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音变现象的分析

合集下载

(优选)普通话的音变.

(优选)普通话的音变.
(优选)普通话的音变
第1页,共38页。
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读法,人 们在说话或诵读时发出的一连串音节,由 于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 的相互影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语音的音 变现象。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 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四个方面。同时 也应该注意普通话口语中词语运用的轻重格 式变化。
活(生存)——活儿(事情、工作)
第28页,共38页。
【绕口令练习】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挑着水桶上庙台儿,摔了一个跟头 拣了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 饭碗儿,真好玩儿,没有边儿,没有沿儿,中间儿有个小红 点儿。
打南边儿来了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着倍儿白 的白拐棒棍儿。
小小子儿,不贪玩儿。画小猫儿,钻圈圈儿;画小 狗儿,蹲小庙儿;画小鸡儿,吃小米儿;画个小虫儿, 顶火星儿。
4、趋向动词“来、去”:
回去 出去 下来 回来 起来
5、名词后缀“子、头、们、者、家”:
房子 桌子 儿子 石头 我们 亲家 公家 姐夫 丈夫
6、叠音名词、动词的第二个音节:
叔叔 爸爸 哥哥 姐姐 想想 看看 听听 瞧瞧
7、名词、代词后表方位的词:
家里 路上 前面 北边 前头 后边 这边 里面
8、动词后的某些结果补语:
第12页,共38页。
2、AABB式:后A和后B变读轻声
漂漂亮亮 轻轻松松 大大咧咧 大大方方 规规矩矩 清清楚楚
第13页,共38页。
(二)轻声的特点
读下面语料,看看轻声有何特点:
桌子 石头 耳朵 木头 是你吗? 思考:
轻声是不是一种独立的声调? 轻声是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是一种特 殊的变调现象。
在非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51:

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

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

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对于学习汉语的大一学生来说,掌握现代汉语的音变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在语言学中,音变是指语言中音素发生变化的现象。

了解这些音变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发音、理解和表达汉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将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探讨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

一、声母音变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部分。

在不同的音节位置上,有些声母会发生一定的音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浊音的变化。

1.1 清浊音交替:在某些音节位置上,清辅音会变成浊辅音,例如p、t、k分别可以变成b、d、g。

例如,“平板电脑”中的p变成了b,“通话”中的t变成了d。

1.2 浊音变清浊音:在某些音节位置上,浊辅音会变成清辅音。

例如,“话”读作(huà)时,原本是(z)的音变成了(w)。

二、韵母音变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部分。

在不同的音节环境中,韵母的音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2.1 元音韵母的音变:在不同的音节位置上,元音发生以下音变:- [i],在后接[j]的音节中,会发生韵尾同化,即变成[j]。

例如,“起来”读作(qǐlái)时,后面的[i]变成[j]。

- [u],在后接[w]的音节中,会发生韵尾同化,即变成[w]。

例如,“走了”读作(zǒule)时,后面的[u]变成[w]。

- [ü],在后接[j]的音节中,会发生融合,即变成[y]。

例如,“月亮”读作(yuèliang)时,后面的[ü]变成[y]。

2.2 韵尾音变:在某些情况下,韵尾的音变也很常见。

- [aɪ],在某些韵尾为[i]的音节中,会发生音变成[aɪ]。

例如,“怀疑”读作(huáiyí)时,[i]变成[aɪ]。

- [o],在某些韵尾为[u]的音节中,会发生音变成[o]。

例如,“去”读作(qù)时,[u]变成[o]。

三、声调音变声调是汉语特有的语音特征之一。

在不同的音节环境中,声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汉字的音变

汉字的音变

音变汉字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要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词语或者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连在一起的字在声、韵、调等方面互相影响,使一些字的读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音变。

汉语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三种:轻声、儿化和变调。

一、轻声:当一个音节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念得又轻又短,这就叫轻声。

常见的轻声情况有以下几种:(1)名词性词缀“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例如:沙子的子,舌头的头,我们的们(2)用在句末的语气助词“啊、吗、吧、呀、呢、哇”等。

例如:行吧、好吗、谁呀(3)用在句中的结构助词“了、的、得、地、着、过”等。

例如:走了、美丽的花儿、走过、大得很(4)一些口语中的双音节词的后一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地方、口袋、点心、部分(5)双音节动词(第二个字本身是轻声的),重叠后的第二、第四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比试比试、比划比划、休息休息(6)人称的第二个重叠字。

例如:妈妈、爸爸、伯伯、爷爷二、儿化: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情感色彩方面都有变化。

(1)区别词义,例如:灯笼(工艺品)——灯笼儿(中药材)(2)区别词性,例如:盖(动词)——盖儿(名词)(3)表示亲切或者喜爱的感情,例如:小球儿、花儿、小猫儿(4)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例如:雪花儿、米粒儿、药片儿三、变调(1)“一”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尾句末或者表示序数时,读第一声。

例如:一、二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的字时要读第四声。

例如:一群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时,读第二声。

例如:一样夹在词语中间要读轻声。

例如:读一读(2)“不”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语末尾时,读第四声。

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字时,读第四声。

例如:不能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读第二声。

例如:不对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

例如:行不行(与“一”的变调类似)。

《普通话的音变》课件

《普通话的音变》课件
REPORT
《普通话的音变》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SUMMARY来自 目录CONTENTS
• 普通话的音变概述 • 普通话的连读变调 • 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 • 普通话的语调和语气 •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举例和分析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语调的类型和特点
总结词
普通话的语调可以分为升调、降调、平调和曲调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 点。
详细描述
升调通常表示疑问、惊讶或强调等语气,音调逐渐升高;降调通常表示肯定、感 叹或陈述等语气,音调逐渐降低;平调通常表示平淡、冷漠或陈述等语气,音调 保持平稳;曲调则表示说话人情感的变化,音调有较大的起伏。
轻声作用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音乐美感, 使语言更加丰富多样,有助于表 达不同的情感和语气。
轻声的规律
规律一
轻声多出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 尾,如“哥哥”、“看看”、
“慢慢地走”。
规律二
轻声出现在一些虚词和助词中 ,如“的”、“着”、“了” 、“过”、“吗”、“吧”。
规律三
轻声出现在一些重叠词中,如 “说说”、“看看”、“听听 ”。
儿化的规律和发音要领
规律一
儿化多出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如“花儿”、“鸟儿”、“鱼儿” 。
规律二
儿化出现在一些名词和量词中,如“一块儿糖”、“两朵儿花”、“ 三把儿壶”。
规律三
儿化出现在一些形容词和副词中,如“好好儿的”、“快快儿的”。
发音要领
在儿化的音节中,声母不变,韵母带上卷舌色彩,语调上扬,声音轻 柔。卷舌时要注意舌位和舌尖的位置,不要发得太重或太轻。

普通话的四种音变现象用

普通话的四种音变现象用

无处不在的普通话音变现象所谓的音变是指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的语音变化。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音变主要是同化、异化、弱化、增音、减音、脱落、换位、代替、转化等。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第一: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些音节在词或句子里失去了原调,被念成一种相对较短较轻叫含糊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第二变调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

普通话主要有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1.两字上声词语,前一字变读阳平如:处理小姐老虎懒散2.结构为2+1的三字上声词语,前两字变读阳平如:跑马场手写体3.结构为1+2的三字上声词语,中间一字变读阳平如:小两口老古董(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重叠式形容词的三种形式,即AA式、ABB式和AABB式。

1.AA式一般不变调。

例如:快快地、长长的。

只有带儿化韵尾时第二个叠字变成阴平。

例如:慢慢儿地暖暖儿的2.ABB式后面的两个叠字都变成阴平。

例如:热腾腾甜蜜蜜3.AABB式第二个字变轻声,第三、四字变阴平。

例如:漂漂亮亮明明白白(三)“一”和“不”的变调1.在去声字前面都变读阳平如:一律不动声色2.“一”在非去声字前面变读去声如:一直一生一早3.“一不”在重叠动词中变读轻声如:想一想来不来第三:儿化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自成音节时,只有“儿、耳、而、饵、尔、二”等几个字。

普通话的er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写成r),构成卷舌韵母(儿化韵),这种现象就是儿化。

普通话的韵母除er ê之外,都可以儿化。

儿化韵里的er不能念成er,只在前面韵母的元音上附加一个卷舌动作,是那个韵母带上卷舌的声音。

普通话的变化与趋势

普通话的变化与趋势

普通话的变化与趋势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普通话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普通话的变化与趋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普通话的变化1. 音韵变化:普通话的音韵体系一直在不断变化中。

例如,一些方言词汇逐渐被标准普通话所替代,一些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也出现了变化。

这种音韵上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语言接触和交流的增加所导致的。

2. 词汇的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科技、文化和社会现象不断涌现,对于普通话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普通话的词汇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扩充和丰富。

3. 语法的变化:普通话的语法结构也在逐渐变化。

与以前相比,现代普通话更加注重简洁、明了的表达,而且一些传统的语法规则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二、普通话的趋势1. 标准化程度提高:随着国家对普通话推广力度的加大,普通话的标准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这将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发音、词汇以及语法结构的准确性。

2. 地方变体的差异减少:由于现代交通和通讯的便利,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这使得普通话的地方变体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而更加接近标准普通话。

3. 多样性的增加:普通话在流行的同时,也将出现更多的变体和衍生形式。

尤其是在网络语言、行业术语等方面,将会逐渐形成更加多样的普通话表达方式。

三、普通话变化的原因1. 社会文化发展: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普通话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需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语言需求。

2. 教育体制改革:随着教育的改革,对普通话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学校加强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培养,进一步促进了普通话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媒体影响力:随着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的增强,人们对于语言的模仿和借鉴也越来越多。

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使得普通话受到了更大程度的影响和改变。

综上所述,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变化与发展中展现出了多样性与趋势。

第二讲普通话音变

第二讲普通话音变
第二讲 普通话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 变调、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 : 变调 、 轻 儿化、语气词“ 的变化等等。 声、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等。 一、变调 1、定义 2、类型 上声的变调和“ 、 的变凋。 上声的变调和“—”、“不”的变凋。 3、性质 这两种变调是言语中的自然音变现象。并不影 这两种变调是言语中的自然音变现象 。 响语义。 响语义。
(三)轻声出现的规律 1、助词 结构助词——的 de) 结构助词 的、地、得(de) 动态助词——着 动态助词 着、了、过 语气助词——吗 语气助词 吗、吧、呢 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的后一个音节 姐姐 看看 劝劝 解释解释 表演表演 3、构词用的虚语素 子——桌子 点子(zi) 桌子 点子(zi) tou) 头——丫头 枕头 (tou) 丫头 好了(le) 了——算了 罢了 好了(le) 算了 人们(men) 们——我们 他们 人们(men) 我们 记得(de) 得——觉得 使得 值得 记得(de) 觉得 怎么(me) 么——这么 那么 多么 怎么(me) 这么
二、轻 声 (一)轻声的作用 有些轻声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例如: 有些轻声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例如: 东西(dōngxi) 泛指各种事物,或特指人或动物。 东西( dōngxi) 泛指各种事物 , 或特指人或动物 。 东西(dōngxī) 东西(dōngxī) 眉目(m (méimu) 眉目(m imu) 东边和西边。 东边和西边。 事情的头绪。 事情的头绪。
除外) ng, r,元音鼻化 元音鼻化。 3、韵尾是ng( “ing”除外)的,丢ng,加 r,元音鼻化。 韵尾是ng( ng 除外 bāngmáng ng( ng ng-- mar) 帮忙儿 bāngm ng(máng-- mar) bǎndèng ng( ng ng-- der) 板凳儿 bǎnd ng(dèng-- der) nhuáng ng—huar 蛋黄儿 dànhu ng(hu ng huar) nhu ng(huáng huar) xiǎoxióng xióng--xior ng( ng--xior) 小熊儿 xiǎoxi ng(xi ng--xior) 4、韵母是 i、 ü不变,加 er 不变, 、 、 不变 xiǎojī(jī--jier) 小鸡儿 ( ) jīyú(yú--yuer) 金鱼儿 ( ) 5、韵母是 in、ün 丢n, 加 er 、 、 , jiǎoyìn(yìn--yier) 脚印儿 ( ) héqún(qún--quer) 合群儿 ( ) 6、韵母是“ing ” 丢ng,加 er 元音鼻化。 ng, 元音鼻化。 、韵母是“ diànyǐng yǐng--yer) nyǐng( --yer 电影儿 di nyǐng(yǐng--yer) 7、韵母是舌尖元音 ,丢i,加 er。 、韵母是舌尖元音-i, , 。 shízǐ (zǐ—zer) 石子儿 ) méishì(shì--sher) 没事儿 ( ) (三)儿化韵的书写 儿化韵的书写——原音节+r 原音节+ 三 儿化韵的书写 原音节 底儿dǐr 小孩儿 xiǎoháir 红头绳儿 红头绳儿hóngtóushéngr 底儿

普通话训练教程第四章普通话音变

普通话训练教程第四章普通话音变

普通话训练教程第四章普通话音变1.简介普通话音变是指在语音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音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一些音素的发音产生变化的现象。

普通话音变是普通话词音学的重要内容,了解和掌握普通话音变规律,对于正确发音和语音交际非常重要。

2.普通话音变规律(1)轻声普通话中的轻声指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声母不发声的现象。

具体规律为:在一个词的词首,若以b、p、m、f、d、t、n、l、g、k、h、j、q、x开头,且该字紧接着的字的声母是一个清辅音时,前一个字的声母不发音。

例如,“勿谓言之不预”中的“言”字的发音为[yán],而不是[íán]。

(2)鼻韵化普通话中的鼻韵化指的是韵母/i,u,ü/前面的鼻音/n,ŋ/被带有鼻音特点的介音母/m,n,ŋ/或辅音收拢成鼻音。

具体规律为:在/i,u,ü/前,带有鼻音特点的介音母/m,n,ŋ/或辅音,在发音时会收拢成鼻音。

例如,“金鱼”中的“金”字的发音为[jĩn],而不是[jīn]。

(3)清辅音前元音变清普通话中的清辅音前的元音在发音时会变为清元音。

具体规律为:在前一个音节的韵母是/i, u, ü/时,后一个音节的声母如果是/c, z, s, sh, zh, ch, r/中的一个,则前一个音节的元音会变为清元音。

例如,“驰名中外”中的“中”字的发音为[zhōng],而不是[zhǘng]。

(4)韵腹元音变韵尾元音普通话中的韵腹元音在一些情况下会变为韵尾元音。

具体规律为:当一个音节的声母是/p,t,k/之一,韵腹是/i,u/之一时,韵腹元音会变为韵尾元音。

例如,“把话说完”中的“完”字的发音为[wán],而不是[wàn]。

3.普通话音变的表现(1)清辅音前元音变清的表现例如,“曾曰”中的“曰”字的发音为[yuē],而不是[yuě]。

(2)韵腹元音变韵尾元音的表现例如,“别西格里”的发音为[biéxigélǐ],而不是[biéxigél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音变现象的分析
音变是指在于六种,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因为前后互相
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里谈的音变是共时的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音变。

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普通话中的音变!
1.什么是音变
说话时不可能一个个音节按原有的声音发出来,因为在语流中,音节相连时相互之间会受到影响,产生一些语音的变化,这就是普通话语音的音变。

常见的音变现象有音节的连音变化和声调的变化。

2.音变的种类
(1)上声的变调
上声是曲折的降升调型214,在实际语言里一般很少发出这样
完整的曲折调型,它的变调是随着后面相连音节的声调决定的。

①上声字在阴平、阳平、去声字前面变为211,只降不升,如:
阴平前,法规f?guī、美观měiguān
阳平前,法庭f?tíng、美德měidé
去声前,法院f?yuàn、美妙měimiào
②上声字在上声字前面(两个上声相连)变为像35,只升不降。

如:
上声相连,法典f?di?n、美好měih?o
上声字只有在单独成句或者处在句尾才会读出完整的降升调型。

(2)“一”“不”的变调
关于“一”的变调
①“一”的基本调是阴平yī,但在实际语言中它和其他声调的音节相连时,会产生变调,一共有三种变调现象。

如:
②单念、在词句末尾和作序数时,读原调阴平55。

一、二、三、……
长短不一
住在一楼(第一层楼或第一号楼)
③后一个连续读音节是去声时,读阳平35。

一唱一和
一律
一件
④后一个连读音节是阴平、阳平、上声时,读去声51
一生一张
一同一层
一举一板一眼
⑤嵌在尝试态(短时态)动词之间时,读轻声。

听一听
看一看
关于“一”的变调
①“不”的基本调是去声bù,但在实际语言中它和同声调去声音节相连时,会产生变调。

如:
②单念,在词句末尾,以及后一个连读音节是阴平、阳平、上声时,“不”读原调去声51。

“不!不!不!”他一连说了三个不。

不!决不!
不依赖
不同意
不管
③后一个连读音节是去声时,读阳平35。

一成不变
不上不下
不去
④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与补语之间,读轻声。

穿不穿
好不好
起不来
拿不动
为了方便学习,我们可以这样记忆“一、不”的变调:
“一、不”变调连读音节声调举例
\—一斤不甘
\/一条不行
\∨一起不久
/\一件不要
(3)轻声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这种变化与音高、音长、音强、音色都有关系。

凡是读轻声的音节都有它原有的声调,普通话语音四种声调的音节都可以因轻声而改变它们的调型。

如:活泼huópo泼水poshuǐ
机灵jīling灵魂línghún
桌子zhuōzi子女zǐnǚ
客气kèqi气管qìguǎn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轻声音节不标声调。

轻声在语言里不只是语音问题,而是与词汇、语法也有关系。

有些词读不读轻声有区别词义和确定词性的作用。

如:
东西dōngxi指一般抽象或具体事物
东西dōngxī指东方和西方
地方dìfang指一处所
地方dìfāng指与中央相对的各级行政区划
人家rénjia代词,指别人或自己
人家rénjiā名词,住户
铺盖pùgɑi名词,指褥子和被子
铺盖pūgài动词,平铺
精神jīngshen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精神jīngshén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宗旨,主要意义。

(4)儿化韵
儿化韵现象是北京语音的特点,它与普通话语音面貌关系密切。

儿化韵中的“儿”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他与前一个音节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音节,如果把“花儿”作为两个音节来读,即使连读得再快,也不可能使“花”的韵母儿化。

儿化韵与词义、词性以及修辞都有关系,如:
画(动词)画儿(名词)
活(形容词)活儿(名词)
头(脑袋)头儿(领头的人,也可以指时间或一件事的开端)
小鸡儿小猴儿细丝儿鲜花儿(有细小可爱的修辞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