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常见故障讲解
轮胎故障的产生原因及维修

轮胎故障的产生原因及维修轮胎是汽车的唯一接地物、支撑物,其在汽车安全行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轮胎出现了问题应该怎么处理解决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轮胎故障的产生原因及维修,希望能帮到你。
轮胎故障的产生原因及维修变形产生原因:轮胎质量有问题或轮胎橡胶老化轮胎是橡胶制品,其是富有很强的弹性。
轮胎在运行中会有压、碰到物体时会发生变形,如石块、路崖、路面凹凸不平时,轮胎都会发生变形,而这些变形都会得到恢复。
如果轮胎质量有问题或轮胎橡胶老化,其弹力就会下降,就会导致轮胎在变形后无法恢复原状。
开裂产生原因:质量问题轮胎质量有问题在变形运动过程中还会导致橡胶表面开裂、内部结构层脱胶导致鼓包。
而轮胎出现变形、开裂、鼓包后,轮胎的内部结构层就会发生变化,会导致轮胎的抗压能力、承受载重能力和承受车速能力大大下降,继续使用就会有爆胎的危险,轮胎变形、鼓包会导致车辆在行驶中出现抖动(后轮会摆尾前轮造成方向抖动)、跳动。
所以发现轮胎变形、开裂、鼓包后,请及时更换,确保行车安全。
啃胎产生原因:造成轮胎胎面磨损不均的原因是四轮定位不正、转向机构(如横、直拉杆调整不当等)出现故障、悬挂机构出现故障导致轮胎不正,出现单边磨损严重,如出现单边成梯形磨损就叫啃胎解决方法:出现单边磨损或啃胎,请及时去修理厂检修四轮定位、转向机构和悬挂等。
胎面磨损不均货车大车后桥常出现后桥移位,而导致后轮胎单边磨损和啃胎。
而轮胎气压过高会导致胎面中间磨损严重、胎压过低则会导致胎面两侧磨损加剧。
请及时观查轮胎气压,避免轮胎不均磨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轮胎动态不平衡,前胎会导致方向发抖、后胎会导致车身抖动。
车速越快越明显。
出现这种情况请及时去轮胎修理部做下轮胎动平衡,消除故障。
漏气产生原因:轮胎被扎轮胎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压到尖硬物体(如钉子、玻璃),而轮胎被这些尖硬物体扎通,就会出现漏气,我们称为轮胎漏气或快气。
而轮胎漏气又分为三种形式:慢漏气、快速漏气和爆胎。
轮胎常见的损坏原因

轮胎常见的损坏原因轮胎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车辆的重量、行驶的力量和路面的挑战。
而轮胎损坏不仅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能,还会增加驾驶人员的维修费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轮胎常见的损坏原因。
1. 轮胎磨损:长时间的使用和频繁的行驶会导致轮胎磨损,在路面摩擦的作用下,轮胎表面的胎纹逐渐磨损,从而降低了轮胎的抓地力和稳定性。
2. 轮胎老化:轮胎在长时间的使用和日晒雨淋下会逐渐老化,胶质会变硬,轮胎的弹性和柔韧性会降低。
老化的轮胎容易出现开裂、龟裂等现象,增加了爆胎的风险。
3. 轮胎过热:长时间高速驾驶、轮胎气压不足、过重载荷等都会导致轮胎过热。
过热会使轮胎的胶质软化,甚至会引起胎面脱落,严重时会发生爆胎。
4. 路面不平:不平的路面会给轮胎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振动,长时间在不平的路面行驶会使轮胎受到损坏。
尤其是锐角和凹陷等路面障碍物,会导致轮胎胎面和侧壁的划痕、磨损和损伤。
5. 不适当的行驶方式:急刹车、急转弯、高速行驶等不适当的行驶方式会给轮胎带来较大的冲击和力量,加速轮胎的磨损和老化。
6. 轮胎撞击:撞击路面上的石块、地沟盖等障碍物会导致轮胎受到冲击,轮胎胎面和侧壁可能会出现损伤和破裂,甚至可能导致爆胎。
7. 轮胎漏气:由于轮胎阀门损坏、气阀螺纹损坏等原因,轮胎可能会出现漏气。
气压不足会导致轮胎变形、鼓包,影响行驶稳定性和操控性。
8. 轮胎悬挂系统不平衡:如果轮胎的定位不正确或者轮毂悬挂系统出现不平衡,会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甚至出现胎面磨损早期。
9. 长时间存放:轮胎在长时间存放时,会受到自身重量的挤压,使轮胎的形状变形,胎面产生永久性变形。
10. 液体污染:轮胎表面接触到机油、汽油等有害化学物质,会使轮胎胶质变硬,降低轮胎的弹性和性能。
为了减少轮胎的损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轮胎: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气压、胎纹深度等,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2. 控制车速:注意合理控制车速,减少急刹车、急转弯等激烈驾驶行为。
汽车轮胎的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

汽车轮胎的损坏形式及原因分析轮胎是汽车行走系的重要部件,它不仅用来支承整车重量和工作载荷,而且还要和路面直接接触并传递车辆和路面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因而工作条件较差,且极易损坏。
因此,了解和认识轮胎的损坏形式和特点,采用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延长轮胎使用寿命、提高车辆运输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 轮胎的常见损坏形式轮胎的损坏的主要有形式有2种,其原因也多种多样。
1.1 轮胎胎面磨损轮胎胎面磨损包括正常磨损和异常磨损。
轮胎正常磨损是指其在整个使用期内沿轮胎整个胎面的均匀磨损,磨损均匀和磨损速度缓慢是轮胎正常磨损的主要特征之一;轮胎异常磨损是指其磨损极不均匀而且磨损增长很快的一种不正常现象。
1.2 轮胎结构性损坏轮胎结构性损坏包括因轮胎使用不当造成的结构性损坏和因车辆底盘技术状况不良造成的结构性损坏。
前者表现为轮胎胎体断线穿洞破裂、帘线松散脱胶、线层与面胶脱离等失效形式;后者表现为极度异常磨损、机械擦伤或划伤等失效形式。
2 轮胎的损坏原因2.1 轮胎胎面磨损的原因轮胎的异常磨损既跟其使用有关,又和车辆底盘的技术状况有关。
由于轮胎胎面与路面之间既存在滚动摩擦,又存在滑动摩擦,运行过程中环境越复杂,使用变速、转向、制动等措施越频繁,路面条件越差,轮胎受磨损速度也就越快。
(1)当车辆速度过高或负荷过大时,轮胎所受载荷也急剧增大,致使胎内帘布层之间、帘布层与橡胶之间、内胎与外胎之间的磨损加剧,热量增多,温度升高(可达100℃以上)。
而橡胶在高温下的抗拉强度、耐磨性和粘接力均显著降低,最终易造成轮胎的结构性损坏。
(2)当车辆制动频繁而且过猛时,由于制动时“抱死”的瞬间轮胎胎面与路面之间存在着很大滑移,轮胎胎面的局部将产生很大磨损。
(3)当轮胎长期在气压不足的条件下使用时,轮胎接地部分加宽,从而造成胎冠两肩着地而磨损。
当气压严重不足时,外胎会在轮辋上窜动,使内胎气门嘴受剪。
(4)当轮胎长期在气压过高的条件下使用时,导致轮胎接地部分减少,接地压强增大,从而造成胎冠中部磨损的加剧。
常见轮胎故障及应对措施

常见轮胎故障及应对措施在汽车使用过程中,轮胎故障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无论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还是在乡村小路上驾驶,轮胎故障可能随时发生。
作为一名专业销售人员,了解并掌握常见轮胎故障及应对措施对于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提供优质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轮胎故障,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1. 轮胎漏气轮胎漏气是最常见的轮胎故障之一。
漏气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钉子或其他尖锐物体刺穿轮胎、轮胎磨损、阀门故障等。
当客户遇到轮胎漏气时,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以下建议:- 检查轮胎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刺痕或钉子,如果有,应当寻找专业技师进行修补或更换轮胎。
- 检查轮胎阀门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果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 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客户可以携带备用轮胎修补工具和充气泵,以便在需要时进行临时修补。
2. 轮胎磨损不均轮胎磨损不均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不稳,甚至影响刹车性能。
这种问题通常由于轮胎没有正确地定位或平衡引起。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客户解决轮胎磨损不均的问题:- 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如果发现不均匀磨损,应及时进行轮胎定位和平衡。
- 告知客户定期轮胎轮换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减缓轮胎磨损的速度,并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 教导客户遵循正确的驾驶习惯,如避免急加速、急刹车或急转弯,以减少轮胎磨损的风险。
3. 轮胎爆胎轮胎爆胎是一种严重的轮胎故障,它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并造成事故。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客户应对轮胎爆胎的紧急情况:- 如果客户在行驶过程中发现轮胎爆胎,应立即保持冷静,稳定车辆,并尽量将车辆停放在安全的位置。
- 建议客户不要急于更换爆胎的轮胎,而是等待专业技师的到来。
错误的更换轮胎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损坏。
- 提醒客户在行驶过程中尽量避免碰撞路面上的障碍物,以减少轮胎受损的可能性。
4. 轮胎胎面磨损轮胎胎面磨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由于不正确的胎压、过度行驶、不合适的车轮定位等原因引起。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客户应对轮胎胎面磨损的问题:- 提醒客户定期检查轮胎的胎压,并确保胎压符合制造商的建议。
轮毂故障排查与修复经验分享

轮毂故障排查与修复经验分享引言:车辆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中的轮毂故障是一个常见且令人头疼的问题。
一旦轮毂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行车安全,还会增加维修费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排查和修复轮毂故障,本文将分享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轮毂故障的常见症状1. 异常声音:当车辆行驶时,如果轮毂出现故障,常常会出现嘎嘎声、咔咔声或者嗡嗡声等异常声音。
这些声音通常是由于轮毂轴承损坏或轮毂松动引起的。
2. 震动感:如果车辆行驶时出现明显的震动感,很可能是轮毂出现了问题。
轮毂不平衡、轮胎磨损不均匀等都会导致车辆震动。
3. 方向盘抖动:当车辆行驶时,如果方向盘出现明显的抖动,很可能是轮毂故障导致的。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轮毂螺丝松动或轮毂失衡引起的。
4. 轮胎磨损不均匀:如果发现轮胎磨损不均匀,特别是某一侧轮胎磨损更严重,那么很可能是轮毂出现了故障。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轮毂轴承损坏或轮毂失衡引起的。
二、排查轮毂故障的方法1. 视觉检查: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轮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例如裂纹、变形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轮毂是否有松动的迹象,包括螺丝是否紧固,轮毂与车轮之间是否有间隙等。
2. 震动检测:如果怀疑轮毂存在问题,可以通过震动检测来确认。
方法是在车辆行驶时,注意观察方向盘是否有明显的抖动,车辆是否产生震动感。
如果有,则说明轮毂可能存在故障。
3. 声音检测:车辆行驶时,仔细聆听是否有异常声音。
可以通过打开车窗,关闭音乐等方式来增加听觉的敏感度。
如果听到嘎嘎声、咔咔声或者嗡嗡声等异常声音,那么很可能是轮毂出现了故障。
三、轮毂故障的修复方法1. 轮毂轴承更换:如果发现轮毂轴承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首先,使用专业工具将车辆抬升,拆卸轮胎和轮毂。
然后,将损坏的轮毂轴承拆下,安装新的轮毂轴承,并进行紧固。
最后,重新安装轮毂和轮胎,确保紧固螺丝的力度适中。
2. 轮毂平衡调整:如果车辆行驶时出现明显的震动感,很可能是轮毂失衡。
汽车轮胎常见故障现象与动平衡检测++

汽车轮胎常见故障现象与动平衡检测一.常见异常现象的故障判断1、大部分平衡机的测量系统都具有“自检”功能,此功能可以检测测量系统本身是否正常。
与“自检”功能对应的操作按键可能会标注为“自检”或“TEST”等。
用户可以在平衡机正常时,将各种设定的支承条件(支承方式及a、b、c及两个半径等)固定,然后使测量系统进入“自检”状态,记录下对应此支承条件下的“自检”状态的显示读数。
当操作者认为测量系统有问题时,可以使测量系统恢复到对应原设定的支承条件下的“自检”状态,然后检查测量系统的显示读数是否正常。
2、平衡机显示的不平衡量的角度总在大致相差180度或0度左右。
首先确认平衡机正常运转测量而且转子仍有一定的残余不平衡量(甚至可以在两个配重面上分别给转子加装两个不同相位的不平衡量),在转子正常旋转测量的情况下:拔下1号传感器线插头,看仪表显示数值有无变化。
如有明显变化,则证明此传感器线和传感器一切正常。
如无变化,则证明此传感器线或传感器有问题。
将1号插头插好,再将2号传感器线插头拔下,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2号传感器线和传感器是否正常。
使用者可以找专业人员对照另一个传感器线和传感器对有故障的传感器线或传感器进行修理。
3、平衡机在残余不平衡量较大时,故障不明显。
但在残余不平衡量较小时,一次启动平衡机进入测量时,显示不平衡量值的角度总在变化。
有时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有时角度在360度范围内变化。
①为减少同频、倍频、分频干扰,工件支承轴径应避开与支承滚轮外径或其整倍数整分数相同或接近,以免干扰。
比如:滚轮外径为101毫米,那么,最好避开使用91~111、46~55、32~36毫米范围内的轴径支承。
②严格检查转子装配部分的稳定性。
如使用工艺轴,则应着重检查轴和孔的配合。
③检查转子轴(工艺轴)与滚轮接触处的状态,如果轴径粗糙、刀纹明显或滚轮表面有伤,均会导致小信号时不稳定。
④检查滚轮与转子轴(工艺轴)接触处的状态,如果滚轮接触面上连续的光洁的外表面已经破坏,也会导致小信号时不稳定。
KH-TBR轮胎常见故障分析

BIAS TIRE NYLON (S/W GUAGE厚.) 厚
BELT LAYER BODY PLY (CARCASS)
III. TB RADIAL – BIAS TIRE 比较
区 性能
分
RADIAL TIRE 相对BIAS TIRE复圆快 复圆快. 相对 复圆快 S/W GUAGE薄,散热性能好 薄 散热性能好 散热性能好.
耐久力
燃料费 行驶性能
IV. TBR 规格标记
Section Height 1. 变平率 : Section width 2. SECTION WIDTH : 轮胎断面宽 3. SECTION HEGIHT : 轮胎断面高 4. NOMINAL RIM DIAMETER : Rim의 Diameter 의 예) 22.5”, 24.5” 5. OVERALL WIDTH : 轮胎全宽 6. OVERALL DIAMETER : 轮胎全高 × 100
TRUCK BUS RADIAL TIRE 教育资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IRE
I. TIRE 作用
1. 支撑车的重量及载重 支撑车的重量及载重.
2. 驱动力 制动力传达给地面 驱动力, 制动力传达给地面.
3. 缓冲路面的冲击 缓冲路面的冲击.
4. 车辆调向功能 车辆调向功能.
II. TBR TIRE 结构
II. TBR TIRE 结构
VII. 事故形状及预防对策
1. TREAD SEPARATION 1. 定义 : Tread와 Belt & Belt 和 Belt间 粘合力降低造成的 와 间 分层现象 2. 原因 - 空气压不足及超载造成过度发热发生 - 贯通 贯通&Cut, 异物渗透造成粘合力降低 异物渗透造成粘合力降低. - 过速引起 Tread部高温发热 降低粘合力 部高温发热,降低粘合力 部高温发热 降低粘合力. 3. 预防方法 - Tread 部位有无贯通 刺穿 现象 行驶前确认检查 部位有无贯通(刺穿 现象, 行驶前确认检查. 刺穿)现象 - 维持保证适合气压 维持保证适合气压. (低气压是 SEPARRATION的主要原因 的主要原因.) 低气压是 的主要原因 - 避免超速及超载 避免超速及超载. - 200 km以上 & 2小时行驶后 需要休息 小时行驶后, 以上 小时行驶后 需要休息.
常见轮胎磨损的故障原因

常见轮胎磨损的故障原因轮胎磨损是指轮胎表面与路面摩擦产生的磨损。
常见的轮胎磨损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种:1. 不正确的轮胎使用:不适当的轮胎使用是轮胎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使用不适合当前季节的轮胎,如夏季使用冬季轮胎或冬季使用夏季轮胎,会导致轮胎磨损加剧。
此外,使用不匹配的轮胎尺寸也会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
2. 路面不良状况:路面的不良状况也是造成轮胎磨损的原因之一。
例如,路面不平整、有坑洼或有锐利物体等,会加速轮胎的磨损。
此外,路面湿滑、结冰或覆盖着沙尘等也会增加轮胎的磨损。
3. 轮胎的胎压不正确:轮胎胎压不正确是导致轮胎磨损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胎压不足会导致轮胎的边缘部分与路面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而胎压过高会使轮胎中心部分与路面接触面积减少,同样会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
4. 轮胎的定位不正确:轮胎定位不正确也是轮胎磨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定位不准确会导致轮胎在行驶中摩擦增加,从而加速轮胎的磨损。
例如,左右轮胎的角度不一致、前/后轴的角度不一致等。
5.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对轮胎磨损有一定影响。
例如,高温、强阳光会导致轮胎胶质老化,从而减少轮胎的使用寿命;极寒条件下,轮胎的橡胶会变硬,减少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从而增加轮胎的磨损。
6. 长时间静止未动:长时间将车停放在同一位置,轮胎长时间受到静压,轮胎可能会出现磨损区域,尤其是当温度和压力较高时。
因此,建议适当调整轮胎位置,防止轮胎长时间停留在同一地点。
7. 驾驶习惯:不良的驾驶习惯也会导致轮胎磨损加剧。
例如,急刹车、急转弯、过于频繁地驾驶等,这些都会增加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从而导致轮胎磨损。
要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磨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和保持胎压:定期检查胎压并保持正确的胎压是减少轮胎磨损的关键。
根据车辆及轮胎的要求,定期检查并调整胎压,确保轮胎在最佳工作状况。
2. 定期旋转轮胎:定期旋转轮胎可以均匀分散磨损,延长轮胎的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胎常见故障●轮胎结构●轮胎的故障分析1.胎冠部位故障2.轮胎胎肩和胎侧部位故障3.胎体部位故障4.胎圈部位故障5.轮胎常见故障部位及现象列表●轮胎的结构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直接与路面接触。
其作用是:支承汽车的总质量;与汽车悬架共同吸收和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与路面的良好附着而不致打滑,使汽车行驶平稳。
汽车一般都采用充气轮胎,它富有弹性并能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在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衰减由此而产生的振动,使汽车行驶平稳;轮胎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力,使汽车不致于打滑,提高汽车牵引性和制动性。
◆轮胎的类型汽车轮胎按其用途可分为轿车轮胎和载货汽车轮胎两种。
轿车轮胎主要用于轿车的充气轮胎;载货汽车轮胎主要用于载货汽车、客车及挂车上的充气轮胎。
汽车轮胎按胎体结构可分为充气轮胎(pneumatic tire)和实心轮胎(solid tire)。
现代汽车绝大多数采用充气轮胎;而实心轮胎目前仅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干线道路上行驶的低速汽车或重型挂车上。
就充气轮胎而言,按组成结构不同,可分为有内胎轮胎(tube tire)和无内胎轮胎(tubeless tire)两种;按胎内的工作压力大小,可分为高压胎、低压胎和超低压胎三种;按胎体中帘线排列的方向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斜交胎、带束斜交胎和子午线胎(radial tire);按胎面花纹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普通花纹胎、混合花纹胎和越野花纹胎。
◆轮胎的组成有内胎的轮胎由外胎1、内胎2、衬带3组成。
如图6无内胎的轮胎仅由外胎一件构成。
1)外胎:外胎是轮胎的主体,由胎圈、缓冲层、胎面和帘布层组成。
2)内胎:内胎是一个环型的橡胶管,装有气门嘴以便充入或排出空气。
3)衬带:衬带是一个环型的橡胶带,它垫在内胎与轮辋之间,保护内胎不被轮辋和胎圈磨坏,并且还防止尘土及水汽进入胎内。
图6轮胎的基本构造轮胎按胎位由胎冠、胎肩、胎侧、胎圈等部分组成;按胎体由胎面、缓冲层(带束层)、帘布层组成。
图71)胎冠:胎冠指外胎两胎肩之间的部位,其具体包括胎面、缓冲层(带束层)、帘布层等。
胎面是胎冠直接与地面相接触的部分,其具有耐磨性强、与地面之间有良好的附着性和力学性能;缓冲层位于胎面之下、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的胶布层;帘布层是胎体中由附胶平行连线组成的布层,它是胎体的基本骨架,主要承受胎内气体张力。
2)胎侧胎侧指胎肩至胎圈之间贴在胎体侧壁部位的橡胶层,其主要作用是连接、支撑胎体并保护胎体不受机械损伤。
3)胎圈胎圈是指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轮胎脱离轮辋。
4)胎面胎面是轮胎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位,胎面具有不同种类或形式的花纹,以适应不同的路面条件。
胎面花纹提供驱动、牵引、制动、排水防滑、转向等功能。
它包括接地的中央部分及胎肩部分。
5)胎体帘线胎体,通俗的说法就是轮胎的骨架。
它主要能形成包容轮胎内部的气腔,承受轮胎的载荷。
全钢丝子午线轮胎采用钢丝帘线,斜交轮胎采用高性能尼龙帘线。
6)内衬层对于无内胎轮胎来说,其胎里内部有一层特殊的密封性能良好的胶料,称为内衬层。
它可以起到防止空气泄漏的作用。
7)带束层钢丝带束层是子午线轮胎的特有结构,它位于胎体和胎面之间,宽度覆盖整个轮胎的行驶面。
它由钢丝组成,能承受相当的负荷,增强整个胎面区域的强度,缓和路面的冲击,使轮胎具有高速、耐穿刺等优异性能。
◆轮胎的分类 1)按轮胎的组成分为:有内胎轮胎与无内胎轮胎; 2)按轮胎的结构分为:斜交轮胎与子午线轮胎; 3)按气压分为:高压胎、低压胎和超低压胎; 4) 按帘布材料分为:棉帘布轮胎、人造丝轮胎、尼龙轮胎、钢丝轮胎、聚脂轮胎等类型。
◆ 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轮胎子午线轮胎帘线角度如地球的子午线状排列,轮胎胎冠带束层由几乎不能伸张的、沿周向小角度钢丝帘线组成,其作用如同坦克履带在路面上延展。
这种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帘线的作用,使用时节油、耐磨,极少产生周向或横向的滑移,综合性能优异,适应于高速公路或良好路面的普通公路。
由于子午线轮胎胎侧较薄,容易被割破损坏,不适合长期在差路面上行驶。
斜交轮胎采用尼龙帘线。
其帘线与轮胎圆周有一定的角度(30~45°),这种轮胎所适用的路面范围更广,在高负载情况下的下沉量小,能满足一般速度下的使用要求,这种胎的维护保养要求也比较简单。
◆ 有内胎轮胎与无内胎轮胎无内胎轮胎就是指在轮胎的内衬层上有一层特殊的橡胶层,同时在胎圈部位使用不泄漏空气的材料,胎圈与轮辋紧密贴合,使得轮胎内腔中的空气得以保持,在轮胎的其他方面与有内胎轮胎并无区别。
1) 无内胎轮胎的优点是:a) 无内胎轮胎重量较轻;b) 由于刺穿造成漏气,气压下降较慢,轮胎胎圈也不易从轮辋座上脱落;c) 修理比较简便;d) 使用时可以避免内外胎不配套或内外胎之间磨擦所引起的轮胎损坏等病象。
2) 无内胎轮胎的缺点是:a) 由于漏气缓慢,所以在气压发生变化时不易被驾驶人所察觉;b) 胎面上较大的损伤及胎侧的损伤一般不能修复;c) 如果胎圈有变形的话,漏气很容易发生,所以不适宜用于很差的路面。
有内胎轮胎的内胎比外胎内圆周长小一些,一般有10%~20%的膨胀,充气后舒适地贴在外胎的胎里。
当钉子扎入时,内胎收缩,空气从内胎中漏出进入外胎与内胎之间,并迅速从气门嘴处漏出,从而使内外胎之间间隙愈来愈大,使得轮胎由于缺气,特性发生急剧变化,可能导致严重事故无内胎轮胎如果扎入钉子,只要不拔掉钉子,那么空气只能从橡胶与钉子之间的小间隙中缓慢漏出,使得轮胎内压降低缓慢。
即使拨掉钉子,空气也只能从钉子处的小孔泻出,也不至于使内压迅速降低。
同时,由于胎圈是无内胎设计,所以与轮毂结合更为紧密,行驶中发生漏气时,不至在短时间内使胎圈从轮辋上脱落(轮胎处于低气压状态时,如果车辆方向盘剧烈转动,可能会使轮胎从轮辋上脱落),所以,无内胎轮胎行驶中遇尖锐物被刺穿后,漏气比有内胎轮胎更慢,使驾驶者有时间紧急应对发生的故障。
斜交轮胎与子午线轮胎轮胎花纹及磨损标识在轮胎的表面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这些花纹是配合轮胎、车辆的使用性能及路面情况而设计的。
花纹的主要作用一是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少车辆的滑动,增强车辆的牵引性能,从而保证安全行驶;第二,花纹还能帮助轮胎排水,减轻或杜绝水膜现象的发生,合理调整花纹排列及大小可降低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曝音,有利于驾驶者舒适驾驶。
同时,好的花纹设计对于车辆来说可以增加整体的美感,也是一种时尚。
根据花纹的形状情况,轮胎花纹可以大致分为横向花纹、条形花纹、块状花纹及混合型花纹。
根据气候的情况,可以分为普通花纹、冬季花纹等。
花纹的不同设计是与不同种类的车辆和不同的使用目的紧密相关的。
在花纹的深处,还有一个“小平台”或“小突起”。
它表示的是花纹的磨耗标记,即花纹如果一旦磨损到这个位置,那么这条轮胎就必须换下,否则在使用中就会发生打滑等危险,在花纹接近胎侧的侧面均标有“TWI”或“△”的标记,指明磨耗标记所在的位置,见下图:轮胎的规格标注轮胎主要尺寸如图所示,其中断面高度H与断面宽度(SR)的比率,即高宽比(扁平比H/S)是描述轮胎尺寸的重要参数。
1)英制规格标注:一般货车采用英制规格标注,其主要标注内容如下:轮胎断面宽度,以英寸为单位;轮胎结构,‘R’为子午胎,‘—’为斜交轮胎;轮辋直径, 以英寸为单位;2)公制规格标注:一般子午线轮胎均以公制规格标注,其主要标注内容为: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以mm为单位;轮胎名义高宽比,以H/B的百分数的分子值表示;速度符号(km/h);轮胎结构标志;轮辋名义直径(英寸);轮胎速度级别符号与速度的对应关系轮胎速度级别符号与速度的对应关系轮胎胎侧标示1)子午线轮胎胎侧标示2)斜交胎胎侧标示●轮胎的故障分析轮胎在使用中除了驾驶员要有良好的驾驶习惯外,最主要的是轮胎的气压、负载和速度要保持适当,这是三个最主要的方面。
很多轮胎故障都是由于这三方面的因素而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轮胎损坏。
另外,由于车架系统和悬架及车桥等其它系统的不正常工作也会反映在轮胎的非正常故障上,所以,对轮胎的故障表现,应从这两方面综合考滤。
1.胎冠部位故障◆胎冠爆破1)现象:在轮胎冠部呈x、Y、/ 形等不规则爆破。
2)原因:轮胎在气压过高、车速较快、超载行驶时,遇障碍物撞击造成胎冠爆破。
3)预防:保持适当的气压。
杜绝超载。
在路面差的情况下减速通行,及时去除花纹沟中所嵌石子,及时修补发现的外伤。
◆胎冠啃坏1)现象:主要是轮胎的胎面胶变得粗糙,成块脱落。
2)原因:轮胎长时期在砂石路面上行驶,尖石割伤胎面。
车辆制动控制系统有故障,使轮胎常处于连滚带滑的状态。
车辆打滑空转;3)预防:保持适当的气压,杜绝超载,及时去除花纹沟中所嵌石子,及时修补发现的外伤,正确安全合理地操纵车辆,避免使用异常制动(如急刹车等)。
或合理选择轮胎花纹和轮胎。
◆胎冠划伤1)现象:冠部周向整齐划伤。
2)原因:轮胎行驶干泥泞路段,轮胎打滑,胎面胶被尖锐物整齐划开。
3)预防:在泥泞路面上行驶时,需要特别注意并减速慢行。
杜绝超载,保持标准的气压,正确合理地操纵车辆,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
◆胎冠刺穿1)现象:胎冠被尖锐物刺穿,全钢子午线胎引起带束层帘线松散脱层,胎体帘线断裂一股或多股;斜交胎引起肩部冠空、帘线松散,严重的会引起轮胎爆破。
原因:行驶于坏损路段或泥泞路段,胎冠被路面尖锐物刺穿。
2)预防:禁止超速行驶,保持标准的气压,避免轮胎行驶到尖锐物体上。
应定时检查轮胎上是否扎入尖锐物,发现外伤及时修补,有胎体帘线断裂的部位必须增加子午线轮胎加固垫,以保持胎体强度。
◆胎冠畸形磨损1)现象:冠部呈波浪状、锯齿状磨损。
2)原因:车辆机件松垮,前后轴不平行,车轮不平衡,轮辋失圆等均会造成胎面花纹畸形磨损。
3)预防:定期检查车辆状况。
保持适当的轮胎气压,轮胎经常及时地换位,正确驾驶不超载。
安装轮胎时必须正确操作,平衡组件。
双胎安装必须匹配(包括牌号、花纹、规格、层级、气压等)。
◆胎冠偏磨1)现象:胎冠单边磨损过快。
2)原因:轮胎未定期进行换位,车辆前束不符合标准等造成轮胎单边偏磨。
3)预防:保持标准的轮胎气压,定期对轮胎进行翻边换位。
前轮原来使用斜交轮胎改成使用子午线轮胎后,必须调整车辆前束。
正确驾驶不超载。
◆磨冠1)现象:冠中部严重磨损。
2)原因:轮胎使用时气压过高,使胎冠中部突起,轮胎的接地面积相对减少,以致增加单位面积的负荷,加快胎冠中部磨损。
3)预防:保持标准的轮胎气压,杜绝超载行驶2.轮胎胎肩和胎侧部位故障◆侧爆1)现象:轮胎胎侧部位出现“拉链式”爆破,伤口较大,钢丝帘线折断,呈撕裂状。
2)原因:轮胎严重超载或气压过低,造成胎侧帘线疲劳损伤爆破。
在行驶中,胎侧受到外物撞击,引起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