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下册)
2012-2013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记录大全

2012-2013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记录大全第一篇:2012-2013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记录大全化学课外活动记录辅导教师:吴XX活动一:时间:2012年9月29日活动内容:难扑灭的火焰实验室中地上的镁粉正在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
兴趣小组同学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不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着得更旺。
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
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只能用黄沙呢?因为二氧化碳会和镁反应。
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
活动二:时间:2012年10月20日活动内容:识别气体老师提供给孩子们三个装满气体的钢制瓶子,由于瓶子外表的颜色标记已退掉了,无法辨认里面装的是哪种气体。
老师告诉他们,可能是氧气、氢气、氮气三种气体,但究竟是哪种气体,现在还确定不下来,只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鉴别一下才行。
请大家鉴别一下吧!孩子们的实验过程如下:识别气体:⑴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气体中。
现象如下:1:生成白色固体,则是O22:不反应,则是H23:生成绿色固体,则是N2⑵将所有的瓶子编上号,然后分别用试管装入气体少许,接着用点着的火柴放入试管口,如果火柴燃烧的更旺,这是氧气(因为氧气助燃);如果发出爆鸣响声或者气体燃烧,就是氢气;如果火柴马上熄灭,则是氮气。
活动三:时间:2012年11月13号活动内容:奇怪的天平老师拿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稀盐酸,使天平保持平衡。
接着他又拿两块重量相等的两种金属块,一种是锌块,一种是铜块。
并同时将这两种金属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继续保持平衡。
过一会儿,天平慢慢地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是天平出了毛病,而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在金属中,有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有的金属比较懒惰,不愿意进行化学反应。
化学兴趣小组精彩活动记录簿下册

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活动1.(实验):如图在各盛有一定量的水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钾晶体和氯化钠晶体,过边加入,边搅拌到试管里有剩余的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小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讨论)同学们,请你们实验来验证一下: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记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呢?(投计探索实验):⑴给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晶体的烧杯录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观察烧杯里剩余晶体有什么变化?⑵给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晶体的烧杯缓缓加入适量的水,边加入,边搅拌,观察烧杯里剩余晶体有什么变化呢?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活动炼铁, 把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1.炼铁原理: 从铁的氧化物中: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但主要原理是过.将铁还原出来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少量如图所示,2.然后用酒精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红色氧化铁粉末,.并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灯加热,程.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3.(现象? ):由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4.(想一想. 证明有铁生成黑色粉末能被磁铁吸引⑴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⑵石灰水变浑浊,记请同学们特别要注.)在这个实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5.(强调:意一下.,或在酒精灯上加灯罩⑴这个实验对温度要求较高,最好用喷灯做实验;赶走试管内的空气后,再加热先通一氧化碳⑵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录,请同学们想一想.(,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为止?)这是为什么呢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活动氧气与金属铝的反应用坩埚再将滤纸卷起来,取少量的铝粉,均匀地铺在滤纸上,1.(实验),钳夹持过. 观察现象,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生成一种白色的物质:铝粉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2.总结实验现象.并放出大量的热程: )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板书== 2AlO4Al+3O 322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重新做一下镁与氧气,实验4.()对比镁、铁、铝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一下可讨论)5.(能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在这三实验中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录程度不同呢?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指导教师:丁良锐九年级备课组:化学组动过:通过以上实验4.(讨论),我们可得出;铜与盐酸不反应铁>锌>,铝⑴反应速度由快到慢:镁>>镁>铁铝⑵反应都产生氢气,相同质量的金属产生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程.锌就基本上反,⑶其中镁和铝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太快,产生的氢气来不及收集综上,铁与盐酸反应速度太慢收集很困难.锌与盐酸反应速度适中.,应结束了.我们应当选用金属锌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所述,,,而不其它的金属记录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记录表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文案大全.实用文档文案大全.。
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过程
5.烟雾弹
活动效果
好
周
次
11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趣味化学实验
活动
过程
6.墨水制取
活动效果
好
周
次
12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趣味化学实验
活动
过程
7.巧吹气泡
活动效果
好
周
次
13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趣味化学实验
活动效果
学生对实验室有了亲密接触
周
次
3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观看视频
活动
过程
1、组织观看宇航员的太空实验
活动效果
对科学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
周
次
4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观看视频
活动
过程
1、药品取用
2、常见仪器
活动效果
能够了解化学实验基本要求
周
次
活动
过程
8.指纹提取(1)
教研活动记录化学初中(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9月开展了化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9月20日-9月24日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主题: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2)活动内容:各年级化学教师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和学情,共同探讨教学策略,分享教学经验。
(3)活动成果:形成了各年级化学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
2. 课堂教学观摩(1)活动主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展示(2)活动内容:各年级教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并给予评价。
(3)活动成果: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3. 教学反思(1)活动主题:教学反思与改进(2)活动内容:教师针对观摩课和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活动成果:教师们对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效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交流,提高了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
2.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够准确,教学设计不够精细。
(2)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
3. 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五、活动反思1. 活动意义本次活动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2. 活动不足(1)活动时间较短,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展示教学成果。
(2)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3. 改进方向(1)延长活动时间,让教师有更多展示机会。
(2)丰富活动形式,增加互动环节,提高活动效果。
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1.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化学实验进行展示和讲解。
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难度和类型的实验,如溶液的制备与分离、化学分析与鉴定、电化学实验等。
2.设计一些小组实验,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和研究。
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实验,并引导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做出预测、设计实验步骤、收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等。
3.定期组织实验比赛,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展示他们的实验技巧和创新能力。
可以设立实验设计奖、实验操作奖、实验创新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进行实验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相关行业人士来讲解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
学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化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应用前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组织和安排1.招募小组成员:通过宣传海报、班级通知等方式,招募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加入实验兴趣小组。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副组长、实验操作员等。
2.成立小组委员会:由小组成员选举产生,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管理。
包括活动计划制定、实验材料准备、活动经费管理等。
3.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实验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可以将活动安排在每周的特定时间,如星期六的下午或晚上,以免影响正常的课程学习。
4.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根据实验内容和参与人数,预先准备好必需的实验材料和器材,确保顺利进行实验活动。
同时要注重安全问题,提前做好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防护措施。
5.进行实验活动:根据活动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和注意实验安全,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兴趣小组资料

2010/2011年度滨海县振东初级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资料汇编指导老师:***2 0 1 0 年9 月 1 日2010/2011年度滨海县振东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目录(一)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二)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名单(三)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安排表(四)化学兴趣小组课时计划及活动记录(五)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及成果2010/2011年度滨海县振东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1、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训练化学实验技巧由于化学课程的紧迫并不容许节节都是实验课,因此学生对实验的技巧、仪器运用等方面都较为生疏,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就能给予他们很好的机会去练习、了解。
3、提高观察力及思考力微型实验的过程、内容及仪器的配合都是由学生设计的,而设计之先,学生必须对实验有很好的认识,故需自发的参考其它书籍去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力,更加上有些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引起了学生对四周环境观察以及思考的兴趣。
4、课堂理论的实践由于课程紧迫,并不能有太多时间给与学生们对所学的理论进行实验,故出现理论多而实践少的问题,而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就给予学生一个好机会在课余时间去进行更多的实验。
5、培养合作精神除化学知识外,学生更能学习到怎样在群体中协力合作。
因为每次实验均需要各个同学各自的构思,还需组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下,实验方能成功,因此培养到学生的合作精神。
6、培养表达能力在每次进行实验之前,学生都集中起来,各组分别报告工作进度,因此能提高学生在人面前说话时的胆量及表达能力,对将来踏足社会有良好的影响。
7、提高组织能力在每次实验之前学生都需要自己构思实验用的仪器、方法等,故亦能加强学生的思考及组织能力,更加上每次实验成功或活动之后学生都要提交报告,交代实验的过程、讨论等,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组织能力二、兴趣小组成员:50人分别从九年级的各班学生中选拔。
教研活动记录化学初三(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化学初三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参与人员全体化学教师五、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化学初三教学策略探讨主讲人:张老师张老师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化学初三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1)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化学初三教学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发展。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
例如,通过实验、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4)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化学初三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打好学科基础。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 课堂案例分析各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了在化学初三教学中的成功案例。
以下为部分案例:(1)王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王老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化学实验、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
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2)李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李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刘老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刘老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3. 经验交流与讨论在听完各位教师的案例分析后,全体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

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初中生对化学知识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并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
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将在学校化学实验室内进行,预计活动时间为一个下午,具体时间待定。
活动内容1.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知识讲解: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结果,教师将向学生讲解实验背后的化学原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若干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将完成一个化学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4.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校师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和总结,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和分享经验。
活动准备1.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并确保其安全、完好。
教师要提前检查器材和试剂的数量和质量。
2. 安全措施:教师需要向学生宣传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佩戴防护用具,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3. 小组分组: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的人数适中,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4. 讲解材料: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讲解材料,包括实验步骤、原理讲解和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活动评估1. 实验结果评估: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和总结,教师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2.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活动方案和内容。
3.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学生的表现,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活动,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时间地点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全体兴趣小组成员
活动目的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等概念
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内容
1.(实验):如图在各盛有一定量的水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钾晶体和氯化钠晶体,边加入,边搅拌到试管里有剩余的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
(小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讨论)同学们,请你们实验来验证一下: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 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呢?
(投计探索实验):⑴给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晶体的烧杯
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观察烧杯里剩余晶体有什么变化?
⑵给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晶体的烧杯缓缓加入适量的水,
边加入,边搅拌,观察烧杯里剩余晶体有什么变化呢?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时间地点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的了解重要的铁矿石和炼铁的基本原理
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内容
"炼铁"
1.炼铁原理:把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但主要原理是: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
将铁还原出来.
2.如图所示,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少量
的红色氧化铁粉末,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用酒精
灯加热,并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3.(现象):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想一想):由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
⑴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黑色粉末能被磁铁吸引,证明有铁生成.
⑵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5.(强调)在这个实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请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一下:
⑴这个实验对温度要求较高,最好用喷灯做,或在酒精灯上加灯罩.
⑵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先通一氧化碳,赶走试管内的空气后,再加热;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为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时间地点化学实验室
参加人员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的掌握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内容
氧气与金属铝的反应
1.(实验)取少量的铝粉,均匀地铺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卷起来,用坩埚钳夹持,
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2.总结实验现象:铝粉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的物质,并放出大量的热.
3.(板书)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Al+3O2== 2Al2O3
4.(实验)重新做一下镁与氧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5.(讨论)对比镁、铁、铝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一下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在这三实验中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呢?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时间地点化学实验室
参加人员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的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溶液的置换反应,
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内容
金属与酸的反应
1.准备实验:
2.演示实验:
(教师先盐酸准备好,再同时放入
大小,粗细一样的细锌条、镁条、铝条、铁条、铜条)
3.填表: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填写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4.(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得出:
⑴反应速度由快到慢:镁>铝>锌>铁,铜与盐酸不反应;
⑵反应都产生氢气,相同质量的金属产生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
⑶其中镁和铝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太快,产生的氢气来不及收集,就基本上反应结束了,铁与盐酸反应速度太慢,收集很困难.锌与盐酸反应速度适中.综上所述,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我们应当选用金属锌,而不其它的金属.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