文王裕仁林钰杰义守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学系高雄县大树乡学城路一段一号摘要物流业的重要性随着企业的全球的布局而越来越高,能否正确、即时的将客户所需要的产品,运送到他们所指定的地方,并保持整个供应链的顺畅,除了实体物流的创新外,并取决於其中资讯的流通,所以如果能将此整合,必能发挥出物流的功效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专题乃针对物流中心之存货管理进行研讨,在此专题中,首先使用一些存货模式作为运作核心,并使用模拟退火法进行储位指派,运用排程方法如R&M heuristic降低流程时间。
系统实做方面先使用资讯分析方法如延伸个体关联模型(eERM) 、IDEF 等,来厘清资讯流之间的传递并建构资料模型,接着依照此资料模型及利用网页程式JSP(Java Server Pages)加上关连式资料库来建构出一套跨平台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作为本研究内容成果之展示。
关键词:存货管理、模拟退火法、R&M heuristic、个体关联模型、IDEF1. 前言研究动机任何一种企业,原则上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库存来运用,例如制造业进行生产时,如果有存货可以运用,就可以让生产过程更加平顺。
但若库存过多,也会增加持有成本,造成资金的积压,而容易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
反之若库存不足的情况发生,则会影响到生产进度,并且也会增加订货的次数而提高制造成本。
由以上的讨论,可以知道存货管理主要是找出存量与订购量之间的平衡,适量的存货一来能使生产能够正常运行,二来可以增加企业可运用的资金。
另外,因为从存货着手来改善成本,所减低的相等於直接利润的回馈,不像依靠提高产量并增加销售来获利,而增加生产与管销的成本。
因此,企业如果能运用存货得当,必定能增加营运的绩效。
除了适当的管理存货外,物流中心每天的营运作业里包含了许多的流程也需要资讯系统完成。
例如订单处理的作业成效深深影响着後续的拣货、进出货与配送等作业;以及为了配合日趋严格的交货时间(如983),因此如何能提供快速的服务,将产品即时送到客户手上,便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大考验。
研究目的现在消费者的需求模式已经朝向多样少量的情况来发展,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模式必定无法采行大量生产的模式来提供服务。
企业与企业间产品对市场的情况,传统的孤军奋战对抗形式也不再适应,取而代之的是上下游厂商间供应链的整合,使得物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的重要性提昇,就像洞庭湖般吸纳供应商所生产的产品,形式上可能为少样多量的形式,经过物流中心的配送给下游零售商而转换为多样少量的型态,并沟通上游制造商与下游零售商资讯的传达,让整条供应链所需要的讯息能够畅行无阻。
本研究之目的,是希望结合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的整合,规划出一套物流中心之存货系统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满意度,并达到讯息快速的传递交换,以期提高服务率并降低存货水准及成本。
对於物流中心而言,也期能在众多的方法中找出一套提供学者一个从学术理论到实际的资讯架构建立的参考。
研究方法首先针对存货管理、订单、拣货、作业排程等内容加以深入了解,并收集相关参考书籍与论文来阅读。
归纳整理出一套适合运用於实务的架构,最後实际建构一存货管理资讯系统。
建立此资讯系统的的步骤为先了解存货管理的内容及理论依据;接下来进行流程分析,从中删减不良进而改善,完成流程分析後,从流程分析之模型中萃取所需资料。
以eERM 、IDEF1X为工具建立资料模型及资料间的关联,最後撰写程式完成系统之建置。
2. 文献探讨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中心,它是一种设施,在配销过程中处理商品的集中分配,它具备有订单处理、仓储管理、流通加工、拣货配送,甚至扩大至兼具寻找客源、拥有最终通路、采购、产品设计及开发自有品牌等之功能。
在产销垂直整合方面,物流中心具有缩短上、下游产业流通过程,减少两方产销差距之仲介机能,亦可进行水平关系之同业、异业交流整合支援,以合理降低成本。
()存货制度物流中心或是一般制造业都会使用一些方法管理他们的存货,存货制度管理在物流中心里协助其顾客管理存货会发生的问题不外乎订定何时该进货及该订多少量的货物。
在理论上有下列几种模式:1、固定批量模式(fixed-order quantity system)2、固定期间存货制(fixed-time period system)3、混合模式(hybrid inventory system)4、(s , S)model订单排程无论是进货订单或是出货订单都是需要排定这些工作何时来做,例如对进货订单货物上架排程与出货订单货物拣取的先後次序等,因此需要一些方法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因为订单处理是物流中心中一切流程的起始,因此整个物流中心运作的核心都会围绕於此,所以如果能搭配良好的方法加上处理得宜,便可发挥营运上的绩效,因此目的是希望能降低流程上的延迟,或是整个流程的时间,使得到较好的绩效。
以下是用於进货时指定可以采用的方法有:1.SPT(Shortest Processor Time)法2.EDD(Earliest Due Date)3.WSPT(Earliest Due Date)权重法4.R&M heuristic(或称ATCmethod):前三种排程方法都是属於静态的排程方法,R&Mheuristic则是属於动态排程的方法,R&M heuristic考虑工作权重值w i处理时间p i以及交期、处理时间与目前时间的关系,每次都计算出γi之後,选出最大值为所有工作中优先排定先做的,剩下的工作在重新计算出γi,选出新的数列中的最大值为第二个指派的工作,以此类推到每项工作都被指派完毕,γi公式为:γi=)2),0max(()(ptpidiii epw---(1)w i:该工作之权重p i:该工作之处理时间d i:该工作之交期t:目前时间p:即目前所计算工作之平均处理时间物品储位指派在储位指派问题的应用,是对有相依需求的物品加以分析,将相似的物品划分放在同一区域,不相似放在不同的区域。
本研究使用模拟退火法进行储位之指派。
系统分析方法论进行系统的建立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来建构此系统,因此我们运用了个体关联模型与IDEF方法论来进行将物流中心的流程分析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资讯架构。
ER model是说明实体间关系表示的方法,为系统建立即时资料分析的工具然後还需要把这些实体可串接在一起,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资料模型。
IDEF方法论为在企业改造的领域中,企业功能与流程的整合化是目前发展的主要趋势势,因此传统功能作为区别的运作模式将转变为以流程为基础的运作模式,而IDEF方法正是针对企业流程与工作流程(workflow)改善之促发性(enabler)资讯技术工具。
(张世芳,2000)3. 物流中心的运作流程本章针对物流中心的运作流程做一探讨,订单流程式企业中触发所有活动的起源,因此订单管理流程包含进货流程、出货流程等活动。
出货流程:在出货订单上首先即是由客户先下订单,最大条件取决於存货是否充足,检查後如果存货充足就可进行下一步,即客户指定交期,而此时系统进行内部物流中心的产能规划,并计算产能是否充足来处理这一笔订单,就将订单内容转为拣货单进行拣货,之後进行拣货排程。
进货订单:进货订单要考虑客户租用之储位的充足与不充足。
我们把客户所下订单计算其所需储位容量是否超过了物流中心所能承受的空间单位,如果够,即不做任何改变进行进货的後续动作,如果不够,则将客户提出合约上的规定增收适当的收费,进行进货的後续流程作业。
4. 存货系统的建立在探讨完相关理论架构後,就要开始进行系统的建立。
主要的环节就是由所了解的存货管理的观念後,转化为资料模型的关联,再由这些资料模型为基础,撰写程式来执行这方面的运作。
而实际建立起一套系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做起来必定是充满挑战性,因为牵涉的范围除了要先了解存货蕴藏的理论架构,并且还需明了如何运用现有的资讯科技来做出一套系统。
故藉由报告的说明,希望能提供一个建立起理论与实际应用间的桥梁。
系统建构内容分成三大部分:1、资讯基本架构的建立2、系统资讯技术3、功能说明这三大部分将分别到各小节说明。
第一节是系统分析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一个资讯系统不外乎输入、处理及输出这三个程序。
分析方法使用eERM(extension Entity-Relation model)与IDEF1X来解释模组之间的关联主要的架构内容,藉由此方法则可以定义出建立起一套资讯系统。
第二节则是说明系统架构与使用的资讯技术,例如网页伺程式服器、资料库与程式的使用,这些资讯技术的使用影响到我们的存货管理系统是否能正常的运作,最後一节为所建置之系统功能说明。
基本架构的建立完成拣控作业後的接续作业即为进货,所以进货资讯会接收拣控作业的资讯如进货项目和进货数量等。
此部份所能提供的功能有每天进货的清单、进货数量的查询、运送此批货物入库的人员,最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现有存货量的查询及货物所储放的地点。
下图为进货的基本资讯模型:图进货物件ERM(来源:本研究)表进货物件类别辞典物件类别名称类别性质、叙述STORAGE 进货资讯相关部门作业物管属性货物流水号、原物料编号、客户编号、进货数量、进货负责人、位置编号、处理状态、进货时间下图为系统中以IDEF1X方法论所绘制出之系统关连图:图存货管理系统IDEF1X资料模型(来源:本研究)系统架构与资讯技术本組是以web base為基礎的三層式(3-tier)網路架構系統,所謂三層式網路架構的意義為系統可分為用戶端、伺服端與資料庫端這三種架構層級,與過去Client-Server架構比較起來好處是使用者不需要再多安裝任何軟體,只要在可連上網路之電腦使用瀏覽器,及可使用该系统;而另一项好处则是系统需要更新时,只要将该修改好或新增之程式上传至於伺服器,就可以完成此项工作,但是Client-Server架构需要更新的,就是每一台使用者的电脑。
因此三层式网路架构系统效益上可以保证使用者所执行的程式将会是最新的。
下图为三层式网路架构系统运作的表示图:图系统运作表示图(来源:本研究)本专题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与说明如下:1、系统开发语言: JSP(Java Server Pages)2、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微软SQL Server20003、作業平台(Linux與win2000)5.系统实做结果系统功能主要分成六大类:1.人力资源模组:该模组主要为定义出物流中心内人员之职责。
2.物料管理模组:需先对每项物料进行编码,并设定其属性如订购点、订购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