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下册)
2012-2013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记录大全

2012-2013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记录大全第一篇:2012-2013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记录大全化学课外活动记录辅导教师:吴XX活动一:时间:2012年9月29日活动内容:难扑灭的火焰实验室中地上的镁粉正在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
兴趣小组同学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不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着得更旺。
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
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只能用黄沙呢?因为二氧化碳会和镁反应。
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
活动二:时间:2012年10月20日活动内容:识别气体老师提供给孩子们三个装满气体的钢制瓶子,由于瓶子外表的颜色标记已退掉了,无法辨认里面装的是哪种气体。
老师告诉他们,可能是氧气、氢气、氮气三种气体,但究竟是哪种气体,现在还确定不下来,只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鉴别一下才行。
请大家鉴别一下吧!孩子们的实验过程如下:识别气体:⑴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气体中。
现象如下:1:生成白色固体,则是O22:不反应,则是H23:生成绿色固体,则是N2⑵将所有的瓶子编上号,然后分别用试管装入气体少许,接着用点着的火柴放入试管口,如果火柴燃烧的更旺,这是氧气(因为氧气助燃);如果发出爆鸣响声或者气体燃烧,就是氢气;如果火柴马上熄灭,则是氮气。
活动三:时间:2012年11月13号活动内容:奇怪的天平老师拿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稀盐酸,使天平保持平衡。
接着他又拿两块重量相等的两种金属块,一种是锌块,一种是铜块。
并同时将这两种金属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继续保持平衡。
过一会儿,天平慢慢地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是天平出了毛病,而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在金属中,有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有的金属比较懒惰,不愿意进行化学反应。
教研活动记录化学初中(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9月开展了化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9月20日-9月24日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主题: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2)活动内容:各年级化学教师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和学情,共同探讨教学策略,分享教学经验。
(3)活动成果:形成了各年级化学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
2. 课堂教学观摩(1)活动主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展示(2)活动内容:各年级教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并给予评价。
(3)活动成果: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3. 教学反思(1)活动主题:教学反思与改进(2)活动内容:教师针对观摩课和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活动成果:教师们对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成效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交流,提高了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
2.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够准确,教学设计不够精细。
(2)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
3. 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五、活动反思1. 活动意义本次活动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2. 活动不足(1)活动时间较短,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展示教学成果。
(2)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3. 改进方向(1)延长活动时间,让教师有更多展示机会。
(2)丰富活动形式,增加互动环节,提高活动效果。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方案及计划表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方案及计划表清晨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瓶瓶罐罐之间,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为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量身打造一份充满创意和挑战的活动方案及计划表。
一、活动主题:探索化学奥秘,激发创新思维二、活动目标:1.提高同学们的化学知识水平,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2.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3.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2月四、活动地点:学校实验室五、活动内容:1.开幕式:介绍活动主题、目标及意义,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2.化学知识讲座:邀请化学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化学发展的历程、重要发现及前沿动态,拓宽同学们的视野。
3.实验操作培训:教授同学们实验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滴定等,确保实验安全。
4.实验竞赛: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比拼实验速度、准确度及创新性。
5.化学知识竞赛:设置化学知识问答、化学方程式接龙等环节,检验同学们的化学知识储备。
6.创新实验设计:鼓励同学们发挥创意,设计新颖、有趣的实验,展示化学的魅力。
7.实验成果展示:同学们将实验成果进行展示,分享实验心得。
六、活动计划表:1.10月:筹备阶段,确定活动主题、时间、地点等,发布活动通知。
2.11月:第一周:开幕式、化学知识讲座、实验操作培训。
第二周:实验竞赛、化学知识竞赛。
第三周:创新实验设计、实验成果展示。
第四周:结业典礼。
七、活动预算:1.场地租赁:1000元2.实验材料:2000元3.奖品及证书:500元4.其他费用:500元总计:4000元八、活动宣传:1.制作宣传海报,在校内张贴。
2.利用校园广播、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
3.邀请同学、老师参与,扩大活动影响力。
九、活动效果评估:1.参与人数:以实际参与活动的同学数量为评估标准。
2.活动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同学们对活动的满意度。
3.实验成果:观察同学们在实验竞赛中的表现,评估实验操作能力。
4.创新能力:观察同学们在创新实验设计环节的创意及实施情况。
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化学(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初中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讨与改进四、活动参与人员:初中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主持人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和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 分组讨论将教研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2)如何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效果(3)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4)实验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各小组汇报了讨论成果,以下是部分小组的汇报内容:(1)实验器材不足,部分实验难以开展(2)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够(3)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4)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够4. 教研组长总结教研组长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增加实验器材投入(2)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3)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4)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将实验教学与核心素养相结合5. 互动交流教研组教师就改进措施展开了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将改进措施落到实处。
6. 活动总结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提出了要求。
六、活动效果: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讨论,教师们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此次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部分教师对本次活动的评价: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对化学实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 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

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组织化学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内容1. 实验探究:组织一系列简单但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践感受化学的魅力。
例如,可以进行物质变化实验、pH值测试实验等。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一些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话题,如化学反应的应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3. 知识竞赛:组织化学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设置多个环节,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化工厂,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激发他们对化学研究的兴趣。
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选择一个适合学生参与的时间,如周末或放假日。
活动时间预计为半天或一天。
2. 活动地点: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场所。
实验探究可以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小组讨论可以在教室或图书馆进行,知识竞赛可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地考察可以选择离学校较近的化工厂或实验室。
3. 组织形式:根据学生人数和活动内容的需要,确定合适的组织形式。
可以采用全体参与、分组轮流参与或分组竞争等形式。
4. 活动准备:提前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化学试剂、竞赛题目和奖品等。
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评估1. 学生反馈:活动结束后,向学生征求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改进未来的活动。
2. 教师评估: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活动的效果,并记录下相关意见和建议。
结束语通过这次初中化学小组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这次活动能够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为他们的学习生涯增添一份色彩。
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

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
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下周六上午9:00-11:00
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
活动内容
1. 化学实验:根据学生年级和研究进度,安排相应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金属活性实验等。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观察结果,互相研究和交流。
3. 知识竞赛:设置化学知识竞赛环节,增加学生研究趣味性。
4.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操纵实验器材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验
技能。
活动准备
1. 资源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器材等。
2. 安全保障: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学生佩戴实验室服装和安全眼镜。
3. 活动指导:安排老师进行活动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器材。
4. 小组分配:提前分配好小组,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评价
活动结束后,进行学生活动反馈和实验成果评价,鼓励学生分享感想和心得。
注意事项
1. 活动期间,严禁学生私自操作危险化学试剂。
2. 活动结束后,各小组需清理好实验器材和环境,保持实验室整洁。
以上为初中化学小组活动策划内容,希望大家共同配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初中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日志下

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酒精溶液(1:1)、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白醋、石灰水。
三、步骤
(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④用温度计同时分别测定固体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温度,记录为b。
2.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20℃
20℃
20℃溶解现象来自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全部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20℃
15℃
30℃
3.结论
氯化钠溶解时温度不变,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
活动效果
二、用品
鸡蛋清、水、酒精灯、烧杯、醋酸铅溶液、硫酸铜溶液、玻璃棒等。
二、步骤:
1.将3ml鸡蛋清倒入烧杯中,再加入15ml蒸馏水,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均匀,再将所得液体均分五个烧杯之中。
2.将其中一个烧杯在酒精灯上加热。
3.在其余烧杯中分别滴入醋酸铅溶液、硫酸铜溶液。
4.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凝结了的鸡蛋清,放在酒精灯上燃烧。
3.将橡皮塞连同“铜树”一起小心的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静置。观察“银树”的生长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活动效果
借此次活动,让学生再次学习如何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也感受到化学的美丽,提高了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日志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日志
活动时间
辅导老师
活动内容
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2.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预先吸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塞子塞进瓶塞。
初中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初中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 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理解
- 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活动安排
活动一:科普讲座
- 时间:每周一下午3点
- 内容:
- 分享常见化学现象和实际应用
- 讲解化学原理和基础概念
-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
活动二:实验探究
- 时间:每周三下午3点
- 内容:
- 选择简单易操作的化学实验
-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科学问题
- 提供实验指导和安全措施
活动三:专题讨论
- 时间:每周五下午3点
- 内容:
- 选定一个化学主题,如离子和化学方程式- 学生进行相关资料查找和研究
-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研究成果和观点
活动评估和奖励
- 每个活动后进行简要反馈和评估
- 根据学生的参与和表现给予奖励和鼓励
- 活动结束时进行综合评估,并颁发活动证书
资源需求
-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
- 讲座资料和参考书籍
- 活动场地和投影仪设备
以上为初中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希望能够通过这些
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感谢您的支持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时间地点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全体兴趣小组成员
活动目的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等概念
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内容
1.(实验):如图在各盛有一定量的水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钾晶体和氯化钠晶体,边加入,边搅拌到试管里有剩余的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
(小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讨论)同学们,请你们实验来验证一下: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 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呢?
(投计探索实验):⑴给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晶体的烧杯
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观察烧杯里剩余晶体有什么变化?
⑵给盛有氯化钠溶液和剩余氯化钠晶体的烧杯缓缓加入适量的水,
边加入,边搅拌,观察烧杯里剩余晶体有什么变化呢?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时间地点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的了解重要的铁矿石和炼铁的基本原理
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内容
"炼铁"
1.炼铁原理:把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但主要原理是: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
将铁还原出来.
2.如图所示,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少量
的红色氧化铁粉末,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用酒精
灯加热,并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3.(现象):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想一想):由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
⑴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成黑色,黑色粉末能被磁铁吸引,证明有铁生成.
⑵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5.(强调)在这个实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请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一下:
⑴这个实验对温度要求较高,最好用喷灯做,或在酒精灯上加灯罩.
⑵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先通一氧化碳,赶走试管内的空气后,再加热;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为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时间地点化学实验室
参加人员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的掌握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内容
氧气与金属铝的反应
1.(实验)取少量的铝粉,均匀地铺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卷起来,用坩埚钳夹持,
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2.总结实验现象:铝粉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的物质,并放出大量的热.
3.(板书)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Al+3O2== 2Al2O3
4.(实验)重新做一下镁与氧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5.(讨论)对比镁、铁、铝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一下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在这三实验中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呢?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时间地点化学实验室
参加人员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的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溶液的置换反应,
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内容
金属与酸的反应
1.准备实验:
2.演示实验:
(教师先盐酸准备好,再同时放入
大小,粗细一样的细锌条、镁条、铝条、铁条、铜条)
3.填表: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填写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4.(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得出:
⑴反应速度由快到慢:镁>铝>锌>铁,铜与盐酸不反应;
⑵反应都产生氢气,相同质量的金属产生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
⑶其中镁和铝与盐酸反应的速度太快,产生的氢气来不及收集,就基本上反应结束了,铁与盐酸反应速度太慢,收集很困难.锌与盐酸反应速度适中.综上所述,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我们应当选用金属锌,而不其它的金属.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