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形件落料拉深
盒形件拉深模具设计内容知道

目录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2)前言 (2)第一章审图 (5)第二章拉深工艺性分析 (6)2.1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 (6)2.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 (6)2.3 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py (7)2.4 拉深件的精度等级要求不宜过高 (7)2.5 拉深件的材料 (7)2.6 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 (8)第三章拉深工艺方案的制定 (8)第四章毛坯尺寸的计算 (9)4.1 修边余量 (9)4.2毛坯尺寸 (9)第五章拉深次数确定 (10)第六章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1)6.1 冲压力计算 (11)6.2 压力中心计算 (12)第七章冲压设备选择 (12)第八章凸凹模结构设计 (13)8.1凸模圆角半径 (13)8.2 凸凹模间隙 (13)8.3 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14)第九章总体结构设计 (14)9.1 模架的选取 (14)9.2 模柄 (15)9.3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尺寸 (15)9.4导柱和导套 (16)9.5 推杆 (17)9.6卸料螺钉 (17)9.7螺钉和销钉 (17)第十章拉深模装配图绘制和校核 (18)10.1拉深模装配图绘制 (18)10.2 拉深模装配图的校核 (20)第十一章非标准件零件图绘制 (21)11.1冲压凸模 (21)11.2 冲压凹模 (22)11.3 压边圈 (22)11.4 凸模垫板 (23)第十二章结论 (24)参考文献 (25)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其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学生在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模具零件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文献方面受到一次综合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前言从几何形状特点看,矩形盒状零件可划分成2 个长度为(A-2r) 和2 个长度为(B-2r) 的直边加上4 个半径为r 的1/4 圆筒部分(图4.4.1) 。
若将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分开考虑,则圆角部分的变形相当于直径为 2r 、高为 h 的圆筒件的拉深,直边部分的变形相当于弯曲。
盒形件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2)前言 (3)第一章审图 (5)第二章拉深工艺性分析 (6)2.1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 (6)2.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 (6)2.3 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py (7)2。
4 拉深件的精度等级要求不宜过高 (7)2。
5 拉深件的材料 (7)2。
6 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 (8)第三章拉深工艺方案的制定 (8)第四章毛坯尺寸的计算 (9)4.1 修边余量 (9)4.2毛坯尺寸 (9)第五章拉深次数确定 (10)第六章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1)6.1 冲压力计算 (11)6。
2 压力中心计算 (11)第七章冲压设备选择 (12)第八章凸凹模结构设计 (12)8.1凸模圆角半径 (12)8.2 凸凹模间隙 (13)8.3 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13)第九章总体结构设计 (13)9.1 模架的选取 (13)9.2 模柄 (14)9。
3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尺寸 (14)9。
4导柱和导套 (15)9。
5 推杆 (16)9。
6卸料螺钉 (16)9。
7螺钉和销钉 (16)第十章拉深模装配图绘制和校核 (17)10.1拉深模装配图绘制 (17)10.2 拉深模装配图的校核 (19)第十一章非标准件零件图绘制 (20)11。
1冲压凸模 (20)11.2 冲压凹模 (21)11。
3 压边圈 (21)11。
4 凸模垫板 (22)第十二章结论 (23)参考文献 (24)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前 言从几何形状特点看,矩形盒状零件可划分成 2 个长度为 (A —2r ) 和 2 个长度为 (B-2r ) 的直边加上 4 个半径为 r 的 1/4 圆筒部分(图4。
4。
1) 。
若将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分开考虑,则圆角部分的变形相当于直径为 2r 、高为 h 的圆筒件的拉深,直边部分的变形相当于弯曲.但实际上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因此盒形件的拉深又不完全等同于简单的弯曲和拉深,有其特有的变形特点,这可通过网格试验进行验证。
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设计

摘要 (1)前言 (2)1.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3)1.1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3)1.2 拉深件的工艺性分析 (3)1.3 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4)1.4 拉深变形过程的分析 (4)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7)3. 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 (9)4. 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 (11)4.1 毛坯尺寸的确定 (11)4.2 冲压力的计算 (12)4.3 拉深间隙的确定 (13)4.4 冲裁件的排样 (14)5.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7)5.1 拉深凸凹尺寸的确定 (17)5.2 圆角半径的确定 (18)6. 模具的总体设计 (20)6.1 模具的类型及定位方式的选择 (20)6.2 推件零件的设计 (21)7.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3)7.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23)7.2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4)8. 模具的总装图 (27)9. 模具的装配 (28)结束语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0)我设计的是一个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在本次设计中我参考了大量有关冷冲模模具设计实例等方面的资料。
再结合老师布置的题(设计一个工件为盒形件的复合冲裁模),我充分运用了资料上所有设计模具中通用的表、手册等,如修边余量的确定、拉深件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盒形件用压边圈拉深系数、盒形件角部的第一次拉深系数等,然后再集结了自己平时的所学,还有通过对工件的零件、模具工作部分(凸凹模、拉深凸模、落料凹模)、模具装配图的绘制,我的绘图功底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模具的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模具的总装图;模具的装配等。
我觉得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达到了这样的目的: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落料拉深冲裁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硬铝盒形件拉深成形缺陷控制方法

硬铝盒形件拉深成形缺陷控制方法[摘要]拉深成形是飞机制造业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加工方法,起皱、破裂、回弹是拉深成形常见缺陷。
采用PAMSTAMP基于拉格朗日的弹塑性本构方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钣金件拉深成形进行模拟分析,摸索和确定了展开毛坯、模具结构、成形压力等的最佳数值,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拉深方法,实现了盒形件拉深精确成形。
关键词:橡皮成形有限元回弹补偿数值模拟展开毛坯1 引言板料拉深成形是现代工业特别是汽车、航空工业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的特点,在航空工业中应用广泛。
然而,铝合金相对于钢成形极限较低,常会发生开裂,提高成形极限是铝合金板材研究的热点问题。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零件结构离散化,俗称划分网格(单元),用有限个容易分析的单元来表示复杂的对象,单元之间通过有限个节点相互连接,然后根据变形协调条件综合求解。
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板材成形过程可以减少试模时间,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费用。
在板料成形中,冷成形和单步拉深可以降低成本,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益。
本文以PAMSTAMP软件为基础,对铝合金盆形钣金件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探索一次冷成形的模具结构和压边力,并以试验验证比较。
2 零件结构分析图1为一高盒形零件,材料为2A12-O,厚度为2.5mm。
该盒形件型腔深达100mm,开口相对尺寸小,最大法兰宽度50mm,其型面需与蒙皮外形保持一致,盒形侧壁呈斜棱台状,侧壁上一特形孔需与气密卡头紧密配合。
按圆筒形件粗略对角部拉深进行计算,其拉深系数只有m≈0.45,小于铝合金矩形件的许用极限拉深系数0.53,破裂的风险大。
该零件工艺性差。
凭借经验加工此项零件试错成本高,工装返修周期长,开展盒形件拉深成形有限元仿真分析将零件成形极限提至最大,成形缺陷降至最小。
图 1 盒形件设计结构示意3 零件设计结构优化造成拉深件破裂、皱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拉深件外形结构的合理性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基本保证。
谈盒形件的拉深

职称参评论文级别:工具钳工一级实习指导教师(转系列)谈盒形件的拉深姓名:陈伟单位:云南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身份证号:532201************ 日期:2010年6月13日谈盒形件的拉深陈伟(云南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技训中心)摘要:拉深盒形件时,在转角处易产生裂纹,凸沿处容易起皱。
本文试从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材料的性能与下料形状等方面探讨其原因和解决办法,摸索盒形件的拉深规律。
关键词:模具拉深裂纹起皱1、前言曾设计并安装调试过几套盒形零件的拉深模具,其中一套一汽红塔轻卡车用膨胀水箱本体零件的拉深模较为典型。
该模具为有压边装置一次成型拉深模。
在试模时,冲压质量不稳定,有20%的拉深件在转角处出现裂纹,另绝大部分在凸沿的一侧出现细微皱纹。
分析原因可能是压边力过大、凸凹模间隙不合适、凸凹模光洁度不够、拉深深度过深、模具结构不合理、模具制造精度不够等。
通过逐一分析检查,采取一些措施后解决了问题,拉深件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现将有关原因和问题解决的措施写出来,以供参考。
2、拉深件该零件为两对角带斜角的盒形件,其与另一零件(水箱上盖)对接滚焊后成为密封的盛水容器。
因此冲压件绝对不能有裂纹和皱纹,否则将严重影响焊接质量和密封性而产生废品,但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因此冲压工艺与模具要重点考虑产品的形状要求及变薄、裂纹、起皱情况。
零件图及技术要求如图1,该零件为有凸缘的拉深件,凸缘宽度50mm,拉深深度60mm。
拉深较浅,据经验和计算判断可一次拉出。
但零件共有六个内圆角,同时底部有5mm深的加强筋,变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模具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使用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技术要求:1、材料为08F,厚度1mm;2、不允许有裂纹、毛刺、皱纹;3、拉深后最薄处不小于0.6mm;图1 本体零件图3、模具该零件为有凸缘的盒形件,总体形状不算复杂,尺寸要求也不算高。
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冲压力大小,压力机采用160T气动单动压力机。
盒形件拉深模设计

三、工艺计算
1.拉深工艺计算 (1)判定能否一次成形 计算零件的相对角部圆角半径 初次拉深最大相对高度
度
h 35.5 3.38 r 10.5
h r 4 ~ 6 ,计算零件的实际相对高
r 10.5 0.2 ,查得盒形件 B 53
,小于零件允许的最大相对高度,所以零件
2.拉深工作零件尺寸计算 首先确定拉深凸、凹模间隙,根据盒形件间隙确定原 则,取直边部分的间隙等于材料厚度,即1mm;圆角部分 间隙较直边部分增加0.1倍料厚,即1.1mm。因为零件标注 内形尺寸( 52 0.5mm 、67 0.5mm 、R10 0.25mm),所以要先计算凸 模,即 d (d 0.4 Δ) 0 (52 0.5 0.4 1) 0 mm 51.90 0 mm
盒形件拉深模设计实例
材料:10钢
料厚:1mm
一、工艺性分析
1.材料分析 10钢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属于深拉深级别钢,具有良好 的拉深成形性能。 2. 结构分析 零件为矩形盒拉深件,形状简单,底部和口部圆角半径 都为10mm,满足盒形拉深件底部圆角半径大于一倍料厚、 口部圆角半径大于三倍料厚的要求。对于盒形件侧壁上的 孔,根据孔的位置和其精度要求,决定采用拉深后钻孔加工 的方法。 3. 精度分析 零件上有两个尺寸标注公差,经查表其精度等级都在IT14 以下,所以普通拉深即可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4)校核橡胶垫的自由高度
H 0 170 0.88 D 193
橡胶垫的高径比在0.5~1.5之间,所以,选用的橡胶垫规 格合理。橡胶的装模高度约为0.85×170mm=144.5mm。 3.其它零部件结构 为降低拉深凸模的高度,模具采用凸模直接固定在下模 座的固定方法。模柄采用压入式模柄,根据设备上模柄孔尺 寸,选用规格A40×100的模柄。
翟杰-0806032042-盒形件拉深模具设计_说明书

Hefei University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题目:盒形件拉深模的模具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班学制:四年姓名:翟杰学号:0806032042导师:赵茂俞完成时间:2011 年6 月26日题目 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1)第一章 审图 (3)第二章 拉深工艺性分析 (4)2.1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 (4)2.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 (4)2.3 矩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py (5)第三章 拉深工艺方案的制定 (6)第四章 毛坯尺寸的计算 (6)4.1 修边余量 (6)4.2毛坯尺寸 (6)第五章 拉深次数确定 (7)第六章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8)6.1 冲压力计算 (8)6.2 压力中心计算 (8)第七章 冲压设备选择 (8)第八章 凸凹模结构设计 (9)8.1凸模圆角半径p r (9)8.2 凸凹模间隙 (9)8.3 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9)第九章 总体结构设计 (10)9.1 模架的选取 (10)9.2 模柄 (10)9.3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尺寸 (11)9.4导柱和导套 (11)9.5 推杆 (11)9.6卸料螺钉 (12)9.7螺钉和销钉 (12)第十章 拉深模装配图绘制和校核 (13)10.1拉深模装配图绘制 (13)10.2 拉深模装配图的校核 (14)第十一章 非标准件零件图绘制 (15)11.1冲压凸模镶块 (15) (15)11.2 凸模固定板 (16)11.3 冲压凹模镶块 (16)11.4 凹模固定板 (17)11.5 压边圈镶块 (17)11.6 压边圈 (18)11.7 上模座 (18)11.8导柱 (19)11.9导套 (19)第十二章 结 论 ......................................................................................................................... 20 参考文献.. (20)题目 盒型件拉深模设计前 言从几何形状特点看,矩形盒状零件可划分成 2 个长度为 (A-2r) 和 2 个长度为 (B-2r) 的直边加上 4 个半径为 r 的 1/4 圆筒部分(图4.4.1) 。
盒形件拉深模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盒形件首次拉深模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机自Y091学生姓名学号200900103017指导教师日期2012年6月目录设计任务零件工艺分析1.材料分析2.结构分析3.精度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工艺计算1.拉伸工艺计算(1)确定零件修边余量(2)确定坯料尺寸(3)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4)确定拉深次数(5)确定各工序件尺寸(6)确定各工序件高度2.首次拉伸模工艺计算(1)首次拉深凸、凹模尺寸计算(2)拉伸力与压边力冲压设备的选用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1.模架的确定2.模座3.凸模固定板4.模柄5.定位圈6.压边圈及卸料装置7.设置反顶装置8.螺钉与销钉拉深模装配图凸凹模零件图设计感想设计任务电器盒技术要求:未标注公差按IT14级精度制造材料为黄铜H62,t = 0.5mm设计任务:设计该零件的首次拉伸模具零件工艺性分析1.材料分析黄铜有很好塑形,拉深成形性能良好,易于冷热压力加工成型2. 结构分析零件为一无凸缘盒形件,结构简单,底部圆角半径为R1.5,壁间圆角半径也为R1.5,由最终拉伸凸模保证,材料厚度t=0.5,较薄,所以,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 精度分析盒形件外形尺寸公差为IT12级,由最后一道拉伸工序保证,侧壁孔中心距尺寸与定位尺寸公差也为IT12级,由冲孔工序保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拉深(需计算确定拉深次数)、冲孔,切边等工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考虑工序的复合,在此为简化模具设计不考虑工序复合。
毛坯落料后,经多次拉深成形,由机械加工方法切边保证零件高度,最后对盒形件进行冲孔。
零件工艺计算1.拉深工艺计算(1)确定零件修边余量 零件的相对高度23.12227==B H ,查表5-2(167)得修边余量mm h 5.2=∆,所以,修正后拉深件的总高应为H =27+2.5=29.5mm 。
(2)确定坯料尺寸由于盒形件壁间圆角半径与底部圆角相等,边长为B 的高方盒件毛坯直径为:mm62.70mm 5.133.05.295.172.15.143.05.292242213.133.0(72.1)43.0(413.122≈⨯+⨯⨯-⨯-⨯⨯+=+---=)()()r H r r H B B D 所以,高矩形盒椭圆形形毛坯尺寸为:mm B L D Lz 62.82)2234(62.70)(=-+=-+=mmrL B L 14.745.1234)2234()]5.10.43-29.5222 [5.12-(2262.072)(0.43r)]-H 2B [2r -(B D Bz =⨯--⨯⨯⨯++⨯⨯=--⨯⨯++⨯=()()mm D R b 31.35262.702===mmR B R L B L R bz bz z z l 62.4631.35214.7431.3561.82)14.7462.82(0.252)(0.252222=⨯-⨯-+⨯=--+⨯=(3)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 零件的相对厚度压边圈67.010014.742100=⨯=⨯z B t ,经查表5-8(P181),需采用压边圈,防止拉伸起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毕业设计JSPJAVAVBC++DelphiPHPVFPPB网络电子毕业设计电子信息通信单片机嵌入式
机电毕业设计机械模具数控工艺夹具电气PLC机电一体汽车土木毕业设计
当前位置:主页 > 机电毕业设计 > 模具 >
盒形件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具设计
摘要我设计的是一个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在本次设计中我参考了大量有关冷冲模模具设计实例等方面的资料。
再结合老师布置的题(设计一个工件为盒形件的复合冲裁模),我充分运用了资料上所有设计模具中通用的表、手册等,如修边余量的确定、拉深件毛坯直径的
摘要
我设计的是一个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在本次设计中我参考了大量有关冷冲模设计实例等方面的资料。
再结合老师布置的题(设计一个工件为盒形件的复合冲裁模),我充分运用了资料上所有设计中通用的表、手册等,如修边余量的确定、拉深件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盒形件用压边圈拉深系数、盒形件角部的第一次拉深系数等,然后再集结了自己平时的所学,还有通过对工件的零件、模具工作部分(凸凹模、拉深凸模、落料凹模)、模具装配图的绘制,我的绘图功底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模具的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模具的总装图;模具的装配等。
我觉得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落料拉深冲裁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所学有关冷冲模具设计课程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关键词:冷冲压落料拉深
目录 13000字
摘要 1
前言 2
1.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1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2 拉深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3 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4
1.4 拉深变形过程的分析 4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7
3. 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 9
4. 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 11
4.1 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4.2 冲压力的计算 12
4.3 拉深间隙的确定 13
4.4 冲裁件的排样 14
5.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7
5.1 拉深凸凹尺寸的确定 17
5.2 圆角半径的确定 18
6. 模具的总体设计 20
6.1 模具的类型及定位方式的选择 20
6.2 推件零件的设计 21
7.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3
7.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23
7.2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4
8. 模具的总装图 27
9. 模具的装配 28
结束语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 郭景仪,陈炎嗣.冲压模具技术手册.北京出版社,1992
[2] 模具实用技术从书编委会.冲模设计与应用实例.1986
[3] 肖景容,姜奎华.冲压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4] 熊南峰,石其年.冷冲模具设计.科学出版社,2000
[5] 成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6] 机械设计编写组.《实用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7] 杨占尧.冲压模具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 侯维芝,杨金风.模具制造工艺与工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9] 张鼎承.冷冲模的设计与制造.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10] 王芳.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11] 孙凤勤.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12] 陈万林.实用模具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3] 黄健求.模具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4] 李德群.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5] 郑可.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宇航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