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主桥最大跨径航道桥合龙 跨1150米(图)

合集下载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

风帆造型的九洲航道桥 靠近珠海、澳门口岸的是九洲航道桥,有两座桥塔, 采用风帆造型。
海底沉管隧道
为什么不直接建一座完整的桥,偏偏要在桥中间加一段海底隧道呢?
要知道建海底隧道可比跨海大桥难度大得多,难道是为了“炫技”?
前面我们提到了,伶仃洋上的航道十分繁忙,而靠近香港的地方有一
条深水航道,是大型船只在这片海域通行的唯一通道。目前可以满足 10万吨级别的船通行,远期要满足30万吨的通航需求,这就要求桥面 高度必须高于80米,桥的跨度也需要足够大,这样相应桥塔的高度要 将近200米。而离该航道不远的地方就是香港国际机场,又是世界上最 繁忙的航空港之一,机场的航线上不允许有超过 88米的建筑物存在。 因此,为了同时满足伶仃洋航道通航的需求以及香港机场限高的要求, 只能将通道建在海底。所以,这可不是什么“炫技”,而是综合各种 因素之后的最优解决方案。


23日在九龙塘又一城电影院,放映厅内座无虚席。纪录片一开始即由
多角度展现这座世纪大桥的巍峨壮丽风姿,这座长桥如海上的银线, 串起外伶仃洋“港珠澳”这串中国最闪亮的珍珠,点燃信心和梦想。

这次中国工程师成功建设世界建桥史难度最大、质量最好的跨海 大桥,标志着中国已掌握世界顶尖造桥技术,令中国由造桥大国成为 造桥强国。 全片真实反映巨大又艰苦的施工场面。吊装重达8万吨巨型沉管, 需要动用万吨的巨无霸吊臂船队,经过周详的计算、测量、调配,在 海底对接误差率只有2-3厘米。工程师形容是“深海8万吨级的接吻”, 困难程度可谓世界之最。施工人员在沉管对接关键期间几天几夜不眠 不休,对接成功后,大部分工程人员困极倒地而眠,令许多观众感动 不已。
海豚造型的江海直达船航道桥
中间的是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其桥塔为海豚造型,

第9课《一桥飞架连天堑》课件++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9课《一桥飞架连天堑》课件++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世著名桥梁
金门大桥:位于美国旧金山,是世
界上著名的悬索桥之一,以其鲜艳的橙 色涂装和超凡的建筑设计成为城市的象 征。
世界著名桥梁
伦敦塔桥:位于英国伦
敦泰晤士河上,拥有上开 式的双塔结构,是维多利 亚时代工业革命技术和艺 术美感的完美结合。
中国著名桥梁
北盘江大桥:原称尼珠河大桥或北盘江大
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 普立乡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都格镇的特大 桥,位于泥猪河之上,为杭瑞高速公路的组成 部分,是世界上最高的桥梁之一。
俯视图
引导学生绘制桥梁的俯视 图,展示桥梁的平面布局 和宽度比例。
左视图
指导学生绘制桥梁的左视 图,展示桥梁的侧面结构 和高度比例。
预览效果图
鼓励学生绘制桥梁的预览 效果图,展示桥梁在实际 环境中的视觉效果。
准确性和细节的重要性
结构准确性
强调准确性和细节的重要性。桥梁设计中,结构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人与自然的桥梁
桥梁还承担着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角色,让人们能够跨越自然障碍,亲近大自然。
工程与艺术的结合
桥梁既是工程的壮美华章,也是壮丽的艺术杰作,体现了人类在工程和艺术领域的卓 越成就。
11
《桥见中国》视频导入
1 中国桥文化之美
通过播放《桥见中国》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 蕴。
文化传承
桥梁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文化传承 的载体。它们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程 ,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成为连接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纽带。
艺术价值
许多著名桥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独特的设计和美学特征吸引了世 界各地的游客。这些桥梁不仅是工程 奇迹,更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艺 术元素。

港珠澳大桥简介终极版PPT课件

港珠澳大桥简介终极版PPT课件

18
桥梁——世界上最长的钢铁桥梁
大桥将采用最高建设 标准,抗震达8度,能 抗16级台风,设计使 用寿命120年。 大桥还将建设景观工 程,人工岛设观海景 平台 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 区,设有白海豚观赏 区
CHENLI
19
CHENLI
20
台风问题
桥塔施工方案能否实施取决于——台风。 伶韧性强的钢梁会在风力的作用下自然摆动,一旦造成频率相同, 就会产生共振,后果不堪设想。
2011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桥西人 工岛首个钢桶顺利振沉至设计位置, 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正式实 施。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派出1600吨级大型浮吊将其振沉到
位。
吊装设备八向振锤-世界最大的,专门定制
CHENLI
12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施工远景。其中西岛61个、 东岛59个其高度根据海床地质情况分别为40至50 米不等。
2011年12月7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最后一个 钢圆筒沉入海底,顺利实现了双岛“当年动工、当年成岛”。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基础施工完成后全景
人工岛效果图
“蚝贝”外形主题
CHENLI
16
超长的海底隧道
“一条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一条22.9公里长的跨海大桥”,
在深海里建隧道,工程师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采用盾构技术,但在 这里,工程师们不得不放弃。
经过在大桥上加上溢流板以后,可以使得 原来在7级风作用之下的振幅40公分一下 子降到了6公分。
四.项目管理
• 管理架构:在大桥建设期间仍保留港珠澳
大桥专责小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 国家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参加,主 要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中央事权和相 关重大问题。
• 大桥建成后运营及管理模式:按照属地法

“港珠澳大桥海上游”正式起航!可以坐船游港珠澳大桥了!

“港珠澳大桥海上游”正式起航!可以坐船游港珠澳大桥了!

“港珠澳⼤桥海上游”正式起航!可以坐船游港珠澳⼤桥了! 从5⽉13⽇起,游客可从九洲港乘坐⾼速客轮沿着港珠澳⼤桥⾛向直抵⼤桥东⼈⼯岛附近海域,近距离欣赏港珠澳⼤桥美景! 亮点:唯⼀⼀条能看东西⼈⼯岛和三座航道桥的线路 熟悉港珠澳⼤桥的朋友们都知道,从珠澳⼝岸⼈⼯岛出发,⼤桥依次经过九洲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青州航道桥、西⼈⼯岛、海底隧道、东⼈⼯岛、⾹港连接线、⾹港⼝岸⼈⼯岛。

这⼀次开通的航线可直接抵达东⼈⼯岛附近,也就是⾹港⼤屿⼭附近海域,近距离欣赏最⽓势磅礴的“风帆”双塔、“海豚”三塔、“中国结”双塔,并从海上近距离欣赏以前游客难以到达的东⼈⼯岛,远眺⾹港连接线和⾹港机场⾼密度起降的航班。

让我们通过⾸波照⽚体验⼀下! 最熟悉的“风帆”双塔从情侣路就能远眺,它就是港珠澳⼤桥九洲航道桥的标志,⽬前其他海上游览港珠澳⼤桥线路基本只到达这附近。

“海豚”双塔,这⾥就是江海直达船航道桥。

⼤桥穿越的珠江⼝伶仃洋海域,是有着“海上⼤熊猫”美誉的中华⽩海豚的最⼤栖息地。

运⽓好的话,你可以在伶仃洋上邂逅可爱的⽩海豚!⽽这只能乘船游览才能体验。

最炫的“中国结”双塔,这⾥宜“出舱”慢慢欣赏。

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桥主桥最⼤跨径航道桥。

全桥采⽤半漂浮体系,桥跨1150⽶。

索塔采⽤双柱门形框架塔,塔⾼163⽶,共设有14对斜拉索。

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桥桥梁⼯程三座通航孔桥中桩基最长、索塔⾼度最⾼、施⼯区域离岸最远的⼯程。

港珠澳⼤桥全长55公⾥,蚝贝型的西⼈⼯岛和东⼈⼯岛之间就是海岛隧道。

两座⼈⼯岛是主体桥梁和沉管隧道的转换平台。

东岛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为⼀体的综合运营中⼼,且开放游客观景揽胜功能;西岛功能则以桥梁的养护服务及办公为主。

岛上建筑全部采⽤清⽔混凝⼟,施⼯时⼀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

航班由九洲港出发,沿途依次经过港珠澳⼤桥“风帆”双塔、“海豚”双塔、“中国结”双塔、东西⼈⼯岛,并近距离观看到⾹港机场飞机⾼密度起落的场景,整个航程约90分钟。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粤港澳三地的大型跨海通道,全长49.968公里,全部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此为港珠澳大桥的主体工程;二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

珠澳口岸人工岛于2009年12月15日开建,标志着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大桥投资超729亿元,约需6年建成。

港珠澳大桥 - 简介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为49.968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

项目总投资729亿元人民币,其中主体工程投资347.2亿元,由长达35.578公里的“三桥一隧”组成。

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是截至2012年世界上桥梁设计使用年限最长的;大桥建设是粤港澳三地首次统一使用国际建设标准。

港珠澳大桥连通到珠海拱北后,将通过隧道穿越拱北建成区域,先与规划建设中的京港澳高速广珠西线相连,再通过延长线接驳,与珠海境内现有的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以及规划建设中的机场高速、高栏港高速等一系列干道连通,直贯整个珠江西岸地区乃至泛珠三角区域。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及珠海接线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100公里。

工程完成后,将构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增强香港对珠江东岸地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挖掘珠江西岸发展潜力,便捷港澳及珠江两岸之间的交通联系。

[1][2]港珠澳大桥 - 建设历史港珠澳大桥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运输通道、特别是香港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岸地区的陆路运输通道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香港与珠江西岸的交通联系却一直比较薄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特区政府为振兴香港经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跨海陆路通道,以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优势,并于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

2003年7月,内地与香港有关方面共同委托研究机构完成了《香港与珠江西岸交通联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修建港珠澳大桥连通三地具有重大的政治及经济意义,需要尽早安排建设。

世界最长的跨海境大桥:港珠澳大桥

世界最长的跨海境大桥:港珠澳大桥
• 5调查当地建筑材料的来源,水泥、钢材的供应情况,以及水陆 交通的运输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的动力设备。
• 6调查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施工机械等及电力供应情况。
• 7调查和收集有关气象资料,包括环境温度、雨量及风速等情 况。
• 8调查新建桥位上、下游的有无旧桥,其桥型布置和使用情况。
1初步设计 2.技术设计 3.施工图设计
世界最长的跨海境大桥:
•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 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在
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
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 发展具重要的战略意义。
• 中文名:港珠澳大桥 • 英文名: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 类型:跨海公路桥 • 所在地:香港、珠海、澳门 • 建造时间:2009年至2016年 • 跨度:49.968米 • 设计时速:100公里 • 造价:超过720亿元
• (3)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 • (4)地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Ⅴ∏度
初步设 计推荐 方案
(1)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为隧道方 案,约675km,其余约229km段采用桥梁方案, 东、西人工岛各长约625m,最近间距约 5584m,东人工岛东边缘距粤港分界线约 366m;
(2)主体工程东端在粵港分界线处与香港侧 桥梁衔接,采用与香港侧
整幅墩身,钢管复合桩基础,承台和墩身预制安装,承台埋入海床。
• (6)东、西人工岛结合部非通航孔桥:双幅分离预应力混凝土刚构 西人工岛结合部:总长264m,44m等跨布置,3跨一联。箱梁连续变 宽,桥面平均宽度约20m,为常规等高变宽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重 点处理好浪托力及防腐耐久性问题
• 东人工岛结合部:总长390m,桥跨布置为2×(3×47.5)+3×35m,跨为 一联,结构外形与香港侧保持一致,方案同西岛结合部。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

九洲航道桥港珠澳大桥3座通航孔桥之一,中间孔最大跨度为268米,2座风帆造型索塔,高120米,寓意“扬帆远航”。

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港珠澳大桥3座通航孔桥之一,中间双孔跨径最大为258米,3座海豚造型索塔,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突出环保理念。

伶仃洋是中华白海豚的最大栖息地。

在大桥建设伊始,建造者们就提出了“中华白海豚不搬家”的建设目标。

为此,大桥管理局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环保部门,创新性地引进了环保顾问的咨询机制,是国内首个在海洋工程环境保护领域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环保顾问的项目。

大桥设计施工方案也不断调整优化,如将桥梁跨径由传统的70米跨提高到110米跨,减少96 跨和96个桥墩,桩机打桩数量减少20%,降低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

部分海上施工人员通过培训成为中华白海豚观察员,用望远镜观察海面5分钟以上(4月—8月期间为10分钟),确保施工范围内没有中华白海豚活动后方可开始施工。

如果发现中华白海豚,500米以内停工观察,500米以外施工减速。

青州航道桥港珠澳大桥跨径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桥,双塔之间距离458米,塔高163米,中国结造型寓意“三地同心”。

确保中华白海豚不搬家通行速度可达100千米/时高速公路标准桥墩共计224个主梁钢板达42万吨抗台风16级使用寿命120年线路全长55千米(可建60座 埃菲尔铁塔)(大型桥梁使用 年限≤100年)六车道16船舶只能从航道桥通航孔通过大桥,不可以从其他桥孔通过船舶不可以在大桥两侧的水域随意抛锚不可以在大桥两侧的水域进行养殖捕捞不可以乘船登上东、西人工岛如遇突发恶劣天气,船舶可以在东、西人工岛停靠行人、非机动车和拖拉机不可以在大桥上通行船来了,请注意!为实现桥隧转换和通风井的设置,主体工程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

西人工岛岛长625米,陆域面积9.66万平方米,岛上建有救援、大桥养护等设施。

东人工岛岛长625米,陆域面积10.2万平方米,岛上建有观光、休闲服务等设施。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连接中国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5公里,其中主桥22.9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于2019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成为中国大陆和澳门、香港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有效缩短了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合作。

此次通车标志着中国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也为珠海市的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始于2009年12月15日,总投资约127.6亿元人民币。

港珠澳大桥是由主桥、人工岛和隧道组成,其中主要包括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海底隧道和澳门连接线、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综合体、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及人工岛联络线。

大桥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桥梁技术和材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钢箱梁桥面、最长的箱梁悬索桥和最深的海底沉箱隧道,是一座宏伟的工程奇迹。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珠海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大桥连接了珠海、澳门和香港三个城市,极大地促进了三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往来。

以往澳门到香港需要绕行,现在只需要40分钟就可以直达,大大加快了两地之间的交通速度。

港珠澳大桥也成为了珠海市的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塑造了珠海城市的新形象,并带动了珠海市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与澳门、香港之间形成了半小时生活圈,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和旅游需求,为珠海市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通过港珠澳大桥可以看到,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展现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雄心和实力。

港珠澳大桥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发展,使得三地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更加紧密和便利,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同时建设大桥也对环境保护要求很高。

建设中我们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对港珠澳大桥下水道和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治理,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大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也成为了工程建设者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珠澳大桥主桥最大跨径航道桥合龙跨1150米(图) 中跨合龙段MCL梁段吊装
另一视角的吊装
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中跨合龙段MCL梁段11日晚上顺利完成吊装,该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主桥最大跨径航道桥,当晚的合龙打通了大桥从西人工岛到深水区通航孔桥的通道。

当天16时,随着四台桥面吊机的缓慢提升,青州航道
桥中跨合龙段钢箱梁缓缓进入合龙口,在现场技术人员的指挥下,进行精确调位、码板、临时锁定及焊接作业,到晚上20时,合龙段顺利安装完成。

青州航道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桥采用半漂浮体系,桥跨1150米。

索塔采用双柱门形框架塔,塔高163米,共设有14对斜拉索。

当天吊装的中跨合龙段钢箱梁长7.6米,重量186吨。

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行政总监韦东庆介绍,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三座通航孔桥中桩基最长、索塔高度最高、施工区域离岸最远的控制性工程。

全桥范围内墩台最
重,施工水域最深,施工单位克服了外海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攻克大直径超长桩基施工、埋置式墩台干法施工、索塔钢结形撑吊装施工、大节段钢箱梁整体抬吊安装等诸多技术难题,承受了多次台风侵袭等安全风险的考验,率先完成了全部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钢箱梁海上吊装施工。

据悉,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在建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包括约23公里的桥梁、东西人工岛和6.7公里的海底隧道。

青州航道桥顺利合龙,打通了从西人工岛到桥梁之间的通道,为后续桥面铺装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全面完工迈出重要一步。

外形:离岸人工岛+斜拉桥
根据近期批复的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桥建设方案为“香港石散石湾─珠海拱北╱澳门明珠”桥隧组合方案,整座大桥的外貌将以离岸人工岛、主跨斜拉桥为最突出标志。

其中,在大桥主桥净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区段,推荐采用主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将成为大桥主桥型最突出外貌。

隧道:最深处离海平面40米
根据大桥开工可研报告,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包括建设6648米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位于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隧道与桥梁相接处各修两个横截面长1公里的人工岛。

在距
离大桥香港登陆点大屿山石散石湾6公里处的海面上将建一个人工岛,建成后行驶在大桥上的车辆从此处进入海底,穿过海底隧道,又从另一个人工岛钻出重新驶上大桥,而海底隧道最深处离海平面40米左右。

寿命:使用120年抗8级地震
据悉,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

另外,还可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撞击。

有消息人士称,大桥将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因此工程建设对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特别高。

大桥还将在离岸人工岛或沿线适当的地方,拟设白海豚雕塑,或者把白海豚在大桥工程部分造型中得以体现,并设白海豚观赏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