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试题二标准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牛顿答案:D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尼采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经济理论D. 艺术批评答案:C6. “艺术是表现”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克罗齐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7.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8. “美是主观感受”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休谟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表演艺术?B. 戏剧C. 建筑D. 音乐答案:C10. “美是和谐”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1:1.618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
答案:音乐4.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理念5. 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酒神精神6.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模仿7. 克罗齐在其著作《美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直觉8. 马克思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二)2024

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二)引言概述:本文为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美学的相关知识点,并为考试做好准备。
文中将分5个大点对试题进行分析,每个大点包含5-9个小点,详细介绍各题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最后,总结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
大点一:美学基础知识1. 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2.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 美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4. 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5. 美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大点二: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1. 审美经验的概念和特点2. 审美经验的来源和形式3. 审美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4. 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标准5. 审美价值的多样性和相对性大点三:艺术与美学1. 艺术的定义和特征2. 艺术与美学的相互关系3.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审美功能4.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创作过程5. 艺术欣赏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大点四:美学与社会文化1. 美的社会功能和美对社会文化的影响2. 美学在社会文化传承和人文教育中的作用3. 美的多元性和跨文化美学的研究4. 美学社会学与美学心理学的关联性5. 美学与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关系大点五:美学的发展与前景1. 当代美学理论的研究动态2. 新兴美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3.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4. 科技与美学的结合及其影响5. 美学在未来社会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总结:本文对美学期末试题进行了全面解析,针对每个大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能够对美学的基础知识、审美经验和价值、艺术与美学、美学与社会文化以及美学的发展与前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读者也能够通过解题过程对美学的应用能力有所提升。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在美学学习和考试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主观的快感”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布尔沃 C. 费希特答案:C. 布尔沃2.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追求自然之美?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写实主义3.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 美的本质B. 美的现象C. 美的规律D. 美的价值答案:A. 美的本质4.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显现”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尼采答案:A. 康德5. 以下哪个概念是美学中的核心概念?A. 美感B. 美学C. 美育D. 美学范畴答案:D. 美学范畴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表现主义答案:A. 古典主义7.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B. 亚里士多德8. 以下哪个美学家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布尔沃答案:B. 黑格尔9.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浪漫主义10. 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了“美是生命力的显现”的观点?A. 尼采B. 康德C. 费希特D. 黑格尔答案:A. 尼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的本质。
答案:美的本质是指美的内在规定性,它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美的客观性,即美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②美的普遍性,即美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艺术作品中的;③美的和谐性,即美是和谐与统一的体现;④美的创造性,即美是生命力的显现。
2. 简述古典主义美学的特点。
答案:古典主义美学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强调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注重艺术作品的和谐与统一;②主张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如“三一律”原则;③强调艺术家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④注重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强调艺术应该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审美经验C. 社会文化D. 自然景观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审美范畴?A. 优美B. 崇高C. 悲剧D. 幽默答案:D二、填空题1. 审美经验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经验,它涉及到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情感和理解。
答案:心理2. 艺术创作中的“形式”是指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结构、色彩、线条3. 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强调审美经验的无利害性。
答案:纯粹审美判断三、简答题1.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答案:审美经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感受都是独特的;其次,它是无利害的,即审美经验与个人的实际利益无关;再次,它是情感的,审美经验通常伴随着情感的波动;最后,它是反思的,审美经验往往涉及对美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2. 描述“崇高”这一审美范畴的基本特征。
答案:“崇高”是一种审美范畴,它通常与伟大、力量、无限等概念相关联。
崇高的特征包括:超越性,即崇高对象超越了日常经验的范畴;力量感,崇高对象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以及激发敬畏,崇高对象能够激发人们对其伟大和力量的敬畏之情。
四、论述题1. 论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具有创造性和表现性,而日常生活则更多关注实用性和功能性。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作品。
例如,一幅绘画作品通过色彩、构图和主题的选择,传达画家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和情感,而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则可能仅仅是为了记录或传递信息。
2. 讨论审美经验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审美经验在个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丰富个人的情感生活,提高情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美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美学相关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社会制度D. 艺术批评答案:C3.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内容的深刻性B. 形式的和谐性C. 思想的先进性D. 情感的真挚性答案:B4.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A. 康德B. 黑格尔C. 尼采答案:D5. 美学中“审美”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嘉通D. 康德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作品的分析B. 审美心理的研究C. 社会经济的分析D. 艺术创作的方法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行为主义答案:ABC3.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审美体验?A. 个人经历B. 文化背景C. 社会环境D. 个人兴趣4. 以下哪些作品是美学研究的经典案例?A.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B.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C.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D.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答案:ABC5.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分析艺术作品?A. 符号学分析B. 心理分析C. 社会历史分析D. 形式分析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美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帮助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提升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并且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 描述一下康德在美学方面的贡献。
答案:康德在美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他提出了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普遍性,以及审美经验的无目的性和自由性。
3. 什么是形式美?请举例说明。
答案: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形式因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结构等)所具有的美感。
美学考试题及答案2023

美学考试题及答案2023 # 美学考试题及答案2023一、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 艺术创作技巧- B.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C.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D.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A. 亚里士多德- B. 黑格尔- C. 柏拉图- D. 康德答案:B3. “美”的英文单词是:- A. Beauty- B. Art- C. Aesthetic- D. Design答案:A二、判断题1. 审美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与个人的文化背景无关。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 现代美学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康德美学中的“自由美”和“依附美”的区别。
答案: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区分了“自由美”和“依附美”。
自由美指的是不依赖于任何概念或目的而存在的美,它是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观众在欣赏时不受任何概念或目的的限制。
而依附美则是指与一定概念或目的相关联的美,它依赖于观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以及作品是否符合某种目的或功能。
2. 描述黑格尔美学中“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
答案: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理念通过感性形象的显现。
在他看来,艺术作品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形式的和谐与平衡,更在于它能够表达出某种普遍的理念或真理。
艺术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感性存在,使观众能够直观地体验到理念的美。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美学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答案:现代美学强调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与日常生活隔绝的领域,而是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现代美学认为,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和表达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互动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美学试题二标准答案

试题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D)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5.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6.美感的核心是(C)A.情感 B.意志 C.直觉D.体验7. 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 康德B. 王国维C. 蔡元培D. 柏拉图8.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A. 精神关系B. 认识关系C. 信仰关系D.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9. 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A. 通感B. 理解C. 想象D. 情感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 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 D.均为优美11.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 王国维B. 吕荧C. 严羽D. 蔡元培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C)A.知觉B.直觉 C.统觉D.感觉13.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到了20世纪(D)美学中,丑与荒诞却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自然美B. 社会美C. 艺术美D. 心灵美答案:C2.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审美活动的特点?()A. 情感性B. 创造性C. 客观性D. 形象性答案:C4.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多少?()A. 2:3B. 1:1.618C. 1:2D. 3:2答案:B5.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答案:C6.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达芬奇的代表作?()A. 《最后的晚餐》B. 《蒙娜丽莎》C. 《大卫》D. 《岩间圣母》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A. 意境B. 气韵C. 形式美D. 笔墨答案:C8.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车尔尼雪夫斯基B. 康德C. 黑格尔D. 尼采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现代美学研究的范畴?()A. 电影美学B. 建筑美学C. 音乐美学D. 宗教美学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A. 和谐B. 气韵生动C. 黄金分割D. 意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方法?()A. 比较研究B. 历史研究C. 实验研究D. 逻辑分析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审美体验的特点?()A. 情感的参与B. 直觉的体验C. 理性的分析D. 想象的创造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实用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流派?()A. 儒家美学B. 道家美学C. 佛家美学D. 法家美学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哲学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D)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5.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6.美感的核心是(C)A.情感 B.意志 C.直觉D.体验7. 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 康德B. 王国维C. 蔡元培D. 柏拉图8.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A. 精神关系B. 认识关系C. 信仰关系D.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9. 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A. 通感B. 理解C. 想象D. 情感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 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 D.均为优美11.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 王国维B. 吕荧C. 严羽D. 蔡元培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C)A.知觉B.直觉 C.统觉D.感觉13.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到了20世纪(D)美学中,丑与荒诞却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
A.表现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14.曾经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A)A.夏夫兹别里和哈奇生B.夏夫兹别里和斯宾塞C.哈奇生和斯宾塞D.柏格森和夏夫兹别里1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A)A.毕达哥拉斯 B.朗吉弩斯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6.“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 (B)A.《判断力批判》B.《论崇高》 C.《伊安篇》D.《诗学》17.认为想象的快乐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的美学家是(A)A.爱迪生 B.博克C.贺拉斯D.黑格尔18.将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B)A.劳鲍特里 B.康德C.梅里美 D.雨果19.崇高与优美之间的关系是(B)A.对立的B.并列的 C.递进的 D.同一的20.18世纪,将文章的风格区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类的是(B)A.方苞B.姚鼐C.刘熙载D.王夫之21.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关于悲剧原因的理论是(B)A.过失说B.命运说C.永恒公理说D.性格缺陷说22.霍布斯关于喜剧产生原因的学说是(B)A.“乖讹”说B.“鄙夷”说C.“生命的机械化”说D.“游戏”说23.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是(C)A.休谟 B.柏格森 C.斯宾塞D.弗洛伊德24.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C)A.审美危机B.形式危机 C.范式危机D.范型危机25.在西方美学史上,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美学家是(A )。
A.博克B.毕达歌拉斯C.郎吉弩斯D.康德26.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其中就有(A)的“突然荣耀说”。
A.霍布斯B.康德C.柏格森D.佛罗伊德27.美感开始于(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奠的崇拜28.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B)A.没有起点B.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C.既无起点,也无终点D.有起点,也有终点29.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靠于(B)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30.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在于更具有(C)A.个人性与情绪性B.非理性与偶然性C.社会性与理性D.历史性与时代性3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D)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32.所谓审美形态的贯通性是指其(B)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33.以下哪种自然现象最能使人产生崇高感?(C)A.和风细雨B.流水潺潺C.惊涛拍岸D.春花秋月34.喜剧的主要特点是(C)A.能够紧追时尚B.机智地批判社会现实C.形式与内容悖离D.社会大众喜闻乐见35.审美活动与一般精神活动的区别在于(B)A.是主体与对象的精神联系B.最具个性化C.具有内在的规律性D.产生现实的社会后果36.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是指(C)A.它是精神性实体B.它是不存在的C.它是一种独特意象D.它在历史中不断变迁37.审美惊异与日常惊奇的区别在于(C)A.有新奇的外在特征B.需要理性思考C.有内在的精神召唤D.需要特定主体38.“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C)A.维特根斯坦B.亚里士多德C.里普斯D.阿恩海姆39.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C)A.接近联想B.对比联想C.类似联想D.自由联想40.指出“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C)A.贝克特B.莫里哀C.鲁迅D.老舍41.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属于意象中的(A)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42.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A.莱辛B.休谟C.洛克D.康德43.美感是(D)A.生理欲望的满足所产生的快感B.理性认识的成功所产生的快感C.基于利他行为的道德判断的快感D.由形式直观所引起的超功利的精神愉悦44.古人说:“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实际上表达了一种(A)A.审美需要B.审美经验C.意象结构D.物质诉求45.在下列言论中,体现审美对象的开放性这一认识的是(C )A.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B.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C.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意外。
D.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46.意境不同于一般意象的特点是(D)A.具有象外之境、言外之意B.意与象恰好完全匹配C.理与象的统一D.象、情、理的统一47.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 )A.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B.接触艺术作品C.源于生物本能D.情感与想象的萌动来源:考48.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道出了( A)A.诗歌与优美的关系B.诗歌与崇高的关系C.诗歌与荒诞的关系D.诗歌与丑的关系49.下列学说中,隐含着灵感理论特点的是(A )A.柏拉图的迷狂说B.席勒的游戏说C.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D.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50.以下线条哪种能使人产生优美感(D)A.粗犷的直线B.锐角的折线C.平直的虚线D.纤巧的曲线51.广义的荒诞实质是(A)A.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B.对庸人行为的嘲弄C.对社会流行的批判D.对人生命运的揭示52.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 A)A.视觉与听觉B.嗅觉与味觉C.触觉与知觉D.平衡觉与重力觉53.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C)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54.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B.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D.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5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B)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 D.毕达哥拉斯56.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A)A.优美 B.崇高C.荒诞 D.乖巧57.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这是在强调(B)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58.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59.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B)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60.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B)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61.“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62.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D)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63.提出“神思”的理论家是(C)A.司马迁B.司空图C.刘勰D.严羽64.“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65.所谓审美形态的贯通性是指其(B)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66.《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的(C)。
A.直接性B.突然性C.专注性D.透明性67.喜剧的主要特点是(C)A.能够紧追时尚B.机智地批判社会现实C.形式与内容悖离D.社会大众喜闻乐见68. 悲剧性冲突源于(A)。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B.人物的过失C.自然的灾难D.日常生活的不幸69.审美经验的生成是(D)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7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是指(A )A.个体性与社会性B.相对性与个体性C.社会性与时代性D.相对性与历史性71. 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
"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B )。
A.美在理念B.美在移情C.美在关系D.美在完满72. 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是(B)A.厄运、失败、悲哀B.冲突、抗争、毁灭C.怜悯、恐惧、净化D.罪孽、焦虑、悲痛73.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D)A.社会关系的解放B.生活方式的变革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74. “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A. 直觉B. 通感C. 想象D. 表象75. 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A)A. 突然荣耀说B. 预期失望说C. 生命的机械化D. 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76. 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B)A. 优美B. 崇高C. 悲剧D. 喜剧77. 通感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