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2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青岛版六三制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实验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实验汇总

六上实验一、(3、馒头发霉了)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我的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我的方案:1、将封闭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

2、将封闭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

(记录表)⏹我的发现:放在温度高的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时间才长出霉菌。

⏹我的结论:馒头在高温,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二、(5、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实验⏹我的材料:蜡烛、小刀、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我的方案:1、用小刀切割蜡烛、碾碎蜡烛,弯折蜡烛,熔化蜡烛等方法,观察蜡烛的变化。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变化。

同时用试管夹将干玻璃片夹住,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切割,蜡烛变小;碾碎,蜡烛变成粉末状;弯折,蜡烛有的弯了有的断裂;熔化,蜡烛变成液体状态;点燃,蜡烛燃烧,产生烟。

⏹我的结论:切割、碾碎、弯折、熔化蜡烛是形态的变化。

燃烧蜡烛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6、食盐和水泥)⏹(一、)探究食盐变化实验⏹我的材料:烧杯、玻璃棒、食盐、火柴、坩埚、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方案:1、向烧杯中倒入水,用小勺把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把食盐放入烧杯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慢慢不见了;用酒精灯加热坩埚中的食盐水,水分慢慢蒸发,最后剩下食盐。

⏹我的结论:食盐能溶于水中,也能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探究水泥变化实验⏹我的材料:盘、水泥、火柴、坩埚、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方案: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西半球最大、体型第三大的猫科动物,又称 美洲虎,猫科中的全能冠军。但它既不是虎也 不是豹。外型像豹,但比豹大得多,为美洲最 大的猫科动物,一般居住于热带雨林,可以捕 食鳄鱼等动物,身手十分矫健,美洲豹集合了 猫科动物的所有优点,猫科中名副其实的全能 冠军,具有虎、狮的力量,又有豹、猫的灵敏 犬齿咬力很强,可达850磅。使猎物毙命的效率 最高,它在咬死猎物时,不同大多数猫科动物 和食肉猛兽一样喜欢一口咬断猎物的喉咙,而 是更喜欢用强有力的下颚和牙齿直接咬穿动物 坚硬的头盖骨,甚至可以一口就咬穿龟坚硬的 外壳。美洲豹的性情凶猛,河里作战这本不是 陆地猛兽的长处,而美洲豹却敢冲入河中捕杀 南美鳄。它们广泛分布在南北美洲各处,最北 分布至美国亚利桑那州,最南分布到阿根廷的 北部。栖息于森林、丛林、草原。单独行动, 白天在树上休息,夜间捕食野猪、猴类、水豚 及鱼类,善于游泳、攀爬、奔跑和爬树。无明 显的繁殖季节,常在春季发情。4岁性成熟。孕 期100天左右,每胎2-4 仔。野外寿命约17年。人工饲养达20多年。
1 温暖、有阳光,有土 我应该住 哪里啊?? 2 温暖,有阳光,有水
3 阴暗,潮湿,有土,有垃圾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 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 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 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 蚯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适宜 的生态条件,如:温度、湿度、通气。 • 蚯蚓有“六喜六怕” • 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 喜酸甜、喜同代而居 • 六怕:怕光、怕震动、怕水淹、怕闷气、 怕农药、怕酸碱
结果:蚯蚓爬向暗的一边。
• 实验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 将盒盖和铺在盒底的湿布拿掉,在盒 的左边放干土,右边放湿土,干、湿土中 间留下一段距离(约3厘米),把蚯蚓放在 干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蚯蚓找家》、《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实验报告单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蚯蚓找家》、《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实验报告单

实验现象:蚯蚓向黑布覆盖的方向爬;向湿土方向爬。 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 同组者
实验者 实验时间
实验器材:纸巾 培养皿 黏土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向地性
实验步骤
1、把玉米粒放到培养皿里,使玉米粒的尖头朝向培养皿 中心;2、固定玉米粒,将纸巾浸湿盖到玉米粒上,盖上 培养皿,封好口;3、把培养皿立起来,并用黏土固定 好;4、每天观察玉米粒的根生长方向,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玉米种子的根竖直向下生长。
结论:植物有向地生长的特点。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蚯蚓找家 同组者
实验者 实验时间
实验器材:长方形纸盒 薄膜 黑布 干土 湿土Biblioteka 实验目的: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实验步骤
1、在长方形纸盒两端分别覆盖塑料薄膜和黑布,把适量 蚯蚓分别放在纸盒两端,观察蚯蚓的活动情况;2、在长 方形纸盒两端分别放上干土和湿土,在干土和湿土之间 放适量蚯蚓,观察蚯蚓活动情况。

蚯蚓实验报告

蚯蚓实验报告

蚯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情况,探究蚯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蚯蚓、土壤、水、温度计、玻璃容器、植物残渣。

实验步骤:1. 将玻璃容器分成四组,分别加入不同条件的土壤和水,组一为干燥土壤,无水;组二为潮湿土壤,无水;组三为干燥土壤,有水;组四为潮湿土壤,有水。

2. 将蚯蚓均匀放置在四组容器中,并记录下初始体重和数量。

3. 观察记录蚯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存情况,包括体重变化、活动情况等。

4. 每隔一段时间给蚯蚓加入新鲜的植物残渣,观察蚯蚓对食物的反应。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在干燥土壤无水的条件下,蚯蚓体重迅速减轻,活动减少,部分蚯蚓死亡。

2. 在潮湿土壤无水的条件下,蚯蚓体重减轻,但活动较组一有所增加,部分蚯蚓死亡。

3. 在干燥土壤有水的条件下,蚯蚓体重减轻,但活动较组一有所增加,部分蚯蚓死亡。

4. 在潮湿土壤有水的条件下,蚯蚓体重基本保持稳定,活动正常,蚯蚓数量有所增加。

结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蚯蚓对于干燥环境和缺水的适应能力较弱,体重减轻,活动减少,甚至死亡。

而在潮湿环境和有水的条件下,蚯蚓能够保持较好的生存状态,体重基本稳定,活动正常,甚至有繁殖的迹象。

这表明蚯蚓对于湿润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蚯蚓对于新鲜植物残渣的反应。

在加入新鲜植物残渣后,蚯蚓会迅速聚集并开始进食,表明蚯蚓对于植物残渣有较强的吸引和利用能力。

综上所述,蚯蚓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尤其是对于湿润环境的适应能力更佳。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更好地利用蚯蚓进行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料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结语:本次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蚯蚓生活习性的了解,也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实验器材:汽水瓶4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A、B、 C、 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瓶盖将瓶口盖住。

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2021-2022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2021-2022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1、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准备:馒头、塑料袋、滴管、水实验方法:分别用塑料袋包装好馒头1号袋中的馒头滴上几滴水,2号塑料袋装入干燥的馒头,把他们放在温热的阳光下;3号塑料袋中装入滴水的馒头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观察几天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发霉2、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准备: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实验方法: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5、把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了什么物质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1、蜡烛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2、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的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3、实验一:食盐的变化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实验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食盐等实验方法:1、量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察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结论:食盐能溶解在水中;通过加热食盐溶液,让水分蒸发,可以让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食盐溶解在水中后,可以用蒸发的办法恢复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4、实验二:水泥的变化实验名称:水泥的变化实验准备: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水实验方法:1、量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现象2、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3、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在和成水泥浆实验结论:水泥加水干燥后,成为水泥块;水泥块敲碎后,加水,不能重新成为水泥浆;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5、实验名称: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小苏打、醋、食盐、油、砂纸实验方法:1、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铁钉表面的覆着物。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答案:发霉没有变化发霉没变化温暖潮湿《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答案:液态变黑形态新物质
《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答案:能不能可逆不可逆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答案:12 3456 空气水酸碱盐
《观察牛奶的变化》
答案:凝固没有变化凝固
《昼夜更替变化的原因》
答案:明暗昼夜交替自转
《探究四季的成因》
答案:不断变化公转
《蚯蚓对明暗,干湿环境的反应》
答案:阴暗潮湿阴暗潮湿《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答案:发霉没有变化发霉没变化温暖潮湿《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答案:液态变黑形态新物质
《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答案:能不能可逆不可逆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答案:12 3456 空气水酸碱盐
《观察牛奶的变化》
答案:凝固没有变化凝固
《昼夜更替变化的原因》
答案:明暗昼夜交替自转
《探究四季的成因》
答案:不断变化公转
《蚯蚓对明暗,干湿环境的反应》
答案:阴暗潮湿阴暗潮湿。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试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试验器材:四片馒头片、塑料袋、放大镜、滴管、镊子试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3、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4、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5、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在冰箱里。

6、几天后,视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改变,并记录下来。

7、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试验结论:馒头在暖和、潮湿的状况下简单发霉。

试验名称:蜡烛的改变试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试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视察现象。

3、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视察现象。

4、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蜡烛起先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试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改变,二是生成新的物质——烟。

试验名称:探究水泥的改变试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铁架台、坩埚试验步骤:1、检查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视察水泥改变。

3、将水泥块放入坩埚。

4、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视察现象。

5、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改变。

试验结论:水泥不能复原原状。

试验名称:食盐的改变试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食盐、铁架台、坩埚试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入水中。

3、用玻璃棒搅拌,视察想象。

4、把食盐水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

5、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视察现象。

6、整理器材。

试验现象: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试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复原原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2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20课)
【实验材料】
捕捉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透明的塑料薄膜、干土、湿土。

【实验步骤】
1、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上干土,盒右边放上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及结论】
蚯蚓都爬到湿土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注意事项】
1、要控制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要尽可能选择健壮的蚯蚓,防止蚯蚓太弱小或有伤残,干扰实验结果。

3、实验完毕后,把实验用的蚯蚓放回田野,不要伤害蚯蚓。

4、在实验中填好实验记录表,可以边实验边记录。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