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管理精品-肾风(IgA肾病)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中国肾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肾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肾病诊疗指南(2024版)前言本指南根据我国肾脏病防治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肾脏病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肾脏病专科医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诊疗规范,旨在提高我国肾脏疾病的诊疗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目录1. 概述2. 诊断方法3. 慢性肾病4. 急性肾损伤5. 慢性肾衰竭6. 常见肾小球疾病7. 常见肾实质疾病8. 儿童肾病9. 老年肾病10. 肾病综合征11. 治疗原则12. 药物治疗13. 中医治疗14. 护理与康复15. 预防与调养16. 研究进展与展望1. 概述肾病是指影响肾脏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血管等部位的病变。

我国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2. 诊断方法肾病诊断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等。

其中,肾活检是确诊肾脏疾病类型的重要手段。

3. 慢性肾病慢性肾病(CKD)是指持续损害肾脏功能的一种疾病。

根据我国CK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CKD患病率为10.8%。

4. 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AKI)是指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失衡和全身炎症反应。

5.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CRF)是慢性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表现为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和全身多系统受累。

6. 常见肾小球疾病肾小球疾病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7. 常见肾实质疾病肾实质疾病包括肾炎、肾病、肾肿瘤等。

8. 儿童肾病儿童肾病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9. 老年肾病老年肾病是指老年人发生的肾脏疾病,常见病因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

10.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11. 治疗原则肾病治疗原则为:控制原发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防止并发症。

1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压、降脂、抗凝、免疫抑制等。

8.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8.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3.体位□
4.活动与休息□
5.攻下逐水中药护理□
6.饮食护理□
7.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外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中药泡洗□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中药药浴□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4.中药熏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5.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较好□
一般□差□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头晕、血压增高

1.血压监测□
2.休息□
3.降压药护理□
4.饮食护理□
5.情志护理
6.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较好□
一般□差□
尿量异常
(少尿、无尿、多尿、夜尿)
2.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请注明,下同)
好□较好□
一般□差□
泡沫尿(蛋白尿)

1.泡沫尿观察□
2.补益/祛风除湿等中药护理□
3.饮食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皮肤护理□
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较好□
一般□差□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较好□
一般□差□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肾病科2024年度工作计划

肾病科2024年度工作计划

肾病科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引言自2010年以来,我国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

在全国医疗体系的推动下,肾病科在诊治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提高肾病科的临床治疗能力、科研创新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制定了以下2024年度肾病科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本工作计划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科学治疗”的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全面提高肾病科的临床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科研创新,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工作目标1. 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内科医生和肾病专家的合作机制,推动肾脏透析技术的进步,提高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开展科研创新:加强科研创新力度,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推动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的新技术的应用。

3.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推进数字化医疗服务,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4. 提升医务人员素质:开展系统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具体工作计划1. 提高临床诊疗水平(1)建立多学科诊疗团队:组建由内科医生、肾病专家、营养师和心理医生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2)推动肾脏透析技术的进步:加强对肾脏透析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透析水平,提高透析治疗效果。

(3)优化门诊就诊流程: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4)加强肾病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康复训练营、义诊、健康讲座等,普及肾病相关知识,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2. 开展科研创新(1)加强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医务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组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3)推动新技术应用: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学习新技术,推动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的新技术的应用。

3.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推进数字化医疗服务: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优化患者就诊记录管理,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iga肾病治疗方案

iga肾病治疗方案

iga肾病治疗方案IGA肾病,又称为IgA肾病、Berger病或免疫球蛋白A肾病,是一种以免疫球蛋白A(IgA)在肾小球沉积导致的肾脏疾病。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以下综合治疗方案来控制病情和保护肾脏功能。

1.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休息、补充营养、控制水盐摄入、防止尿路感染等。

病情较轻时可以适当监测病情变化,避免过度治疗。

2.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IGA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积极控制血压。

常用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可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脏功能损害。

3. 控制蛋白尿:蛋白尿是IGA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长期大量蛋白尿可导致肾脏损害加重。

控制蛋白尿的方法包括限制蛋白摄入、合理用药(ACEI、ARB等)、控制高血压等。

对于顽固性蛋白尿,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

4. 抗凝治疗:IGA肾病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增多和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有助于预防肾脏血栓的形成,常用的抗凝药物有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5. 免疫调节治疗:由于IGA肾病本质上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因此免疫调节治疗在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最常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可以减少肾小球内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

在某些情况下,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也可考虑使用。

总之,IGA肾病治疗的关键是综合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控制高血压和蛋白尿、抗凝治疗以及免疫调节治疗等。

此外,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等指标,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尽可能保护肾脏功能的目的。

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治疗方案需个体化,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肾风

肾风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阴两虚证主症:微量泡沫尿(尿蛋白定量小于 1.0g/24h)或兼有少量异形红细胞尿。

次症:腰酸、乏力,口干、目涩、手足心热,眼睑或足跗浮肿,夜尿多。

舌脉象:脉细或兼微数,苔薄、舌红,舌体胖,舌边有齿痕。

肾病理改变(可参考):功能健全的肾单位数目减少和足细胞受损。

(二)脉络瘀阻证主症:持续性镜下异形红细胞尿。

次症:腰部刺痛,或久病(反复迁延不愈病程1年以上);皮肤赤红缕,蟹爪纹路,肌肤甲错。

舌脉象:脉涩,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瘀滞。

肾病理改变(可参考):肾微小血管(血流)损伤的表现。

(三)风湿内扰证主症:尿多泡沫(尿蛋白定量大于 1.0g/24h)或兼有异形红细胞尿。

次症:水肿,腰痛、困重,头身/肌肉/肢节酸楚,皮肤瘙痒,恶风。

舌脉象:脉弦或弦细或沉,苔薄腻。

肾病理改变(可参考):肾固有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新月体形成、袢坏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血尿:肾风病血尿可分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

1.辨尿色、性状。

肾风病血尿具有无凝血块、无血丝,一般无疼痛、全程血尿等临床特征,尿检红细胞形态为异形红细胞,要排除药物(如大黄、利福平、口服避孕药等)和女性月经污染所致的红色尿、假性血尿和外科范围的血尿。

2.肾风病肉眼血尿,初发时可伴发热、咽痛等外感风热证候,或与乳蛾(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同步出现,应注意观察咽部及体温情况。

鼓励饮水,也可用金银花煎液漱口清洁口腔,或遵医嘱中药雾化治疗。

3.肉眼血尿严重者需卧床休息,尚需监测血压、血分析、评估出血量。

4.镜下血尿病程多数较长,且症状隐匿。

应定期检查尿液,观察尿红细胞量增减、反复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如活动、睡眠、疲劳等,以及有无感染灶等影响。

5.镜下血尿辨证多属于或兼有肾络瘀痹证,医嘱予丹参、三七总甙等养血活血,敛阴宁络治疗时,护理中应注意观察尿红细胞的增减,观察皮肤、口腔、牙1龈有无出血等。

6.日常应避风寒,防感染,动静相宜,以不疲劳为度。

31肾病科肾风中医诊疗方案

31肾病科肾风中医诊疗方案

31肾病科肾风中医诊疗方案肾风是一种以肾脏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中,肾阳虚和肾阴虚是两种常见的肾风类型。

中医诊治肾风主要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肾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肾风的目的。

下面是一个中医诊疗肾风的方案:1.中药治疗:-对于肾阳虚型肾风,可以选择补肾壮阳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淮山、山药、枸杞子、肉苁蓉等,可以制成药膳或者煎汤服用,具有补肾壮阳的效果。

-对于肾阴虚型肾风,可以选择滋阴补肾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药、枸杞子、黑芝麻等,可以制成药膳或者煎汤服用,具有滋阴补肾的效果。

2.饮食调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选择鱼、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同时,减少盐和油脂的摄入,控制饮食中的盐分和脂肪含量,有利于肾脏的排尿和代谢功能。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饮水量。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量饮水,避免对肾脏造成负担。

3.调理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人体恢复和调节阴阳平衡的重要途径,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有助于肾脏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避免长时间的劳累和过度疲劳,减少肾脏的负荷。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操劳,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

4.中医经络治疗:-经络调理是中医治疗肾风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推拿按摩、针灸和艾灸等手段,刺激经络系统,调理肾脏和全身的阴阳平衡,改善肾脏功能。

-可以选择肾经相关的穴位进行刺激,如足三里、肾俞等穴位,有助于改善肾脏功能和血液循环。

总之,中医诊疗肾风主要通过中药治疗、饮食调理、调理生活作息和中医经络治疗等综合手段,达到滋阴补肾、益气固表、调理阴阳平衡的效果,切实改善肾脏功能,从而治疗肾风。

但是,对于肾风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最好在专业中医肾病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疗。

肾风(IgA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2023年版)_002

肾风(IgA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2023年版)_002

肾风(IgA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一、本方案适应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肾风(TCD编码:A04.05.07)。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IgA肾病(ICD-10编码:N02.801)o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00~200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制定的《IgA肾病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践指南》。

尿血,或尿中泡沫增多,或眼睑、足附浮肿,或腰酸、腰痛,或自觉无明显不适感。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2年《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临床诊疗指南一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修订,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及《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08年)。

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患病时间超过3个月;部分患者急性起病,病程较短;血尿以异形红细胞为主,蛋白尿以中分子为主;肾活检病理诊断为IgA肾病;排除继发性因素。

(二)证候诊断(1)气阴两虚证:尿血,或尿多泡沫,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易感冒,腰酸膝软、口干目涩、眩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舌红或淡红、苔薄或少苔,脉细或细数。

(2)肺脾气虚证:尿血,或尿多泡沫,神疲懒言,纳少、腹胀,易感冒,自汗,大便澹,或有眼睑、足附浮肿。

舌淡红,舌体胖、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3)肝肾阴虚证:尿血,或尿多泡沫,目睛干涩,眩晕耳鸣,咽干而痛,腰酸膝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偏干。

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或弦细数。

(4)肾络瘀痹证:尿血,腰部刺痛,或久病;或见面色晦暗或薰黑,唇色紫暗或有瘀斑,肢体麻木。

舌暗,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瘀滞,脉细涩或涩。

(参考肾病理可见血管褛闭塞、微血栓形成,球囊粘连,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等)。

(5)风湿内扰证:尿多泡沫或尿血,短期内加重;有新近出现或加重的困乏和水肿,舌红或淡红,苔薄腻,脉弦或弦细或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分科 序号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7
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
18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
19
臁疮(下肢溃疡)
20
水火烫伤(烧伤)
21
毒蛇咬伤(蝮蛇咬伤)
1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62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
63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64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5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
66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
67
狼疮性肾炎
68
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
69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70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
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7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
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2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
3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
4
登革热
5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急性咳嗽病
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9
慢性咳嗽病
10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11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
12
哮病(支气管哮喘)
12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1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青盲(视神经萎缩)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版肾风(IgA肾病)诊疗方案
说明:本方案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科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修订而来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尿中泡沫增多,或尿血(包括镜下红细胞尿),或眼睑、足跗浮肿,或腰酸、腰痛,或眩晕耳鸣;舌淡红,或舌红,或舌体胖、边有齿痕,或舌暗,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瘀滞;苔薄白或薄白腻;脉细,或弦细,或兼微数。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

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患病时间超过3个月;部分患者急性起病,病程较短;血尿以畸形红细胞为主,常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肾活检病理诊断为IgA 肾病;排除继发性因素。

(二)证候诊断
1.基本证候
(1)气阴两虚证
主症:泡沫尿(尿检蛋白)或尿血(尿检镜下红细胞增多)。

次症:腰酸、乏力、口干、目涩、手足心热,眼睑或足跗浮肿,夜尿多。

舌脉:脉细或兼微数,苔薄、舌红,舌体胖,舌边有齿痕。

(2)脉络瘀阻证
主症:①血尿(包括镜下红细胞尿),腰部刺痛,或久病(反复迁延不愈病程1年以上);②肾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襻闭塞、塌陷、僵硬、毛细血管有微血栓样物质形成,毛细血管扩张与瘀血、肾小血管血栓形成,肾小球缺血样
改变,肾小球球囊粘连、疤痕,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

次症:①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赤丝红缕,蟹爪纹络;②甲皱微循环郁滞,血黏度增高、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增高。

舌脉:脉涩,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瘀滞。

(3)风湿内扰证
主症:泡沫尿(尿蛋白)或尿血(肉眼或镜下红细胞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0g。

次症:①新近出现或加重的困乏、眩晕、水肿;②辅助检查、实验室及肾病理:血压、血肌酐、尿蛋白等从原先稳定水平出现变动、升高;肾病理出现肾小球系膜细胞或内皮细胞增生、间质炎细胞浸润或节段性毛细血管襻纤维素样坏死、细胞性新月体形成及/或足突广泛融合。

舌脉:脉弦或弦细或沉,苔薄腻。

2.合并证候
(1)风热扰络证:发热,咽痛,咳嗽,尿血,腰酸,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湿浊犯脾证:腹痛,腹泻,或伴恶心,纳呆,苔白腻,脉滑。

(3)下焦湿热证:血尿,尿频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1.主要证候
(1)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生黄芪、党参、太子参、女贞子、旱莲草、当归、杭白芍、干地黄、川芎、淮山药、金樱子、芡实。

本科验方:祛风愈肾汤加味。

忍冬藤、泽泻、鬼剪羽、石见穿、漏芦、拔契、土茯苓、半枝莲、天龙、女贞子、旱莲草等
中成药:肾炎康复片、六味地黄丸、金水宝、百令胶囊、至灵胶囊。

(2)脉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下瘀血汤加减。

制军、丹参、积雪草、桃仁、莪术、淡海藻。

中成药:保肾康片、三七总苷片、肤康片。

(3)风湿内扰证
治法:祛风除湿。

推荐方药:防己黄芪汤加减,或在原辨证处方中加入汉防己、徐长卿、鬼箭羽。

中成药:雷公藤多苷片、火把花根片。

2.合并证候
(1)风热扰络证
治法:疏风散热,凉血止血。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

祛风愈肾汤加味。

忍冬藤、泽泻、鬼剪羽、石见穿、漏芦、拔契、土茯苓、半枝莲、天龙、女贞子、旱莲草、连翘薄荷赤小豆杏仁等
(2)湿浊犯脾证
治法:芳香化浊,醒脾利湿。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3)下焦湿热证
治法:化湿清热,止血宁络。

推荐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辨证选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选用针灸、推拿、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中药敷脐、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熏蒸药浴等疗法。

可选择应用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熏蒸床、医用智能汽疗仪等设备。

对于部分CKD3期者可选择应用结肠透析机。

(四)内科基础治疗
可参考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采用控制血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并针对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并发症或感染等,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护理
1.饮食护理: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低磷饮食。

2.生活护理:慎起居,适劳逸,勿劳累,防感冒。

3.心理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临床缓解: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包括肉眼血尿、泡沫尿、水肿、腰酸腰痛等)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5%。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疾病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缓解:肉眼血尿、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转阴,尿红细胞消失,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g,肾功能恢复/保持正常,持续3月以上。

显效:肉眼血尿、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减少≥50 %,尿红细胞减少≥50 %,肾功能恢复/保持正常,持续3月以上。

有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减少≥25%,尿红细胞减少≥25%,肾功能改善/维持原水平,持续3月以上。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二)评价方法
1.中医疗效评价方法
肾风中医疗效评价方法
2.西医疗效评价方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或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

四.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和改进
1治疗难点分析:
1.纯中医治疗可行性,相当部分IgA肾病患者以急性上感起病,部分患者
对纯中医治疗依从性差,临床辨证论治方药驳杂。

考虑通过临床标准化评价方法引入,规范相应证型诊疗方药,通过提高临床疗效以增进患者纯中医治疗依从性,并体现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

2.同上,急症患者对于中药汤剂煎服感到繁琐,临床可通过改进剂型或中
药煎服法,如我院通过临方制剂的制作,减轻患者煎服中药的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