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每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五月份业务学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是西医的诊断病名。
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腰痛及腿部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群。
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腰椎在人们日常劳动生活中活动度最大,承受来自上肢及躯干的重力,是最容易产生劳损与外伤的部位,腰椎的椎间盘也最易受到损害。
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外伤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1、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就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从而造成髓核突出2、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因可以有:①突然的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②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③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④腹压增高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⑤受寒与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担裂外在因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是腰痛及腿部放射性疼痛。
但由于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椎管管径、病理特点、机体状态及个体敏感性等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差异。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此症状。
患者自觉腰部持续性钝痛,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位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2、下肢放射痛80%患者出现此症,常在腰痛减轻或消失后出现。
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
重者可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
腰间盘突出早期症状表现

腰间盘突出早期症状表现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许开华
下肢放射痛
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易发作,每次时间约 2~3周,可以逐渐缓解。在发作时如卧床休息,疼痛往 往减轻。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反复弯腰活动者发生腰 腿痛几率高。还有缺乏锻炼的人,腰背部肌力差,即使 偶尔弯腰抬重物或腰部扭伤,也易诱发腰腿痛。任何使 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 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 腰腿痛加重。
谢谢欣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许开华
腰部活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前屈后伸活动与椎间盘突出 的程度密切相关。如纤维环未完全破裂,腰椎取前屈位 置,后伸受限。原因在于腰椎前屈时,椎板间的黄韧带 紧张,增加了椎管容积和椎间隙后方空间,相应的后纵 韧带紧张度增加使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从而减轻了神 经根压迫的症状。
腰部疼痛
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 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以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 一定会发生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 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 诉腿痛。痛多为刺跛行多为间歇性,即行走一段距 离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弯腰或蹲下休息后症状 可缓解,仍能继续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缓 慢加重,出现上述症状之前的站立时间或者行走距离逐 渐缩短行走距离越短,病情越重。
预防腰间盘突出
因此预防此病发生是很重要的,要求平时注重腰部锻炼, 起居要避风、寒、湿,劳逸结合,饮食结构要合理。日 常居家治疗锻炼都是离不开敷贴治疗福安贴本身是带有 通络活血、消炎镇痛 的作用日常居家方便使用,关键 使用秀顺堂福安贴对腰痛的治疗,保护预防都有重要的 意义工作上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 要了解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避免加速腰椎 间盘退变和在腰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的损伤。 1、坚持健康检查:青少年或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应注意检查有无脊柱先天性或特发性畸形。对于 从事剧烈腰部运动工作者,如运动员和杂技演员,应该 加强腰背部保护,防止反复损伤。 2、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 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3、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 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4、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5、避寒保暖。 6、腰椎间盘突出是运动系统疾病,预防原则要求减少 运动,放松休息。 7、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 易发作,每次时间约2~3周,可以逐 渐缓解。在发作时如卧床休息,疼痛 往往减轻。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反 复弯腰活动者发生腰腿痛几率高。还 有缺乏锻炼的人,腰背部肌力差,即 使偶尔弯腰抬重物或腰部扭伤,也易 诱发腰腿痛。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 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 举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诱发腰 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辅助检查
4、肌电图: 肌电图是对周围神经与肌肉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可用于观察并 记录肌肉在静止、主动收缩和支配其的周围神经受刺激时的电活 动,同时也可用来测量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上,肌电图主要通过检查双下肢肌肉的兴奋性来反映相应神经根 的状态,并根据异常电活动的分布范围来判断椎间盘突出和神经 根受压的节段。在脊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受压的病人,肌电图阳性 率可达80%-90%,但与CT和MRI相比并不是首选的检查手段,可用 于辅助诊断和判断神经根的受压情况,同时也可以用来作为判断 治疗后神经根恢复情况的指标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表现
6、感觉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有 一部分不会出现下肢的疼痛,而仅 出现肢体的麻木感,这多数是因为 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的本体感觉和 触觉纤维引起的。大腿外侧是常见 的麻木区域,当穿衣裤接触时可以 有烧灼感,长时间站立可加重麻木 感。大腿外侧感觉障碍的原因多为 纤维环膨出或关节退变,而并非由 于椎间盘突出。
lumbar intervetebral disc herniation
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2-07-12
概述
病理分型
病因
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述
是指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 导致脊 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 在暴力作用下 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 刺激货压迫脊髓 马尾 血管或神经 根而产生的腰腿痛综合症.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
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
腰椎间盘由外周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
因此,更确切地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长短、有无明显外伤史及个体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
腰腿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
据统计,约一半患者表现为先腰痛后腿痛,约1/3的患者表现为腰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另外1/6的患者表现为先腿痛后腰痛。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会痛多久
一部分患者不明原因突然发生腰痛,一部分患者则在某次较为明显的腰部外伤之后出现腰痛。
持续时间短则数天,长则数月,甚至可达数年之久。
腰部疼痛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表现在下腰部及腰骶臀部。
腰痛有时较轻,有时较重。
疼痛严重时,可发生剧痛,腰部不能动、不能翻身、不能起床,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平卧时,疼痛一般可减轻;站立及行走后疼痛加重。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臀腿痛怎么缓解
多为逐渐发生的疼痛,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递进。
站立或久行后疼痛加重,严重者不能卧床睡觉。
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可采取屈腰、屈颈、屈膝的坐靠姿势。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为什么越来越痛
下肢痛一般多发生于一侧下肢,少数则产生双下肢痛或双下肢交替痛。
有些患者则出现腰痛同时伴有大腿前侧痛。
间歇性跛行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患者腰腿痛逐渐加重,同时感到下肢酸胀麻难忍,蹲位或坐位后症状消失,肌肉力量减弱。
“腰突”该静养还是锻炼

“腰突”该静养还是锻炼作者:来源:《老友》2021年第11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老年人“腰突”的症状越来越明显,有时站立需要靠着墙,有时可以走很远,有时走两步就想坐下,有时脚底发麻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也来了:“腰突”,到底是该静养,还是该锻炼?“腰突”让人最烦恼的莫过于腰痛,很多人会将“腰突”等同于腰痛,其实“腰突”可不只会出现腰痛不适。
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临床常常还会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可能表现为脊柱侧凸、腰椎活动度减少、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
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若引起椎管狭窄,还会出现间歇性跛行。
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经保守治疗后多可以得到明顯改善,如果出现肢体麻木、乏力及肌肉萎缩、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则说明程度较为严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要延缓腰椎间盘退变。
腰椎间盘在脊柱运动和负荷中承受巨大应力,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退变,髓核水分减少,失去弹性,纤维环逐渐出现裂隙。
各种慢性积累损伤也是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
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损伤积累。
既然要减少损伤积累,是不是要多静养呢?“腰突”患者确实需要多静养,并不适宜过多地走路,也要尽量避免长期、反复弯腰负重劳作。
但是静养不意味着完全休息,“腰突”患者可以加强腰背核心肌群的锻炼。
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
人体腰椎是由5节腰椎椎体椎间盘结构连接起来的静态稳定结构加上腰椎周围核心肌群组成的动态稳定结构。
就如同一顶帐篷,主支架的稳定主要是靠周围的绳索力量平衡来达到的。
也就是说,核心肌群的力量和平衡是维持腰椎稳定的主要因素,也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节点。
腰椎的核心肌群主要是由分布在人体腰椎前方的腹肌和后方的腰背肌构成的,而锻炼核心肌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游泳运动了。
腰腿痛的鉴别诊断

腰腿痛的鉴别诊断随着工作和休息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电脑普及),腰腿痛越来越成为常见病。
比较常见的疾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并非所有的腰痛或腿疼都是腰突症,现将常见腰腿痛的疾病要点归纳如下: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是最常见主要症状,多见于青壮年。
起病急,患者常有腰部扭伤史,损伤后出现严重腰痛,轻者尚可忍受,重者卧床不起,翻身极感困难。
症状可见卧床后疼痛减轻。
数日或数周后感到腿部不适或疼痛,以下腰段椎间盘突出常见:腰4,腰5和骶1神经根受压而出现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痛,表现为沿患侧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和足外侧部麻木或放射痛。
当髓核突出较大或中央型突出,可为两侧下肢疼痛。
严重者可使马鞍区麻痹,大小便困难和双足麻痹。
临床检查可见:腰椎畸形,腰椎间盘突出先有脊柱腰段生理性前曲减少或消失,甚至变为反向性后曲。
由于髓核向后突出,腰部被动前曲可缓解神经根所受的压迫。
腰椎侧曲发生较晚,多数出现在腰腿痛持续时间较久的病例。
当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内下方时(腋下型),脊柱向患侧弯曲;当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外上方时(肩上型),脊柱向健侧弯曲。
腰椎功能活动受限;椎旁压叩痛伴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表明椎间盘较大的中央型突出或为腋下型突出,肩上型为阴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为上腰部椎间盘突出。
屈颈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腱反射改变:神经根受压严重或压迫过久,其相应的腱反射消失。
皮肤感觉异常,主要为相应的神经所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或麻木。
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马鞍区麻木,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上腰部椎间盘突出则股神经受累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坐骨神经受累时,腓肠肌张力减弱,拇伸肌肌力减弱,病程久者足背伸肌群萎缩,胫骨前脊突出。
X线检查、MRI、CT检查等均可见腰椎间盘突出改变,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根性损害。
2胸、腰椎椎体结核此病多属继发病变,致病因素是结核杆菌。
患者既往可能患有肺结核史或结核病接触史。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误区1、把腰腿痛错误等同于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原因非常多,包括腰肌劳损、感染甚至肿瘤等,常见是由韧带和肌肉筋膜炎所引起,当然也可能是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同时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也会引起腰痛。
2、把腰椎骨刺想象成严重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脊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形成骨刺,但绝大多数是不需要进行处理,如果骨刺向后生长压迫到了神经就要考虑手术。
3、以为用手可以摸到突出的椎间盘椎间盘被肌肉、骨、神经覆盖,用手是摸不到突出的椎间盘。
4、推拿可以把突出的椎间盘推回去推拿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但由于肌肉、骨和神经的阻隔,推拿从根本上是没法把突出的椎间盘推回去。
5、“牵引”可以把突出椎间盘牵回去通过下肢悬挂重物,进行牵引治疗椎间盘突出。
然而到达腰椎的牵引力量很小,几乎不可能牵开椎间隙。
6、椎间盘突出要睡硬板床人体腰椎存在生理弧度,睡硬板床不符合腰椎的正常曲度,反而可能加重腰腿痛。
合理的做法是在木板上铺一两床被褥或棕榈垫。
7、腰椎间盘突出都要手术切除有人担心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瘫痪,但这个概率非常小,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的保守治疗后都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只有极少数已经严重影响生活了才需要手术治疗。
8、西药就是止痛药,吃了会上瘾目前治疗腰腿痛最合理和被推荐的药物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普通人说的止痛药),它是通过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来实现止痛作用,但不会让人上瘾。
9、腰椎手术风险大,很容易瘫痪千万不要对腰椎手术心存恐惧,目前该技术已经成熟,因手术而导致瘫痪的风险非常小。
10、手术以后要卧床3个月通常概念中,我们认为腰椎手术需要休息3个月,但目前的微创手术治疗后2-3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包括吃饭、上洗手间、洗漱等。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人到医院检查,拍片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就很怕,以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以下简称腰突)并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腰椎间盘突出病理学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
正确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突症的疼痛特点
• 腰腿痛病史多较长,数周、数 月或数年。 • 腰腿痛反复发作,时重时轻。 • 而对于长时间疼痛不减轻或是 进行性加重的病人则应考虑其 它疾病,特别是腰椎骨肿瘤。
腰突症的疼痛特点
• 多数表现为平腰或伴侧弯,以减轻突 出的椎间盘髓核对神经根的压力或张 力,故腰椎活动时多以某一方向受限 为主。 • 如腰椎各个方向活动受限及疼痛者, 则应考虑急性腰扭伤、腰椎结核、强 直性脊柱炎、肿瘤等。 • 如站立位腰前凸增加、腰椎有阶梯样 凹陷畸形者,多为峡部裂并滑脱。
诊断
• 首先,腰突症的准确诊断需要专业的医生完 成,所以看病时正确选择医生很关键,很多 患者都有久治不愈的经历。 • 患者主诉慢性腰腿痛时,如医生不进一步详 细了解病情及仔细的体格检查,只想到腰突 症。 • 而忽略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骨盆及髋 部的疾病、梨状肌综合征等情况引起的腰腿 痛,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认识误区
• MRI对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 率达90%以上,但由于价钱 昂贵而难于普及。 • 有腰椎畸形者或机器性能欠 佳者诊断准确率常受影响。
认识误区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是易复发,尤其是神 经功能障碍者,修复过程较长。 • 因此,有的患者、甚至有的非专业医生也认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不好。 • 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总体效果非常好 ,优良率约在95%左右。 • 所谓治不好原因有二:一是选择方法不当, 二是没有坚持治疗。 • 有的患者一听说哪里有新疗法就去哪里治, 但在哪里都不能坚持,最终是跑的地方不少 ,效果不理想。
认识误区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类治 法。 • 应该说哪一种方法也能治好一部分病人,但 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包治所有的患者。 •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疗法是禁忌的。 • 因此,正确的态度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病程,影象学检查选择适合每一个患者的具 体治法。 • 不能片面夸大、迷信某一种疗法,也不能从 主观上抵制某一种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一定每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有长短不同的腰痛病史,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疰状之一。
尽管如此,并非百分之百的腰突症患者都有腰痛症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退变引起的腰椎问盘突出:这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发病迟缓,病程较长,髓核突出逐渐形成,对腰椎周围的组织刺激很小,无明显的炎症产生,故可能无腰痛或腰痛不明显。
2、有时突出的髓核可能被吸收、消散,若不能完全被吸收,久而久之逐渐与神经根发生粘连,此时病人主要腿痛为主;若突出早期无炎性反应时,脊柱侧弯没有发生,腰肌无痉挛,此时也可能无腰痛发生。
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据临床一些资料统计,高位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3、4
以上),尤其是中央型患者,腰痛的比倒不是很大。
有人统计59例高位腰突症,只有14
个的患者有腰痛病史,可见的确并不是所有的腰突症患者都有腰痛症状。
可能是高位腰突症症状较重,突发截瘫而腰部失去知觉,或突出物压迫神经根较重,主要表现出神经根刺激症状而掩盖了腰痛。
4、还有可能突出物对韧带损伤较轻,或者因腰部姿势无改变而不引起腰痛。
确切原因目前还不甚明了。
5、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绝大多数腰突症患者经休养和治疗以后,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突出的髓核可能有部分或完全的吸收与还纳,或经推拿、理疗等治疗使韧带、腰肌等软组织的炎症得以消除,腰部的侧弯得到纠正,神经根粘连逐新被松解。
上述改变均可使腰突症的症状基本消除,此时可完全无腰痛症状。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无论只有腰痛还是只存在腿痛而腰不痛都有可能,这是正常现象。
(更多知识请访问腰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