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树木的年生长发育周期

合集下载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2011年下期,2009级园林)园艺林学学院舒常庆第一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第一节树木的个体发育一、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母体年龄+时间年龄)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3.树木个体发育与1、2年生植物的差别:多个年发育周期后才开始结实;多次结实(例外: 大部分竹子一次开花);阶段发育周期长(寿命长)。

4.研究树木个体发育的意义: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时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二、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一)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有性繁殖树发育阶段的划分⑴胚胎阶段(种子阶段):合子→种子萌发前(胚的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休眠)。

⑵幼年阶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形态构造建成,并具有开花潜能时为止。

果树上称为―童期‖。

⑶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

⑷衰老阶段: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衰老死亡。

衰老过程也可称老化过程。

在成熟时后,衰老就贯穿始终。

2.树木发育阶段(空间)分区贾思勰(544):用梨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嫁接繁殖的植株,开始结果的年限不同。

Knight(1795):成年实生树顶部成年区的枝条繁殖后,无刺,次年即开花;基部幼年区的枝条繁殖后,刺多,次年不开花,开花结果年龄较晚。

(1)阶段发育的特点。

局限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树木的细胞要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限于生长点,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顺序性:只有通过了前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不可逆性:一旦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阶段。

“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2)分区方法。

通常以花芽开始出现的部位(严格说来应以生理成熟状态)作为幼年阶段过渡的标志。

第二章 树木的年生长发育周期

第二章  树木的年生长发育周期
害。 (4) 经营管理:树木栽植应在这一时期结束(种
树无时惟勿使树知) 防寒是这一时期的管理关键(根外喷施磷 酸二氢钾)以增加细胞浓度。
三、落叶树的年周期特点
2、生长期 • 从树木萌芽生长至落叶为止为树木的生长期,包括整个生长季。特
点如下: (1)时间长:是树木年周期中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2)外部形态变化大:变化极大,经历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
2、物候相 :植物在外部所呈现的各种形态变 化,称为“物候相” 。
3、物候期:各个物候相出现的时期称为“物候 期”。
二、树木的物候
4、树木的物候规律 根据物候学的研究和树木物候观察,总结出树木物候有
以下一些规律: (1)同树同地区同一地点,因气候而不同 (2)同树同地区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物候的高下差异分律) (3)因树因不同地区而异 (4)同树同一物候,因部位而异 (5)同树因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影响而不同 (6)同树同品种因不同(尤以实生繁殖)个体而异 (7)同树不同品种而异 (8)不同树种物候不同 (9)不同类别的树木(如落叶树木和常绿树木)物候表现出
第二章 思考题
1、名词:春化现象 春化阶段 物候期 物候相 自然休眠 被迫休眠
2、试述树木生长周期中各物候期的主要经营 活动。
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 气候随季节变化明显,木本植物一般都有 随季节变化和生长与休眠交替。
一、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
2、春化阶段 春化现象:指一、二年生植物在苗期需要经过
一段低温时期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 春化阶段:植物经过春化现象的阶段。
一般指秋季播种作物如小麦油菜等
春化现象在树木栽培中的应用:许多树木的种 子如果直接播种发芽率极低,需要采用一些方法 促进其发育(如厚朴、马掛木、珙桐等)冬季经湿 沙采用层积处理后可大提高其育苗的发芽率和出 苗率。

《树木的生命周期》PPT课件

《树木的生命周期》PPT课件
在生态学中,生物是环境的主体,环境 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 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 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20
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 念,相对一定主体而 言,主体不同,环境 内涵不同,即使是同 一主体,由于对主体 的研究目的及尺度不 同,环境的分辨率也 不同。
蜡梅
银杏 10
2.幼年期的特点和管理要点
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到该树种特有营养 形态构造基本形成,并具有有开花潜能 时为止的时期(只进行营养生长);
不同树木、不同品种,幼年期经历的时 间长短不同。
11
加强土壤管理、充分供应肥水; 轻修剪、多留枝; 设法促其生殖生长,缩短幼年期。
12
3.青年期的特点和管理要点
一、气候因子 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和空气等。
29
(一)光照因子
30
光照长度
31
光照长度
32
光质
33
光质
34
1.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
(1)树木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及适应性分: 阳性树种(喜光植物): 阴性树种(耐荫植物): 中阴树种:
35
1.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
(2)树木对光照长度的要求不同分: 一天中昼夜长短的变化称为光周期; 长短的昼夜交替对园林树木开花结实的
第二节 树木的生命周期
第二章 树木生长发育规律 2012.9
1
第二节 树木的生命周期
一、概念

死 的过程。
指从繁殖(如种子萌发、扦插)开始,经过多
Hale Waihona Puke 年的生长、开花或结果,直到树体死亡的整个 时期,反映树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2
第二节 树木的生命周期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阶段—年生长周期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阶段—年生长周期
年生长周期
(一)年周期概念
园林树木在一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如 水、热状况等)的季节性变化,在形态上和生理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长 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称为年生长发育周期,简称年周期。
年生长周期
(二)年生长周期的划分
休眠期
生长末期
生长初期 生长盛期
1、生长初期
➢ 大多数树木是从春季树液流动、萌芽起,至发叶基本结束时止。 ➢ 生长特点:(1)主要利用贮藏营养生长;(2)光合效率不高、
生长量较小;(3)抗寒性较弱。 ➢ 管理措施:(1)加强松土除草;(2)薄施追肥(施足基肥);
(3)注意倒春寒。
2、生长盛期
从发叶结束至枝梢生长量开始下降时为止。
(中间需要经过生长高峰期)。 ➢ 生长特点:(1)生长最为迅速;(2)树木同化能力强;(
3)易遭受高温干旱危害。 ➢ 管理措施: (1)加强水肥管理; (2) 中耕除草; (3)防治病虫害。
3、生长末期
➢ 从树木生长量大幅度下降至停止生长时为止。
➢ 生长特点:(1)枝梢木质化程度增强;(2)体内营养物质变为 贮藏状态;(3)抗性较强。
➢ 管理措施:(1)控制肥水供应,促进树木休眠;(2)增强树木 抗寒力(增施钾肥)。
4、休眠期
➢ 从树木停止生长至萌芽前的一段时间。
➢ 生长特点:(1)生理活性弱,新陈代谢缓慢;(2)物候无明 显变化;(3)抗性最强。
➢ 管理措施:(1)施入基肥;(2)移

第2章 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规律

第2章 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规律
一般春稍发育最壮实,可做良好的结果枝或 结果母枝。
夏梢和秋梢的作用,则因所在地区的气候不 同而异。—— 如油茶可抽春稍、夏梢、秋梢。但绝大部分 花蕾在春稍上。油橄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花芽 主要在夏梢上形成,在昆明地区则主要是在秋梢 上形成。
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 的关系。
枝条生长和叶片的增长,为花芽分化提供了制造 营养物质的基础——有利于花芽分化。 如枝条生长过旺或停止生长较晚,消耗营养物质 较多——抑制花芽分化。
2.3经济树木年周期
2.3.2根系生长期
根系的功能:
固地性;
吸收、运输;
合成; 贮藏; 繁殖
2.3经济树木年周期
2.3.2根系生长期

终年生长而无自然休眠期,但不同的时期有生长 强弱和生长量大小之分。 对落叶树,发根高潮 多在枝梢由旺盛生长转入缓慢生长,叶片大量形 成之后; 根系与果实发育的高峰相反; 地下部 根系的生长变化是地上部器官综合平衡的结果。

树木有机整体中的各个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是通过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和激素来调节的。
早春主要利用前一年的贮存养分。 树木在年生长周期中,除存在与环境的矛 盾统一关系外,自身还存在着地上部分生 长和地下部分生长的矛盾;营养生长和生 殖生长的矛盾。
植物体各部分的生长也有它们的独立性。 极性现象:下端长根、上端长芽。 再生作用: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扦插繁殖。 顶端优势:主茎的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 物候期的特点:顺序性、重演性、重叠性。 长的现象。——整形修剪促进分枝;老年 树的无性更新。
2.3经济树木年周期
2.3.5新梢生长期

叶芽从萌芽后,新梢开始生长,到枝梢停止 生长。随着新梢的生长,逐步扩大树冠、增 加叶面积,加强有机养分的制造,增大结果 面积,对于树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经济树木,每年发生新梢的次数不同。 春稍、秋梢、夏梢、冬梢;

【学习】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学习】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高峰再次出现。
根系的活动除受树木体内机制控制外,在 很大程度上,还受土温的影响。一般根系 生长的最适土温为20~28℃,低于8℃或在 38℃以上,根的吸收功能基本停止,不能 再生长新根。
整理课件
夏季高温干旱和冬季低温都会使根系生长 受到抑制,使根系生长出现低谷,而在整 个冬季,虽然树木枝芽已经进入休眠状态 ,但根系却并未完全停止活动。虽然上述 规律的具体表现因树种而异,但对于同类 型树种来说都有类似的表现,如松类一般 在秋冬就停止生长,而阔叶树在冬季仍有 缓慢的加粗生长。
整理课件
花芽形成全过程,即从生长点顶端变得平坦四周下 陷开始,到逐渐分化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以 及整个花蕾或花序原始体的全过程,称为花芽形成 。
生长点内部由叶芽的生理状态(代谢方式)转向形 成花芽的生理状态(用解剖方法还观察不到)的过 程称为“生理分化”。由叶芽生长点的细胞组织形 态转为花芽生长点的组织形态过程,称为“形态分 化”。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白蜡
桃树 整理课件
3、假二叉分枝:
具有对生叶的植物, 在顶芽停止生长后,或顶 芽是花芽的树木开花后, 由顶芽下两侧腋芽同时发 育,形成二叉状分枝。
树木多数树体比较矮小,
属于高大乔木的树种很少。
如丁香、接骨木、石榴、
连翘、迎春花、金银木、
四照花等。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暴马丁香
石榴
n
在园林树木整形修剪中,必须了解与运用树木的
顶端优势。对于顶端优势比较强的树种,抑制顶梢的
顶端优势可以促进若干侧枝的生长,而对于顶端优势
很弱的树种,可以通过的侧枝的修剪促进顶梢的生长。
整理课件
一般来说,顶端优势强的树种容易形成高 大挺拔和较狭窄的树冠,而顶端优势弱的 树种容易形成广阔圆形树冠。

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

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

2、园林树木栽培(广义):包括苗木培育, 定植栽培,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树体支撑 加固,树洞修补及树木各种灾害的防治等。
3、园林树木栽培的任务 (1)加强对现有树木的管理 (2)扩大绿地面积 (3)科学配置、合理修剪、精心养护 (4)处理好园林树木成活生长与市政建设的关系
4、园林树木栽培的实质: 在掌握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人们
三、树木的衰老与复壮
树木的衰老是指其生长和代谢逐步减低,它是 有秩序的、逐步衰退的变化
(一)树木幼年阶段的特征
幼年阶段不开花,生长率指数增加快、营养生 长快,叶形、叶的构型、叶序、插条生根难易、 叶保持性、茎的解剖构造、刺的有无、花青素的 量都与成年阶段有所不同。
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可以出现在同一植株上 (上部成熟、下部幼年)
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
郭学望 包满珠 主编

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是园林专业的重要课
程之一,它与《园林树木学》相配套,为园林规
划设计,绿化施工及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等提供
了必要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绪论
一、园林树木栽培的意义 1、园林树木栽培(狭义):指从苗木出圃
(或挖掘)开始直至树木衰亡、更新这一较长时期 的栽培实践活动。
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可以出现在同一植株上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可以出现在同一植株上上部成熟下部幼年上部成熟下部幼年二树木幼年阶段变化的控制二树木幼年阶段变化的控制育种上要加速阶段变化栽培养护上要保持育种上要加速阶段变化栽培养护上要保持幼年状态幼年状态11用控制环境条件的方法缩短树木的幼年阶段用控制环境条件的方法缩短树木的幼年阶段并诱导其开花并诱导其开花22采用适当的砧木嫁接来控制幼年阶段的长度采用适当的砧木嫁接来控制幼年阶段的长度33重修剪或将成年接穗嫁接在幼年阶段的砧木重修剪或将成年接穗嫁接在幼年阶段的砧木上或用赤霉素处理成年植株使成年植物向幼上或用赤霉素处理成年植株使成年植物向幼年类型的转变年类型的转变三树木的衰老与复壮三树木的衰老与复壮11树木的寿命树木的寿命树木寿命的长短因种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差树木寿命的长短因种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差异很大

第2章-树木的年生长发育周期

第2章-树木的年生长发育周期

措施
1.在此期间栽植树木最经济,且有利于成活; 2.对衰弱树进行深挖切根有利于根系更新; 3.抗寒性差的树种,注意防寒; 4.推迟(夏季重剪,多施氮肥)或提早进入休眠; 延迟(如树干涂白、灌水)或提早解除休眠。
利用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调控休眠期
秋天或春天施用NAA、2.4-D、2.4.5-T等可延迟 开花期。
(二)物候与地理因素
▪ 霍普金斯物候定律(美国) ▪ 中国的气候特点:不同地区间的气温差异,冬春
季较大,夏季较小。 1.地理纬度:南北差异律 2.经度:东西差异律(西部萌动早) 3.海拔高度:高下差异律
三、树木物候的一般规律
(三)古今差异律(年际差异,周期波动) (四)物候与小气候 (五)物候与栽培措施
早春灌水、萌动前涂白、施用B9和青鲜素(MH)等生 长调节剂,延缓芽的开放;
晚霜发生之前,已开花展叶的树木喷洒KH2PO4等; 在夜间极限温度到来之前熏烟喷雾。
(二)生长期
萌芽后,幼叶初展至叶柄形成离层开始脱落止。 包括萌芽、抽枝展叶、芽的分化与形成、开花 结果等过程。 “S”形 措施
1.栽植不经济 2.防晚霜(新放的叶,早开的花) 3.生长调节剂 4.夏季修剪 5.松土、施肥、灌水
第二章 树木的年生长发
育周期
年生长发育周期
概念:又叫小周期,是指树木每一年随着
环境、特别是气候(如水、热状况等)的季 节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与之相适 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
*年周期是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
研究的目的:树木造景和防护设计,不
同季节的栽培管理。
第一节 年生长周期中的
个体发育阶段
三、树木物候的一般规律
生长期:树木在一年中生长的日数(一般指叶 芽开始萌动至落叶为止的日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树木的年生长发育周期
一、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
二、树木的物候
三、落叶树的物候期
本章要点 介绍树木生长周期 中的发育;阐述树木 的物候变化规律、特 点及其与之相应的栽 培技术。
一、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
1、年生长周期:在一年中,树木随季节周期 变化而出现形态和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 称为树木的年周期。
三、落叶树的年周期特点
3、落叶期(生长转入休眠期) 标志:秋季叶片自然脱落是树木进入休眠的重要标志 。 养护管理:过早落叶的原因:加强病虫害防治、防止 土壤过干、营养不足等常引起早落叶(过早落叶, 不利养分积累和组织成熟,干旱、水涝、病虫害等 都会造成早期落叶,甚至引起再次生长,危害很 大);(防止)推迟落叶的原因:应及时停止施过 多N肥、增施P、K肥,及时停止灌水、防止土壤过湿 等(该落不落,说明树木末作好越冬准备,易发生 冻害和枯捎。)
三、落叶树的年周期特点
4、休眠期:秋末冬初秋叶树正常落叶后到次春树液 开始流动前为止 (1)特征:抗性强,生命活动较微弱、缓慢。 (2)休眠的类型: 自然休眠(深休眠或熟休眠) :是指树木在适宜 的环境条件下也不能萌芽生长,它是由于树木的生 理过程或树木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被迫休眠 由于外界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一种休眠 称之为~。 落叶树木在通过自然休眠后,如果外界缺少生长所 需的条件时,仍不能生长,而处于被迫休眠状态。 经营管理:清园,封园,防寒、防冻。
第二章 思考题
1、名词:春化现象 春化阶段 物候期 物候相 自然休眠 被迫休眠 2、试述树木生长周期中各物候期的主要经营 活动。
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 气候随季节变化明显,木本植物一般都有 随季节变化和生长与休眠交替。
一、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
2、春化阶段 春化现象:指一、二年生植物在苗期需要经过 一段低温时期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 春化阶段:植物经过春化现象的阶段。
一般指秋季播种作物如小麦油菜等
春化现象在树木栽培中的应用:许多树木的种 子如果直接播种发芽率极低,需要采用一些方法 促进其发育(如厚朴、马掛木、珙桐等)冬季经湿 沙采用层积处理后可大提高其育苗的发芽率和出 苗率。
三、落叶树的年周期特点
1、萌芽期(休眠转入生长期 ) 这是落叶树从休眠期转入生长期前的一个过渡时期,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起到芽膨大待萌发为止。 (1)外部形态:外观上看无明显的变化。 (2)内部生理:这段时间树木的内部生理活动由弱转强, 树液开始流动。 (3)特点:抗寒能力减弱,遇突然降温,易发生寒害或冻 害。 (4) 经营管理:树木栽植应在这一时期结束(种 树无时惟勿使树知) 防寒是这一时期的管理关键(根外喷施磷 酸二氢钾)以增加细胞浓度。
二、树木的物候
5、物候期与经营管理:因为物候期与植物相应的物 候相是树木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某一物候相 的出现标志着某某一气候(物候期)的到来,因 此可以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比农 历节气和积温更准确更具可操作性。 由于树木的物候规律,要很好地利用物候期 服务农事,就根据各地的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长期 观察,认真总结。方能较好的利用这一规律为生 产所用。
三、落叶树的年周期特点
2、生长期 • 从树木萌芽生长至落叶为止为树木的生长期,包括整个生长季。特 点如下: (1)时间长:是树木年周期中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2)外部形态变化大:变化极大,经历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 等过程,不同树种,所展现的过程又不同,园林树木的观赏性集中在 此阶段。 (3)重演性和顺序性:按开花与展叶的顺序,大体上可划分为: 先花 后叶类;先叶后花类;花叶同放类; (4)内部生理:物质的转化、分配、生长发育、花芽分化、内源激素的 变化等。 (5)养护管理上,生长期是养护管理的工作重点,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 条件,满足肥水的需求,以促进树体的良好生长,开花结果。
一、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
3、光照阶段: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经过一定的光照 时期,这个光照时期的长短与树木的种类,生长 环境等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地域性。南方树种与 北方树种对光照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该理论 在引种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树木的物候
1、物候:树木随一年中四季更替而发生许多变 化。如萌芽,抽枝展叶或开花、新芽形成或 分化、果实成熟、落叶并转入休眠等,这种 现象称为“物候” 。 2、物候相 :植物在外部所呈现的各种形态变 化,称为“物候相” 。 3、物候期:各个物候相出现的时期称为“物候 期”。
二、树木的物候
4、树木的物候规律 根据物候学的研究和树木物候观察,总结出树木物候有 以下一些规律: (1)同树同地区同一地点,因气候而不同 (2)同树同地区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物候的高下差异分律) (3)因树因不同地区而异 (4)同树同一物候,因部位而异 (5)同树因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影响而不同 (6)同树同品种因不同(尤以实生繁殖)个体而异 (7)同树不同品种而异 (8)不同树种物候不同 (9)不同类别的树木(如落叶树木和常绿树木)物候表现出 很大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