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滕王阁序》同步素材重建之阁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重建之阁

重建之阁,坐落于城区之西的沿江大道中段,叠山路口,赣江与抚故道汇合之处。为建新阁,结合水利防洪工程,填江面积达4.3公顷。新阁高峙在这块原是河床的人造洲陆之上。此处距东侧唐代阁址仅百余米,离南端清代阁址约三百米。高阁面城临江,滨临南浦,面对西山,西南水天相接处,南昌大桥依稀可见,其西北与倣一大桥遥遥相望,与南昌港紧相毗连。新阁位置之佳,颇能体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意境。

重建的滕王阁,无论从平面、立面、高度、体量以及结构,都远远地超过了前代。它南北长140米,东西宽80米,中央主楼净高57.5米(上下九层),整个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若与黄鹤楼相比,其高度超出6.5米,体量是其三倍。这座四重檐、歇山式大屋顶的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偏南16°)。南北对称,耸立于高台之上,平面呈十字型;从立面上看,东西各异,南北相同;其南北两翼为两层高台所簇拥,第一层高台上在南北两端各建一重檐方亭,南曰“压江”,北曰“挹翠”,均有游廊与主体相连,高下曲折有致,对主体起烘托作用,高台按式设计成城墙式样,墙体收分10%,东面设广场,有大踏步拾级而上至一层高台,高台下部有水池穿越大踏步拱洞而南北贯流。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由此再拾级而上至二层高台,然后登阁,有超然

出尘之感。

滕王阁主体建筑,其立面造型严格遵循宋代楼阁之制将其分为四段。第一段是下部台座,为须弥座栏杆;第二段为底层抱厦、回廊及南、北面盝顶高低廊侧门;第三段为中部两层平坐及回廊;第四段为顶部重檐。

屋面的构成富于变化,极为丰富。以该阁核心正方形殿堂之歇山重檐(宋称“九脊顶”)与西部龟首之歇山重檐屋面相接而组成主屋面。南北挟屋之单檐歇山屋面由两侧入二层大檐,出檐深远,檐角按宋式生出,檐椽及飞子在檐口斜出。瓦件、脊兽全部采用宜兴特产碧色琉璃,因唐宋多用此色。鸱吻为仿宋特制,高3.5米。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篆字,而滴水为“落霞与孤鹜”图案。

重建之阁,檐椽、斗拱为水泥预制,梁枋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均依宋法仿木质。上部重檐疛拱用六铺作重拱出单抄双下昂。下部单檐疛拱用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柱间及祉间疛拱按宋制设置。外柱柱头有卷杀,内柱直通,梁枋均仿木卷杀。上下檐口造型古雅典丽,出檐深远(角梁伸出最远者达5.8米),施工极精致。檐部是中国建筑精华所在,古阁依宋法,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滕王阁采用宋式彩绘,以“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室内斗拱用“解绿结华装”突出大红基调,拱眼壁亦然,仅底色用乳黄色。室内外所有梁枋各

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及特殊梁枋则用“五彩遍装”。天花板每层图案各异,支条深绿色,大红井口线,十字口栀子花。椽子、望板均大红色,柱子油朱红色,雕花窗棂门扇为红木家具色,室外回廊平坐栏杆均油古铜色。

阁内顶层大厅中央,用288组小斗拱构成十二层(每层24组)螺旋形内敛的藻井,彩绘用“碾玉装”并沥粉贴金,极辉煌壮观。因此层为第九层,特题匾为“九重天”。

由东面榕门路进入园区,首先迎接游人的是一座高大的二柱七檐彩绘仿古大牌坊。牌坊正中是青石贴金横匾二方,东为集苏轼墨迹“滕阁秋风”,西为文徵明手书“胜友如云”。穿过牌坊,正门上方悬挂贴金巨匾“雄州雾列”,其背面则有篆书横匾“地接衡庐”。大门南北两侧为高低错落的碧瓦丹柱仿古街建筑,店内多销售字画、古玩、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等。

进入园区,宽阔的阁前广场将主阁衬托得分外庄严雄伟,广场与主阁之间,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干道。干道南端是一座白色四柱五檐徵式大理石牌坊,牌坊正中嵌金匾两方,朝南为行书“棨戟遥临“,朝北为隶书”美尽东南”。此为南门入口中。牌坊北侧,立有铜奔马,即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干道的北端乃是园中园“畅园”。

凭登杰阁,先上高台。循南北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系钢筋混凝土筑体,踏步为花岗石打凿而成,墙体外贴星子

县产金星青石。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百柱长廊。长廊北端为四角重檐“挹翠”亭,南端为四角重檐“压江”亭。从正面看,南北双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倚天而立的“山”字。从正面看,南北双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倚而立的“山”字。如从高空鸟瞰,滕王阁侧宛似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的巨大鲲鹏。

一级高台朝东的墙面上,镶嵌石碑五块。正中的长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块汉白玉横拼而成,高1米,长约10米,外围以玛瑙红大理石镶边,宛如一幅精工装裱的巨卷。此碑为今人隶书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巨卷左侧为花岗岩《竣工纪念石》及青石《重建滕王阁工程纪名》碑,右侧为青石《重建滕王阁创建纪年》碑及《奠基纪念石》。一级高台的百柱长廊中,陈列有数百盆千姿百态的山水盆景和树桩盆景,意趣盎然。

由一级高台拴级而上,即达二级高台(象征古城墙的台座)。这两级高台共89级台阶,合89年落成之数。二级高台的墙体及地坪,均为峡江县产花岗石。高台的四周,为按宋式打凿而成的花岗石栏杆,古朴后重,与瑰丽的主阁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级高台与石质须弥座垫托的主阁浑然一体。由高台登阁有三处入口,正东登石级经抱厦入阁,南北面两侧则由盝顶式高低廊入阁。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乃

仿北京大钟寺宝鼎而造。此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此鼎之设,寓有金石永固之意。

由东抱厦的正门入阁,门前红柱上悬挂着一副4.5米长的不锈钢巨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乃毛泽东1964年9月17日为儿媳邵华而书。

走进前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件作品是根据明代文学家冯梦龙《醒世桓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创作的。浮雕主体部分,王勃昂首立于船头,周围狂浪掀天,表现王勃藉神力日趋七百里赶赴洪都盛会的英姿。其背景显得幽远而迷离,隐约中可以看见楼阁、歌舞、水神相送、重九盛会、挥毫作序等情节画面。整个构图采用时空合成的现代观念,将不同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平面中,以线刻与浮雕的手法,通过朦胧的灯光处理,把观众带入神奇迷人的意境中。

一楼西厅是阁中最大的厅堂,厅内两梁枋正中挂有“西江第一楼”金匾,红柱上悬挂许多楹联,原设计为古仪厅,拟按唐代衙署摆设进行陈列,现陈列铜制滕王阁模型。该模型按1:25的比例制作,基座采用白矾石打凿。此“阁中阁”,工艺精湛,堪称一宝。厅之南北西三面,是高大的雕花落地门窗。推开门窗,回廊四绕。凭栏西眺,烟波浩渺,长洲草碧,更远处便是横翠的西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