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四):潮气呼吸肺功能(完整版)
潮气呼吸功能检查讲解

8.肺功能室仪器消毒
8.1 过滤筛网
(1)用75℅酒精浸泡消毒30分钟
(2)振荡:用蒸馏水超声波振荡30分钟 (3)自然风干 (4)若无超声波振荡机,可用灭菌注射用水加酶浸泡30分钟,
再用戊二醛浸泡30分钟后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干净,最后
自然风干备用。
8.肺功能室仪器消毒二、来自功能仪器配件(1)初洗:用自来水清洗一遍各仪器配件
4.3 测试须在儿童自然入睡或药物催眠下进行,熟睡程度 直接影响结果的重复性。 4.4 药物选用10℅水合氯醛(0.5ml/kg),口服该药对肺 牵张反射及呼吸功能无影响。
4.5 检查前避免大量进食,否则可造成肺部膨胀,膈肌上 升,影响肺的扩张,使肺容量减少,呼吸频率加快,若患 儿有进食,操作要在进食完30分钟后进行。
4.检查前患儿的准备
4.1 检查前必须与患儿家属做好沟通,予患儿家属解释肺 功能检查的目的、意义及熟睡的重要性,取得家长配合, 仔细观察患儿病情,询问病史和用药情况,检查前8小时内 不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氧疗,保证肺功能检查 结果的客观真实。
4.2 了解患儿病史,如果患儿有严重缺氧、呼吸困难等严重 情况,建议推迟检查,如有发绀、喘憋、睡眠呼吸暂停综 合征等建议检查过程中监测心电及血氧。
谢谢聆听!
2015.8.15
5 . 检查步骤
5.1 测量身(精确到0.5cm)、体重(精确到0.5kg)、记录 性别、年龄。 5.2 检查前要摆好体位:去枕仰卧位,略垫高颈部,头稍 后 仰,抬高下颌,使气道充分打开,以免影响检测数据。 5.3 检查的测量值均与体位有关,一个做连续测试的患儿 必须采取同一体位。 5.4 检查时面罩的位置和密闭性非常关键,根据患儿年龄 选择大小合适的面罩,面罩必须紧扣口鼻,确保没有漏气, 拿面罩的手肘勿压在患儿上,盖被不宜太厚,盖好面罩后 双击潮气分析进入操作界面,开始操作。 5.5 每个患儿需进行5次测试,每次测试记录20个平静呼 吸,5次中必须有3次测试值重复性是好的,且3次测试数 据中达峰容积和达峰时间比要≦5%。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一):概述(完整版)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一):概述(完整版)呼吸系统的疾病占儿童所有疾病的首位,其病死率也是5岁以下儿童的第1位。
儿童经历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年龄跨度以及身体迅速发育的过程[1],有着特有的生长发育规律。
肺功能测定对于判断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在喘息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均有重要意义[2]。
肺功能检查是指运用特定的手段和仪器对受检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检测、评价[3],是描述呼吸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牵涉呼吸力学、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理论上复杂。
但经过一定的测试和计算机计算后,能用比较简单的方式回答临床问题[4]。
目前,国内儿童肺功能检查的普及率不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医院更低,检测质量参差不齐,亦无统一规范的儿童肺功能指南。
故中国儿童肺功能协作组经过多年努力,就目前较为成熟的检测方式推出如下系列指南。
本系列指南将从概述、肺容积和通气功能法、潮气呼吸法、脉冲振荡法、气道反应性测定(激发试验、舒张试验)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等领域进行阐述。
1 儿童肺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肺功能技术最早是在古罗马时期,希腊医生Claudius Galen进行了最简单的肺容量测试。
19世纪中期,伦敦的John Hutchins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定标的肺容量计。
20世纪初期,丹麦的Christian Bohr提出弥散学说,并采用静态法完成了使用一氧化碳作为测试气体的弥散测定。
一氧化碳弥散测定法现在仍然是大多数肺功能设备的首选方式。
21世纪,气道阻力(Raw)的测定理论和测试技术逐渐成熟。
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测方面,1890年Eckerlein成功测定每分通气量(MV);1970年第一台婴幼儿体描仪问世;1980年Turner等发明强迫呼气(Squzee);20世纪8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儿童肺功能技术才开始广泛普及。
肺功能检测仪中,流速-容量传感器至关重要。
最早出现的是水封式容量传感器,然后在水封式传感器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干式滚桶式,之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涡轮式、热丝式及压差式、超声式流量传感器,并一直使用至今,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压差式的流量传感器。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四):潮气呼吸肺功能(完整版)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四):潮气呼吸肺功能(完整版)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idal breathing flow volume curve,TBFV)法检测婴幼儿肺功能在我国开展20年来[1,2],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医院可进行此项检测,但一直缺乏相关的技术操作指南及检测报告解读指南或共识,供技术人员及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就TBFV肺功能测定的原理、技术操作、注意事项、可获得的参数及其在不同疾病改变的特点与临床意义等进行阐述。
1 原理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原理与传统用力呼吸肺功能检测类似,即采用流量传感器(压差式或超声式流量传感器)获得流量信号,由流量信号积分获得容积信号,从而描绘出流量-容积曲线[3]。
因无法要求受试者用力呼吸,检测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获得的是受试者潮气呼吸状态下的流量-容积曲线。
此检测采用面罩扣住患儿口、鼻,所描绘的流量-容积曲线中,其流量信号来源不仅包括下呼吸道,也包括上呼吸道,因此,TBFV技术检测结果反映的是整个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变,而不是单纯下呼吸道的功能改变。
2 检测前准备及注意事项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使用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设备来自不同的制造商,不同制造商生产的仪器所设置的肺功能参数不同,同一参数的名称亦有所不同[4]。
本指南内容主要参照国内使用较多的Jaeger公司生产的肺功能仪,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所购设备的不同。
2.1 患儿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测量身长、体质量等。
(2)检查在进食后1~2 h,无明显腹胀时进行。
(3)清除鼻咽分泌物,保持上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加用呋麻滴鼻液。
(4)检查在婴幼儿充分睡眠状态下进行,选用100 g/L水合氯醛胶浆口服,推荐常用剂量为0.5~1.5 g,最高剂量不超过2 g/次[5],为安全起见,儿科临床上常按0.5 mL/kg剂量给药。
服用水合氯醛时,患儿容易哭闹,呕吐,建议在镇静室或在医护人员看护下进行,防止发生误吸。
潮气呼吸功能检查

4.5 检查前避免大量进食,否则可造成肺部膨胀,膈肌上 升,影响肺的扩张,使肺容量减少,呼吸频率加快,若患 儿有进食,操作要在进食完30分钟后进行。
8.肺功能室仪器消毒
8.1 过滤筛网
(1)用75℅酒精浸泡消毒30分钟
(2)振荡:用蒸馏水超声波振荡30分钟 (3)自然风干 (4)若无超声波振荡机,可用灭菌注射用水加酶浸泡30分钟,
再用戊二醛浸泡30分钟后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干净,最后
自然风干备用。
8.肺功能室仪器消毒
二、肺功能仪器配件
(
1)初洗:用自来水清洗一遍各仪器配件
肺功能 —婴幼儿潮气呼吸功能检查
刘虹霞
2015.8.15
1.检查的意义 2.定义
3.适应症 4.检查前患儿的准备
5.检查步骤 6.结果分析
7.质量质控 8.配件消毒
1.肺功能检查的意义
意义: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呼吸功能障 碍的类型、 严重程度,推断呼吸系统的病变性质, 协助和论证临床诊断。
3.定义
4.检查前患儿的准备
4.1 检查前必须与患儿家属做好沟通,予患儿家属解释肺 功能检查的目的、意义及熟睡的重要性,取得家长配合, 仔细观察患儿病情,询问病史和用药情况,检查前8小时内 不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氧疗,保证肺功能检查 结果的客观真实。
4.2 了解患儿病史,如果患儿有严重缺氧、呼吸困难等严重 情况,建议推迟检查,如有发绀、喘憋、睡眠呼吸暂停综 合征等建议检查过程中监测心电及血氧。
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是在小儿安静睡眠的状态下进行的。 主要是通过面罩上的流量传感器,对其平静呼吸时 的容量、呼气流速和胸腹腔运动进行分析。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二):肺容积和通气功能(完整版)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二):肺容积和通气功能(完整版)肺通气功能检查又称肺量计检测,是肺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肺量计一般分为2种[1,2,3,4],一种是容积型,一种是流量型。
前一种也称之为直接描记法,后一种又称之为间接描记法,其通过开放的管路可同步测定流量和容积(流量对时间的积分为容积)。
因流量型体积小,操作简便,故为目前常用。
在讨论通气功能前,先讨论肺容积。
1 肺容积肺容积反映的是肺内气体量的多少,在呼吸周期中,其大小随胸廓的扩张、收缩及呼吸肌肉的运动而改变,其变化幅度主要与呼吸深度有关。
肺容积是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基础,容积的减少将导致患儿所需通气量的减少,影响呼吸功能。
肺容积(图1)主要包括4种基础肺容积(lung volume)[3]及4种基础肺容量。
基础肺容积:(1)潮气容积(VT)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2)补吸气容积(IRV),平静吸气后再用力吸入的最大气量;(3)补呼气容积(ERV),平静呼气后再用力呼出的最大气量;(4)残气容积(RV),补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残留气量。
图1肺容积Figure 1Lung capacity由2个或2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组成基础肺容量,包括:(1)深吸气量(IC),指平静呼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VT+IRV);(2)肺活量,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IC+ERV或VT+IRV+ERV),若不讲求速度的称为慢肺活量(又称最大肺活量,VCmax),而用力快速呼气所得的肺活量称之为用力肺活量(FVC)或时间肺活量,正常情况下二者相等,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时(尤其存在气体陷闭时)前者大于后者;(3)功能残气量(FRC),指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气量(ERV+RV);(4)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肺活量+RV)通过肺量计所测的肺容积不包括RV,由此也不包含与之相关的FRC 和TLC。
RV需体积描记法或气体稀释法进行测定。
儿童肺功能检查

儿童肺功能检查顶一下(0)推荐给好友发布时间:2009-5-16 9:34:00 来源: 作者:lvshaoya 点击:310儿童肺功能对哮喘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疗效判断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儿童肺功能检查有:婴幼儿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肺功能,学龄及少年儿童测定呼气流速-容积曲线。
主要指标有用力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流速-容量环的形态等,可反应哮喘患儿的气道阻塞情况。
这种仪器通过测定气体从你的肺脏呼出的速度、流量、时间来了解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并指导临床用药。
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反应性增高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有症状的哮喘患儿99%-100%有气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评价气道高反应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不典型哮喘。
通过给予某些化学、物理或药物刺激,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并用肺功能作指标来判断气道狭窄的程度。
但患儿直接吸入各种变应原,往往可引起受检者哮喘发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也缺乏标准化,故用乙酰甲胆碱来代替比较安全。
有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等疾病患者不宜作本试验;受试前一月无呼吸道感染史;哮喘患者处于症状缓解,试验时无呼吸困难和哮鸣音;FEV1>预计值的70%;停用支气管扩张药:茶碱类, 2-受体兴奋剂,或抗胆碱药停用12小时;抗组胺药停用4天;皮质激素口服停24小时,吸入停12小时;试验前2小时避免运动或冷空气吸入,禁烟2小时以上。
支气管舒张试验哮喘患儿气道阻塞都有可逆性特点,支气管舒张试验是通过测定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FEV1的变化来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也可用作评价支气管舒张剂的效果。
试验前12小时内停用短效β2激动剂,48小时内停用长效β2激动剂,对茶碱缓释片应停用24小时,阿托品类药物应停用8小时,首先测定受试者基础FEV1,然后雾化吸入β2激动剂,吸入后15-20分钟重复测定FEV1,计算吸药后FEV1改善率》12%以上为舒张试验阳性可协助诊断哮喘。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六):支气管激发试验(完整版)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六):支气管激发试验(完整版)气管和支气管受各种物理、化学、药物、变应原等刺激后所引起的气道阻力(Rrs)变化称为气道反应性(airway responsiveness,AR)。
正常气道对轻微刺激不发生收缩反应或仅有微弱反应,是正常生理反应。
气管和支气管受轻微物理、化学、药物、变应原等刺激后,Rrs明显增高的现象称为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1]。
其是基于气道慢性炎症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AHR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来测定AHR,判断其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通过吸入抗原或非特异性刺激物来诱发气道平滑肌收缩及气道炎性反应的一种方法,以通过测定刺激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改变,判定气道收缩程度,对AHR作出定性或定量判断[2]。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检测AHR最常用的临床检查[3]。
根据刺激物的作用机制,支气管激发试验可分为直接和间接2类激发试验,直接激发试验主要包括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Mch)、组胺、白三烯D4等;间接激发试验包括运动、甘露醇、腺苷、高渗盐水、冷空气等[4]。
根据我国儿科临床应用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现况和发展趋势,本指南着重阐述Mch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运动激发试验和高渗盐水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中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仍需重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应有具备执业医师资质的医师在场。
试验地点最好设在易于抢救受试者的地方,配备相关的监护设备、急救物品和吸氧装置。
操作过程中应对受试者进行严密观察,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均有相应的应急预案[5]。
1 受试者准备试验前详细了解受试者的病情,应在哮喘非发作期进行;近期未接触变应原,至少1周内无哮喘发作;近4周无气道感染病史,无喘息及呼吸困难症状,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脏病史,了解近期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体格检查,试验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70%预计值[6],必要时行心电图检测。
儿童肺功能检测标准

儿童肺功能检测标准一、肺容量肺容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
在儿童肺功能检测中,肺容量的测量通常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等指标。
潮气量是指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补吸气量是指深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体量,补呼气量则是指深呼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二、通气功能通气功能是指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肺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能力。
在儿童肺功能检测中,通气功能的测量通常包括最大吸气压力、最大呼气压力、平均吸气压力、平均呼气压力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肺部肌肉的强度和呼吸道通畅程度。
三、换气功能换气功能是指肺部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能力。
在儿童肺功能检测中,换气功能的测量通常包括通气/血流比值、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部的通气量和血流量的比值,可以反映肺部气体交换的效率。
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则可以反映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四、呼吸动力呼吸动力是指肺部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
在儿童肺功能检测中,呼吸动力的测量通常包括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等指标。
肺顺应性是指肺部受到压力时其容积改变的难易程度,气道阻力则是指气体流经呼吸道时的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则是指呼气末期肺部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压力。
五、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在儿童肺功能检测中,呼吸频率的测量通常包括正常呼吸频率、最大呼吸频率、最小呼吸频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呼吸运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六、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指对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测量和分析。
在儿童肺功能检测中,血气分析的测量通常包括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碱剩余等指标。
动脉血氧分压可以反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可以反映肺部气体交换的效率,碱剩余则可以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的情况。
七、肺部影像学检查肺部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肺部结构和病变情况。
在儿童肺功能检测中,肺部影像学检查通常作为辅助检查手段,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儿童的肺部功能和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肺功能系列指南(四):潮气呼吸肺功能(完整版)潮气呼吸流量-容积曲线(tidal breathing flow volume curve,TBFV)法检测婴幼儿肺功能在我国开展20年来[1,2],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医院可进行此项检测,但一直缺乏相关的技术操作指南及检测报告解读指南或共识,供技术人员及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就TBFV肺功能测定的原理、技术操作、注意事项、可获得的参数及其在不同疾病改变的特点与临床意义等进行阐述。
1 原理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原理与传统用力呼吸肺功能检测类似,即采用流量传感器(压差式或超声式流量传感器)获得流量信号,由流量信号积分获得容积信号,从而描绘出流量-容积曲线[3]。
因无法要求受试者用力呼吸,检测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获得的是受试者潮气呼吸状态下的流量-容积曲线。
此检测采用面罩扣住患儿口、鼻,所描绘的流量-容积曲线中,其流量信号来源不仅包括下呼吸道,也包括上呼吸道,因此,TBFV技术检测结果反映的是整个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变,而不是单纯下呼吸道的功能改变。
2 检测前准备及注意事项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使用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设备来自不同的制造商,不同制造商生产的仪器所设置的肺功能参数不同,同一参数的名称亦有所不同[4]。
本指南内容主要参照国内使用较多的Jaeger公司生产的肺功能仪,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所购设备的不同。
2.1 患儿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测量身长、体质量等。
(2)检查在进食后1~2 h,无明显腹胀时进行。
(3)清除鼻咽分泌物,保持上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加用呋麻滴鼻液。
(4)检查在婴幼儿充分睡眠状态下进行,选用100 g/L水合氯醛胶浆口服,推荐常用剂量为0.5~1.5 g,最高剂量不超过2 g/次[5],为安全起见,儿科临床上常按0.5 mL/kg剂量给药。
服用水合氯醛时,患儿容易哭闹,呕吐,建议在镇静室或在医护人员看护下进行,防止发生误吸。
(5)检查时体位:小儿呈仰卧位,颈部略伸展。
肺容量、通气等均与体位有关,对任何需要进行随访检测的患儿必须强调采取同一体位。
(6)面罩的选择:根据患儿的胖瘦,面部大小情况确定合适型号的面罩,以保证测定过程中不漏气。
(7)检测过程中始终有人在检查床旁看护患儿,保证其安全,不可将患儿独自留在检测床上。
为安全起见,建议测试完毕,待患儿苏醒并反应正常后方可离去。
2.2 仪器的准备(1)仪器预热:开机后预热20 min,使仪器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致。
(2)仪器定标:①检查仪器的环境参数,系统内设置有"环境参数"模块,打开后自动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信号并记录,完成更新(如无,则需手工逐一输入)。
环境数据是计算校正系数,出具准确测定结果的重要基础,因此,需每日检测前采集,保存。
②传感器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对婴幼儿,选择PAED-S,所测定最大流量为±1 500 mL/s;对早产儿则选择PAED-XS,所测定最大流量为±800 mL/s。
(3)流量仪的容积校正:通过标准容积的定标筒(100 mL)进行,要求误差<±3%。
将定标筒连接在传感器上,有规律地拉推定标筒的活塞,拉推动作彻底是十分重要的,达到设置的拉推次数后,容积校正自动结束。
校正结果,定标系数将显示在屏幕上。
定标系数达标要求:呼气校正系数(CorrEx),越接近1.0越好;吸气校正系数(CorrIn),越接近1.0越好;"呼气"质量(Qex),合格<1.0%;"吸气"质量(Qin),合格<1.0%。
若超过此范围:①重复校正;②更换流量传感器后再进行校正。
3 检测充分镇静后,婴幼儿取仰卧位,选用合适的面罩扣紧口鼻,保证不漏气,面罩与流量传感器相连,受试者潮气呼吸的流量和容积信号实时显示在屏幕上。
呼吸平稳后连续记录5次,每次记录至少20个潮气呼吸流量-容积环,仪器自动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储存,打印报告。
4 质量控制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过程在患儿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其检测的质量控制主要在于技术人员的操作过程。
(1)每日记录环境参数,按操作要求对仪器进行定标。
(2)保证检测系统密封性:①选择合适的面罩;②操作时,调整好面罩的位置和角度;③充分镇静,以免在检测过程中患儿有头面部活动,影响密封性,如果有活动,重新调整面罩位置。
(3)开始检查后及检查过程中,随时观察潮气量等参数,潮气量太低(降低幅度>10%预计水平),或患儿潮气量等参数波动过大,应重新检查检测系统,确定是否漏气。
(4)控制信号偏移,采集15~20次连续呼吸信号,去除两侧各25%偏移信号,选择中间50%呼吸信号,取均值,检测5次,再取其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以上步骤通过设置,仪器自动完成。
(5)各次检测相互之间,若主要参数差异≥10%,应删除偏移较大的,重新计算或测试。
5 主要参数及临床意义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报告出具的参数较多,与常规用力通气有所不同,其参数除容积、流量参数外,尚有时间参数。
5.1 潮气量(VT/kg,mL/kg)潮气量是平静呼吸状态下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新生儿潮气量为15~20 mL,1岁时为30~70 mL,2岁时为86 mL,4岁时为120 mL,随着年龄增长,潮气量逐渐增加[6]。
为校正体质量对于潮气量的影响,采用单位公斤体质量的潮气量,儿童单位公斤体质量潮气量为6~10 mL/kg。
潮气量下降通常提示存在限制性肺疾病。
存在呼吸道阻塞性肺疾病,尤其是中/重度阻塞时,气流受阻,亦可出现潮气量的下降。
对于重度肥胖或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建议参照同年龄正常体质量健康儿童的正常值,分析其是否真正存在通气功能障碍。
5.2 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小儿代谢旺盛,但肺容量小,只能通过增加RR进行补偿,年龄越小,RR越快。
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呼吸加快,表现为RR 增加。
5.3 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s)]上呼吸道梗阻患儿,Ti延长。
很少单独使用,通常用于计算吸/呼比(ratio of Ti to Te,Ti/Te)。
5.4 呼气时间[expiratory time,Te(s)]下呼吸道阻塞或呼气性呼吸困难患儿由于呼气阻力增加,可致Te延长。
5.5 Ti/Te正常Ti/Te为1︰1.0~1︰1.5(0.67~1.00),呼气性气流受限患儿因呼气阻力增加,Te延长,使Ti/Te降低,可达1︰2(0.5),甚至更长。
吸气性呼吸困难患儿,如先天性喉喘鸣、喉梗阻患儿,Ti明显延长,导致Ti/Te>1。
此外,Ti/Te尚与神经、呼吸肌等的调节有关。
5.6 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TPTEF(s)]从呼气开始至到达呼气峰流量的时间。
阻塞性通气障碍(下呼吸道)患儿,由于呼吸道阻力增加,呼气相可达到的流量峰值降低,从而使TPTEF 缩短。
上呼吸道阻塞时,则使达峰延迟,TPTEF增加。
5.7 达峰容积[volu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VPTEF(mL)]呼气过程中达到呼气峰流量时呼出的气体容积。
阻塞性通气障碍患儿,由于TPTEF缩短,呼气流量降低,从而使VPTEF下降。
5.8达峰时间比[time to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as a proportion of expiratory time,TPTEF/TE(%)]即TPTEF与Te的比值,是反映呼吸道阻塞的一个重要指标。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儿由于TPTEF缩短,同时Te延长,使TPTEF/TE降低,阻塞越重,此比值越低[7]。
5.9 达峰容积比[volume to peak expiratory flow as a proportion of exhaled volume,VPEF/VE(%)]即VPTEF与呼气容积(潮气量)的比值,是反映呼吸道阻塞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儿VPTEF降低,故表现为VPEF/VE下降,阻塞越重,比值越低[8],与TPTEF/TE临床意义类似[9]。
5.10 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量[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PTEF(mL/s)]潮气呼吸肺功能测试时呼气完全是被动的,呼气流量取决于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和呼吸道阻力,在呼吸道阻力增加时,PTEF常提前出现,在呼吸道阻塞相对严重患儿,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呼吸功能代偿,PTEF 不仅提前出现,且可能升高。
5.11呼气中期流量与吸气中期流量比值(the ratio of tidal expiratory flow and tidal inspiratory flow when 50% of tidal volume remains in the lung,TEF50/TIF50)反映呼/吸气相峰流量的相对高低,是反映大呼吸道阻塞的常用参数,其正常均值在新生儿为0.89~0.92[1],在1~12个月婴儿为0.91~0.98[10],在2~3岁幼儿为0.78~0.82[11]。
如TBFV环呼气相出现平台,提示存在胸内上呼吸道阻塞;如TBFV环吸气相出现平台,提示胸外上呼吸道阻塞,如呼气相与吸气相均出现平台,常提示固定大呼吸道阻塞[12,13]。
根据TEF50/TIF50比值水平判断胸外或胸内呼吸道阻塞可行性如何,尚存在不同观点。
5.12 其他参数TEF50(呼出50%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TEF25(呼出75%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TEF25-75(呼出25%至75%潮气容积时段的平均呼气流量),有观点认为可以反映小呼吸道阻塞的状况[13,14]。
6 正常值自TBFV检测技术在我国开展以来,一些地区,如北京[1,2]、上海[15]、广州[10,11]等先后在新生儿、婴幼儿进行了正常值的测定,为探索其在不同疾病患儿的改变提供了参考。
因年龄人群的特殊性,国内外有关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正常值的研究资料较少[16,17,18]。
国际上最新的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正常值是2013年Nguyen等[18]在153例婴幼儿中完成的。
婴幼儿肺功能参数主要与身高、体质量、年龄有关,而受性别影响较小[13,15]。
肺容积、流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大,RR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每公斤体质量潮气量(VT/kg)随年龄增长,从1~3个月的6 mL/kg至3岁时达8.8 mL/kg,TPTEF/TE、VPEF/VE均值随着年龄增长从30.5%逐渐达到34.6%[15]。
目前使用的潮气肺功能测定仪中,尚缺乏依据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等校正的正常预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