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复习思考题

《旅游政策与法规》复习思考题
《旅游政策与法规》复习思考题

《旅游政策与法规》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1.简述旅游法的特征

答:(1)采取综合立法模式

(2)在权益平衡基础上注重保护旅游者

(3)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

(4)借鉴吸收国际立法经验

2.简述旅游者的法定权利与义务

权利:(1)知悉真情权(2)拒绝强制交易权(3)合同转让权(4)合同解除权(5)损害赔偿请求权(6)受尊重权(7)安全保障权(8)救助请求权(9)协助返程请求权(10)投诉举报权(11)自主选择选(12)获得诚信服务权

义务:(1)文明旅游义务(2)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3)个人健康信息告知义务(4)安全配合义务(5)遵守出入境管理义务

3 试论《旅游法》在旅行社经营方面的法律规定

4 《旅游法》在旅游安全方面有何规定

5 综述《旅游法》对常见旅游违法行为处理的规定

6 分析《旅游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

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法律制度

1.简述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

答:(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合法原则

2.什么是合同、旅游合同、格式合同?

答: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旅游合同;是指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约定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旅行社和旅游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格式合同:也称定式合同,标准合同,附从合同。是指全部由格式条款组成的合同。

3什么是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合同的转让、合同的终止、合同的解除?

合同的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的、适当的完成其合同义务,债权人的合同债权得到完全实现。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有合同当事人双方依法对原合同的内容所进行的修改。

合同的转让:是指合同当事人依法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权力义务转让给他人的合法行为。合同的终止:也就是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是指当事人双方终止合同关系,合同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消灭。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4.什么是违约责任?如何认定违约责任免责事由?

违约责任:亦称违反合同的责任,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免责事由的认定具备两种情况:(1)不可抗力是《合同法》规定的法定免责事由,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条件。(2)免责条款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免除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即约定的免责事由。

5.什么是包价旅游合同?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包价旅游合同:指旅行社预先安排行程,提供或者通过履行辅助人提供交通、住宿、游览、导游或者领队等两项以上旅游服务,旅游者以总价支付旅游费用的合同。

内容:(1)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2)旅游行程安排(3)旅游团成团的的最低人数(4)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5)游览、娱乐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6)自由活动安排时间(7)旅游费用及其缴纳的期限和方式(8)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9)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6简述《旅游法》规定旅行社订立包价旅游有合同时履行的告知、说明、提示义务。

旅行社与旅游者订立报价旅游合同时,应当向旅游者详细说明根据《旅游法》条款所订立合同第二至第八项所载内容。

旅行社应当提示参加团队旅游的旅游者要按规定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告知下列情形:旅游者不适合参加旅游活动的情形;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旅行社可以依法减免责任的信息;旅游者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告知的事项。在报价旅游合同履行中,遇到前款规定事项的,旅行社也应当告知旅游者。

7什么是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本法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通常可分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自然地包括地震洪灾等,社会的包括政治骚乱、罢工等。

8.谈谈你对旅游合同重要性的认识

将对保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利益起到直接的作用。首先,从旅游消费者角度看,现在不少的旅游纠纷难以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旅游消费者对旅游合同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不少当事人到旅行社交了团费,只拿到一张安排性质的宣传单和收据。当旅游过程中出现“货不对板”等老问题时,由于没有白纸黑字的合同约束,谁是谁非往往扯不清。

第六章旅游安全和保险法律制度

1.试述旅游经营者的安全责任

答:(1)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2)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3)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岗位和职工。

(4)接受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管理、检查与监督。

(5)把安全教育、职工培训制度化、经常化,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技能,对新招聘的职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6)新开业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在开业前必须向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对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机构、安全规章制度的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不合格者,不得开业。

(7)坚持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安全管理漏洞,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8)对于接待旅游者的汽车、游船河其他设施,要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技术状态,在运营前全面检查,严禁带故障运行。

(9)对旅游者的行李要有完备的交接手续,明确责任,防止损害或丢失。

(10)在安排旅游团队的游览活动时,要认真考虑可能影响安全的诸项因素,制定周密的行程计划,并注意避免司机处于过分疲惫的状态。

(11)负责为旅游者投保

(12)直接参与处理涉及单位的旅游安全事故,包括事故处理、善后安置及赔偿事项等。(13)开展登山、汽车、狩猎、探险等特殊旅游项目时,要事先制定周密的安全保护预案和急救措施,重要团队须按规定报请有关部门审批。

2.试述旅游者的安全责任

答:(一)旅游者的安全责任

(1)个人健康信息告知义务

《旅游法》第15条规定,旅游者购买、接受旅游服务时,应当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如果旅游者隐瞒自身健康条件,不顾旅游目的地的安全警示,造成的意外伤害有自己承担。

(2)安全配合义务

《旅游法》第15条规定,旅游者对国家应对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以及有关部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旅游者违反安全警示规定,或者对国家应对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不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旅游者的求助全

《旅游法》第82条规定,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

3.如何依法处理一般旅游安全事故

答(1)陪同人员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归属管理部门

(2)会同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严格保护现场

(3)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抢救、侦查

(4)有关单位负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

(5)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经过和处理办法;事故原因及责任;事故教训及今后的防范措施。

4.如何依法处理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1)在重大旅游事故发生后,报告单位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的公安部门。

(2)有伤亡情况的,应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3)如实登记伤亡人员及其行李、物品等事项

(4)妥善处理好海外旅游者的伤亡事故

(5)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6)妥善处理赔偿事宜

5.什么是旅游保险及旅游保险合同?

旅游保险:是指旅游者或者旅游经营者根据旅游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根据旅游保险合同的约定,对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的旅游事故所造成旅游者或者旅游经营者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商业保险行为。

旅游保险合同:平等主体的旅游者或者旅游经营者等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签订的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6什么是旅行社责任保险?有何特征?

旅行社责任保险:是指以旅行社因其组织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者和受其委派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或者领队人员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

特征:(1)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是经营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2)旅行社责任保险是以旅行社的法律赔偿风险为承保对象的保险;保险公司对应由旅行社承担的法律赔偿风险为承保对象的保险,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3)旅行社责任保险属于强制保险,旅行社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否则,将受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的行政处罚。

7.试述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范围

《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应当包括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中依法对旅游者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承担的赔偿责任和依法对受旅行社委派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或者领队人员的人身伤亡承担的赔偿责任。具体包括下列情形:应旅行社疏忽或过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

因发生意外事故旅行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

国家旅游局会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章旅游交通与旅游出入境法律制度

1.试述海关对出入境旅客行里物品的监管规定

旅客对其所携带的行李物品,应当向海关申报,由海关检验行李物品并办理进出境物品征税豁免检验放手续。通过海关海关依法行使《海关法》的监管职能。

旅客办理行李申报手续

旅客首先在申报台向海关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申报单》或海关规定的其他申报证明,如实申报其所携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除此之外,进出境旅客对其所携物品以其他任何方式或在其他任何地点、时间所作出申明,海关均不视为申报。申报手续应由旅客本人填写申报单证向海关证明。如果旅客委托旅行社办理申报手续,应由旅客本人在申报单证上签字,接受委托办理申报手续的旅行社应当遵守《海关法》的各项规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海关通道

在海关监管场所,海关在通道内设置专用申报台,供旅客办理有关进出境物品的申报手续,经中华人共和国海关总署批准实施双通道制的海关监管场所“申报”通道又称红色通道,“不申报”通道称绿色通道供进出境游客选择通行。携带行李物品以及不明海关规定或者不知如何选择通道的游客,应选择“申报”通道,其他游客可选择“不申报”通道出入境。

2简述边防机关对出入境人员的检查与管理制度

出境入境的人员必须向边防检查站交验本人的有效护照或其他的出入境证件,经查验核准后,方可出境入境。

出入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边防检查站有权阻止出入境,(1)维持出境入境证件的(2)持用无效出境入境证件的(3)持用他人出入境证件的(4)持用伪造或涂改的出入境证件的(5)拒绝接受边防检查的(6)未在限定口岸通行的(7)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通知不能出境、入境的(8)行政、法律法规规定不准出境入境的。在边防检查过程中,如边防机关发现出入境的人员违法使用证件,或有犯罪嫌疑的,或者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秩序嫌疑的,边防检查站有权限定期活动范围,进行调查或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3分析旅游者出入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中国游客出入境时享有以下权利:公民的人身权依法受法律保护;持本人有效证件出入中国国境;从设立的中国公民专用通道通行;依照法律规定携带行李物品。与此同时,中国公民出入中国国境时,还需承担以下义务: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其他的旅行证件等出入境证件,履行规定的手续,经查验准许,方可出入境。

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出入境管理法》规定,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准境;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的或者拒绝、逃避边防检查的;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有未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因防碍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年限的;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二、外国人的权利义务

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权利,在中国的外国人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具体的讲,

外国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执行,不受逮捕;依法享有免签证的权利。外国人出境入境,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机关提交本人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签证或其他如经许可证明,履行规定的手续,经查验准许,方可出入境。在中国境内,必须遵守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等。

外国人出入境的限制(1)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准入境: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的或者拒绝、逃避边防检查的;具有《出入境管理法》规定的不予签发签证行为的,入境后可能从事与签证种类不符的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入境的其他情形。

对于不准入境的,边防检查站可以不用说明理由。

(2)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准出境: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但是按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协议,移管被判刑人的除外;有未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不准出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第八章旅行社法规制度

1 简述网络经营旅游业务的规定

《旅游法》第48条规定了通过网络经营旅行社业务和发布旅游经营信息的行为规定。

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

网络经营只是经营者的经营模式,不是经营的范围和性质。经营者不管是通过实体门店,还是通过网络在线经营旅行社业务,都需要依照《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的相关规定取得规定的业务许可。

标明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信息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信息是旅行社合法经营的标志、法定凭证。标明相关信息,是旅行社的法定义务,便于旅游者识别旅行社的身份,方便旅游者与其交易、维权和监督有助于旅游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许可证的信息主要包括旅行社的名称、法定代表人、许可证编号和业务经营范围,许可的旅游主管部门的投诉电话。

2什么是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及旅行社公告制度?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是指根据《旅游法》。《条例》的规定,由旅行社在指定银行缴存或由银行担保提供的用于保障旅游者权益的专项资金。

旅行社公告制度:是指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具体行政行为,通过报刊、网络或者其他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告知的管理制度。

3. 试述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的使用范围

《条例》第15、16条规定质量保证金的适用范围,《旅游法》第31条增加了一条新的用途,具体包括:

用于旅游者权益损害,A、旅游主管部门使用质量保证金的情形: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规定,损害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经旅游主管部门查实;旅行社因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损失的;其他原因主要指旅行社恶意卷款而逃等诈骗行为。B、人民法院使用质量保证金情形:必须是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件认定的;使用范围是旅行社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旅行社拒绝或者无力赔偿的。

(2)用于垫付旅游者人身安全遇有危险时紧急救助的费用。因旅行社拒绝履行合同致旅游者被甩团、滞留或因不可抗力等导致人身安全遇有危险,且旅行社拒绝或无力及时承担救助责任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决定使用保证金垫付紧急救助费用。

4分析旅行社的经营规则

一.开展旅游活动符合市场规则

1.按照核定的旅行社业务范围开展经营活动.

2.发布的信息真实准确

3.选择公布的旅游目的地开展出境旅游业务

4.安排的旅游活动不得含有违法内容

5.旅游产品报价符合市场规则

二.签订旅游合同并按照约定提供旅游服务

1.依法签订合同,提供约定服务

2.法律责任

三.聘用具有合格资质的执业人员依法开展业务活动

1.依法聘用具有合格资质的执业人员

(1)安排导游或领队全程陪同

(2)安排的导游或者领队持有有效证件

(3)维护领队.导游劳动权益

2.依法开展业务活动

(1)严格履行合同义务,非因法定事由不得变更合同

(2)造成损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委托旅游业务规范有序

1.按照规定委托旅游业务

(1)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旅行社

(2)支付合理的费用

2.订购产品和服务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五.履行警示告知及协助义务

1.履行法定义务

(1)警示告知义务

(2)报告及协助义务

2.法律责任

5分析出境组团社的职责及其法律责任

职责

选择信誉良好的境外旅行社

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防止参游人员滞留不归,涉足“三禁”

二.法律责任

1.影响出境旅游市场秩序的责任:组团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游主管部门可以暂停其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情节严重的取消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一是入境旅游业绩下降的,二十因自身原因在一年内未能正常开展出国旅游业务的,三是出国旅游服务质量问题被投诉并经查实的,四是逃汇、非法套汇;五是以旅游名义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或者送他人出境的;六是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认定的影响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秩序的其他行为。

2.不安排专职领队人员的责任

组团社不为旅游团队安排专职领队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伍仟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暂停其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多次不安排专职领队的取消其出国旅游业务资格。

3.未尽安全警示义务的责任

组团社对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未向旅游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解释,或者未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的,有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整改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组团社暂停其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并处以五千以上两万以下罚款,造成人生伤亡数股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并承担赔偿责任。

4.安排旅游活动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

组团社未要求境外接待社不得组织旅游者参与涉及色情赌博毒品内容的活动,或者危险性活动;未要求其不得擅自改变行程,减少旅游项目,强迫或变相强迫旅游者参加额外付费项目;或者在境外接待社违反前述要求时未制止的有旅游主管部门对组团社处以阻止该旅游团队所收费用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暂停其出国旅游旅游业务经营资格,造成恶劣影响的取消其出国旅游业务资格

5.未尽报告义务的责任

组团社对旅游者在境外滞留不归不及时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的,有旅游部门给予警告,可以暂停其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

第九章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

1简述导游计分管理制度的内涵

是旅游主管部门为了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执业行为的动态管理,根据其在导游活动中违规性的性质和情节经查证核实后扣除一定分值的管理制度。

2导游人员的权利有哪些?

人身权、履行职务权、获得劳动报酬权、诉权(申请复议权、起诉权)

3 导游人员的义务有哪些?

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行导游活动佩戴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委派、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尊教信仰习俗、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履行告知和警示义务、不兜售物品及索要小费、诚实守信、不欺骗不强迫消费

4 试述导游人员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5领队人员的职责与法定义务有哪些?

一.遵守证件管理规定

1、取得领队证接受旅行社委派

2、从事领队业务佩戴有效证件

二.旅行领队人员职责

三.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1.督促境外接待社旅行接待计划

2.尊重旅游者,进行必要的讲解

3.及时告知警示防止危害发生

4.不欺骗旅游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5.不得索要小费

6.特殊情况及时报告

第十章旅游住宿、食品管理法律制度

1. 分析饭店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1.有权按照有关约定收取旅游者交付的住宿费及其他合理的费用

2.旅游饭店在有合法理由的情况下,有权拒绝旅客

3.旅游饭店有权要求旅客遵守饭店规章,爱护饭店内的一切财物和设施

义务:1.不加歧视的接待旅游者

2.旅游饭店有义务采取措施保证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3.旅游饭店有义务保证旅游者行李物品安全

2.分析旅游者针对饭店权利与义务

权利:1.有权要求旅游饭店提供符合协议约定标准的客房和相关服务

2.对于由于旅游饭店的过错,造成其人身及其行李武平的损害,有要求其赔偿的权利

义务:1.按照协议的规定向旅游饭店支付食宿费及其他合理的费用

2.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旅游相关政策的规定

3.旅游者无正当理由不的取消订房,提前退房等。否则由此造成旅游饭店经济损失的,旅游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一章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1.简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的原则、范围、依据与方式

原则:1.自愿申报,分级评定,动态管理,分类指导

范围: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从事旅游经营业务一年以上的景区,包括风景区,寺庙观塘,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动物园,游乐园,植物园及工,农,经,科,军,体,文等旅游景区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

依据:按照《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景观质量评分细则》的评价得分并结合《旅游意见评分细则》的得分综合进行

方式:评定工作由负责评定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委派评定小组承担,评定小组采取现场检查,找资料审核,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定工作。现场评定符合标准的景区,有负责评定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批准其质量等级,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向社会统一公布。

2. 分析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律制度

3 简述我国法律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规定

4 试述我国法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方面的设定

5 什么是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五中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址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世界遗产:是前代所遗留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价值而为国际社会特别加以保护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第十二章解决旅游纠纷的法律制度

简述旅游投诉的含义及特征

分析旅游投诉的构成要件

简述旅游投诉的受理范围

试述《规定》对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规定

试述《规定》对旅游经营者法律责任及其权益保护的规定

最新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瞳孔愈;光照愈弱,瞳孔愈,称为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表现为近点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社会保障学复习题

社会保障学 一、单选: 1.( B.法国)是第一个建立失业保险的国家,于1905年首次立法。 2.( C.美国)是多元化医疗保障模式的典型代表。 3.( C.企业年金)是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是对国家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的一个补充。 4.(B.农村五保制度)是中国农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至今并较为规范化的一种社会救 助制度安排。 5.( B.人权保障)原则是社会保障法的首要原则。 6.( B.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7.( C )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的和最直接的渊源。C.社会学 8.( C.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9.(D.普及义务教育)是一项面向儿童的教育福利事业。 10.( D.责任分担型)养老保险是大多数国家选择的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 11.《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以下不属于工伤的是( B.工作时间内醉酒后受伤)。 12.1883年德国颁布(D.《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医疗保险作为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障制 度得到确立。 13.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 D )出版了《福利经济学》,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庇古 14.1997年7月,( C.《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文件的发布, 标志着我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模式的确立。 15.1998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了( C.《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 了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6.1999年,国务院颁布( A.《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初步确立了我国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 17.19世纪80年代,( A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A.德 18.2003年4月,国务院颁布( C.《工伤保险条例》),标志着中国新型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 确立。 19.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并实施新的(C.《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使五保制度由农 村集体福利经农民供养走向了国家福利。 20.采用由私营基金公司进行管理的养老保险管理模式的国家是(C.智利)。

创新思维与创业复习题

《创新思维与创业》复习题 1.创新思维的含义、特点、过程、训练原则 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就是打破常规、独辟蹊径,使思维的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创新思维的特点:对传统的突破性;思维的新颖性;思维的灵活性;程序上的非逻辑性;时空上的开放性; 创新思维的过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 创新思维训练的原则 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寻求多种答案;破除思维定势;重视意外新发现;增强探索意识 2.想象的类型 按有无预定目的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大类: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3.联想的含义、联想的客观基础、特点、类型,怎样建立起一个联想链 联想是指导思路由此及彼的连接,即由所感知和所思的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心理过程。 联想的客观基础:事物之间的联系 联想的特点:奇妙的连动性;神奇的跳跃性;睿智的知识性 联想的类型: (1)相似联想:由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刺激而想到与其相似的事物和现象的联想。 (2)相关联想:由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刺激而想到与其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联想。 (3)因果联想:由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刺激而想到与其有因果联系的事物和现象的联想。 (4)对称联想:由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刺激而想到与其在时间、空间或属性上对称或相反的事物和现象的联想。 (5)仿生联想:通过研究和分析生物的生理机能和结构特征而进行的联想。 怎样建立起一个联想链: 例如,试建立一个从“粉笔”到“原子弹”的联想链。 粉笔——教室——科学知识——科学家——爱因斯坦——原子弹 4.灵感的特点、诱捕灵感的途径 灵感的特点:突发性,瞬间性,情感性 诱捕灵感的途径:积累;迷恋;松驰;触发 5.发散思维的形式、特点 含义:由一个问题而引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答案,就像太阳光芒四射,这种指向多个方向的思维就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形式:常见形式有多路思维和立体思维。 发散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是指短时间内就任给的发散源,表达出较多的观念和方案。即对提出的问题反映敏捷、思维流畅。 (2)变通性。是指思维能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消极的心理定势影响,能够提出类别较多的新概念。 (3)独特性。独特性是指提出的设想、方案或方法有与众不同、匠心独具的特点。 6.横向思维的含义、类型、纵向思维的类型 横向思维的含义:横向思维是指接收和利用其他事物的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启发而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方式。 横向思维的类型:横向移入、横向移出、横向转换

《预防医学》(版)复习思考题参考附标准答案

《预防医学》课程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修改版) 一、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 是一门医学应用学科,从预防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共卫生的策略和措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象是群体和个体,手段是三级预防策略,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健康促进 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医源性感染 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疗卫生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医疗用品受到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的现象称为医源性感染。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职业病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不能代偿的机体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将几种具有不同氨基酸组成特点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

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医学模式: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健康状况评价: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高危人群:易受环境有害因素损害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 物质蓄积:机体长期接触某些毒物后在某些组织和器官内逐渐积累从而量比较高的现象。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失业保险对象的是( ) A.国家公务员 B.希腊船员 C.长期从事短工的人 D.有固定工作的人 2.社会保障发起于19世纪的( ) A.法国 B.瑞典大 C.英国 D.美国 3.社会保险的对象为( ) A.资本家 B.官僚阶层 C.雇工阶层 D.工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通过于( ) A.1996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7年

5.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 ) A.最高纲领 B.特殊纲领 C.最低纲领 D.基本纲领 6.中国根据人口政策推出的奖励独生子女的措施,也带有( ) A.养老保险的性质 B.医疗保险的性质 C.失业保险的性质大的美女编辑们 D.生育保险的性质 7.普遍型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理论依据为( ) A.俾斯麦 B.亚当·斯密 C.马克思 D.贝弗里奇 8.医疗保险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 A.投资收益 B.捐款 C.被保险人和雇主 D.贷款 9.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为( ) A.对象社会性 B.待遇平等性 C.法律强制性

D.福利性 10.职工因工伤停工医疗期间,直到医疗终结为止,工资为原工资的( ) A.100% B.70% C.80% D.50% 11.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占绝大多数的为( ) A.一个政府机构统管 B.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一个或若干个非政府机构共同组织管理C.政府机构、地方当局和非政府组织分工管理 D.完全由非政府组织管理 12.被誉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的为( ) A.美国 B.英国 C.瑞士 D.瑞典 13.社保基金投资的根本原则为( ) A.流动性大 B.收益性 C.安全性 D.多元性 14.总投保费率为( ) A.个人投保费率和用人单位投保费率之和 B.个人投保费率 C.用人单位投保费率

《创新理论与实践》复习试题(2015公需课试题库)

《创新理论与实践》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A )为科技创新提供知识方面的支持,提供精神方面的动力,也为科技创新提供适应的环境和氛围。(单选) 6 A文化创新B科技创新C制度创新D理论创新 2、(B)是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单选) 73 A决断能力B沟通能力C组织协调能力D实践操作能力 3、从文化城乡差别划分,有(B)。(单选) 311 A海洋文化B城市文化C农耕文化D本土文化 4、文化产业核心层不包括(D )。(单选) 328 A新闻B出版C广播D网络 5、现代任何一项新创造或新发明,其中约()的内容均可通过各种途径从前人或他人已有的科学成果中获取。(D) 135 A64% B86% C80% D90% 6、我国政府组织变革过程中,人力部门不包括(C )。(单选) A人力资源部B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C民政部D监察部 7、(A )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单选) A吉尔福特B陶行知C庄子D荀子 8、(D)是受教育者学习活动的前提。(单选) A学校B老师C教室D教育 9、(C)是指不同创新主体合作推动创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单选) 4 A自主创新B模仿创新C合作创新D学习创新 10、(C )是指与一般的传统的或惯常的思维方向相反的一种思维。(单选) 97 A发散思维B收敛思维C逆向思维D联想思维 11、(B)是创造者处于良好创造状态的条件。(单选) 103 A兴趣B自信C动机D意志 12、京津冀都市圈的空间布局,将形成(D )为发展次轴的发展格局。(单选) 258 A北京B天津C北京—廊坊—天津滨海新区 D北京—保定—石家庄和北京—唐山—秦皇岛 13、(B)指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 (单选) 48 A马克思B哈比森D亚当·斯密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进行了新的定义,现代文盲的特点不包括(D)。(单选) 电脑查询 A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B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C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D不认识文字 15、(B)是现代政府的手段。(单选) 212 A民主B法治C责任D透明 16、(B)继承和发扬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单选) 345 A孔子B陶行知C庄子D荀子 17、创新概念最早是(A )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单选) 1 A1912 B1918 C1920 D1926

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学习体会

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学习体会 姓名:专业:学号:组号: 经过一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创新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这两种品质能帮我们更好的改善和适应社会,更好的营造有趣而丰富的人生。所以培养和开发这两种能力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哪怕是很小的事物上,发挥我们的创造力。例如,附有橡皮的铅笔的发明,虽然只是对铅笔做了很小的改进,但是却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助力。 经过每周的七个每日一设想,我发现我们每一个设想都来源于生活。纵观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发明,其实发明它们的创意也全都来源于生活,旨在为生活服务。所以我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总结一些有用的想法。我记得我写过一个这样的设想:发明一种可以轻松涂掉圆珠笔和钢笔字迹的橡皮。这个设想来源于一次写错字时,想要把钢笔字迹弄干净很难,我想如果能有一种橡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该多好啊?设想只是一个开始,而且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它激发了我发明创造的兴趣,也是实施发明创造的基础。说到这一学期写过的的每日一设想,我觉得它们真的很有必要,因为它们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虽然一开始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我们以后每天都能坚持写下一个设想的话,几年下来就会有一个巨大的设想库。特别是在毕业后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创造性的想法可能会成为自己事业成功的突破口。人们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选择一个适当的突破口。就像打仗一样,突破口选准了,才能集中力量一举切入,迅速向纵深发展,进而取得全局的胜利。在许多情况下,创造性思维的提出,创造性成果的获取,正是事业的突破口。 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做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保证,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增强自我价值,从而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怎样的呢? 一、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维相当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_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感觉P42 2.知觉P60 3.感受性P45 4.感觉阈限P45 5.绝对感觉阈限P45 6.差别感觉阈限P46 7.适应P50 8.明适应P52 9.暗适应P52-53 10.社会知觉P72 11.首因效应P74 12.晕轮效应P76 13.社会刻板印象P77 二、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是( )P60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表象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P42 A.反映B.知觉C.感觉D.直觉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表,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P42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 4.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P44 A.感觉B.感觉器官C.感受器D.感受性 5.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P45 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心理量 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P45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 7.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P46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 8.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P50 A.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 9.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P60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员工住房福利计划的形式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将这些计划概括为三类,即现金补助、实物资助和(D )。A.服务补助 B.个人储蓄计划 C.提供公司公寓、宿舍D.购房贷款 2.能体现国家、雇主、雇员在社会保险方面责任共担原则的基金模式是(C )。 A.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B.社会福利基金C.社会保险基金D.补充保障基金 3.下列有关政府公共预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没有保值增值压力 B.体现较高的福利水平和社会公平性 C.可以积累基金 D.政府责任大 4.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烈士的标准是(A )。 A.80个月工资 B.40个月工资C.20个月工资 D.12个月工资 5.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是指(B )。 A.基金款存入银行 B.基金通过商业运作所创造的收益等于或大于同期通货膨胀率 C.收益应当大于同期通货膨胀率D.管理好基金,不让流失 6.新型福利制度的主体是(D )。 A.职业福利 B.社区服务 C.老年人福利 D.社会化福利 7.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福利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包括财政价格补贴、民政福利和企业或单位办福利 B.没有独立运作的福利团体C.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D.就业关联制度 8.下列有关新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 A.以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为重要标志 B.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制C.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承担 D.统筹基金的起付线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 9.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制的计算办法为(A )。 A.RBRVS=(TW)(1+AST)(1+RPC) B.RBRVS=(TW)*(1+AST)+(1+RPC) C.RBRVS=(TW)*(1+RPC)+(1+AST)D.RBRVS=(TW)+(1+AST)+(1+RPC)

大工19秋《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9年秋《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 期末考试复习题 ☆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4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创新可能不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环保政策、能源政策、科技政策和外贸政策”,这说明创新过程具有()。 A.技术风险 B.市场风险 C.财务风险 D.政策风险 答案:D 2、日本“太阳工业社”的创新产品——太阳浴池,问世后销路不畅,普通消费者买不起这种奢侈品,最终导致太阳浴池产品计划的失败。这一案例说明创新具有下列哪种特性?() A.创新的不确定性 B.创新的保护性与破坏性 C.创新的受抵制性 D.创新的偶然性或机遇性 答案:A 3、梅奥在()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A.搬运生铁实验 B.铲具实验 C.霍桑实验 D.金属切削实验 答案:C 4、“一项新技术能否按照预期的目标实现应达到的功能,这在研制之前和研制过程中是不能确定的”,这体现了创新不确定性的哪一方面?() A.市场不确定性 B.技术不确定性 C.投资不确定性 D.制度不确定性 答案:B 5、二战以后,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将这一现象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A.德鲁克 B.孔茨 C.梅奥 D.法约尔 答案:B 6、“从研究发展开始,经过制造、营销,最后到达使用者”是指()的创新模型。 A.产品推动 B.科技推动 C.市场拉动 D.供给拉动

答案:B 7、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核心问题的理论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行政组织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答案:A 8、企业投入技术创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可反映其技术创新的()。 A.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B.创新管理能力 C.创新倾向 D.研究开发能力 答案:A 9、“母公司持有子公司或分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下属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形成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描述的是什么样的组织结构?() A.U型结构 B.H型结构 C.矩阵结构 D.M型结构 答案:B 10、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属于企业竞争力的哪个层面?() A.产品层 B.制度层 C.核心层 D.管理层 答案:A 11、()是创新技术的时空传播,是一项创新技术在其它企业(或部门)及更大的地域空间范围的应用推广。 A.技术创新转移 B.技术创新产生 C.技术创新发展 D.技术创新扩散 答案:D 12、海尔集团树立“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海尔作风等行为属于通过()来构建核心竞争力。 A.技术创新 B.管理创新 C.制度创新 D.企业文化创新 答案:D 13、通过分权可以解决的危机是()。 A.领导危机 B.自主危机 C.控制危机 D.官僚危机 答案:B 14、“想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需要克服爱斯基摩人传统的生活习惯”说明了市场创新的哪方面内涵?() A.市场创新是一定的市场主体的行为 B.市场创新行为是以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依托的 C.市场创新过程需要克服各种障碍

系统解剖学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系统解剖学 复习思考题 (供医学各专业使用) 大理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前言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学时内更好地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写了这本《系统解剖学复习思考题》,并附有参考答案。本书可供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及预防医学等本、专科学生用,也可作为报考硕士研究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大理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教师编写,仅供内部使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识者批评指正。 杨新文 2007年2月8日

目录 运动系统复习思考题----------------------------------------------4 内脏学复习思考题------------------------------------------------20 脉管系统复习思考题---------------------------------------------35 感觉器复习思考题------------------------------------------------47 周围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62 中枢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75 内分泌系统复习思考题------------------------------------------88 运动系统复习思考题参-------------------------------------------94 内脏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08 脉管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19 感觉器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27 周围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34 中枢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43 内分泌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54 运动系统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解剖学姿势 2、骺线 3、翼点 4、胸骨角 5、椎间盘 6、肋弓 7、骨盆 8、鼻旁窦 9、足弓 10、腹股沟韧带 11、腹直肌鞘 12、板障 13、颅囟 14、肌腱袖 15、骶角 二、填空题: 1、运动系统由___、___、___组成。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课后习题】(第一章 绪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题 1.社会保障 答: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是国家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达到特定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刚性发展 答:刚性发展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之后的客观结果,是指社会保障的项目不断增加,覆盖范围扩大,保障水平是逐步提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刚性增长的总体趋势下,还呈现出阶梯式持续发展规律,即社会保障的项目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成员社会性保障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会在发展中不断膨胀。 3.普遍性原则 答: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是1942年贝弗里奇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政策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对象、范围不能局限于贫困阶层,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普遍性原则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追求,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从而被许多工业化国家所认可,并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等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

二、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理论界定的差异? 答:(1)出现差异的原因 由于社会保障要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乃至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又使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中出现很大差异,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和理论界定也就很自然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当代世界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的不统一,也可以视为国情差异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多样化的客观反映。 (2)差异的表现 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的差异存在于一国之内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学者之间。各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是不统一的,这是因为社会保障一直处于发展之中,而研究者亦有自己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研究视角,因此要想有一个全球统一的社会保障理论界定,就像要有一个全球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样,在长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3)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是国家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达到特定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目标的嬗变? 答:社会保障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到正式制度安排,其追求的目标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解剖学思考题答案复习课程

形态解剖学思考题 绪论 1.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2.掌握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1、组织:在结构和机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基本结构称为组织。(有许多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规律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人体可分为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和神经系统等) 2、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 第一章基本组织 3. 解释:内皮、间皮、骨单位 内皮:内皮是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很薄,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和淋巴的流动及物质交换。 间皮:间皮是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细胞游离面湿润而光滑,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减少摩擦。 骨单位:骨单位是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

与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1个位于骨单位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4.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分类,举例说明上皮组织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性。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①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则; ②细胞间质少; ③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 ④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其营养物质是由深层结缔组织的血管提 供。 分类:①被覆上皮;②感觉上皮;③腺上皮;④生殖上皮。 举例:分布于体表的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而小肠的黏膜上皮除了有保护作用外,还有吸收和分泌功能。 5.简述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结构特点:①细胞种类多而排列松散; ②细胞形态多样; ③无极性; ④分散在细胞间质内; ⑤细胞间质多。 分类:

社会保障学复习题

单选题:(共5道试题,每题6分) 1、()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美国 2、以下不属于企业年金投资原则的是()。 D.最大化原则 3、以下不属于慈善团体特点的是()。D.政治性 4、以下不属于慈善事业与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区别的是()。 D.范围 5、以下不属于互助保障特点的是()。B.营利性 1、军人保障是一种()性的社会保障。B.综合 2、根据现行办法,军人所在的单位后勤机关按照缴费基数()的规模,为未就业随军配偶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A.11% 3、军人安置保障的主体是()。B.就业安置 4、除对义务兵、士官和复员军人的生活优待外,国家还对()残疾军人的医疗费用按照规定予以保障,由相关机构单独列账管理。B.一级至六级 5、我们所说的复员军人,是指()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C.1954年10月31日 1、“社会福利”一词最早见于()。C.《大西洋宪章》 2、社会福利的本质主要体现在()。 A.经济福利性 3、社会福利的对象是()。C.全体社会成员 4、狭义的社会福利包括()C.残疾人福利 5、社会福利的供给主要采取()C.提供服务 6、实施国家控制下的私营机构为主体的综合型模式的国家是()美国 7、实施政府全面直接控制的基金型模式的国家是()。D.新加坡 8、生育保险的补助性质属于()。A.短期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最终会走( )的道路。 C.部分积累式 2、()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主要是薪金劳动者和独立劳动者D.德国 3、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责任承担模式为()B.责任分担型 4、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的代表国家有()。C.中国 5、我国自1952年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实施的社会医疗保险是()B.公费医疗 6、我国医疗保险的最高管理机关是()B.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7、医疗保险制度上,推行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国家是()A.英国 8、在国际术语中,“职业伤害”一般用来代替()。 A.工伤 9、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第一个环节是()。 A.工伤预防 10、我国职工因公死亡,丧葬补助金是按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A.六个月的统筹发放 11、失业保险所承保的风险是()。C.非自愿失业风险 12、失业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劳动力得不到就业机会或就业后又丧失劳动机会的()。B.社会现象 13、由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出现某些行业的劳动力供不应求,而另一些行业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是()。 D.结构性失业 14、实施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 A.日本 1、社会救助是()A.国家或社会的基本职能和义务 2、社会救助的给付标准一般为()。 A.当时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 3、社会救助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功能是()B.缓解贫困问题 4、英国实行的社会救助制度采取()。 D.贫困收入支持 5、现代社会举办的社会救助,目标主要针对()群体。B.相对贫困 6、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者,被认为是()的家庭。A.绝对贫困 7、带有较强主观性的测量贫困的方法是()。C.剥夺指标法 8、“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是指()。 A.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法的首要原则是()。B.人权保障原则 2、我国下列法律中对社会保险有明确规定的是()。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社会保障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A.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拟定基本法规 4、社会保障管理属于()。D.社会政策管理 5、采用社会保障集中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B.英国 6、采用社会保障分散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D.德国 1、以下不属于社会福利基金的是()。B.工伤保险基金 2、社会保险基金的设立具有明显的()。B.强制性 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根本目标是()。B.基金保值增值 4、社会保障待遇给付最重要的部分是()。 A.现金援助 5、军人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 A.政府财政拨款 1、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 C.社会保险 2、一般而言,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D.养老保险 3、个人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是()。 C.工伤保险 4、康复服务、养老服务属于()层次的社会保障。 B.服务保障 5、享有西方“福利国家橱窗”之称的国家是()。D.瑞典 6、以下不属于社区服务内容的是()C.学历教育 7、新加坡实行的是()的社会保障模式。C.强制储蓄型 8、美国社会保障的模式是()A.社会保险型 9、以下属于非制度化社会保障的是()。A.企业年金 10、以下属于制度化社会保障的是()。 C.教育福利 1()是一个涉及个人价值判断在内的社会学与伦理学问题C公平 2、()是指同一群体的人能够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履行同样的义务。 B.横向公平 3、( ) 是指代际之间的公平,以及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负担的公平。D.纵向公平 4、权利和义务是一对()范畴。A.法律 5、()强调把政府的政策目标定位于改善民间部门的协调和克服市场缺陷的能力。C.市场增进论 6()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和“看不见的手”的概念C.亚当.斯密7、()成为二战以后的主流经济学,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凯恩斯主义 8、国际上以基尼系数表示贫富差距,超过了()即超过了警戒线。C.0.4 1、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 C.莫尔 2、《乌托邦》一书的作者是() B.莫尔 3、()中用法律条文形式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D《自然法典》 4、()是中国的乌托邦思想。 A.大同社会论 5、正是基于()的思想,中国历代创设了不少平仓、义仓等。C.仓储后备论 6、新派福利经济学导源于() A.帕累托的经济思想 7、()是工业化国家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的重要理论支柱。A.凯恩斯主义 8、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最高层次是。() C.自我实现需要 9、()是结构功能论的创立者。 A.帕森斯 10、()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范畴之一。 B.政党政治 1、以下不属于民办慈善事业内容的是()。D.教会 2、西方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是一种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B.济贫制度 3、早期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是()。 D.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4、社会保险在性质上属于()。C.强调权利义务结合 5、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6、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是()C.基本保障型 7、()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A.经济因素 8、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D.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 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保体系不合理1、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193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 C.《社会保障法》 2、英国1601年颁发的()是西方最早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社会救助制度。B.《济贫法》 3、最早被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D.社会救助 4、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以()1889年颁布的《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为标志的。A.德国 5、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C.社会公平 6、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 )。C.德国 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特征。()C.保障水平的公平性

中考总复习创新试题及答案.doc

2019-2020 年中考总复习创新试题及答案 1.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 子( 茅台酒 ) ,一棵树子 ( 黄果树 ) 。你认为贵州省这栋房子只所以能够成为旅游 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B. 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 束 C.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D.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 2·以下是张学良将军的一幅挽联:零一年生零一年逝,百岁人生誉青史;为国兵调为国兵谏,数载风云扭乾坤。主要称赞了他领导的哪一重大事件()A.百团大战 B .西安事变 C.东北易帜D.台儿庄战役 3·三年级一班准备进行1919── 1949 年历史图片展,小明找到一张《中国 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应该归在下列哪一个栏目()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 .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 以下图片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A.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 武汉长江大桥 D.大庆石油会战誓师大会 5.小明今年暑假到北京旅游,他在某一景点看到了下列一段文字:由此上 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你知道他最可能参观的景点是() 6.某工厂举办一次厂庆座谈会,准备请一位经历过当年“公私合营”的工人 做主讲人,下面几位工人师傅最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A. 张师傅( 74 岁) B. 刘师傅( 54 岁) C.李师傅( 58 岁) D.赵师傅( 45 岁) 7.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 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以上 歌谣称赞的是() A.土地改革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互助组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历史口号,往往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历史口号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 期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 全面夺权,全面内战时间就是金钱,效 率就是生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 9..“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实行开发开放后,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你知 道这是哪里吗() A.上海浦东 B .上海浦西C.海南D.深圳 10.综合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 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 8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哪三次大规模的战 争?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起来的? 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的失误?在各行各 业上,分别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 (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采取的哪些具体措施, 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5)结合以上材料的学习,请你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2.B3. C4.D5.A6. A7.D8.B9. A 10.综合探究题 (1)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黑暗统治;抗日战争,迫使 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2)通过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模范:“铁

《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课程论文

管理学院财务管理092班 099104044 李敬安 《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课程论文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这门课,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门“内容新、品质精、效果好”对我们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的课程。 在课堂学习中,李老师融创造学原理教育与发明案例分析于一体,融理论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于一体,以开发我们的创造潜力,而且注重案例分析和讨论,重点分析发明案例的创造过程、创造原理及其发明者的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规律,训练创新思维,激发我们探究性学习的潜能。 回顾这一学期对《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这门课的学习,我感触颇多! 回首人类几千年文明史,创造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创造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君不见,“若没有第一只猿猴的站立,恐怕我们人类至今仍与动物为伍。”生物进化论的成功,标志着创造性思维是多么的完美,任何辩解在它面前都那么的苍白无力。人类对创造最成功的应用那就是标新立异。标新立异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达到一个个更高的境界。 从哲学观点来讲,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 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所以创造也不例外,虽然说前进的步伐是困难的,但我们坚信前途一定是光明的!“青山遮不住,毕竞东 流去”相信,创造一定会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 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 成果的思维过程 。例如某同学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这一观念。该过程实际就是由 心智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