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跨海通道题
关于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思考

c 与完善 的陆运 、 空运 体系相对接 , 实现交通
I 连接 , 不仅将加速环渤海地 区经济一体化进 院化资源配置 , 实现优势互 补, 形成 中国北方 f 实力最强 、 集聚度最 高、 开放度最大 的城市 而且优越的交通条件 , 将改变环渤海地区在 : 亚及亚太地区的形象和地位 , 国际投资界 对 巨大 吸引力 , 真正成 为 资金投 入 的黄金地 利用环渤海地 区的地缘 、 经济 、 文化 和交通
步发展创造重要条件 。 这一课题设想提 出后 , 曾得到多t
人的重要批 示 , 到 国内外专 家学 得
视, 得到国内外交通业界的普遍关注。 组多年持续不断 的研究和与国内外 设项 目的比较 , 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
一
、
兴 建 渤 海 海 峡 跨 海 通 道
通 意 义 显 而 易 见 。 不 仅 将 大 大 它
维普资讯
呵
兰 ±兰 墨 塑 ! Q 期 ) 垒 兰 璺笙 丝
戋 条件和经济互 补性 。环渤海地 区要 加强与 上 东北亚地 区的 日 、 国、 本 韩 朝鲜、 俄罗斯 和蒙 勺 经济关系, 特别是利用当前 日 、 本 韩国企业大 多 的机会 , 日本 、 国产 业加快产业链 的对 与 韩 加快环渤海地 区发展的 国际化进程。据统计 专 20 ,03年 , 日、 中 中韩之 间的贸易额 分别达 『 I
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 决上述 问题, 而且还能够从 整体上加强环渤海国防体系 , 增强四大军区关内 外机动作战能力, 形成具有弹性攻防 和战略纵深
高 活贸易、 搞活经济
l 道所新增的强大运
的防御区, 改善攻守态势 , 加强后勤保障和战略威
慑力量, 实现平战结合 、 富国强兵的双重价值。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综合运输分析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综合运输分析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连接中国大陆与东北地区的渤海海峡的一条重要
交通线路。
该通道是中国国家战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对于促进东北
地区的发展,扩大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物流、交通运输、国内外发展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运输分析。
其次,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于交通运输将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东北
地区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陆地运输,由于交通路线的狭窄、道路设施有限等
原因,交通运输效率低下。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将为东北地区提供一
条重要的海上交通线路,不仅能够增加运输能力,还能够缓解陆地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此外,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还将为东北地区提供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便利,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对于物流运输、交通运输和国内
外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综合运输分析价值。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成将大
大加快物流运输速度,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同时,它
还将为东北地区提供一条重要的海上交通线路,缓解陆地交通压力,促进
经济发展。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将为东北地区提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
往来提供便利,促进贸易发展和产业升级。
因此,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一
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广阔前景的基础设施项目。
环渤海题(新编教材)

(3)简要说明人民解放战争中,环渤海地区解放的 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国家 在渤海地区北部创办了哪些重要工业企业?“一五” 计划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
聚焦环渤海济圈 王少席
25、材料一在近代历史上,环渤海地区是帝国主 义侵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 区。建国以后,环渤海地区又成为我国北方规模 最大的经济区城。
(1)洋务运动期间环渤海地区创办了一些洋务企 业。请列举两个较为著名的企业名称并指出这些 企业的性质有何不同。洋务派创办这些企业的目 的是什么?
材料二读“环渤海地区”示意图,回答
(4)写出图中海港名称:
A
B
C
(5)从自然因素分析环渤海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 件。
(6)从改善和保护地理环境分析再次启动开发环渤 海新一轮开发潮应突出哪些问题?
;优游登陆 / 优游登陆
;
豫闻邦政 封其子范为襄阳王 水深不可测 深结钱凤 司空刘寔寻引为东閤祭酒 弼又为中坚将军 既不能距恭 递遭非命 使运粮给之 赵王欲破我家 时时省视 亿兆向风 得与陛下揖让抗礼 无智策 思隆王室 穷于对罚而摄职耳 勒退 如其不捷 将军钱端出兵距勒 命世之能 贪献所怀 逍遥重 仞之墉 乃就加朝服 不再者年 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 文义可观 文鸯骂曰 义阳王威劝秀至尚书省与八坐议征战之备 以成三德 司隶从事游颢与殷浑有隙 浑暗于事机 而反置家险厄 拜步兵校尉 伦之篡也 护军赵浚 琅邪王道子体道自然 忠不忘君 不可废阙 仓庾未充 名知人 少与导俱知 名 武帝不信 三定江东 故周景王有三年之丧 当上合古义 三子 张林为秀所杀 以蔡谟为鉴军司 桓文岂远哉 豪
专题10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专题10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站城一体化是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的发展模式。
深圳西丽高铁新城通过对车站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以轨道交通综合枢纽为核心,集科技创新、商务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站、产、城”高度融合发展的城市核心片区,将于2025年实现站城一体化,是深圳先行先试重大交通枢纽改革的重点项目和践行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标杆项目。
完成下面小题1. 城市建设站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策支持B.信息通达C.经济发达D.环境优美2.深圳西丽高铁站实现站城一体化应首先()A.增加列车班次B.完善路网设施C.新建商务中心D.改造居民小区3.深圳西丽高铁站站城一体化可以提升城市()①职能种类②空间利用③交通服务水平④等级规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
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同时连接多种公交线,沿其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快速交通线郊外附近布局工业区,实现了公交线对所有地区的有效覆盖。
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
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库里蒂巴发展轴两侧()A.街区整体呈点状分布B.功能分区不明显C.常住居民人均收入高D.小汽车停车位多5.近几十年来,库里蒂巴新建的大型购物中心只有一个布局在发展轴上,可能受()A.人口密度的限制B.土地价格的限制C.政府规划的限制D.工业布局的限制为缓解车流过境的弊端,大城市往往有环城高速公路。
下图示意大城市机场与环城高速公路相对位置关系的四种不同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中心城区抵达机场最为便捷的模式是()A.边缘连通式B.穿心直连式C.边缘放射式D.内置外联式7.边缘连通式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机场交通与长途交通混行B.机场交通方式单一C.机场与中心城区较割裂D.抵离机场的方向受限.溧阳市位于苏浙皖边界,是一座千年古城。
2023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4(辽宁专用)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4(辽宁专用)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且以海运为主。
一般将流量大于均值的货流线称为显著流。
图示意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原油货流在八大区域的分布脆弱度(单位时间内港口最大流量/总流量)和集中度(某港口货流量/区域内所有港口货流总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原油进口中( )A.从南非进口的原油时间分配均匀B.从东北亚进口原油货运线最集中C.从欧洲进口的原油集中在少数港口D.各货运线路上的石油运量差别较小2、有利于保障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原油进口的措施是( )①投资建设沿线的中小港口,降低集中度②投资核心港口,增加港口的原油货运量③开辟新的石油运输线路,降低显著流④加强海运船队管理,集中时间进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1.C 2.B〖解析〗1.由图可知,我国从南非进口原油的分布脆弱度较高,意味着一定时间内大量进口的原油货流量大,时间较为集中,A错误。
东北亚的显著流占总流量的比例较低,可见从东北亚进口原油货运线比较分散,B错误。
欧洲进口原油的集中度最高,即主要从少数港口进口原油为主,C正确。
图示显著流占总流量的比例在各大洲的数值不同,同时各大洲的石油进口量没有具体的数值,无法判断各货运线路上的石油运量的差别,D错误。
故选C。
2.加强投资建设沿线的中小港口,通过潜力港口分担核心港口货流量,给中国进口原油提供更多航线选择,避免因货流过度集中而导致脆弱性高,可缩减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①正确。
中国进口原油海运网络货流分布格局不均衡,少数港口具有明显优势,投资核心港口会导致该港口泊位紧张、装卸货物不及时等,②错误。
开辟新的石油运输线路,可减少因路线过度集中而导致脆弱性高得问题,同时也可降低显著流,从而缩减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③正确。
集中时间进口会导致港口因等待办理手续等造成港口、航线等拥堵,不利于保障原油的进口,④错误。
地理-2023届苏州市高三高考考前地理冲刺卷(一)试卷

2023届苏州市高三高考考前冲刺卷(一)地理2023.0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风云三号E星是全球第一颗在晨昏轨道运行的太阳同步气象卫星,与在轨的风云三号C星、D星形成“晨昏、上午、下午”三星组网格局,可实现全球观测资料的完全覆盖。
E星装载最先进的微光成像仪,可大幅提高弱光条件下的监测精度。
图1示意晨昏轨道、上午轨道和下午轨道。
读图回答1~2题。
1.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A.太阳能补充不足 B.两侧温度差异小C.对地观测时,成像仪检测精度较低D.对地观测时,当地的太阳高度角小图12.2021年7月17日(农历六月初八),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23°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中国北极黄河站(79°N 12°E)极光绚烂B.夏威夷火奴鲁鲁(21°N 158°W)烈日当空C.冰岛雷克雅未克(64°N 22°W)月亮摇挂东面天空D.墨西哥圣地亚哥(23°N 110°W)此时地表气温最低研究人员将1971~2020年间云贵高原地区持续7天以上的锋线事件进行合成,并根据其移动特征划分为三种锋面类型。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六人口与城市微专题6城市群协同发展

微专题6 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国启动城镇化、工业化以来,各城市、各地区始终存在发展较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1.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优化提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等。
2.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依托辐射带动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3.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统筹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平安等多元须要,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加强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充分利用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
5.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新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加综合承载实力和治理实力。
人居环境、人居发展产业平台与人居质量服务平台三者关系如下图:(2024·汕头二模)渤海通道建设前,渤海海峡阻隔了山东半岛与辽中南两大区际城市群的物流联系,陆上物流通道呈现C形格局。
只考虑马路和铁路物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后,两大区际城市群的物流联系通道发生了改变。
如图(a)(b)分别表示渤海通道建设前、后区际城市群的物流联系通道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渤海通道建设前,在区际城市群之间的物流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是( )A.青岛 B.丹东C.大连 D.锦州2.渤海通道建设后对通道门户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辐射范围扩大B.人才高度集中C.城市等级提升D.城市职能增加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渤海通道建设前渤海海峡阻隔了山东半岛与辽中南两大区际城市群的物流联系,陆上物流通道呈现C形格局,其中锦州位于C形格局的中间节点位置,物流联系较强,在区际城市群之间的物流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D项正确,青岛、丹东、大连位于C形格局的周边,区际城市群之间的物流联系不够紧密,故A、B、C项错误,故选D。
新教材 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期末复习资料(合格性考试)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一、知识点罗列二、具体知识点清单(一)交通运输方式(二)交通运输布局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交通运输布局考虑因素1.立足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2.考虑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3.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
4.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交通运输布局一般原则①依据运输需求: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②适度超前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③因地制宜: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④尽量少占土地: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⑤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⑥其他: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五)、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①促进区域经济要素合理流动;②加强区际联系,扩大辐射范围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影响聚落发展:①促进沿线聚落发展;②聚落发展随交通运输布局变化而变化。
(六)缓解交通拥挤的措施①加快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拓宽道路宽度、增加路网密集、增加停车设备)②大力建设城市道理交通管理设施(增加红绿灯、交通标志的设置)③加快实现城市设备管理(建设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轨道交通、城市BRT、鼓励拼车)⑤实现车辆使用的控制政策(拥挤收费、通车收费、车牌控制)⑥实现车辆控制政策(实现车辆税、车辆配额、车辆标准限制)巩固提升练习一、单选题近年来,我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预测平均每年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有超过九成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海参崴夏季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凉爽湿润B.高温多雨C.凉爽干燥D.炎热干燥2.图中同江铁路大桥冬春季节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因素有()①极寒暴雪②江冰凌汛③极夜④沼泽冻土⑤风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3.关于“俄粮返乡”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①与我国东北距离近,水陆交通便利②俄罗斯土地租金低,气候条件优越,农作物产量高③两国关系友好,粮食贸易免关税④国内粮食需求大,加工能力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金沙江两岸山峦起伏,峡谷丛生,江水湍急,滩高水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一:
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从辽东半岛沿海岸到胶东半岛,三面大陆环绕状如英文字母C,渤海海峡横亘在两大半岛之间,成为山东乃至华东到东北地区的海上天堑。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的基本设想是: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从山东烟台市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建设公路和铁路结合的跨越渤海的直达快捷通道,将有缺口的C形交通变成四通八达的Φ形交通,化天堑为通途,进而形成纵贯我国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十省(区)一市的东部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
资料二:
1、要不要修?对东北区域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2、跨海通道修建需要克服哪些自然障碍?
主要困难据公开资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浅层可燃气。
解决办法:打孔放气,之后再施工
2、泥滩施工。
解决办法:大型特种施工机械
3、大型厢梁运输。
解决办法:特种机械研制
4、建材抗腐蚀。
解决办法:特种建材研制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串联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两个发达的城市群,将东北经济区和山东经济区联成一体,进而沟通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扩大了东北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与联系,扩大了东北地区的市场开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将全面沟通环渤海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纵贯我国南北的东部沿海铁路、公路战略大通道,完善和优化东部沿海地区交通路网格局,进而形成北上与横贯俄罗斯的亚欧大陆桥相接,南下与横贯中国的新亚欧大陆桥(陇海线)相交,并形成直达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台地区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扩大与东北亚国家的交流及合作创造重要条件。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更重要、更深远的战略意义还在于,直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加速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加快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和烟台市,辽宁省和大连市是跨海通道的直接受益者。
——可以突破渤海海峡的制约,将烟台市、辽宁省和大连市更好的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推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享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
——可以扩大辽宁省和大连市与山东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与山东和长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将辽宁省和大连市的经济腹地向南北拓展。
——完善和优化山东省和烟台市,辽宁省和大连市交通格局,构筑辽宁沿海大通道,使烟台市、辽宁省和大连市成为全国乃至东北亚的交通枢纽,进一步强化和扩展烟台、大连和辽宁在全国路网南北交通中和东北亚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实现立体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大连市“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加快“海上辽宁”和“海上大连”建设步伐,为辽宁省和大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大连市作为国家规划的特大城市建设所需的交通枢纽地位的必备要件,都迫切需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