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解读

合集下载

谈谈诗经《关雎》优秀5篇

谈谈诗经《关雎》优秀5篇

谈谈诗经《关雎》优秀5篇赏析篇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三百零五首,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

这首诗选自“国风”之“周南”,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写一位男子对一位姑娘的思慕,以及他追求美满婚姻的愿望。

“关雎”是《诗经》第一篇,取诗中第一句的一、三两个字合成篇名。

作品可分为三章,前四句为一章,五至十二句为一章,十三至二十句为一章。

第一章:开篇以雎鸠和鸣起兴,喻男一女相悦,是完美的一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春天的小河,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鸣唱,一位美丽的姑娘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一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

这一章的妙处就在于运用舒缓、平和、形象的语言,以轻快甜美的笔调,描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爱情场景,打开了爱情故事的开端;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兴起,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并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领全篇,形成了全篇的基调。

第二章:写男子思念女子之情。

“参差荇菜”是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小洲上生长荇菜即景生情。

姑娘的“窈窕”搅乱了小伙子平静的心,使小伙子决意要追求她,可是那姑娘的态度又不确定,这弄得小伙子日思夜想,牵肠挂肚,难以成眠。

体现在诗中即“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述的是小伙子艰难执着的追求过程,深切的相思之情。

这是爱情故事的发展。

第三章:写男子求得女子之后的亲爱欢乐情景。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承接“寤寐求之”,是“寤寐求之”的理想结果,描述的是追求既得之后的'情景。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窈窕淑女,钟古乐之” 中的“友”和“乐”,用字颇有分寸,各有轻重,深浅不同,既写出了小伙子心中的快兴满意,又不涉于侈一靡一,正所谓“乐而不淫”。

这一章是全篇精髓之所在。

写出了生动逼真的欢一愉快乐的形象。

纵观全篇,作品写的是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关雎》原文及赏析

《关雎》原文及赏析

《关雎》原文及赏析《关雎》原文及赏析《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写一君子思念自己爱慕的淑女,希望与她成婚,是表现男女恋爱的作品,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雎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参考借鉴。

《关雎》原文及赏析篇1原文关雎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教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经关雎》原文、译文及艺术特色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诗经关雎》原文、译文及艺术特色赏析

《诗经关雎》原文、译文及艺术特色赏析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诗经·关雎》原文及翻译

《诗经·关雎》原文及翻译

《诗经·关雎》原文及翻译导读:《诗经·关雎》【原文】《关雎》——《诗经·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关雎(jū):篇名,《诗经》每篇都用第一句里的几个字(一般是两个字)作为篇名。

关关:鸟互相应和的鸣叫一声。

雎鸠:鸟名,又名鱼鹰,雌雄有固定的配偶。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淑女:美丽纯洁的女子。

窈窕,美好的样子。

淑,善良的,品德好的姑娘。

君子好逑:能给君子做好妻子。

君子,周代对奴隶主贵族男子的通称,这里是对男子的美称。

好逑(qiú),理想的配偶。

逑,通“仇”,匹,这里指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淡水湖泊中,夏秋季开鲜黄|色*花,根茎可食用。

流:指顺水势采摘。

寤寐:醒来和睡去,即无论白天还是黑夜。

寤(w&ugra一ve;),睡醒。

寐,睡着。

思服:思念、牵挂。

悠:长,指思念绵绵不断。

辗转反侧:身体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辗转,转动。

琴瑟友之:弹着琴瑟和他亲爱地在一起。

琴瑟,两种乐器。

芼(m&agra一ve;o):选择,采摘。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乐,读l&egra一ve;,使……快乐。

【翻译】在那河中的小岛上,一对对雎鸠在欢乐和谐地歌唱着。

美丽善良的姑娘,那是小伙子理想的择偶对象。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顺着流水左右采摘得正忙。

美丽善良的姑娘,无论白天黑夜,小伙子都把它想。

追求她追不上啊,日夜都萦绕在心头上。

忧思长长夜漫漫,翻来复去不能忘。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两手左右采摘忙。

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子弹着琴瑟向她表示爱慕之情。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一嫩的荇菜,两边仔细挑选采摘。

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子敲钟击鼓让她心欢畅。

《诗经关雎》原文注释译文

《诗经关雎》原文注释译文

《诗经关雎》原文注释译文关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1、关关:和鸣声。

雎鸠:鸟名,即王雎。

洲:水中可居之地。

2、窈窕:形容女子的体态美好。

淑:美好。

《方言》:“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3、好逑:好的配偶。

4、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菜:水生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水面,可食。

5、流:求取。

之:指荇菜。

6、寤寐:不论醒着或睡着。

寤:睡醒。

寐:睡着。

7、思服:思念。

8、悠:思感。

优哉游哉:想念呀,想念呀。

9、辗转反侧:翻复不能入眠。

10、琴瑟:琴和瑟都是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此处有亲近心意。

11、芼:mào,择取。

12、钟鼓乐之:用钟鼓来使“淑女”喜乐。

译文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余冠英译)。

《关雎《诗经周南》》原文与赏析

《关雎《诗经周南》》原文与赏析

《关雎《诗经周南》》原文与赏析·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行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行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鸟鸣声。

〔雎鸠〕水鸟,有固定的配偶,雌雄形影不离。

〔窈窕〕容貌出众的意思。

〔逑(qiu)〕配偶。

〔荇菜〕生长在浅水中的一种水草,可食。

〔思服〕思念。

〔芼(mào)〕摘取。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描写的诗,它抒写了一个男子对河边采荇菜女子的爱慕和追求。

作品采用比兴手法,抒情性强,且颇有韵味。

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诗篇。

关雎属民俗歌谣。

据周礼·地官·媒氏言:“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诗人以社会生活为题材,形象而逼真地描写了古代男女恋爱生活的一幕。

史记·外戚世家曾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所以,古人把关雎冠于三百篇之首,它以其淳朴自然,且又声情并茂,活泼逼真的诗句,成功地抒写了青年男女的恋情。

诗篇的最后八句为第三章,写深切思慕中的男子求而得之的喜悦心情。

诗句以荇菜“采之”、“芼之”起兴,进而写淑女得而“友之”、“乐之”的喜悦,深化了主题。

诗章结构严谨,起伏相间。

写男子对爱情的追求并非一蹴而就。

他爱上了那位姑娘,但又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诗文形成高潮。

但随后并未写男子如何进一步追求,而是陡然一转,写了男子美好愿望的实现,出现了结婚的热闹场景,至于男子怎样追求,女子如何应允,皆由读者去补充、想象。

这样避免了平板,更富有诗意。

诗篇全用四字句,形式规整,节奏欢快,感情奔放。

诗中大量运用了双声叠韵字,如“参差”、“辗转”、“窈窕”等,更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铿锵及人物描写的生动、形象。

诗经《关雎》原文、翻译和注释

诗经《关雎》原文、翻译和注释

诗经《关雎》原文、翻译和注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关雎》原文、翻译和注释【导语】:男子慕恋女子,想和她结成伴侣的恋歌。

《国风·周南·关雎》原文及对照翻译

《国风·周南·关雎》原文及对照翻译

《国风·周南·关雎》原⽂及对照翻译《国风·周南·关雎》原⽂及对照翻译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诗,通常认为是⼀⾸描写男⼥恋爱的'情歌。

下⾯,⼩编为⼤家分享《国风·周南·关雎》原⽂及对照翻译,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关雎原⽂阅读 出处或作者: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钟⿎乐之。

关雎对照翻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岛上。

窈宨淑⼥,君⼦好逑。

⽂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流左右采。

窈宨淑⼥,寤寐求之。

⽂静秀丽好姑娘,⽩天想她梦⾥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意常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相思悠悠情⽆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窈宨淑⼥,琴瑟友之。

⽂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间。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窈宨淑⼥,钟⿎乐之。

⽂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使她欢。

关雎原⽂翻译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岛上。

⽂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流左右采。

⽂静秀丽好姑娘,⽩天想她梦⾥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使她欢。

【《国风·周南·关雎》原⽂及对照翻译】相关⽂章:1.2.3.4.5.6.7.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信息检索作业——《诗经·关雎》解读一、注释方法汉代:采用“传”和“笺”的注释方法。

唐代:《毛诗正义》采用“正义”的注释方法。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

宋代:《诗集传》采用“传”的注释方法。

朱熹《诗集传》,以自作解说为主,兼采他人之说,是对传这种注释形式的发展。

《四书章句集注》采用“集解”的注释方法。

集解,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清代:《诗经原始》主要采用“疏”的注解方法,在对原文进行考据的基础上也注重兼释前人的注释。

侧面采用“章句”的注释方法,但主要侧重于辨明章句结构(对单句分章来分析结构),而非全篇逐字解释,而是分句进行总结。

《诗三家义集疏》采用“集疏”的注释方法。

对于字词的考证,参考了众多古典著作,如《文选》、《释文》、《广雅》、《说文解字》等,同时引用其他许多学者的观点,归纳出大量例证来解释说明,此外还结合方言的含义来作参考。

由对字词的解释阐发出来许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

对于字词含义的考证,会结合比较不同学者、不同著作,最后整合归纳,得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一)联系1.汉代与宋代都有采用“传”的注释方法,同时宋代的“传”是在汉代的基础增加兼采他人之说的形式。

2.唐代的《毛诗正义》和清代的《诗经原始》和《诗三家义集疏》都有采用“疏”的注释方法。

但是,《诗经原始》和《诗三家义集疏》的“集释”方法更加精确,对于注释的考据更为合理。

(二)区别1.汉代在使用“传”的注释方法之外,也采用“笺”的注释方法。

从而对于原著中隐略不详的部分加以申发,或者记下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作为自己的阅读心得。

而宋代并没有使用“笺”的注释方法。

2.唐代和清代的注释方法都属于“疏”,但是在表现形式各有侧重点。

唐代《毛诗正义》采用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

《诗经原始》的注释大多只是为了“扬弃”,主要的注释是名物考证。

依靠原始文献本身的注释来进行合理推论。

《诗三家义集疏》的集释部分引用的例证更加充分。

二、注释重心他将自己对具体经义和语境的理解与前人视野和自己视野融合,以追本溯源、以经解经与解喻三种方法为主,注重音、义方面的解释。

《诗集传》的注释重心在:①句子的比兴;②用反切法注音;③字、句的解释;④自己的评述;⑤表达的思想等。

《诗经原始》强调逐字句对于“比兴”手法运用,同时受到清代对于义训诂和名物考据的影响关注名物考据,由诗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侧面推测诗歌描绘的主体。

文中也表达自身的思想,但是在[眉评][附录]部分也大篇幅记叙他人的思想观点。

“君子”与“淑女”在先秦时代里,是具有重大道德意义的称谓。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中的“逑”为匹配之意,即为结合。

在道德意义上,地位相当的淑女与君子通过婚姻结合,以此来反应诗人心中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观。

在古代君主不仅是国家权力的最高者,同时也是天下人的道德楷模。

虽然关雎篇中的淑女与君子并未明确指出是君主与后妃,但他们作为社会的道德楷模,其婚配情况自然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歌颂。

因此后来学者在对关雎篇进行解读解释的时候,自然将其往先秦政治伦理体系方向进行解读。

王先谦先生的《诗三家义集疏》,对于关雎篇的解读也是放到了君主的角度,其中表现了浓厚的礼乐文化。

王先谦先生的解读是站在儒家正统的角度,有着鲜明的政治文化和礼乐文化的色彩,而没有将它单纯地理解为一首情诗。

(一)联系1.从汉代至清代都注重对于《诗经》逐字句的解释。

2.丛唐代开始,对于《诗经》的集释和注疏部分逐渐增多。

《诗集传》、《诗经原始》和《诗三家义集疏》都在前人注释的基础,衍生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自己的评述。

3.《诗集传》和《诗经原始》中都强调“赋、比、兴”手法的运用,通过对逐字句的“比兴”的考察,来探讨《诗经》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

4.《毛诗正义》和《诗集传》都关注音义问题,《毛诗正义》注重音、义方面的解释,《诗集传》注意到反切法注音。

5.《毛诗正义》的“追本溯源”法和《诗经原始》的“追求原旨”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

(二)区别1.《毛诗正义》中有经解经和解喻两种方法,是《毛诗正义》中独有的。

三、注释释义孔颖达圆通毛郑两家之说,但又指出,不论对象是后妃还是众夫人,都是王后宫的女人,不善妒、劳苦贤善,是国君的好内助。

孔颖达在《周南·关雎正义》中提到“然字所用,或全取以制义,关关雎鸠之类也;或假辞以为助,者、乎、而、只且之类也……古人之韵不协耳,之、兮、类、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

”这是最早的按“为义”“不为义”将词划分开,他根据词义,结合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将词分为“义类”和“语助类”两大类,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实词和虚词,是汉语语法学史上实词和虚词的最早划分。

孔颖达《毛诗正义》通过不同的训释方式揭示了不同的词类,蕴含着典型的词类思想。

孔颖达的“义类”指的就是实词,他在进行训释时,一般是直接指称,很少标明“义类”。

往往用“…之称”、“…之名”、“…称”、“…名”的训释方式来指称。

《诗集传》对《诗经》的含义做了新解释,结合了《毛传》、《列女传》和孔子、匡衡的言语。

在释义的结构上,《诗集传》在《诗经》原文中插入用反切法标明的注音,再分句判断其“比兴”,接着解释词句的意思,然后结合之前的注释,最后写出自己的理解。

例如:第一章“关关雎鸠,……君子好逑。

”这句的释义:①“七余反”是用反切法对“雎”字的注音;“乌了反”是用反切法对“窈”字的注音……②“兴也。

”说明这句使用了“比兴”中“兴”的手法。

③关于词的解释,如:“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也。

”④“生有定耦而不相乱,耦常并游而不相猬,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

”由词的解释说明了《毛传》和《列女传》中的注释。

⑤“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后凡言兴者,其文意皆放此云。

”采用了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注释。

⑥“孔子曰”、“匡衡曰”则运用了前人对《诗经》的理解。

⑦“可谓善说诗矣。

”这类句子个人认为是对其他人理解的评价。

从《诗集传》的内容来看,《周南·关雎》篇第一章,“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

君子,则指文王也。

”并继承《毛诗序》的看法,认为“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

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

”《关雎》中君子指文王,淑女指姒氏,文王寻找有德行的后妃,宫人感于后妃的德行,为其做歌。

第二章“采荇”中“盖此人此德,世不常有,求之不得,则无以配君子而成其内治之美,故其忧思之深不能自已,至于如此也。

”朱熹认为具有如此美好德行的人,是世所少见的,如果求之不得,将无法成就君子内置的美德,因此君子忧思不能自已。

而女子“采荇菜”源于“后妃之德说”。

在《诗经》的文学研究上,方玉润以原诗的主旨为最高原则,遵循从原诗的角度出发而不受后来人注释的“过分解读”的影响,从而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诗学主张。

受到清儒重视名物考据的思想的影响,方玉润也格外重视《诗经》中的名物考据。

例如,在《关雎》中关于“后妃之德”的问题,方玉润先直批姚际恒、《小序》和《集传》中“从郑氏”、“宫人之咏文王、大姒”的注释过于主观臆想,缺少客观依据佐证。

再通过《关雎》属于《风》篇,而《风》篇皆采自民间,再结合地理、民情风俗、史学、文学多角度分析“后妃之德”的具体含义,从而得出“此诗盖周邑之咏初昏者,故以为房中乐,用之乡人,用之邦国,而无不宜焉。

”1的结论。

在《集释》部分,方玉润列举了《列女传》、《毛传》、《集传》关于“荇菜”说法认为是“滕妾求于妻”喻其柔的说法表示批判。

在承前人之说方面,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是上承朱熹的《诗集传》,但是却有自己的发展见解。

他秉持了严谨公正的治学态度,客观地分析了《诗集传》的优缺点,高度评价了朱熹《诗集传》的正确注释,但对于《诗集传》中存在牵强附会、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他也一一予以批判,同时根据自身的理解而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

为《诗经》的经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雎有幽闭专贞之德,以此引申为后妃之德。

后妃处于深宫,地位极高,而责任同样重大,辅佐君主、好合众妾、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对于一位君主来说非常重要。

“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

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

”由家庭到国家,这是君主的婚姻,君王夫妻的要求,即夫妇为王化之源。

王先谦先生对于这首诗的解读,不是简单的年轻男子追求他喜欢的女孩,而是君子求淑女、君主求贤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后妃有关雎之德,乃能共荇菜,借庶物以事宗庙也。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这里的女子采荇菜,有着深刻的礼乐文化背景,荇菜的作用是“以荇菜覆蔓于牲上以为祭品”。

由荇1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第71页。

菜延伸到了祭祀大典,在祭祀上需要贤妃与君王一起主持。

祭祀是国之大事,找到合适的贤妃对于君主来说非常重要,故“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不得淑女,以为己忧。

这自然是令人忧愁的,“窈窕淑女,寤寐思服。

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乎。

”其中的琴瑟、钟鼓也是礼乐文化中的重要成分,而不仅仅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方式。

(一)联系《毛诗正义》、《诗集传》、《诗经原始》、《诗三家义集疏》四书的释义,都是站在儒家正统思想的角度来解读,而不是单纯地认为是民歌,从反映民风民俗的角度进行解读。

将“君子”和“淑女”放到了政治伦理体系中,即君主与贤妃,所以对于两者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有着深刻的解读。

这不仅仅是男子对女子情感上的追求,更是因为君子与淑女双方的道德水平都很高,可以作为天下的楷模,双方结合可以恩泽万民,风化天下。

君主能够找到自己的贤妃,对于国家的命运,民风的教化都有着重要意义,而求之不得对于君主来说无疑是痛苦的,因而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二)区别四家对于《诗经》的解释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

《毛诗正义》对原诗的解读中,对词性有着一定的指向,初步明确了实词与虚词的类型、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对于后世学者的注释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诗集传》在《诗经》原文中插入用反切法标明的注音,再分句判断其“比兴”,接着解释词句的意思,然后结合之前的注释,最后写出自己的理解。

对原诗艺术手法的运用进行了赏析,有从美学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诗经》的文学研究上,方玉润以原诗的主旨为最高原则,遵循从原诗的角度出发而不受后来人注释的“过分解读”的影响,从而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诗学主张。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尊重原著,回归文本,从原文出发,比较参考其他学者的成果,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诗三家义集疏》则将以往三家对《诗经》的研究成果汇编到一起,在比较中检验其准确性、合理性,得出较完整同时、较全面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