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社戏》导学案(含答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戏》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及字意。

2.走近作者和作品,了解作品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

二.背景链接

1)关于社戏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

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

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

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2)关于课文有关内容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

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

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的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

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

眷恋。

三、自主预学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以下练习。

⑴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惮( ) 絮叨( ) 怠慢( ) 撺掇( )( )

凫水( ) 屹立( ) 蕴藻( ) 家眷( ) 踱( )

潺潺()皎洁()飘渺()行辈( ) 棹( )

吁气( ) 渔父( ) 旺相( ) 归省( ) 一哄( ) 吓人( )

哄哄骗( ) 吓

哄动( ) 恐吓( )

⑵理解词义。

消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撺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凫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絮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抵:疏疏朗朗:

倘:

⑶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__________,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绍兴人。著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

七年级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内容,在文中注明你的疑问,并摘要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线索: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二)阅读分析

1.阅读分析第一部分1~4段,讨论:

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一部分在

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阅读分析第二部分(5~30段)

⑴这部分着重写看社戏,先后写了哪四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看社戏前有哪些波折和转机?(5~9段)。

波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完社戏后月夜归航(22~30段)。

月夜归航部分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分析第三部分(31—40)

这部分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可以看出六一公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目标导学

1.分析作品中感人的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感受童真的可贵和友谊的美好。

(一)人物赏析

1.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

2.找出描写双喜的句子并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个人物的印

象。

3.说说你对桂生、阿发、六一公公这几个人物的印象,并说明理由。

(二)体会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写月夜行船,前往看戏(10~13段)。

①这部分写夜景,从哪几个方面着笔,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并找出对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子“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为什么写得好,请欣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部分集中描写景物在文中有何作用?

(三)体会作者情感

六一公公送来的豆“我”觉得没有昨夜的香;去看社戏也不尽兴,为何“我”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怎样理解这个结尾的深刻含义呢?(提示:真正值得“我”怀念的是什么?)

二、自主预学

1.阅读分析第一部分1~4段,讨论:

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一部分在

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阅读分析第二部分(5~30段)

⑴这部分着重写看社戏,先后写了哪四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和转机(5~9段)。

波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写月夜行船,前往看戏(10~13段)。

①这部分写夜景,从哪几个方面着笔,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并找出对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