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轮胎故障分析及日常保养

合集下载

汽车轮胎常见故障及处理

汽车轮胎常见故障及处理

汽车轮胎常见故障及处理轮胎故障结构可以分为五部分,胎面故障、胎唇故障、爆胎故障、胎侧故障及轮部故障。

下面就是一些常见故障诊断及分析。

如果轮胎充气气压不正确或车辆有其他机械问题,会使轮胎出现不规则磨损,从而加快轮胎的正常磨损。

这些磨损包括气压不足导致的胎肩过度磨损、气压过高导致的轮胎胎面中央部分过度磨损,另外还有因为车辆操纵或悬挂系统不良造成的胎面粗糙不平“羽毛状”磨损。

一、胎面故障现象1:单边磨损,“俗称偏磨”原因:车轮过分外倾或内倾,这往往是由车轮定位不良造成的。

建议:校正机械不良,维持标准气压。

必要时,将前后轴轮胎定期调换。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因为互调而把子午线轮胎及斜交胎混装在同轴±o现象2:制动造成的局部磨损诊断:必要时校正制动系统。

建议:车主行车时要避免紧急制动。

现象3:胎面橡胶块被削掉诊断:在路上行驶时,路面锋利的异物包括碎片可能会削掉胎面橡胶块,并有可能伤及钢丝环带或胎体'帘子布层。

建议:在路上行驶时避免轧异物和碎片。

二、胎唇故障现象:轮胎边起鼓包,原因:由于不正确的轮胎安装而导致的胎唇损坏。

不正确使用装胎设备可能会造成胎唇处的钢丝弯曲变形菽至断裂,伤及橡胶。

建议:在拆装轮胎时正确使用轮胎安装设备,涂轮胎专用润滑油,以及正确安装轮刪。

特别警示:断裂或弯曲变形的胎唇钢丝可能在充气或拆胎时造成爆破,导致人员伤亡。

三、轮胎爆胎诊断一:快速漏气而导致的“爆胎”轮胎在被割破或及外界异物严重撞击时立刻完全泄气,可能会导致爆胎。

建议:行驶时尽量避开坑洼地,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更要避开路上的不明障碍物。

诊断二:慢性漏气导致的“爆胎”造成慢性漏气的原因主要有三占•八、、•1•汽车行驶时,轮胎被扎钉或被割破造成气密层破损,从而导致慢性漏气。

2.扎钉或被割破造成气密层破损后,进行修补,但修补不良也会造成轮胎慢性漏气。

3.安装轮胎时没有按正确操作流程检查漏气并安装,造成气压不足。

例如:没有更换新的气门嘴,装胎以后没有检查气门嘴气门芯、胎唇和钢圈凸缘的结合部是否漏气等,由于安装问题导致气压不足。

汽车轮胎磨损分析

汽车轮胎磨损分析

汽车轮胎磨损分析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和保证汽车性能,定期检查和分析汽车轮胎磨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磨损的情况,我们可以提供适当的轮胎维护和更换建议。

本文将对汽车轮胎的磨损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正常磨损表现正常磨损是指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逐渐磨损。

以下是一些正常磨损的表现:1. 花纹磨损:轮胎表面的花纹会随着使用而逐渐磨损,这是正常现象。

若花纹磨损均匀且胎面仍有足够的花纹深度,轮胎应该仍然可用。

2. 花纹深度:花纹深度稍浅(通常为1.6毫米)也属正常磨损范围,但过于浅可能导致轮胎在湿地上抓地力不足,应尽早更换。

3. 轮胎老化:轮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这表现为胎面出现龟裂或鳞片状磨损。

若轮胎老化较为严重,建议及时更换以避免潜在安全隐患。

二、不正常磨损表现不正常磨损可能源于使用不当、轮胎故障或车辆机械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正常磨损表现和可能的原因:1. 前中心磨损:轮胎中心部分损耗严重,而两侧花纹仍然清晰。

可能是轮胎过度充气或偏转角度不当导致,检查并调整轮胎气压和车辆的悬挂系统可以解决此问题。

2. 斜肩磨损:轮胎两侧肩部磨损较为严重,中心花纹保存较好。

这表明轮胎与地面接触的角度不一致,可能是轮胎并排使用时间过长或悬挂系统出现故障,需检查并更换相应零件。

3. 单侧磨损:轮胎仅在一侧磨损严重,可能是悬挂系统不平衡或车辆配置问题导致。

检查并调整车辆平衡性可以解决此问题。

4. 藕节磨损:轮胎花纹上出现杂乱而不规则的磨损,可能是由于过于激烈的驾驶风格或制动系统问题导致。

减少急刹车和骤加速等动作,检查刹车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轮胎维护和更换建议1. 花纹深度检查:定期测量轮胎花纹深度,确保其在法律规定要求范围内。

若轮胎花纹过浅,应及时更换以保证安全。

2. 定期轮胎旋转:定期轮胎旋转可均匀分散轮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汽车制造商建议,遵循适当的轮胎旋转方案。

3. 正确气压维护:定期检查轮胎气压,确保其符合汽车制造商建议。

全钢轮胎故障解析

全钢轮胎故障解析

使用不匹配轮辋
特征: 轮胎胎圈与轮辋接触部 位,胎圈胶有割伤痕迹。 原因: 轮辋本身有缺陷,使用 过程中割伤轮胎,或在 装轮胎时,轮胎胎圈与 轮辋间距小,安装造成 轮胎圈陨伤。
花纹肯坏
特征: 在轮胎胎肩的花纹有撕 裂状 原因: 轮胎行驶过程中,胎 冠胎间由于接触石头、 台阶等外物将胎肩花纹 撕下。
子口空
• 轮胎在由小规格更换 大规格时,没有同时更 换轮辋,导致双胎并装 时之间间隙较小,或由 于严重超载,气压相对 较低,导致胎侧变形过 大,产生摩擦生热,致使 胎侧局部热量聚集,导 致不良轮辋,缺气 或负荷过重行驶,使 至应力下移;急速转 弯,频繁刹车等因素 致使防水线部位屈挠 变形过大,而导致子 口子口上(下)裂。
胎冠部位
异常磨损
• 特征:轮胎的磨损由一侧 肩部向另一侧肩部扩展, 在轮胎的圆周方向上形成 固定的角度或更复杂的角 度。 • 原因:气压不足,钢圈变 形,制动鼓失圆,前束过 大,转向杆连接松旷,车 轮定位不准。
胎冠部位
花纹沟(根)裂
• 由于胎面花纹根部基 部胶较其他部位薄, 易被尖锐物刺扎及扭 动撕裂,常见的沟 (根)裂是由于沙石 等物体碎屑嵌入基部 胶,在高气压或急转 弯时会造成花纹根部 局部或大面积的撕裂。
胎圈部位
子口内裂
爆子口
• 使用不良轮辋,缺气 或负荷过重行驶,急 速转弯或刹车,单胎 受力; • 装胎过程中子口卡坏; • 行驶过程中胎体被冲 击或割伤,都会造成 子口爆破。
胎圈部位
硬伤爆子口
胎圈部位
子口卡坏爆子口
特征: 轮胎胎圈与轮辋接触部 位,胎圈胶有割伤痕迹。 原因: 轮辋本身有缺陷,使用 过程中割伤轮胎,或在 装轮胎时,轮胎胎圈与 轮辋间距小,安装造成 轮胎圈陨伤。

轮胎异常磨损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2

轮胎异常磨损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2

轮胎异常磨损故障分析导致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是多样的,有轮胎本身的质量问题、有用户的使用保养及特殊的道路使用条件问题、有设计问题,也有底盘制造、装配调整的问题。

10m以下车型有前轮摆振的倾向,在四轮定位稍不良时就会诱发前轮摆振,导致前轮轮胎波浪状磨损的反馈比较多。

对于轮胎本身的质量问题,要完善质量保证协议并加强监控力度。

用户使用保养的问题,可通过完善使用说明书及售后提示用户来解决。

特殊道路使用条件应在销售订单中作为一项控制点。

设计要严格控制轮胎负荷率和前轮定位参数合理,增加10米以下车型前轮回正能力和阻尼力。

轴距是车辆最基本的参数,要通过轴距工装严格保证制造精度。

空气悬架车要通过推进线进行四轮定位,推进线的检测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下表是针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及改进方案,供设计、工艺、质检等部门对后续车辆的改进、控制参照。

表中的轮胎磨损排除因个别车轮轮辋、轴承、制动器、轮胎不平衡引起的故障。

附图1附图2附图3(图中为了表示轴距误差,后桥与底盘中心线偏转一个角度,实际上有些车是前轮偏转一个角度而后桥与底盘中心垂直,在此没有图形表示。

)附图4(图中为了表示轴距误差,后桥与底盘中心线偏转一个角度,实际上有些车是前轮偏转一个角度而后桥与底盘中心垂直,在此没有图形表示。

)附图5底盘中心线后桥中心线第二部分轮胎异常磨损的处理方法一、轮胎异常磨损的分类不同形态的异常磨损,其形成的机理不同,因而处理的方法也就不同。

工作中经常见到一些人,只要听到轮胎异常磨损,马上就去做车轮动平衡或者前轮定位,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千篇一律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

在此我们将工作中经常见到的轮胎异常磨损形态做一大致分类:1、磨损均匀但寿命很短。

最常见的是旅游车上,真空轮胎行驶里程只有4~5 万公里,公交车使用的斜交胎,行驶的里程只有2 万公里左右,轮胎花纹已全部磨光。

2、波浪形磨损。

轮胎胎面呈波浪状,或者个别轮胎胎面在圆周上出现半边的花纹深度比另外半边的花纹深度有明显的差别。

车轮和轮胎常见故障分析

车轮和轮胎常见故障分析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
② 故障原因 a.胎面的羽状磨损,主要是由于前束调节不当所致 ,过量的前束,会迫使轮胎向外滑动,并使胎面的接 触面在路面上朝内拖动,造成前束磨损。如图5-25 所示,胎面呈明显的羽毛形。用手指从轮胎的内侧至 外侧划过胎面,便可加以辨别。 b.另一方面,过量的后束,会将轮胎向内拉动,并 使胎面的接触面在路面上朝外拖动,造成如图所示的 后束磨损。
车桥和轮胎的认识与检修
第二十二讲、车轮和轮胎常见故障分析
1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
六、车轮和轮胎的常见故障
1、车轮常见故障诊断 车轮常见故障为轮毂轴承过松或过紧。 轮毂轴承过松,会造成车轮摆震及行驶不稳,严重时 还能使车轮甩出。此时,可将车轮支起,通过用手横 向摇晃车轮,即可诊断出车轮轴承是否松旷。一旦发 现轴承松旷,必须立即修理。 轮毂轴承过紧。会造成汽车行驶跑偏。全部轮毂轴承 过紧时,会使汽车滑行距离明显下降。轮毂轴承过紧 会使汽车经过一段行驶后,轮毂处温度明显上升,有 时甚至使润滑脂溶化而容易甩入制动鼓内。将车轮支 起后,转动车轮明显感到费力沉重。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
c.非驱动轮的轮胎只受制动力的影响,而不受驱动 力的影响,因此往往会有前后端形式的磨损,如反复 使用和放开制动器,便会使轮胎每次发生短距离滑动 而磨损,前后端磨损的形式便与这种磨损相似。 d.另一方面,如果是驱动轮的轮胎,则驱动力所造 成的磨损,会在制动力所造成的磨损的相反的方向上 出现。所以驱动轮轮胎极少出现前后端磨损。客车和 大货车由于制动时产生了大得多的摩擦力,故具有横 向花纹的轮胎,便会出现与非驱动轮相似的前后端磨 损。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
③ 故障排除步骤 a.检查驾驶条件,如果超载可向驾驶员提出。 b.检查充气压力。如果充气过量或充气不足,应调 整充气压力。图5-24 轮胎的内侧或外侧磨损 c.调换轮胎位置。

轮胎常见故障讲解

轮胎常见故障讲解

轮胎常见故障●轮胎结构●轮胎的故障分析1.胎冠部位故障2.轮胎胎肩和胎侧部位故障3.胎体部位故障4.胎圈部位故障5.轮胎常见故障部位及现象列表●轮胎的结构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直接与路面接触。

其作用是:支承汽车的总质量;与汽车悬架共同吸收和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与路面的良好附着而不致打滑,使汽车行驶平稳。

汽车一般都采用充气轮胎,它富有弹性并能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在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衰减由此而产生的振动,使汽车行驶平稳;轮胎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力,使汽车不致于打滑,提高汽车牵引性和制动性。

◆轮胎的类型汽车轮胎按其用途可分为轿车轮胎和载货汽车轮胎两种。

轿车轮胎主要用于轿车的充气轮胎;载货汽车轮胎主要用于载货汽车、客车及挂车上的充气轮胎。

汽车轮胎按胎体结构可分为充气轮胎(pneumatic tire)和实心轮胎(solid tire)。

现代汽车绝大多数采用充气轮胎;而实心轮胎目前仅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干线道路上行驶的低速汽车或重型挂车上。

就充气轮胎而言,按组成结构不同,可分为有内胎轮胎(tube tire)和无内胎轮胎(tubeless tire)两种;按胎内的工作压力大小,可分为高压胎、低压胎和超低压胎三种;按胎体中帘线排列的方向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斜交胎、带束斜交胎和子午线胎(radial tire);按胎面花纹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普通花纹胎、混合花纹胎和越野花纹胎。

◆轮胎的组成有内胎的轮胎由外胎1、内胎2、衬带3组成。

如图6无内胎的轮胎仅由外胎一件构成。

1)外胎:外胎是轮胎的主体,由胎圈、缓冲层、胎面和帘布层组成。

2)内胎:内胎是一个环型的橡胶管,装有气门嘴以便充入或排出空气。

3)衬带:衬带是一个环型的橡胶带,它垫在内胎与轮辋之间,保护内胎不被轮辋和胎圈磨坏,并且还防止尘土及水汽进入胎内。

图6轮胎的基本构造轮胎按胎位由胎冠、胎肩、胎侧、胎圈等部分组成;按胎体由胎面、缓冲层(带束层)、帘布层组成。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维修方法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维修方法

目录一、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1、磨损故障模式2、磨损原因分析二、轮胎异常磨损维修方法1、前桥轮胎磨损维修2、双前桥轮胎磨损维修3、中后桥轮胎磨损维修三、车轮使用保养规范轮胎的作用是承受汽车的负荷,保证车轮与地面的抓着力,并将汽车的动力传递给路面,减轻和吸收汽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保证行驶的安全与舒适。

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路况、使用条件以及保养不当等原因,常会造成轮胎的异常磨损(吃胎),给用户带来安全行车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当轮胎出现异常磨损迹象时,需认真查明故障原因并排除。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一、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1、轮胎异常磨损故障模式维修中较为常见的磨损故障模式有:偏磨(内侧或外侧磨损)、胎冠两肩磨损、胎冠中央磨损、胎冠局部磨损、胎冠锯齿状磨损或波浪状磨损等。

根据不同的磨损模式,初步判断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和需要采取的简要措施。

1.1轮胎内侧磨损轮胎内侧磨损是偏磨的一种形式。

主要原因多为车轮定位参数不准确、频繁的急转弯、轮胎长时间不换位等。

1.2轮胎外侧磨损1.3内外侧磨损1.4胎冠中央磨损1.5胎冠凹陷或局部光秃1.6胎冠锯齿状(侧齿)磨损(胎面呈斜坡形)前桥变形或定位不良,使轮胎行驶中左右摇摆,使用两胎肩受到过大“吃角磨损”,花纹被磨成锯齿状。

1.7胎冠呈波浪形或碟形磨损半轴套管变形后,使半轴与轮毂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转动,产生不平衡性转动,或是后桥壳变形负荷集中到内档轮胎内侧胎肩上,同时轮胎呈失重转动,造成胎面成凹凸状磨损。

1.8轮胎间隔均匀吃胎,可能间隔数个花纹1.9中后桥轮胎磨损一轴(桥)的单边轮胎异常磨损,且装于同一轮毂的双胎磨损存在差异性,一般伴随着车辆自动跑偏。

由于公差的累积,造成车架两侧的轴距不等。

2、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通过轮胎异常磨损的故障模式分析,可以发现无论哪种形式的磨损,都是由于车轮的定位参数发生了变化。

能引起定位参数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连接车轮的零部件变形或损坏和紧固件以及气压失调。

锦湖轮胎常见故障分析图例

锦湖轮胎常见故障分析图例

附图:轮胎结构示意图
冠带层 带束层 胎面
气密层 三角胶 胎圈
胎体帘线
பைடு நூலகம்
锦湖轮胎常见故障及分析图例
锦湖(中国)轮胎销售有限公司 顾客满意部
特征:轮胎胎圈位置周向裂开,有 时可见帘线或钢丝折断,充气后胎 侧起鼓。 原因:装胎操作不规范
特征:轮胎安装充气时胎圈爆开, 胎圈钢丝整齐断裂。 原因:轮辋不匹配或操作不当导致 初装充气压力过大
特征:轮胎两胎肩过度磨损 原因:气压不足引起偏磨
特征:胎冠沿横向出现环型断裂, 周向帘布折断,断面无脱层痕迹 原因:气压过高或遇障碍物冲击导 致爆胎
特征:胎侧裂口,断口整齐 原因:轮胎使用中遇尖锐物 割伤
特征:胎里气密层胶粉脱落,帘线 露出松散,严重时胎侧整圈脱落 原因:轮胎缺气后碾坏
特征:胎冠变形,通常伴有撞 击或刺扎痕迹 原因:撞击或刺扎导致带束层 钢丝受损松散
特征:轮胎胎冠过度磨损 原因:气压过高引起偏磨
特征:轮胎胎冠局部过度磨损 原因:急刹车造成轮胎抱死
特征:胎冠部位单边磨损过快 原因:车辆束角或外倾角不良
特征:胎冠呈波浪、钜齿或羽 毛状磨损 原因:车辆机件松旷、前后轴 不平行等
特征:胎冠胶局部掉块脱落
原因:车辆行驶于碎石路面, 频繁起动及刹车导致胎面胶被 啃掉。
轮胎高速行驶时, 气压不足引起轮胎过多屈挠, 发生异常发热造成轮 胎内部温度急剧上升造成轮胎的破裂
撞击造成的帘线折断
特征:胎侧径向充气起鼓,胎里同处可见裂口或凹痕发生,严重时在 轮辋对应位置有变形发生 原因:轮胎使用中遇障碍物撞击导致胎体帘线折断,强度降低。
胎侧凹陷
特征:胎侧径向凹陷,胎里同处可见接头痕迹 原因:发生凹陷的位置是帘线的接头,强度较高,轮胎充气后的膨胀较其 它部位小从而产生凹陷的现象。 处理意见:由于接头是轮胎生产工艺所不可避免的,而且对轮胎该位置的 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能有补强作用,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请用户放心使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轮胎故障分析及日常保养
奇瑞销售公司售后服务部技术支援

2013年12月
目录
感谢各经销商长期以来对奇瑞公司的支持!
Page 2/23
目录
一. 轮胎基础知识
二. 轮胎拆装与平衡
三. 轮胎维护与保养
四. 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Page 3/23
一、轮胎基础知识
子午线轮胎结构
胎面
冠带层
胎侧
内衬层胎体带束层三角胶钢丝圈
一、轮胎基础知识
1.轮胎各部分功能:
⏹ 胎冠:驱动、牵引、制动、排水防滑、减震、转向等
功能
⏹胎肩:胎冠与胎侧的过渡区域
⏹带束层:耐刺扎、使轮胎具有一定刚性
⏹胎侧部位:缓冲、减震、耐屈挠作用
⏹内衬层:防止气体泄漏、保压
⏹胎圈:与轮辋固定
Page 5/23
一、轮胎基础知识
2.轮胎的胎侧标示(佳通轮胎为例)
Page 6/23
速度符号
最高速度 (KM/H)

R
170
S
180
T
190
U
200 H 210
V 240
W
270
一、轮胎基础知识
3. 轮胎规格标示方法
165/70R13 83 S
常用速度级别符号对应最高时速表:
轮胎周号标示方法
速度级别
午胎(Radial )%)mm )
9UXXXX 06 09
年别号(09年) 周号(第6周) 工厂识别号(安徽)
Page 7/23
二、轮胎拆装与平衡
半钢子午线轮胎装配注意事项
1. 检查外观:(确保轮胎外观无缺陷和损伤)
2. 清洁轮胎、轮辋:(保证良好的匹配)
轮胎装配教材
3. 轮胎润滑:充分润滑轮胎胎圈和轮辋轮缘(避免胎圈损伤)
4. 正确装配:(保证轮胎轻点对应气门嘴)
5. 气压:按汽车厂家推荐气压(过高或过低会造成爆胎)
6.
平衡配重:(避免发生轮胎异常磨损与抖动)
Page 8/23
二、轮胎拆装与平衡
胎侧白点、红点的作用(佳通轮胎为例)白色表示动平衡点,即轮胎最轻点,装配时将此点对
应与轮辋最重点(新轮辋一般为气门嘴处,旧轮辋与轮辋的磨损和变形有关),可减少平衡配重铅块的大小;
红色●表示均匀性点,即轮胎径向尺寸最大点,装配时
,如果轮辋径向尺寸最小点标示(一般在此处有一蓝色
标记),将此点与其对应装配,可减少轮胎转动时的径
向跳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Page 9/23
二、轮胎拆装与平衡
⏹ 气压的重要性
气压不足将导致
轮胎过热
胎肩部位快速及异常磨耗
耗油增大
胎圈与轮辋之间的异常摩擦
气压过高将导致 胎面张力过大
胎面中心快速磨耗
刹车性能降低
舒适性降低
Page 10/23
Page 11/23
1、至少每月检查一次车辆所有轮胎在冷却状态下的气压(包括备胎)。

2、为了获得轮胎的最佳使用效果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定期进行轮胎的换
位是必要的(通常在行使8000-10000公里后)。

3、轮胎磨损至磨耗标志(胎面花纹沟所剩深度1.6毫米位置有磨耗指
示标志),应更换新胎,否则严重影响行使的安全性。

4、如果发觉胎面不规则磨损或车辆抖动,请马上检查车轮定位和平衡。

5、防止油类、酸碱、碳氢化合物等化学物品腐蚀轮胎。

Page 12/23
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面部位
◆侧部部位
◆胎圈部位
Page 13/23
胎冠部位
故障名称: 两肩磨损
特 征:轮胎胎冠两侧花纹明显较其他部位周向磨损过快。

原因分析:气压相对偏低行驶造成 预防措施:检查气压,使用标准气压。

Page 14/23
胎冠部位
故障名称: 单肩磨损 特 征:轮胎胎冠一侧花纹明显较其他部位周向磨损过快。

原因分析:A 、前束过大或正外倾角过大,外侧胎肩磨损。

B 、前展过大或负外倾角过大,内侧胎肩磨损。

预防措施:校正前束或外倾角。

Page 15/23
胎冠部位
故障名称:局部磨损
特征:轮胎胎冠局部花纹块状磨损。

原因分析:车辆机械系统(后倾角过大、轮辋的偏心、刹车抱死)、
驾驶的习惯性造成。

预防措施:检查车辆机械系统、避免急转向、急制动、急起步。

Page 16/23
胎冠部位
故障名称:胎冠切伤或刺穿
特 征:轮胎冠部受外力(一般是尖锐物)割伤、刺穿,继续使 用可能引起损伤部位出现漏气、脱层、甚至爆胎现象。

原因分析:车辆 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受到碎石、钉子等尖锐物割伤;或者是遭到路面的障碍物的巨大冲击造成的。

导致轮胎结构强度降低。

预防措施:注意避免路面障碍物。

Page 17/23
Page 18/26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侧部位
故障名称:侧部鼓包
特征:轮胎胎侧外部局部鼓起,并可能伴有轻微的外伤,对应的胎体内部帘线断裂或胎里有明显的印痕。

原因分析:行驶过程中遇障碍物强力冲击,或上路牙时轮胎肩部与路牙沿部撞击造成轮胎内部帘线断裂,致使该处强力低下,充气状态
下发生的鼓起现象。

预防措施:注意避免路面障碍物。

胎侧部位
故障名称:侧部凹凸不平
特征:轮胎充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在胎侧见到条形的凹陷或凸起。

产生原因:1)胎体帘布层,帘线接头搭接偏大,造成局部刚性太强,充气后应受力不均匀,造成轮胎表面产生轻微凹陷现象。

2)轮胎侧部胶料搭接部位,此处胶料厚于其他部位,充气后
产生轻微凸起现象。

预防措施:此现象对轮胎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无不良影响,可放心使用。

Page 19/23
胎侧部位
故障名称:胎侧刺穿(刺伤)
特 征:径向不规则开裂,帘线断裂,严重时发生爆破,爆破处有 硬伤痕迹
原因分析:轮胎遭到尖锐利器的刺伤(刺破)。

预防措施:行驶于良好路面,避免被尖锐利器刺穿。

Page 20/23
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侧部位
故障名称:胎侧刺穿/刺伤(漏气)
特征:轮胎充气后停放一段时间后明显有缺气现象原因分
析:轮胎侧部部位被细小、尖锐异物刺扎造成的贯通
预防措施:行驶中避免被尖锐利器刺穿;注意停放合适的停车位。

Page 21/23
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圈部位 故障名称:胎圈钢丝断裂
特 征:胎圈钢丝整齐断裂,断裂处的钢丝呈缩径状。

原因分析:使 用不符规格的轮辋或胎圈、轮缘没有有效润滑,装配时轮胎胎圈没 有完全与轮缘着合,为了完成装配,充入过高的压力, 致使胎圈局 产生较大剪切力,使得胎圈钢丝整齐折断、爆破, 并将胎侧强力撕 扯开。

预防措施:注意使用合格的轮辋,规范轮胎安装。

有润滑,避免充入过高 的气压强行装配。

Page 22/23
/
四、轮胎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胎圈钢丝断裂案例
1、因为装配操作不当,导致轮胎胎圈
断裂爆胎,造成装配人员轻微受伤。

2、配置的轮胎发生胎圈断裂爆。

3、现场没有气压控制器,充气压力达到
6.5公斤/平方厘米时,发生爆胎,险些
造成事故发生。

Page 2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