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欣赏教案民间美术

合集下载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引言:民间美术是指源自民间艺术家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它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特色。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关注度提高,民间美术也逐渐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关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本文将提供一份针对教师的民间美术教案,帮助他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魅力。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1. 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民间美术是展现民众日常生活和价值观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多样性、原创性和集体性的特点。

2. 解释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民间美术。

学生了解民间美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精神。

同时,它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对美的欣赏能力的提升。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并能就其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和艺术表达进行分析和解读。

3. 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1. 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介绍:a. 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如多样性、原创性和集体性。

b. 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如民间绘画、剪纸、面塑等,重点介绍其特点和传统表现方式。

2. 民间美术的欣赏和分析:a. 教师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

让学生观察、品味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美感。

b.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表达和讨论,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特点,分析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3. 创作民间美术作品:a.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剪纸、面塑、葫芦雕刻等。

给予他们一些基础的技巧指导,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b.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1. 考察学生对民间美术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可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作品展示和写作等方式进行评估。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民间美术的特点和价值3. 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4.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5. 民间美术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深入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和魅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和特点。

4. 实践:教师示范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访问长辈,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民间美术特色和传统,进行探究性学习。

2. 学生尝试运用民间美术的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布艺等。

3.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2. 学生是否掌握了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3. 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小学美术《民间面塑》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民间面塑》试讲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民间面塑》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面塑这一传统艺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观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面塑,从而为接下来的理论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概念,让学生易于理解。同时,通过展示案例,让学生对面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对面塑技巧掌握得不够熟练,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对于地域特色的融入,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使他们能够理解并应用到作品中;
-在团队协作方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小组共同完成的任务,如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面塑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协作、沟通。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民间面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面塑吗?它们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民间面塑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间面塑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面塑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民间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新课讲授的重点难点解析环节,我尝试用示范和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的效果还有待提高。接下来,我打算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

2.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民间美术制作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民间美术的制作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如意吉祥图案的设计和创作。

2. 民间美术制作技巧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间美术的美。

2. 讲解:教师讲解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

3. 欣赏: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间美术的美。

2. 讲解:教师讲解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

3. 欣赏: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美术《泥塑人物》教案

小学美术《泥塑人物》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人物比例、表情和动态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泥塑人物相关的创作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泥塑物创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泥塑的基本技巧和人物比例的把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但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对泥塑技巧的掌握程度不一。为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计划在课堂外安排一些泥塑兴趣小组活动,让感兴趣的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和交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泥塑创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泥塑人物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创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泥塑人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民间泥塑艺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2.教学难点
-人物形象的生动表现:如何通过泥塑技巧将人物的表情、动态和个性特点表现出来;
-比例与结构的掌握: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容易忽视人物形象的比例和结构,导致作品失衡;
-创作思路的拓展:引导学生如何在有限的知识范围内,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泥塑人物的基本概念。泥塑是利用泥土进行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意义。

2.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绘画工具:纸、铅笔、颜料、画笔等。

3.学生作品展示区。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
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民间美术?它的特点有哪些?
Step 2:讲解
向学生详细介绍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Step 3:示范
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如中国剪纸,向学生展示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对剪纸的制作过程有直观的了解。

Step 4:实践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实践,如绘制中国年画、糖画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完成自己的作品。

Step 5:欣赏和评价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区,成为课堂的一部分。

学生自由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了解不同民间美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Step 6:总结
结合课上的讲解、实践和学生的观察,对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

Step 7:巩固与拓展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实践民间美术,并收集相关资料。

鼓励学生参加民间美术比赛或组织学校的民间艺术展览,展示自己的成果。

以上为民间美术教案。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巧手捏花馍》教案及反思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巧手捏花馍》教案及反思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巧手捏花馍》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1.了解花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2.学习花馍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揉面、造型、装饰等。

3.通过动手制作花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1.图像识读:能够观察和分析花馍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理解其艺术表现形式。

2.美术表现:运用揉、捏、搓、压等技法,制作出具有创意的花馍作品。

3.审美判断:欣赏和评价花馍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4.创意实践: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花馍造型和装饰方法。

5.文化理解:了解花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进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花馍的基本制作方法。

(2)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花馍作品。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制作花馍时体现创意和个性。

(2)如何让学生理解花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四、教学策略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花馍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花馍的艺术魅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花馍制作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制作步骤和方法。

3.实践体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花馍,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巧和创意表达。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花馍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评价激励法: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花馍实物、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课件、制作花馍的材料和工具(面粉、水、酵母、颜料、牙签、剪刀等)。

2.学生准备:围裙、袖套、毛巾等防护用品。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巧手捏花馍》板书1.花馍的历史和文化2.制作材料和工具3.制作步骤和技巧4.创意作品展示5.评价与反思八、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巧手捏花馍》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了花馍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学习了花馍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特别是“如意吉祥”这一主题在民间美术中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如意吉祥的概念和意义。

2. 民间美术中如意吉祥的表现形式,如剪纸、年画、泥塑等。

3. 实践活动:制作剪纸、年画或泥塑等民间艺术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特别是“如意吉祥”这一主题在民间美术中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如意吉祥的概念和意义,分析民间美术中如意吉祥的表现形式。

2. 演示法:展示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艺术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剪纸、年画或泥塑等民间艺术品。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如意吉祥的民间艺术品图片或实物、制作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彩纸、泥等)。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台剪刀、彩纸、泥或其他制作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如意吉祥的民间艺术品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如意吉祥在民间美术中的意义和作用。

2. 新课讲解:讲解如意吉祥的概念和意义,分析民间美术中如意吉祥的表现形式,如剪纸、年画、泥塑等。

3. 示范演示:教师展示剪纸、年画、泥塑等民间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和技术。

4.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动手制作剪纸、年画或泥塑等民间艺术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一幅剪纸、年画或泥塑等民间艺术品的创作,要求体现如意吉祥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江师范学院
题目: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

技能目标:通过对民间艺术的讲诉与欣赏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悠久历史,提高学生对于中国名族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年画、刺绣、风筝、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

教学难点: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不了解。

教学方法:讲授、欣赏与思考
1.教法:欣赏、讲解、示范
2.学法:欣赏、理解、实践
教具准备:教材、小工艺品。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
时间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预想)
教学
手段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1-5
分钟
1、检查学生出席
情况
2、与学生互动
师:我知道,我们
班有几个同学画
画画得特别棒,那
么跟大家分享一
下你们的画好
么?
1、到达情况良好
2、个别学生拿出作
品与大家交流。

1、让班
长点到
2、遵循
学生自
愿,拿出
学生作
品。

让学生有
良好的课
堂纪律,引
导学生对
美有正确
的认识。

引入新课2-5
分钟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
的美术作品,让学
生集体讨论选出哪
些是民间美术作
品。

师:我们先不急着
下结论,同学们先
来看课本。

(板书中
国民间美术)
1、对中西艺术的区别
只有一部分学生知道
2、观看视频能集中注
意力,提高课堂的效
率。

在PPT上
给学生
展示一
些美术
作品图
片。

然后播
放中国
美术作
品视频。

通过观看
幻灯片和
展示的图
片,激发学
生对这民
间美术的
兴趣,保持
听课的专
注性。

讲授新课15-25
分钟
给学生分组,讨论分
析。

提出问题:
1.什么是民间美
术?
2.民间美术有几大
类?
3.哪些是民间美
术?
1.学生甲: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
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
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
是民间美术。

学生乙:民间美术存在历史试卷分析于
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
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学生丙: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
族性和地方性的。

学生丁: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
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课本P92)
用幻灯
片展示
民间美
术作
品,一
一讲解
通过提
问,让学
生主动
思考。


深对民
间艺术
的印象。

2.学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3.学生:年画、泥塑、风筝、剪纸。

一、年画(12分钟)
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教学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

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时,
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

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

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

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

(在投影仪上展示年画《一团和气》)
提问:看到这幅年画有什么感想?
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

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

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睦,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物理事物的一幅风俗画。

(给学生放一下年画的习作过程)。

学生在观看幻灯的同时记录笔记。

利用PPT
播放相
关内容。

寓教于乐,
记忆深刻。

二、刺绣(8分钟)
1.(引入)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那些了解呢?
(学生回答问题后引出)
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
(展示图片)
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令人赞不绝口。

1.生:四大名绣,江苏丽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的粤绣。

三、风筝(4分钟)
风筝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民间美术了,看看北京的风筝,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四、玩具。

(2分钟)
让学生回忆儿时有哪些玩具。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各种玩具伴随长大的,我们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图片《泥狗》、《布老虎》、《泥老虎》。

五、编织(2分钟)
师: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草,玉米皮边地都是,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料编织出精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且美观的工艺品。

图片《竹编•背篓》、《竹编花瓶》、《三屉提蓝》、《食盒蓝》
六、剪纸(5分钟)
师:记的小时候过年我们都贴窗花,挂灯笼,给节日增加喜庆色彩(放剪纸录象让学生感受一下)
总结2-5
分钟
(1分钟)(加背景音乐)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
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何感想
(学生畅
谈)
作业布置同学们课后亲自尝试制作一下,剪纸,
泥塑,刺绣,等手工艺品。

主动尝
试,次日
上交。

寓教于

加深学生
对民间艺
术的印象课题(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