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指在1岁以下的婴儿中出现的情况,通常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这种疾病对婴儿的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出婴幼儿的呼吸功能状况,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患儿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常常会出现。

这些症状往往是由于肺部受到感染引起的炎症和痰液堵塞引起的,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呼吸功能。

此时,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指标往往会呈现出明显的异常,包括呼吸频率增快、肺部受累引起的呼吸阻力增加、肺活量下降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反映了婴幼儿重症肺炎在呼吸功能上的严重受损,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来纠正。

在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往往是我们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肺部受累情况和肺活量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治疗的效果。

如果患儿的呼吸频率逐渐恢复正常、肺部受累减轻、肺活量逐渐增加,那么就说明治疗效果较好,患儿的呼吸功能正在逐渐恢复。

这对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患儿的呼吸功能状况,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预测患儿的预后,为患儿的康复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指标变化,及时观察患儿的呼吸功能,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婴幼儿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常常危及生命。

在治疗前后,患儿的肺功能会出现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潮气呼吸是指在每次呼吸周期中,患者吸气和呼气所需的肺功能数据,包括潮气量、肺活量、气道阻力等。

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常常表现为潮气量减少、肺活量下降、气道阻力增加等情况。

这些变化表明患儿的肺功能受到了影响,呼吸困难、氧合不足等症状开始出现。

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呼吸支持和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使其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监测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可以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如果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得不到改善,表明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反,如果患儿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表明治疗效果良好,可以继续当前治疗方案。

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可以预测患儿的预后。

肺功能的改善是患儿康复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肺功能意味着患儿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监测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可以初步预测患儿的预后。

如果患儿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表明患儿的预后良好,可以预期康复。

相反,如果患儿的肺功能得不到改善,甚至出现恶化,表明患儿的预后不佳,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监测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可以及时评估治疗效果,预测患儿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监测,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

小儿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小儿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张皓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时期的最常见疾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儿科疾病的首位,其中2/3发生在小于3岁的婴幼儿。

肺功能测定是重要的临床检测与生理研究的手段之一,在成人中应用广泛,已成为肺部疾患及外科手术术前必须的检查之一。

尤其是胸外科,它是患者能否胜任手术,术后能否撤机的依据,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由于常规肺通气功能的检查需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故以往儿童肺功能开展得非常少。

随着越来越新的肺功能测试仪不断问世,目前不需小儿配合的肺功能测试已可进行,包括潮气呼吸、阻断,强迫震荡,体描仪或SF6气体测功能残气和快速胸腹腔挤压等方法。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上呼吸道:婴幼儿鼻腔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

2下呼吸道:A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小,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弱,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道阻塞。

在呼气过程中,随肺容量减少,在潮气呼气末小气道发生不同程度的塌陷,使呼气阻力增大,流速受限。

B肺的弹力纤维发育差,支撑不力,因此维持小气道开放的力量较弱。

在炎症情况下,气道管腔由于痉孪,分泌物阻塞,气道管腔更狭窄。

C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造成肺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3胸廓:呈桶状,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小,肺不能充分地扩张,影响通气和换气;纵隔相对较大,因而吸气时肺扩张受到限制。

二生理特点:1呼吸频率和节律:小儿代谢旺盛,需氧量高,但因其解剖特点,潮气量受到限制,一般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代谢所需。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婴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尤以早产儿和新生儿最为明显。

2呼吸型: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全,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时肺向膈肌方向移动,呈腹膈式呼吸。

肺潮气监测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中的评估作用

肺潮气监测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中的评估作用

肺潮气监测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中的评估作用肺潮气监测(Pulmonary tidal gas monitoring)是一种基于呼吸音和潮气量的非侵入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肺功能。

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Acute bronchiolitis,AB)的诊治中,肺潮气监测可以起到多方面的评估作用。

首先,肺潮气监测可以帮助诊断AB的严重程度。

肺潮气监测可以测量患儿潮气量、呼吸频率、气道阻力、呼吸驱动力等参数,从而客观反映患儿肺功能的状况。

通过对患儿肺功能指标的评估,可以对AB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一般而言,AB患者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潮气量下降,气道阻力增加,呼吸驱动力增加。

对于重症AB患者,这些指标会更为显著。

利用肺潮气监测可以快速地评估AB患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决策。

其次,肺潮气监测可以指导呼吸支持治疗的选择。

在AB的治疗中,呼吸支持治疗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肺潮气监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治疗方式。

例如,对于呼吸频率较快、潮气量较小的轻度AB患者,可以给予支持性无创通气;对于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气道阻力明显增加的重症AB患者,可以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肺潮气监测可以反映出患儿的呼吸偏移,从而指导呼吸治疗的进行和调整。

此外,肺潮气监测可以监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

AB患者的病情进展较快,而治疗效果不稳定。

肺潮气监测可以监测治疗过程中患儿呼吸参数的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利用肺潮气监测可以监测支持性无创通气是否有效,对AB患者肺功能的改善程度进行评估,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肺潮气监测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中具有评估作用。

肺潮气监测可以用于AB患者的严重程度评估、呼吸支持治疗方式选择和治疗效果监测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很大帮助。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肺潮气监测有望成为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肺潮气监测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中的评估作用

肺潮气监测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中的评估作用

肺潮气监测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中的评估作用
肺潮气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呼吸状况的非侵入性方法,可以对呼吸机械功能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

在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中,肺潮气监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变化,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首先,肺潮气监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分级评估,准确判断病情的重轻程度。

在急性支气管肺炎的初期,症状稍缓解,但肺动脉嵌顿压差却在上升,肺小动脉阻力指数也有所升高,这时如果通过监测肺潮气量,就能更为准确地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合理治疗决策,从而促进病情好转。

其次,对于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肺潮气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呼吸机械功能异常的情况。

由于儿童在发育初期,肺泡组织较松弛,支气管较窄,导致呼吸阻力增大,呼吸肌力量下降,出现呼吸机械功能受损可能性较高。

而肺潮气监测可以监测到患者每次呼吸的具体情况,包括吸呼气流速、肺活量、呼吸频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避免病情加重。

此外,肺潮气监测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胸腔积液或肺水肿等情况。

由于急性支气管肺炎较容易引起胸腔积液或肺水肿,而在这些情况下,肺潮气监测可以检测到呼吸肌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识别并控制这些因素有助于降低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影响。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婴幼儿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潮气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针对这种情况,医学界进行了大量的治疗研究,并对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进行了分析。

本文将就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进行探讨。

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患者往往出现呼吸急促、气促和发绀等症状。

这些症状表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气道阻塞和肺功能障碍,需要紧急治疗来改善呼吸状况,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

目前,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支持性治疗和营养支持等。

抗感染治疗是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合理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病原体感染,从而减轻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减少病灶的扩散,促进病变的修复。

治疗前,患者常常呈现出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困难等情况。

此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潮气呼吸肺功能会有所改善。

患者呼吸急促、气促的症状明显减轻,血氧饱和度也得到了提高,从而使患者的呼吸状况明显好转。

这种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的重要依据。

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还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意味着肺部病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呼吸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患者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为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除了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评估外,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还有助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一般来说,患者在治疗前呼吸急促、气促,需要严密的监护和护理,包括严格控制氧疗参数、合理使用支持性治疗、调整合适的体位等。

而在治疗后,患者呼吸状况好转,呼吸急促、气促症状明显减轻,这就需要调整护理措施,适当减少氧疗参数,加强康复训练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康复。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婴幼儿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与发育。

重症肺炎导致患儿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甚至出现潮气呼吸。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常会通过肺功能测试来评估患儿的肺功能状况,以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潮气呼吸是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

潮气呼吸又称为胸腔活动型呼吸,患儿呼吸时,腹部与胸部同时进行呼吸活动,呼气时胸腹同时下降。

这种呼吸方式是患儿自我调节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目的是增加肺部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

潮气呼吸的表现是脐周、肋间和胸骨上段可见到明显的呼吸运动。

通过观察患儿的潮气呼吸情况,可以初步判断肺功能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变化。

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前,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潮气呼吸可能加重、频率加快,这表明患儿的肺功能受到严重的限制,气体交换不足。

治疗后,随着肺炎的缓解和肺功能的恢复,潮气呼吸的程度和频率可能会减轻,这表明患儿的肺功能得到了改善。

潮气呼吸的改变可以反映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的变化。

对于治疗效果好的患儿,潮气呼吸的程度和频率会逐渐减轻,呼吸交替性也会逐渐减少。

这表明患儿的肺功能得到改善,气体交换改善,病情缓解。

相反,如果潮气呼吸的程度和频率继续加重,甚至呼吸交替性增加,应该引起医生的高度关注,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也与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密切相关。

潮气呼吸程度和频率的减轻可能意味着患儿的肺功能恢复良好,有助于其正常呼吸和生长发育。

相反,潮气呼吸的持续加重可能导致气管和肺的长期受损,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观察潮气呼吸的程度和频率的变化,可以评估肺功能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变化,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潮气呼吸的改变也与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相关。

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重视潮气呼吸的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及意义婴幼儿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咳嗽、高热等症状。

严重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可能导致呼吸衰竭,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

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潮气呼吸和肺功能的监测及分析对于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招收了一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潮气呼吸和肺功能的监测。

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明显改善;而静态肺复张容积、肺顺应性和动态肺压降都表现为明显的改善。

这些结果表明,治疗后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了改善,肺功能也得到了恢复。

潮气呼吸量是指每次正常呼吸过程中肺部吸入和呼出的空气量。

潮气呼吸量的改变反映了肺部通气功能的改变。

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患者的潮气量可能因呼吸道痉挛、肺部充血、病毒直接损害肺泡及肺微血管等原因导致减少。

治疗后,随着气道通透性的恢复以及炎症的缓解,肺部通气功能也逐渐得到了恢复。

因此,患者的潮气量逐步增加,呼吸频率逐渐减少,呼吸表现也逐渐好转。

肺功能是指肺部对空气的吸入和呼出能力。

静态肺复张容积、肺顺应性和动态肺压降是反映肺功能的主要指标。

治疗前,婴幼儿重症肺炎患者可能因呼吸困难、肺泡塌陷、肺部充血等原因导致肺功能下降。

治疗后,随着肺通气功能的恢复,肺功能也逐渐恢复。

静态肺复张容积的增加意味着肺泡明显复张,肺顺应性的改变表明肺部弹性恢复,而动态肺压降的下降则说明气管及支气管阻力降低,通气效果改善。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呼吸功能和肺功能的监测及分析对于临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潮气呼吸和肺功能的改变,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价疾病的疗效,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对于监测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辅助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作者:林剑周筱春张海邻蔡晓红罗运春【摘要】目的观察婴儿肺炎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德国耶格公司婴幼儿肺功能仪,对23例肺炎婴儿急性期、恢复期及15例正常婴儿进行肺功能检查,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结果肺炎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及正常组比较,呼吸频率(RR)、潮气峰值流速与潮气量的比率(PTEF/Vt)明显增高,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潮气峰值流速(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TEF/vE)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肺炎婴儿急性期肺功能并不等同于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表现,它主要表现为Vt/kg 、RR、PEF/VT的改变,而非tPTEF/tE、vPTEF/vE的改变,Vt/kg 、RR、PEF/VT可作为观察本病病情变化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婴儿肺炎肺功能【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ynamics of tidal breath pulmonary function in infants with pneumonia 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23 infants with pneumonia during acute phase and during admission phase was tested , and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15 normal infants. Results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pneumonia, The respiratory rate (RR)and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tidal inspiratory volume (PTEF/Vt)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tidal inspiratory volume per kilogram (Vt/kg)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admission phase and normal group, the ti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expiratory time (tPTEF/tE)、tidal volu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expiratory tidal volume(vPTEF/vE)and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admission phase and normal group. Conclusion In the acute phase of pneumonia and bronchitis ,the pulmonary function is different,the pulmonary function showed the changes of Vt/kg 、RR and PEF/VT targets,but not changes of tPTEF/tE、vPTEF/vE targets.Vt/kg 、RR and PEF/VT are more sensitive targets in this test.【key words】 Infant Pneumonia Pulmonary function肺功能测定是判断呼吸系统病情、评估疗效、推断预后的较客观指标[1]。

以往由于婴儿肺功能测试的特殊性及技术上的原因,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随着婴幼儿肺功能技术上的发展,不同疾病对婴幼儿肺功能的影响逐渐被认识。

目前国内对婴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通过潮气呼吸方法测定肺炎婴儿肺功能参数的变化, 以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本院收住急性期肺炎婴儿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7.4个月,均有咳嗽、气促,双肺闻及固定细小湿音,胸片支持肺炎表现,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6版)肺炎诊断标准。

于入院当天(病程2~4d)进行肺功能检查;病程10~14d后,患儿症状、体征消失、胸片显示好转,即临床恢复期,作为对照组进行肺功能复查。

另取正常健康婴儿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9月,来源于儿童保健门诊,近1个月内无咳嗽、喘息病史,双肺听诊阴性。

1.2 方法采用德国产婴幼儿肺功能仪,测定项目包括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TV/kg)、峰值流速(PTEF)、峰值流速与潮气量的比率(PTEF/VT)、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时间比(vPTEF/vE)。

操作在进食后1~2h进行,首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无明显腹胀,患儿处于自然或用10%水合氯醛(该药对呼吸功能无影响)0.3~0.5ml/kg口服后安静睡眠状态下进行。

操作时小儿取仰卧位,将面罩用适量力度罩在口鼻上以免漏气。

在平静呼吸下,气体流速仪感受呼吸过程中压力流速变化.计算机将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流速为纵轴、容量为横轴,得出TFV环的图象,并由计算机得出相关数据。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0. 0统计软件,数据以(x±s)表示,以正态检验判定资料是否为正态分布, 统计方法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肺炎婴儿急性期、恢复期肺功能及正常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比较见表1。

肺炎急性期与恢复期及正常组比较,RR、PTEF/VT明显增高,Vt/kg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PTEF、tPTEF/tE、vPTEF/vE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表1 肺炎急性期与恢复期肺功能测定值比较(略)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恢复期比较,△p<0.013 讨论本研究中,发现肺炎患儿急性期组RR增快, Vt/kg下降,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这与肺炎时肺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气体弥散障碍,导致低氧及高碳酸血症,机体代偿性呼吸频率增加,以维持每分钟通气量随之降低相符[2];而病情好转时低氧及高碳酸血症得以纠正,呼吸频率降低,潮气量增加,RR及 Vt/kg 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且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健康组差异越大的肺炎患儿临床症状越重、体征越明显,胸片改变亦越明显,提示RR及 Vt/kg可作为判断肺炎通气功能可靠的指标。

本研究中,肺炎患儿急性期PTEF 虽有增高,但与恢复期及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TEF/VT明显增高,与恢复期及健康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PTEF/VT通常与呼吸频率呈函数关系,婴儿肺炎时由于缺氧,除机体代偿性呼吸频率增加外,使呼吸肌主动参于作功,较短的呼吸周期内完成一个潮气呼吸有较高的流速,使流速容量比率增加。

有报道PTEF/VT增高的现象见于肺顺应性低的婴幼儿及伴有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3]。

本研究治疗前后PTEF/VT的显著改变,亦可能提示婴儿肺炎时存在肺顺应性的降低。

作者曾对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潮气呼吸功能作过研究[4],除TV/kg下降外,主要表现为tPTEF/tE及vPTEF/vE 的下降。

已有研究显示tPTEF/tE、vPTEF/vE是反映小气道阻塞的敏感指标[5,6]。

tPTEF/tE系指到达呼气峰流速的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是反映气道阻塞(主要是小气道)的重要指标,vPTEF/vE系指到达呼气峰流速的容积与呼气容积之比,也是反映气道阻塞(主要是小气道)的重要指标,小气道存在阻塞性障碍时比值下降,阻塞越重比值越低。

本研究中肺炎患儿急性期tPTEF/tE、vPTEF/vE虽有下降,但与恢复期及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这并不表示肺炎时不存在小气道阻塞,而可能提示婴儿肺炎时存在肺顺应性的降低,导致限制性的呼吸障碍改变,从而使这两个指标变得不再敏感。

通过对肺炎患儿的肺功能监测,说明婴幼儿肺功能是评价呼吸功能改变较可靠及敏感的指标,为了解婴幼儿肺部疾患的严重程度、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

该检查无创伤性,无需患儿配合,只需平静呼吸,操作简便。

【参考文献】1 John KP, faff MD,Waync J,et al. Pulmonary func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Respiratory Medicine. Padiatr Clin North Am,1994,41:401~423.2 江文辉,邓力,温惠虹,等.用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评价婴幼儿肺炎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的研究.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8(2):96~98.3 Steele A,Stenzler A,Steinberg H,et al. Tidal flow volume loop in newborns and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 Ped Res (part 2),1980,14(4):652.4 林剑,张海邻,蔡晓红,等.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4):285~286.5 吴冀川,樊寻梅,刘玺成,等. 健康婴幼儿潮气流速-容量曲线特点及意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1):11~12.6 邵洁,赵建琴,高茹,等.潮气呼吸分析参数评价儿童气道阻塞的意义和应用.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2):724~7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